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59篇文章
< 1 2 2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CU同质化护理在Omicron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高龄患者中的护理体会
1
作者 黄珊凤 古利丽 +2 位作者 陶红梅 叶凤莲 练荣丽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4年第1期102-105,共4页
对1例90岁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并感染Omicron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应用多学科联合诊疗,组建专护小组团队,进行精细化液体管理、气道管理、皮肤护理、营养支持等ICU同质化护理,同时注重人文关怀,患者最终顺利出院。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ICU同质护理 高龄患者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在妇科腹腔镜手术高龄患者全麻苏醒期的应用分析
2
作者 王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030-0032,共3页
探讨和研究右美托咪定在妇科腹腔镜手术高龄患者全麻苏醒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60例在本院接受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高龄患者随机分两组,分别于手术拔管前半小时以等量右美托咪定(研究组)和生理盐水(参考组)为病人实施泵入;对比两组患者苏... 探讨和研究右美托咪定在妇科腹腔镜手术高龄患者全麻苏醒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60例在本院接受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高龄患者随机分两组,分别于手术拔管前半小时以等量右美托咪定(研究组)和生理盐水(参考组)为病人实施泵入;对比两组患者苏醒期心率、呼吸与血压的波动情况,以及患者的苏醒效果。结果 使用右美托咪定的研究组病人在麻醉苏醒期心率、血压、呼吸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参考组病人T2、T3时点的心率、血压以及呼吸,均显著高于T0和T1,同时也显著高于同一时点研究组病人,P<0.05。两组病人的自主呼吸恢复、苏醒、拔管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病人Ramsay评分更低,不良反应率更低,P<0.05。结论 对于接受腹腔镜手术的高龄患者来说,合理使用右美托咪定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在苏醒期的血流动力学,减少患者在苏醒期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妇科腹腔镜手术 高龄患者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椎管内麻醉穿刺在骨科高龄患者中的应用
3
作者 李舒雯 上官明化 +1 位作者 俞红 马万福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2期104-107,共4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的椎管内麻醉穿刺在骨科高龄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三明市第二医院2022年1—10月收治的110例骨科高龄手术并接受椎管内麻醉穿刺的患者,根据患者的麻醉实施方式不同分组,其中以常规人工手法定位穿刺者55例为对...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的椎管内麻醉穿刺在骨科高龄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三明市第二医院2022年1—10月收治的110例骨科高龄手术并接受椎管内麻醉穿刺的患者,根据患者的麻醉实施方式不同分组,其中以常规人工手法定位穿刺者55例为对照组,以超声辅助下定位者55例为研究组。对比2组腰椎间隙定位时间、穿刺定位时间、穿刺总时间、穿刺次数,统计穿刺成功率及不良反应,判定患者对于麻醉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腰椎间隙定位时间、穿刺定位时间、穿刺总时间短于对照组,穿刺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有2例穿刺失败转全身麻醉,而对照组中有10例因穿刺失败转全身麻醉,研究组患者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对于麻醉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科高龄手术患者中,予超声引导下的椎管内麻醉穿刺的麻醉方式,可明显缩短腰椎间隙定位时间、穿刺定位时间、穿刺总时间,减少穿刺次数,穿刺成功率及麻醉成功率均更高,对于减少穿刺不良反应及提升患者对于麻醉的满意度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下 椎管内麻醉穿刺 骨科手术 高龄患者 不良反应 麻醉效果
下载PDF
高龄患者颌面部外伤全身麻醉术后下呼吸道感染危险因素的分析
4
作者 李谊 胡浩磊 张鹏臻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54-58,共5页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颌面部外伤手术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术后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原因及危险因素,以便为临床提前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21年1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收治的300例颌面部外伤手术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术高...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颌面部外伤手术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术后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原因及危险因素,以便为临床提前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21年1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收治的300例颌面部外伤手术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术高龄患者为研究对象,了解患者详细信息及病史,记录术后下呼吸道感染例数,对其发生可能的原因及危险因素进行系统分析。结果:300例行颌面部外伤手术的高龄患者中,40例发生下呼吸道感染,感染率为13.33%。下呼吸道感染者下呼吸道分泌物中分离出47株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阳性菌13株,占27.66%;革兰氏阴性菌31株,占65.96%;真菌3株,占6.38%。多因素临床分析表明,伤后手术时间、手术持续时间、伤口有无污染物、术后拔管时间、术后6 h内有无呕吐、既往有慢性呼吸系统感染病史等因素均为全身麻醉后下呼吸道感染的可能原因及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伤后手术时间、手术持续时间、伤口有无污染物、术后拔管时间、术后6 h内呕吐等为全身麻醉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龄患者颌面部外伤手术行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术后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概率高、危险因素多;针对可能的原因及危险因素,临床应提前干预,积极预防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以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患者 颌面部外伤 全身麻醉 下呼吸道感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中药封包热敷心肺俞穴改善高龄患者术后复苏质量、缩短苏醒时间的临床观察
5
作者 朱敏桃 高泉 袁世民 《青岛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153-156,共4页
目的探讨中药封包热敷心肺俞穴改善高龄患者术后复苏质量、缩短苏醒时间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7月至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骨科全麻苏醒期高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快速康复外科理念(ERAS)护理,观察组加... 目的探讨中药封包热敷心肺俞穴改善高龄患者术后复苏质量、缩短苏醒时间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7月至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骨科全麻苏醒期高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快速康复外科理念(ERAS)护理,观察组加用中药封包热敷心肺俞穴护理。比较两组清醒程度、苏醒时间、苏醒期麻醉恢复评分(PARS)、不良事件和苏醒期间躁动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复苏期10min、20min、30min时Steward苏醒评分高于对照组,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苏醒期间PARS评分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封包热敷心肺俞穴可改善高龄患者术后复苏质量,缩短其苏醒时间,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是一种理想的干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患者 全麻苏醒期 中药封包 心肺俞穴 复苏质量 苏醒时间
下载PDF
肺癌胸腔镜手术高龄患者呼吸专项训练结合CGA分级护理作用分析
6
作者 邓丽彬 朱小佳 +2 位作者 崔伟力 周杜欢 廖丽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131-0134,共4页
分析在高龄患者中,开展呼吸专项训练结合CGA分级护理对患者肺功能、血气指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50名高龄肺癌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n=25)常规护理,试验组(n=25)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呼吸专项训练和CGA分级护理。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 分析在高龄患者中,开展呼吸专项训练结合CGA分级护理对患者肺功能、血气指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50名高龄肺癌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n=25)常规护理,试验组(n=25)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呼吸专项训练和CGA分级护理。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患者肺功能、血气指标及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对于高龄的肺癌胸腔镜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 呼吸专项训练结合CGA分级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血气指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胸腔镜手术 高龄患者 呼吸训练 CGA分级护理 临床效果
下载PDF
高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呼吸护理策略
7
作者 朱真真 杜树荣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178-0181,共4页
探析高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呼吸护理效果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本院收入的64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选择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者划分对照组(基础护理)与观察组(呼吸护理),观察其干预效果。结果 在PEF、FVC、FEV1指标... 探析高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呼吸护理效果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本院收入的64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选择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者划分对照组(基础护理)与观察组(呼吸护理),观察其干预效果。结果 在PEF、FVC、FEV1指标上,较对照组,观察组更优(P<0.05);在呼吸机使用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上,较对照组,观察组时间更短(P<0.05);观察组比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低,差异性很大(P<0.05);在满意度上,较对照组,观察组更高(P<0.05)。结论 针对高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实行综合护理,可有效改善其肺功能指标,缩短各临床指标,降低并发症率和死亡率,提升满意度和预后,凸显其价值,可为临床高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提供有效指导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患者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呼吸护理 肺功能 满意度
原文传递
高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呼吸护理对策分析
8
作者 赵琪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156-0158,共3页
研究在治疗高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疾病时,对应用呼吸机进行呼吸护理的对策进行详细分析。方法 按照医学研究要求,对本次实验的患者采取随机数字抽选的形式,从我院2020年2月到2022年12月期间到我院治疗患者中随机抽选106例患者,为了... 研究在治疗高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疾病时,对应用呼吸机进行呼吸护理的对策进行详细分析。方法 按照医学研究要求,对本次实验的患者采取随机数字抽选的形式,从我院2020年2月到2022年12月期间到我院治疗患者中随机抽选106例患者,为了能够显示出治疗的效果,决定应用分组对比,将前半部分抽选的53例高龄患者分配到甲组中,将后半部分抽选出的高龄患者(53例)分配到乙组,甲组的高龄患者治疗中实施常规的护理手段,乙组高龄患者在常规基础上进行呼吸护理手段进行干预,对比甲乙组高龄患者的呼吸质量和身体症状情况,对比甲组高龄患者和乙组高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甲乙组患者对整个治疗中的护理态度情况。结果 经过十四天的治疗,两组患者的病情都有所改善,乙组患者的身体各项指标参数相对甲组高龄患者来说,参数更接近正常值,乙组患者在出院时,患者的治愈率要高于甲组高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同时,通过对问卷资料的审核发现,乙组高龄患者对整个治疗过程中护理的满意度也要高于甲组高龄患者。甲乙组患者之间对比出现的差异也在规范范围内(P<0.05),在统计学上有探索价值。结论 在高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治疗中,采取呼吸护理干预,能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帮助患者在治疗中呼吸能够正常,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值得在日后的相关疾病治疗中被采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患者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呼吸护理 对策分析
下载PDF
循证护理在高龄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
9
作者 孟雪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0150-0153,共4页
高龄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采用循证护理并观其效果。方法 2022年8月--2023年7月为时间点,62例患者分为两组,非循证组实施常规护理,循证组实施循证护理,对比其效果差异。结果 非循证组生活质量能方面的评分均低于循证组;护理后非循证组生... 高龄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采用循证护理并观其效果。方法 2022年8月--2023年7月为时间点,62例患者分为两组,非循证组实施常规护理,循证组实施循证护理,对比其效果差异。结果 非循证组生活质量能方面的评分均低于循证组;护理后非循证组生理疼痛评分高于循证组;非循证组总体满意度74.19%低于循证组96.77%;非循证组总不适发生率25.80%高于循证组6.45%,(p<0.05),两组间可视化差异明显。结论 高龄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采用循证护理效果理想,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患者 全膝关节置换术 循证护理 效果
原文传递
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护理研究分析
10
作者 韦明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188-0190,共3页
探讨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护理研究情况。方法 纳入高龄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共有74人。选入时间:2022.04至2023.04。分组:抽签法,各组为37人。参照组:常规护理。试验组:手术室优质护理。评析2组护理结果。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生活质... 探讨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护理研究情况。方法 纳入高龄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共有74人。选入时间:2022.04至2023.04。分组:抽签法,各组为37人。参照组:常规护理。试验组:手术室优质护理。评析2组护理结果。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生活质量分值更高,各项应激指标、心理状态评分比参照组低,P<0.05。结论 高龄患者接受髋关节置换手术期间,采取合适的护理干预手段,不仅能够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而且有助于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提升,对改善其心理状态意义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患者 髋关节置换手术 应激反应
下载PDF
SARS-CoV-2感染对高龄患者消化系统影响的临床分析
11
作者 王吉 孙颖 +2 位作者 姚睿宏 胡晓莹 郑雄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673-677,共5页
目的分析高龄患者感染SARS-CoV-2对消化系统功能的影响,为高龄COVID-19患者的临床诊治及降低病死率提供参考和思路。方法收集2022年4月17日至2022年5月30日我院收治的67例感染SARS-CoV-2高龄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轻型、普通型、重... 目的分析高龄患者感染SARS-CoV-2对消化系统功能的影响,为高龄COVID-19患者的临床诊治及降低病死率提供参考和思路。方法收集2022年4月17日至2022年5月30日我院收治的67例感染SARS-CoV-2高龄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高龄患者的基本临床特征、消化道症状及实验室检查指标、治疗情况、预后等。结果共纳入67例高龄COVID-19患者,年龄(78.12±5.33)岁,男29例(43.28%),女38例(56.72%)。轻型13例(19.40%),普通型48例(71.64%),重型4例(5.97%)及危重型2例(2.99%)。所有患者均患有慢性基础疾病。疫苗接种完成1剂18例(26.87%),完成2剂13例(19.40%),未接种36例(53.73%)。未接种疫苗组患者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7例(85.07%)有食欲减退表现,其中22例(32.84%)为首发症状。腹泻19例(28.36%)、恶心13例(19.40%)、呕吐11例(16.42%)、腹胀8例(11.94%)、反酸4例(5.97%)、腹痛2例(2.99%)、便血1例(1.49%)。各临床分型组消化道症状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患者肝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ALB、D-二聚体、IL-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组的抗病毒药物治疗、抗凝治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肠内营养治疗各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32,P=0.032)。核酸转阴时间(7.21±4.76)d,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47,P=0.017)。结论高龄COVID-19患者合并慢性基础疾病,早期消化系统症状不典型,如食欲下降、腹泻等容易被忽视,重视高龄患者消化系统功能的评估和治疗有助于治疗效果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患者 SARS-CoV-2感染 消化系统影响
下载PDF
高龄患者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介入手术围手术期精细化护理
12
作者 郭妍 宋洪勤 +1 位作者 梁敏妮 廖冰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1期0114-0117,共4页
探讨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高龄患者行介入手术围手术期的精细化护理。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23年4月在我院行下肢动脉介入手术的193例高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围手术期精细化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例患者因下肢动脉闭塞严重,无法复通... 探讨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高龄患者行介入手术围手术期的精细化护理。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23年4月在我院行下肢动脉介入手术的193例高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围手术期精细化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例患者因下肢动脉闭塞严重,无法复通,二期进行了截肢手术,15例患者因术中病情不稳定改为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发生坠床、低体温、皮肤压力性损伤等并发症,术后恢复良好,顺利出院。结论 术前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心理疏导,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密切配合手术、观察病情、严格无菌操作,术后做好交接,是保障手术顺利进行,患者安全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患者 下肢动脉闭塞 介入手术 围手术期 精细化护理
下载PDF
超高龄患者下肢骨科手术麻醉方法的选择与比较
13
作者 王奕芳 薛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7期0018-0020,共3页
研究在超高龄患者下肢骨科手术中使用不同麻醉方式起到的麻醉效果,以及麻醉对患者围术期镇痛效果和并发症发生带来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开始于2021年10月,结束时间为2022年11月,实验中的研究对象为该期间进行下肢手术的80例超高龄患者... 研究在超高龄患者下肢骨科手术中使用不同麻醉方式起到的麻醉效果,以及麻醉对患者围术期镇痛效果和并发症发生带来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开始于2021年10月,结束时间为2022年11月,实验中的研究对象为该期间进行下肢手术的80例超高龄患者,对这80例患者进行对比实验,实验前实施分组,分组方式为奇偶数法,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患者,前者单纯使用单纯硬膜外麻醉方式,后者应用腰硬联合麻醉方式,通过对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分析来了解不同麻醉方式起到的麻醉效果。结果 综合多项研究表明,应用腰硬联合麻醉方式的观察组患者术中治疗情况以及不同时间段的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低于对照组15%(P<0.05)。结论 在超高龄患者下肢手术治疗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方式能够从麻醉效果提升中保障手术顺利性和安全性,因此能够从有效治疗中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患者 下肢骨科手术 麻醉方式 应用研究
下载PDF
地氟烷应用于高龄患者行全身麻醉时的临床研究进展
14
作者 王彩平 焦博 韩阳东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3年第1期112-115,共4页
地氟烷是第三代卤素类吸入麻醉药,其血/气分配系数只有0.42,是所有吸入麻醉药中最低的;吸入-洗出速度快,可精准调控麻醉深度;苏醒速度快,苏醒质量高;几乎不在人体内分解代谢,绝大多数以原型经肺部排出体外;其理化性质稳定,易于保存;且... 地氟烷是第三代卤素类吸入麻醉药,其血/气分配系数只有0.42,是所有吸入麻醉药中最低的;吸入-洗出速度快,可精准调控麻醉深度;苏醒速度快,苏醒质量高;几乎不在人体内分解代谢,绝大多数以原型经肺部排出体外;其理化性质稳定,易于保存;且具有明显的多器官保护作用。是临床上常用的麻醉药物之一,尤其适用于老年患者。七氟烷的血/气分配系数是0.69,麻醉可控性好,但其对循环系统有较大的抑制作用;用于老年患者时,苏醒速度和苏醒质量较地氟烷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入麻醉药 地氟烷 苏醒质量 七氟烷 老年患者 高龄患者 麻醉深度 全身麻醉
下载PDF
基于风险因素构建预见性干预方案及对高龄患者血糖水平、PICC置管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小娟 高莹 +2 位作者 梁娜红 袁莉莉 黄秀姮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18期2765-2769,共5页
目的 建立基于风险因素的预见性干预方案,考察其对高龄患者血糖、血压、血脂等基本体征,以及对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并发展(并发症)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108例... 目的 建立基于风险因素的预见性干预方案,考察其对高龄患者血糖、血压、血脂等基本体征,以及对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并发展(并发症)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108例高龄PICC置管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采用基于风险因素的预见性干预方案,比较干预前后2组患者的血糖、血压和血脂水平,记录2组患者的穿刺点皮肤情况和置管情况,以及置管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置管时间分别为(1.18±0.24)年和(1.34±0.28)年,穿刺一次性成功率分别为81.48%和94.44%,观察组患者置管时间明显更长,一次性成功率更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脂、血压、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穿刺点肿胀程度为0~Ⅰ级的发生率为81.48%,Ⅱ~Ⅲ级发生率为18.52%,对照组分别为53.70%和46.30%,观察组患者穿刺点出血程度为0~Ⅰ级的发生率为88.89%,Ⅱ~Ⅲ级发生率为11.11%,对照组分别为61.11%和38.89%,观察组患者穿刺点肿胀和渗血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导管堵塞、导管脱落、静脉炎、导管相关性感染、出血、血栓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分别为0、1.85%、3.70%、3.70%、5.56%、3.70%,对照组分别为9.26%、9.26%、11.11%、12.96%、20.37%、12.96%。结论 建立基于风险因素的预见性干预方案,能有效预防高龄PICC置管患者相关并发症,改善穿刺点情况,减少留置时间,同时还能平衡高龄PICC置管患者的基本体征,改善预后,该种干预方案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见性干预 风险因素 中心静脉置管 高龄患者 并发症预防
下载PDF
超高龄患者PICC非血栓性堵塞罕见部位的发现及护理
16
作者 赵阿云 张楠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253-254,共2页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指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大隐静脉等)置管,使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腔静脉的方法[1]。高龄卧床患者血管条件差、合并多种疾病给临床...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指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大隐静脉等)置管,使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腔静脉的方法[1]。高龄卧床患者血管条件差、合并多种疾病给临床静脉治疗带来很大难度。PICC尤其适合老年病人输液,具有操作安全、简单方便、穿刺成功率高、创伤小,且使用时间长并易于维护等特点。导管堵塞是老年患者留置PICC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生率可达21.3%,随置管时间延长而增加[2]。现将我科1例超高龄患者PICC导管堵塞采取常规处理措施无效后,经后端修剪并更换连接器后复通的病例汇报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正中静脉 高龄患者 上腔静脉 PICC 导管尖端 头静脉 静脉治疗 血管条件
下载PDF
一例超高龄患者氯化钾外渗伴左侧胫骨外露的伤口护理
17
作者 周巧学 殷学利 +1 位作者 何红梅 王倩倩 《护士进修杂志》 2023年第9期852-854,858,共4页
总结1例超高龄患者氯化钾外渗伴左侧胫骨外露的伤口护理经验。对伤口清创期、生长期、愈合期等不同阶段及患者全身情况进行充分评估,依据TIME原则,选用银敷料、水凝胶、泡沫敷料等多种新型敷料,联合负压伤口治疗技术,同时配合抗感染、... 总结1例超高龄患者氯化钾外渗伴左侧胫骨外露的伤口护理经验。对伤口清创期、生长期、愈合期等不同阶段及患者全身情况进行充分评估,依据TIME原则,选用银敷料、水凝胶、泡沫敷料等多种新型敷料,联合负压伤口治疗技术,同时配合抗感染、营养支持等全身治疗及护理。患者伤口完全愈合,3个月内无复发。伤口愈合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应对患者伤口局部及全身情况进行动态评估,合理选择换药方式,并配合全身治疗,辅以必要的心理治疗及健康教育,促进患者伤口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钾外渗 胫骨外露 伤口护理 高龄患者
下载PDF
麻醉护理配合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高龄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8
作者 涂平花 张秋香 刘燕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22期167-170,共4页
目的探讨麻醉护理配合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高龄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于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择期行THA的高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考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参考组患... 目的探讨麻醉护理配合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高龄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于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择期行THA的高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考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参考组患者采用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参考组的基础上采用麻醉护理配合。比较两组患者的抑郁-焦虑-压力量表(DASS-21)评分、并发症总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DASS-21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DASS-21评分低于本组护理前,且观察组患者的DASS-21评分低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护理配合应用于THA中,可以减轻高龄患者的负面情绪,减少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骶丛神经阻滞 浅全麻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高龄患者
下载PDF
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高龄患者实施舒芬太尼与罗哌卡因复合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柯绮敏 邱嘉鹏 《黑龙江医药》 CAS 2023年第5期1121-1123,共3页
目的:分析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IFF)高龄患者实施舒芬太尼与罗哌卡因复合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时间2020年8月至2023年4月不稳定型IFF高龄患者92例,采用信封密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46,采用罗哌卡... 目的:分析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IFF)高龄患者实施舒芬太尼与罗哌卡因复合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时间2020年8月至2023年4月不稳定型IFF高龄患者92例,采用信封密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46,采用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观察组(n=46,采用舒芬太尼与罗哌卡因复合腰硬联合麻醉)。对比两组阻滞效果、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麻醉效果分级、疼痛程度评分、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痛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阻滞至最高平面时间、术后痛觉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30min、手术结束时的MAP、HR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效果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静息状态、活动状态的疼痛程度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两组术后24h静息状态、活动状态的疼痛程度评分均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8.70%)少于对照组(26.09%),P<0.05。结论:不稳定型IFF高龄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时,采用舒芬太尼与罗哌卡因复合腰硬联合麻醉方式阻滞起效迅速,MAP、HR波动小,术后疼痛较轻,麻醉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 高龄患者 舒芬太尼 罗哌卡因 腰硬联合麻醉
下载PDF
高龄患者围术期APPLE-MDT系统设计与应用
20
作者 靳萍 赵国光 +2 位作者 王天龙 王朝东 冯雪辛 《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 2023年第4期592-597,共6页
目的以患者为中心,以“全人、个体化”诊疗为目标,采用多学科协作围术期全程管理模式,保障高龄手术患者的医疗安全。方法建设高龄患者围术期APPLE-MDT系统,通过多学科专家评估量表,自动生成评估报告,指导临床医生对患者术前、术中、术... 目的以患者为中心,以“全人、个体化”诊疗为目标,采用多学科协作围术期全程管理模式,保障高龄手术患者的医疗安全。方法建设高龄患者围术期APPLE-MDT系统,通过多学科专家评估量表,自动生成评估报告,指导临床医生对患者术前、术中、术后、远期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治疗。结果APPLE-MDT管理模式应用于高龄骨科患者围术期,初步实现人工智能辅助决策,高龄患者例数逐年增加,术前住院日和住院天数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到2.4%,可手术率提高到90%,术后死亡率为0。结论高龄患者围术期APPLE-MDT系统辅助建立了高龄患者围术期全数据链数据库,构建了高龄患者围术期新路径管理,体现了先进的医疗管理理念,推动了高质量科研产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手术患者 围术期管理 多学科协作 APPLE-MDT 全程管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