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0篇文章
< 1 2 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核磁共振和鳞状细胞癌抗原预测早期宫颈鳞癌辅助放疗的模型
1
作者 李锦巍 付秀虹 +5 位作者 王冲 翟静静 吕净上 刘晴 梁金玉 齐晓臻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4期599-602,共4页
目的建立一个基于核磁共振和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模型,预测早期宫颈鳞癌是否需要术后辅助放疗。方法收集2018—2021年医院收治的67例早期宫颈鳞癌(ⅠB1、ⅠB2、ⅡA1)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病灶大小、浸润深度、组织分化程度、年龄... 目的建立一个基于核磁共振和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模型,预测早期宫颈鳞癌是否需要术后辅助放疗。方法收集2018—2021年医院收治的67例早期宫颈鳞癌(ⅠB1、ⅠB2、ⅡA1)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病灶大小、浸润深度、组织分化程度、年龄、SCCA、表观弥散系数(ADC)值、人乳头瘤病毒(HPV)亚型与术后辅助放疗的关系。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筛选出影响术后辅助放疗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求得独立危险因素的截断值,进一步构建预测模型。结果单因素分析后发现,病灶大小(P<0.001)、浸润深度(P=0.001)、组织分化程度(P=0.002)、SCCA(P<0.001)、ADC值(P<0.001)影响术后辅助放疗,二元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后发现,病灶大小(OR=1.201,P=0.021)、SCCA(OR=1.608,P=0.033)、ADC值(OR=0.013,P=0.043)是影响辅助放疗的独立危险因素。利用ROC求得截断值分别为:SCCA=4.84μg·L^(-1),病灶=27 mm,ADC=0.907×10^(-3)mm^(2)·s^(-1)。当同时满足任意2个指标时,术后辅助放疗的比率达94.7%以上。结论肿瘤≥27 mm、ADC值≤0.907×10^(-3)mm^(2)·s^(-1)、SCCA≥4.84μg·L^(-1)可以作为判断辅助放疗的指标,若同时满足任意2个指标,辅助放疗的可能性明显增加,此时应慎重考虑治疗方式,尽量避免根治性手术及辅助放疗双重治疗模式带来的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 辅助放疗 核磁共振 表观弥散系数 鳞状细胞癌抗原
下载PDF
鳞状细胞癌抗原、胃泌素释放肽前体、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对肺癌的诊断价值
2
作者 魏萍萍 林勇 +2 位作者 庄晨 孟小琴 陈秋丹 《癌症进展》 2024年第3期302-305,共4页
目的探讨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43例肺癌患者和35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分别作为肺癌组和良性组。采用化学发光分析仪、自动生化仪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Pro... 目的探讨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43例肺癌患者和35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分别作为肺癌组和良性组。采用化学发光分析仪、自动生化仪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ProGRP、NSE和SCCA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的SCCA、ProGRP和NSE水平,分析肺癌发生的影响因素和SCCA、ProGRP、NSE单独及联合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肺癌组患者SCCA、ProGRP和NSE水平均明显高于良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SCCA、ProGRP及NSE均是肺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SCCA、ProGRP及NSE联合检测诊断肺癌的AUC、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三者单独检测。结论SCCA、NSE和ProGRP均在肺癌患者中高表达,可作为肺癌良好的血清肿瘤标志物,且联合检测对肺癌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状细胞癌抗原 胃泌素释放肽前体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诊断
下载PDF
胃泌素释放肽前体、鳞状细胞癌抗原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3
作者 白咪红 崔雅婷 +1 位作者 魏宝 曹喻 《癌症进展》 2024年第1期68-71,75,共5页
目的探讨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22例NSCLC患者和93例健康体检者,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受试者血清ProGRP、SCCA水平,比较不同... 目的探讨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22例NSCLC患者和93例健康体检者,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受试者血清ProGRP、SCCA水平,比较不同组织学类型NSCLC患者ProGRP、SCCA的水平和阳性表达率,比较两组受试者和不同临床特征NSCLC患者的ProGRP、SCCA阳性表达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分析ProGRP、SCCA单独及联合检测对NSCLC的诊断价值。结果鳞状细胞癌患者的血清SCCA水平高于腺癌及大细胞癌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鳞状细胞癌患者SCCA的阳性表达率高于腺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ProGRP、SCC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98%、78.69%,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0%、6.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淋巴结转移NSCLC患者ProGRP、SCCA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1)。ROC曲线显示,ProGRP联合SCCA检测诊断NSCLC的AUC为0.797(95%CI:0.714~0.880),灵敏度为90.59%,特异度为89.25%,均高于二者单独检测。结论ProGRP、SCCA在NSCLC患者中阳性表达率均较高,且其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二者联合检测对NSCLC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 胃泌素释放肽前体 鳞状细胞癌抗原
下载PDF
鳞状细胞癌抗原在银屑病和特应性皮炎中的表达
4
作者 李宜蔓 左卫堂 邓丹琪 《皮肤病与性病》 2024年第1期28-30,共3页
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A)是卵清蛋白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的家族成员,最初用作鳞状细胞癌的肿瘤标志物。近年来发现SCCA在银屑病、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等炎症性皮肤病中呈高表达,SCCA作为IL-22... 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A)是卵清蛋白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的家族成员,最初用作鳞状细胞癌的肿瘤标志物。近年来发现SCCA在银屑病、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等炎症性皮肤病中呈高表达,SCCA作为IL-22/IL-17、IL-4/IL-13的下游分子参与银屑病、特应性皮炎的发生发展。本文将就SCCA与银屑病、特应性皮炎的相关研究进行如下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状细胞癌抗原 银屑病 特应性皮炎
下载PDF
^(18)F-FDG PET/CT显像联合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秦莎娜 王威 张飞飞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71-175,共5页
目的分析^(18)F-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显像联合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9年3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NSCLC患者126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全身PET/CT显... 目的分析^(18)F-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显像联合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9年3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NSCLC患者126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全身PET/CT显像检查,并测定^(18)F-FDG PET/CT显像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_(max)),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SCCA水平,分析SUV_(max)、SCCA与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评估NSCLC患者生存情况,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NSCLC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126例NSCLC患者原发灶SUV_(max)为8.45~42.05,中位数为12.60,以中位数为截点将126例患者分为高值组(SUV_(max)>12.60,n=63)与低值组(SUV_(max)≤12.60,n=63)。经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血清SCCA最佳截断值为1.85 ng/ml,据此将126例患者分为高SCCA组(SCCA>1.85μg/L,n=48)与低SCCA组(SCCA≤1.85μg/L,n=78)。NSCLC患者SUV_(max)值、SCCA水平与TNM分期、分化程度、肿瘤最大直径相关(P<0.05)。126例NSCLC患者3年无病生存率为61.90%(78/126),高SCCA组、SUV_(max)高值组的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低于低SCCA组及低值组(37.50%vs.76.92%,42.86%vs.80.95%,均P<0.05),41例SUV_(max)联合血清SCCA均异常(SUV_(max)>12.60且SCCA>1.85μg/L)患者3年无病生存率为36.58%(15/41)。NSCLC患者3年无病生存率与TNM分期、血清SCCA、SUV_(max)、SUV_(max)联合血清SCCA密切相关(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得出,TNMⅢ期、SCCA>1.85μg/L、SUV_(max)>12.60、SUV_(max)联合血清SCCA均异常是影响NSCL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18)F-FDG PET/CT显像SUV_(max)、血清SCCA与NSCLC患者预后密切相关,二者均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SUV_(max)联合血清SCCA评估NSCLC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更高,可考虑将二者联合作为评估NSCLC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鳞状细胞癌抗原 非小细胞 预后
下载PDF
循环肿瘤细胞、miR-100、鳞状细胞癌抗原与局部晚期宫颈癌放疗患者生存预后的关系研究
6
作者 谢程 夏思 李红霞 《联勤军事医学》 CAS 2023年第10期837-843,共7页
目的评估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miR-100联合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Ag)检测对局部晚期宫颈癌(locally advanced cervical cancer,LACC)放疗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01/2022-0... 目的评估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miR-100联合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Ag)检测对局部晚期宫颈癌(locally advanced cervical cancer,LACC)放疗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01/2022-04月作者医院145例接受放疗或同步放化疗(concurrent chemoradiotherapy,CCRT)的LACC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初次就诊时CTC、miR-100水平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单变量和多变量生存分析。随访主要终点为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次要终点包括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骨盆PFS(pelvic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PFS)和远处无转移生存期(distant metastasis-free survival,DMFS)。结果145例LACC患者CTC的阳性率为55.86%(81/145),即CTC≥3 CTC/3.2 ml。放疗前miR-100水平为0.23(0.18,0.29)。miR-100<0.23的患者国际妇产科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FIGO)Ⅲ~ⅣA期比例更高(P=0.004),CTC≥3 CTC/3.2 ml的LACC患者的肿瘤直径更大(P=0.032)。42例(28.97%)患者获得疾病进展。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显示,SCC-Ag、CTC和miR-100预测LACC进展的最佳截断值为4.35 ng/ml、4.50 CTC/3.2 ml和0.23,三者联合预测疾病进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3.80%和75.70%。SCC-Ag水平升高、CTC增加、miR-100水平降低与LACC患者PFS、OS、PPFS、DMFS较差有关(P<0.05)。多变量分析表明,SCC-Ag、CTC、miR-100是PF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SCC-Ag、CTC和miR-100是预测LACC患者预后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三者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LACC患者生存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肿瘤细胞 miR-100 鳞状细胞癌抗原 局部晚期宫颈 放疗 生存预后
下载PDF
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组织蛋白酶D和糖类抗原125检测对宫颈鳞癌诊断及预测转移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6
7
作者 王攀 蒋智钢 +3 位作者 郑家深 杨昌伟 陈大勇 王东红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2-47,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组织蛋白酶D(Cath-D)、糖类抗原125(CA125)联合检测对宫颈鳞癌诊断及预测转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SCCAg和CathD水平,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CA125... 目的探讨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组织蛋白酶D(Cath-D)、糖类抗原125(CA125)联合检测对宫颈鳞癌诊断及预测转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SCCAg和CathD水平,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CA125。收集2009年1月30日-2012年4月1日宫颈鳞癌患者(ⅠA2~ⅡA期)60例为研究组;宫颈上皮内瘤变组(CIN组)60例为对照组1;慢性宫颈炎组60例为对照组2。研究组在术前检测血清SCCAg、Cath-D、CA125水平,分析血清SCCAg、Cath-D、CA125水平与宫颈鳞癌、临床病理特征、转移及复发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宫颈鳞癌组手术前的SCCAg、Cath-D和CA125水平分别为(1.41±0.26)ng/ml、(19.14±1.52)ng/L和(17.42±0.90)u/ml,明显高于CIN组和慢性宫颈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0.005、0.000、0.000、0.000和0.000);SCCAg、Cath-D水平与宫颈鳞癌临床分期、肿瘤体积、分化程度、间质浸润深度、脉管癌栓、宫旁转移、盆腔淋巴结转移有不同程度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125水平变化与宫颈癌间质浸润深度密切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应用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SCCAg、Cath-D和CA125诊断宫颈鳞癌的临界值分别为1.03 ng/ml、13.58 ng/L和8.16 u/ml,预测转移临界值分别为3.21 ng/ml、21.20 ng/L和12.45 u/ml,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54、0.905和0.718。结论血清SCCAg和Cath-D水平对宫颈鳞癌的诊断、临床分期、预判复发具有很高的临床诊断价值;SCCAg、Cath-D和CA125 3项指标联合使用,可明显提高预测宫颈鳞癌转移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 鳞状细胞癌抗原 组织蛋白酶D 糖类抗原125 诊断 转移
下载PDF
^(18)F-FDG PET/CT在随访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升高的宫颈癌中的应用 被引量:7
8
作者 胡莹莹 孙新儒 +3 位作者 林晓平 梁培炎 张旭 樊卫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994-999,共6页
背景与目的:宫颈癌患者治疗后早期、正确诊断复发并积极治疗可改善预后。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Ag)是检测无症状复发性宫颈癌最常用的肿瘤标志物。研究表明,宫颈癌随访期间血清SCCAg升高提示肿瘤复发... 背景与目的:宫颈癌患者治疗后早期、正确诊断复发并积极治疗可改善预后。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Ag)是检测无症状复发性宫颈癌最常用的肿瘤标志物。研究表明,宫颈癌随访期间血清SCCAg升高提示肿瘤复发,但并非所有随访SCCAg升高的宫颈癌患者经体格检查及传统影像均能探测到复发病灶。本研究探讨18F-FDGPET/CT在宫颈癌随访血清SCCAg升高中的应用,评估SCCAg升高在宫颈癌随访中的价值。方法:对宫颈癌随访血清SCCAg升高并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行18F-FDGPET/CT显像检查的31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患者的病理类型、随访SCCAg升高水平、PET/CT显像结果、其他影像检查结果、病理及临床随访结果。结果:31例患者均为宫颈鳞癌,包括3例鳞腺癌。所有患者均经PET/CT探测到病灶,PET/CT诊断宫体或阴道局部复发3例,转移28例;最终经病理或临床证实局部复发3例,转移27例,原发肺鳞癌1例;PET/CT探测恶性病变率为100%(31/31),诊断宫颈癌复发准确率为96.8%(30/31)。随访血清SCCAg值为1.5~37.8pg/L,SCCAg值与PET/CT病灶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无相关性。与其他影像检查相比,PET/CT明显提高探测效率,发现更多的病灶。结论:宫颈癌治疗后随访血清SCCAg升高提示肿瘤复发,PET/CT能有效探测病灶,并具有较高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鳞状细胞癌抗原 肿瘤复发 ^18F-FDG PET/CT
下载PDF
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检测对宫颈鳞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9
作者 欧洋华 贾西彪 +4 位作者 陈岑 王霞 江咏梅 杨凌云 李宁蔚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45-347,共3页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在宫颈鳞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用化学发光法测定32例宫颈鳞癌(宫颈鳞癌组)、21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和30例慢性宫颈炎(慢性宫颈炎组)患者治疗前血清SCCAg值(以≥2.5ng/ml为阳性参考值),并根...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在宫颈鳞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用化学发光法测定32例宫颈鳞癌(宫颈鳞癌组)、21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和30例慢性宫颈炎(慢性宫颈炎组)患者治疗前血清SCCAg值(以≥2.5ng/ml为阳性参考值),并根据最大约登指数计算最佳诊断界值及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宫颈鳞癌组术前血清SCCAg水平(5.516±1.523ng/ml)明显高于CIN组(0.806±0.152ng/ml)和慢性宫颈炎组(0.412±0.053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92,P=0.001;t=4.715,P=0.000)。宫颈鳞癌组术前血清SC-CAg阳性率(43.75%)明显高于CIN组(4.76%)和慢性宫颈炎组(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498,P=0.000;χ2=35.497,P=0.000);宫颈鳞癌组ⅠB期、ⅡA期、ⅡB期、Ⅳ期术前血清SCCAg阳性率分别是31.25%、40.00%、75.00%、100.00%,但4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2,P=0.362)。血清SCCAg对宫颈鳞癌最佳诊断界值、灵敏度、特异度和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1.48ng/ml、44.00%、99.00%、0.727。结论:血清SCCAg是宫颈鳞癌特异度较高的肿瘤标志物,可作为辅助诊断指标,而降低SCCAg诊断界值可能有助于提高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状细胞癌抗原 宫颈 诊断价值 肿瘤标志物
下载PDF
宫颈癌患者治疗前检测外周血细胞角蛋白19 mRNA和鳞状细胞癌抗原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杨琳琳 王薇 +1 位作者 张红平 杨宏英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940-1941,共2页
目的通过检测宫颈癌患者治疗前外周血中细胞角蛋白(CK)19 mRNA和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的表达,探讨其对宫颈癌的诊断意义及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方法对100例宫颈癌患者行治疗前外周血CK19 mRNA及SCC-Ag检测,以40例健康妇女为对照,分析... 目的通过检测宫颈癌患者治疗前外周血中细胞角蛋白(CK)19 mRNA和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的表达,探讨其对宫颈癌的诊断意义及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方法对100例宫颈癌患者行治疗前外周血CK19 mRNA及SCC-Ag检测,以40例健康妇女为对照,分析其作为诊断参考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并对两者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CK19 mRNA、SCC-Ag检测诊断宫颈癌的特异性均为97.5%。CK19 mRNA、SCC-Ag水平升高用于治疗前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39%和57%,两者差异显著(P<0.05)。CK19 mRNA表达升高与深肌层浸润(P=0.031)、盆腔淋巴结转移(P=0.027)相关。SCC-Ag水平升高与病理类型(P=0.005)、肿瘤大小(P=0.002)、深肌层浸润(P=0.001)、盆腔淋巴结转移(P=0.012)显著相关。结论外周血CK19 mRNA和SCC-Ag均是宫颈癌微转移有价值的肿瘤标志物;就宫颈鳞癌患者而言,SCC-Ag仍然是目前首选的肿瘤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细胞角蛋白(CK)19 MRNA 鳞状细胞癌抗原 外周血
下载PDF
鳞状细胞癌抗原在几种皮肤病中的检测 被引量:14
11
作者 李云珠 赵邑 +2 位作者 李邻峰 姜薇 朱学骏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00-1102,共3页
目的了解常见皮肤病患者的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简称SCCA)表达并探讨其在皮肤病诊疗中的意义。方法收集17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42种皮肤科常见疾病患者血清SCCA的测定值进行分析。结果银屑病与红皮病患者的SCCA值高于正常水平者为... 目的了解常见皮肤病患者的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简称SCCA)表达并探讨其在皮肤病诊疗中的意义。方法收集17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42种皮肤科常见疾病患者血清SCCA的测定值进行分析。结果银屑病与红皮病患者的SCCA值高于正常水平者为100%。此外,存在SCCA血清水平增高的疾病还包括天疱疮(12/16)、大疱型类天疱疮(14/23)、湿疹(18/28)、药疹(2/5)、皮肤鳞状细胞癌(2/7)、嗜酸细胞增多性皮病(3/4)等。皮肤表皮受累面积越广、表皮角化、表皮剥脱越严重的疾病SCCA值相对越高。随着病情的好转,患者的SCCA值降低。结论血清SCCA测定值可以作为皮肤病临床诊疗过程中皮损受累程度和治疗效果评价的一项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 皮肤病
原文传递
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评价癌胚抗原、鳞状细胞癌抗原和铁蛋白对肺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佩章 朱波 +5 位作者 王英 黄玲莎 黄文成 劳明 罗洁宁 茅乃权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16期16-19,共4页
目的探讨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综合分析血清癌胚抗原(CEA)、鳞状细胞癌抗原(SCC)和铁蛋白(SF)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CEA,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SCC,免疫比浊法检测SF,检测100例肺癌患者(肺癌组)和30例健康者(健... 目的探讨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综合分析血清癌胚抗原(CEA)、鳞状细胞癌抗原(SCC)和铁蛋白(SF)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CEA,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SCC,免疫比浊法检测SF,检测100例肺癌患者(肺癌组)和30例健康者(健康组)血清中的CEA、SCC、SF水平,通过Logistic回归建立回归模型,用ROC曲线分析三种肿瘤标志物对肺癌的诊断的意义。结果肺癌组CEA、SCC、SF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13.82±21.42)μg/L比(2.79±1.39)μg/L;(3.93±7.58)μg/L比(0.76±0.28)μg/L;(455.31±271.38)μg/L比(148.50±97.30)μg/L,均P<0.01],腺癌患者CEA水平[(26.42±28.97)μg/L]最高,鳞癌患者SCC水平[(8.01±11.32)μg/L]最高,肺癌患者三种肿瘤标志物水平与TNM分期密切相关,(Ⅲ+Ⅳ)期明显高于(Ⅰ+Ⅱ)期[(15.17±23.20)μg/L比(8.72±11.70)μg/L;(4.57±8.42)μg/L比(1.53±0.86)μg/L;(479.08±280.72)μg/L比(365.90±215.86)μg/L,P<0.05或P<0.01],分期越晚,三种肿瘤标志物水平越高。建立回归模型Y=1/[1+EXP(2.261X1+3.459X2+4.267X3-1.082)],新变量Y的AUC高于三种单一肿瘤标志物的AUC。结论血清CEA、SCC和SF对肺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联检可提高对肺癌的诊断率,综合运用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分析可提高肺癌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原 鳞状细胞癌抗原 铁蛋白
下载PDF
宫颈鳞癌患者血清差异蛋白质与鳞状细胞癌抗原的关系 被引量:6
13
作者 梁卫江 蔡思娜 +3 位作者 吕成伟 郭晓红 张晓娜 罗荣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34-738,共5页
目的:研究宫颈鳞癌患者血清差异蛋白质与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A)之间的关系,寻找早期诊断宫颈癌的生物学指标。方法:采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仪(SELDI-TOF-MS)和弱阳离子结合芯片(CM10),... 目的:研究宫颈鳞癌患者血清差异蛋白质与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A)之间的关系,寻找早期诊断宫颈癌的生物学指标。方法:采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仪(SELDI-TOF-MS)和弱阳离子结合芯片(CM10),检测44例宫颈鳞状细胞癌及25例健康女性的血清蛋白质,将3组SCCA不同水平的宫颈癌患者分别与健康对照组进行对比,同时通过对比SCCA不同水平的宫颈癌患者,筛选出有分类意义的差异蛋白质。结果:(1)宫颈鳞癌SCCA正常患者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共有19种血清蛋白质质谱峰值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宫颈鳞癌SCCA升高患者(大于正常1倍)以及大于正常3倍组,分别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分别发现了26种和15种差异蛋白质(P<0.05)。其中有4种质荷比(M/Z)为4172、3397、2741、6086的差异蛋白质,重复出现于宫颈鳞癌SCCA正常或升高不同水平组与健康对照组的比较中。(2)在宫颈鳞癌患者中,SCCA小于正常3倍组与大于正常3倍组比较、SCCA小于正常4倍组与大于正常4倍组比较,分别发现了5种和20种差异蛋白质(P<0.05)。其中M/Z为8142、7765、3885、5632、9287的差异蛋白质,重复出现于上述两组比较中。结论:通过蛋白芯片-飞行质谱方法,能够更早的发现宫颈癌与正常人之间的血清差异蛋白质,这些差异蛋白质有潜力发展为宫颈癌早期诊断指标,有助于宫颈癌的筛查、区分早晚期宫颈癌以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差异蛋白质 蛋白芯片-飞行质谱技术 鳞状细胞癌抗原
下载PDF
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和组织蛋白酶-D检测在宫颈鳞癌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攀 晋其云 +2 位作者 王东红 杨昌伟 郑家深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680-2682,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和组织蛋白酶(Cath)-D水平检测对宫颈鳞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血清中SCCAg和Cath-D的水平。分为宫颈鳞癌组3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组(CIN组)25例;慢性宫颈炎组25例。宫... 目的探讨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和组织蛋白酶(Cath)-D水平检测对宫颈鳞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血清中SCCAg和Cath-D的水平。分为宫颈鳞癌组3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组(CIN组)25例;慢性宫颈炎组25例。宫颈鳞癌组在术前、术后分别检测血清SCCAg和Cath-D浓度,分析其对宫颈鳞癌预后的情况。CIN、慢性宫颈炎组仅检测术前血清SCCAg和Cath-D水平,分析血清SCCAg和Cath-D水平与宫颈鳞癌临床病理特征、手术疗效的关系。结果宫颈鳞癌组术前血清SCCAg和Cath-D水平明显高于CIN、慢性宫颈炎组(P=0.001,0.000),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432、0.321)。宫颈鳞癌组术后1年内未复发患者动态检测SCCAg和Cath-D水平呈进行性下降(P=0.02,0.04)。宫颈鳞癌组术前血清SCCAg和Cath-D水平与临床分期、肿瘤体积、分化程度、间质浸润、盆腔淋巴结转移等有关(P<0.05);计算血清SCCAg和Cath-D诊断宫颈鳞癌及预测盆腔淋巴转移的临界值分别为0.95、3.21和17.33、20.25ng/L,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0.78和0.95、0.90;同时对SCCAg和Cath-D进行相关性分析,二者在宫颈鳞癌组织中表达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血清SCCAg和Cath-D检测对宫颈鳞癌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联合检测对宫颈鳞癌术后疗效、预后判断及预测盆腔淋巴结转移等方面具有更高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 鳞状细胞癌抗原 组织蛋白酶D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人附睾上皮分泌蛋白4与鳞状细胞癌抗原水平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7
15
作者 肖林 郭梅 +1 位作者 李凤焕 杜丽敏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5期89-90,共2页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人附睾上皮分泌蛋白4(HE4)、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的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7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子宫内膜癌组)、30例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患者(增生组)及同期体检健康的30例健康人群(对照组)作...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人附睾上皮分泌蛋白4(HE4)、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的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7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子宫内膜癌组)、30例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患者(增生组)及同期体检健康的30例健康人群(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三组血清HE4、SCCAg,分析血清HE4、SCCAg与子宫内膜癌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及肌层浸润的关系。结果子宫内膜癌组血清HE4、SCCAg水平显著高于增生组、对照组(P均<0.05),增生组与对照组血清HE4、SCCA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中,FIGO分期Ⅰ期、Ⅱ期者血清HE4、SCCAg水平显著低于Ⅲ期、Ⅳ期者(P均<0.05),Ⅰ期与Ⅱ期、Ⅲ期与Ⅳ期者的血清HE4、SCCA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2例发生淋巴结转移子宫内膜癌者血清HE4、SCCAg水平均显著高于未发生淋巴结转移者(P均<0.05)。不同浸润深度的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HE4、SCCA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子宫内膜癌患者,尤其是发生淋巴结转移者血清HE4、SCCAg水平明显升高,检测血清HE4、SCCAg水平有助于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及病情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 人附睾上皮分泌蛋白4 鳞状细胞癌抗原 盆腔淋巴结转移 肌层浸润
下载PDF
宫颈癌淋巴结内鳞状细胞癌抗原和细胞角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6
作者 邹美燕 刘丝荪 潘吴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468-1470,共3页
目的:探讨免疫组化法检测宫颈癌淋巴结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和细胞角蛋白(CK)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将29例宫颈鳞癌患者的484枚无癌转移的淋巴结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SCCA、CK。结果:8例患者9枚淋巴结有微转移,其中SCCA阳性3例,淋巴结... 目的:探讨免疫组化法检测宫颈癌淋巴结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和细胞角蛋白(CK)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将29例宫颈鳞癌患者的484枚无癌转移的淋巴结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SCCA、CK。结果:8例患者9枚淋巴结有微转移,其中SCCA阳性3例,淋巴结3枚;CK阳性7例,淋巴结8枚。对各临床病理因素分析发现,肿瘤直径大于4cm和小于4cm两组间微转移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发现,复发组患者的微转移率为50.0%(7/14),未复发组的阳性率为6.7%(1/15),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无癌转移的淋巴结中存在微转移,可通过联合检测SCCA和CK来提高检出率,术后复发与微转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微转移 鳞状细胞癌抗原 细胞角蛋白
下载PDF
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的检测 被引量:5
17
作者 赵邑 刘晶 +1 位作者 姜薇 陈喜雪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15-717,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A)水平与大疱性类天疱疮(bollous pemphigoid,BP)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根据设定标准选择BP患者,收集临床资料。采用微粒酶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SCCA值,大... 目的探讨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A)水平与大疱性类天疱疮(bollous pemphigoid,BP)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根据设定标准选择BP患者,收集临床资料。采用微粒酶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SCCA值,大于1.50ng/mL为阳性。根据血清SCCA水平分为阴性组和阳性组。对两组间患者皮损面积(其中面积评分0~6分)、严重程度(0~3分)、总体评分(面积评分和严重程度评分的乘积)等指标差异进行比较及统计学分析。结果共入选23例BP患者,SCCA阳性率52.20%,升高范围1.80~70.00ng/mL。阴性、阳性两组间面积评分、总体评分差异有显著性。面积评分及总体评分各自分为两组分别计算比值比均显著大于1。等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总体评分和SCCA水平相关系数为0.668,P<0.001。结论 SCCA在BP患者中可以升高,且SCCA水平和BP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它对制定治疗方案、判断疗效有一定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 大疱性类天疱疮 严重程度
下载PDF
197例银屑病患者血清中鳞状细胞癌抗原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0
18
作者 朱峻 徐田红 +1 位作者 沈宏 许爱娥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298-300,共3页
目的通过研究银屑病患者血清中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dnoma antigen,SCCA)的表达水平与银屑病的病情活动性之间的关系,评估SCCA作为银屑病活动性指标的意义,探讨SCCA在银屑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 目的通过研究银屑病患者血清中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dnoma antigen,SCCA)的表达水平与银屑病的病情活动性之间的关系,评估SCCA作为银屑病活动性指标的意义,探讨SCCA在银屑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测定197例银屑病患者血清SCCA的表达水平,分析SCCA的表达水平与银屑病的分型和分期之间的关系。结果寻常性银屑病的SCCA表达明显低于其他3型(P<0.05);关节病性银屑病的SCCA表达高于寻常性银屑病,低于红皮病性银屑病和脓疱性银屑病(P<0.05);红皮病性银屑病和脓疱性银屑病的SCC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稳定期银屑病的SCCA的表达值明显低于活动期(P<0.05);泛发脓疱、皮损肿胀和发热是SCCA高表达患者的重要临床特征。结论 SCCA与银屑病的活动性明显相关,可以作为评价银屑病活动性的指标之一;SCCA可加重银屑病,在银屑病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状细胞癌抗原 银屑病 血清
下载PDF
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意义 被引量:10
19
作者 曾艳 安贵峰 梁桂云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13期56-58,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变化及诊断意义。方法选取40例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宫颈鳞状细胞浸润癌患者为宫颈癌组,4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非宫颈癌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宫颈癌组(术前、术后)与非宫颈... 目的探讨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变化及诊断意义。方法选取40例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宫颈鳞状细胞浸润癌患者为宫颈癌组,4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非宫颈癌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宫颈癌组(术前、术后)与非宫颈癌组患者血清SCC-Ag水平。计算SCC-Ag对宫颈鳞状细胞癌诊断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分析SCCAg水平与宫颈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宫颈癌组SCC-Ag阳性率显著高于非宫颈癌组(P<0.01);SCC-Ag对宫颈鳞状细胞癌诊断的灵敏度为86.2%,特异度为63.6%;宫颈癌组血清SCC-Ag水平高于非宫颈癌组(P<0.01);血清SCC-Ag水平与临床分期、浸润深度、盆腔淋巴结转移存在明显相关性(P<0.01),与组织分化程度无显著相关性(P>0.05);行根治性手术治疗后,宫颈癌组血清SCC-Ag水平明显低于手术前(P<0.01)。结论 SCC-Ag为宫颈鳞状细胞癌特异肿瘤标志物,可作为辅助诊断指标;对于宫颈鳞状细胞癌的早期诊断、临床分期、治疗效果评价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状细胞癌抗原 宫颈细胞 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