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波-酶法协同制备梅花鹿鹿血肽及其体内抗疲劳活性研究
1
作者 刘超 马遥 +1 位作者 刘艳秋 李凤林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22-29,共8页
目的采用超声波辅助生物酶法协同制取鹿血肽,研究酶解条件对鹿血肽得率的影响。方法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优化混合蛋白酶不同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加酶量、pH。以小鼠游泳时间为指标,研究鹿血多肽的抗疲劳活性。结果鹿血酶解的温度为50... 目的采用超声波辅助生物酶法协同制取鹿血肽,研究酶解条件对鹿血肽得率的影响。方法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优化混合蛋白酶不同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加酶量、pH。以小鼠游泳时间为指标,研究鹿血多肽的抗疲劳活性。结果鹿血酶解的温度为50℃、酶解时间为4.0 h、加酶量5.5%、pH 7.5为较优酶解条件,此时水解度为29.10%。小鼠抗疲劳实验显示:鹿血多肽高、中、低剂量组小鼠游泳力竭时间延长率分别为159.46%、91.89%、13.51%,与对照组相比,鹿血多肽高、中剂量组游泳力竭时间均显著延长(P<0.05);鹿血多肽高剂量组小鼠游泳力竭后,解剖检测发现肝脏中肝糖原含量以及血液中的尿素氮浓度、乳酸含量均显著提升(P<0.05),明显提高运动后小鼠机体代谢活动,增强其抗疲劳能力。结论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梅花鹿鹿血肽的抗疲劳机制和开发鹿血肽酒等相关产品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血 超声波-酶法水解 抗疲劳活性
原文传递
酶解法制备鹿血生物活性肽的工艺研究
2
作者 高倩倩 付慧 +1 位作者 李红莹 王英臣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95-99,共5页
以鹿血为原料,采用超声波破碎法制备血红蛋白粉,然后对其进行酶解制备鹿血生物活性肽。在筛选出最适蛋白酶的基础上,以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结合响应面法优化鹿血生物活性肽的酶解法制备工艺。结果表明:最适蛋白酶... 以鹿血为原料,采用超声波破碎法制备血红蛋白粉,然后对其进行酶解制备鹿血生物活性肽。在筛选出最适蛋白酶的基础上,以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结合响应面法优化鹿血生物活性肽的酶解法制备工艺。结果表明:最适蛋白酶为木瓜蛋白酶;最佳制备工艺为酶解温度58℃、酶解时间4 h、酶添加量7.3%(以血红蛋白粉质量计)、pH 10.2,在此条件下,鹿血生物活性肽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最大,为75.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血 生物活性肽 蛋白酶 血红蛋白粉
下载PDF
鹿血鉴定技术研究现状
3
作者 刘爽 王一凡 +4 位作者 杨心怡 刘德芳 黄春华 张书环 楼迪栋 《药物资讯》 2023年第3期202-208,共7页
鹿血是十分珍贵的中药材,具有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体质和抗衰老等作用,在我国作为药用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由于鹿血来源稀少且药用价值珍贵,在经济利益驱使下,市场上出现假冒(猪、牛、羊等)或伪劣的鹿血制品,由于传统中药鉴定方法在鹿血... 鹿血是十分珍贵的中药材,具有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体质和抗衰老等作用,在我国作为药用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由于鹿血来源稀少且药用价值珍贵,在经济利益驱使下,市场上出现假冒(猪、牛、羊等)或伪劣的鹿血制品,由于传统中药鉴定方法在鹿血的鉴定中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因此为确保鹿血质量,用于开发鉴别鹿血及常见家畜的血液制品的现代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将为鹿血及其制品的质量保证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基础,故开展本课题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血 伪品 微卫星序列 鉴别技术
下载PDF
中性蛋白酶酶解条件对鹿血酒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冬婕 马泽芳 +1 位作者 崔凯 李建栋 《经济动物学报》 CAS 2019年第3期152-156,共5页
研究中性蛋白酶不同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和酶含量对鹿血酶解程度的影响,进一步提高鹿血的使用价值,将鹿血抗凝处理后,加入蒸馏水稀释至体积分数40%,采用3×3三因子试验,设计酶解时间(A)、酶解温度(B)、酶含量(C) 3个因素,每个因素设... 研究中性蛋白酶不同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和酶含量对鹿血酶解程度的影响,进一步提高鹿血的使用价值,将鹿血抗凝处理后,加入蒸馏水稀释至体积分数40%,采用3×3三因子试验,设计酶解时间(A)、酶解温度(B)、酶含量(C) 3个因素,每个因素设计3个水平,以酶解后过滤的残渣量为指标确定最佳酶解条件,将残渣量最少的酶解液与白酒按比例混合制成体积分数为40%的鹿血酒,并与其他3个品牌的鹿血酒进行氨基酸含量的测定与比较。结果表明:酶解时间8 h的酶解残渣量极显著低于酶解时间6 h和10 h的(P<0.01);酶解温度50℃的酶解残渣量显著低于37℃的(P<0. 05),但与63℃的差异不显著;酶含量4%的酶解残渣量极显著低于酶含量3%和5%的(P<0.01);体积分数40%鹿血酒中EAA、NEAA和AA总量分别为1.504,1.936,3. 440 mg/m L,均高于其他3个品牌的鹿血酒。由此说明,向体积分数40%鹿血中添加4%的中性蛋白酶,经50℃酶解8 h后制成的鹿血酒澄清、透明且氨基酸含量高,品质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血 中性蛋白酶 酶解因素 氨基酸 鹿血酒品质
下载PDF
鹿血对小鼠肠道菌群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鹰 张晓莉 +8 位作者 董艳 刘亚威 张红军 唐晓云 李英兰 宋宝辉 朱晓东 赵启超 张磊芝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6期8-10,共3页
本实验以肠道菌群检测与免疫学腹腔Mφ吞噬功能测定、溶血空斑试验、淋巴细胞转化试验、NK(自然杀伤)细胞活性测定等方法,初步研究了中药鹿血对抗生素造成的菌群失调性腹泻小鼠肠道菌群及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中药鹿血不但能... 本实验以肠道菌群检测与免疫学腹腔Mφ吞噬功能测定、溶血空斑试验、淋巴细胞转化试验、NK(自然杀伤)细胞活性测定等方法,初步研究了中药鹿血对抗生素造成的菌群失调性腹泻小鼠肠道菌群及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中药鹿血不但能够促进肠道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杆菌、肠球菌、类杆菌的生长,对肠道菌群具有调整作用,而且对小鼠免疫功能有明显的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血 肠道菌群 免疫功能 药理学
下载PDF
鹿血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 被引量:22
6
作者 张志颉 孙佳明 +3 位作者 牛晓晖 宗颖 郭建 张辉 《吉林中医药》 2013年第1期61-63,共3页
鹿血有养血益精、行血祛瘀、消肿疗伤的功效。主治虚损腰痛,心悸,失眠症,肺痿吐血;崩漏,带下。其化学成分主要包括蛋白质、氨基酸、酶类、维生素、脂肪酸及激素类等物质,有抗衰老、补气补血、免疫调节、抗缺氧、抗疲劳等药理作用。
关键词 鹿血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下载PDF
胰蛋白酶酶解鹿血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12
7
作者 黄开华 周艳明 +2 位作者 吴畏 李彩卫 李娜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02-305,共4页
研究了胰蛋白酶对鹿血的酶解作用,以酶解产物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为指标,分析了酶浓度(酶∶蛋白)、底物浓度(鹿血∶水)、pH值、酶解时间和酶解温度等因素对酶解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酶解条件是酶浓度为8%,底物... 研究了胰蛋白酶对鹿血的酶解作用,以酶解产物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为指标,分析了酶浓度(酶∶蛋白)、底物浓度(鹿血∶水)、pH值、酶解时间和酶解温度等因素对酶解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酶解条件是酶浓度为8%,底物浓度(鹿血∶水)为1∶3,pH值为7.5,酶解时间为3h,酶解温度为55℃。在此条件下酶解产物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分别可达91.63%和94.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蛋白酶 鹿血 酶解 清除率
下载PDF
复方鹿血冻干粉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胡圣爱 王册 +1 位作者 耿志辉 吉春巧 《河北医药》 CAS 2003年第10期732-732,共1页
目的 探讨复方鹿血冻干粉对氢化泼尼松所致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以及T细胞亚群测定。方法 小鼠肌肉注射氢化泼尼松 2 5mg kg建立免疫功能低下模型 ,观察并计算腹腔巨噬细胞对鸡红细胞的吞噬百分率及吞噬指数 ... 目的 探讨复方鹿血冻干粉对氢化泼尼松所致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以及T细胞亚群测定。方法 小鼠肌肉注射氢化泼尼松 2 5mg kg建立免疫功能低下模型 ,观察并计算腹腔巨噬细胞对鸡红细胞的吞噬百分率及吞噬指数 ;用流式细胞仪测定T3、T4 、T8,计算T4 T8比值。结果 复方鹿血冻干粉的三个剂量组均能使免疫功能低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及吞噬指数升高 ,并能刺激T4 的形成和成熟。结论 复方鹿血冻干粉可增强小鼠细胞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鹿血冻干粉 免疫调节 研究 腹腔巨噬细胞 吞噬功能
下载PDF
基于代谢组学技术的鹿血与鹿茸血鉴别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张然然 王磊 +2 位作者 李洋 徐佳萍 邢秀梅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533-1539,共7页
旨在研究鹿血与鹿茸血之间的小分子代谢物组分差异,为鹿血、鹿茸血相关产品的深度开发提供理论基础。采用超高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方法(PCA、OPLSDA)对鹿血与鹿茸血的整体代谢物组分进行比... 旨在研究鹿血与鹿茸血之间的小分子代谢物组分差异,为鹿血、鹿茸血相关产品的深度开发提供理论基础。采用超高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方法(PCA、OPLSDA)对鹿血与鹿茸血的整体代谢物组分进行比较,并进行定量分析。多元统计分析显示,鹿血与鹿茸血在X变量上区分明显,表明两者在小分子代谢物层面上是有着明显的区别。根据代谢物的峰值共筛选出28种显著差异表达代谢物,其中脂类、核苷酸及天然抗氧化剂-麦角硫因在鹿茸血中含量较高。鹿血与鹿茸血的代谢组学分析能够为鹿血相关产品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血 鹿茸血 代谢组学
下载PDF
中药鹿血晶治疗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10
作者 孙红 李占东 +2 位作者 薛冬 李元青 李萍萍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2年第9期832-833,共2页
目的:观察中药饮片鹿血晶治疗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有明确病理学诊断的晚期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化疗后血小板计数>3×109个/L且<8×109个/L时,给予鹿血晶口服1 g,bid,连服6 d。结果:服药6 d后,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饮片鹿血晶治疗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有明确病理学诊断的晚期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化疗后血小板计数>3×109个/L且<8×109个/L时,给予鹿血晶口服1 g,bid,连服6 d。结果:服药6 d后,观察的患者血小板计数均较服药前升高,8例患者升高至8×109个/L以上。结论:中药饮片鹿血晶可迅速升高化疗后患者血小板计数且安全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血 化疗 血小板减少症
下载PDF
鹿血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概况 被引量:22
11
作者 蒋蕾 赵文静 常惟智 《中医药信息》 2006年第6期12-13,共2页
总结了近年来关于鹿血的相关报道,对鹿血的药理研究、临床应用、药用价值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尽的综述,表明鹿血具有突出的临床疗效和药理作用。为进一步深入地研究和拓宽其临床应用范围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 鹿血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综述
下载PDF
鹿血中的无机元素和氨基酸 被引量:7
12
作者 贾晓光 陈敏 倪慧 《中药材》 CAS CSCD 1999年第10期492-493,共2页
据古书记载,鹿血味甘、咸、热,有起“阴痿”、“补虚、止腰痛”、“治肺痿吐血及崩中带下”、“大补虚损,益精血”之功效。鹿血的保健功效已得到国内外广泛认可。本文对鹿血中无机元素和氨基酸的分析测定。
关键词 鹿血 无机元素 氨基酸
下载PDF
商业性活鹿无菌采血技术与鹿血资源开发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宋胜利 葛志广 +4 位作者 宋文涛 宋武涛 王灵霄 刘君慧 赵民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59-261,共3页
主要从鹿血的化学成分 ,药用功效、开发利用及其利用前景四个方面总结了鹿血的开发研究进展 。
关键词 鹿血 化学成分 药用功效 采集加工 活体无菌采血 中药
下载PDF
鹿血晶联合白细胞介素-11治疗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14
作者 施敏 刘颖 +1 位作者 王美鑑 邓觐云 《实用癌症杂志》 2017年第9期1454-1456,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鹿血晶联合白细胞介素-11治疗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方法将6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联合组30例给予中药鹿血晶联合白细胞介素-11,对照组30例给予白细胞介素-11,检测两组... 目的观察中药鹿血晶联合白细胞介素-11治疗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方法将6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联合组30例给予中药鹿血晶联合白细胞介素-11,对照组30例给予白细胞介素-11,检测两组治疗后第3天、第7天及第14天血常规,观察两组血小板计数变化情况,同时评价治疗疗效。结果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天两组血小板计数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第7天及第14天两组血小板计数相比较,联合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两组疗效相比,联合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鹿血晶联合白细胞介素-11治疗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能更加迅速安全地提高血小板,缩短治疗时间,最终使患者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减少 化疗 鹿血
下载PDF
鹿血双抗体夹心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舒心 朱明娴 +2 位作者 孙长江 谢芳 雷连成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40-442,452,共4页
通过制备兔抗鹿血和小鼠抗鹿血多克隆抗体,建立了以兔抗为包被抗体,鼠抗为检测抗体的鹿血双抗体夹心间接ELISA检测方法。采用方阵滴定法确定了抗原、抗体的最佳反应浓度,并对ELISA各反应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兔抗最佳包被浓度为1∶8 ... 通过制备兔抗鹿血和小鼠抗鹿血多克隆抗体,建立了以兔抗为包被抗体,鼠抗为检测抗体的鹿血双抗体夹心间接ELISA检测方法。采用方阵滴定法确定了抗原、抗体的最佳反应浓度,并对ELISA各反应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兔抗最佳包被浓度为1∶8 000,鼠抗的最佳反应浓度为1∶2 000,最佳封闭时间为60 min。该方法对鹿血检测灵敏,可达3×10-4倍稀释度,且对马血、牛血、羊血、猪血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说明该方法特异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血 ELISA 多克隆抗体
下载PDF
鹿血清蛋白多肽制备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根生 袁超 +1 位作者 韩冰 岳晓霞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6-61,共6页
以马鹿血清为原料,水解度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及响应曲面试验,对碱性蛋白酶法制备鹿血清多肽的工艺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法制备鹿血清多肽适宜条件为:血清蛋白浓度6%,反应时间5.3h,反应温度50℃,pH值为9,酶添加量为1241μ/g&... 以马鹿血清为原料,水解度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及响应曲面试验,对碱性蛋白酶法制备鹿血清多肽的工艺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法制备鹿血清多肽适宜条件为:血清蛋白浓度6%,反应时间5.3h,反应温度50℃,pH值为9,酶添加量为1241μ/g·蛋白,此时,鹿血清蛋白水解度约为21.37%,鹿血清蛋白多肽粉蛋白质含量为87.48%,水分为4.85%,灰分为7.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血 血清蛋白多肽 碱性蛋白酶
下载PDF
鹿血鉴别新方法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振学 穆培 +2 位作者 刘珂 张纯录 王丽茹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96-97,共2页
本文设计了一种鉴别鹿血的新方法,依据法医学血清学抗原抗体沉淀反应的理论,使用抗鹿Hb(血红蛋白)血清为抗体,快速准确地鉴别了鹿血干粉,为这种名贵中药的原料质量控制提供了一种新型准确稳定的方法。1 实验与方法1.1 抗鹿Hb血清的制备... 本文设计了一种鉴别鹿血的新方法,依据法医学血清学抗原抗体沉淀反应的理论,使用抗鹿Hb(血红蛋白)血清为抗体,快速准确地鉴别了鹿血干粉,为这种名贵中药的原料质量控制提供了一种新型准确稳定的方法。1 实验与方法1.1 抗鹿Hb血清的制备 抗原:无菌操作下采鹿血液若干毫升,装入加有适量抗凝剂的容器中,冰箱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血 鉴别 中药
下载PDF
鹿血酒的研制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宝华 杨振才 +1 位作者 李清 段相林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0年第1期114-116,共3页
以优质纯粮白酒原液为酒基 ,以梅花鹿血为主要原料 ,配以名贵辅料 ,从酒香型、酒度数和加血量等方面进行了配方优选 ,并采用过滤技术 ,成功地制备了具有特殊营养和风味的鹿血酒 .
关键词 鹿血 配方 工艺 营养
下载PDF
鹿血中甾体化合物的分离与结构鉴定 被引量:3
19
作者 袁媛 徐德平 吴盼盼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67-671,共5页
利用乙醇对鹿血的有效成分进行提取,经MCI柱层析粗分,再经ODS反相色谱柱反复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Ⅰ、Ⅱ、Ⅲ,通过1HNMR、13CNMR等方法鉴定出Ⅰ为△4,14-雄烯-2醇-28,30环戊二烯庚酸酯-3酮;Ⅱ为△4,14-雄烯-2,19醇-28,30环戊二烯庚酸酯-3... 利用乙醇对鹿血的有效成分进行提取,经MCI柱层析粗分,再经ODS反相色谱柱反复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Ⅰ、Ⅱ、Ⅲ,通过1HNMR、13CNMR等方法鉴定出Ⅰ为△4,14-雄烯-2醇-28,30环戊二烯庚酸酯-3酮;Ⅱ为△4,14-雄烯-2,19醇-28,30环戊二烯庚酸酯-3酮;Ⅲ为△4,14-雄烯-2醇-27,29环戊二烯己醚-3酮。结果显示,3个化合物均为雄性激素衍生物,这3个雄性激素衍生物在鹿血中属首次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血 甾体化合物 分离 结构鉴定
下载PDF
鹿血与鹿茸血的研究利用概况 被引量:21
20
作者 王守本 孙德水 周淑荣 《特产研究》 1999年第1期51-56,共6页
鹿血、鹿茸血系梅花鹿(Cervusnippon)、马鹿(Cervuselaphusalashanicus)、水鹿(Cervusunicolor)及驯鹿(Rangifertarandus)的鲜血。其功用主治在我国古代医... 鹿血、鹿茸血系梅花鹿(Cervusnippon)、马鹿(Cervuselaphusalashanicus)、水鹿(Cervusunicolor)及驯鹿(Rangifertarandus)的鲜血。其功用主治在我国古代医学典籍中早有记载。自60年代始,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 鹿血 鹿茸血 药用动物 药理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