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国旗争议与魏玛共和国的覆灭 |
林纯洁
|
《外国问题研究》
CSSCI
|
2024 |
0 |
|
2
|
制度转型的多样性因素及关系分析——魏玛共和国和联邦德国民主试验的经验比较 |
梅祖蓉
马敏
|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5
|
|
3
|
德帝国晚期和魏玛共和国时期中国文化热原因初探 |
陈从阳
桂莉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4
|
魏玛共和国政治教育失败的原因探析 |
彭涛
傅安洲
李正汉
|
《湖北社会科学》
|
2007 |
2
|
|
5
|
论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比例代表制 |
陈从阳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6
|
相对稳定时期的魏玛共和国民主政治 |
陈从阳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
2004 |
3
|
|
7
|
相对稳定时期的魏玛共和国经济略论 |
陈从阳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8
|
魏玛共和国外交战略的转变与德国大国地位的恢复 |
邢来顺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9
|
视线所窥 永是东方——德意志帝国晚期和魏玛共和国时期的中国文化热 |
陈从阳
|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
1
|
|
10
|
论封建制残余与德国魏玛共和国的灭亡 |
李慧
|
《榆林学院学报》
|
2010 |
1
|
|
11
|
论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民选总统 |
陈从阳
|
《咸宁学院学报》
|
2008 |
4
|
|
12
|
魏玛共和国政治教育思想述评 |
彭涛
傅安洲
李正汉
|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0 |
|
13
|
魏玛共和国犹太人的德国认同 |
邢来顺
田焕云
|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14
|
美国与魏玛共和国初期的赔偿危机 |
陈从阳
|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
2008 |
0 |
|
15
|
魏玛共和国福利制度的扩展与危机 |
刘梦然
|
《中国市场》
|
2015 |
0 |
|
16
|
德帝国晚期和魏玛共和国时期中国文化热之影响初探 |
陈从阳
|
《长江论坛》
|
2011 |
0 |
|
17
|
国内魏玛共和国研究的开创之作——读《美国因素与魏玛共和国的兴衰》 |
赵骞
|
《咸宁学院学报》
|
2008 |
0 |
|
18
|
论魏玛共和国的终结 |
戚骥
|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
2005 |
0 |
|
19
|
政府的合法性和有效性探微——以魏玛共和国的衰亡为例 |
张永会
|
《党政干部论坛》
|
2005 |
3
|
|
20
|
浅析魏玛共和国时期民主保障制度的缺乏 |
高宇祥
|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
2009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