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84篇文章
< 1 2 10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鹿角生长发育与再生机制研究进展
1
作者 刘芮佳 张盼 +6 位作者 白加德 钟震宇 郭青云 程志斌 单云芳 张博 张浩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21-429,共9页
鹿科(Cervidae)动物是反刍动物的一大类群,中国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鹿科动物种质资源。与其他反刍动物相比,鹿科动物最独特的特点是拥有能够定期再生的器官性骨质角。不同品种的鹿角形态具有较大差异,大部分复杂的大型鹿角主要用于求偶... 鹿科(Cervidae)动物是反刍动物的一大类群,中国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鹿科动物种质资源。与其他反刍动物相比,鹿科动物最独特的特点是拥有能够定期再生的器官性骨质角。不同品种的鹿角形态具有较大差异,大部分复杂的大型鹿角主要用于求偶期的争斗,开展鹿角功能与演化的研究对动物遗传学、行为学和生态学有极高价值。鹿角生长发育受多种因素调控,因每年定期再生与快速生长机制,使鹿角成为研究哺乳动物器官再生的理想模型,同时鹿角快速增殖却极少产生癌变的特性也为癌症治疗研究提供了新的视野。有关鹿角生长发育和再生机制的研究近年来取得诸多重要成果,本文对鹿角的生物学特征和初生发育、成熟脱落与再生过程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鹿科动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和深入解析鹿角独特性质遗传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角发育 鹿角再生 骨骼再生机制 鹿科动物
下载PDF
鹿角胶体内分布及入血入骨成分的示踪动力学分析
2
作者 胡亚楠 杜海涛 +4 位作者 于洋 董丽敏 景田园 殷武 王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8期4441-4446,共6页
背景: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鹿角胶小分子肽能够促进骨生长,对于治疗骨类疾病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然而鹿角胶如何在体内发挥作用以及原理尚未明确。目的:荧光标记及活体示踪技术研究鹿角胶体内靶器官分布动向。方法:使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l... 背景: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鹿角胶小分子肽能够促进骨生长,对于治疗骨类疾病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然而鹿角胶如何在体内发挥作用以及原理尚未明确。目的:荧光标记及活体示踪技术研究鹿角胶体内靶器官分布动向。方法:使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FITC)对鹿角胶进行荧光标记,通过荧光成像、紫外光谱扫描检测标记结果。将标记成功的鹿角胶,通过灌胃注入小鼠体内,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鹿角胶吸收入血情况,应用小动物活体成像仪检测鹿角胶在小鼠体内的分布情况。在血清及骨内荧光最强时间点取材,对血清及骨组织蛋白液进行凝胶电泳,通过二级质谱检测确定吸收入靶器官的鹿角胶成分。结果与结论:①葡聚糖凝胶色谱成功分离荧光标志物,荧光成像及紫外光谱扫描证明标记成功,并测得FITC-鹿角胶的荧光取代度为0.953%;②入血成分荧光强度检测结果显示口服2 h后鹿角胶在血清中分布最多;③不同时间小鼠的双侧股骨与胫骨荧光成像显示相同,证明鹿角胶可通过入骨发挥作用;④二级质谱检测对比UniProt数据库发现该肽段为核心蛋白聚糖的特征片段,证明鹿角胶中的核心蛋白聚糖可进入骨内发挥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角 荧光示踪 入血成分 入骨成分 核心蛋白聚糖
下载PDF
不同温度下杉叶蕨藻对风信子鹿角珊瑚附生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3
作者 傅建融 周洁 +3 位作者 张艳苹 翟欣 李浩 刘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98-1311,共14页
全球变暖引发珊瑚礁区向大型海藻场生态演替现象与日俱增,大型海藻对珊瑚的影响主要包括抑制生长、发育与繁殖,但不同的海藻对不同的珊瑚具有不同的影响,二者之间的关系仍未有定论。为探究热压力所引起二者竞争关系的变化,以枝状风信子... 全球变暖引发珊瑚礁区向大型海藻场生态演替现象与日俱增,大型海藻对珊瑚的影响主要包括抑制生长、发育与繁殖,但不同的海藻对不同的珊瑚具有不同的影响,二者之间的关系仍未有定论。为探究热压力所引起二者竞争关系的变化,以枝状风信子鹿角珊瑚(Acroproa hyacinthus)和大型底栖海藻杉叶蕨藻(Caulerpa taxifolia)为研究对象,设置了环境温度(27℃)与热压力温度(30℃),比较藻类间接接触和直接接触珊瑚对珊瑚附生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并从培养水环境及海藻表面微生物中寻找影响珊瑚表面微生物的原因。结果表明,去除嵌合体后共获得3369713条优化序列,并且大部分细菌得到注释。环境温度下,间接接触与直接接触组微生物表达模式接近,海藻的处理使得珊瑚表面附生微生物种类、丰度、PcoA区分度最高。门水平上,微生物群落主要由变形菌门、拟杆菌门、蓝细菌门、厚壁菌门、放线菌门组成。目水平上,微生物群落主要由红细菌目、黄杆菌目、肠杆菌目、蓝细菌目、假单胞菌目、噬几丁质菌目组成。这些细菌表型主要包括革兰氏阴性、好氧细菌、移动元件含量和胁迫耐受四大类,生态功能主要包括化能异养和需氧化能异养。对12个处理组的36个样本进行核心ASV分析(amplicon sequence variants),共获得139个核心ASVs。以假单胞菌目、黄杆菌目、噬几丁质菌目、红细菌目为主,还包括立克次氏体菌目、伯克霍尔德氏菌目、肠杆菌目、疣微菌目等。通过线性判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可比较各组中相对丰度具有显著差异的细菌类群。环境温度下,群落中弧菌(Vibrio)、邻单胞菌(Plesiomonas)、奈瑟氏菌(Neisseria)以及螺旋体菌(Brevinema)相对丰度显著升高;温度升高后,珊瑚白化且胞内寄生病原微生物丰度显著升高,如米卡弧菌(Micavibrionales)与立克次氏体菌(Rickettsiales);热压力下,海藻的加入缓解了珊瑚白化、减少了胞内寄生性微生物丰度、显著提高了益生菌海命菌(Marivita)以及Halioxenophilus丰度。因此,在不同温度下杉叶蕨藻既作为压力源转移病原菌,又协助珊瑚抵抗胞内寄生菌,结果有助于理解大型海藻—珊瑚的竞争关系,解释海藻对珊瑚的潜在生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信子鹿角珊瑚 杉叶蕨藻 热压力 微生物群落
下载PDF
预测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鹿角形肾结石术后严重出血的贝叶斯网络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4
作者 宋伟航 李泽宇 +1 位作者 张春锋 吴春磊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327-333,共7页
目的探讨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M-PCNL)治疗鹿角形肾结石术后严重出血的危险因素,以此构建预测术后严重出血的贝叶斯网络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月于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由同等资历术者行M-PCNL的160例鹿角形肾... 目的探讨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M-PCNL)治疗鹿角形肾结石术后严重出血的危险因素,以此构建预测术后严重出血的贝叶斯网络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月于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由同等资历术者行M-PCNL的160例鹿角形肾结石患者,采用计算机产生的随机数法以3∶1的比例将患者分为建模组(120例)和验证组(40例),将建模组患者按照术后出血情况分为严重出血组(38例)和非严重出血组(82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分析患者术后严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R软件构建贝叶斯网络模型,Netica软件进行贝叶斯网络模型推理预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对建模组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初步筛选出肾功能不全(OR:2.845,95%CI:1.563~6.515)、结石最大径≥2 cm(OR:2.063,95%CI:1.824~4.555)、手术时间≥90 min(OR:3.632,95%CI:2.365~7.114)、一期手术(OR:2.321,95%CI:1.874~6.332)、多通道取石(OR:1.842,95%CI:1.366~3.687)是影响患者术后严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合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以肾功能不全、结石最大径、通道数目、手术时间、手术分期和术后严重出血建立贝叶斯网络模型。利用建模组和验证组对贝叶斯网络模型进行内、外部评价。建模组的AUC为0.879(95%CI:0.804~0.931,P<0.001),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7.68%和89.63%;验证组的AUC为0.875(95%CI:0.818~0.908,P<0.001),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7.55%和89.40%。模型区分度良好。结论肾功能不全、结石最大径≥2 cm、手术时间≥90 min、一期手术、多通道取石是影响患者M-PCNL后严重出血的危险因素。采用贝叶斯网络构建的鹿角形肾结石术后严重出血的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并且能够更加直观地描述疾病与各因素间复杂的网络风险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 鹿角形肾结石 贝叶斯网络模型 严重出血 肾功能
下载PDF
鹿角脱盘物质基础及药理研究进展
5
作者 李振宇 马佰偏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2期146-149,共4页
鹿角脱盘作为鹿茸、鹿角的附属产物,一直以来未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浪费较大。历年来其被《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按中药材鹿角收载,但实际二者之间的物质基础、药理毒理等差别较大,不能混为一谈。鹿角脱盘的主要活性成分为多肽类,未来... 鹿角脱盘作为鹿茸、鹿角的附属产物,一直以来未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浪费较大。历年来其被《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按中药材鹿角收载,但实际二者之间的物质基础、药理毒理等差别较大,不能混为一谈。鹿角脱盘的主要活性成分为多肽类,未来的研究方向为靶向生物小分子多肽方向。此研究认为鹿角脱盘多肽对乳腺癌、乳腺增生、乳腺炎及骨质疏松等疾病的治疗效果较佳。目前市面上尚无鹿角脱盘相关产品,根据乳腺疾病及骨质疏松症治疗药物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尤其建议研发鹿角脱盘多肽缓释乳房透皮吸收制剂及相关医疗器械等,市场潜力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角脱盘 物质基础 药理 综述
下载PDF
可再生的鹿角
6
作者 周育妹 《发明与创新(小学生)》 2024年第4期40-41,共2页
鹿跑到一条小溪边,停下脚步,一边喘气,一边休息。他叹了口气,说:“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让我送了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我的腿又细又长,跑起来速度很快,关键时刻能帮我躲避猎食者的追捕。经过这次惊险的逃生,我发现:腿才是... 鹿跑到一条小溪边,停下脚步,一边喘气,一边休息。他叹了口气,说:“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让我送了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我的腿又细又长,跑起来速度很快,关键时刻能帮我躲避猎食者的追捕。经过这次惊险的逃生,我发现:腿才是最重要的,美丽的鹿角一无是处,只会害了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逃生 鹿角 关键时刻 可再生 美丽
下载PDF
新疆鹿角湾国家森林公园建设评估和总体规划研究
7
作者 李溪源 赵四新 《绿色科技》 2024年第1期62-68,共7页
以新疆鹿角湾国家森林公园为例,对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的编制进行了探讨。通过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实地调研等方式,深入了解森林公园的自然地理条件、风景资源和现状建设情况,指出了当前其存在的问题,并采用SWOT分析法对森林公园进行... 以新疆鹿角湾国家森林公园为例,对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的编制进行了探讨。通过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实地调研等方式,深入了解森林公园的自然地理条件、风景资源和现状建设情况,指出了当前其存在的问题,并采用SWOT分析法对森林公园进行了评估。在此基础上,明确森林公园作为科学基地、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自然教育平台、休闲旅游目的地的定位以及在生态功能、产业发展、旅游特色三方面的定位,将公园划分为生态保育区、核心景观区、一般游憩区和管理服务区4个功能分区,并有针对性地对景区景点进行了规划。总结了新疆鹿角湾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的编制的3个特点:①以保护为前提,平衡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两方因素;②通过规划联系割裂的东西片区;③联动周边景区形成互补发展的格局。同时,为日后编制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提出了2点建议:①强化红线底线思维,注重与自然公园相关政策、规范的协调与衔接;②做好现状用地情况调查,合理规划和布局建设项目,控制项目建设规模,合理规划土地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森林公园 总体规划 新疆鹿角
下载PDF
经皮肾镜结合输尿管软镜在鹿角形肾结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8
作者 赵延文 文博 刘忠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075-0078,共4页
分析为鹿角形肾结石患者实施经皮肾镜结合输尿管软镜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0月期间到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鹿角形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做有效分组处理,实验组与常规组,实验组患者实施经皮肾镜结合输尿管软镜治... 分析为鹿角形肾结石患者实施经皮肾镜结合输尿管软镜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0月期间到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鹿角形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做有效分组处理,实验组与常规组,实验组患者实施经皮肾镜结合输尿管软镜治疗予以干预;常规组患者实施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予以干预,之后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常规组对比,前组的炎性因子控制情况、结石清除率以及治疗效果等均更高(p均<0.05)。实验组患者临床各项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为鹿角形肾结石患者实施经皮肾镜结合输尿管软镜治疗予以干预,其治疗效果明确,可有效提升患者肾功能指标,改善其炎性因子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肾镜结合输尿管软镜 鹿角形肾结石患者 应用效果 分析
下载PDF
鹿角与鹿角脱盘显微鉴定研究
9
作者 邸学 王斐娴 +1 位作者 任聪 李峰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3年第8期1712-1716,共5页
目的:利用显微特征参数,分析比较鹿角与鹿角脱盘显微结构差异,为鹿角粉与鹿角脱盘粉鉴别,以及两者质地差异性提供显微结构基础。方法: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鹿角脱盘、鹿角及鹿骨粉末显微特征,并测定和比较三者的骨陷窝长/短径比值和骨陷... 目的:利用显微特征参数,分析比较鹿角与鹿角脱盘显微结构差异,为鹿角粉与鹿角脱盘粉鉴别,以及两者质地差异性提供显微结构基础。方法: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鹿角脱盘、鹿角及鹿骨粉末显微特征,并测定和比较三者的骨陷窝长/短径比值和骨陷窝面积占比显微特征数。结果:鹿角脱盘骨陷窝长/短径比值为2.04~2.38、骨陷窝面积比为35.04%~45.82%;鹿角的骨陷窝长/短径比值为1.69~2、骨陷窝面积比为40.60%~61.77%;鹿骨骨陷窝长/短径比值为1.54、骨陷窝面积比为71.8%。结论:鹿角、鹿角脱盘及鹿骨中三者显微鉴定参数均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表明骨陷窝长/短径比与骨陷窝面积比,不仅可作为鹿角与鹿角脱盘显微鉴定参数;也阐释了鹿角脱盘角质地比鹿角更为坚硬的组织结构基础,即随着骨陷窝形态由圆变长、骨陷窝面积比降低,其骨化程度增加、质地更加坚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角 鹿角脱盘 显微特征参数 显微鉴定
下载PDF
两种光环境下泰顺杜鹃和鹿角杜鹃光合特性的日变化 被引量:1
10
作者 宋绪忠 杨华 余海珍 《浙江林业科技》 2023年第2期17-21,共5页
以5年生盆栽泰顺杜鹃Rhododendron taishunense和鹿角杜鹃Rhododendron latoucheae为材料,使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仪,于2021年8月下旬晴天6:00—18:00测定85%遮荫和全光照下泰顺杜鹃和鹿角杜鹃的光合特性并对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 以5年生盆栽泰顺杜鹃Rhododendron taishunense和鹿角杜鹃Rhododendron latoucheae为材料,使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仪,于2021年8月下旬晴天6:00—18:00测定85%遮荫和全光照下泰顺杜鹃和鹿角杜鹃的光合特性并对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在两种光环境下的泰顺杜鹃和鹿角杜鹃的Pn日变化均表现为“单峰”型。6:00—10:00时,泰顺杜鹃全光照下的净光合速率(Pn)大于遮荫下的,到了12:00—16:00时则相反,全光照下的Pn比遮荫下的小,18:00时遮荫的泰顺杜鹃接受到的光合有效辐射(PAR)只有3.8μmol CO_(2)·m^(2)·s^(-1),Pn降为-0.4μmol CO_(2)·m^(2)·s^(-1),PAR大于1 154μmol CO_(2)·m^(2)·s^(-1)后泰顺杜鹃需要适当的遮荫;除了18:00时,鹿角杜鹃全光照的Pn都大于遮荫下的,也比全光照泰顺杜鹃的Pn大。(2)在两种光环境下,泰顺杜鹃和鹿角杜鹃的蒸腾速率(Tr)日变化也表现为“单峰”型,并且泰顺杜鹃的Tr都小于鹿角杜鹃的Tr,遮荫弱光造成2种杜鹃的Tr下降。(3)在两种光环境下,泰顺杜鹃的气孔导度(Gs)均为先逐渐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呈“单峰”型。(4)在两种光环境下,泰顺杜鹃和鹿角杜鹃的胞间CO_(2)浓度(Ci)日变化表现基本上均呈先逐渐下降然后再升高的趋势,但总体变化比较平缓,除了全光照下的泰顺杜鹃,其它的处理均在18:00时达到最高值。(5)泰顺杜鹃的气孔限制值(Ls)在全光照下呈“单峰”型,在遮荫下呈“双峰”型;鹿角杜鹃全光照下呈“双峰”型,在遮荫下呈“单峰”型。(6)泰顺杜鹃和鹿角杜鹃的叶绿素相对含量均表现为遮荫下的叶绿素相对含量高于全光照下的鹿角杜鹃,并且在两种光环境下鹿角杜鹃的叶绿素相对含量都高于泰顺杜鹃的;在全光照下泰顺杜鹃和鹿角杜鹃的叶片均表现为发黄,叶绿素含量降低,为了维持其生长健康,夏季应当适当遮荫,秋季及时撤除遮荫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顺杜鹃 鹿角杜鹃 遮荫 全光照 光合特性
下载PDF
魏军平运用鹿角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经验 被引量:3
11
作者 郑慧娟 魏璠 +3 位作者 柏力萄 陈舒雅 赵静 魏军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11期2283-2285,共3页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血清甲状腺激素缺乏而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当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之一,中医学认为其发病的主要病理基础是阳虚,而鹿角作为血肉有情之品,可很好地针对甲减的病机治疗。魏教授临床根据患者具...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血清甲状腺激素缺乏而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当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之一,中医学认为其发病的主要病理基础是阳虚,而鹿角作为血肉有情之品,可很好地针对甲减的病机治疗。魏教授临床根据患者具体病情、病程、经济条件等选择应用鹿角的不同炮制品,每取得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角 鹿角 鹿角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医案
原文传递
煅烧鹿角松质骨/胶原复合支架促进骨缺损修复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莹莹 张学慧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938-1943,共6页
背景: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可塑性骨充填材料主要是小牛骨来源的异种骨和胶原蛋白复合材料,但屠杀小牛存在动物伦理争议。因此,需要寻找一种安全有效、可避免伦理问题并具有优异成骨性能的可塑性骨支架材料。目的:将煅烧鹿角松质骨颗粒与胶... 背景: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可塑性骨充填材料主要是小牛骨来源的异种骨和胶原蛋白复合材料,但屠杀小牛存在动物伦理争议。因此,需要寻找一种安全有效、可避免伦理问题并具有优异成骨性能的可塑性骨支架材料。目的:将煅烧鹿角松质骨颗粒与胶原蛋白通过化学交联制备复合支架,提升材料的可塑性和骨缺损修复能力。方法:去除鹿角皮质骨,将鹿角松质骨经脱脂脱蛋白和高温煅烧制备成煅烧鹿角松质骨颗粒;采用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N-羟基丁二酰亚胺交联法将Ⅰ型胶原蛋白与煅烧鹿角松质骨颗粒复合,制备复合支架材料。在10只成年SD大鼠颅骨矢状缝两侧各制备直径为5 mm的全厚骨缺损,左侧缺损处植入Bio-Oss/Collagen®胶原骨(对照组),右侧缺损处植入煅烧鹿角松质骨/胶原复合支架(实验组),术后4,12周取颅骨标本,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和Masson三色染色。结果与结论:①术后4周,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两组骨缺损处均有新骨生成,但未完全愈合,植入材料周围可见成骨细胞,实验组材料周围成骨细胞较多;Masson三色染色显示,两组材料周围有新生的规律排列的胶原纤维和不规则的骨髓腔;②术后12周,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两组骨缺损均愈合良好,缺损边缘与新生骨完全融合,残留材料被新骨包绕,其中实验组新生骨结构致密、重塑程度更高;③结果表明,煅烧鹿角松质骨/胶原复合支架材料具备良好的可塑性、骨传导性、组织相容性和优异的骨再生修复作用,可作为一种潜在的可塑性骨填充支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缺损修复 骨再生 鹿角 煅烧骨 胶原 可塑性 支架材料 骨填充材料
下载PDF
麋鹿角与鹿角的生药学比较 被引量:23
13
作者 张德昌 曹谷珍 +1 位作者 唐兆义 丁玉华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5期36-37,共2页
目的:为开发利用麋鹿角这一宝贵的药材资源而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以鹿角(梅花鹿角和马鹿角)作对照品,将麋鹿角与鹿角分别从原动物、性状和内含氨基酸、微量元素及胆固醇等方面作比较性的研究。结果:纠正了某些典籍关于麋鹿1年换角... 目的:为开发利用麋鹿角这一宝贵的药材资源而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以鹿角(梅花鹿角和马鹿角)作对照品,将麋鹿角与鹿角分别从原动物、性状和内含氨基酸、微量元素及胆固醇等方面作比较性的研究。结果:纠正了某些典籍关于麋鹿1年换角2次和角呈二回分枝之错误记载;发现麋鹿角所含总氨基酸和人体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介于两种鹿角之间,其所含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比两种鹿角都高,胆固醇的含量亦介于两种鹿角之间,含量均极低,对人体绝无害处。结论:本研究除对麋鹿角的生药性状鉴定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外,更重要的是发现麋鹿角的医疗保健作用可能与鹿角相当,甚至还优于鹿角,颇有开发利用前景,值得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角 梅花鹿角 鹿角 氨基酸 微量元素 胆固醇
下载PDF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鉴别4种鹿角 被引量:5
14
作者 包海鹰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60-62,共3页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东北产梅花鹿角、马鹿角、驼鹿角和狍角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4种角的同种溶剂提取的紫外导数光谱中驼鹿角的70%乙醇提取物和狍角的乙醚提取物在280~290nm间有特别显著的最大吸收峰,具有鉴定意义。
关键词 梅花鹿角 鹿角 鹿角 紫外分光光度法 测定
下载PDF
用白尾鹿和黑尾鹿的鹿角制备鹿角胶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慧萍 刘忠军 鞠贵春 《特产研究》 1996年第4期29-30,共2页
本研究首次利用白尾鹿O.leucurusDouglas)和黑尾鹿(O.hmionusRafinesque)的鹿角,经新设计的加工艺制备了鹿角胶。试验测得黑尾鹿鹿角和白尾鹿鹿角的出胶率分别为20%和18%;又对两种鹿角... 本研究首次利用白尾鹿O.leucurusDouglas)和黑尾鹿(O.hmionusRafinesque)的鹿角,经新设计的加工艺制备了鹿角胶。试验测得黑尾鹿鹿角和白尾鹿鹿角的出胶率分别为20%和18%;又对两种鹿角胶的胶剂性状和理化常数分别进行了鉴定和测定,结果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本研究为开辟国外药源,探索出了一条新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尾鹿角 黑尾鹿角 鹿角 制备
下载PDF
鹿角菜多酚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16
作者 奎晶 宋晓凡 +1 位作者 马晓花 院珍珍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8-106,共9页
以鹿角菜为原料,采取乙醇溶剂提取法,以多酚提取率为指标,依据单因素试验结果,以BoxBehnken法优化鹿角菜多酚的提取工艺,并研究鹿角菜多酚的抗氧化活性。获得提取鹿角菜多酚的最优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0%、料液比1∶12 g/mL、提取温度8... 以鹿角菜为原料,采取乙醇溶剂提取法,以多酚提取率为指标,依据单因素试验结果,以BoxBehnken法优化鹿角菜多酚的提取工艺,并研究鹿角菜多酚的抗氧化活性。获得提取鹿角菜多酚的最优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0%、料液比1∶12 g/mL、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55 min,在此条件下多酚得率为5.21%。鹿角菜多酚对O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很高,当鹿角菜多酚浓度为16 mg/mL时达到最大值31.40%;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较强,当鹿角菜多酚浓度为512 mg/mL时清除率达到最大值51.01%;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不高,当鹿角菜多酚浓度为64 mg/mL时最大值为34.13%;鹿角菜多酚的还原能力较弱但很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角 多酚 提取工艺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鹿角菜醇提物不同极性部位活性成分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17
作者 金苏宇 李乐瑶 +2 位作者 宋晓凡 陈富章 院珍珍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78-84,共7页
研究鹿角菜醇提物不同极性部位总黄酮、总多酚和总三萜质量浓度及其抗氧化活性关系。以鹿角菜为主要原料,采用标准曲线法计算鹿角菜醇提物各不同萃取相中总黄酮、总多酚和总三萜的含量,同时通过ABTS^(+)·法、DPPH·法、O_(2)^(... 研究鹿角菜醇提物不同极性部位总黄酮、总多酚和总三萜质量浓度及其抗氧化活性关系。以鹿角菜为主要原料,采用标准曲线法计算鹿角菜醇提物各不同萃取相中总黄酮、总多酚和总三萜的含量,同时通过ABTS^(+)·法、DPPH·法、O_(2)^(-)·法和·OH法以及Fe^(3+)还原法,计算不同萃取相下的鹿角菜醇提物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鹿角菜醇提物中黄酮类物质含量最高,三萜类物质含量最低。通过不同极性部位比较发现,鹿角菜醇提物乙酸乙酯相中抗氧化活性物质总含量最高,抗氧化能力最强,其对ABTS^(+)·、DPPH·、O_(2)^(-)·及·OH的清除率及Fe^(3+)的还原性分别为98.17%、96.89%、31.99%、100%和1.1297。由此可见,鹿角菜醇提物的乙酸乙酯相可作为鹿角菜后期研究的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角 不同极性部位 总黄酮 总三萜 总多酚 抗氧化
下载PDF
鹿角再生机制研究
18
作者 方德声 《科学》 CAS 2023年第2期34-34,共1页
[本刊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资助下,西北工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邱强和王文团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黄景辉团队、长春科技学院李春义团队与吉林农业大学李志鹏团队合作,在鹿角再生机制研究并用于骨组织再生修复方... [本刊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资助下,西北工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邱强和王文团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黄景辉团队、长春科技学院李春义团队与吉林农业大学李志鹏团队合作,在鹿角再生机制研究并用于骨组织再生修复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鹿角中发现具有强大再生潜力的干细胞群”为题,于2023年2月23日在线发表于《科学》(Science)杂志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机制 吉林农业大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生态环境 李志鹏 团队合作 《科学》 鹿角
下载PDF
鹿角治疗乳癖症的研究 Ⅱ.鹿角提取物抑制乳腺增生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周秋丽 鲍海鹰 +3 位作者 张颖悟 刘永强 王丽娟 王本祥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1998年第3期23-25,共3页
己烯雌酚所致乳腺增生大鼠ig和sc鹿角提取物对血中催乳素prolactin(PRL)升高有抑制作用,尤其皮下给药最为明显。角叉菜胶和己烯雌酚两种炎症模型都伴有血中PRL含量的升高,鹿角提取物对其PRL升高均有抑制作用... 己烯雌酚所致乳腺增生大鼠ig和sc鹿角提取物对血中催乳素prolactin(PRL)升高有抑制作用,尤其皮下给药最为明显。角叉菜胶和己烯雌酚两种炎症模型都伴有血中PRL含量的升高,鹿角提取物对其PRL升高均有抑制作用。本文证明,鹿角提取物抑制PRL升高的机制可能通过升高脑多巴胺(DA)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角 鹿角提取物 催乳素 多巴胺 乳癖症 乳腺增生 药理学
下载PDF
补肾益精说鹿角
20
作者 蒲昭和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15年第7期50-50,共1页
鹿角为梅花鹿或马鹿等各种雄鹿的老角,当其角未成熟(幼角)时叫鹿茸。鹿茸是众所周知的名贵中药材,与鹿茸相比,鹿角虽功效不及,但价格较低廉,也是常用中药材。由鹿角制成的鹿角胶、鹿角霜,药效特点各有不同,在临床上也有较为广泛的应用... 鹿角为梅花鹿或马鹿等各种雄鹿的老角,当其角未成熟(幼角)时叫鹿茸。鹿茸是众所周知的名贵中药材,与鹿茸相比,鹿角虽功效不及,但价格较低廉,也是常用中药材。由鹿角制成的鹿角胶、鹿角霜,药效特点各有不同,在临床上也有较为广泛的应用。鹿角中医认为,鹿角味咸性温,无毒。入肝、肾经。有补肾、助阳功效,可作为鹿茸的代用品,但药力较薄弱。不过,鹿角兼有活血、散淤、消肿作用,在外科及妇科方面应用较多,如可治疮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角 常用中药材 补肾益精 名贵中药材 消肿作用 鹿角 鹿角 助阳 雄鹿 疮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