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24篇文章
< 1 2 2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共熔溶剂提取鱼腥草中绿原酸工艺优化
1
作者 顾东雅 金绍娣 +1 位作者 谢佳伶 史怡颖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73-576,共4页
目的 优化低共熔溶剂提取鱼腥草中绿原酸工艺。方法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绿原酸提取率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结果 最佳条件为提取溶剂氯化胆碱-乙酸(1∶3),含水量20%,料液比1∶30,... 目的 优化低共熔溶剂提取鱼腥草中绿原酸工艺。方法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绿原酸提取率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结果 最佳条件为提取溶剂氯化胆碱-乙酸(1∶3),含水量20%,料液比1∶30,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60 min,绿原酸提取率为5.43%。结论 低共熔溶剂既可提高提取率,又能减轻环境压力,有利于绿色环保提取鱼腥草中绿原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草 绿原酸 低共熔溶剂提取工艺 正交试验
下载PDF
鱼腥草保鲜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2
作者 刘纪红 胡中立 +1 位作者 刁英 严守雷 《中国果菜》 2024年第3期23-27,共5页
鱼腥草属于药食同源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良好的保健功效。鱼腥草具有清热解毒功效,在我国西南地区如黔贵川等地深受欢迎。然而鱼腥草不耐贮藏。本文综述了鱼腥草保鲜和加工研究进展,其中保鲜方法包括低温保鲜、可食用膜阻隔保鲜、气调... 鱼腥草属于药食同源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良好的保健功效。鱼腥草具有清热解毒功效,在我国西南地区如黔贵川等地深受欢迎。然而鱼腥草不耐贮藏。本文综述了鱼腥草保鲜和加工研究进展,其中保鲜方法包括低温保鲜、可食用膜阻隔保鲜、气调保鲜方法以及化学保鲜方法,本文比较了上述各种方法,并提出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为鱼腥草产业发展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草 保鲜 加工
下载PDF
鱼腥草乙酸乙酯萃取部位的化学成分及抗植物病原菌活性研究
3
作者 张丽 孙建鹏 巴其斌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16-621,共6页
采用硅胶、大孔树脂、葡聚糖凝胶、MCI树脂、薄层色谱以及高效液相色谱等色谱分离方法,从鱼腥草(Houttuynia cordata)地上部分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运用质谱、核磁共振等波谱技术和文献对比法鉴定了其结... 采用硅胶、大孔树脂、葡聚糖凝胶、MCI树脂、薄层色谱以及高效液相色谱等色谱分离方法,从鱼腥草(Houttuynia cordata)地上部分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运用质谱、核磁共振等波谱技术和文献对比法鉴定了其结构,分别鉴定为去氢催吐萝芙木醇(1)、5,6-环氧-3-羟基-β-紫罗兰酮(2)、黑麦草内酯(3)、pubinernoid A(4)、槲皮苷(5)、槲皮素(6)、阿福豆苷(7)、4-甲氧基苯-1,2-二醇(8)、4-羟基苯甲醛(9)、苯甲酸(10)。化合物1~4为首次从鱼腥草中分离得到的降碳倍半萜。对所有化合物进行了抗植物病原菌活性筛选,结果显示:在40 mg/mL浓度下,化合物5~7对禾谷镰刀菌、褐枝孢菌、番茄灰霉病菌、瓜类球腔菌和棉花枯萎病菌抑菌率介于38%~50%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草 分离鉴定 降碳倍半萜 抗植物病原菌活性
下载PDF
鱼腥草破壁饮片单次和重复给药毒性试验
4
作者 雷夏凌 邓雯 +6 位作者 陈炜璇 戴锦龙 郭健敏 黄远铿 张前亮 成金乐 杨威 《药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期19-23,34,共6页
目的研究大鼠单次和重复给予鱼腥草破壁饮片后的毒性反应,为临床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的依据。方法鱼腥草破壁饮片和鱼腥草饮片均以7.2 g·kg^(-1)的最大给药量单次灌胃给予大鼠观察毒性反应,并持续观察2周;鱼腥草破壁饮片以1.35、2.7... 目的研究大鼠单次和重复给予鱼腥草破壁饮片后的毒性反应,为临床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的依据。方法鱼腥草破壁饮片和鱼腥草饮片均以7.2 g·kg^(-1)的最大给药量单次灌胃给予大鼠观察毒性反应,并持续观察2周;鱼腥草破壁饮片以1.35、2.70、5.40 g·kg^(-1),鱼腥草饮片1.35、5.40 g·kg^(-1),连续3个月对SD大鼠灌胃给药,恢复期4周,进行临床观察、体重、摄食量、血清生化学、血液学、肾损伤生物标志物及病理学等各项检查。结果鱼腥草破壁饮片、鱼腥草饮片以7.2 g·kg^(-1)对SD大鼠单次灌胃给药,未见明显毒性反应;鱼腥草破壁饮片及鱼腥草饮片重复给药3个月,各剂量组各项检查均未见异常。结论鱼腥草破壁饮片、鱼腥草饮片单次经口给药对SD大鼠的最大耐受剂量(MTD)>7.2 g·kg^(-1)。鱼腥草破壁饮片、鱼腥草饮片对SD大鼠连续灌胃给药3个月的无毒作用剂量(NOAEL)为6.4 g·kg^(-1)。鱼腥草破壁饮片、鱼腥草饮片在相同给药剂量下,SD大鼠毒性反应无明显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草破壁饮片 鱼腥草饮片 单次给药毒性试验 重复给药毒性试验 肾脏毒性
下载PDF
不同部位鱼腥草多糖的结构表征与生物活性
5
作者 和梦瑶 董泽宇 +3 位作者 张兰兰 吴婷 潘思轶 徐晓云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6-286,共11页
鱼腥草是我国传统的药食同源植物,其富含的多糖已被证明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目前,关于鱼腥草多糖的研究多集中在全株或地上部分,不同部位鱼腥草多糖结构与活性的差异鲜有报道。本研究对鱼腥草的地下茎、茎和叶3个部位的多糖分别进行提取... 鱼腥草是我国传统的药食同源植物,其富含的多糖已被证明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目前,关于鱼腥草多糖的研究多集中在全株或地上部分,不同部位鱼腥草多糖结构与活性的差异鲜有报道。本研究对鱼腥草的地下茎、茎和叶3个部位的多糖分别进行提取分离,并测定其结构、体外抗氧化活性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旨在探究鱼腥草多糖结构与生物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鱼腥草3个部位的多糖均为酸性多糖,均由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鼠李糖、半乳糖醛酸以及少量的岩藻糖、甘露糖、木糖和葡萄糖醛酸组成,但比例各不相同;分子质量范围是4.11×10^(4)~1.20×10^(6)u;红外结构基本相同;叶多糖具有较多的甲酯基和乙酰基基团,其含量分别为0.95%和1.05%;3种多糖的表面形态均为光滑平整的片状结构;叶多糖不具有三螺旋结构而地下茎多糖和茎多糖存在三螺旋结构。叶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与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最强。试验发现不同部位鱼腥草多糖的结构和生物活性存在差异,研究结果为鱼腥草多糖的构效关系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为鱼腥草多糖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草 多糖 结构 抗氧化 Α-葡萄糖苷酶
下载PDF
云贵地区鱼腥草挥发性成分的对比分析
6
作者 双京新 吴正 +4 位作者 苏艳梅 台培翔 王婧 王隽怡 张宁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4期234-242,共9页
以我国云南和贵州地区的鱼腥草为研究对象,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对比分析。首先采用电子鼻(Electronic nose,E-nose)对鱼腥草的风味特征进行比较和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HS-... 以我国云南和贵州地区的鱼腥草为研究对象,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对比分析。首先采用电子鼻(Electronic nose,E-nose)对鱼腥草的风味特征进行比较和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比分析样品间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的差异。并对鱼腥草进行炒、煮等简单烹饪,分析两地鱼腥草的风味特征和物质组成的变化。结果显示:云贵地区鱼腥草的主要香气成分均为酯类、烯烃类和酮类,云贵地区鱼腥草风味的差异主要源于鱼腥草烯烃类物质、酯类物质和酮类物质含量和种类的不同。云贵地区新鲜鱼腥草共检测出45种挥发性物质,其中有29种共同的挥发性物质。月桂烯是贵州新鲜鱼腥草挥发性物质中含量最多的物质,而在云南新鲜鱼腥草中甲基正戊酮的含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草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挥发性成分 电子鼻
下载PDF
不同产地鱼腥草药材质量的综合评价
7
作者 温倪婷 杨昌贵 +4 位作者 周涛 康传志 赵丹 王升 江维克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5-429,共5页
目的评价不同产地鱼腥草药材的综合质量。方法以总黄酮、浸出物、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为指标,采用熵权法对各指标客观赋权,以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计算的相对关联度(ri)为测度,综合评价鱼腥草药材的质量。结果总黄酮、总灰分、水分... 目的评价不同产地鱼腥草药材的综合质量。方法以总黄酮、浸出物、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为指标,采用熵权法对各指标客观赋权,以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计算的相对关联度(ri)为测度,综合评价鱼腥草药材的质量。结果总黄酮、总灰分、水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的权重分别为0.2955、0.2273、0.1887、0.1451、0.1434,总黄酮和总灰分的权重相对较大。30批药材的ri为0.2332~0.6739,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州县和资源县产样品的平均ri最高,分别为0.6383、0.5987,其次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川县(0.5561)和云南省建水县(0.4528),上述产地药材质量整体较好且稳定。结论熵权法结合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可用于综合评价鱼腥草药材的质量;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州县产的鱼腥草药材整体质量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草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 熵权法 多指标 综合评价
下载PDF
鱼腥草作为饲料添加剂在家禽养殖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8
作者 梁燕 张勇 +1 位作者 伍昌华 罗杰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8-161,共4页
鱼腥草主要成分为挥发油、黄酮类、生物碱及维生素等,具有抗病毒、抗菌、抗炎和免疫调节等功效。鱼腥草作为饲料添加剂,可提高饲料转化率,提升家禽生产性能,增强免疫功能,促进家禽生长发育,改善机体健康。文章综述了鱼腥草的生物学功能... 鱼腥草主要成分为挥发油、黄酮类、生物碱及维生素等,具有抗病毒、抗菌、抗炎和免疫调节等功效。鱼腥草作为饲料添加剂,可提高饲料转化率,提升家禽生产性能,增强免疫功能,促进家禽生长发育,改善机体健康。文章综述了鱼腥草的生物学功能、作用机制及其作为饲料添加剂在家禽养殖中的应用,以期为鱼腥草应用于家禽生产及疾病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草 饲料添加剂 家禽养殖
原文传递
鱼腥草内生微生物的分布及其发酵液抑菌活性分析
9
作者 陆秋丹 赵璐 陈峥宏 《贵州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74-79,共6页
【目的】探明鱼腥草内生菌的类群组成,筛选对幽门螺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抑菌活性的菌株,为进一步开发抗生素类药物先导化合物提供物质基础。【方法】采用组织培养法对贵州地区鱼腥草全植株进行内生菌分离培养和纯化,提取内生菌株... 【目的】探明鱼腥草内生菌的类群组成,筛选对幽门螺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抑菌活性的菌株,为进一步开发抗生素类药物先导化合物提供物质基础。【方法】采用组织培养法对贵州地区鱼腥草全植株进行内生菌分离培养和纯化,提取内生菌株基因组DNA,应用PCR技术获得细菌16S rDNA和真菌ITS区扩增产物,经测序并进行BLAST比对确定内生菌属。用摇瓶发酵法制备内生菌发酵液,将发酵液用旋转蒸发仪浓缩,通过24孔板抑菌试验检测发酵液对幽门螺杆菌的抑菌活性;通过打孔法测定抑菌圈直径试验检测发酵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结果】分离到内生细菌60株和内生真菌27株。其中,芽胞杆菌属(Bacillus)和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分别为细菌和真菌的优势菌群,分别占内生细菌和内生真菌的78%和41%。检测到9株内生菌(Kg_(3)、Tg_(23)、Kg_(9)、Tg_(3)、Zg_(3)、Kj_(2)、Ty_(9)、Ty_(2)、Zy_(3))发酵液对幽门螺杆菌有抑菌活性,其中内生菌Kg_(3)发酵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也有抑菌活性。【结论】鱼腥草具有丰富的内生菌资源,其中芽胞杆菌属和刺盘孢属的含量较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草 内生菌 幽门螺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抗菌活性
下载PDF
鱼腥草中HtbZIP60基因的克隆和生物信息分析
10
作者 叶茜 张楠楠 +2 位作者 刘鑫 陈丽 杨正婷 《植物学研究》 2024年第1期63-74,共12页
bZIP是植物抗逆性领域关键的转录因子,能调控细胞生物学中的各种生命过程,包括生长、发育、应激响应和代谢调控。为了深入研究鱼腥草中bZIP60基因的功能与调控机制,以鱼腥草为材料提取总RNA,合成cDNA第一链,然后成功克隆出鱼腥草HtbZIP6... bZIP是植物抗逆性领域关键的转录因子,能调控细胞生物学中的各种生命过程,包括生长、发育、应激响应和代谢调控。为了深入研究鱼腥草中bZIP60基因的功能与调控机制,以鱼腥草为材料提取总RNA,合成cDNA第一链,然后成功克隆出鱼腥草HtbZIP60基因,并对其进行相关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HtbZIP60的编码序列全长为996 bp,编码331个氨基酸,蛋白质分子质量37447.00 ku,不含信号肽剪切位点,包含跨膜结构域,以α螺旋为主要构成,定位于细胞核,具有30个已知功能的启动子。这些发现为深入研究HtbZIP60在鱼腥草生长与发育中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草 HtbZIP60 生物信息分析 基因克隆
下载PDF
基于HPLC-ECD测定鱼腥草叶多酚含量及抗氧化活性
11
作者 雷娇 邵起菊 +4 位作者 肖欣 李志荣 洪金伶 王森 陈荣祥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1-228,共8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electrochemical detection,HPLC-ECD)测定鱼腥草叶中多酚类化合物,并采用相关性分析方法明确不同多酚单体化合物对于抗氧化活性的贡献。方法:鱼腥草叶经80...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electrochemical detection,HPLC-ECD)测定鱼腥草叶中多酚类化合物,并采用相关性分析方法明确不同多酚单体化合物对于抗氧化活性的贡献。方法:鱼腥草叶经80%(v/v)甲醇超声提取,基于建立的HPLC-ECD检测方法测定12种多酚化合物含量。采用福林酚法测定鱼腥草叶总酚含量,以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铁离子还原能力进行抗氧化活性评价,采用聚类热图和灰色关联分析法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结果:建立的HPLC-ECD方法线性、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均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3.25%~103.97%,RSD为1.99%~4.47%。不同来源的鱼腥草叶的总酚含量为5.98~52.86 mg GAE/g,其含量与ABTS+、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铁离子还原能力显著性相关(P<0.05)。鱼腥草中含量较高的多酚类化合物为咖啡酸和槲皮素的衍生物,12种酚类化合物均与抗氧化活性有较高的关联度,其中异槲皮苷、槲皮苷、异绿原酸A、金丝桃苷、芦丁的相关性最高。本研究明确了鱼腥草叶抗氧化的主要活性成分,可以为鱼腥草质量评价和资源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草 含量测定 抗氧化活性 多酚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遵义市鱼腥草中汞·硒和锌的含量分布特征及其健康风险
12
作者 李航 蔡砚芳 +2 位作者 王奥 胡引 周绍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期187-189,212,共4页
为研究遵义市市售鱼腥草中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和健康风险状况,测定了当地市售鱼腥草中的汞(Hg)、硒(Se)和锌(Zn)含量,分析了Hg、Se和Zn在鱼腥草根须和地下茎中的分布差异,并利用目标危险系数(THQ)和总目标危险系数(TTHQ)初步评估居民通过... 为研究遵义市市售鱼腥草中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和健康风险状况,测定了当地市售鱼腥草中的汞(Hg)、硒(Se)和锌(Zn)含量,分析了Hg、Se和Zn在鱼腥草根须和地下茎中的分布差异,并利用目标危险系数(THQ)和总目标危险系数(TTHQ)初步评估居民通过食用鱼腥草摄入Hg、Se和Zn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鱼腥草根须中Hg、Se和Zn的含量均高于地下茎,分别是地下茎的10倍、21倍和4倍。鱼腥草地下部分中Hg和Zn含量均低于国家规定的限量值(0.01和20 mg/kg),有16个样品中Se含量超标(0.1 mg/kg),占样品数量的80%。遵义市居民通过食用鱼腥草摄入的Hg、Se和Zn的THQ和TTHQ均小于1,表现为较低的健康风险,其中Se的风险相对较大。Hg和Zn的每周摄入量(0.0170和24.72μg/kg)低于暂定每周允许摄入量(4和7000μg/kg)。由于鱼腥草对土壤中Hg和Se均表现出较强的富集能力,遵义市居民仍需持续关注Hg和Se的健康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草 含量测定 分布特征 健康风险 遵义市
下载PDF
鱼腥草中重金属含量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
13
作者 李航 谭谦 +3 位作者 胡引 蔡砚芳 杨华 唐鹏 《云南化工》 CAS 2024年第4期120-124,共5页
以遵义市市售鱼腥草和野生鱼腥草为研究对象,采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多元素的测定》(GB 5009.268—2016)中的微波消解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了鱼腥草中铅(Pb)、铬(Cr)、镉(Cd)、砷(As)的含量。对比分析了市售鱼... 以遵义市市售鱼腥草和野生鱼腥草为研究对象,采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多元素的测定》(GB 5009.268—2016)中的微波消解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了鱼腥草中铅(Pb)、铬(Cr)、镉(Cd)、砷(As)的含量。对比分析了市售鱼腥草和野生鱼腥草不同部位(根须和地下茎)的重金属分布差异,并运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及目标危险系数,初步评估居民通过食用鱼腥草摄入Pb、Cr、Cd和As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市售鱼腥草和野生鱼腥草样品中Pb、Cr、Cd和As均有不同程度超标,市售鱼腥草和野生鱼腥草根须中Pb、Cr、Cd、As含量均高于地下茎。市售鱼腥草根须和地下茎的重金属污分别达到严重污染和轻度污染(P综分别为20.8和1.1),野生鱼腥草根须和地下茎中重金属污均属于严重污染(P综分别为92.5和5.9)。市售鱼腥草和野生鱼腥草中单一重金属的健康风险(THQ)均表现为Cr>Cd>Pb>As。市售鱼腥草地下茎中复合健康风险(TTHQ)<1,说明不存在明显的健康风险,但野生鱼腥草地下茎中TTHQ为1.139,存在明显的健康风险。由于鱼腥草根须中重金属含量较高,因此建议在食用鱼腥草时去除根须,从而降低健康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草 重金属 健康风险 遵义市
下载PDF
鱼腥草芩蓝合剂治疗小儿急性扁桃体炎的临床效果
14
作者 梁锐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4期42-45,共4页
目的:探讨鱼腥草芩蓝合剂治疗小儿急性扁桃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儿科收治的96例急性扁桃体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8)。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 目的:探讨鱼腥草芩蓝合剂治疗小儿急性扁桃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儿科收治的96例急性扁桃体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8)。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鱼腥草芩蓝合剂治疗。比较两组时间指标,治疗前后炎症因子、免疫功能,不良反应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鼻塞消退时间、咳嗽消退时间、扁桃体充血消退时间、扁桃体脓点消退时间、退热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降低,观察组TNF-α、CRP及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8^(+)降低,CD4^(+)和CD4^(+)/CD8^(+)升高,观察组CD8^(+)低于对照组,CD4^(+)和CD4^(+)/CD8^(+)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鱼腥草芩蓝合剂可改善小儿急性扁桃体炎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提高免疫力,安全性和疗效均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草芩蓝合剂 儿童 扁桃体炎
下载PDF
鱼腥草添加对人工感染维氏气单胞菌锦鲤鳃部部分免疫指标的影响
15
作者 吕兆君 尤禄涵 +3 位作者 仇钧仪 李建胜 闫学成 陈成勋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61-65,共5页
为探讨鱼腥草对人工感染维氏气单胞菌锦鲤鳃部部分免疫指标的影响,选取锦鲤96尾随机分两组,C组锦鲤投喂添加6‰鱼腥草的饲料,K组投喂基础日粮作为对照。分别饲养14 d后空腹24 h,通过腹腔进行人工感染维氏气单胞菌,于0、1、2、4 d进行采... 为探讨鱼腥草对人工感染维氏气单胞菌锦鲤鳃部部分免疫指标的影响,选取锦鲤96尾随机分两组,C组锦鲤投喂添加6‰鱼腥草的饲料,K组投喂基础日粮作为对照。分别饲养14 d后空腹24 h,通过腹腔进行人工感染维氏气单胞菌,于0、1、2、4 d进行采样,检测鳃部的炎性因子(Il-4,Il-10)和免疫球蛋白(Ig T)。结果表明:K组四个时间段IL-4、IL-10和IgT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C组IL-4含量1 d和2 d时显著高于0 d、4 d(P<0.05),且高于K组;IL-10含量1,2,4 d时显著高于0 d(P<0.05),且均高于K组;IgT含量1 d与2 d高于4 d且显著高于0 d(P<0.05),且1 d与2 d时C组高于K组。说明前期鱼腥草饲养对细菌感染锦鲤鳃部免疫具有一定的提升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草 锦鲤 IL-4 IL-10 IGT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鱼腥草治疗前列腺癌分子作用机制
16
作者 李进 杨青斌 徐静 《中医药通报》 2024年第1期41-46,共6页
目的:探究鱼腥草抗前列腺癌的作用机制、关键靶点及关键活性成分。方法: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UniProt数据平台、GeneCards数据库、OMIM数据库、Drug Bank数据库、微生信息数据处理平台、String数据库、Cytos... 目的:探究鱼腥草抗前列腺癌的作用机制、关键靶点及关键活性成分。方法: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UniProt数据平台、GeneCards数据库、OMIM数据库、Drug Bank数据库、微生信息数据处理平台、String数据库、Cytoscape3.9.1软件、DAVID数据库等,筛选出鱼腥草的活性成分、对应靶点及相关信号通路,并运用Autodock Vina软件、Pymol软件对关键活性成分及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鱼腥草治疗前列腺癌的共同靶点有98个,PPI网络分析显示EGFR、AKT1、ESR1、HRAS等为关键靶点,KEGG富集分析显示癌症通路、前列腺癌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是鱼腥草作用于前列腺癌的关键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鱼腥草治疗前列腺癌的主要活性成分菠菜甾醇、山奈酚、鱼腥草素等与核心蛋白AKT1、ESR1等存在较好的结合性。结论:鱼腥草可能通过作用于PI3K-Akt信号通路,影响下游HRAS相关蛋白表达,影响前列腺癌生长的效果,为后续探究鱼腥草治疗前列腺癌提供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草 前列腺癌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技术 信号通路 HRAS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鱼腥草治疗急性肺损伤的作用机制
17
作者 祁一凡 李艳 +2 位作者 田永洁 段胜兰 李宜函 《生物医学》 2024年第2期342-352,共11页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去探究鱼腥草治疗急性肺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首先,通过TCMSP、Swisw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查找鱼腥草的有效成分,并利用Uniport数据库将有效成分转化为基因靶点;然后通过GeneCards、OMIM、DisGeNET数据库获取...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去探究鱼腥草治疗急性肺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首先,通过TCMSP、Swisw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查找鱼腥草的有效成分,并利用Uniport数据库将有效成分转化为基因靶点;然后通过GeneCards、OMIM、DisGeNET数据库获取急性肺损伤疾病的靶点,再将两者基因相交,筛选得到共同的基因靶点,并用Venny绘图,再使用Cytoscape去构建中药–疾病–成分–靶点的网络图,并从STRING数据库分析并筛选获得相同靶点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图,利用Cytoscape软件分析绘制PPI网络图,运用cytoHubba的Degree算法,筛选关键基因靶点,建立关键基因靶点的网络模型。同时,使用微生信在线平台去进行富集分析,分析潜在靶点的基因功能以及信号通路,从而从系统生物学整体水平揭示鱼腥草潜在有效成分和作用机制。结果:结果分为三部分:成分、靶点和途径。在成分方面,发现鱼腥草的5种活性成分,其中槲皮素、山奈酚是主要活性成分。共发现132个靶点,其中128个主要靶点和ALI共同拥有。此外,鱼腥草治疗ALI的主要通路是Pathways in cancer信号通路、Lipid and atherosclerosis信号通路、AGE-RAGE信号通路等。结论:由于鱼腥草的多组分、多靶点和多通道功能,本研究通过网络药理学初步揭示了鱼腥草治疗ALI的潜在调节网络。为合理开发利用鱼腥草植物资源、保护和发展民族医药文化提供研究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鱼腥草 急性肺损伤 作用机制
下载PDF
蛇床子鱼腥草煎汤坐浴治老年性外阴瘙痒
18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24年第2期54-55,共2页
蛇床子10克,鱼腥草30克(干品)。上药加水2000毫升,浸泡30分钟后用沙锅煎煮20分钟,去渣取药液,放入木盆中,先趁热熏患处,药温适宜时再坐浴。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20~30分钟,7剂为1个疗程,连用1~2个疗程,有清热解毒、杀虫止痒之效。
关键词 杀虫止痒 热熏 坐浴 蛇床子 清热解毒 外阴瘙痒 鱼腥草 老年性
下载PDF
鱼腥草煎汤熏洗治肛裂
19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24年第3期54-54,共1页
取新鲜鱼腥草150克,洗净放入沙罐内,加水1000毫升,煎沸后再煎5分钟,滤出药液,加水再煎,共煎3次。把3次煎得的药液倒入盆内,趁热先熏后坐浴。每晚睡前熏洗1次,每次15~20分钟。轻者洗2次即可减轻疼痛,再连用数次,疼痛、便血即可消失。四... 取新鲜鱼腥草150克,洗净放入沙罐内,加水1000毫升,煎沸后再煎5分钟,滤出药液,加水再煎,共煎3次。把3次煎得的药液倒入盆内,趁热先熏后坐浴。每晚睡前熏洗1次,每次15~20分钟。轻者洗2次即可减轻疼痛,再连用数次,疼痛、便血即可消失。四川彭州胡佑志成都中医药大学副研究员蒲昭和点评:肛裂是肛管皮肤破裂或撕裂,表现为肛门间歇性疼痛和便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中医药大学 间歇性疼痛 鱼腥草 熏洗 肛裂 肛管皮肤 共煎 减轻疼痛
下载PDF
鱼腥草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效果
20
作者 邹海清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1期93-95,共3页
目的:探讨鱼腥草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6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干眼症患者80例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 目的:探讨鱼腥草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6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干眼症患者80例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鱼腥草滴眼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改善时间、Schirmer试验和泪膜破裂时间(BUT)、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灼热感、异物感、分泌物、结膜充血的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Schirmer试验和BU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chirmer试验和BUT水平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鱼腥草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眼症起效快、效果好,有助于改善Schirmer试验结果和BUT水平,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草滴眼液 玻璃酸钠滴眼液 干眼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