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0
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传钟繇“流美”论与魏晋书法美比较研究
1
作者
赵娉婷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3年第9期142-145,共4页
钟繇是魏晋时期享有盛誉的书法家,被后世尊为“正书之祖”,他的书法作品与书学理论对研究魏晋书法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传钟繇“流美”论,以用笔为天、流美为地,对后世书法审美产生了深远影响。以此论作为参考对象与魏晋书法美进行比较...
钟繇是魏晋时期享有盛誉的书法家,被后世尊为“正书之祖”,他的书法作品与书学理论对研究魏晋书法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传钟繇“流美”论,以用笔为天、流美为地,对后世书法审美产生了深远影响。以此论作为参考对象与魏晋书法美进行比较研究,可探寻“流美”论的合理性,同时发掘魏晋书法美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钟繇
“流美”论
魏晋书法
书法
审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魏晋书法的“活化石”——《伯远帖》
2
作者
王海轩
《共产党员》
2023年第16期64-64,F0003,共2页
《伯远帖》是东晋书法家王珣所作的纸本行书,5行47字,纵25.1厘米,横17.2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乾隆十一年(1746年),乾隆获得三件墨迹,赞为稀世之宝,珍藏于自己卧室旁西暖阁的专设书屋,遂将书屋命名为“三希堂”。这三件稀世墨宝...
《伯远帖》是东晋书法家王珣所作的纸本行书,5行47字,纵25.1厘米,横17.2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乾隆十一年(1746年),乾隆获得三件墨迹,赞为稀世之宝,珍藏于自己卧室旁西暖阁的专设书屋,遂将书屋命名为“三希堂”。这三件稀世墨宝是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还有一件便是王珣的《伯远帖》。“三希帖”被后人列入“中华十大传世名帖”,而这三帖中唯有《伯远帖》是晋代流传下来的真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远帖
快雪时晴帖
魏晋书法
北京故宫博物院
中秋帖
纸本
王献之
三希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魏晋书法视觉形式的审美管窥
被引量:
2
3
作者
张嫣格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65-68,共4页
魏晋书法是中国书法的重要转型期,其中楷书、行书、草书等多变与兼容的书法形式可以说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这一时期的书法不再局限于一般的实用性需求,而是进入审美自觉的艺术领域。从魏晋书体视觉形式的嬗变中,阐释和证明魏晋士人在...
魏晋书法是中国书法的重要转型期,其中楷书、行书、草书等多变与兼容的书法形式可以说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这一时期的书法不再局限于一般的实用性需求,而是进入审美自觉的艺术领域。从魏晋书体视觉形式的嬗变中,阐释和证明魏晋士人在书法上审美的觉醒与自觉。通过视觉形式呈现出点画、线条以及空间上墨与色的关系,以此表达审美内涵中的自然韵味和生命精神,从而达到魏晋士人对艺术自觉的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书法
视觉形式
审美内涵
艺术自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书法的审美取向
被引量:
2
4
作者
阮忠勇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5年第1期58-63,共6页
魏晋书法的率真、简淡、妍美等风格,与《世说新语》所展示当时名士求真、尚简与爱妍的趣尚互为表里。考察《世说新语》,将有助于我们解读魏晋书法。
关键词
魏晋书法
《世说新语》
求真
尚简
爱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魏晋书法的主体意识
5
作者
沈速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2期66-69,共4页
作为中国历史上政治最为混乱,经济遭受很大破坏,社会又十分动荡的魏晋时代,却是思想上十分解放,艺术十分繁荣,并富有创造精神的时代。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书法艺术区的高度成就并有突破性发展的时代。书法在这一时期得到大丰收,书体在...
作为中国历史上政治最为混乱,经济遭受很大破坏,社会又十分动荡的魏晋时代,却是思想上十分解放,艺术十分繁荣,并富有创造精神的时代。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书法艺术区的高度成就并有突破性发展的时代。书法在这一时期得到大丰收,书体在这一时期完备,文字也发展成熟。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书法家的主体意识开始觉醒,出现了书法世家,书法真正开始了从实用性走向艺术性的转变。对后世书法的发展和演变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书法
书法
自觉
书法
世家
主体意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骨”与“势”——魏晋书法的审美追求
被引量:
5
6
作者
黄佳宝
《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57-59,共3页
魏晋时期,人物风骨的盛行直接推动了六朝书法风骨论的发达,同时"势"这一书法理论又深深地影响着魏晋书法。文章探讨了人物风骨和书学风骨的关系,阐释了魏晋书法对"骨"和"势"的审美追求。
关键词
魏晋书法
审美
风骨
势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俊逸尚韵 迈然尘外——浅谈魏晋书法艺术的自由美
被引量:
1
7
作者
管继芬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07年第12期50-51,共2页
书法作为中华民族独有的艺术审美形式,以其高度集中的线条艺术形态,向人们展示了一个气韵生动,形神兼备的艺术世界,构建了"情弛神纵,超逸优游"的自由境界,呈现了"淋漓挥洒,百态横生"的艺术领域,蕴涵着任情飘逸、无...
书法作为中华民族独有的艺术审美形式,以其高度集中的线条艺术形态,向人们展示了一个气韵生动,形神兼备的艺术世界,构建了"情弛神纵,超逸优游"的自由境界,呈现了"淋漓挥洒,百态横生"的艺术领域,蕴涵着任情飘逸、无法言说的自由艺术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
艺术
魏晋书法
王羲之
王献之
书体
书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简约自然”——魏晋书法的审美意味
被引量:
1
8
作者
邹朋
《柳州师专学报》
2015年第2期1-3,共3页
魏晋士人追求"简约自然"的审美理想,这种审美理想对当时的书法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以克莱夫·贝尔"有意味的形式"理论为学理依据,探讨了魏晋书法"简约自然"的审美意味以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关键词
魏晋书法
审美意味
简约自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析魏晋书法风格的形成
9
作者
王一清
《艺术科技》
2016年第7期221-,共1页
不同时期的社会文化形成不同的艺术风貌。魏晋是历史上的重要转型期,社会的动荡不安以致儒家经典式微,玄学和道教得以兴盛,结合不同地域特征的影响使魏晋书法艺术独具特色。
关键词
魏晋书法
玄学
道教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魏晋书法论
被引量:
2
10
作者
梁少膺
《中国书画》
2005年第9期143-146,共4页
宗白华指出:"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高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大致在公元220至226年之间。天下分崩离析,军...
宗白华指出:"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高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大致在公元220至226年之间。天下分崩离析,军阀割据混战,东汉王朝在战旗猎猎、很烟浩浩下颠沛流离、苟延残喘。建安二十五年(220年)一代枭雄曹操死去,其子曹丕废汉献帝,自立为帝,国号魏,建都洛阳。翌年,刘备也庄诸葛亮等大臣的牵扶下,诚惶诚恐地登上了皇帝宝座,建都成都,国号汉。八年后,孙权宣示天下,于建业(南京)称帝,国号吴。至此,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形势形成。三国的政治制度基本上是东汉政治制度的发展与损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书法
艺术精神
汉末
魏晋
皇象
《兰亭序》
三国鼎立
羊欣
书风
东汉王朝
军阀割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谈魏晋书法的审美倾向
被引量:
1
11
作者
郄家伟
《美术教育研究》
2019年第9期48-49,共2页
魏晋时期,特殊的社会历史背景以及儒、释、道三种哲学思想对魏晋时期的书法具有一定的影响,使其在中国艺术史上具有特殊的历史地位与独特的审美倾向。这种倾向主要体现在章法、风骨、笔势、玄学等几个方面。这些审美倾向不仅对当时的社...
魏晋时期,特殊的社会历史背景以及儒、释、道三种哲学思想对魏晋时期的书法具有一定的影响,使其在中国艺术史上具有特殊的历史地位与独特的审美倾向。这种倾向主要体现在章法、风骨、笔势、玄学等几个方面。这些审美倾向不仅对当时的社会有一定的影响,而且对于后世的书法风格发展也有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书法
审美倾向
书法
章法
风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魏晋书法的审美特征
12
作者
傅舟
《职大学报》
1999年第1期52-55,共4页
魏晋书法的特征是:书法象征人格,彰显创造本质,崇尚潇洒蕴藉,不断演变发展。
关键词
魏晋书法
审美特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自觉与复魅——魏晋书法美学刍议
13
作者
赵明辉
《艺术评鉴》
2021年第9期35-37,共3页
魏晋是华夏美学的黄金时代。文艺自觉和个性绽放成为时代主题,书法艺术被注入勃勃生机。神采飞扬,意象伸张,思想解放促进了魏晋书法理论的生发,世家文化推动了书法美学发展。书有玄道,意由心生,书法卸掉了功利性的枷锁和世俗的羁绊,复...
魏晋是华夏美学的黄金时代。文艺自觉和个性绽放成为时代主题,书法艺术被注入勃勃生机。神采飞扬,意象伸张,思想解放促进了魏晋书法理论的生发,世家文化推动了书法美学发展。书有玄道,意由心生,书法卸掉了功利性的枷锁和世俗的羁绊,复返自然的本真。超越艺术的范畴,成为个体生命的体现。俯仰天地,顾返本心,魏晋既是书法文人化的肇端,也是书法美学自觉化的关捩。书作的艺术性和人文性彰明较著,形下之器和形上之道空前的迸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书法
玄学
美学
神韵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魏晋书法文化世家成因问题考论
14
作者
吕文明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84-185,共2页
魏晋是中国书法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这期间不仅完成了字体演变,达到艺术表现的高峰,同时出现了一批重要的书法人物。唐代张怀瓘在《书断》中分列秦汉至唐代书法家为神品、妙品、能品三类共计二百三千人,除去重复及生平不可考者,魏...
魏晋是中国书法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这期间不仅完成了字体演变,达到艺术表现的高峰,同时出现了一批重要的书法人物。唐代张怀瓘在《书断》中分列秦汉至唐代书法家为神品、妙品、能品三类共计二百三千人,除去重复及生平不可考者,魏晋书家占到一半以上,而在这些人中,士族出身者又占大多数。在这些土族中,又以几个大家族最为突出,唐代窦臮《述书赋》云:博哉四庚、茂矣六郗、三谢之盛,八王之奇^[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书法
文化世家
考论
成因
史论
书法
发展
艺术表现
《书断》
原文传递
浅论苏轼对魏晋书法的推崇
15
作者
许外芳
《书法赏评》
2021年第1期28-30,共3页
苏轼是宋四大书法家"苏黄米蔡"之首。苏轼论书法,是各类书法史、书法美学、书法理论著作必不可少的内容。苏轼爱好书法,《题笔阵图王晋卿所藏》云:"笔墨之迹,托于有形,有形则有弊。苟不至于无,而自乐于一时,聊寓其心,忘...
苏轼是宋四大书法家"苏黄米蔡"之首。苏轼论书法,是各类书法史、书法美学、书法理论著作必不可少的内容。苏轼爱好书法,《题笔阵图王晋卿所藏》云:"笔墨之迹,托于有形,有形则有弊。苟不至于无,而自乐于一时,聊寓其心,忘忧晚岁,则犹贤于博弈也。"[1]他说自己工于"行草",《与王定国四十一首(其八)》云:"兼画得寒林墨竹,已入神品,行草尤工。"[2]那么,苏轼称许的又会是哪些书法家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黄米蔡
书法
美学
魏晋书法
书法
理论
书法
史
笔墨
苏轼
宋四大书
原文传递
浅论苏轼对魏晋书法的推崇
16
作者
许外芳
《书法赏评》
2020年第3期15-17,共3页
苏轼是宋四大书法家"苏黄米蔡"之首。苏轼论书法,是各类书法史、书法美学、书法理论著作必不可少的内容。苏轼爱好书法,《题笔阵图王晋卿所藏》云:"笔墨之迹,托于有形,有形则有弊。苟不至于无,而自乐于一时,聊寓其心,忘...
苏轼是宋四大书法家"苏黄米蔡"之首。苏轼论书法,是各类书法史、书法美学、书法理论著作必不可少的内容。苏轼爱好书法,《题笔阵图王晋卿所藏》云:"笔墨之迹,托于有形,有形则有弊。苟不至于无,而自乐于一时,聊寓其心,忘忧晚岁,则犹贤于博弈也。"^([1])他说自己工于"行草",《与王定国四十一首(其八)》云:"兼画得寒林墨竹,已入神品,行草尤工。"^([2])那么,苏轼称许的又会是哪些书法家呢?纵观隋唐五代,虽然书法名家辈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黄米蔡
书法
美学
魏晋书法
书法
理论
书法
史
隋唐五代
名家辈出
苏轼
原文传递
具有开创意义的书法史研究新理路——《从儒风到雅艺:魏晋书法文化世家研究》评介
17
作者
刘慧龙
《山东艺术》
2022年第3期71-73,共3页
自汉末至魏晋,书法发展进入自觉,出现了“博哉四庾,茂矣六郗,三谢之盛,八王之奇”的世家兴盛局面。要将这一时期的书法发展状况厘清,需要的绝不仅仅是书法知识,更需要广博、扎实的文史功力。吕文明教授的著作《从儒风到雅艺:魏晋书法文...
自汉末至魏晋,书法发展进入自觉,出现了“博哉四庾,茂矣六郗,三谢之盛,八王之奇”的世家兴盛局面。要将这一时期的书法发展状况厘清,需要的绝不仅仅是书法知识,更需要广博、扎实的文史功力。吕文明教授的著作《从儒风到雅艺:魏晋书法文化世家研究》已由中华书局出版。作为吕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的结项成果,无论从文化学的角度还是书法学的角度来说,这部著作都具有开创和典范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书法
艺术学项目
文化世家
国家社科基金
书法
史研究
书法
学
开创意义
中华书局出版
原文传递
从历史文化视野审视魏晋书法走向高峰的基础
18
作者
寿洪
《探索与争鸣》
2006年第7期51-53,共3页
魏晋时期书法艺术成就之高、名家名篇之多,与其延续时间之短暂,显然是矛盾的;仅从魏晋时代本身去寻找其中的基础和原因,其答案缺乏深度,也是片面的。因此,必须立足于历史文化视野,从社会文化、文字规范、艺术内涵等多方面审视魏晋时期...
魏晋时期书法艺术成就之高、名家名篇之多,与其延续时间之短暂,显然是矛盾的;仅从魏晋时代本身去寻找其中的基础和原因,其答案缺乏深度,也是片面的。因此,必须立足于历史文化视野,从社会文化、文字规范、艺术内涵等多方面审视魏晋时期书法艺术走向高峰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
魏晋书法
艺术高峰
基础
原文传递
论魏晋书法与艺术的自觉
19
作者
朱露露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11期154-158,共5页
魏晋时期的书法在中国书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魏晋书法以其特有的线条韵律和布局之中的圆润和谐形成了中国书法史上的第一个创作高峰,也奠定了书法"尚韵"的传统。在多样化的思想文化交融的背景下,魏晋时期的众多书家也...
魏晋时期的书法在中国书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魏晋书法以其特有的线条韵律和布局之中的圆润和谐形成了中国书法史上的第一个创作高峰,也奠定了书法"尚韵"的传统。在多样化的思想文化交融的背景下,魏晋时期的众多书家也分别有自己鲜明的艺术创作主张,书法的审美性突出,书法逐渐走向自觉期,成为独立的艺术门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书法
书论
艺术的自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魏晋书法与"心手两忘"
被引量:
1
20
作者
兰浩
《书法》
2015年第6期116-117,共2页
中国书法的至高境界在魏晋时代已经形成,马克思称赞古希腊艺术是后世难以企及的范本,具有永久的艺术力,魏晋以二王为代表的书法对于后世书法家来说也是难以逾越的高峰。人类艺术何以在千年前就达到非常高的水准,而东西方艺术发展路径具...
中国书法的至高境界在魏晋时代已经形成,马克思称赞古希腊艺术是后世难以企及的范本,具有永久的艺术力,魏晋以二王为代表的书法对于后世书法家来说也是难以逾越的高峰。人类艺术何以在千年前就达到非常高的水准,而东西方艺术发展路径具备如此相似的一致?古希腊艺术成就集中体现于雕塑、建筑以及史诗,高贵的静穆,单纯的伟大,人性和神性完美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书法
魏晋
时代
东西方艺术
中国
书法
古希腊艺术
二王
人类艺术
《兰亭序》
米芾
晋人
原文传递
题名
传钟繇“流美”论与魏晋书法美比较研究
1
作者
赵娉婷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出处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3年第9期142-145,共4页
文摘
钟繇是魏晋时期享有盛誉的书法家,被后世尊为“正书之祖”,他的书法作品与书学理论对研究魏晋书法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传钟繇“流美”论,以用笔为天、流美为地,对后世书法审美产生了深远影响。以此论作为参考对象与魏晋书法美进行比较研究,可探寻“流美”论的合理性,同时发掘魏晋书法美的特点。
关键词
钟繇
“流美”论
魏晋书法
书法
审美
分类号
J29 [艺术—美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魏晋书法的“活化石”——《伯远帖》
2
作者
王海轩
机构
不详
出处
《共产党员》
2023年第16期64-64,F0003,共2页
文摘
《伯远帖》是东晋书法家王珣所作的纸本行书,5行47字,纵25.1厘米,横17.2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乾隆十一年(1746年),乾隆获得三件墨迹,赞为稀世之宝,珍藏于自己卧室旁西暖阁的专设书屋,遂将书屋命名为“三希堂”。这三件稀世墨宝是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还有一件便是王珣的《伯远帖》。“三希帖”被后人列入“中华十大传世名帖”,而这三帖中唯有《伯远帖》是晋代流传下来的真迹。
关键词
伯远帖
快雪时晴帖
魏晋书法
北京故宫博物院
中秋帖
纸本
王献之
三希堂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魏晋书法视觉形式的审美管窥
被引量:
2
3
作者
张嫣格
机构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65-68,共4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魏晋书法文化世界研究"(项目编号:2014CF03739)阶段性成果
文摘
魏晋书法是中国书法的重要转型期,其中楷书、行书、草书等多变与兼容的书法形式可以说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这一时期的书法不再局限于一般的实用性需求,而是进入审美自觉的艺术领域。从魏晋书体视觉形式的嬗变中,阐释和证明魏晋士人在书法上审美的觉醒与自觉。通过视觉形式呈现出点画、线条以及空间上墨与色的关系,以此表达审美内涵中的自然韵味和生命精神,从而达到魏晋士人对艺术自觉的追求。
关键词
魏晋书法
视觉形式
审美内涵
艺术自觉
分类号
J292.23 [艺术—美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书法的审美取向
被引量:
2
4
作者
阮忠勇
机构
浙江海洋学院人文学院 浙江舟山
出处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5年第1期58-63,共6页
文摘
魏晋书法的率真、简淡、妍美等风格,与《世说新语》所展示当时名士求真、尚简与爱妍的趣尚互为表里。考察《世说新语》,将有助于我们解读魏晋书法。
关键词
魏晋书法
《世说新语》
求真
尚简
爱妍
Keywords
calligraphy in the Wei Dynasty and the Jin Dynasty
Shi Shuo Xin Yu
in pursuit of righteousness
simplicity
and elegancy
分类号
J292.23 [艺术—美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魏晋书法的主体意识
5
作者
沈速
机构
三峡大学艺术学院
出处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2期66-69,共4页
基金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指导性项目)"魏晋书法家族与家族书法"2013年立项
文摘
作为中国历史上政治最为混乱,经济遭受很大破坏,社会又十分动荡的魏晋时代,却是思想上十分解放,艺术十分繁荣,并富有创造精神的时代。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书法艺术区的高度成就并有突破性发展的时代。书法在这一时期得到大丰收,书体在这一时期完备,文字也发展成熟。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书法家的主体意识开始觉醒,出现了书法世家,书法真正开始了从实用性走向艺术性的转变。对后世书法的发展和演变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魏晋书法
书法
自觉
书法
世家
主体意识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骨”与“势”——魏晋书法的审美追求
被引量:
5
6
作者
黄佳宝
机构
泉州师范学院人文学院
出处
《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57-59,共3页
文摘
魏晋时期,人物风骨的盛行直接推动了六朝书法风骨论的发达,同时"势"这一书法理论又深深地影响着魏晋书法。文章探讨了人物风骨和书学风骨的关系,阐释了魏晋书法对"骨"和"势"的审美追求。
关键词
魏晋书法
审美
风骨
势
Keywords
the Wei and Jin calligraphy
the aesthetic pursuit
Gu(the strength of character)
Shi(The energy and emotion)
分类号
J292.11 [艺术—美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俊逸尚韵 迈然尘外——浅谈魏晋书法艺术的自由美
被引量:
1
7
作者
管继芬
机构
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
出处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07年第12期50-51,共2页
文摘
书法作为中华民族独有的艺术审美形式,以其高度集中的线条艺术形态,向人们展示了一个气韵生动,形神兼备的艺术世界,构建了"情弛神纵,超逸优游"的自由境界,呈现了"淋漓挥洒,百态横生"的艺术领域,蕴涵着任情飘逸、无法言说的自由艺术魅力。
关键词
书法
艺术
魏晋书法
王羲之
王献之
书体
书法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简约自然”——魏晋书法的审美意味
被引量:
1
8
作者
邹朋
机构
贵州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柳州师专学报》
2015年第2期1-3,共3页
文摘
魏晋士人追求"简约自然"的审美理想,这种审美理想对当时的书法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以克莱夫·贝尔"有意味的形式"理论为学理依据,探讨了魏晋书法"简约自然"的审美意味以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关键词
魏晋书法
审美意味
简约自然
Keywords
Wei-Jin calligraphy
aesthetic implication
simpleness and naturalness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析魏晋书法风格的形成
9
作者
王一清
机构
西华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出处
《艺术科技》
2016年第7期221-,共1页
文摘
不同时期的社会文化形成不同的艺术风貌。魏晋是历史上的重要转型期,社会的动荡不安以致儒家经典式微,玄学和道教得以兴盛,结合不同地域特征的影响使魏晋书法艺术独具特色。
关键词
魏晋书法
玄学
道教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魏晋书法论
被引量:
2
10
作者
梁少膺
出处
《中国书画》
2005年第9期143-146,共4页
文摘
宗白华指出:"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高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大致在公元220至226年之间。天下分崩离析,军阀割据混战,东汉王朝在战旗猎猎、很烟浩浩下颠沛流离、苟延残喘。建安二十五年(220年)一代枭雄曹操死去,其子曹丕废汉献帝,自立为帝,国号魏,建都洛阳。翌年,刘备也庄诸葛亮等大臣的牵扶下,诚惶诚恐地登上了皇帝宝座,建都成都,国号汉。八年后,孙权宣示天下,于建业(南京)称帝,国号吴。至此,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形势形成。三国的政治制度基本上是东汉政治制度的发展与损益。
关键词
魏晋书法
艺术精神
汉末
魏晋
皇象
《兰亭序》
三国鼎立
羊欣
书风
东汉王朝
军阀割据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谈魏晋书法的审美倾向
被引量:
1
11
作者
郄家伟
机构
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出处
《美术教育研究》
2019年第9期48-49,共2页
文摘
魏晋时期,特殊的社会历史背景以及儒、释、道三种哲学思想对魏晋时期的书法具有一定的影响,使其在中国艺术史上具有特殊的历史地位与独特的审美倾向。这种倾向主要体现在章法、风骨、笔势、玄学等几个方面。这些审美倾向不仅对当时的社会有一定的影响,而且对于后世的书法风格发展也有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魏晋书法
审美倾向
书法
章法
风骨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魏晋书法的审美特征
12
作者
傅舟
机构
重庆市职工大学
出处
《职大学报》
1999年第1期52-55,共4页
文摘
魏晋书法的特征是:书法象征人格,彰显创造本质,崇尚潇洒蕴藉,不断演变发展。
关键词
魏晋书法
审美特征
分类号
J292 [艺术—美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自觉与复魅——魏晋书法美学刍议
13
作者
赵明辉
机构
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出处
《艺术评鉴》
2021年第9期35-37,共3页
文摘
魏晋是华夏美学的黄金时代。文艺自觉和个性绽放成为时代主题,书法艺术被注入勃勃生机。神采飞扬,意象伸张,思想解放促进了魏晋书法理论的生发,世家文化推动了书法美学发展。书有玄道,意由心生,书法卸掉了功利性的枷锁和世俗的羁绊,复返自然的本真。超越艺术的范畴,成为个体生命的体现。俯仰天地,顾返本心,魏晋既是书法文人化的肇端,也是书法美学自觉化的关捩。书作的艺术性和人文性彰明较著,形下之器和形上之道空前的迸发。
关键词
魏晋书法
玄学
美学
神韵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魏晋书法文化世家成因问题考论
14
作者
吕文明
机构
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
出处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84-185,共2页
文摘
魏晋是中国书法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这期间不仅完成了字体演变,达到艺术表现的高峰,同时出现了一批重要的书法人物。唐代张怀瓘在《书断》中分列秦汉至唐代书法家为神品、妙品、能品三类共计二百三千人,除去重复及生平不可考者,魏晋书家占到一半以上,而在这些人中,士族出身者又占大多数。在这些土族中,又以几个大家族最为突出,唐代窦臮《述书赋》云:博哉四庚、茂矣六郗、三谢之盛,八王之奇^[1]。
关键词
魏晋书法
文化世家
考论
成因
史论
书法
发展
艺术表现
《书断》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原文传递
题名
浅论苏轼对魏晋书法的推崇
15
作者
许外芳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
出处
《书法赏评》
2021年第1期28-30,共3页
文摘
苏轼是宋四大书法家"苏黄米蔡"之首。苏轼论书法,是各类书法史、书法美学、书法理论著作必不可少的内容。苏轼爱好书法,《题笔阵图王晋卿所藏》云:"笔墨之迹,托于有形,有形则有弊。苟不至于无,而自乐于一时,聊寓其心,忘忧晚岁,则犹贤于博弈也。"[1]他说自己工于"行草",《与王定国四十一首(其八)》云:"兼画得寒林墨竹,已入神品,行草尤工。"[2]那么,苏轼称许的又会是哪些书法家呢?
关键词
苏黄米蔡
书法
美学
魏晋书法
书法
理论
书法
史
笔墨
苏轼
宋四大书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原文传递
题名
浅论苏轼对魏晋书法的推崇
16
作者
许外芳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新媒体文化研究中心
出处
《书法赏评》
2020年第3期15-17,共3页
文摘
苏轼是宋四大书法家"苏黄米蔡"之首。苏轼论书法,是各类书法史、书法美学、书法理论著作必不可少的内容。苏轼爱好书法,《题笔阵图王晋卿所藏》云:"笔墨之迹,托于有形,有形则有弊。苟不至于无,而自乐于一时,聊寓其心,忘忧晚岁,则犹贤于博弈也。"^([1])他说自己工于"行草",《与王定国四十一首(其八)》云:"兼画得寒林墨竹,已入神品,行草尤工。"^([2])那么,苏轼称许的又会是哪些书法家呢?纵观隋唐五代,虽然书法名家辈出。
关键词
苏黄米蔡
书法
美学
魏晋书法
书法
理论
书法
史
隋唐五代
名家辈出
苏轼
分类号
J29 [艺术—美术]
原文传递
题名
具有开创意义的书法史研究新理路——《从儒风到雅艺:魏晋书法文化世家研究》评介
17
作者
刘慧龙
机构
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出处
《山东艺术》
2022年第3期71-73,共3页
文摘
自汉末至魏晋,书法发展进入自觉,出现了“博哉四庾,茂矣六郗,三谢之盛,八王之奇”的世家兴盛局面。要将这一时期的书法发展状况厘清,需要的绝不仅仅是书法知识,更需要广博、扎实的文史功力。吕文明教授的著作《从儒风到雅艺:魏晋书法文化世家研究》已由中华书局出版。作为吕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的结项成果,无论从文化学的角度还是书法学的角度来说,这部著作都具有开创和典范的意义。
关键词
魏晋书法
艺术学项目
文化世家
国家社科基金
书法
史研究
书法
学
开创意义
中华书局出版
分类号
J29 [艺术—美术]
原文传递
题名
从历史文化视野审视魏晋书法走向高峰的基础
18
作者
寿洪
机构
绍兴文理学院
出处
《探索与争鸣》
2006年第7期51-53,共3页
文摘
魏晋时期书法艺术成就之高、名家名篇之多,与其延续时间之短暂,显然是矛盾的;仅从魏晋时代本身去寻找其中的基础和原因,其答案缺乏深度,也是片面的。因此,必须立足于历史文化视野,从社会文化、文字规范、艺术内涵等多方面审视魏晋时期书法艺术走向高峰的基础。
关键词
历史文化
魏晋书法
艺术高峰
基础
分类号
J292.23 [艺术—美术]
原文传递
题名
论魏晋书法与艺术的自觉
19
作者
朱露露
机构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11期154-158,共5页
文摘
魏晋时期的书法在中国书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魏晋书法以其特有的线条韵律和布局之中的圆润和谐形成了中国书法史上的第一个创作高峰,也奠定了书法"尚韵"的传统。在多样化的思想文化交融的背景下,魏晋时期的众多书家也分别有自己鲜明的艺术创作主张,书法的审美性突出,书法逐渐走向自觉期,成为独立的艺术门类。
关键词
魏晋书法
书论
艺术的自觉
Keywords
calligraphy in Wei and Jin periods
calligraphic theories
artistic consciousness
分类号
J292.11 [艺术—美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魏晋书法与"心手两忘"
被引量:
1
20
作者
兰浩
出处
《书法》
2015年第6期116-117,共2页
文摘
中国书法的至高境界在魏晋时代已经形成,马克思称赞古希腊艺术是后世难以企及的范本,具有永久的艺术力,魏晋以二王为代表的书法对于后世书法家来说也是难以逾越的高峰。人类艺术何以在千年前就达到非常高的水准,而东西方艺术发展路径具备如此相似的一致?古希腊艺术成就集中体现于雕塑、建筑以及史诗,高贵的静穆,单纯的伟大,人性和神性完美统一。
关键词
魏晋书法
魏晋
时代
东西方艺术
中国
书法
古希腊艺术
二王
人类艺术
《兰亭序》
米芾
晋人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传钟繇“流美”论与魏晋书法美比较研究
赵娉婷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魏晋书法的“活化石”——《伯远帖》
王海轩
《共产党员》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魏晋书法视觉形式的审美管窥
张嫣格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书法的审美取向
阮忠勇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5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魏晋书法的主体意识
沈速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骨”与“势”——魏晋书法的审美追求
黄佳宝
《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俊逸尚韵 迈然尘外——浅谈魏晋书法艺术的自由美
管继芬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0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简约自然”——魏晋书法的审美意味
邹朋
《柳州师专学报》
2015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浅析魏晋书法风格的形成
王一清
《艺术科技》
201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魏晋书法论
梁少膺
《中国书画》
2005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浅谈魏晋书法的审美倾向
郄家伟
《美术教育研究》
201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论魏晋书法的审美特征
傅舟
《职大学报》
199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自觉与复魅——魏晋书法美学刍议
赵明辉
《艺术评鉴》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魏晋书法文化世家成因问题考论
吕文明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0
原文传递
15
浅论苏轼对魏晋书法的推崇
许外芳
《书法赏评》
2021
0
原文传递
16
浅论苏轼对魏晋书法的推崇
许外芳
《书法赏评》
2020
0
原文传递
17
具有开创意义的书法史研究新理路——《从儒风到雅艺:魏晋书法文化世家研究》评介
刘慧龙
《山东艺术》
2022
0
原文传递
18
从历史文化视野审视魏晋书法走向高峰的基础
寿洪
《探索与争鸣》
2006
0
原文传递
19
论魏晋书法与艺术的自觉
朱露露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魏晋书法与"心手两忘"
兰浩
《书法》
2015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