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2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大黄酸-牛磺酸化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研究
1
作者 邢志华 高明宇 +4 位作者 徐志远 申光焕 韩维娜 张文君 刘颖杰 《合成化学》 CAS 2024年第10期853-859,共7页
大黄酸(Rhein,RH)可以促进尿酸肠道排泄,改善肾脏损伤,降低血清尿酸水平。牛磺酸(Taurine,T)可以修复肾脏损伤,降低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XOD)活力,还可降低血清尿酸水平。因此两种化合物在降尿酸、改善肾损伤方面具有相似的... 大黄酸(Rhein,RH)可以促进尿酸肠道排泄,改善肾脏损伤,降低血清尿酸水平。牛磺酸(Taurine,T)可以修复肾脏损伤,降低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XOD)活力,还可降低血清尿酸水平。因此两种化合物在降尿酸、改善肾损伤方面具有相似的药理活性。通过拼合原理,将RH和T通过酰胺键连接,合成大黄酸-牛磺酸化合物(T-RH),以期发挥协同增效作用。采用^(1)H NMR、^(13)C NMR、IR和MS(ESI)对T-RH化学结构进行表征,并考察了T-RH对体外XOD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T-RH被成功合成,产率为65.73%。T-RH对体外XOD的抑制作用均显著优于大黄酸(^(**)P<0.01)和牛磺酸(^(##)P<0.01),且抑制活性与T-RH的浓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酸 牛磺酸 黄嘌呤氧化酶 高尿酸血症 拼合原理
下载PDF
γ-谷氨酰基化改善花生粕水解物的呈味效果及黄嘌呤氧化酶抑制作用研究
2
作者 廖剑洪 董浩 +3 位作者 白卫东 曾晓房 肖更生 杨娟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78-185,共8页
为提高花生粕的的加工利用价值,以黄嘌呤氧化酶抑制率和感官评价为指标,对花生粕酶解条件及γ-谷氨酰基化条件进行优化,同时分析酶解前后花生粕溶液的蛋白质及氨基酸含量变化,以确定花生粕蛋白的降解情况及γ-谷氨酰肽的合成情况。结果... 为提高花生粕的的加工利用价值,以黄嘌呤氧化酶抑制率和感官评价为指标,对花生粕酶解条件及γ-谷氨酰基化条件进行优化,同时分析酶解前后花生粕溶液的蛋白质及氨基酸含量变化,以确定花生粕蛋白的降解情况及γ-谷氨酰肽的合成情况。结果表明,pH 9.0,加酶量0.75%,温度55℃,酶解9 h为最佳酶解条件,黄嘌呤氧化酶抑制率可达(60.42±0.80)%。在谷氨酰胺酶添加量为4%,反应4 h下,对酶解产物进行γ-谷氨酰化修饰,其黄嘌呤氧化酶抑制率提高至(74.12±2.23)%(P<0.05),并能改善滋味特性。酶解前花生粕蛋白质分子质量主要集中在10~66 kDa,肽分子质量>10 kDa占比高达72.42%,经酶解后>10 kDa的蛋白质大幅度下降,5~10、3~5、1~3、<1 kDa都有明显增加(P<0.05)。酶解前总游离氨基酸为(11.38±0.78)mg/g,酶解后和γ-谷氨酰化后游离氨基酸含量分别为(88.82±2.80)、(74.86±7.49)mg/g,推测减少的氨基酸转化成了γ-谷氨酰肽。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分析发现γ-谷氨酰化后酶解液中生成了γ-Glu-Arg、γ-Glu-Leu、γ-Glu-Phe、γ-Glu-Met、γ-Glu-Tyr、γ-Glu-Val等肽段,产量约为25.98 mg/g,证明γ-谷氨酰化修饰可提高花生粕的黄嘌呤氧化酶抑制率,同时改善花生粕酶解物的滋味特性。研究结果为花生粕的再加工和产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粕 γ-谷氨酰化 谷氨酰胺酶 黄嘌呤氧化酶抑制率
下载PDF
菌株X3-2B和37X-3体外抑制黄嘌呤氧化酶能力及其对小鼠高尿酸血症缓解作用的研究
3
作者 王诗琪 张美枝 +6 位作者 郝世奇 李佳让 李晓彤 王富荣 孙学颖 葛雅丽 赵丽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145-152,共8页
为探究菌株X3-2B和37X-3对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 XOD)的抑制能力和对小鼠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 HUA)的缓解作用,利用HPLC测定菌株X3-2B和37X-3在含有黄嘌呤和XOD的培养环境中培养20、40、60、80、100 min时,培养基中黄... 为探究菌株X3-2B和37X-3对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 XOD)的抑制能力和对小鼠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 HUA)的缓解作用,利用HPLC测定菌株X3-2B和37X-3在含有黄嘌呤和XOD的培养环境中培养20、40、60、80、100 min时,培养基中黄嘌呤和尿酸(uric acid, UA)的含量;调节培养基pH和胆盐浓度,检测不同pH和胆盐浓度下的活菌数,研究菌株X3-2B和37X-3在体外对XOD的抑制能力和耐酸耐碱特性。将60只KM小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C组)、模型组(M组)、X3-2B组(X组)、37X-3组(L组)和别嘌呤醇组(P组),除C组饲喂对照饲料外,其他各组均饲喂高嘌呤饲料。小鼠共喂养4周,每日给X组、L组和P组小鼠分别灌胃相应剂量的菌株X3-2B、37X-3和别嘌呤醇,通过对小鼠生理生化指标、肾脏病理学切片和肠道组织XOD活性分析,研究菌株X3-2B、37X-3对小鼠HUA的缓解作用。研究指出菌株X3-2B和37X-3可以有效抑制XOD催化黄嘌呤生成UA;在pH 2和胆盐添加量3 g/L时,X3-2B和37X-3的活菌数分别为6.4×10^(7) CFU/g(X3-2B)、9.3×10^(7) CFU/g(37X-3)和2.1×10^(6) CFU/g(X3-2B)、2.8×10^(6) CFU/g(37X-3);小鼠喂养4周后,X组和L组小鼠血清中UA、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 BUN)和肌酐(creatinine, Cr)含量显著下降(P<0.05),肾单位结构完整,肠道组织中XOD活性被抑制(P<0.05)。得出菌株X3-2B和37X-3可以有效抑制XOD活性,减少UA生成;并且可以在HUA小鼠肠道中发挥XOD抑制功能,缓解小鼠HU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嘌呤氧化酶 黄嘌呤 尿酸 高尿酸血症 乳酸菌
下载PDF
小叶买麻藤茎化学成分及其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研究
4
作者 陈倩 张正宽 +4 位作者 骆田田 曾爱芬 徐国波 朱勤凤 廖尚高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994-2999,共6页
目的研究小叶买麻藤Gnetum parvifolium(Warb.)C.Y.Cheng ex Chun茎的化学成分及其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方法小叶买麻藤茎95%乙醇提取物采用硅胶、MCI、制备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采用紫外... 目的研究小叶买麻藤Gnetum parvifolium(Warb.)C.Y.Cheng ex Chun茎的化学成分及其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方法小叶买麻藤茎95%乙醇提取物采用硅胶、MCI、制备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活性。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异单叶大黄素(1)、白藜芦醇(2)、对羟基苯甲醛(3)、环桉树醇(4)、(E)-1-(3′,5′-dimethoxyphenyl)-2-(3,4-dimethoxyphenyl)ethene(5)、豆甾-4-烯-3-酮(6)、medioresinol(7)、白杨素(8)、金色酰胺醇酯(9)、(-)-松脂醇(10)、对羟基苯甲酸酯(11)、2-甲氧基对苯二酚(12)、gnetumontain C(13)、丁香脂素(14)、高圣草素(15)、香草醛(16)、β-谷甾醇(17)。化合物1~3、15~16的IC_(50)值分别为(11.4±0.54)、(14.1±1.06)、(320.4±0.75)、(360.6±0.78)、(386.3±0.71)μmol/L。结论化合物3~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13为首次从买麻藤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3、15~16具有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叶买麻藤 化学成分 分离鉴定 黄嘌呤氧化酶
下载PDF
超声辅助酶解制备大米蛋白黄嘌呤氧化酶活性抑制肽的工艺条件优化
5
作者 张薇 李爱琳 李书国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1-58,共8页
以大米蛋白为原料,研究碱性蛋白酶酶解法制备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XOD)活性抑制肽,并对其体外功能活性进行评价。研究了蛋白酶种类、底物质量分数、酶解温度、加酶量、酶解pH、酶解时间对大米蛋白水解度(degree of hydrolysis... 以大米蛋白为原料,研究碱性蛋白酶酶解法制备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XOD)活性抑制肽,并对其体外功能活性进行评价。研究了蛋白酶种类、底物质量分数、酶解温度、加酶量、酶解pH、酶解时间对大米蛋白水解度(degree of hydrolysis,DH)及酶解产物对黄嘌呤氧化酶活性抑制率的影响,探讨了不同超声处理方式对酶解过程的影响,通过响应面法对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为:采用碱性蛋白酶,底物质量分数5%,酶解温度为56℃,加酶量为8000 U/g,酶解pH为10,超声功率70 W,超声酶解60 min,对所制备的大米蛋白黄嘌呤氧化酶活性抑制肽的功能活性进行了评价。在最优条件下其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的IC_(50)为1.55 mg/mL,ABTS自由基清除作用、羟基自由基清除作用、DPPH自由基清除作用的IC_(50)值分别为0.49、12.48、3.88 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米蛋白 黄嘌呤氧化酶抑制肽 酶解 生物活性
下载PDF
新型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对痛风治疗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靳生菊 周苗 +3 位作者 张佳宁 葛宫慧 张廷剑 孟繁浩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2期223-228,共6页
目的研究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XO)抑制剂与痛风治疗的进展。方法从母核结构、分子对接、药物活性、药代动力学等方面对小分子XO抑制剂以及痛风作用机制进行论述。结果在多种XO抑制剂结构类型中,羧酸类和酰胺类对XO的抑制效果... 目的研究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XO)抑制剂与痛风治疗的进展。方法从母核结构、分子对接、药物活性、药代动力学等方面对小分子XO抑制剂以及痛风作用机制进行论述。结果在多种XO抑制剂结构类型中,羧酸类和酰胺类对XO的抑制效果显著,活性与托吡司他相当,可以作为今后XO抑制剂设计的重点。结论以期对羧酸类和酰胺类进行进一步的结构优化,发现更优异的XO抑制剂用于痛风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嘌呤氧化酶 抑制剂 痛风 高尿酸血症 嘌呤 降尿酸药物
下载PDF
黄嘌呤氧化酶靶向小分子抑制剂的虚拟筛选
7
作者 陈明雪 温泽宇 +1 位作者 宋佳 史丽颖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2-49,共8页
为了挖掘生物活性高、靶点明确的新型抗痛风药物先导化合物,以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XOD)为靶标虚拟筛选小分子抑制剂.从PDB数据库下载XOD蛋白晶体结构,经Schrodinger 2018中的“Protein prepara-tion wizard”模块预处理,基于... 为了挖掘生物活性高、靶点明确的新型抗痛风药物先导化合物,以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XOD)为靶标虚拟筛选小分子抑制剂.从PDB数据库下载XOD蛋白晶体结构,经Schrodinger 2018中的“Protein prepara-tion wizard”模块预处理,基于XOD活性口袋与小分子配体作用方式特征构建了3个药效团,对FDA数据库和Chemdiv数据库进行分子对接筛选.结果发现:以非布索坦与XOD对接分数-35.790 kJ/mol为阈值,筛选得到低于该分数的化合物共206个.通过类药五原则以及ADMET分析,发现有8个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成药性.将此8个化合物进行结合自由能计算,其中氟芬那酸、罗索沙星、化合物6(CAS:400076-03-1,苯并吡唑类化合物)和化合物7(CAS:866050-17-1,酞嗪类化合物)与阳性对照组非布索坦的作用方式相似,能与黄嘌呤氧化酶形成稳定性较强的复合物,可作为潜在的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嘌呤氧化酶 痛风 药效团 分子对接 虚拟筛选
下载PDF
土茯苓中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筛选鉴定研究
8
作者 邹惠亮 陈柯 +4 位作者 王新财 成霄 孟令杰 刘百联 陈敏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58-1564,共7页
目的采用磁珠固定化酶和LC-MS/MS联用技术快速筛选土茯苓中的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明确土茯苓中的降尿酸活性成分。方法以羧基磁珠作为载体通过共价偶联制成固定化黄嘌呤氧化酶。以固定化酶的特异性吸附作用对土茯苓中的黄嘌呤氧化酶抑... 目的采用磁珠固定化酶和LC-MS/MS联用技术快速筛选土茯苓中的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明确土茯苓中的降尿酸活性成分。方法以羧基磁珠作为载体通过共价偶联制成固定化黄嘌呤氧化酶。以固定化酶的特异性吸附作用对土茯苓中的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进行亲和筛选,以LC-MS/MS和对照品进行分析对比,并对筛选鉴定出的成分进行抑制活性和抑制类型进行考察。结果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表征了固定化黄嘌呤氧化酶的成功合成,酶固载量为70.50μg/mg,相对活力为79.44%。从土茯苓提取物中共筛选出13个活性化合物,并鉴定了11个成分。酶活性试验表明黄杞苷和异黄杞苷的抑制活性最强,与阳性对照别嘌呤醇接近,其IC_(50)值和抑制类型分别为32.25μg/mL、混合型抑制,35.12μg/mL、竞争性抑制。结论本方法直接从土茯苓提取物中筛选鉴定具有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的成分,简单、快速、准确,适用于复杂中药体系中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的高通量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茯苓 固定化酶 磁珠 抑制剂 黄嘌呤氧化酶
下载PDF
平卧菊三七黄嘌呤氧化酶活性抑制提取物的成分分析和降尿酸作用
9
作者 傅荣博 刘悦 +3 位作者 陈梦真 钟源 周莉 喻理德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201-208,共8页
抑制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XOD)活性降低尿酸生成是预防和治疗高尿酸血症的有效手段。为获得安全性高的天然来源XOD活性抑制剂,该文以XOD活性抑制率为指标,优化超声波提取条件获得食药兼用资源平卧菊三七XOD活性抑制提取物(Gyn... 抑制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XOD)活性降低尿酸生成是预防和治疗高尿酸血症的有效手段。为获得安全性高的天然来源XOD活性抑制剂,该文以XOD活性抑制率为指标,优化超声波提取条件获得食药兼用资源平卧菊三七XOD活性抑制提取物(Gynura procumbens(Lour.)Merr.extract,GE),利用液质联用技术鉴定其物质组成,并检测其降高尿酸血症小鼠血尿酸作用。经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分析发现,GE主要含有4个单咖啡酰基奎尼酸、6个二咖啡酰基奎尼酸等绿原酸类物质和槲皮素及3个糖苷、山奈酚及1个糖苷等黄酮类物质。GE经乙酸乙酯萃取(GEA)和正丁醇萃取(GEB)后,XOD活性抑制率均提高。动物实验表明,GE、GEA和GEB均有效降低血清尿酸水平和肝XOD活性(P<0.01),显著降低肝丙二醛水平(P<0.01)、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促炎因子IL-6和TNF-α含量(P<0.05)、恢复抑炎因子IL-10水平(P<0.01),从而减轻肾脏尿酸盐沉积和炎症,且GEA和GEB效果好于GE。研究结果可为开发食药资源降尿酸护肝肾产品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卧菊三七 黄嘌呤氧化酶活性抑制率 液质联用 高尿酸血症 氧化 尿酸盐沉积 炎症
下载PDF
枳椇子不同溶剂提取物对黄嘌呤氧化酶的作用及动力学研究
10
作者 张德成 王虹 +3 位作者 邵文卓 张震宇 刘国香 林桂涛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217-226,共10页
目的:探讨不同溶剂提取枳椇子对黄嘌呤氧化酶(XOD)的影响及其动力学模型,为研究高尿酸血症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水、50%乙醇、70%乙醇、95%乙醇提取枳椇子,测定各提取液中黄酮类成分的含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析不同溶剂提取液对XOD... 目的:探讨不同溶剂提取枳椇子对黄嘌呤氧化酶(XOD)的影响及其动力学模型,为研究高尿酸血症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水、50%乙醇、70%乙醇、95%乙醇提取枳椇子,测定各提取液中黄酮类成分的含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析不同溶剂提取液对XOD的作用及动力学模型。结果:枳椇子不同溶剂提取液对XOD均有抑制作用,其中50%乙醇提取液和70%乙醇提取液的抑制作用较强,其提取液中黄酮类成分含量也较高,抑制效果呈剂量依赖性;95%乙醇提取物黄酮总量较低,但也显示出较好的抑制作用。动力学分析显示,不同溶剂提取液对XOD的亲和力值α均大于1,70%乙醇提取液对XOD的亲和力值为134.40,更易与XOD结合,各提取液均表现为混合型抑制。结论:枳椇子提取液具有抑制XOD的作用,效果以50%乙醇提取液和70%乙醇提取液为著,95%乙醇提取物对XOD的抑制效果与提取液中的其他成分相关。枳椇子提取液的抑制作用类型属于混合型抑制,即竞争性-非竞争性抑制,且竞争性抑制占主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枳椇子 乙醇 黄嘌呤氧化酶 黄酮类成分 尿酸 混合型抑制
下载PDF
向日葵叶醇提取物不同溶剂部位活性成分含量及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研究
11
作者 陈俊合 晋丹 +6 位作者 邹名洋 赵萍 刘冰 张新国 付文涛 赵静怡 牛涛 《现代食品》 2024年第12期185-188,共4页
用石油醚、三氯甲烷、乙酸乙酯和正丁醇对向日葵叶醇提取物进行萃取,测定不同萃取部位中总黄酮、总酚、总皂苷和绿原酸的含量,探究向日葵叶醇提取物不同部位的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xanthine oxidase,XOD)的能力。石油醚部位,总皂苷和... 用石油醚、三氯甲烷、乙酸乙酯和正丁醇对向日葵叶醇提取物进行萃取,测定不同萃取部位中总黄酮、总酚、总皂苷和绿原酸的含量,探究向日葵叶醇提取物不同部位的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xanthine oxidase,XOD)的能力。石油醚部位,总皂苷和总黄酮含量最高,乙酸乙酯部位总酚含量最高,三氯甲烷部位的绿原酸含量最高且抑制XOD活性最佳。三氯甲烷部位经大孔树脂纯化后,70%乙醇部位抑制XOD活性最佳,且抑制类型为可逆性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叶 活性物质 大孔吸附树脂 黄嘌呤氧化酶
下载PDF
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微胶囊的制备
12
作者 崔方超 李兰玲 +5 位作者 韩瑜娟 王当丰 檀茜倩 吕欣然 励建荣 李婷婷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3-234,共12页
目的:为提高黄嘌呤氧化酶(XOD)抑制剂稳定性和生物可及性,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XOD抑制剂的微胶囊。方法:以接枝度为指标,单因素实验优化糖基化反应产物的制备工艺,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荧光光谱等对糖基化产物进行结构表征,探... 目的:为提高黄嘌呤氧化酶(XOD)抑制剂稳定性和生物可及性,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XOD抑制剂的微胶囊。方法:以接枝度为指标,单因素实验优化糖基化反应产物的制备工艺,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荧光光谱等对糖基化产物进行结构表征,探究不同反应时间对功能性质的影响。以大豆分离蛋白(SPI)和普鲁兰多糖的糖基化反应产物为壁材,包埋XOD抑制剂,利用SEM、XRD衍射、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等对微胶囊进行结构表征。研究微胶囊在模拟消化液中的释放率及贮藏稳定性。结果:糖基化产物最优制备工艺:蛋白含量1.5%,蛋白和糖的质量比1∶2,反应时间20 min,接枝度最高达35%以上。表征结果表明SPI糖基化改性成功,而且溶解度提高40%,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分别提高2倍和4倍,表面疏水性指数降低225,有利于作为微胶囊壁材。包埋对羟基肉桂酸(HCA)和橙皮素(HES)后,通过SEM观察到微胶囊大小均匀、表面光滑。XRD衍射光谱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验证了HCA和HES被成功包埋。微胶囊使抑制剂的生物利用率提高了50%,且微胶囊的贮藏稳定性较好。结论:本试验成功研发了基于乳酸菌代谢物的XOD抑制剂微胶囊制剂。高效包埋的XOD抑制剂微胶囊为HCA和HES作为生物活性物质用于功能性食品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嘌呤氧化酶 高尿酸血症 抑制剂 微胶囊
下载PDF
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乳酸菌的筛选及其安全性分析
13
作者 刘秋瑾 白长胜 +9 位作者 尹珺伊 张军 王岩 田秋丰 王欢 曹禹 王振 薛沾枚 江波涛 钟鹏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54-762,共9页
【目的】筛选具有抑制黄嘌呤氧化酶(XOD)活性的乳酸菌,为降低家禽尿酸水平提供参考。【方法】测定26株乳酸菌细胞内容物(CFE)对XOD的体外抑制能力,从中筛选出抑制率较高的菌株进行细胞代谢物(CFS)对XOD抑制率的测定,并对其人工胃肠液耐... 【目的】筛选具有抑制黄嘌呤氧化酶(XOD)活性的乳酸菌,为降低家禽尿酸水平提供参考。【方法】测定26株乳酸菌细胞内容物(CFE)对XOD的体外抑制能力,从中筛选出抑制率较高的菌株进行细胞代谢物(CFS)对XOD抑制率的测定,并对其人工胃肠液耐受性、抗菌药物敏感性、安全性等特性进行评价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4株乳酸菌A2、A6、SC、SN的CFE对XOD的抑制率分别为23.41%、27.45%、24.47%、27.23%,CFS对XOD的抑制率分别为14.26%、17.02%、22.34%、19.57%。4株乳酸菌经人工胃肠液处理后的活菌数保持在108 CFU·mL^(-1)以上;对头孢菌素类(头孢哌酮、头孢呋辛)、大环内酯类(红霉素、罗红霉素)、青霉素类(阿莫西林、氨苄西林、青霉素)、恶唑烷酮类(利奈唑胺)抗菌药物敏感;基于16S rDNA序列分析,A2菌株鉴定为副干酪乳杆菌,A6菌株鉴定为植物乳杆菌,SC菌株鉴定为短乳杆菌,SN菌株鉴定为鼠李糖乳杆菌;小鼠分别连续腹腔注射A2、A6、SC、SN菌液两周后,未见死亡及器官病变。【结论】成功筛选出能够抑制XOD活性的4株乳酸菌,其具有良好的益生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乳酸菌 黄嘌呤氧化酶 益生性 安全性
下载PDF
维生素K_(3)激活黄嘌呤氧化酶的动力学和分子机制
14
作者 刘礼 赵文静 +4 位作者 肖丽君 齐晓怡 吕沐瀚 梁思成 吴敬敬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3-119,共7页
目的考察维生素K_(3)对人肝来源的黄嘌呤氧化酶(XO)的激活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人肝S9(0.1 g·L^(-1))作为XO来源,分别与底物黄嘌呤(0,2,4,8和16μmol·L^(-1))在37℃孵育90 min,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法测定反应的米氏常数(K_... 目的考察维生素K_(3)对人肝来源的黄嘌呤氧化酶(XO)的激活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人肝S9(0.1 g·L^(-1))作为XO来源,分别与底物黄嘌呤(0,2,4,8和16μmol·L^(-1))在37℃孵育90 min,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法测定反应的米氏常数(K_(m))。黄嘌呤在K_(m)浓度下,三点法(维生素K_(3)1,10和100μmol·L^(-1))检测维生素K_(3)激活剂的活性,多点法(维生素K_(3)1,2,5,10,20,50,100,200和400μmol·L^(-1))测定其激活XO的半数有效浓度(EC_(50))。使用1/2EC_(50),EC_(50)和2EC_(50)维生素K_(3)进行动力学参数(K_(m)和V_(max))的测定和双倒数曲线的拟合,考察不同浓度维生素K_(3)存在下的动力学行为变化,并分析其激活类型。最后,通过分子对接技术探究XO与维生素K_(3)之间的互作机制。结果XO介导黄嘌呤氧化反应的K_(m)为4.71μmol·L^(-1)。作为该反应的激活剂,维生素K_(3)浓度依赖性激活XO(logistic拟合公式y=A2+(A1-A2)/1+(x/x_(0))^p),且EC_(50)为32.0μmol·L^(-1)。反应的动力学参数在加入维生素K_(3)后发生变化,K_(m)值随维生素K_(3)浓度增加而减小(4.71~1.34μmol·L^(-1)),而V_(max)值随维生素K_(3)浓度增加而增加(0.08~1.31μmol·min^(-1)·g^(-1)),最终导致V_(max)/K_(m)增加(17.0~977.6 mL·min^(-1)·g^(-1))。此外,双倒数曲线拟合表明维生素K_(3)对XO的激活类型为混合型。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维生素K_(3)结合于XO的钼喋呤结构域,与Arg599和Ser605形成氢键相互作用。结论维生素K_(3)是XO的激活剂,可与XO结构域中的Arg599和Ser605形成氢键,调节其与底物黄嘌呤的亲和力,达到激活XO而升尿酸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K3 黄嘌呤氧化酶 变构调节 分子对接
下载PDF
二氢杨梅素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生物活性综合评价与作用机制研究
15
作者 姚元勇 张萌 陈仕学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9-323,共5页
目的揭示天然手性分子二氢杨梅素在弱碱环境中对黄嘌呤氧化酶生物活性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弱碱性(pH 7.5或8.5)的黄嘌呤氧化酶体外活性测试模型,对二氢杨梅素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生物活性能力进行评价。基于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氧化... 目的揭示天然手性分子二氢杨梅素在弱碱环境中对黄嘌呤氧化酶生物活性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弱碱性(pH 7.5或8.5)的黄嘌呤氧化酶体外活性测试模型,对二氢杨梅素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生物活性能力进行评价。基于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氧化二氢杨梅素并转化为杨梅素,进一步探究二氢杨梅素药剂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生物活性的作用机制。结果二氢杨梅素在pH 7.5的碱性条件下,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作用高于在pH 8.5下,最高抑制率可达48.47%。基于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对二氢杨梅素的选择性氧化,揭示了二氢杨梅素与杨梅素分子结构对XOD生物活性抑制的协同增效作用机制,明确了黄酮类化合物平面分子结构和B环上的羟基数对XOD活性抑制具有显著贡献。结论本研究首次揭示了二氢杨梅素、杨梅素对黄嘌呤氧化酶生物活性抑制的协同增效作用,可为天然手性小分子化合物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氢杨梅素 黄嘌呤氧化酶 体外模型 天然手性黄酮醇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损伤诱导蛋白1、黄嘌呤氧化酶水平变化及其意义
16
作者 阮永坤 何嘉盛 陈晴清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7期53-57,共5页
目的观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清神经损伤诱导蛋白1(NINJ1)、黄嘌呤氧化酶(XO)水平变化,分析血清NINJ1、XO水平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并评估血清NINJ1、XOD检测对AIS预后的预测效能,以探讨AIS患者NINJ1、XO水平变化的... 目的观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清神经损伤诱导蛋白1(NINJ1)、黄嘌呤氧化酶(XO)水平变化,分析血清NINJ1、XO水平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并评估血清NINJ1、XOD检测对AIS预后的预测效能,以探讨AIS患者NINJ1、XO水平变化的意义。方法选取AIS患者165例(AIS组)和体检健康者87例(对照组),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轻度AIS 33例、中度AIS 74例、重度AIS 58例;根据90 d预后,AIS患者分为不良预后组(51例)和良好预后组(114例)。治疗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血清Ninjurin-1、XO。比较AIS组与对照组及不同病情AIS患者血清Ninjurin-1、XO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法分析血清Ninjurin-1、XO水平与AIS患者NIHSS评分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AIS患者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Ninjurin-1、XO检测对不良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IS组血清Ninjurin-1、XO水平升高(P均<0.05)。轻度、中度、重度AIS患者血清Ninjurin-1、XO水平依次升高(P均<0.05),血清Ninjurin-1、XO水平与AIS患者NIHSS评分呈正相关(rs=0.796、0.748,P均<0.05)。不良预后组血清Ninjurin-1、XO水平高于良好预后组(P均<0.05);血清高Ninjurin-1水平(OR=1.047,95%CI:1.025~1.069)、高XO水平(OR=3.246,95%CI:1.405~7.498)、高年龄(OR=1.087,95%CI:1.026~1.153)、NIHSS评分增加(OR=1.092,95%CI:1.041~1.145)、梗死体积增加(OR=1.202,95%CI:1.019~1.417)为AIS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血清Ninjurin-1联合XO检测预测AIS患者不良预后的曲线下面积大于血清Ninjurin-1、XO单独检测(Z值分别为3.089、3.737,P均<0.01)。结论AIS患者血清Ninjurin-1、XO水平升高,血清Ninjurin-1、XO水平与患者病情加重和不良预后密切相关,血清Ninjurin-1联合XO检测对AIS患者不良预后的预测效能高,且优于单独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损伤诱导蛋白1 黄嘌呤氧化酶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 预后不良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下载PDF
槐米提取物对黄嘌呤氧化酶活性抑制评价及作用机制研究
17
作者 杨长远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8期85-90,共6页
为了探究槐米醇提物药效物质对体外黄嘌呤氧化酶(XOD)活性抑制的作用机制,本研究采用体外XOD促动力学模型对槐米醇提物及其潜在活性成分芸香叶苷、槲皮素及白桦脂醇进行XOD活性抑制评价,以分析其天然成分芸香叶苷热-酸性水解作用对XOD... 为了探究槐米醇提物药效物质对体外黄嘌呤氧化酶(XOD)活性抑制的作用机制,本研究采用体外XOD促动力学模型对槐米醇提物及其潜在活性成分芸香叶苷、槲皮素及白桦脂醇进行XOD活性抑制评价,以分析其天然成分芸香叶苷热-酸性水解作用对XOD活性抑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槐米提取物A在药剂浓度100~700μg/mL,对体外XOD活性抑制具有良好作用,其最大抑制率可达36.68%,与对照药剂别嘌呤醇(90μg/mL,抑制率61%)相比,抑制率较弱。槐米中主要化学成分芸香叶苷、槲皮素及白桦脂醇在一定药剂浓度范围内,芸香叶苷抑制率不明显,槲皮素表现出优异的XOD抑制作用(抑制率61.64%,IC_(50)值为203.6μmol/L),白桦脂醇次之。在酸性水解作用的条件下,芸香叶苷酸性水解混合物抑制XOD活性作用较热水解作用混合物较高。研究认为槐米醇提物对体外XOD活性抑制的药效物质可能为槲皮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嘌呤氧化酶 槐米 芦丁 槲皮素 活性抑制
下载PDF
猪苓中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的筛选分离及质谱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庄思远 周旭 +3 位作者 李彦杰 刘春明 李赛男 张语迟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58-67,共10页
试验以猪苓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遗传算法-BP神经网络数学模型、色谱和质谱等技术,建立快速筛选猪苓中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的新方法。首先,利用遗传算法-BP神经网络数学模型优化猪苓中麦角甾醇的提取工艺;其次,以黄嘌呤氧化酶为生物靶分子... 试验以猪苓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遗传算法-BP神经网络数学模型、色谱和质谱等技术,建立快速筛选猪苓中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的新方法。首先,利用遗传算法-BP神经网络数学模型优化猪苓中麦角甾醇的提取工艺;其次,以黄嘌呤氧化酶为生物靶分子,应用超滤质谱技术,筛选猪苓中潜在的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同时,应用分子对接技术验证超滤实验的准确性;最后,以活性筛选为导向,利用高速逆流色谱技术分离猪苓中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结果显示:猪苓中麦角甾醇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80%、液料比16 mL/g、提取时间1.4 h、提取次数3次,在此条件下,麦角甾醇得率为2.31%;从猪苓中筛选并分离出4个纯度均在90%以上的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其抑制效果强弱顺序为猪苓酮A>猪苓酮B>麦角甾-4,6,8(14),22-四烯-3-酮>麦角甾-7,22-二烯-3-酮。该方法快速、灵敏,为猪苓抗痛风药理作用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苓 黄嘌呤氧化酶 BP神经网络 分子对接 高速逆流色谱
下载PDF
阿魏酸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机理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南海 金雨楠 +5 位作者 陈怡冉 周靖萱 赵亮 张列兵 吴薇 周峰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5-125,共11页
为系统地探讨阿魏酸抑制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XO)活性的分子机制,采用酶学和光谱学方法测定了阿魏酸对XO抑制可逆性、抑制动力学、结合性质及结构的影响,采用分子模拟技术预测了阿魏酸与XO的结合构象。结果表明:在混合竞争的... 为系统地探讨阿魏酸抑制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XO)活性的分子机制,采用酶学和光谱学方法测定了阿魏酸对XO抑制可逆性、抑制动力学、结合性质及结构的影响,采用分子模拟技术预测了阿魏酸与XO的结合构象。结果表明:在混合竞争的方式下,阿魏酸能可逆地抑制XO活性,抑制常数为4.5μmol/L,与咖啡酸、对香豆酸、绿原酸和没食子酸相比,阿魏酸对XO的抑制能力最强,其半抑制浓度为116.2μmol/L。荧光滴定实验结果表明:阿魏酸通过动态静态混合猝灭方式使XO荧光减少,其中静态猝灭占主导,且与XO存在一个结合位点,结合常数为3.38×10^(4) L/mol(298 K);ΔG<0、ΔH<0和ΔS>0,表明该结合过程主要是以氢键和疏水作用力驱动且自发进行。分子对接结果揭示了阿魏酸进入了XO中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活性区域,影响XO正常催化过程。同步荧光光谱和圆二色光谱实验表明:阿魏酸能改变XO的二级和三级结构,使XO中酪氨酸和色氨酸残基周围极性增加及疏水性降低,并且α-螺旋含量升高,β-折叠含量降低,使XO二级结构趋于紧密,这是影响XO活性的另一原因。研究以期为阿魏酸作为XO抑制剂改善高尿酸血症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魏酸 黄嘌呤氧化酶 抑制机理 光谱法 分子模拟
下载PDF
土茯苓中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成分提取工艺优化及其酶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邹惠亮 陈敏 +3 位作者 吴巧攀 孟令杰 刘百联 陈柯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16,共5页
目的优化土茯苓中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成分提取工艺,并考察其酶动力学。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为影响因素,黄嘌呤氧化酶活性抑制率为评价指标,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分别通过Lineweaver-Burk图、... 目的优化土茯苓中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成分提取工艺,并考察其酶动力学。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为影响因素,黄嘌呤氧化酶活性抑制率为评价指标,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分别通过Lineweaver-Burk图、Dixon图确定其抑制类型、抑制动力学常数K i。结果最佳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9%,提取时间89 min,提取温度82℃,黄嘌呤氧化酶活性抑制率为62.25%。抑制类型为竞争性可逆抑制,K i为1.92 mg/mL。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提取土茯苓中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茯苓 黄嘌呤氧化酶 活性成分 提取工艺 酶动力学 响应面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