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锰酸钾复合盐和粉末活性炭去除原水中铊的试验研究
1
作者 程毅 黄成彬 +2 位作者 陈小辉 华勃 黄剑明 《供水技术》 2024年第2期44-46,共3页
为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水源铊污染,开展除铊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水厂常规处理工艺的基础上,调节原水的pH到9.0,投加8.0 mg/L的高锰酸钾复合盐和50 mg/L粉末活性炭,可以把铊浓度从0.001 mg/L降低到0.00010 mg/L。处理后上清液中铝和锰... 为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水源铊污染,开展除铊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水厂常规处理工艺的基础上,调节原水的pH到9.0,投加8.0 mg/L的高锰酸钾复合盐和50 mg/L粉末活性炭,可以把铊浓度从0.001 mg/L降低到0.00010 mg/L。处理后上清液中铝和锰的浓度也都没有超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锰酸钾复合盐 粉末活性炭
下载PDF
高锰酸钾复合盐预氧化处理微污染水源水试验 被引量:1
2
作者 肖雨亮 高乃云 +3 位作者 谈超群 许亚群 戴琦 宗静 《四川环境》 2015年第1期7-12,共6页
针对宜兴市冬季水源水微污染的问题,分别进行高锰酸钾复合盐(PPC)预氧化技术小试和中试研究,考察不同预氧化技术对色度、浊度、高锰酸盐指数(CODMn)和氨氮(NH3-N)去除的影响。混凝-沉淀小试试验表明,混凝剂聚合氯化铝(PAC)投加... 针对宜兴市冬季水源水微污染的问题,分别进行高锰酸钾复合盐(PPC)预氧化技术小试和中试研究,考察不同预氧化技术对色度、浊度、高锰酸盐指数(CODMn)和氨氮(NH3-N)去除的影响。混凝-沉淀小试试验表明,混凝剂聚合氯化铝(PAC)投加量在10~80 mg/L范围内,PPC投加量为0.8 mg/L时,预氧化使得浊度平均最高去除率达98.9%,使CODMn和氨氮的去除率最高分别提升6%和4%,但是当PPC投加量高于1.0 mg/L时出水色度明显增加。PPC预氧化-常规工艺的中试研究表明,0.4 mg/L PPC预氧化可使砂滤出水浊度稳定在0.20 NTU以下,对CODMn去除率达42%,且可保证出水色度不受到明显影响。小试和中试均表明氨氮浓度无法通过PPC预氧化得到有效降低,出水氨氮浓度较高,需深度处理工艺进一步去除氨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污染水 高锰酸钾复合盐 预氧化
下载PDF
基于高锰酸钾复合盐的原水预氧化处理研究——以重庆市A水厂为例
3
作者 曾诚 胡诗越 +3 位作者 原金海 覃余 慎琪琦 周婧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1期58-62,共5页
模拟水厂常规处理工艺,在絮凝前添加高锰酸钾复合盐进行原水预氧化处理,确定聚合氯化铝(PAC)与高锰酸钾复合盐的最佳投加量。实验结果显示,PAC投加量为30 mg/L时,浊度去除率达到72.28%,浊度去除效果最好;COD_(Mn)去除率不超过20%,COD_(... 模拟水厂常规处理工艺,在絮凝前添加高锰酸钾复合盐进行原水预氧化处理,确定聚合氯化铝(PAC)与高锰酸钾复合盐的最佳投加量。实验结果显示,PAC投加量为30 mg/L时,浊度去除率达到72.28%,浊度去除效果最好;COD_(Mn)去除率不超过20%,COD_(Mn)去除效果不佳。加入高锰酸钾复合盐溶液后,COD_(Mn)去除效果得到明显提高。高锰酸钾复合盐投加量为0.4 mg/L时,COD_(Mn)去除率达到最高值52.96%;但浊度去除效果不佳,同时,浓度过高会影响水体色度。在现场试运行中,高锰酸钾复合盐与PAC的组合工艺效果较好,解决了出厂水耗氧量高的问题,且出厂水各项指标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氧化 高锰酸钾复合盐 PAC COD_(Mn)投加量
下载PDF
高锰酸钾、高锰酸盐预氧化处理高氨氮、高有机物污染原水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盛 倪静 +2 位作者 周丽英 叶连芳 汤慧静 《城市公用事业》 2009年第1期23-27,55,共5页
介绍了针对高氨氮、高有机物污染的上海淀浦河原水进行的高锰酸钾、高锰酸钾复合盐(PPC)预氧化研究。比较了它们的助凝、除锰、UV254和耗氧量的去除等效果;分析了它们的最佳投加量;指出了高锰酸钾及其复合盐对UV254和耗氧量没有明显的... 介绍了针对高氨氮、高有机物污染的上海淀浦河原水进行的高锰酸钾、高锰酸钾复合盐(PPC)预氧化研究。比较了它们的助凝、除锰、UV254和耗氧量的去除等效果;分析了它们的最佳投加量;指出了高锰酸钾及其复合盐对UV254和耗氧量没有明显的去除效果,两者均会增加出水色度。在综合考虑了处理效果与助凝剂使用成本的基础上得出:试验期间的上海淀浦河原水更适合采用高锰酸钾预氧化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锰酸钾 高锰酸钾复合盐 预氧化 助凝
下载PDF
高锰酸钾/高锰酸盐预氧化处理高氨氮高有机物污染原水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盛 倪静 +2 位作者 周丽英 叶连芳 汤慧静 《上海水务》 2008年第3期20-23,共4页
针对高氨氮、高有机物污染的淀浦河原水进行了高锰酸钾、高锰酸钾复合盐(PPC)预氧化研究。结果表明,高锰酸钾的除锰效果优于高锰酸钾复合盐,高锰酸钾最佳投加量为1.0mg/L,此时出水中锰的平均浓度由0.34 mg/L降至0.09 mg/L,当投加量大于1... 针对高氨氮、高有机物污染的淀浦河原水进行了高锰酸钾、高锰酸钾复合盐(PPC)预氧化研究。结果表明,高锰酸钾的除锰效果优于高锰酸钾复合盐,高锰酸钾最佳投加量为1.0mg/L,此时出水中锰的平均浓度由0.34 mg/L降至0.09 mg/L,当投加量大于1.5mg/L时,出水锰含量开始反弹;高锰酸钾复合盐的最佳投加量为1.5 mg/L,并且在0~3mg/L的投加量范围内,出水锰含量没有发生反弹。高锰酸钾复合盐的助凝效果优于高锰酸钾,当高锰酸钾及其复合盐的投加量分别为1.0mg/L和1.5 mg/L时,助凝效果最好(剩余浊度去除率分别提高31.6%和41.8%)。高锰酸钾及其复合盐对UV254和耗氧量没有明显去除效果,两者均会增加出水色度。综合考虑处理效果与助凝剂使用成本,认为试验期间的淀浦河原水更适合采用高锰酸钾预氧化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锰酸钾 高锰酸钾复合盐 预氧化 助凝
原文传递
水厂不同预处理方法对后续混凝工艺影响的试验
6
作者 张正德 王剑 《净水技术》 CAS 2016年第A02期22-27,共6页
采用臭氧预氧化处理西沈水。小试臭氧预氧化试验表明,臭氧化过程会提高体系pH,从而影响后续混凝过程。预臭氧对COD_(Mn)去除效果有限,且臭氧对NH_3^-N无明显去除效果,但臭氧可有效氧化NO_2^--N和UV_(254)。中试臭氧预氧化-混凝小试试验... 采用臭氧预氧化处理西沈水。小试臭氧预氧化试验表明,臭氧化过程会提高体系pH,从而影响后续混凝过程。预臭氧对COD_(Mn)去除效果有限,且臭氧对NH_3^-N无明显去除效果,但臭氧可有效氧化NO_2^--N和UV_(254)。中试臭氧预氧化-混凝小试试验中并未发现臭氧助凝作用,由于预臭氧未能产生良好的助凝效果,因此浊度去除率没有进一步提升。臭氧-PPC联合预氧化无法进一步提升COD_(Mn)的去除效果,且臭氧-PPC联合对NH_3-N去除效果非常有限且去除率不稳定,而对UV_(254)具有更佳的去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沈水 臭氧预氧化 高锰酸钾复合盐(PPC) 高锰酸指数 氨氮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