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鱼类完整性指数(F-IBI)的长江口生态健康状况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谢志伟 杨刚 +4 位作者 庄平 赵峰 耿智 蒋俊 张涛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0-150,共11页
为了解长江口水域的生态健康状况,应用鱼类完整性指数(F-IBI),根据2018年5月至2020年11月在长江口水域14个站点的鱼类调查数据,构建了以历史数据作为主要参照基准值,以偏离程度作为赋分标准的评价体系。从30个侯选指标中筛选出14个评价... 为了解长江口水域的生态健康状况,应用鱼类完整性指数(F-IBI),根据2018年5月至2020年11月在长江口水域14个站点的鱼类调查数据,构建了以历史数据作为主要参照基准值,以偏离程度作为赋分标准的评价体系。从30个侯选指标中筛选出14个评价指标建立鱼类生物完整性评价体系。结果显示,长江口整体F-IBI得分为44,评价为较差,鱼类生物量减少,低洄游性鱼类比例减少,河口定居鱼类比例增加;耐受性鱼类比例显著增加;产浮性卵鱼类比例减少;游泳生物食性鱼类比例显著降低,混合生物食性鱼类比例增加是制约得分的重要因素。各站点的F-IBI得分介于25~66之间,评价等级介于差~一般之间,其中,口门站点平均得分为51.29,评价为较差;北支站点平均得分为40.56,评价为较差;南支水域平均得分为33.33,评价为差;生态状况呈现出口门海滨优于河口段,北支优于南支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生物完整性指数 健康状况 生态评价 鱼类
下载PDF
应用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黑水河河流健康状况
2
作者 李文 滕航 +6 位作者 田辉伍 邓华堂 成必新 杨少荣 刘绍平 陈大庆 段辛斌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3-83,共11页
黑水河为金沙江下游一级支流,是白鹤滩库区干流鱼类的重要替代生境和优先保护支流,评价黑水河河流健康状况,可为黑水河鱼类栖息地生态修复提供数据支撑。2018年11月至2019年9月在黑水河23个采样点开展了4次鱼类资源调查,共采集到鱼类45(... 黑水河为金沙江下游一级支流,是白鹤滩库区干流鱼类的重要替代生境和优先保护支流,评价黑水河河流健康状况,可为黑水河鱼类栖息地生态修复提供数据支撑。2018年11月至2019年9月在黑水河23个采样点开展了4次鱼类资源调查,共采集到鱼类45(亚)种,隶属于4目10科33属。以黑水河河口、水文站上游和825回水点作为参照点,经过分布范围、判别能力及Pearson相关性分析等指标构建黑水河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F-IBI)评价体系。使用1、3、5赋值法和比值法计算各采样点的IBI分值以评价各采样点健康状况,结果显示,1、3、5赋值法和比值法的结果虽不完全相同,但趋势是一致的。黑水河大部分采样点的健康状况处于“较差”和“一般”水平。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F-IBI分值与海拔呈显著负相关(P<0.01)。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显示,黑水河鱼类群落结构整体上受到中度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 河流健康 黑水河
下载PDF
基于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的独流减河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3
作者 潘聪 李安然 +3 位作者 任朝宇 杨子涵 孙金辉 李楠 《水产研究》 2024年第2期79-88,共10页
2021年到2022年对独流减河水系鱼类进行调查。从种类组成与丰度、营养结构、环境耐受性、繁殖共位群四个方面构建独流减河水系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F-IBI)体系,通过1、3、5赋值法对独流减河水系水生态健康状况进行评价,从“极差”到“好... 2021年到2022年对独流减河水系鱼类进行调查。从种类组成与丰度、营养结构、环境耐受性、繁殖共位群四个方面构建独流减河水系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F-IBI)体系,通过1、3、5赋值法对独流减河水系水生态健康状况进行评价,从“极差”到“好”分为6个评价等级。本次调查共采集到鱼类3601尾,分别属于3目7科10属10种。F-IBI结果表明,独流减河水系的健康状况评价等级为“极差”到“好”,整体处在“一般~差”水平。洪涝灾害、水质污染、过度捕捞等人类活动是使得独流减河水系水生态系统健康水平处在较低水平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流减河 鱼类 生物完整性指数 河流健康评价
下载PDF
基于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的浑河流域水生态健康评价 被引量:23
4
作者 张赛赛 高伟峰 +4 位作者 孙诗萌 孙航 张远 丁森 王伟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570-1577,共8页
基于2010年5—6月浑河流域62个采样点的鱼类调查数据,应用F-IBI(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体系评价浑河河流的生态健康状况.从23个候选指标中筛选出适用于构建浑河流域F-IBI体系的6个指标,分别为总渔获量、雅罗鱼亚科种类所占比例、鳅科鱼类... 基于2010年5—6月浑河流域62个采样点的鱼类调查数据,应用F-IBI(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体系评价浑河河流的生态健康状况.从23个候选指标中筛选出适用于构建浑河流域F-IBI体系的6个指标,分别为总渔获量、雅罗鱼亚科种类所占比例、鳅科鱼类所占比例、经济鱼类所占比例、耐污物种所占比例和广布种所占比例.采用比值法计算各指标的F-IBI值,根据所有采样点F-IBI值的75%分位数确定健康标准,对于小于所有采样点F-IBI值75%分位数的数据进行四等分,以确定浑河流域F-IBI体系的评价标准,依次分为健康、亚健康、一般、差和极差5个等级.结果表明,处于健康、亚健康、一般、差、极差状态的采样点分别占采样点总数的22.58%、27.42%、24.19%、14.52%、11.59%,其中前三者所占比例为74.19%,健康状况为差和极差的采样点主要分布在以沈阳市区为分界的浑河流域下游.Pearson相关分析可知,F-IBI值与电导率呈负相关,而与栖息地质量指数呈正相关.研究显示,浑河中上游河段的健康状况基本处于健康、亚健康和一般状态,而浑河下游的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处于差和极差状态.浑河下游恶劣的水生态状况主要是受到沈阳工业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浑河流域 鱼类组成 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f-ibi) 生态健康评价
下载PDF
浑太河流域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17
5
作者 刘猛 渠晓东 +1 位作者 彭文启 周怀东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43-352,共10页
为了解决在不同区域和不同河流类型间等大尺度范围内F-IBI(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方法体系的建立问题,以浑河-太子河(下称浑太河)流域为研究区域,构建符合区域性特征的生物完整性评价体系并进行应用研究.于2014年5月对浑太河流域32个... 为了解决在不同区域和不同河流类型间等大尺度范围内F-IBI(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方法体系的建立问题,以浑河-太子河(下称浑太河)流域为研究区域,构建符合区域性特征的生物完整性评价体系并进行应用研究.于2014年5月对浑太河流域32个采样点的鱼类进行采样调查,根据鱼类群落特征的空间差异和浑太河流域水生态分区,将采样点分为中上游和下游区域两种类型.通过综合栖息地和水质的标准化方法确定参照点和受损点,依据候选指标分布范围检验、敏感性分析和相关性检验,筛选出浑太河流域中上游F-IBI核心指标包括总物种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鲤形目鱼类物种数百分比、雅罗鱼亚科个体数百分比、鳅科鱼类物种数百分比、鲈形目鱼类物种数百分比、杂食性鱼类物种数百分比、肉食性鱼类物种数百分比、敏感性鱼类个体数百分比等9个指标;下游筛选出F-IBI核心指标包括总物种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鮈亚科鱼类物种数百分比、鲈形目鱼类物种数百分比、虾虎鱼科鱼类物种数百分比、中上层鱼类物种数百分比、东北特有鱼类物种数百分比、无脊椎动物食性鱼类物种数百分比、耐受性鱼类个体数百分比等9个指标.分别提出了浑太河流域中上游和下游的参数标准化公式和健康评价标准,依此将浑太河流域健康状态划分为极好、好、一般、差和极差5个健康等级.评价结果表明,浑太河流域健康状况整体偏差,在32个采样点中,健康状况处于差和极差的采样点占采样点总数的37.5%,一般的采样点占21.88%,仅有6.25%的采样点处于极好状态.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F-IBI分值与电导率、ρ(BOD_5)、ρ(COD_(Cr))、ρ(NH_3-N)和ρ(TN)均呈显著负相关,而与栖息地综合指数呈显著正相关,表明F-IBI可有效评估浑太河流域的健康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f-ibi) 核心指标筛选 河流健康 分区评价 浑太河流域
下载PDF
基于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的深圳鹅公湾渔业水域健康评价 被引量:11
6
作者 余景 赵漫 +1 位作者 胡启伟 陈丕茂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24-531,共8页
【目的】基于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F-IBI)评价深圳鹅公湾渔业水域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为开展南海近海典型渔业水域的生态修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2012年8月(夏季)和11月(秋季)、2013年2月(冬季)和5月(春季)4个季度的生物资源、生... 【目的】基于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F-IBI)评价深圳鹅公湾渔业水域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为开展南海近海典型渔业水域的生态修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2012年8月(夏季)和11月(秋季)、2013年2月(冬季)和5月(春季)4个季度的生物资源、生态环境调查资料,选取鱼类总种类数、石首鱼科鱼类种类数比例、鲷科鱼类种类数比例、浮游生物食性鱼类种类数比例、底栖生物食性鱼类种类数比例和底栖—游泳生物食性鱼类种类数比例6个指标,构建深圳鹅公湾F-IBI指标体系,并通过主成分分析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对其适用性进行检验。【结果】石首鱼科鱼类种类数比例、鲷科鱼类种类数比例、浮游生物食性鱼类种类数比例、底栖生物食性鱼类种类数比例对F-IBI健康状况评价结果的影响较大,是主要的评价指标。鹅公湾F-IBI与水温、盐度、化学需氧量(COD)和石油类呈正相关,与pH、溶解氧(DO)、溶解性无机氮(DIN)、活性磷酸盐(PO43--P)和悬浮物呈负相关,其中与海水盐度、COD和悬浮物显著相关(P<0.01)。【结论】基于鱼类总种类数、石首鱼科鱼类种类数比例、鲷科鱼类种类数比例、浮游生物食性鱼类种类数比例、底栖生物食性鱼类种类数比例和底栖—游泳生物食性鱼类种类数比例6个指标构建的鹅公湾F-IBI评价体系具有可靠性,可用于南海近海典型渔业水域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业水域 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f-ibi)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深圳鹅公湾
下载PDF
基于水生生物完整性的浑河流域生态健康综合评估
7
作者 康健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5年第3期44-47,74,共5页
为了全面评估浑河水生态健康状况,结合河流特性与实际,构建以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和鱼类保有指数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指标的评价标准与方法,选取代表性点位对指标调查监测,开展浑河生物完整性健康评价。分析生物完整性的空间分布差异,识... 为了全面评估浑河水生态健康状况,结合河流特性与实际,构建以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和鱼类保有指数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指标的评价标准与方法,选取代表性点位对指标调查监测,开展浑河生物完整性健康评价。分析生物完整性的空间分布差异,识别影响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因素,提出针对性治理保护策略。为浑河流域水生态和水环境治理提供有力技术支撑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完整性评估 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 鱼类保有指数 浑河流域 健康评估
下载PDF
应用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秦岭黑河流域健康状况 被引量:12
8
作者 边坤 张建禄 +3 位作者 苟妮娜 靳铁治 黄庆华 王开锋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3-29,共7页
分析不同时期秦岭黑河流域鱼类生物完整性的特点及变化情况,为该流域水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和西安市重要水源地的保护提供参考。以鱼类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调查和历史资料收集,应用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F-IBI)对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 分析不同时期秦岭黑河流域鱼类生物完整性的特点及变化情况,为该流域水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和西安市重要水源地的保护提供参考。以鱼类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调查和历史资料收集,应用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F-IBI)对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秦岭黑河流域鱼类记录1980年代34种、1990年代18种,2018年调查到鱼类17种。根据研究区域的鱼类生态特点,筛选鱼类总种类数、鳅科鱼类占总种类数百分比、鲤科鱼类占总种类数百分比、高耐污鱼类占总种类数百分比、低耐污鱼类占总种类数百分比、浮游生物食性鱼类占总种类数百分比、肉食性鱼类占总种类数百分比、杂食性鱼类占总种类数百分比等8个指标用于建立评价体系。1980年代秦岭黑河流域F-IBI得分为57,生物完整性"极好";1990年代F-IBI得分为18,生物完整性"极差";2018年F-IBI得分为30,生物完整性"差"。秦岭黑河流域鱼类资源减少,种类组成趋向单一化,鱼类生物完整性呈下降趋势,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下降,相关部门应对厚畛子镇、陈河镇等关键源区加强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 指标体系 秦岭 黑河 健康评价
下载PDF
西辽河流域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4
9
作者 张浩 丁森 +3 位作者 张远 贾晓波 孟伟 郭彪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29-839,共11页
采用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F-IBI)评估西辽河流域环境质量,利用相关分析筛选了影响F-IBI的环境因子,结合局部加权回归散点修匀法(LOWESS)估算了这些环境因子的保护限值.结果表明:20个候选参数指标中,鳅科鱼类物种百分比、底层鱼类物种数... 采用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F-IBI)评估西辽河流域环境质量,利用相关分析筛选了影响F-IBI的环境因子,结合局部加权回归散点修匀法(LOWESS)估算了这些环境因子的保护限值.结果表明:20个候选参数指标中,鳅科鱼类物种百分比、底层鱼类物种数、耐受性鱼类个体数、杂食性鱼类物种数和筑巢产卵鱼类个体百分比适合作为西辽河流域F-IBI构建参数.采用比值法统一参数量纲,以参考点F-IBI值的95%分位数作为健康参考值,对全流域44个采样点进行健康评价,得到健康点位5个(11.4%),亚健康点位9个(20.5%),一般点位12个(27.3%),差点位11个(25.0%),极差点位7个(15.9%).电导率、氨氮浓度、碱度和泥沙比例与F-IBI呈显著负相关,坡降和草地比例与F-IBI呈显著正相关.经LOWESS和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电导率、氨氮浓度、碱度、泥沙比例和草地比例等环境因子的保护限值分别为531μS/cm、0.55 mg/L、4.4 mmol/L、47.2%和37.0%,且限值两侧的F-IBI分值差异显著,该结果可作为西辽河流域环境管理中鱼类群落完整性保护的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 局部加权回归散点修匀法 西辽河流域 环境因子
下载PDF
漓江上游基于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的河流健康评价体系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朱召军 吴志强 +3 位作者 黄亮亮 师瑞丹 胡祎祥 黄健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33-538,共6页
2013年4月—2014年1月分季度对漓江上游22个采样点采集鱼类数据,建立基于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IBI)的河流健康评价体系。本研究共采集鱼类9 508尾,共计72种,隶属于4目15科51属,且漓江上游鱼类群落结构的季节性差异不显著(P〉0.05),因... 2013年4月—2014年1月分季度对漓江上游22个采样点采集鱼类数据,建立基于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IBI)的河流健康评价体系。本研究共采集鱼类9 508尾,共计72种,隶属于4目15科51属,且漓江上游鱼类群落结构的季节性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采用夏季鱼类数据来评价漓江上游河流的健康。将22个候选指标经过分布范围、判别能力及相关性筛选之后,最终确定漓江上游鱼类IBI指标体系:即鱼类总物种数(M1)、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7)、中下层鱼类占总类数的比例(M11)、肉食性鱼类数量比例(M14)、耐受性鱼类占总类数的比例(M22)5个参数指标。采用1、3、5赋值法计算各采样点IBI值,并将河流健康等级划分为:健康(IBI〉40)、一般(IBI=27-40)、较差(IBI=13-27)、极差(IBI〈13)和无鱼5个等级。结果显示,在漓江上游22个采样点中,10个采样点为健康,8个采样点为一般,4个采样点为较差;小溶江、川江、六洞河大部分河段处于健康或一般,黄柏江为较差。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IBI值与溶解氧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 生物完整性指数(IBI) 河流健康 漓江
下载PDF
基于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的水源地评价 被引量:16
11
作者 朱迪 陈锋 +2 位作者 杨志 俞建军 陈晖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共5页
通过历史资料和现场调查(2009年9月和2010年8月),对大中型水库水源地鱼类生物完整性(F-IBI)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根据研究区域的鱼类区系和水库生态系统特点,经过备选参数的筛选,构建了12个参数的F-IBI指标体系,并利用该评价体系对5... 通过历史资料和现场调查(2009年9月和2010年8月),对大中型水库水源地鱼类生物完整性(F-IBI)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根据研究区域的鱼类区系和水库生态系统特点,经过备选参数的筛选,构建了12个参数的F-IBI指标体系,并利用该评价体系对5座水库(编号A~E)的水生态健康程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B、C和E3个水库F-IBI得分为42、48和46,生物完整性评估等级均为"好";D水库F-IBI得分为32,评价为"一般";A水库F-IBI得分26,评价为"差"。评价结果与5座水库的I、II类水质达标率的分级结果大致相同,表明该F-IBI评价体系应用于浙江省水源地评价具有较好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生物完整性(f-ibi) 浙江省 饮用水源地 水质评估
下载PDF
漓江中下游基于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的河流健康评价体系 被引量:5
12
作者 丁洋 吴志强 +2 位作者 黄亮亮 封文利 师瑞丹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88-293,共6页
2014年4月—2015年1月,按季度对漓江中下游进行了4次鱼类物种采样调查,通过对22个初选指标的筛选,建立了基于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IBI)的河流健康评价体系,最终确定了7个评价指标,即鱼类总物种数、鲤科鱼类占总类数的百分比、亚科鱼类... 2014年4月—2015年1月,按季度对漓江中下游进行了4次鱼类物种采样调查,通过对22个初选指标的筛选,建立了基于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IBI)的河流健康评价体系,最终确定了7个评价指标,即鱼类总物种数、鲤科鱼类占总类数的百分比、亚科鱼类种数、亚科鱼类种数、杂食性鱼类数量百分比、敏感性鱼类占总类数的百分比、耐受性鱼类占总类数的百分比。采用1、3、5赋值法计算各采样点IBI值,并将鱼类完整性划分为6个等级对河流进行评价,具体为:极好(58~60)、较好(48~52)、一般(40~44)、较差(28~34)、极差(12~22)、无鱼(0)。结果显示,漓江中下游以及各分段河流(桂林段、阳朔段、平乐段)的鱼类IBI总分均在40分以上,处于一般或一般以上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 生物完整性指数 漓江
下载PDF
基于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的黄河口近岸渔业水域健康评价 被引量:5
13
作者 牛明香 王俊 +2 位作者 左涛 李永涛 程兆龙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5-52,共8页
构建黄河口近岸水域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F-IBI)评价指标体系,可为河口典型渔业水域的生态修复和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参考。基于2020年黄河口近岸水域鱼类资源底拖网调查,分别以1982-1983年和2013-2014年的调查数据为参照点,从种... 构建黄河口近岸水域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F-IBI)评价指标体系,可为河口典型渔业水域的生态修复和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参考。基于2020年黄河口近岸水域鱼类资源底拖网调查,分别以1982-1983年和2013-2014年的调查数据为参照点,从种类组成与丰度、繁殖共位群和营养结构等方面筛选14个评价指标,构建黄河口近岸水域F-IBI评价指标体系,采用1、3、5赋值法计算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用以评价黄河口近岸渔业水域健康状况。结果显示,与20世纪80年代初相比,黄河口近岸水域鱼类生物完整性水平为“差”;与2013-2014年相比,鱼类生物完整性水平为“好”。相较于20世纪80年代初,近40年来黄河口近岸水域生态健康状况下降严重,处于较差的水平;但与2013-2014年相比,2020年黄河口近岸水域生态健康状况变化不明显。过度捕捞、环境污染、入海径流量锐减等因素致使黄河口鱼类栖息环境恶化,资源结构被破坏,生物完整性降低,生态健康状况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 生态系统 健康评价 渔业水域 黄河口
下载PDF
基于鱼类生物完整性的北京市山区河流生态健康评价 被引量:1
14
作者 凌文翠 武亚林 +3 位作者 方瑶瑶 陈大地 刘桂中 孙长虹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1-142,共12页
为了掌握北京市山区河流的生态健康状况,采用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fish-index of biological integrity,F-IBI)进行了评价。于2021年8月、2022年5月、2022年10月对5条代表性山区河流的11个点位,进行了鱼类种群、水质、生境等调查。构建... 为了掌握北京市山区河流的生态健康状况,采用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fish-index of biological integrity,F-IBI)进行了评价。于2021年8月、2022年5月、2022年10月对5条代表性山区河流的11个点位,进行了鱼类种群、水质、生境等调查。构建了鱼类生物完整性评价体系,确定核心指标9项,分别为鱼类总物种数(M1)、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2)、鲤科鱼类占总物种数的百分比(M4)、鳅科鱼类占总物种数的百分比(M5)、底层鱼类百分比(M20)、杂食性鱼类数量百分比(M22)、耐受性鱼类数量百分比(M23)、黏性卵鱼类数量百分比(M26)和鱼类总个体数(M30)。采用比值法对上述核心指标进行赋分,并按照F-IBI得分将河流水生态健康状况划分为5个健康等级。结果显示研究区域河流生态健康状况良好,其中“优”、“良”点位占比为72.7%。通过分析F-IBI值与水质、生境等因素的相关性,发现全盐量、pH与F-IBI存在显著相关,而与水深、距闸坝的距离、溶解氧、透明度、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等不存在显著相关性。河道大量补充再生水会造成F-IBI下降,但是经过适当人工干预措施,如人工湿地,可以有效提升鱼类生物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市山区河流 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 指标体系 全盐量 再生水
下载PDF
鄱阳湖南矶湿地堑秋湖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 被引量:1
15
作者 熊国勇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46-152,共7页
为了深入了解鄱阳湖区堑秋湖的生态现状,应用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方法对南矶湿地保护区内6个堑秋湖水域进行完整性调查和生态评价。结果显示,南矶湿地堑秋湖内有鱼类36种,隶属于6目11科,其中鲤科鱼类25种,皆为本土物种;样品鱼类肉食... 为了深入了解鄱阳湖区堑秋湖的生态现状,应用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方法对南矶湿地保护区内6个堑秋湖水域进行完整性调查和生态评价。结果显示,南矶湿地堑秋湖内有鱼类36种,隶属于6目11科,其中鲤科鱼类25种,皆为本土物种;样品鱼类肉食性次级消费者鱼类物种多样性较为丰富,杂食性的物种个体较多;耐污性鱼类27种,敏感性鱼类9种;无显著畸形和严重病菌感染的鱼类个体。由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得分可知,6个样点湖泊中5个湖泊水域处于一般健康状态,1个湖泊水域处于健康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 湿地 堑秋湖 栖息地保护
下载PDF
嘉陵江梯级库区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FIBI)评价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任丽平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4期432-435,共4页
调查整理嘉陵江梯级库区鱼类资源,根据嘉陵江梯级开发后的时空关系,建构适合嘉陵江健康评价的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FIBI)体系.评价结果显示,嘉陵江梯级开发库区鱼类生物完整性评价等级为中等偏差,生态环境受人为活动干扰严重.本研究构建... 调查整理嘉陵江梯级库区鱼类资源,根据嘉陵江梯级开发后的时空关系,建构适合嘉陵江健康评价的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FIBI)体系.评价结果显示,嘉陵江梯级开发库区鱼类生物完整性评价等级为中等偏差,生态环境受人为活动干扰严重.本研究构建的鱼类完整性评价体系较好地表达了嘉陵江梯级库区鱼类群聚状况和生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陵江梯级开发 库区 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FIBI) 健康评价
下载PDF
日照市中小河流健康状况鱼类完整性指数评价
17
作者 王静静 李艺 +2 位作者 吕铃钥 梁金辉 姚小燕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3-130,共8页
中小河流是淡水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健康状况对区域环境质量影响很大。文章根据日照市潮白河、傅疃河、绣针河等3条中小河流的鱼类多样性数据,筛选出了鱼类总物种数、杂食性鱼类个体数占比、敏感性鱼类个体数占比、黏性卵鱼类个... 中小河流是淡水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健康状况对区域环境质量影响很大。文章根据日照市潮白河、傅疃河、绣针河等3条中小河流的鱼类多样性数据,筛选出了鱼类总物种数、杂食性鱼类个体数占比、敏感性鱼类个体数占比、黏性卵鱼类个体数占比、特殊产卵方式鱼类个体数占比、单位努力捕捞量等6个核心指标,构建了鱼类完整性指数(F-IBI)评价体系,提出了日照市中小河流鱼类完整性指数评价标准。结果表明,多数水域处于“亚健康”和“一般”状态,河流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受损;潮白河和绣针河中游健康状况优于下游和上游,傅疃河健康状况由上游向下游呈现降低趋势;各样点F-IBI分值与高锰酸盐指数呈显著负相关(p<0.05)。判别能力分析和非参数检验表明,该评价体系代表性较强、区分度较好,可以作为该区域中小河流健康状况的评价标准和管理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河流 河流健康评价 生物完整性指数 鱼类群落结构
原文传递
基于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的拒马河北京段河流健康评价 被引量:13
18
作者 袁立来 王晓梅 +4 位作者 杨文波 陈咏霞 丁放 李东浩 王银肖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60-169,共10页
拒马河是北京周边具有独特生物多样性的河流,目前面临很多水生态环境问题。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F-IBI)是评价河流生态健康的重要方法。本研究于2018年5月和10月,在拒马河北京段设置9个采样点,利用地笼和刺网进行调查,共获得鱼类样本2001... 拒马河是北京周边具有独特生物多样性的河流,目前面临很多水生态环境问题。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F-IBI)是评价河流生态健康的重要方法。本研究于2018年5月和10月,在拒马河北京段设置9个采样点,利用地笼和刺网进行调查,共获得鱼类样本2001尾,隶属于4目9科。根据采样情况,初步设置了5大类21个初选指标,经过对指标完整性、相关性和取值范围分析,筛选得出6个评价指标:鱼类总物种数(M1)、鲤科占总种数的百分比(M3)、中上层鱼种类数百分比(M9)、杂食性鱼类种类数百分比(M13)、产粘性卵鱼类种类数百分比(M19)和鱼类总个体数(M20),构建了适用于拒马河的F-IBI指标体系,运用该体系对拒马河北京段的河流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价,并将F-IBI与几个主要水环境参数和拦河坝相关数据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拒马河北京段河流健康整体处于较差水平,F-IBI与水质理化因子无显著相关性,与参数“采样点与上游最近拦河坝的距离”呈显著相关。结果表明,拒马河北京段河流健康指数的关键影响因素不是水质理化因子,可能与拦河坝导致的河流片段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组成特征 生物完整性指数(f-ibi) 河流生态健康 拒马河
下载PDF
基于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的广东鉴江流域环境质量评估 被引量:18
19
作者 郜星晨 章群 +3 位作者 韩博平 薛丹 宫亚运 曹艳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79-685,共7页
根据鉴江流域21个观测点鱼类调查所收集的数据,结合历史资料的记录,初步构建基于鱼类生物完整性评价的26个初选指标,并根据指标属性分类进行初筛,对10个通过的候选指标进行分布范围、判别能力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确定了由总的种类数占... 根据鉴江流域21个观测点鱼类调查所收集的数据,结合历史资料的记录,初步构建基于鱼类生物完整性评价的26个初选指标,并根据指标属性分类进行初筛,对10个通过的候选指标进行分布范围、判别能力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确定了由总的种类数占期望值的百分比、鲤科鱼类占总种类数的百分比、鳑鲏亚科鱼类占总种类数的百分比、耐受性强鱼类占总种类数的百分比和产漂流性卵鱼类占总种类数的百分比共5个主评指标组成的生物完整性指数体系,并用于鉴江流域部分河段的生态健康评价.结果表明,凌江鱼类完整性相对较好,罗江一般,平定水、袂花江和鉴江干流较差,小东江最差;鉴江流域大多数河段的综合健康状态处于较差状态,需要对鉴江流域进行生态修复以达到相对健康状态.评价结果与河流受人为干扰的实际情况相吻合,研究构建的评价体系可供周边地区使用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完整性指数 鱼类 指标体系 鉴江流域
下载PDF
应用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荔浦河河流健康 被引量:11
20
作者 邓明星 黄亮亮 +6 位作者 莫苑敏 黄健 王倩 宋晓红 高明慧 邹琦 吴志强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1-119,共9页
生物完整性指数是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主要方法之一。为评价荔浦河河流健康状况,选择鱼类作为指示生物,构建了基于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标体系。2017年1月、4月、7月和10月对荔浦河4次采样共采集到鱼类21 192尾,经鉴定共计94种,隶属于6目17... 生物完整性指数是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主要方法之一。为评价荔浦河河流健康状况,选择鱼类作为指示生物,构建了基于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标体系。2017年1月、4月、7月和10月对荔浦河4次采样共采集到鱼类21 192尾,经鉴定共计94种,隶属于6目17科62属。以S1(修仁镇)、S10(马岭镇)、S11(双江镇)作为参考点,经过分布范围分析、箱体图判别能力分析及相关性分析等指标筛选过程从25个候选指标筛选出5个指标,即鱼类总物种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肉食性鱼类数量百分比、敏感性鱼类数量百分比、产漂浮型卵鱼类数量百分比。将荔浦河河流健康等级分为"健康"、"一般"、"较差"、"极差"和"无鱼"5个等级。结果表明,荔浦河青山镇、荔浦县及蒲芦乡河段健康状态为"一般"水平,东昌镇、龙怀乡、杜莫镇及新坪镇河段健康状态为"较差"水平,茶城乡河段健康状态为"极差"水平。筑坝工程、架桥工程和修路工程等人类活动导致荔浦河支流上的健康状况比干流更差。上述研究结果可为荔浦河的河流管理和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浦河 鱼类 生物完整性指数 河流健康评价 广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