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以诗为文”与鲁迅《野草》文体的艺术特征 |
姜振昌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3
|
|
2
|
都市视角下的鲁迅《野草》重释 |
张娟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4
|
|
3
|
“诗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野草》与屈原《离骚》比较研究 |
田刚
|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4
|
探讨鲁迅《野草》的教学 |
齐慧爽
|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
2009 |
1
|
|
5
|
论鲁迅《野草》的深切与诡谲 |
肖剑南
|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0 |
|
6
|
现代心灵及身体与言及文之关系--鲁迅《野草》的一个剖面 |
李国华
|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4
|
|
7
|
“以诗为文”与鲁迅《野草》文体的艺术特征 |
姜振昌
|
《新华文摘》
|
2021 |
0 |
|
8
|
鲁迅《野草》诗歌时间感研究 |
彭勋
|
《时代文学(上半月)》
|
2011 |
0 |
|
9
|
《野草》研究史略 |
田建民
李美琼
|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10
|
论《野草》的现代伦理价值 |
杜素娟
|
《兰州学刊》
CSSCI
|
2010 |
2
|
|
11
|
从“供给侧”看周庆荣散文诗观对中国诗学的当代贡献——《格物、及物、化物及其他》文本评析 |
李萨
李惊涛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2
|
理想生命形式的探寻——论鲁迅《野草·颓败线的颤动》 |
熊凌潇
|
《上海鲁迅研究》
|
2021 |
1
|
|
13
|
我的读与思--关于鲁迅研究的一些杂感 |
阎晶明
|
《纵横》
|
2020 |
0 |
|
14
|
“为初学者而作”——评陈安湖著《〈野草〉释义》 |
崔绍怀
|
《上海鲁迅研究》
|
2022 |
0 |
|
15
|
林珊诗歌中的梦境元素 |
周如意
|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
2021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