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9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力竭运动胁迫对三种鲤科鱼类低氧耐受和热耐受的影响
1
作者 张永飞 黄可人 +3 位作者 罗玉莲 刘蒨莹 庞旭 付世建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986-1992,共7页
为了研究力竭运动胁迫对不同生境鱼类低氧耐受和热耐受能力的影响,以金鱼(Carassius auratus)、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和鲤(Cyprinus carpio)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这3种鲤科鱼类在力竭运动后的临界氧压(Critical oxygen tensi... 为了研究力竭运动胁迫对不同生境鱼类低氧耐受和热耐受能力的影响,以金鱼(Carassius auratus)、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和鲤(Cyprinus carpio)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这3种鲤科鱼类在力竭运动后的临界氧压(Critical oxygen tension,P_(crit))、失衡点(Loss of equilibrium,LOE)、临界代谢率(Critical metabolic rate,CMR)、边际代谢率(Marginal metabolic rate,Marginal MR)和临界温度[Critical temperature,CT(临界高温,CT_(max)和临界低温,CT_(min))、致死温度LT(致死高温,LT_(max)和致死低温,LTmin)]。结果显示,仅CT_(min)具有体重效应,其余各参数的体重效应均不显著;低氧耐受和热耐受各参数在种间差异均显著;力竭运动胁迫导致了鲤的P_(crit)和3种鱼的CMR显著增加,但致使中华倒刺鲃的LOE显著降低;同时,也导致金鱼和中华倒刺鲃的CT_(max)显著下降;除了上述鱼种及其对应的实验参数外,对各鱼种的全体实验参数均无显著影响。研究表明,不同生境鱼类在力竭运动胁迫后低氧耐受和热耐受能力变化具有差异,且不同鱼类在力竭运动胁迫后,若再次遭受其他环境因子胁迫时具有不同的生理响应机制,这可能与其能量代谢模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竭运动 临界氧压 失衡点 临界温度 致死温度 能量代谢 鲤科鱼类
下载PDF
基于COI基因分析叶尔羌河5种鲤科鱼类遗传多样性
2
作者 张小雨 靳文慧 +1 位作者 王佳 王玉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6期86-89,共4页
[目的]探讨线粒体COI基因对叶尔羌河鱼类资源鉴定及遗传多样性分析的适应性。[方法]分析叶尔羌河5种鲤科的50条COI基因片段序列,并结合GenBank比对筛选出的12条高同源序列基于邻接法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5种鱼类COI基因同源序列的长度... [目的]探讨线粒体COI基因对叶尔羌河鱼类资源鉴定及遗传多样性分析的适应性。[方法]分析叶尔羌河5种鲤科的50条COI基因片段序列,并结合GenBank比对筛选出的12条高同源序列基于邻接法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5种鱼类COI基因同源序列的长度675 bp,碱基组成展现出显著A/T的偏倚性,转换/颠换的比值(R值)为3.2;核苷酸变异位点有146个,定义了10个单倍型;除塔里木裂腹鱼和宽口裂腹鱼物种间的遗传距离(0.002 4),其余物种间的遗传距离均符合2%阈值或10倍原则;系统进化树中,除塔里木裂腹鱼和宽口裂腹鱼外,斑重唇鱼、鲫鱼和鲤鱼均形成独立分支,推测两者亲缘关系较近或物种间未达到分化程度。[结论]COI基因适用于叶尔羌河除裂腹鱼属外鱼类的物种鉴定及多样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I基因 鲤科鱼类 遗传多样性 叶尔羌河
下载PDF
六种鲤科鱼类耳石形态以及在种类和群体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36
3
作者 张国华 但胜国 +1 位作者 苗志国 邓书东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683-688,共6页
描述了6种鲤科鱼类的耳石形态特征,并利用耳石形态的测量性状,对其种类特征进行了判别分析。其中,对张氏(卜夕又鱼)、长鳍吻鮈、圆口铜鱼、宜昌鳅(鱼它)和鲫的判别正确率为100%,异鳔鳅(鱼它)的判别正确率为90.91%,6种鱼类的平均... 描述了6种鲤科鱼类的耳石形态特征,并利用耳石形态的测量性状,对其种类特征进行了判别分析。其中,对张氏(卜夕又鱼)、长鳍吻鮈、圆口铜鱼、宜昌鳅(鱼它)和鲫的判别正确率为100%,异鳔鳅(鱼它)的判别正确率为90.91%,6种鱼类的平均判别正确率达到了99.1%,说明了鱼类的耳石形态特征可以用于鉴别种类。三个区域鲫群体的平均判别正确率为68.9%,显示三个区域鲫群体的耳石形态存在一定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科鱼类 耳石形态 种类识别 群体识别
下载PDF
20种鲤科鱼类同工酶的表型分析及有关进化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30
4
作者 朱蓝菲 陈湘粦 王祖熊 《水产学报》 CAS 1983年第2期145-152,共8页
本文对20种鲤科鱼类的同工酶表型进行了分析比较。鲌亚科中存在几种不同的LDH同工酶表型,以各种LDH同工酶表型所组成的一些类群,反映出亚科水平中属间的亲缘关系。按同工酶的表型可将它们分为4个类群,这些类群的划分和进化趋异的过程是... 本文对20种鲤科鱼类的同工酶表型进行了分析比较。鲌亚科中存在几种不同的LDH同工酶表型,以各种LDH同工酶表型所组成的一些类群,反映出亚科水平中属间的亲缘关系。按同工酶的表型可将它们分为4个类群,这些类群的划分和进化趋异的过程是与经典的系统分类相一致的。按LDH同工酶表型的异同可将鲌亚科、密鲴亚科和鲢亚科的鱼类划分成两个主要的支系。一支鱼类是具有相同迁移率的LDH-A-4 同工酶,其中包括鲌亚科的多数鱼类,由LDH 同工酶的表型推断它们与雅罗鱼亚科有较密切的亲缘关系;另一支鱼类则是具有相同迁移率的 LDH-B_4 同工酶,其中包括密鲴亚科和链亚科的鱼类,结果表明这支鱼类与鲌亚科的亲缘关系比较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科 LDH同工酶 鲤科鱼类 进化 类群 表型 亲缘关系 雅罗鱼 划分 系统分类
下载PDF
中国鲤科鱼类染色体组型的研究Ⅺ.裂腹鱼亚科二种鱼和鳅鮀亚科三种鱼的染色体组型 被引量:20
5
作者 李渝成 李康 +1 位作者 桂建芳 周暾 《水生生物学报》 CAS 1987年第2期184-186,i003-i005,共6页
裂腹鱼亚科(Schizothoracinae)鱼类主要分布于亚洲高原地区的江河上游,在我国分布有10属,54种和亚种。鳅鮀亚科(Gobiobotitaae)仅有1属3亚属,已知有16种和亚种,在我国分布构就有13种。我们考察的3种鳅鮀亚科鱼类即分属3个不同的亚属。
关键词 中国 鲤科鱼类 染色体组型 裂腹鱼亚科 鳅鮀亚科 系统关系
下载PDF
温度驯化对五种鲤科鱼类糖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何伟 陈波见 +1 位作者 曹振东 付世建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03-208,共6页
温度作为重要的生态因子对鱼类的生理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1],在进化过程中鱼类采用不同的生化、生理策略来应对温度的波动[1—4]。酶活性的改变作为鱼类重要的生化适应策略之一,通常表现在酶催化活力[5]、酶浓度[6]、酶空间结构[7]及酶... 温度作为重要的生态因子对鱼类的生理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1],在进化过程中鱼类采用不同的生化、生理策略来应对温度的波动[1—4]。酶活性的改变作为鱼类重要的生化适应策略之一,通常表现在酶催化活力[5]、酶浓度[6]、酶空间结构[7]及酶表达[8—10]等方面从而影响其代谢过程[11]。通常由柠檬酸合酶[Citrate(Si)-synthase,CS]及两种重要的糖酵解酶: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PK)、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的活性变化来衡量鱼类潜在的代谢变化[6,12]。CS为线粒体中的有氧代谢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鲤科鱼类 酶活性 白肌
下载PDF
七种鲤科鱼类标志的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俞豪祥 张海明 +2 位作者 林莲英 李永强 楼晓舟 《水生生物学报》 CAS 1988年第3期268-271,共4页
鱼类标志广泛应用于鱼类遗传育种,引种驯化,种群数量变动,鱼类洄游分布,鱼类资源评估等工作。所以,鱼类标志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手段。
关键词 鲤科鱼类 遗传育种 引种驯化 种群数量 鱼类资源 分布 洄游
下载PDF
三种鲤科鱼类肠道内分泌细胞的初探 被引量:36
8
作者 潘黔生 方之平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348-352,T001,T002,共7页
使用Grimelius嗜银染色法对草鱼、鲤、翘嘴红鲌3种不同食性的鲤科鱼的肠道内分泌细胞进行了研究。在3种鱼的整个肠道上均发现有内分泌细胞的分布。在前肠前段中,内分泌细胞分布最多,愈向后分布愈少。在肠褶各处均有内分泌细胞分布,以基... 使用Grimelius嗜银染色法对草鱼、鲤、翘嘴红鲌3种不同食性的鲤科鱼的肠道内分泌细胞进行了研究。在3种鱼的整个肠道上均发现有内分泌细胞的分布。在前肠前段中,内分泌细胞分布最多,愈向后分布愈少。在肠褶各处均有内分泌细胞分布,以基部分布最密。内分泌细胞几乎都为开放型,位于上皮细胞和杯状细胞之间,将胞突伸向肠腔。有极少数内分泌细胞兼有开放型和封闭型细胞的特点,在它们顶端胞突伸向肠腔的同时,基部也伸出突起将分泌物送入邻近细胞或细胞间隙中。肠上皮中还发现一种与内分泌细胞具有同样嗜银特性的圆形颗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银性 内分泌细胞 肠上皮细胞 胞突 肠腔 吞噬体 鲤科鱼类 肠道
下载PDF
利用12S rRNA与S7基因序列分析额尔齐斯河中11种鲤科鱼类的系统发育关系 被引量:5
9
作者 孟玮 杨天燕 +2 位作者 海萨 蔡林钢 牛建功 《水产学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9-14,共6页
根据线粒体12S r RNA基因和S7核糖体蛋白基因内含子1序列,构建额尔齐斯河中11种鲤科鱼类的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12S基因AT含量与GC含量相当,而S7基因AT含量明显高于GC含量。12S基因保守区分散在整个序列中,而S7基因保守区均集中在前30... 根据线粒体12S r RNA基因和S7核糖体蛋白基因内含子1序列,构建额尔齐斯河中11种鲤科鱼类的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12S基因AT含量与GC含量相当,而S7基因AT含量明显高于GC含量。12S基因保守区分散在整个序列中,而S7基因保守区均集中在前300bp内。12S r RNA和S7基因系统发育树中有三枝聚在一起,即贝加尔雅罗鱼Leuciscus baicalensis与高体雅罗鱼Leuciscus idus,尖鳍鮈Gobio gobio与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金鲫Carassius carassius、银鲫Carassius auratus和鲤Cyprinus carpio。12S基因的聚类树中,丁鱥Tinca tinca与雅罗鱼亚科鱼类聚类,表明两者关系密切;而S7基因的聚类树中丁鱥以较高的支持率与尖鳍鮈、麦穗鱼聚在一起,与鮈亚科关系紧密;分子证据支持将丁鱥列入雅罗鱼系。12S基因构建的三种系统发育树拓扑结构有一定差异,而S7基因构建的三种系统发育树基本一致,支持率也高于前者,表明S7构建鲤科系统发育树的优势高于12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尔齐斯河 鲤科鱼类 12S RRNA S7 系统发育关系
下载PDF
胭脂鱼弹状病毒对鲤科鱼类感染性的测定 被引量:3
10
作者 阮红梅 李正秋 张奇亚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55-559,共5页
关键词 胭脂鱼 弹状病毒 鲤科鱼类 感染性 测定 细胞培养 组织病理
下载PDF
指环虫属的早期辐射及其与宿主鲤科鱼类的协同进化关系 被引量:3
11
作者 吴相云 谢明权 李安兴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51-658,共8页
本研究利用28SrDNAC1-D2区序列分析采自鲤科鱼类中6亚科宿主和寄生在花鲈、梅花鲈上的共17种指环虫的系统发育关系。同时,通过比较宿主鲤科鱼类与指环虫的系统发育树,检验指环虫与其宿主是否存在协同进化关系。结果表明:17种指环虫形成... 本研究利用28SrDNAC1-D2区序列分析采自鲤科鱼类中6亚科宿主和寄生在花鲈、梅花鲈上的共17种指环虫的系统发育关系。同时,通过比较宿主鲤科鱼类与指环虫的系统发育树,检验指环虫与其宿主是否存在协同进化关系。结果表明:17种指环虫形成5个进化支(Clade),其中寄生在团头鲂(亚科)和鲢、鳙(鲢亚科)上的6种指环虫聚为一支(Clade1),而它们的宿主鱼类在系统发育分析中也表现为近缘关系;寄生在鲮鱼(野鲮亚科)上的D.quanfami(Clade5)位于系统树最基部,鲫鱼和鲤鱼(鲤亚科)的寄生指环虫处在系统树的次基部位置,而鲤亚科与野鲮亚科组成的姐妹群在宿主系统树上同样处在基部位置,寄生虫和宿主在进化上较为原始的地位得到了很好地相互印证。因而,本研究首次利用分子系统学手段分析指环虫属远缘物种间的系统关系,揭示了指环虫属与宿主鱼类之间存在协同进化关系。另外,本研究首次发现,野鲮亚科鱼类也可能是指环虫类的早期宿主,这与先前认为鲤亚科鱼类为指环虫类的祖先宿主的推测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环虫属 鲤科鱼类 28S RDNA 协同进化 系统发育
下载PDF
山东省鲤科鱼类的组成特点和地理分区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青 周才武 王金星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1994年第S1期68-73,共6页
山东内陆水域分属黄(河)、淮(河)、海(河)三大水系,通过多年调查,现知山东淡水鱼类有115种和亚种,分别隶属于12目20科73属,其中鲤科有69种和亚种,占总种数60%。无野鲮亚科和裂腹鱼亚科鱼类,鲃亚科仅有1种。鲤科中以江河平原区类... 山东内陆水域分属黄(河)、淮(河)、海(河)三大水系,通过多年调查,现知山东淡水鱼类有115种和亚种,分别隶属于12目20科73属,其中鲤科有69种和亚种,占总种数60%。无野鲮亚科和裂腹鱼亚科鱼类,鲃亚科仅有1种。鲤科中以江河平原区类群为主的特点十分突出,在淡水鱼类区划中属江河平原区的一部分。山东位于黄河下游属河海亚区,其鲤科鱼类与长江下游的江苏省(属江淮亚区)很相似,与辽河(属辽河亚区)鱼类比较,组成也较接近,可见亚区的划分主要是依据各区域鲤科外的属种组成,说明鲤科鱼类在江河平原区中组成的特殊性和分布的广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省 鲤科鱼类 地理分区
下载PDF
有氧运动训练对3种鲤科鱼类摄食、生长和白肌纤维组织结构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秀明 陈红波 +3 位作者 袁建明 付世建 曹振东 张耀光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2-28,共7页
为了考查有氧运动训练对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岩原鲤Procypris rabaudi和厚颌鲂Megalobrama pellegrini幼鱼生长能力和白肌纤维组织学特征的影响,在25℃条件下,测定了3种鲤科鱼类各自非训练组和训练组[1bl/s(体长/秒),历时4... 为了考查有氧运动训练对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岩原鲤Procypris rabaudi和厚颌鲂Megalobrama pellegrini幼鱼生长能力和白肌纤维组织学特征的影响,在25℃条件下,测定了3种鲤科鱼类各自非训练组和训练组[1bl/s(体长/秒),历时48d]的摄食率、生长率、白肌纤维直径和密度等参数.结果显示训练组中华倒刺鲃幼鱼的摄食率、特定体质量生长率和特定体长生长率显著大于其非训练组(p<0.05),但饲料效率、白肌纤维直径和密度与非训练组无显著性差异.训练组岩原鲤和厚颌鲂幼鱼的摄食率、饲料效率、特定体质量生长率、特定体长生长率、白肌纤维直径和密度等参数与各自非训练组无显著性差异.研究表明有氧运动训练对3种鲤科鱼类摄食和生长的影响不尽相同;在有氧运动训练条件下中华倒刺鲃幼鱼生长反应与其白肌纤维组织结构变化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氧运动训练 摄食 生长 白肌纤维 鲤科鱼类
原文传递
鲤科鱼类池塘养殖技术效率的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缪为民 袁新华 +1 位作者 钱继仁 苏雪英 《中国渔业经济》 2003年第4期38-41,共4页
本文应用随机边界产量函数对我国鲤科鱼类池塘养殖的技术效率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全国7个省283个渔场的鲤科鱼类池塘养殖生产情况的分析,表明我国鲤科鱼类池塘养殖总体技术效率水平较高,平均技术效率水平达到70.8%。本文还对影响技术效... 本文应用随机边界产量函数对我国鲤科鱼类池塘养殖的技术效率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全国7个省283个渔场的鲤科鱼类池塘养殖生产情况的分析,表明我国鲤科鱼类池塘养殖总体技术效率水平较高,平均技术效率水平达到70.8%。本文还对影响技术效率的主要因子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进一步提高我国水产养殖生产的技术效率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科鱼类 池塘养殖 技术效率 影响因子 随机边界产量模型
下载PDF
遗传育种的理论和技术在鲤科鱼类增养殖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5
作者 李思发 《水产学报》 CAS 1983年第2期175-184,共10页
鱼类增养殖业、畜牧业和养禽业是世界动物蛋白生产的三大部门。鱼类增养殖业的历史,在我国、埃及和印度几可追溯到3000多年以前,其生产规模和生产技术都已经历了很大的发展和改进,但在品种改良方面却远比畜牧业和养禽业落后。迄今为... 鱼类增养殖业、畜牧业和养禽业是世界动物蛋白生产的三大部门。鱼类增养殖业的历史,在我国、埃及和印度几可追溯到3000多年以前,其生产规模和生产技术都已经历了很大的发展和改进,但在品种改良方面却远比畜牧业和养禽业落后。迄今为止,鱼类养殖品种,除个别种类如鲤Cyprinus carpio和虹鳟Salmo irideus经过长期选育形成了专门的家养品种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养殖 遗传育种 品种 养禽业 鲤科鱼类 家养 虹鳟 种类
下载PDF
中国鲤科鱼类新纪录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银瑞 崔桂华 +1 位作者 邵加军 李庆华 《Zoological Research》 SCIE CAS 1988年第4期439-440,共2页
1987年12月,在云南瑞丽江采到一批小型鱼类的标本,经鉴定,其中有三种为我国鱼类区系中的首次纪录,简征如下:长须Danio rerio Hamilton(图1)口上位,口裂短。领2对。上颧须达到或超过服之中心。
关键词 鲤科鱼类 新纪录 中国动物区系
下载PDF
黑龙江水系鲤科鱼类名录 被引量:9
17
作者 董崇智 《水产学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12-15,共4页
根据《中国动物志硬骨鱼纲鲤形目 (中卷 )》列出黑龙江水系鲤科鱼类名录 ,即 9亚科 38属 5 9种 。
关键词 名录 黑龙江水系 鲤科鱼类 分类学
下载PDF
广西鲤科鱼类二新种 被引量:8
18
作者 罗云林 陈宜瑜 黄宏金 《水生生物学集刊》 1985年第3期280-284,共5页
1981—1983年,我们在拍摄、编写《中国淡水鱼类原色图集》时,从广西采集一批鱼类标本,经鉴定其中有二新种。
关键词 广西 鲤科鱼类 新种 须华鳊 梭似鲴 形态特征
下载PDF
4种常见鲤科鱼类DNA条形码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茜 金毅成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7期9281-9282,9316,共3页
测定了天津地区养殖的彭泽鲫、黄金鲫、乌克兰鳞鲤、鲤鱼4种共13尾鱼长度为814 bp的COI部分基因序列,以白鲢、罗非鱼作为外群。利用Mega4.1软件进行序列组成统计分析、种内及种间遗传距离分析,并用邻接法构建系统发育树(NJ树),在NJ树上... 测定了天津地区养殖的彭泽鲫、黄金鲫、乌克兰鳞鲤、鲤鱼4种共13尾鱼长度为814 bp的COI部分基因序列,以白鲢、罗非鱼作为外群。利用Mega4.1软件进行序列组成统计分析、种内及种间遗传距离分析,并用邻接法构建系统发育树(NJ树),在NJ树上共发现由不同物种组成的5个分支,这与传统的分类学结果一致。该研究结果显示,COI基因部分序列不但可以作为物种辨识的良好DNA条码,而且在鲤科鱼类的种间系统发生关系分析方面也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科鱼类 DNA条形码 分子系统学 COI基因
下载PDF
夹竹桃提取物对鲤科鱼类的毒性试验 被引量:2
20
作者 何亮华 梁志强 郑华杭 《内陆水产》 2007年第2期31-33,共3页
采用静水式试验方法,在水温为20±1℃的条件下,研究夹竹桃提取物对鲤鱼、鳊鱼和白鲢的毒性效应,以期为该药物在渔病防治中的使用提供用药的参考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夹竹桃提取物对鲤鱼的24 h LC_(50)、48 h LC_(50)、96 h LC_(50)... 采用静水式试验方法,在水温为20±1℃的条件下,研究夹竹桃提取物对鲤鱼、鳊鱼和白鲢的毒性效应,以期为该药物在渔病防治中的使用提供用药的参考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夹竹桃提取物对鲤鱼的24 h LC_(50)、48 h LC_(50)、96 h LC_(50)分别为149.55 mg/L、78.76 mg/L、66.09 mg/L;安全浓度为6.61 mg/L。对鳊鱼的24 h LC_(50)、48 h LC_(50)、96 h LC_(50)分别为269.41 mg/L、94.54 mg/L、40.63 mg/L;安全浓度为4.06 mg/L。对白鲢的24 h LC^(50)、48 h LC^(50)、96 h LC^(50)分别为91.37 mg/L、69.09 mg/L、48.71 mg/L,安全浓度为4.87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竹桃提取物鲤科鱼类 急性毒性半致死浓度 安全浓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