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46篇文章
< 1 2 16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PLC-MS/MS法测定保健品中麻黄碱、伪麻黄碱的不确定度评估
1
作者 于晓慧 初琳 王晓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4期159-162,共4页
建立HPLC-MS/MS法测定保健品中麻黄碱、伪麻黄碱的测定不确定评估方法。通过构建麻黄碱、伪麻黄碱含量的数学模型,对不确定来源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麻黄碱和伪麻黄碱测定过程中不确定度主要来源是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准曲线的拟合... 建立HPLC-MS/MS法测定保健品中麻黄碱、伪麻黄碱的测定不确定评估方法。通过构建麻黄碱、伪麻黄碱含量的数学模型,对不确定来源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麻黄碱和伪麻黄碱测定过程中不确定度主要来源是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准曲线的拟合。当保健品中麻黄碱的含量为9.850μg/kg时,其扩展不确定度为0.7458μg/kg(k=2);伪麻黄碱含量为9.557μg/kg时,其扩展不确定度为0.9547μg/kg(k=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保健品 麻黄碱 麻黄碱 不确定度
下载PDF
麻黄碱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及拉曼光谱研究
2
作者 姚晓飞 王跃 +2 位作者 胡爽 刘玉勇 王丹琳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19,共5页
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6-311G++(d,p)方法优化了麻黄碱分子结构,计算了理论拉曼光谱,以此为依据,对麻黄碱的常规拉曼光谱进行了详细的指认,用Gaussview5.0软件对其峰位进行了详细的归属。采用了自组装方法,经氨基化处理后的玻片与银溶胶... 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6-311G++(d,p)方法优化了麻黄碱分子结构,计算了理论拉曼光谱,以此为依据,对麻黄碱的常规拉曼光谱进行了详细的指认,用Gaussview5.0软件对其峰位进行了详细的归属。采用了自组装方法,经氨基化处理后的玻片与银溶胶结合,获得了具有二维结构的纳米银基底,研究了沉积在基底表面麻黄碱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结果表明,实验所得拉曼光谱与理论计算拉曼光谱基本一致,该分子与银纳米表面化学吸附,苯环与银基底垂直。该研究为麻黄碱的快速、痕量检测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冰毒类毒品拉曼光谱分析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曼光谱 麻黄碱 密度泛函理论 表面增强拉曼
下载PDF
麻黄碱对脂多糖诱导的小胶质细胞功能损伤的修复作用及机制
3
作者 尹涛 姜丽真 +2 位作者 张盟盟 王睿健 张文超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3-37,共5页
目的研究麻黄碱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功能损伤的修复作用及机制。方法以人小胶质细胞HMC3为研究对象,考察不同质量浓度麻黄碱(75、150、300、600μg/mL)对HMC3细胞活力和凋亡的影响。然后将HMC3细胞分为对照组(不受药物干预)、... 目的研究麻黄碱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功能损伤的修复作用及机制。方法以人小胶质细胞HMC3为研究对象,考察不同质量浓度麻黄碱(75、150、300、600μg/mL)对HMC3细胞活力和凋亡的影响。然后将HMC3细胞分为对照组(不受药物干预)、LPS组(1μg/mL)、麻黄碱组(1μg/mL LPS+300μg/mL麻黄碱)、BAY11-7082组[1μg/mL LPS+5μmol/L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抑制剂BAY11-7082]、抑制剂组(1μg/mL LPS+300μg/mL麻黄碱+5μmol/L BAY11-7082)和激活剂组(1μg/mL LPS+300μg/mL麻黄碱+1μmol/L NF-κB信号通路激活剂Prostratin),加入相应药物作用24 h后,检测细胞迁移能力和细胞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s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以及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300μg/mL的麻黄碱可使HMC3细胞活力显著升高、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LPS组迁移细胞数显著增多,细胞中sIL-6、MDA水平和NF-κB蛋白磷酸化水平均显著升高,IL-10、SOD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与LPS组相比,麻黄碱组和BAY11-7082组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逆转(P<0.05)。与麻黄碱组相比,抑制剂组迁移细胞数显著减少,细胞中sIL-6、MDA水平和NF-κB蛋白磷酸化水平均显著降低,IL-10、SOD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而激活剂组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逆转(P<0.05)。结论麻黄碱可通过抑制LPS诱导的HMC3细胞凋亡、迁移、炎症和氧化应激,修复细胞功能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信号通路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胶质细胞 麻黄碱 脂多糖 核因子ΚB信号通路 细胞功能损伤
下载PDF
麻黄碱通过调控TGF-β1/NF-κB信号通路抑制小鼠的气道炎症反应
4
作者 徐莉 廖赵妹 +2 位作者 苏小燕 吕华龙 陈剑标 《生命科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期26-32,55,共8页
为了研究麻黄碱通过调控转化生长因子β1/核因子κB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nuclear factor-κB,TGF-β1/NF-κB)信号通路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的影响,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哮喘模型组、麻黄碱低剂量组... 为了研究麻黄碱通过调控转化生长因子β1/核因子κB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nuclear factor-κB,TGF-β1/NF-κB)信号通路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的影响,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哮喘模型组、麻黄碱低剂量组、麻黄碱高剂量组和地塞米松组,并利用卵清白蛋白(ovalbumin, OVA)联合氢氧化铝腹腔注射法构建小鼠哮喘模型。药物处理14 d后,通过无创性肺功能检测法测量小鼠气道反应性,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 HE staining)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情况,采用瑞氏-吉姆萨染色法分析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BALF)中的炎症细胞比例,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检测小鼠血清OVA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 (immunoglobulin E, Ig E)的表达水平及BALF中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利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小鼠肺组织TGF-β1/NF-κB通路相关蛋白质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麻黄碱可以降低哮喘小鼠血清中OVA特异性Ig E及BALF中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4、IL-5、IL-6、IL-13、肿瘤坏死因子-α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的表达水平,并显著抑制肺组织中TGF-β1/NF-κB通路相关蛋白质的表达,从而显著抑制由OVA诱导的小鼠气道高反应性,并改善哮喘小鼠的肺部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碱 哮喘 气道炎症 抗炎 TGF-β1/NF-κB通路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直肠滴注用麻杏石甘煮散中盐酸麻黄碱和苦杏仁苷的含量
5
作者 郝旺青 姜燕 李欣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084-0088,共5页
建立同时测定直肠滴注用麻杏石甘煮散制剂组方中麻黄主要成分盐酸麻黄碱与苦杏仁的主要成分苦杏仁苷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甲醇-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并进行梯度洗脱,条件为柱温为25 °C,波长207 nm,流量1.0 m... 建立同时测定直肠滴注用麻杏石甘煮散制剂组方中麻黄主要成分盐酸麻黄碱与苦杏仁的主要成分苦杏仁苷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甲醇-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并进行梯度洗脱,条件为柱温为25 °C,波长207 nm,流量1.0 mL/min。结果 盐酸麻黄碱在0.040 μg~0.80 μg、苦杏仁苷在0.047 μg~0.94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分别为0.9997与0.9991),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64%和98.57%,RSD为3.97%和1.40%。结论 该实验方法准确可靠、灵敏、简便,可测定直肠滴注用麻杏石甘煮散中盐酸麻黄碱和苦杏仁苷的含量,同时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杏石甘煮散 盐酸麻黄碱 苦杏仁苷 高效液相色谱 含量测定 质量控制
下载PDF
欧盟采取措施降低伪麻黄碱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和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风险
6
《中国处方药》 2024年第3期I0001-I0001,共1页
近期,欧洲药品管理局的安全委员会(PRAC)建议对含有伪麻黄碱的药物采取新措施,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RES)和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RCVS)的风险。
关键词 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 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 麻黄碱 欧洲药品管理局 最大限度 PRAC 采取措施
下载PDF
欧盟采取措施降低伪麻黄碱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和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风险
7
《中国药物评价》 2024年第1期30-30,共1页
2023年12月1日,欧洲药品管理局的安全委员会(PRAC)建议对含有伪麻黄碱的药物采取新措施,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RES)和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RCVS)的风险。伪麻黄碱的作用是刺激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引起血管收... 2023年12月1日,欧洲药品管理局的安全委员会(PRAC)建议对含有伪麻黄碱的药物采取新措施,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RES)和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RCVS)的风险。伪麻黄碱的作用是刺激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引起血管收缩,减少从血管中释放的液体量,从而减少鼻肿胀和粘液的生成。含伪麻黄碱的药物在多个欧盟成员国获得批准,可单独或与其他药物复方用于治疗患者的感冒和流感症状,如头痛、发烧、疼痛、过敏性鼻炎或血管舒缩性鼻炎(非过敏或非感染性引起的鼻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 麻黄碱 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 去甲肾上腺素 过敏性鼻炎 血管收缩 欧洲药品管理局 液体量
下载PDF
关于辅用右美托咪定全麻诱导对麻黄碱升压效应的影响
8
作者 付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115-0118,共4页
探究辅用右美托咪定全麻诱导对麻黄碱升压效应的影响。方法 64例全麻手术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2例一组麻醉诱导前泵注0.75μg/kg右美托咪定用Dex组表示;一组麻醉诱导前泵注等量生理盐水用SPSS组表示,对其麻醉效果与血流动力学... 探究辅用右美托咪定全麻诱导对麻黄碱升压效应的影响。方法 64例全麻手术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2例一组麻醉诱导前泵注0.75μg/kg右美托咪定用Dex组表示;一组麻醉诱导前泵注等量生理盐水用SPSS组表示,对其麻醉效果与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Dex组麻醉诱导后警觉/镇静观察评分以及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水平优于SPSS组(P<0.05),麻黄碱注射后Dex组血压达到最大值的时间、最大值与麻黄碱注射即刻时血压与心率差值,短/大于SPSS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辅助全麻诱导,可提高麻醉效果,且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与麻黄碱升压效应增强具有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麻黄碱 升压效应 全麻诱导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益气补肺膏中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的质量控制与方法
9
作者 叶吉明 杨景然 +3 位作者 刘宇 安宁 柏永强 陈文君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第10期143-146,共4页
目的 建立益气补肺膏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麻黄药材的有效成分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进行定量测定。结果 盐酸麻黄碱在0.05944~1.486μg(R2=0.9998)、盐酸伪麻黄碱在0.03116~0.779μg(R2=0.9998)范围内与峰面积呈... 目的 建立益气补肺膏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麻黄药材的有效成分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进行定量测定。结果 盐酸麻黄碱在0.05944~1.486μg(R2=0.9998)、盐酸伪麻黄碱在0.03116~0.779μg(R2=0.9998)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仪器精密度和重复性试验均<2%,平均加样回收率为86.4%,RSD值为0.67%(n=6)。结论 该方法可靠准确,专属性好,可用于益气补肺膏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补肺膏 质量标准 高效液相色谱 麻黄 盐酸麻黄碱 盐酸伪麻黄碱
原文传递
拉曼光谱区分鉴别麻黄碱、伪麻黄碱及氯麻黄碱
10
作者 马甜 郑航航 +3 位作者 孙云龙 刘晋菲 杨春 廖琦 《山东化工》 2023年第23期166-168,172,共4页
采用1064 nm激发波长的便携式拉曼及785 nm激发波长的台式拉曼对麻黄碱(EPH)、伪麻黄碱(PSE)及氯麻黄碱(Cl-EPH)进行原位光谱采集,结果1064及785 nm激发波长下的拉曼光谱结果特征差异一致,可通过833,1176 cm^(-1)及551,851,1207 cm^(-1... 采用1064 nm激发波长的便携式拉曼及785 nm激发波长的台式拉曼对麻黄碱(EPH)、伪麻黄碱(PSE)及氯麻黄碱(Cl-EPH)进行原位光谱采集,结果1064及785 nm激发波长下的拉曼光谱结果特征差异一致,可通过833,1176 cm^(-1)及551,851,1207 cm^(-1)等特征散射峰位置来重点区分EPH和PSE,通过370,717 cm^(-1)等显著性差异特征峰位置区分鉴别Cl-EPH,从而根据特征散射峰位置及相对强度差异对EPH、PSE及Cl-EPH进行定性区分鉴别。基于拉曼散射峰位置及相对强度等特征差异的拉曼光谱法,对EPH、PSE及Cl-EPH进行区分鉴别具有无损、快速等优势,可实现对结构类似物质的区分鉴别,为禁毒执法人员鉴别EPH、PSE及Cl-EPH提供一种快速、无损的定性方法及参考依据,提高执法人员对易制毒化学品的鉴别效力,为案件侦办及毒品合成路线的判断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曼光谱 区分鉴别 麻黄碱 麻黄碱 麻黄碱
下载PDF
麻黄碱调控AMPK/NF-κB信号通路改善大鼠膝骨关节炎的实验研究
11
作者 王俊杰 郭中华 +1 位作者 史栋梁 丁琳琳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415-1419,1483,共6页
目的探讨麻黄碱(Ephedrine)调控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对大鼠膝骨关节炎(KOA)的影响。方法建立KOA大鼠模型,将大鼠分为Sham组、KOA组、Ephedrine组(40.0 mg/kg)、Ephedrine(40.0 mg/kg)+Compound C组... 目的探讨麻黄碱(Ephedrine)调控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对大鼠膝骨关节炎(KOA)的影响。方法建立KOA大鼠模型,将大鼠分为Sham组、KOA组、Ephedrine组(40.0 mg/kg)、Ephedrine(40.0 mg/kg)+Compound C组(0.2 mg/kg),药物分组干预后,分别检测大鼠膝关节宽度与疼痛阈值,番红O-固绿染色观察软骨组织病理变化并进行Mankin评分,ELISA法检测关节液TNF-α、IL-1β、COX-2水平,免疫组化检测软骨组织IL-1β、MMP-13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检测AMPK/NF-κB通路相关蛋白水平。结果与Sham组比较,KOA组软骨组织损伤严重,膝关节宽度、Mankin评分、关节液TNF-α、IL-1β、COX-2水平及软骨组织IL-1β、MMP-13、p-NF-κB p65/NF-κB p65水平显著升高,疼痛阈值及软骨组织p-AMPK/AMPK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KOA组比较,Ephedrine组软骨组织病理损伤减轻,膝关节宽度、Mankin评分、关节液TNF-α、IL-1β、COX-2水平及软骨组织IL-1β、MMP-13、p-NF-κB p65/NF-κB p65水平显著降低,疼痛阈值及软骨组织p-AMPK/AMPK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Ephedrine组比较,Ephedrine+Compound C组大鼠软骨组织损伤加重,膝关节宽度、Mankin评分、关节液TNF-α、IL-1β、COX-2水平及软骨组织IL-1β、MMP-13、p-NF-κB p65/NF-κB p65水平显著升高,疼痛阈值及软骨组织p-AMPK/AMPK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麻黄碱通过激活AMPK通路抑制NF-κB信号通路,抑制炎症反应,改善KOA大鼠软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碱 膝骨关节炎 AMPK/NF-κB信号通路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测定凉茶中麻黄碱和伪麻黄碱
12
作者 罗雪燕 陈茹 +1 位作者 刘文婷 黄柳霞 《食品安全导刊》 2023年第26期110-113,共4页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测定凉茶中麻黄碱和伪麻黄碱,经Kinetex®C_(18)柱(100 mm×2.1 mm,2.6μm)柱进行梯度分离,麻黄碱和伪麻黄碱在1~10 ng·mL^(-1)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9,检出限为5μg·...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测定凉茶中麻黄碱和伪麻黄碱,经Kinetex®C_(18)柱(100 mm×2.1 mm,2.6μm)柱进行梯度分离,麻黄碱和伪麻黄碱在1~10 ng·mL^(-1)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9,检出限为5μg·kg^(-1),定量限为10μg·kg^(-1),3水平加标(20μg·kg^(-1)、50μg·kg^(-1)、80μg·kg^(-1))回收率为90.0%~95.8%,精密度均小于10%(n=6)。该方法快速、准确度高、灵敏度高、分离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 凉茶 麻黄碱 麻黄碱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麻黄中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及盐酸甲基麻黄碱的含量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莹 夏炎 +3 位作者 韩骁 张莹 沈瑞敏 万端极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43-244,共2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麻黄中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及盐酸甲基麻黄碱三种麻黄碱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Cosmosil 5C18-MS-Ⅱ4.6mm×250mm色谱柱;乙腈-0.1%磷酸溶液(3∶97)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柱温30℃;利用紫...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麻黄中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及盐酸甲基麻黄碱三种麻黄碱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Cosmosil 5C18-MS-Ⅱ4.6mm×250mm色谱柱;乙腈-0.1%磷酸溶液(3∶97)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柱温30℃;利用紫外检测器,确定最佳检测波长为215nm。结果: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及盐酸甲基麻黄碱的线性范围均为50~2.5μg.mL-1,平均回收率依次为94.51%、95.36%和92.73%。结论:本实验方法简单、快速、可靠,实现了3种组分的快速同时测定,为有效控制提取物的质量奠定方法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盐酸麻黄碱 盐酸伪麻黄碱 盐酸甲基麻黄碱 紫外
原文传递
预注麻黄碱与间羟胺在剖宫产手术腰麻中的效果及安全性对比 被引量:2
14
作者 程博 王双兵 吕言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3年第8期26-29,共4页
目的:比较预注麻黄碱与间羟胺在剖宫产手术腰麻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80例行剖宫产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麻醉治疗方法分为麻黄碱组与间羟胺组各40例。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情况、胎儿娩出时间、... 目的:比较预注麻黄碱与间羟胺在剖宫产手术腰麻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80例行剖宫产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麻醉治疗方法分为麻黄碱组与间羟胺组各40例。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情况、胎儿娩出时间、新生儿阿氏(Apgar)评分、血流动力学、肝功能及肾功能。结果:间羟胺组低血压、恶心呕吐、寒颤高热及头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麻黄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间羟胺组胎儿娩出时间及乳酸值(Lac)均显著低于麻黄碱组(P<0.05),碱剩余值(BE)、产后1 min时Apgar评分均显著高于麻黄碱组(P<0.05),两组酸碱(pH)值及产后5 min时Apga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0时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血氧饱和度(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间羟胺组T1、T2、T3及T4时HR、MAP及Sp O2波动差异均低于麻黄碱组(P<0.05)。两组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肌酐(Cr)及尿素氮(BU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注间羟胺可显著降低剖宫产手术腰麻后低血压发生率,维持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稳定,其疗效及安全性显著高于预注麻黄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腰麻 间羟胺 麻黄碱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法测定麻杏石甘汤中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和盐酸甲基麻黄碱的含量 被引量:5
15
作者 俞励平 王晓可 罗佳波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20-623,共4页
目的:建立测定麻杏石甘汤中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和盐酸甲基麻黄碱含量的毛细管电泳法。方法:采用未涂层弹性融硅石英毛细管柱(60 cm×55μm ID,有效长度52 cm);以60 mmol/L硼砂+10%(体积分数)甲醇(pH 9.0)为运行缓冲... 目的:建立测定麻杏石甘汤中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和盐酸甲基麻黄碱含量的毛细管电泳法。方法:采用未涂层弹性融硅石英毛细管柱(60 cm×55μm ID,有效长度52 cm);以60 mmol/L硼砂+10%(体积分数)甲醇(pH 9.0)为运行缓冲液;分离电压12 kV;重力进样10 s(高度15 cm);检测波长210 nm;以盐酸小檗碱为内标。结果: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和盐酸甲基麻黄碱浓度分别在20.0~160.0μg/mL(r=0.9999)、7.5~60.0μg/mL(r=0.9991)、2.0~10.0μg/mL(r=0.9993)内线性关系良好,3种成分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依次为98.0%、97.0%、97.8%,方法精密度(RSD)依次为2.31%、2.21%、2.00%(n=6)。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麻杏石甘汤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法 麻杏石甘汤 盐酸麻黄碱 盐酸伪麻黄碱 盐酸甲基麻黄碱
原文传递
dl-麻黄碱的化学拆分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聂爱华 李松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195-199,共5页
目的研究dl-麻黄碱的化学拆分策略。方法根据非对映异构体在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进行拆分。结果与结论利用拆分试剂L-(-)-二苯甲酰基酒石酸可将dl-麻黄碱同时拆分为D-(-)-麻黄碱和L-(+)-麻黄碱,拆分收率可达80%以上,ee%值可达99%以上,拆... 目的研究dl-麻黄碱的化学拆分策略。方法根据非对映异构体在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进行拆分。结果与结论利用拆分试剂L-(-)-二苯甲酰基酒石酸可将dl-麻黄碱同时拆分为D-(-)-麻黄碱和L-(+)-麻黄碱,拆分收率可达80%以上,ee%值可达99%以上,拆分试剂L-(-)-二苯甲酰基酒石酸的回收率达96.3%。该法有望用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光学纯的D-(-)-麻黄碱和L-(+)-麻黄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l-麻黄碱 拆分 L-(-)-二苯甲酰基酒石酸 D-(-)-麻黄碱 L-(+)-麻黄碱
下载PDF
麻黄碱及其天然衍生物对大鼠海马齿状回突触可塑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彭晓东 卢宁清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09年第4期426-429,共4页
目的观察麻黄碱(ephedrine,EPH)及其天然衍生物甲基麻黄碱(methylephedrine,ME)和伪麻黄碱(pseu-doephedrine,PE)对大鼠海马齿状回突触可塑性(synaptic plasticity)的影响。方法采用电刺激成年大鼠内侧穿行通路(medial perforant path,M... 目的观察麻黄碱(ephedrine,EPH)及其天然衍生物甲基麻黄碱(methylephedrine,ME)和伪麻黄碱(pseu-doephedrine,PE)对大鼠海马齿状回突触可塑性(synaptic plasticity)的影响。方法采用电刺激成年大鼠内侧穿行通路(medial perforant path,MPP),记录海马齿状回(dentate gyrus,DG)颗粒细胞诱发电位的方法,观察EPH(3、15、45 mg/kg,ip)及其衍生物ME(10、30、90 mg/kg,ip)和PE(3、15、45 mg/kg,ip)对以诱发电位的群峰电位(popu-lation spike,PS)幅度、潜伏期和高频刺激诱导PS幅度的长时程增强现象(the long-termpotentiation,LTP)为指标的中枢突触可塑性的影响。结果EPH可缩短MPP-DG通路基础诱发电位的PS潜伏期(P<0.05),ME和PE则有延长PS峰值潜伏期的作用。EPH和ME对以诱发电位PS幅度为观察指标的DG颗粒细胞兴奋性有促进作用,并对高频(60Hz,60 pulses)诱发的MPP-DG通路PS幅度LTP现象有促进作用(P<0.05);PE作用不明显。结论EPH及其天然衍生物ME和PE可以对以海马齿状回诱发电位和LTP为观察指标的突触可塑性有不同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 麻黄碱 甲基麻黄碱 麻黄碱 长时程增强现象 齿状回 突触可塑性
下载PDF
优化止咳祛痰糖浆中盐酸麻黄碱含量测定方法
18
作者 刘竞 刘东升 +1 位作者 朱旭江 王兰霞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3年第6期42-45,共4页
目的:补充和完善止咳祛痰糖浆质量标准。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盐酸麻黄碱含量:以日立HITACHI HPLC column (4.6 mm×250 mm,5μm)为色谱柱,甲醇-0.03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三乙胺(10∶90∶0.02)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进样量:10... 目的:补充和完善止咳祛痰糖浆质量标准。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盐酸麻黄碱含量:以日立HITACHI HPLC column (4.6 mm×250 mm,5μm)为色谱柱,甲醇-0.03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三乙胺(10∶90∶0.02)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进样量:10μL,检测波长为205 nm。结果:盐酸麻黄碱在相应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0.2%(RSD<3%)。结论:优化的方法简便、准确,符合质量标准制定的要求,该研究方法可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止咳祛痰糖浆 HPLC 盐酸麻黄碱
下载PDF
麻黄汤中麻黄碱与伪麻黄碱的GC-MS法测定及配伍因素对汤剂中该成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5
19
作者 李吉来 陈飞龙 +1 位作者 刘传明 罗佳波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07-309,共3页
目的 建立麻黄汤煎液中麻黄碱与伪麻黄碱的 GC-MS定量方法 ,测定麻黄汤及麻黄与其它各味中药配伍后构成的组方中麻黄碱与伪麻黄碱的煎出量 ,并考查其煎出量的变化。方法  GC-MS选用特征离子定量法进行测定。结果 该法分离效果好 ,灵... 目的 建立麻黄汤煎液中麻黄碱与伪麻黄碱的 GC-MS定量方法 ,测定麻黄汤及麻黄与其它各味中药配伍后构成的组方中麻黄碱与伪麻黄碱的煎出量 ,并考查其煎出量的变化。方法  GC-MS选用特征离子定量法进行测定。结果 该法分离效果好 ,灵敏度高 ,重现性好。麻黄单煎液中麻黄碱与伪麻黄碱的溶出量较与杏仁合煎液中显著减少 ,较与桂枝合煎液中显著增多 ,较与甘草合煎液中无明显变化。结论 该法准确、可靠 ,可作为麻黄汤中麻黄碱与伪麻黄碱的定量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MS 配伍因素 汤剂 含量 影响 麻黄 麻黄碱 麻黄碱 特征离子 中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