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复杂度协方差矩阵重构鲁棒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
1
作者 张诚禹 马文峰 +1 位作者 潘子豪 王聪 《陆军工程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96-104,共9页
基于干扰加噪声协方差矩阵(interference and noise covariance matrix, INCM)的重构算法是近年兴起的鲁棒自适应波束形成(robust adaptive beamforming, RAB)技术。针对目前大多数INCM算法只注重不同误差情况下的性能表现而忽视了算法... 基于干扰加噪声协方差矩阵(interference and noise covariance matrix, INCM)的重构算法是近年兴起的鲁棒自适应波束形成(robust adaptive beamforming, RAB)技术。针对目前大多数INCM算法只注重不同误差情况下的性能表现而忽视了算法的计算复杂度的问题,聚焦INCM算法鲁棒性和计算复杂度,在使用Capon算法得到干扰和期望信号(signal of interest, SOI)的名义导向矢量的基础上,使用鲁棒Capon波束形成(robust Capon beamforming, RCB)算法对名义导向矢量进行校正,得到干扰和SOI的实际导向矢量,提升了对导向矢量误差的抵抗能力。使用样本协方差矩阵(sample covariance matrix, SCM)的最大特征值估算所有干扰功率,有效地降低了算法的计算复杂度。基于上述两部分工作设计波束形成器,在保持低复杂度的同时拥有良好的抗误差能力。仿真结果表明,INCM算法对不同种类的误差均具有良好的抵抗能力,能够兼顾计算复杂度和性能。利用软件无线电(software-defined radio, SDR)设备搭建实物验证平台,进一步验证了所提方法优越的抗干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波束形成技术 干扰加噪声协方差矩阵重构 鲁棒capon波束形成算法
下载PDF
基于JADE-斜投影的鲁棒波束形成算法
2
作者 程永杰 李纯 +1 位作者 刘帅 金铭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1-406,共6页
针对矩阵重构类波束形成算法对阵列幅相误差敏感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盲源信号分离和斜投影的矩阵重构鲁棒波束形成算法。首先,依靠盲源分离技术得到接收信号和混合矩阵,结合期望信号先验信息完成混合矩阵中信号导向矢量的搜索。然后,利... 针对矩阵重构类波束形成算法对阵列幅相误差敏感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盲源信号分离和斜投影的矩阵重构鲁棒波束形成算法。首先,依靠盲源分离技术得到接收信号和混合矩阵,结合期望信号先验信息完成混合矩阵中信号导向矢量的搜索。然后,利用盲源分离得到的信号协方差矩阵完成阵列幅相误差估计。最后,基于幅相误差校准的混合矩阵和斜投影思想,构建各干扰的斜投影算子,将接收数据分别向干扰斜投影空间进行投影,得到对应的干扰信号,完成干扰噪声协方差矩阵重构。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对阵列幅相误差具有较好的鲁棒性,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束形成 矩阵重构 幅相误差 盲源信号分离 斜投影
下载PDF
最坏情况下的鲁棒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性能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林静然 彭启琮 +1 位作者 邵怀宗 居太亮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161-2166,共6页
研究了最坏情况下的鲁棒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它通过对角加载提高波束对方向矢量误差的鲁棒性.给出了其最优对角加载因子的近似解析达式,揭示了各种因素如何影响最优加载因子.在此基础上,对该算法进行了性能分析,推导出了关于目标功率估... 研究了最坏情况下的鲁棒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它通过对角加载提高波束对方向矢量误差的鲁棒性.给出了其最优对角加载因子的近似解析达式,揭示了各种因素如何影响最优加载因子.在此基础上,对该算法进行了性能分析,推导出了关于目标功率估计和信号干扰噪声比的近似表达式.计算机仿真验证了本文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 方向矢量误差 最坏情况 最优加载因子 性能分析 目标功率估计 信号干扰噪声比
下载PDF
鲁棒约束恒模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 被引量:5
4
作者 宋昕 汪晋宽 +1 位作者 薛延波 韩英华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833-1837,共5页
线性约束恒模算法能够有效克服恒模算法中存在的干扰捕获问题,但在信号方向向量存在偏差的情况下,其性能将会受到影响.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鲁棒约束恒模自适应算法并对其性能进行了分析.该算法收敛速度快,抗扰动性强,对信号方向向... 线性约束恒模算法能够有效克服恒模算法中存在的干扰捕获问题,但在信号方向向量存在偏差的情况下,其性能将会受到影响.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鲁棒约束恒模自适应算法并对其性能进行了分析.该算法收敛速度快,抗扰动性强,对信号方向向量的偏差具有较强的鲁棒性,改善了系统的输出信干噪比.仿真实验表明,与线性约束恒模算法相比,鲁棒约束恒模算法具有很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模算法 线性约束 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 信干噪比
下载PDF
一种非平滑相干干扰鲁棒的自适应波束形成器
5
作者 卢文龙 李旦 +1 位作者 毕权杨 张建秋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67-1476,共10页
针对文献报道的鲁棒自适应波束形成(robust adaptive beamforming,RAB)算法,分析了在存在相干干扰时其性能严重下降甚至失效的原因:通过将接收信号协方差矩阵分解为阵列流形矩阵左和共轭右乘一个矩阵P的描述形式,在存在相干干扰时,P为... 针对文献报道的鲁棒自适应波束形成(robust adaptive beamforming,RAB)算法,分析了在存在相干干扰时其性能严重下降甚至失效的原因:通过将接收信号协方差矩阵分解为阵列流形矩阵左和共轭右乘一个矩阵P的描述形式,在存在相干干扰时,P为非对角阵,其非对角元素表征了信号与干扰间的互相关,该成分造成了RAB算法的失效;另表明:快拍数有限可视为特殊的相干干扰情况。为此,提出了一种构建P为对角阵的协方差矩阵拟合方法;并据拟合的协方差矩阵,给出了对非平滑相干干扰RAB方法。仿真验证了分析的有效性,所提方法在相干干扰时仍能实现非相干干扰时的性能,且收敛速度优于报道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 波束形成 capon 相干干扰 协方差矩阵拟合
下载PDF
一种具有双重鲁棒性的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 被引量:5
6
作者 林静然 彭启琮 邵怀宗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2007年第2期10-14,共5页
提出了一种具有双重鲁棒性的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以克服有限采样效应和方向矢量误差引起的波束性能下降。该算法使用对角加载提高鲁棒性,并通过协方差矩阵拟合和优化最坏情况下的波束性能确定对角加载因子。在此基础上,本文得出了最优... 提出了一种具有双重鲁棒性的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以克服有限采样效应和方向矢量误差引起的波束性能下降。该算法使用对角加载提高鲁棒性,并通过协方差矩阵拟合和优化最坏情况下的波束性能确定对角加载因子。在此基础上,本文得出了最优加载因子的近似表达式,揭示了哪些因素可以影响最优加载因子,以及如何影响。和该领域现有的其他算法相比,本算法运算量更低,具有更好的鲁棒性。计算机仿真对该算法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 对角加载 协方差矩阵拟合 最坏情况性能优化 有限采样效应 方向矢量误差
下载PDF
一种基于Bayesian方法的鲁棒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 被引量:1
7
作者 宋昕 汪晋宽 +1 位作者 韩英华 王晗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93-796,共4页
由于在实际环境中,期望信号的阵列响应与实际阵列响应之间存在偏差,使得现存的一些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的性能下降.针对上述问题,基于Bayesian方法提出了鲁棒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并且给出其递推形式.该算法利用接收到的采样信号对实际信... 由于在实际环境中,期望信号的阵列响应与实际阵列响应之间存在偏差,使得现存的一些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的性能下降.针对上述问题,基于Bayesian方法提出了鲁棒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并且给出其递推形式.该算法利用接收到的采样信号对实际信号方向向量进行估计,降低了信号到来方向的不确定性,对信号方向向量的偏差具有较强的鲁棒性,从而可以保证输出阵列的信干噪比接近最优值.采用递推方法来计算逆矩阵,大大地降低了计算的复杂度,能够满足实时处理的要求.仿真实验表明,与传统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相比,所提鲁棒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具有更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波束形成 信干噪比 Bayesian方法 信号方向向量偏差
下载PDF
基于可变对角载入的鲁棒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 被引量:1
8
作者 宋昕 汪晋宽 韩英华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42-545,共4页
针对传统算法对方向向量偏差敏感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可变对角载入的鲁棒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为了提高算法的鲁棒性,采用非线性约束条件下的最优化阵列输出功率对信号方向向量进行优化求解,且优化解中的参量能够准确求出。为了减少... 针对传统算法对方向向量偏差敏感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可变对角载入的鲁棒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为了提高算法的鲁棒性,采用非线性约束条件下的最优化阵列输出功率对信号方向向量进行优化求解,且优化解中的参量能够准确求出。为了减少计算量,采用递推算法求逆矩阵并利用泰勒级数展开,推导出基于可变对角载入的权重向量公式。该算法可有效地抑制方向向量偏差所带来的影响,降低了计算量易于实时实现,提高了系统的鲁棒性,改善了阵列输出的信干噪比,使其更接近最优值。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相对传统算法可以获得更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束形成 信干噪比 对角载入 信号方向向量偏差
下载PDF
一种基于次元分析技术的鲁棒波束形成算法
9
作者 汪晋宽 田丹 +1 位作者 刘志刚 贾利琴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31-634,共4页
针对实际应用中先验知识存在偏差的问题,基于权向量长度恒定的常规线性约束波束形成算法,提出一种权向量长度恒定的最差情况性能优化波束形成算法.分析了神经次元分析(MCA)学习规则与该波束形成优化问题在数学描述上的相似性,利用神经MC... 针对实际应用中先验知识存在偏差的问题,基于权向量长度恒定的常规线性约束波束形成算法,提出一种权向量长度恒定的最差情况性能优化波束形成算法.分析了神经次元分析(MCA)学习规则与该波束形成优化问题在数学描述上的相似性,利用神经MCA学习规则实现鲁棒自适应波束形成.仿真结果表明,与基于线性约束的波束形成算法相比,该算法具有更强的信号跟踪能力和干扰抑制能力,并且对信号方向向量的偏差具有更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列天线 自适应波束形成 最差情况性能优化 神经网络 次元分析 算法
下载PDF
多维线性约束鲁棒自适应特征波束形成算法
10
作者 刘铁林 张成 石全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5-19,共5页
以镶嵌在刚性圆柱体上的均匀圆阵为阵列模型,研究了一种鲁棒自适应特征波束形成算法。在分析了特征波束形成技术的基础上,将阵列优化问题描述为多维线性约束下的波束优化问题,进而在约束矩阵的正交线性子空间求解最优化问题,在满足鲁棒... 以镶嵌在刚性圆柱体上的均匀圆阵为阵列模型,研究了一种鲁棒自适应特征波束形成算法。在分析了特征波束形成技术的基础上,将阵列优化问题描述为多维线性约束下的波束优化问题,进而在约束矩阵的正交线性子空间求解最优化问题,在满足鲁棒性约束条件下自适应地得到了阵列最优权向量,进而获得了与期望波束图较为一致的波束图,并分析了在满足鲁棒性约束条件下最大特征波束阶次的选择以及算法的收敛性。该算法具有收敛速度快、迭代误差不会累积的特点。计算机仿真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算法 特征波束形成 多维线性约束 白噪声增益
下载PDF
不确定权值下的鲁棒波束形成算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春静 张曙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827-1830,共4页
提出了一种不确定权值下的鲁棒波束形成算法(robust beamforming algorithm with uncertainweights,RBAWUW),与以往文献中对阵列导向矢量的不确定性进行约束的方法不同,该算法是通过对权值附加一个球形或椭球形不确定集约束推导出来的... 提出了一种不确定权值下的鲁棒波束形成算法(robust beamforming algorithm with uncertainweights,RBAWUW),与以往文献中对阵列导向矢量的不确定性进行约束的方法不同,该算法是通过对权值附加一个球形或椭球形不确定集约束推导出来的。在这种新的约束下,RBAWUW算法能获得比传统鲁棒Capon波束形成器(robust Capon beamformer,RCB)更高的输出信干噪比(singal-to-noise-plus-interference ratio,SINR),而且新算法与标准Capon波束形成算法的计算效率几乎相同。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均表明,RBAWUW算法是切实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束形成 自适应权值 不确定集
下载PDF
适用于任意阵列的鲁棒波束形成算法 被引量:4
12
作者 曹渊 刘威 崔东华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263-1267,1297,共6页
针对期望信号来波角度误差和干扰快速变化导致的导向矢量失配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零陷展宽鲁棒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该算法重构接收信号的协方差矩阵,根据大致的期望信号角度约束平顶主瓣波束,提出了迭代算法来解决经过上述处理步... 针对期望信号来波角度误差和干扰快速变化导致的导向矢量失配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零陷展宽鲁棒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该算法重构接收信号的协方差矩阵,根据大致的期望信号角度约束平顶主瓣波束,提出了迭代算法来解决经过上述处理步骤后得到的非凸的优化问题.仿真显示,本文提出的算法相比于传统算法对来波角度误差及干扰快速变化拥有更好的鲁棒性,且该算法适用于任意阵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阵列信号处理 自适应波束形成 算法 零陷展宽
下载PDF
转弯畸变拖曳阵声呐鲁棒Capon波束形成方法 被引量:3
13
作者 薄连坤 张晓勇 熊瑾煜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423-2429,共7页
针对柔性拖曳阵转弯机动过程,在积累时间内阵形变化导致自适应波束形成性能下降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时变阵形聚焦和降维处理的低复杂度鲁棒波束形成方法。首先,基于阵列Water-Pulley模型估计时变阵形,以基准阵形为参考采用预成导向... 针对柔性拖曳阵转弯机动过程,在积累时间内阵形变化导致自适应波束形成性能下降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时变阵形聚焦和降维处理的低复杂度鲁棒波束形成方法。首先,基于阵列Water-Pulley模型估计时变阵形,以基准阵形为参考采用预成导向方法对阵形进行聚焦,消除数据中阵形模型偏差;然后,以阵形聚焦后数据协方差矩阵的共轭梯度方向矢量构成降维矩阵,构造大孔径阵列降维鲁棒Capon波束形成器。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提高转弯机动拖曳阵波束形成输出信号-干扰噪声比(SINR)。海试验证表明:该方法能够提高测向空间谱上目标输出信噪比,提高大孔径阵列机动状态下对弱目标检测能力,同时能区分目标左右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拖曳阵声呐 capon波束形成 阵形估计 KRYLOV子空间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迭代型鲁棒波束形成算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金伟 赵建勋 +2 位作者 张峰干 贾维敏 姚敏立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842-2847,共6页
为有效克服模型失配误差对自适应波束形成器的影响,该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迭代型鲁棒波束形成算法.该算法以导向矢量在期望信号来波方向区间宽度内、外的积分关系式构造新的终止条件,克服了迭代对角加载算法对终止条件参数鲁棒性不强的问... 为有效克服模型失配误差对自适应波束形成器的影响,该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迭代型鲁棒波束形成算法.该算法以导向矢量在期望信号来波方向区间宽度内、外的积分关系式构造新的终止条件,克服了迭代对角加载算法对终止条件参数鲁棒性不强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波束形成器的输出信干噪比.仿真实验表明,提出的算法可以有效克服不同类型的模型失配误差带来的影响,能够处理较大范围的方向失配误差,且对算法中的来波方向区间宽度这一关键参数设置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束形成 对角加载 迭代
下载PDF
基于高斯勒让德积分的鲁棒波束形成算法 被引量:2
15
作者 程永杰 刘帅 +1 位作者 张雪 金铭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144-3150,共7页
针对矩阵重构类波束形成算法在协方差矩阵重构过程中计算复杂度较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高斯勒让德积分重构协方差矩阵的鲁棒波束形成算法。该方法首先根据信号导向矢量之间的正交性,利用高斯勒让德积分构建干扰信号空间;然后将快拍数... 针对矩阵重构类波束形成算法在协方差矩阵重构过程中计算复杂度较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高斯勒让德积分重构协方差矩阵的鲁棒波束形成算法。该方法首先根据信号导向矢量之间的正交性,利用高斯勒让德积分构建干扰信号空间;然后将快拍数据投影到干扰信号空间,剔除期望信号,完成干扰噪声协方差矩阵重构;最后将准阵列权矢量投影到信号空间,修正导向矢量失配。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视向误差、导向矢量随机误差条件下具有较好的鲁棒性,且有效地降低了计算复杂度,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束形成 矩阵重构 高斯勒让德积分 导向矢量失配
下载PDF
MIMO雷达迭代最差性能最优鲁棒波束形成算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谭志浩 金伟 贾维敏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2-200,共9页
针对现有的MIMO雷达波束形成算法在联合导向矢量失配较大情形时,输出信干噪比性能严重下降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MIMO雷达迭代最差性能最优算法。结合MIMO雷达收发阵元结构,对联合导向矢量失配误差,尤其是方向估计误差进行了理论推导,... 针对现有的MIMO雷达波束形成算法在联合导向矢量失配较大情形时,输出信干噪比性能严重下降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MIMO雷达迭代最差性能最优算法。结合MIMO雷达收发阵元结构,对联合导向矢量失配误差,尤其是方向估计误差进行了理论推导,给出了集中式MIMO雷达方向估计误差的经验取值,并基于此对大不确定集算法的局限性进行了分析。所提算法采用较小的不确定集对误差进行约束,利用权矢量与联合导向矢量对应关系,不断迭代更新期望导向矢量估计值,直至满足设计的终止条件。仿真实验表明,所提方向估计误差经验取值与理论值相吻合,所提算法对联合导向矢量大失配情形具有很强的鲁棒性,且输出信干噪比性能达到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MO雷达 波束形成 迭代 最差性能最优
下载PDF
一种简化的鲁棒波束形成算法
17
作者 刘春静 张曙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061-1065,共5页
在阵列导向矢量不存在误差的条件下,传统的最小方差波束形成器(MVB)具有良好的分辨精度和抗干扰能力.然而,MVB算法的主要问题在于不具有鲁棒性,不能克服未知导向矢量误差的影响.因此对角加载以及相应的扩展算法已经成为一种提高MVB算法... 在阵列导向矢量不存在误差的条件下,传统的最小方差波束形成器(MVB)具有良好的分辨精度和抗干扰能力.然而,MVB算法的主要问题在于不具有鲁棒性,不能克服未知导向矢量误差的影响.因此对角加载以及相应的扩展算法已经成为一种提高MVB算法鲁棒性的常用方法.该文对基于椭球形导向矢量不确定集的鲁棒MVB算法进行了简化,该简化算法是在对导向矢量附加一个球形不确定集约束的条件下推导出来的,具有较低的计算复杂度和更高的数字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在导向矢量误差存在的情况下该算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束形成算法 导向矢量误差 最小方差波束形成 球形不确定集
下载PDF
基于空间平滑差分的鲁棒自适应波束形成 被引量:3
18
作者 郝旺身 刘雨曦 +4 位作者 冀科伟 张二亮 董辛旻 李继康 赵露露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50-55,共6页
针对当采样协方差矩阵中包含期望信号时,模型失配会使MVDR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性能大幅下降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空间平滑差分算法(SSDA)的鲁棒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该算法首先通过空间平滑差分算法获得源数目先验知识,再对MVDR空间... 针对当采样协方差矩阵中包含期望信号时,模型失配会使MVDR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性能大幅下降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空间平滑差分算法(SSDA)的鲁棒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该算法首先通过空间平滑差分算法获得源数目先验知识,再对MVDR空间功率谱进行波峰搜索得到期望信号,最后再从采样协方差矩阵中去除期望信号协方差矩阵。仿真结果表明,在高信噪比输入的情况下,改进后的算法在去除期望信号后其输出信干噪比有了很大提升,比MVDR算法提高了2~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波束形成 空间平滑差分 源数估计 协方差矩阵重构
原文传递
一种基于周期平稳的鲁棒盲神经网络波束形成器 被引量:2
19
作者 何振亚 陈宇欣 《电子科学学刊》 CSCD 2000年第2期240-246,共7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鲁棒的盲神经网络波束形成算法。该算法利用信号的周期平稳特性估计阵列的导引矢量,利用LCMV方法抑制噪声干扰,利用对角加载技术增强算法的鲁棒性,利用神经网络的网状计算结构特点便于其实现。理论分析和计算机仿真表明,... 本文提出了一种鲁棒的盲神经网络波束形成算法。该算法利用信号的周期平稳特性估计阵列的导引矢量,利用LCMV方法抑制噪声干扰,利用对角加载技术增强算法的鲁棒性,利用神经网络的网状计算结构特点便于其实现。理论分析和计算机仿真表明,该算法实现简单,鲁棒性强,易于实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束形成 周期平稳 神经网络
下载PDF
具有自适应可调误差半径的鲁棒波束赋形算法
20
作者 张涛 孙利国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9-56,共8页
传统的自适应波束形成器对各类型的阵列误差较为敏感尤其是在较大的波达方向(Direction of Arrival,DOA)误差存在的情况下,阵列的输出信干噪比严重下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新的具有自适应可调误差半径的鲁棒波束形成器.每... 传统的自适应波束形成器对各类型的阵列误差较为敏感尤其是在较大的波达方向(Direction of Arrival,DOA)误差存在的情况下,阵列的输出信干噪比严重下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新的具有自适应可调误差半径的鲁棒波束形成器.每一步迭代都是以经典的鲁棒Capon波束形成器为基础,且使用的误差不确定度都是依据子空间投影定理推导出的一个二次约束二次规划问题的最优解.由于估计出的导向矢量不确定度均小于传统自适应波束形成器中使用的误差量,因此,阵列的输出性能得以提高.此外,为了能够扩展算法的适用性,引入了可变椭圆不确定集来同时处理多重误差因素.最终的实验结果证明了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波束形成 信干噪比 capon波束形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