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6篇文章
< 1 2 6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麻醉深度指数下拔管在扁桃体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1
作者 陈艾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期155-158,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麻醉深度指数(NT值)下拔管在扁桃体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4月于该院行扁桃体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的76例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 目的:比较不同麻醉深度指数(NT值)下拔管在扁桃体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4月于该院行扁桃体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的76例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两组均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对照组于NT值为95~100时拔管,观察组于NT值为80~94时拔管。比较两组不同时间[停止麻醉维持即刻(T_(0))、拔管后即刻(T_(1))、拔管后10 min(T_(2))]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水平、不同时间(拔管前、拔管后30 min)应激指标[皮质醇(Cor)、肾上腺素(E)]水平、不同时间(T_(0)、T_(1)、T_(2))局部脑氧饱和度(rSO_(2))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T_(1)、T_(2)时,两组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均高于T_(0)时,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后30 min,两组Cor、E水平均高于拔管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_(0)、T_(1)、T_(2)时,两组rSO_(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6%(2/38),低于对照组的21.05%(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T值为80~94时拔管应用于扁桃体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患儿可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应激指标水平,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效果优于NT值为80~94时拔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深度指数 扁桃体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 血流动力学 应激指标 脑氧饱和度 不良反应
下载PDF
麻醉深度监测仪引导下不同麻醉深度对老年结肠癌腹腔镜术后苏醒质量的影响
2
作者 王强 苏宁 徐冰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2期104-108,共5页
目的:探究麻醉深度监测仪引导下不同麻醉深度对老年结肠癌患者术后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20年6月北京市昌平区医院收治的96例行手术切除的结肠癌老年患者,依照随机抽样的方式将其分为麻醉浅度组、中度组和深度组,每组3... 目的:探究麻醉深度监测仪引导下不同麻醉深度对老年结肠癌患者术后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20年6月北京市昌平区医院收治的96例行手术切除的结肠癌老年患者,依照随机抽样的方式将其分为麻醉浅度组、中度组和深度组,每组32例。深度组脑电波双谱指数(BIS)在30~39区间内,中度组BIS在40~49区间内,浅度组BIS在50~60区间内。观察麻醉深度监测仪引导下不同麻醉深度下患者Prince-Henry疼痛量表评分;监测术前(S1)、术成(S2)及术后(S3)3个时期患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及白细胞介素6(IL-6)应激反应相关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和认知功能的差异。结果:3组结肠癌患者术后Prince-Henry疼痛评分比较显示,不同麻醉深度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TH、Cor及IL-6的应激反应指标在不同麻醉深度组中表现出显著的时间依赖性变化。S2点所有组别的应激反应指标显著增高,浅度组ACTH、Cor和IL-6指标分别为(13.73±1.63)nmol/L、(269.24±31.46)nmol/L和(83.67±3.44)ng/L,中度组分别为(18.26±2.52)nmol/L、(242.56±36.75)nmol/L和(109.35±6.44)ng/L,深度组分别为(19.42±2.42)nmol/L、(432.35±31.34)nmol/L和(132.42±2.31)ng/L,与同组S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_(浅度组)=7.99、12.48、16.48,t_(中度组)=2.19、6.82、3.03,t_(深度组)=14.21、5.11、20.14,P<0.05)。并发症的发生率中浅度组与中度和深度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6.342、5.238,P<0.05)。3组术后24 h的MMSE评分显示,浅度组、中度组与深度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74、3.77,P<0.05)。结论:麻醉深度对术后恢复质量、应激反应和认知功能有重要影响。利用麻醉深度监测仪调节不同麻醉深度,有助于提高老年结肠癌患者术后的苏醒质量,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深度监测仪 结肠癌 苏醒质量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舒芬太尼麻醉期间麻醉深度的影响
3
作者 李卓远 朱合波 李永辉 《临床研究》 2024年第3期51-54,共4页
目的探讨丙泊酚靶控输注与舒芬太尼复合麻醉期间患者采用右美托咪定(DEX)对麻醉深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7月在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患者共计90例,均行丙泊酚靶控输注与舒芬太尼复合麻醉,根据随机数字... 目的探讨丙泊酚靶控输注与舒芬太尼复合麻醉期间患者采用右美托咪定(DEX)对麻醉深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7月在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患者共计90例,均行丙泊酚靶控输注与舒芬太尼复合麻醉,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45)与对照组(n=45),研究组静脉泵注DEX稀释药物+生理盐水,对照组静脉泵注生理盐水(同等剂量),对两组熵指数(EI)变化情况(诱导后、操作时、手术结束后)进行观察,对两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警觉/镇静评分(OAA/S)进行记录[给药前(T_(0))、给药5 min(T_(1))、给药10 min(T_(2))、给药20 min(T_(3))],统计两组麻醉恢复时间。结果两组诱导后、操作时、手术结束后的反应熵(RE)和状态熵(SE)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_(1)、T_(2)时MAP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_(1)、T_(2)、T_(3)时HR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_(1)、T_(2)、T_(3)时OAA/S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T_(1)、T_(2)时MAP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T_(2)、T_(3)时HR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T_(2)、T_(3)时OAA/S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呼吸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较对照组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EX应用于丙泊酚靶控输注与舒芬太尼复合麻醉患者可提高麻醉质量,稳定血流动力学,镇静效果显著,缩短麻醉恢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丙泊酚 舒芬太尼 靶控输注 麻醉深度
下载PDF
脑电双频谱指数监测靶控输注右美托咪定联合全身麻醉对老年骨折手术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对麻醉深度影响
4
作者 盛曙光 朱杨林 张倩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6期662-666,共5页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监测靶控输注右美托咪定联合全身麻醉对老年骨折手术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对麻醉深度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8月至2023年8月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骨折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麻醉方法不同分为...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监测靶控输注右美托咪定联合全身麻醉对老年骨折手术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对麻醉深度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8月至2023年8月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骨折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麻醉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20)、观察A组(n=25)和观察B组(n=25)。对照组采取咪达唑仑0.05 mg/kg+舒芬太尼0.5μg/kg+依托咪酯0.3 mg/kg+罗库溴铵0.6 mg/kg进行全身麻醉,观察A组在全身麻醉前增加0.5μg/kg右美托咪定静脉泵注,观察B组在麻醉诱导前采取BIS把控输注右美托咪定,浓度为0.6 mg/mL。比较3组患者麻醉效果,分别在3组患者入室时(T_(1))、切皮时(T_(2))、手术开始后20 min(T_(3))、手术结束即刻(T_(4))的血氧饱和度(SpO_(2))、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水平评价麻醉深度情况,比较3组患者丙泊酚用量、术中舒芬太尼用量、苏醒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最后比较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B组的麻醉效果Ⅰ级患者比例为88.00%,高于观察A组(60.00%)和对照组(40.00%),麻醉效果Ⅲ级患者比例为0,低于观察A组(4.00%)和对照组(2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_(1)和T_(4)时,3组患者SpO_(2)、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_(2)和T_(3)时,观察B组和观察A组SpO_(2)均高于对照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B组与观察A组各时间点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及T 1和T 4的SpO_(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B组患者术中丙泊酚、舒芬太尼用量、苏醒时间分别为(467.25±73.27)mg、(957.25±163.73)μg、(5.82±1.21)min,均明显低(短)于观察A组[(565.25±43.25)mg、(996.35±127.84)μg、(7.85±1.32)min]和对照组[(687.25±68.36)mg、(1126.35±179.26)μg、(10.87±1.36)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低于观察A组(24.00%)与对照组(4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S监测靶控输注右美托咪定联合全身麻醉针对老年骨折手术患者应用效果更优,同时该方法麻醉深度较好,可稳定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减少麻醉药物用量,且可降低患者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双频谱指数 右美托咪定 全身麻醉 老年骨折 麻醉深度
下载PDF
麻醉深度指导下环泊酚复合纳布啡用于宫腔镜手术的效果观察
5
作者 班征虎 梁小女 +1 位作者 孙建宏 金颖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5期803-805,共3页
目的:探讨麻醉深度指导下环泊酚复合纳布啡用于宫腔镜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择期行宫腔镜手术的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丙泊酚复合纳布啡麻醉方案,实验组采用环泊酚复合纳布啡麻醉... 目的:探讨麻醉深度指导下环泊酚复合纳布啡用于宫腔镜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择期行宫腔镜手术的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丙泊酚复合纳布啡麻醉方案,实验组采用环泊酚复合纳布啡麻醉方案。术中使用脑电双频指数(BIS)指导麻醉深度,维持BIS 50~60。记录麻醉前(T_(0))、给药3min时(T_(1))、扩宫时(T_(2))、刮宫时(T_(3))、术毕(T_(4))、术后30min(T_(5))时MAP、HR、睫毛反射消失时间、手术等待时间、手术持续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睫毛反射消失时间、手术等待时间、手术持续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与T 0比较,两组T_(1)、T_(2)时均出现MAP下降,HR减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在T_(1)、T_(2)时MAP、HR下降幅度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低氧血症、注射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泊酚复合纳布啡用于宫腔镜手术其有效性与丙泊酚复合纳布啡相当,且术中低氧血症及注射痛的发生率更低,是一种较为安全的麻醉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泊酚 丙泊酚 纳布啡 宫腔镜手术 麻醉深度
下载PDF
麻醉深度监测仪联合血气分析监测对麻醉复苏期患者的影响
6
作者 姚伊静 张红 《医疗装备》 2024年第1期91-94,共4页
目的探讨麻醉深度监测仪联合血气分析监测对麻醉复苏期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医院的患者90例全身麻醉手术,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监测,试验组采用麻醉深度监测仪联合血气分... 目的探讨麻醉深度监测仪联合血气分析监测对麻醉复苏期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医院的患者90例全身麻醉手术,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监测,试验组采用麻醉深度监测仪联合血气分析监测。比较两组麻醉复苏前后pH、二氧化碳分压(PCO_(2))和氧分压(PO_(2))及心率(HR)、血压、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麻醉趋势指数(NI)、效应室靶浓度(Ce)、平均动脉血压(MAP)、HR、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以及两组术后并发症。结果复苏前,两组pH、PCO_(2)、PO_(2)、HR、血压、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后,两组pH、PCO_(2)、PO_(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血氧饱和度外,试验组麻醉复苏期的HR、BP和BR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气管拔管时间、完全复苏时间和麻醉后监测室(PACU)滞留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在无反应阶段、呼之睁眼即刻、定向力恢复阶段的NI、MAP和HR升高,Ce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前、拔管后5 min、拔管后30 min,两组患者NRS评分逐渐降低,且拔管前两组N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拔管后5min、拔管后30min的NRS评分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为2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深度监测仪联合血气分析监测更有利于维持血液中的酸碱平衡、恢复正常的生命体征,可促进患者苏醒、减轻疼痛程度和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深度监测仪 血气分析仪 恒温箱 麻醉复苏期 躁动 并发症
下载PDF
意识指数监测腹腔镜手术中七氟醚麻醉深度的效果
7
作者 王聪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4年第6期0055-0057,共3页
目的:分析意识指数(IoC)监测腹腔镜手术中七氟醚麻醉深度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06月~2022年07月我院收治的90例进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麻醉诱导插管,吸入七氟醚麻醉维持,对IoC和脑电双频指数(BIS)进行监测,观察效果... 目的:分析意识指数(IoC)监测腹腔镜手术中七氟醚麻醉深度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06月~2022年07月我院收治的90例进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麻醉诱导插管,吸入七氟醚麻醉维持,对IoC和脑电双频指数(BIS)进行监测,观察效果。结果:从清醒到丙泊酚麻醉诱导完成后,以及从七氟醚吸入开始到出PACU,BIS和loC1的平均差值分别为1.2(95%LOA-21.3~23.7)、3.2(95%LOA-15.2~21.6)。麻醉诱导过程中,loC1监测意识消失的AUC为0.987(95%CI0.982~0.993),佳界值为76.5(敏感性为98.0%,特异性为94.8%);BIS监测意识消失的AUC分别为0.980(95%CI0.968~0.992);佳界值为81.5(敏感性为95.0%,特异性为96.8%);麻醉苏醒过程中,loC1测意识恢复的AUC为0.979(95%CI0.977~0.989),佳界值为72.5(敏感性为97.1%,特异性为93.3%);BIS监测意识恢复的AUC为0.983(95%CI0.972~0.987),佳界值为76.5(敏感性为96.1%,特异性为94.9%)。结论:loC1和BIS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在腹腔镜手术中均能够准确反映七氟醚麻醉维持时的麻醉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深度 七氟醚 腹腔镜手术 意识指数
下载PDF
麻醉深度监测在普外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8
作者 刘佩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0188-0191,共4页
分析麻醉深度监测在普外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22年7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98例腹腔镜手术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麻醉深度监测)与对照组(49例,仅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分析患者临床指标、血流动力学水平、药物使用... 分析麻醉深度监测在普外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22年7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98例腹腔镜手术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麻醉深度监测)与对照组(49例,仅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分析患者临床指标、血流动力学水平、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T2、T3时段HR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MA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药物使用剂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深度麻醉监测可有效缩短患者苏醒时间与拔管时间,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水平,降低患者药物使用量,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影响,值得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深度检测 腹腔镜手术 麻醉效果
原文传递
不同麻醉深度指数监测下瑞芬太尼与异丙酚复合麻醉对无痛人流术中疼痛和呼吸抑制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宗艳 吴文双 +2 位作者 刘鑫 孙福德 严辉 《西部医学》 2023年第9期1353-1356,1362,共5页
目的分析不同麻醉深度指数监测下瑞芬太尼、异丙酚复合麻醉对无痛人流术中疼痛和呼吸抑制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在我院行无痛人流术的249例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A、B、C 3组各83例,3组患者均采用瑞芬太尼、异丙酚... 目的分析不同麻醉深度指数监测下瑞芬太尼、异丙酚复合麻醉对无痛人流术中疼痛和呼吸抑制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在我院行无痛人流术的249例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A、B、C 3组各83例,3组患者均采用瑞芬太尼、异丙酚复合麻醉,A组的麻醉深度控制为Narcotrend指数27~36,B组的麻醉深度控制为Narcotrend指数37~46,C组的麻醉深度控制为Narcotrend指数47~56,比较3组患者的麻醉效果、镇痛效果、呼吸抑制情况、麻醉复苏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A组的麻醉优良率为81.93%,B组的麻醉优良率为96.39%,C组的麻醉优良率为85.54%,B组的麻醉优良率明显高于A组和C组(P<0.05),A组和C组的麻醉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的镇痛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镇痛总有效率明显低于A组和B组(P<0.05);A组的呼吸抑制总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和C组(P<0.05),B组和C组的呼吸抑制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麻醉苏醒时间明显长于B组和C组(P<0.05),B组和C组的麻醉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和C组(P<0.05),A组和C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人流术应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的麻醉深度为Narcotrend指数37~46时可获得优秀的麻醉和镇痛效果,能有效减轻呼吸抑制,并且患者复苏时间较短,不良反应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 瑞芬太尼 麻醉深度指数 疼痛 呼吸抑制
下载PDF
托下颌试验评估无痛胃镜麻醉深度的研究
10
作者 侯海军 邵刘佳子 +4 位作者 万磊 陶星 王拥军 刘缚鲲 薛富善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11期1211-1214,共4页
目的前瞻性评价托下颌试验在判定胃镜置入时麻醉深度的有效性。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行胃镜检查的50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252)和实验组(... 目的前瞻性评价托下颌试验在判定胃镜置入时麻醉深度的有效性。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行胃镜检查的50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252)和实验组(n=257)。对照组采用常规判断法判断麻醉深度,即在失去言语应答后尝试插入胃镜,实验组采用托下颌实验法判断麻醉深度,即在对下颌骨推力失去运动反应后尝试插入胃镜。评估两组患者胃镜置入条件,观察两组患者置入胃镜后出现阳性反应(置入1 min内有无体动、呛咳、恶心/呕吐、屏气等情况)的比例,记录操作时间和苏醒时间,记录操作过程中以及苏醒期间出现的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包括低血压、低氧血症、心动过缓、恶心呕吐、躁动及苏醒延迟等。结果实验组胃镜置入条件满意者高达89.9%,置入咽喉无阻力者高达93.0%,胃镜置入一次成功率高达96.9%,明显高于对照组(68.4%、78.1%、87.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置入胃镜后出现阳性反应的患者比例为12.7%,明显低于对照组(5.4%),异丙酚诱导剂量为(2.1±0.9)mg/kg,明显多于对照组(1.9±0.5)mg/k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操作时间,苏醒时间以及麻醉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托下颌实验法可作为评价无痛胃镜诊疗过程中胃镜置入时麻醉深度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下颌实验 异丙酚 无痛胃镜 麻醉深度
下载PDF
两种麻醉深度对腹部手术患者脑氧代谢及致痛物质的影响
11
作者 卫晓娜 李海霞 +1 位作者 杨晓彬 陈永学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20期2225-2230,共6页
目的观察两种麻醉深度对腹部手术患者脑氧代谢及致痛物质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邯郸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全凭静脉麻醉下行腹部手术的患者150例进行研究,依据麻醉深度不同分为浅麻醉组和深麻醉组,各75例。术中以脑电... 目的观察两种麻醉深度对腹部手术患者脑氧代谢及致痛物质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邯郸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全凭静脉麻醉下行腹部手术的患者150例进行研究,依据麻醉深度不同分为浅麻醉组和深麻醉组,各75例。术中以脑电双频指数(BIS)检测麻醉深度,浅麻醉组BIS维持在50~59,深麻醉组BIS维持在30~39。统计两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出血量。观察两组麻醉诱导前(T_(0))、插管前(T_(1))、插管后(T_(2))、手术前(T_(3))、手术后(T_(4))、拔管时(T_(5))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测定两组T_(0)、T_(1)、T_(2)、T_(3)、T_(4)、T_(5)脑氧代谢指标[脑动脉-静脉血氧含量差(Da-jvO_(2))、脑氧摄取率(CERO_(2))],测定两组T_(0)、术后12 h(T_(6))、24 h(T_(7))、48 h(T_(8))血清致痛物质[5-羟色胺(5-HT)、P物质、肾上腺素(E)],测定两组术前、术后3 d、术后7 d的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拔管时间、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深麻醉组的苏醒时间显著多于浅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不同时点两组MAP、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_(1)、T_(2)、T_(3)、T_(4)、T_(5)时,深麻醉组Da-jvO_(2)、CERO_(2)均显著低于浅麻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_(6)、T_(7)、T_(8)时,深麻醉组5-HT、P物质、E水平均显著低于浅麻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3 d、术后7 d,两组IL-6、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深麻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浅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度麻醉(BIS维持在30~39)下行腹部手术会抑制脑氧代谢,并抑制术后血清致痛物质5-HT、P物质、E水平,减轻痛觉信息传递,有利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双频指数 麻醉深度 腹部手术 脑氧代谢 致痛物质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复合不同麻醉深度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麻醉效果及对术后谵妄的影响
12
作者 王军 杨垚 周丽丽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13期1448-1451,共4页
目的 研究右美托咪定复合不同麻醉深度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麻醉中的效果及对术后谵妄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以回顾性分析为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入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100例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参考... 目的 研究右美托咪定复合不同麻醉深度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麻醉中的效果及对术后谵妄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以回顾性分析为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入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100例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参考不同脑电双频指数(BIS)划分为研究1组(BIS:40~49,n=33)、研究2组(BIS:50~59,n=37)和对照组(BIS:60~69,n=30)。比较3组患者手术前后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浓度与术后72 h内谵妄发生率。结果 术后72 h, 3组患者MMSE评分均明显低于手术前,研究2组的MMSE评分为(27.56±1.22)分,明显高于研究1组[(26.59±1.37)分]和对照组[(26.74±1.5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 h, 3组患者血清NSE、S100β蛋白浓度均明显高于手术前,研究2组血清NSE、S100β蛋白浓度分别为(9.36±1.69)、(0.60±0.14)μg/L,均明显低于研究组1组[(10.29±2.07)、(0.79±0.24)μg/L]和对照组[(11.21±1.88)、(0.81±0.23)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2组术后谵妄发生率为2.70%,明显低于研究1组(24.24%)和对照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麻醉中,右美托咪定复合麻醉深度以BIS 50~59范围为最佳,可减轻患者术后意识障碍,改善血清NSE及S100β蛋白浓度,并减少谵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全髋关节置换术 麻醉深度 麻醉效果 谵妄
下载PDF
不同麻醉深度对全凭静脉麻醉下腹部剖腹手术患者术后痛觉过敏的影响
13
作者 郭翠 王军 +1 位作者 王贵波 梁艳 《贵州医药》 CAS 2023年第7期1046-1047,共2页
目的 探讨不同麻醉深度对全凭静脉麻醉下腹部剖腹手术患者术后痛觉过敏的影响。方法 80例下腹部剖腹手术患者,均行全凭静脉麻醉,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BIS40~49)和对照组(BIS50~59)各40例。对患者不同时间点切口触痛阈值、机械痛... 目的 探讨不同麻醉深度对全凭静脉麻醉下腹部剖腹手术患者术后痛觉过敏的影响。方法 80例下腹部剖腹手术患者,均行全凭静脉麻醉,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BIS40~49)和对照组(BIS50~59)各40例。对患者不同时间点切口触痛阈值、机械痛觉过敏范围予以评估对比,随访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切口上、中、下触痛阈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 h,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显著(P<0.05);患者切口上、中、下机械痛觉过敏范围术前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6、12 h,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明显(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下腹部剖腹手术患者,在全凭静脉麻醉中将麻醉BIS控制为40~49,能够减轻术后痛觉过敏反应,安全性高,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腹部剖腹手术 全凭静脉麻醉 麻醉深度 BIS 痛觉过敏
下载PDF
围术期麻醉深度脑电监测与病人预后的相关性
14
作者 李茜 马维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2期93-97,共5页
脑电监测通过对大脑皮层电活动的记录,反应大脑意识状态的变化,广泛应用于术中指导麻醉深度,其对病人预后的影响也得到广泛关注。研究表明,脑电监测指导下的麻醉管理可加速病人术后快速康复,但其与术中知晓、术后神经认知功能障碍及术... 脑电监测通过对大脑皮层电活动的记录,反应大脑意识状态的变化,广泛应用于术中指导麻醉深度,其对病人预后的影响也得到广泛关注。研究表明,脑电监测指导下的麻醉管理可加速病人术后快速康复,但其与术中知晓、术后神经认知功能障碍及术后死亡等预后结局的关系仍存在争议。本文重点就围术期脑电监测在麻醉领域中的应用以及与病人预后的相关性研究进展做一述评,以期为围术期麻醉深度脑电监测的临床应用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图 脑电双频谱指数监测 麻醉深度 预后
下载PDF
麻醉深度监测方法及仪器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3
15
作者 洪文学 张仲鹏 +4 位作者 宋佳霖 张涛 刘旭龙 陈宁 谭建强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81-786,共6页
麻醉是现代医学临床手术中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具有较高的风险。研究证明,术中麻醉深度监测能够有效地降低麻醉剂使用量并减少麻醉恢复时间,从而降低麻醉过程中出现并发症的危险。应用各种麻醉深度监测仪器是目前临床麻醉深度监测的主... 麻醉是现代医学临床手术中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具有较高的风险。研究证明,术中麻醉深度监测能够有效地降低麻醉剂使用量并减少麻醉恢复时间,从而降低麻醉过程中出现并发症的危险。应用各种麻醉深度监测仪器是目前临床麻醉深度监测的主要手段,但远未满足实际临床需要,仍然需要开发更为可靠有效且具备预测功能的监测仪器。文中介绍了麻醉深度监测仪器研究中所涉及的主要问题,并根据现有麻醉深度监测仪器的优缺点,对未来麻醉深度监测仪器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麻醉深度 麻醉深度监测方法 麻醉深度监测仪器
下载PDF
基于脑电非线性特征和AdaBoost算法的诱导期麻醉深度检测 被引量:1
16
作者 汤卫雄 程云章 +1 位作者 张天逸 宋金超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5期616-621,共6页
提出一种结合自适应增强学习AdaBoost算法和脑电非线性特征的麻醉深度评估方法,通过提取脑电信号中的4种非线性特征(KC复杂度、小波熵、排序熵、模糊熵)作为输入,以双谱指数作为参考输出,将诱导期麻醉深度分为清醒、轻度麻醉、中度麻醉... 提出一种结合自适应增强学习AdaBoost算法和脑电非线性特征的麻醉深度评估方法,通过提取脑电信号中的4种非线性特征(KC复杂度、小波熵、排序熵、模糊熵)作为输入,以双谱指数作为参考输出,将诱导期麻醉深度分为清醒、轻度麻醉、中度麻醉。使用9例全麻患者的诱导期脑电信号对该方法进行评估,3种不同麻醉状态分类准确度为86.69%,Kappa系数为0.837,表明该方法可以较好地区分诱导期3种不同麻醉水平,为麻醉深度监测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深度 诱导期 脑电信号 非线性特征 ADABOOST算法
下载PDF
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对丙泊酚靶控输注诱导时麻醉深度的影响
17
作者 董文明 康力 +2 位作者 时佳 刘华 吕东森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1期117-120,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对丙泊酚靶控输注(TCI)诱导时麻醉深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7月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120例腹腔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30例)、B组(30例)、C组(30例)和D组(30例)。四组...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对丙泊酚靶控输注(TCI)诱导时麻醉深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7月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120例腹腔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30例)、B组(30例)、C组(30例)和D组(30例)。四组患者均于全麻下行腹腔镜手术治疗,A组输注氯化钠注射液,B组、C组、D组分别静脉输注0.1、0.2、0.4μg/(kg·min)瑞芬太尼。比较四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_(0))、插管前即刻(T_(1))、拔管后1 min(T_(2))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水平、脑电双频指数(BIS)以及丙泊酚输注16 min后的MOAA/S评分。结果四组患者T_(1)的MAP、HR均低于本组T_(0)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T_(2)时的MAP、HR均高于本组T_(0)时,B组、C组、D组T_(1)时的MAP、HR均低于A组,C组、D组T_(1)时的MAP、HR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D组T_(0)、T_(1)、T_(2)时的MA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T_(1)、T_(2)时的BIS均低于本组T_(0)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D组T_(1)时的BIS均低于A组,C组、D组T_(1)时的BIS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泊酚输注16 min后,A组、B组、C组、D组的改良警觉镇静(MOAA/S)评分分别为(1.97±0.76)、(1.78±0.72)、(1.34±0.55)、(1.28±0.50)分,其中C组、D组的MOAA/S评分均低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剂量的瑞芬太尼对丙泊酚TCI诱导时的麻醉深度影响不同,与0.1μg/(kg·min)的瑞芬太尼相比,采用0.2、0.4μg/(kg·min)的瑞芬太尼能够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增强镇静效果,达到有效麻醉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瑞芬太尼 丙泊酚 靶控输注 麻醉深度
下载PDF
脑电双频指数麻醉深度监测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常见故障处理
18
作者 王志伟 杨晓宇 张恩平 《中国医学装备》 2023年第9期192-194,共3页
分析脑电双频指数(BIS)麻醉深度监测系统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分别阐述传感器电极、信号采集器、处理主机和显示器的结构和功能特点,通过信号检测、干扰噪声、校准处理等典型故障的原因分析和排查处理,形成故障识别规范、排查内容全面... 分析脑电双频指数(BIS)麻醉深度监测系统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分别阐述传感器电极、信号采集器、处理主机和显示器的结构和功能特点,通过信号检测、干扰噪声、校准处理等典型故障的原因分析和排查处理,形成故障识别规范、排查内容全面、电路部件检测准确的故障处理方法,以提高临床手术患者麻醉深度的监测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双频指数(BIS) 脑电图 麻醉深度 电极贴片 信号处理
下载PDF
意识指数监测腹腔镜手术中七氟醚麻醉深度的效果 被引量:2
19
作者 左都坤 杨贵英 +4 位作者 陈凤 魏聪 陈群 段振馨 李洪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9-123,共5页
目的比较意识指数(IoC1)和脑电双频指数(BIS)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或子宫附件切除术中监测七氟醚麻醉深度的一致性和准确性。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胆囊或子宫附件切除术患者100例,男9例,女91例,年龄18~75岁,BMI 18.5~24.9 kg/m^(2),ASAⅠ... 目的比较意识指数(IoC1)和脑电双频指数(BIS)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或子宫附件切除术中监测七氟醚麻醉深度的一致性和准确性。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胆囊或子宫附件切除术患者100例,男9例,女91例,年龄18~75岁,BMI 18.5~24.9 kg/m^(2),ASAⅠ或Ⅱ级。常规麻醉诱导插管,吸入七氟醚麻醉维持,同时监测IoC1和BIS。记录清醒状态时、麻醉诱导开始时、意识消失时、气管插管前、气管插管时、七氟醚吸入开始、手术开始时、气腹充气完毕即刻、腹腔冲洗开始1 min后、气腹结束时、手术结束时、气道吸引时、意识恢复即刻、气管拔管前、气管拔管后、出PACU时的IoC1和BIS。采用Bland-Altman分析两种麻醉深度指数的95%一致性界线(LOA)。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两种麻醉深度指数预测意识状态的效能。结果从清醒至丙泊酚麻醉诱导完成,BIS和IoC1的平均差值为1.3(95%LOA-21.2~23.8)。从七氟醚吸入开始至出PACU,BIS和IoC1的平均差值为3.3(95%LOA-15.1~21.7)。麻醉诱导过程中,IoC1和BIS监测意识消失的AUC分别为0.987(95%CI 0.982~0.993)和0.980(95%CI 0.968~0.992),最佳界值分别为76.5(敏感性为98.0%,特异性为94.8%)和81.5(敏感性为95.0%,特异性为96.8%)。麻醉苏醒过程中,IoC1和BIS监测意识恢复的AUC分别为0.979(95%CI 0.977~0.989)和0.983(95%CI 0.972~0.987),最佳界值分别为72.5(敏感性为97.1%,特异性为93.3%)和76.5(敏感性为96.1%,特异性为94.9%)。结论麻醉深度监测指数IoC1和BIS的一致性较好,在腹腔镜胆囊或子宫附件切除术中均能准确反映七氟醚麻醉维持时的麻醉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指数 脑电双频指数 七氟醚 麻醉深度
下载PDF
不同麻醉深度对老年结直肠癌患者肠道屏障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20
作者 温志鹏 毛轲 +2 位作者 杜思龙 张建刚 郭云亮 《癌症进展》 2023年第18期2034-2037,2073,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深度对老年结直肠癌患者肠道屏障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麻醉深度的不同将80例老年结直肠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脑电双频指数维持在50~59,观察组患者脑电双频指数维持在40~49。比较两...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深度对老年结直肠癌患者肠道屏障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麻醉深度的不同将80例老年结直肠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脑电双频指数维持在50~59,观察组患者脑电双频指数维持在40~49。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手术前(T_(0))、术后12 h(T_(1))、术后24 h(T_(2))、术后72 h(T_(3))两组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肠道屏障功能指标及免疫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7均于T_(1)时升高,T_(2)时达到顶峰,T_(3)时回落,血清白细胞介素-10均于T_(1)时降低,T_(2)时达到低谷,T_(3)时回升;T_(1)、T_(2)、T_(3)时,观察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7、内毒素、D-乳酸、二胺氧化酶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白细胞介素-10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CD3^(+)、CD4^(+)水平及CD4^(+)/CD8^(+)均于T_(1)时降低,T_(2)时达到低谷,T_(3)时回升;T_(1)、T_(2)、T_(3)时,观察组患者CD3^(+)、CD4^(+)水平及CD4^(+)/CD8^(+)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结直肠癌患者全身麻醉时脑电双频指数维持在40~49的麻醉效果较好,可有效抑制机体炎症反应,且可保护患者的肠道屏障功能及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麻醉深度 脑电双频指数 肠道屏障功能 免疫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