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5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鸢尾素缓解棕榈酸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抑制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元澍 何旭 +4 位作者 薛源 金叶盛 汪凯 施勤 芮永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31,共6页
背景:鸢尾素是肌肉细胞在运动时从跨膜蛋白FNDC5中分离出来的肌因子,具有诱导白色脂肪组织褐变的功能,但是其对脂毒性引起的成骨分化的影响及机制尚不清楚。目的:探究鸢尾素对棕榈酸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 背景:鸢尾素是肌肉细胞在运动时从跨膜蛋白FNDC5中分离出来的肌因子,具有诱导白色脂肪组织褐变的功能,但是其对脂毒性引起的成骨分化的影响及机制尚不清楚。目的:探究鸢尾素对棕榈酸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CCK-8检测不同浓度棕榈酸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及鸢尾素对棕榈酸存在条件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影响;鸢尾素和棕榈酸预处理24 h后,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诱导分化,在成骨诱导培养第7天进行碱性磷酸酶染色,qRT-PCR检测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AMPK/BMP2/SMAD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第21天进行茜素红染色,检测成骨差异。结果与结论:①CCK-8结果提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扩增与棕榈酸的浓度呈反比,但在0.02 mmol/L浓度时,棕榈酸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扩增无显著影响,鸢尾素质量浓度在0.1-20μg/L范围内时,不影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②碱性磷酸酶染色及茜素红染色结果显示,棕榈酸抑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能力,鸢尾素能改善棕榈酸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抑制,qRT-PCR结果显示,棕榈酸可以引起成骨相关基因下调,而鸢尾素可以抑制这一趋势;③Western bolt结果显示,相较于单纯棕榈酸干预组,鸢尾素处理后增强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AMPK/BMP2/SMAD信号通路传导。该研究发现了鸢尾素能够改善棕榈酸预处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能力并提出了具体的机制可能是由AMPK/BMP/SMAD信号通路介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鸢尾素 棕榈酸 成骨分化 AMPK/BMP2/SMAD通路
下载PDF
鸢尾素抑制炎症因子表达促成骨分化改善糖尿病小鼠骨代谢的研究
2
作者 田峰 涂来勇 +6 位作者 张恩丰 顾文飞 单烁 马志杰 刘毅 胡铜 赵疆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1-516,共6页
目的探讨鸢尾素在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模型小鼠中的疗效以及相关机制。方法基于6周龄C57BL/6小鼠构建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模型小鼠,腹腔注射鸢尾素干预模型小鼠,评估其对小鼠体重、空腹血糖、糖耐量试验等指标的影响,收集小鼠血清检测鸢... 目的探讨鸢尾素在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模型小鼠中的疗效以及相关机制。方法基于6周龄C57BL/6小鼠构建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模型小鼠,腹腔注射鸢尾素干预模型小鼠,评估其对小鼠体重、空腹血糖、糖耐量试验等指标的影响,收集小鼠血清检测鸢尾素、CTX、P1NP指标,收集骨组织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检测mRNA Runx2、IL-1β、IL-6的表达量,收集股骨远端并HE染色,量化骨微细结构相关参数。结果鸢尾素治疗后,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模型小鼠体重显著下降,空腹血糖显著降低;血清中鸢尾素水平显著上升,CTX水平显著降低,P1NP水平显著升高;骨组织Runx2 mRNA表达量显著上升,IL-1β、IL-6 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原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unx2 mRNA表达量显著上升,IL-1β、IL-6 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小鼠单位长度骨小梁表面成骨细胞数量、骨小梁面积百分数、骨小梁宽度均限制增加。结论鸢尾素能够抑制骨组织及间充质干细胞炎症因子的表达,促进成骨分化,改善糖尿病小鼠骨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鸢尾素 炎症 成骨分化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
下载PDF
鸢尾素调节Hippo/YAP信号通路对绝经后骨质疏松大鼠骨代谢的调节作用
3
作者 侯秀秀 刘博 +4 位作者 邢宝瑞 冯元超 张亚弟 石国君 韩广普 《河北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264-269,共6页
目的:探讨鸢尾素(Irisin)对绝经后骨质疏松(PMOP)大鼠骨代谢及Hippo/Yes相关蛋白(YAP)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双侧卵巢切除法构建PMOP大鼠模型,将所有实验大鼠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PMOP组、鸢尾素低、中、高剂量组(Irisin-L、Iris... 目的:探讨鸢尾素(Irisin)对绝经后骨质疏松(PMOP)大鼠骨代谢及Hippo/Yes相关蛋白(YAP)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双侧卵巢切除法构建PMOP大鼠模型,将所有实验大鼠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PMOP组、鸢尾素低、中、高剂量组(Irisin-L、Irisin-M、Irisin-H组)、鸢尾素高剂量+YAP抑制剂维替泊芬组(Irisin-H+VTPF组);骨密度仪测定骨密度(BMD);Micro-CT分析骨小梁的平均厚度(Tb.Th)、骨小梁面积百分比(Tb.Ar)、骨小梁数量(Tb.N)和骨小梁分离度(Tb.Sp);HE染色观察股骨组织形态学变化;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骨代谢标志物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I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INP)、骨钙素(OC)、核结合因子-α1(CBF-α1)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带pdz结合基序的转录共激活因子(TAZ)、YAP、p-YAP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PMOP组大鼠股骨组织的骨小梁结构紊乱,骨小梁厚度变薄,空骨陷窝明显,甚至发生轻微骨折,BMD、Tb.Th、Tb.Ar、Tb.N、BALP、P1NP、OC、CBF-α1、TAZ、YAP、p-YAP表达水平显著降低,Tb.Sp显著升高(P<0.05);与PMOP组比较,Irisin-L、Irisin-M、Irisin-H组大鼠股骨组织骨小梁结构逐渐排列有序,空骨陷窝减少,股骨组织损伤逐渐减轻,BMD、Tb.Th、Tb.Ar、Tb.N、BALP、P1NP、OC、CBF-α1、TAZ、YAP、p-YAP表达水平依次显著升高,Tb.Sp依次显著降低(P<0.05);与Irisin-H组比较,Irisin-H+VTPF组大鼠股骨组织的骨小梁结构紊乱,空骨陷窝明显增加,股骨组织损伤加重,BMD、Tb.Th、Tb.Ar、Tb.N、BALP、P1NP、OC、CBF-α1、TAZ、YAP、p-YAP表达水平显著降低,Tb.Sp显著升高(P<0.05)。结论:鸢尾素可以通过激活Hippo-YAP信号通路,调节绝经后骨质疏松大鼠骨代谢,防治骨质疏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鸢尾素 Hippo-Yes相关蛋白信号通路 绝经后骨质疏松 骨代谢
下载PDF
鸢尾素及其上下游抗抑郁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桑加拉 李姗姗 +5 位作者 崔鑫 任晴晴 侯瑞铃 潘兴芳 王慎军 赵美丹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0-138,共9页
抑郁症是主要的致残原因之一,对人们带来不利影响。尽管抗抑郁药种类较多,但临床上抑郁症治疗效果依然欠佳。因此,目前仍需要探索新的抗抑郁机制。鸢尾素对神经系统的有益作用逐渐被阐明,研究发现鸢尾素具有抗抑郁的作用,其或将成为治... 抑郁症是主要的致残原因之一,对人们带来不利影响。尽管抗抑郁药种类较多,但临床上抑郁症治疗效果依然欠佳。因此,目前仍需要探索新的抗抑郁机制。鸢尾素对神经系统的有益作用逐渐被阐明,研究发现鸢尾素具有抗抑郁的作用,其或将成为治疗抑郁症的新靶点。本研究旨在探讨鸢尾素及其上下游抗抑郁的作用机制,通过查阅现有的研究阐释鸢尾素与抑郁症之间的联系,提出SIRT1/PGC-1α可能介导FNDC5/鸢尾素调控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促进神经发生,改善抑郁症的潜在机制,为鸢尾素及其上下游抗抑郁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鸢尾素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下载PDF
基于NLRP3炎性相关因子观察鸢尾素对脑梗死大鼠神经元细胞焦亡及梗死面积的影响
5
作者 王式林 张军辉 +2 位作者 魏守蓉 李倩 马清峰 《中国老年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7-392,共6页
目的探究Nod样受体蛋白(NLRP)3炎性相关因子观察鸢尾素对脑梗死大鼠神经元细胞焦亡及梗死面积的影响。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鸢尾素组、NLRP3抑制剂组、阿司匹林组,除正常组外均建立脑梗死大鼠模型,建模后,正常组及模... 目的探究Nod样受体蛋白(NLRP)3炎性相关因子观察鸢尾素对脑梗死大鼠神经元细胞焦亡及梗死面积的影响。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鸢尾素组、NLRP3抑制剂组、阿司匹林组,除正常组外均建立脑梗死大鼠模型,建模后,正常组及模型组采用5μl磷酸盐缓冲液(PBS)侧脑室注射,鸢尾素组采用5μl PBS中加入0.35μg鸢尾素重组多肽注射,阿司匹林组采用5μl PBS中加入0.30μg阿司匹林注射,NLRP3抑制剂组采用NLRP3抑制剂10μg/kg侧脑室注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Western印迹分别检测血清NLRP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1、白细胞介素(IL)-1β表达,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病理组织,TUNEL检测神经元细胞焦亡及脑梗死面积检测。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清中炎性因子IL-6、IL-1、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鸢尾素组NLRP3、Caspase-1、IL-1β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鸢尾素组比较,阿司匹林组NLRP3、Caspase-1、IL-1β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脑梗死面积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鸢尾素组脑梗死面积明显降低(P<0.05);与鸢尾素组比较,阿司匹林组脑梗死面积明显升高(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NLRP3、NLRP1、Caspase-1、IL-1β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鸢尾素组NLRP3、NLRP1、Caspase-1、IL-1β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鸢尾素组比较,阿司匹林组NLRP3、NLRP1、Caspase-1、IL-1β表达明显升高(P<0.05);而鸢尾素组与NLRP3抑制剂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正常组脑组织神经元细胞胞质饱满,无明显核破裂现象,组织结构清晰;模型组脑组织皮层区可见大量神经元细胞胞质空泡化、细胞核固缩,且组织紊乱、结构疏松、对侧较浅且核破裂明显;鸢尾素组细胞胞质空泡化及神经元细胞核固缩减少,脑组织接近正常生理结构;阿司匹林组细胞核仍有组织结构疏松及核固缩、核破裂现象。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神经元细胞焦亡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鸢尾素组细胞焦亡率明显降低(P<0.05);与鸢尾素组比较,阿司匹林组细胞焦亡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鸢尾素可改善脑梗死大鼠神经元细胞焦亡和缩短脑梗死面积,这与降低NLRP3、Caspase-1、IL-1β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d样受体蛋白(NLRP)3 鸢尾素 脑梗死 神经元细胞焦亡 梗死面积
下载PDF
血清鸢尾素水平对高血压合并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6
作者 吉娜·伊力 姚晓光 李南方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7期91-95,共5页
目的观察血清鸢尾素(Irisin)水平对高血压合并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诊断价值。方法156例高血压患者,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结果分为重度OSAS组(79例)和非重度OSAS组(77例)。收集两组基线资料,均进行多导睡眠监测(P... 目的观察血清鸢尾素(Irisin)水平对高血压合并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诊断价值。方法156例高血压患者,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结果分为重度OSAS组(79例)和非重度OSAS组(77例)。收集两组基线资料,均进行多导睡眠监测(PSG)、动态血压监测,测定血清鸢尾素水平。比较两组基线资料、血清鸢尾素水平,分析血清鸢尾素水平与各项指标的相关性、血清鸢尾素水平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结果两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诊室收缩压(SBP)、诊室舒张压(DBP)及24 h平均SBP、24 h平均DBP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重度OSAS组患者的年龄、男性占比、腹围、颈围、AHI均高于非重度OSAS组,平均血氧饱和度(MSpO_(2))、最低血氧饱和度(LSpO_(2))低于非重度OSA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56例患者中位血清鸢尾素水平为25.17 ng/ml,重度OSAS组中位血清鸢尾素水平为14.94(4.45,28.93)ng/ml,非重度OSAS组中位血清鸢尾素水平为42.34(21.93,74.31)ng/ml。两组患者中位血清鸢尾素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156例高血压患者中,血清鸢尾素水平与年龄、AHI呈负相关(r=-0.175、-0.359,P=0.029、0.000<0.05),与MSpO_(2)呈正相关(r=0.188,P=0.020<0.05)。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鸢尾素浓度临界值为38.07 ng/ml,曲线下面积(AUC)为0.761,其敏感度为86.08%(68/79),特异度为61.04%(47/77),阳性预测值为69.39%(68/98),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1.03%(47/58)。结论高血压人群中,OSAS患者血清鸢尾素浓度与OSAS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且血清鸢尾素水平可作为重度OSAS患者的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高血压 血清鸢尾素
下载PDF
血清乳脂肪球表皮生长因子8、鸢尾素对结直肠息肉病人复发的预测价值
7
作者 刘玉杰 赵志强 王子琤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530-533,共4页
目的 探究血清乳脂肪球表皮生长因子8(MFG-E8)、鸢尾素对结直肠息肉病人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 以石家庄市中医院2021年6—12月收治的96例结直肠息肉病人为息肉组进行回顾性研究,另选取该院同期健康体检志愿者96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 目的 探究血清乳脂肪球表皮生长因子8(MFG-E8)、鸢尾素对结直肠息肉病人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 以石家庄市中医院2021年6—12月收治的96例结直肠息肉病人为息肉组进行回顾性研究,另选取该院同期健康体检志愿者96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MFG-E8、鸢尾素水平。术后随访半年,根据是否复发将息肉组病人分为复发组(32例)和未复发组(64例),比较两组血清MFG-E8、鸢尾素水平。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血清MFG-E8、鸢尾素对结直肠息肉病人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 息肉组血清MFG-E8[(145.31±22.44)μg/L比(92.39±15.65)μg/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鸢尾素[(5.17±0.82)ng/L比(8.54±1.13)ng/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复发组血清MFG-E8[(163.39±26.31)μg/L比(136.27±17.51)μg/L]水平明显高于未复发组(P<0.05),鸢尾素[(4.58±0.74)ng/L比(5.46±0.86)ng/L]水平明显低于未复发组(P<0.05)。MFG-E8、鸢尾素联合预测结直肠息肉病人复发的ROC曲线下面积(AUC)(0.87)显著大于MFG-E8单独预测的AUC(0.74)(P=0.030)及鸢尾素单独预测的AUC(0.72)(P<0.05)。结论 结直肠息肉病人血清MFGE8水平明显升高,鸢尾素水平明显降低,两者联合检测对于结直肠息肉病人复发具有一定的预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息肉 乳脂肪球表皮生长因子8 鸢尾素 复发 预测
下载PDF
鸢尾素与骨代谢相关性
8
作者 陈红 李小凤 《生物医学》 2024年第2期240-245,共6页
鸢尾素是一种由骨骼肌分泌的肌细胞因子,在骨代谢中起主要作用。大量的试验数据表明,鸢尾素可促进骨生成,保护骨细胞免受地塞米松诱导的细胞凋亡,防止骨和肌肉质量损失,并加速骨折愈合。在绝经后女性和老年男性中观察到血清鸢尾素水平降... 鸢尾素是一种由骨骼肌分泌的肌细胞因子,在骨代谢中起主要作用。大量的试验数据表明,鸢尾素可促进骨生成,保护骨细胞免受地塞米松诱导的细胞凋亡,防止骨和肌肉质量损失,并加速骨折愈合。在绝经后女性和老年男性中观察到血清鸢尾素水平降低,与骨质疏松症和骨折的风险增加相关。本片综述将从鸢尾素的来源以及和骨的生成和代谢,分析出鸢尾素与骨代谢之间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鸢尾素 骨代谢 骨质疏松
下载PDF
鸢尾素与代谢紊乱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9
作者 周旭升 侯悦 李艳英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006-0009,共4页
鸢尾素(Irisin)是一种新型的肌肉因子,在小鼠和人类的研究中发现骨骼肌在运动反应中大量产生。目前大部分观点认为鸢尾素对于肥胖、糖代谢、脂代谢均有有益的作用,但目前关于血清鸢尾素对于代谢的影响的机制和原因尚没有一个肯定的结论... 鸢尾素(Irisin)是一种新型的肌肉因子,在小鼠和人类的研究中发现骨骼肌在运动反应中大量产生。目前大部分观点认为鸢尾素对于肥胖、糖代谢、脂代谢均有有益的作用,但目前关于血清鸢尾素对于代谢的影响的机制和原因尚没有一个肯定的结论,且有研究表明,关于血清鸢尾素关于代谢的相关性在男性和女性之间也存在着差异。本文就血清鸢尾素水平与体内糖代谢、脂代谢、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等的关系进行综述,并对未来的鸢尾素研究热点提出展望,在早时期发现人体内存在的危险因素并进行积极的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鸢尾素 糖代谢 脂代谢 肥胖
原文传递
鸢尾素和鸢尾素-纳米脂质颗粒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抗癌作用及其机制
10
作者 于志辉 袁斌 +1 位作者 诸葛祥真 于祥远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10期1792-1798,共7页
目的:探讨鸢尾素和鸢尾素-纳米脂质颗粒(liposomes, LPs)对人类非小细胞肺癌细胞H1299的影响及其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纳米颗粒表征和细胞线粒体形态。CCK8和流式细胞术分析鸢尾素和鸢尾素-LPs对H1299细胞活力、凋亡... 目的:探讨鸢尾素和鸢尾素-纳米脂质颗粒(liposomes, LPs)对人类非小细胞肺癌细胞H1299的影响及其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纳米颗粒表征和细胞线粒体形态。CCK8和流式细胞术分析鸢尾素和鸢尾素-LPs对H1299细胞活力、凋亡和周期的影响。qRT-PCR和Western blot分析鸢尾素对Nrf2/HO-1信号的影响。结果:鸢尾素和鸢尾素-LPs能显著抑制H1299细胞的生长和细胞周期并促进其凋亡,其中鸢尾素-LPs的抑制效果更为显著。通过细胞骨架着色和线粒体膜电位检测,发现鸢尾素和鸢尾素-LPs能显著改变细胞骨架结构和线粒体功能。此外,鸢尾素和鸢尾素-LPs能显著诱导铁依赖性的脂质过氧化,即铁死亡。最后,鸢尾素和鸢尾素-LPs能显著调整Nrf2/HO-1信号通路的表达。结论:本研究揭示了鸢尾素和鸢尾素-LPs的抗肺癌活性和可能的作用机制,为鸢尾素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鸢尾素 纳米脂质颗粒 非小细胞肺癌 铁死亡 活性氧
下载PDF
鸢尾素减轻模拟失重下心肌细胞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
11
作者 赵汐冉 高寒 +4 位作者 武子敬 薛桐 胡泽兵 张舒 郭显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52-157,162,共7页
目的探究鸢尾素(Irisin)对模拟失重下氧化应激和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使用2D回转器建立细胞模拟失重模型,将培养的H9C2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Irisin处理组(Irisin组)、模拟失重组(SMG组)、模拟失重+Irisin保护组(SMG+Irisin组... 目的探究鸢尾素(Irisin)对模拟失重下氧化应激和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使用2D回转器建立细胞模拟失重模型,将培养的H9C2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Irisin处理组(Irisin组)、模拟失重组(SMG组)、模拟失重+Irisin保护组(SMG+Irisin组)。分别采用qRT-PCR检测含Ⅲ型纤连蛋白结构域蛋白5(FNDC5)mRNA表达水平,ELISA检测细胞上清Irisin含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FNDC5、Irisin和氧化应激、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活性氧(ROS)水平,试剂盒检测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水平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体外实验证明,与CON组细胞相比,SMG组H9C2细胞中FNDC5和Irisin表达减少、细胞上清中Irisin含量减少(均P<0.01),提示模拟失重后细胞内源Irisin生成减少。H9C2细胞模拟失重72 h后ROS生成和MDA含量增加、GSH含量降低(均P<0.01),SOD活性降低(P<0.01),SOD1、SOD2蛋白表达降低(均P<0.01),提示模拟失重后H9C2细胞氧化应激水平升高。且与CON组相比,SMG组细胞凋亡率增加,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增加,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降低(均P<0.01),促凋亡蛋白BAX表达升高(P<0.05),提示模拟失重后H9C2细胞凋亡增加。与SMG组相比,SMG+Irisin组细胞的ROS、MDA水平降低(均P<0.01),GSH含量,SOD活性,SOD1、SOD2蛋白表达明显升高(均P<0.01),细胞凋亡率降低(P<0.01),BAX、cleaved caspase-3表达显著降低(均P<0.01),Bcl-2表达明显增加(P<0.01)。结论Irisin可通过减轻氧化应激水平,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缓解模拟失重所致的心肌细胞损伤,具有成为抗心肌损伤候选药物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鸢尾素 模拟失重 氧化应激 心肌细胞凋亡
下载PDF
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阿司匹林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心律失常中的应用及血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鸢尾素水平变化研究
12
作者 宋志 孙军鸽 +1 位作者 褚振宇 张田生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10-212,共3页
目的探究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阿司匹林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律失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依据随机数字表法按1∶1比例将92例AMI行PCI术后心律失常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基础组,每组各46例。基础组采用口服依... 目的探究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阿司匹林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律失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依据随机数字表法按1∶1比例将92例AMI行PCI术后心律失常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基础组,每组各46例。基础组采用口服依那普利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试验组采用口服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月。收集所有患者基线资料、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基础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校正QT间期(QTc)、QRS时限、心肌酶谱指标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TS-13)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降低,QT离散度(QTd)、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及鸢尾素(Irisin)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升高;试验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指标、心电图指标、心肌酶谱指标及ADAMTS-13水平均较同期基础组降低,NT-proBNP及Irisin水平均较同期基础组升高(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3)。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阿司匹林治疗AMI患者PCI术后心律失常安全有效,可调节血清Irisin、ADAMTS-13水平,减轻心肌损伤,提高心功能,促使心电图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库巴曲缬沙坦 急性心肌梗死 阿司匹林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律失常 鸢尾素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
下载PDF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清鸢尾素、25-羟基维生素D水平检测及意义
13
作者 汤浩文 周岩 王小娥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6期27-30,共4页
目的检测鸢尾素、25-羟基维生素D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22年2月—9月在厦门市第五医院进行产检的孕妇317例,所有病例均在孕24~28周行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登记患者的一般资料,OGTT结果异常的153例为... 目的检测鸢尾素、25-羟基维生素D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22年2月—9月在厦门市第五医院进行产检的孕妇317例,所有病例均在孕24~28周行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登记患者的一般资料,OGTT结果异常的153例为GDM组,OGTT结果正常的164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检测两组病例血清鸢尾素、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同时检测糖脂代谢指标,计算胰岛素抵抗。比较两组之间各指标的差异,采用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法分析GDM的危险因素,探讨两个因子在GDM中的临床价值。结果两组血清鸢尾素、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差异均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GDM的危险因素,25-羟基维生素D是保护性因素(OR 0.262,95%CI 0.080~0.856,P=0.027);血清鸢尾素是保护因素(OR 0.001,95%CI 0.000~0.010,P<0.01)。结论鸢尾素和25-羟基维生素D在GDM孕妇血清中呈低水平表达;鸢尾素、25-羟基维生素D可能是GDM的保护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 糖尿病 25-羟基维生D 鸢尾素
下载PDF
鸢尾素、脂质运载蛋白-2与急性肺栓塞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
14
作者 刘燕山 刘德智 +1 位作者 张海生 王国华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4年第2期15-19,共5页
目的探讨鸢尾素(Irisin)与脂质运载蛋白-2(Lipocalin-2)对急性肺栓塞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就诊于我院经CT肺动脉造影明确诊断为急性肺栓塞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依照症状性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 目的探讨鸢尾素(Irisin)与脂质运载蛋白-2(Lipocalin-2)对急性肺栓塞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就诊于我院经CT肺动脉造影明确诊断为急性肺栓塞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依照症状性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是否复发和患者是否死亡进行分组,对比各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等一般资料。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血清Irisin、Lipocalin-2对全因死亡的预测价值。绘制ROC曲线观察血清Irisin、Lipocalin-2对急性肺栓塞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症状性VTE复发患者血清Irisin水平明显低于症状性VTE未复发患者,而血清Lipocalin-2水平则明显高于症状性VTE未复发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患者血清Irisin水平明显低于存活患者,而血清Lipocalin-2水平则明显高于存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显示,血清Irisin水平降低和血清Lipocalin-2水平升高是患者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P=0.013,HR=0.138,95%CI:0.029~0.661;P=0.017,HR=1.869,95%CI:1.118~3.125)。血清Irisin预测症状性VTE复发的敏感度为92.9%,特异性为81.5%,AUC为0.881;预测全因死亡的敏感度为87.5%,特异性为75.9%,AUC为0.860。血清Lipocalin-2预测症状性VTE复发的敏感度为85.7%,特异性为63.0%,AUC为0.766;预测全因死亡的敏感度为87.5%,特异性为79.3%,AUC为0.867。结论血清Irisin水平降低和血清Lipocalin-2水平升高均是急性肺栓塞患者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血清Irisin对急性肺栓塞患者症状性VTE复发和全因死亡均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血清Lipocalin-2对急性肺栓塞患者全因死亡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鸢尾素 脂质运载蛋白-2 急性肺栓塞 预后
下载PDF
鸢尾素与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谭安隽 杨晶晶 李天荣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1-94,共4页
目的 探讨鸢尾素(irisin)与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40例新诊断的T2DM患者作为T2DM组,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NC)组。收集并测量2组一般临床指标、代谢指标、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 目的 探讨鸢尾素(irisin)与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40例新诊断的T2DM患者作为T2DM组,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NC)组。收集并测量2组一般临床指标、代谢指标、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IFN)-γ及irisin水平,比较2组上述指标水平的差异,分析irisin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irisin与新诊断T2DM的关系。结果 与NC组相比,T2DM组血清炎性因子IL-1β、IL-6、TNF-α、IFN-γ水平明显升高,irisin水平明显下降(P<0.05)。irisin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IL-1β及IFN-γ呈负相关(P<0.05)。血清irisin水平升高是发生T2DM的保护因素(P<0.01)。结论 新诊断T2DM患者血清irisin水平下降,irisin与机体糖代谢、胰岛素抵抗以及炎症反应有关,可能对T2DM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鸢尾素 糖代谢 稳态模型胰岛抵抗指数 炎性因子
下载PDF
鸢尾素在糖脂代谢相关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丽华 高宇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23年第8期731-736,共6页
鸢尾素主要是运动后由肌细胞产生及分泌的肌细胞因子,在脂肪组织、肝脏、胰腺、睾丸、胃等组织中也有表达,其前体物质是Ⅲ型纤维连接蛋白结构域5(FNDC5),经裂解后分泌到外周循环中。鸢尾素通过MAPK、AMPK、PI3K/Akt及STAT3/Snail等信号... 鸢尾素主要是运动后由肌细胞产生及分泌的肌细胞因子,在脂肪组织、肝脏、胰腺、睾丸、胃等组织中也有表达,其前体物质是Ⅲ型纤维连接蛋白结构域5(FNDC5),经裂解后分泌到外周循环中。鸢尾素通过MAPK、AMPK、PI3K/Akt及STAT3/Snail等信号通路,促进白色脂肪组织棕色样变,增加线粒体代谢及能量消耗,改善胰岛素抵抗,调节炎症因子、神经系统分化及成骨细胞增殖等,有望成为多种糖脂代谢相关疾病的新型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鸢尾素 2型糖尿病 肥胖 心血管疾病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下载PDF
鸢尾素通过Nrf2/GPX4信号通路减轻脂多糖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17
作者 罗晶 彭君 +2 位作者 张静 王赟 李心怡 《医学新知》 CAS 2023年第2期83-90,共8页
目的探讨Nrf2/GPX4信号通路在鸢尾素减轻脂多糖(LPS)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72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急性肺损伤组(ALI组)、鸢尾素组(Ir组)、鸢尾素+Nrf2抑制剂组(Ir+ML385组)。各组于模型制备后24 h收... 目的探讨Nrf2/GPX4信号通路在鸢尾素减轻脂多糖(LPS)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72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急性肺损伤组(ALI组)、鸢尾素组(Ir组)、鸢尾素+Nrf2抑制剂组(Ir+ML385组)。各组于模型制备后24 h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测定BALF中蛋白浓度,采用ELISA法检测BALF中IL-6、TNF-α含量;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结果并评分,计算肺组织湿/干重比;比色法检测肺组织中Fe^(2+)、MDA、GSH含量;Western blot测定肺组织中GPX4、ACSL4及胞核Nrf2的表达。结果与C组比较,ALI组中BALF蛋白浓度、IL-6、TNF-α含量、肺组织病理损伤评分、湿/干重比、Fe^(2+)、MDA含量均增加,GSH含量降低,GPX4表达降低,ACSL4、胞核Nrf2表达增加(P<0.05);与ALI组比较,Ir组中BALF蛋白浓度、IL-6、TNF-α含量、肺组织病理损伤评分、湿/干重比、Fe^(2+)、MDA含量均降低,GSH含量增加,GPX4、胞核Nrf2表达增加,ACSL4表达降低(P<0.05);与Ir组比较,Ir+ML385组中BALF蛋白、IL-6、TNF-α含量、肺组织病理损伤评分、湿/干重比、Fe^(2+)、MDA含量均增加,GSH含量降低,GPX4、胞核Nrf2表达降低,ACSL4表达增加(P<0.05)。结论Nrf2/GPX4信号通路参与了鸢尾素减轻LPS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的过程,其与抑制铁死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鸢尾素 急性肺损伤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 铁死亡
下载PDF
血清GDF-15、鸢尾素与急性冠脉综合征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病人预后的关系
18
作者 富丽娟 高蕾 张明明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13期2455-2460,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鸢尾素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MVA)病人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北京市垂杨柳医院收治的ACS病人292例,根据心电监护结果将其分为单纯ACS组(对照组,230例)和... 目的:探讨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鸢尾素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MVA)病人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北京市垂杨柳医院收治的ACS病人292例,根据心电监护结果将其分为单纯ACS组(对照组,230例)和ACS伴MVA组(研究组,62例),以同期性别、年龄等为匹配条件招募的6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组,比较3组血清GDF-15、鸢尾素水平。随访1年,根据随访期间是否发生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再入院等不良心脏事件将研究组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比较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血清GDF-15、鸢尾素水平及其他可能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ACS伴MVA病人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血清GDF-15、鸢尾素水平与ACS伴MVA病人预后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GDF-15、鸢尾素水平对ACS伴MVA病人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组血清GDF-15水平高于对照组和健康组(P<0.05),对照组血清GDF-15水平高于健康组(P<0.05);研究组血清鸢尾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和健康组(P<0.05),对照组血清鸢尾素水平低于健康组(P<0.05)。62例ACS伴MVA病人随访1年共获得60例随访结果(96.77%),失访率为3.23%,获得随访的60例ACS伴MVA病人中发生不良心脏事件17例(28.33%)。预后不良组室壁运动异常、室壁瘤、心电图ST段压低占比高于预后良好组,血清肌酸激酶(CK)、心肌肌钙蛋白I(cTnI)、GDF-15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血清鸢尾素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CK、cTnI、GDF-15、鸢尾素及室壁瘤均是ACS伴MVA病人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血清GDF-15与室壁瘤、CK、cTnI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51,0.423,0.415,P均<0.05);鸢尾素与室壁瘤、CK、cTnI、GDF-15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46,-0.357,-0.361,-0.503,P均<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GDF-15、鸢尾素预测ACS伴MVA病人预后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2.21μg/L、322.26 ng/L,二者联合检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48,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24%、67.44%。结论:ACS伴MVA病人血清GDF-15、鸢尾素表达异常,血清GDF-15、鸢尾素均是ACS伴MVA病人预后的影响因素,血清GDF-15、鸢尾素联合检测对病人预后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生长分化因子-15 鸢尾素 预后 相关性
下载PDF
鸢尾素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短期预后相关
19
作者 姚丽娜 时伟 +3 位作者 马艳 车雅男 孙喜燕 纪利利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23年第4期298-300,315,共4页
目的:探讨鸢尾素达水平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溶栓治疗短期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ACI患者95例,均给予静脉注射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于溶栓90 d后采用改良版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疗效,并根据其评分进行分组,0~1分为预后良好组,2~6... 目的:探讨鸢尾素达水平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溶栓治疗短期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ACI患者95例,均给予静脉注射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于溶栓90 d后采用改良版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疗效,并根据其评分进行分组,0~1分为预后良好组,2~6分为预后不良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所有患者血清鸢尾素水平,分析其与mRS评分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s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ACI预后的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鸢尾素对ACI患者短期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预后良好组纳入46例ACI患者,预后不良组纳入49例;溶栓前预后良好组血清鸢尾素浓度显著高于预后不良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鸢尾素水平与mRS评分呈低度负相关(r=-0.245,P=0.017);单因素分析显示,鸢尾素、年龄、冠心病、心房颤动、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溶栓治疗间隔时间对ACI预后具有显著影响(P均≤0.05);Logistics回归显示,鸢尾素(OR=2.316,95%CI:1.166~4.600)、溶栓治疗间隔时间(OR=3.353,95%CI:1.097~10.249)、年龄(OR=2.270,95%CI:1.017~5.071)及NIHSS评分(OR=2.075,95%CI:1.025~4.202)是影响ACI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鸢尾素为250.6 ng/L时,ROC曲线下面积为0.868,灵敏度为74.3%,特异性为83.5%。结论:鸢尾素可作为急性ACI溶栓治疗后90 d预后的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鸢尾素 急性脑梗死 溶栓 临床预后
下载PDF
血清鸢尾素、脂联素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被引量:1
20
作者 胡小春 叶丛 +2 位作者 马瑞松 周燕 李海涛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12,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鸢尾素及脂联素(APN)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24例H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来该院体检的健康者11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鸢尾素、APN水平,分析研究... 目的探讨血清鸢尾素及脂联素(APN)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24例H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来该院体检的健康者11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鸢尾素、APN水平,分析研究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鸢尾素、APN水平预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价值。结果研究组血清鸢尾素、APN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斑块形成组与非斑块形成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吸烟史、饮酒史、收缩压、舒张压、血压控制良好、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一氧化氮、尿酸、肌酐、内皮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形成组甘油三酯、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非斑块形成组(P<0.05),鸢尾素、APN水平低于非斑块形成组(P<0.05)。多因素一般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同型半胱氨酸水平[OR=4.415(95%CI:1.817,10.730)]、血清鸢尾素水平[OR=4.027(95%CI:1.657,9.787)]、APN水平[OR=3.165(95%CI:1.302,7.691)]是影响研究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鸢尾素、APN水平预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3.16和12.24μg/mL,敏感性分别为82.14%(95%CI:0.631,0.939)、85.71%(95%CI:0.673,0.960),特异性分别为73.96%(95%CI:0.640,0.824)、64.58%(95%CI:0.542,0.741),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7(95%CI:0.661,0.821)、0.771(95%CI:0.687,0.842),两者联合预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和AUC分别为82.14%(95%CI:0.631,0.939)、94.79%(95%CI:0.883,0.983)、0.886(95%CI:0.816,0.936)。结论H型高血压患者鸢尾素、APN水平均异常降低,临床检测血清鸢尾素、APN水平可作为预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鸢尾素 脂联 颈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