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变译理论:中国原创性译论——黄忠廉教授访谈录
1
作者 余承法 黄忠廉 《英语研究》 2023年第1期1-11,共11页
黄忠廉教授在访谈中就变译理论的创建与发展、当下价值和未来展望回答了笔者的提问。黄教授回顾了变译理论提出的时代背景,概述了其基本内容和核心要义,归纳了变译研究的四个发展阶段。同时,他还强调了变译理论在中国翻译学科体系、学... 黄忠廉教授在访谈中就变译理论的创建与发展、当下价值和未来展望回答了笔者的提问。黄教授回顾了变译理论提出的时代背景,概述了其基本内容和核心要义,归纳了变译研究的四个发展阶段。同时,他还强调了变译理论在中国翻译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指明其未来努力方向是建构基于翻译事实、立足中国传统译论同时吸收、借鉴外来译论的变译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忠廉 变译 变译理论 变译学
下载PDF
变译·变异·和而不同——读黄忠廉《变译理论》 被引量:14
2
作者 郑海凌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7-49,共3页
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翻译理论研究曾出现一个“相对沉寂期”,也曾有学者著文讨论翻译理论研究的前途。当时,我表示了乐观的看法。在《文学翻译学》的“作者自白”里我曾写道:“这是突破前的‘沉寂’。我国的翻译理论研究面临大的... 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翻译理论研究曾出现一个“相对沉寂期”,也曾有学者著文讨论翻译理论研究的前途。当时,我表示了乐观的看法。在《文学翻译学》的“作者自白”里我曾写道:“这是突破前的‘沉寂’。我国的翻译理论研究面临大的突破。敏感的学者都感觉到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译理论》 黄忠廉 翻译理论 文学翻译 文化差异 书评
下载PDF
翻译观的时代变革——评黄忠廉、李亚舒著《科学翻译学》 被引量:3
3
作者 周领顺 《中国科技翻译》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3-55,49,共4页
本文对黄忠廉、李亚舒著《科学翻译学》作了评介 ,认为《科学翻译学》主要以全译和变译为基础 ,提出了科学翻译学的核心概念 ,构筑了科学翻译学基本理论体系 ,导致翻译观发生了时代变革 。
关键词 《科学翻译学》 黄忠廉 李亚舒 书评 理论体系 学科建设 翻译观 文学翻译
下载PDF
《变译理论》展读——兼与黄忠廉先生商榷 被引量:5
4
作者 贾洪伟 刘静 《绥化师专学报》 2004年第2期98-99,共2页
变译理论在一个新的学术维度上扩展了翻译理论的空间 ,丰富并构造了翻译学上的新的理论形态。然而 ,反观其理论表述 ,笔者发现构成变译理论自身结构的某些基本原则与具体细节存在颇多不恰当与疏漏之处。本文仅以书中的两个命题———变... 变译理论在一个新的学术维度上扩展了翻译理论的空间 ,丰富并构造了翻译学上的新的理论形态。然而 ,反观其理论表述 ,笔者发现构成变译理论自身结构的某些基本原则与具体细节存在颇多不恰当与疏漏之处。本文仅以书中的两个命题———变译理论的应用范围的界定以及如何处理翻译作品中的所引为研究个案 ,借此阐明笔者对变译理论的个人理解并兼与著者就其存在的某些理论分歧予以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译理论》 黄忠廉 翻译学 书评
下载PDF
黄忠廉的变译理论探微 被引量:1
5
作者 郭鸣鹃 《海外英语》 2022年第20期29-30,共2页
互联网技术的出现,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加紧了各民族之间的联系,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碰撞也日益频繁。书籍作为承载人类思想和知识的重要载体,在人类文明的传承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如何打破不同民族和国家之间的语言壁垒,促... 互联网技术的出现,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加紧了各民族之间的联系,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碰撞也日益频繁。书籍作为承载人类思想和知识的重要载体,在人类文明的传承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如何打破不同民族和国家之间的语言壁垒,促进不同民族和国家之间文明的交流,成为21世纪人们思考的重要问题。清末民初,一批觉醒的知识分子认识到不同文明之间交流的重要性,开始引进外国书籍并在国内翻译出版,由此开启了我国的翻译之路。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与演变,各种翻译理论层出不穷,该文以黄忠廉教授的变译理论为切入点,对涉及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为进一步促进我国翻译事业进步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忠廉 翻译理论 变译
下载PDF
启开译学又一窗——评黄忠廉等著《应用翻译学》
6
作者 孙秋花 《外语与翻译》 2014年第4期72-75,共4页
我国应用翻译研究发展经历了从改革开放到现今30多年“苦难”的历程(方梦之,2012)。随着MTI在全国的蓬勃发展,应用翻译日显重要,应用翻译研究成为当务之急。此时《应用翻译学》应运而出。它的出版标志着我国应用翻译学学科地位的... 我国应用翻译研究发展经历了从改革开放到现今30多年“苦难”的历程(方梦之,2012)。随着MTI在全国的蓬勃发展,应用翻译日显重要,应用翻译研究成为当务之急。此时《应用翻译学》应运而出。它的出版标志着我国应用翻译学学科地位的确立,同时也开始了应用翻译学理论的初探性研究。这在国内翻译界实属新举,应用翻译研究从量的积累达到了质的飞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翻译研究 翻译学 黄忠廉 改革开放 发展经历 译学理论 MTI
下载PDF
本期人物——黄忠廉
7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1965年5月生于湖北兴山,博士,教授,黑龙江大学(俄汉)翻译学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协作导师:华中师范大学(英汉)翻译学博士生导师。1987、1990、2005年分获华中师大、武汉大学、华中师大文学学士、硕士和博±学位.1996年破格... 1965年5月生于湖北兴山,博士,教授,黑龙江大学(俄汉)翻译学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协作导师:华中师范大学(英汉)翻译学博士生导师。1987、1990、2005年分获华中师大、武汉大学、华中师大文学学士、硕士和博±学位.1996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忠廉 华中师范大学 博士生导师 人物 黑龙江大学 武汉大学 翻译学 副教授
下载PDF
译者行为批评新思维对谈
8
作者 周领顺 李正栓 +3 位作者 黄勤 姜淑芹 袁丽梅 李鹏辉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79-87,共9页
本刊按:译者行为研究及其理论建设已进入发展的快车道。为了进一步完善、丰富相关研究,《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特邀周领顺、李正栓、黄勤、姜淑芹、袁丽梅和李鹏辉等学者进行对谈,以期推动译者行为研究的深入发展。李正栓:当前中国翻译... 本刊按:译者行为研究及其理论建设已进入发展的快车道。为了进一步完善、丰富相关研究,《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特邀周领顺、李正栓、黄勤、姜淑芹、袁丽梅和李鹏辉等学者进行对谈,以期推动译者行为研究的深入发展。李正栓:当前中国翻译界作出最大理论贡献的有三人:胡庚申、周领顺、黄忠廉。他们的翻译理论被收入《中国大百科全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者行为批评 周领顺 黄忠廉 胡庚申 中国翻译界 翻译理论 天津外国语大学 李正栓
下载PDF
《科学翻译学》:一部特色之作
9
作者 李红青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7-78,共2页
关键词 《科学翻译学》 黄忠廉 学术研究 书评 翻译批评 翻译方法论 机器翻译
下载PDF
第四届全国应用翻译研讨会在积极筹备中
10
《上海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8-28,共1页
[本刊讯]至2010年底已有李亚舒、何刚强、张美芳、胡庚申、黄忠廉、文军、许建忠、张文、吕和发、蒋璐、王宏、朱先超、陈忠良等教授和翻译公司的老总确认参加这次盛会。此外,会议的众多报名者中主要是高校教师,也有出版社编辑、翻译... [本刊讯]至2010年底已有李亚舒、何刚强、张美芳、胡庚申、黄忠廉、文军、许建忠、张文、吕和发、蒋璐、王宏、朱先超、陈忠良等教授和翻译公司的老总确认参加这次盛会。此外,会议的众多报名者中主要是高校教师,也有出版社编辑、翻译公司的专职翻译,以及在校的硕士生、博士生等。按会议筹委会原通知规定,2011年2月底为报名截止日,筹委会将在2011年3月上旬发出会议正式邀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翻译 2010年 高校教师 筹委会 黄忠廉 出版社 硕士生 博士生
下载PDF
为变译正名
11
作者 董琳琳 薛健 《科学与管理》 2008年第3期162-163,共2页
1999年,华中师范大学的黄忠廉教授在申请国家“九五”社科甚金规划项日“变译理论研究”时首次正式提出了“变译”这一概念,使导“变译”一词第一次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其实作为一种翻译方式,“变译”早就存在,并被许多翻译工作者广... 1999年,华中师范大学的黄忠廉教授在申请国家“九五”社科甚金规划项日“变译理论研究”时首次正式提出了“变译”这一概念,使导“变译”一词第一次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其实作为一种翻译方式,“变译”早就存在,并被许多翻译工作者广泛使用,只不过翻译界一直不肯承认“变译”的地位,将其等同于“误译”,总让它以“反面教材”的形象示人,笔者认为现在有必要为“变译”正名,主张翻译界应该正确认识“变译”、对待“变译”,重视“变译”研究,本文试从三个角度论述“变译”存在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译理论 正名 华中师范大学 翻译方式 翻译工作者 “九五” 反面教材 黄忠廉
下载PDF
“竞”编教材并非好事
12
作者 肖国忠 《成才之路》 2010年第26期I0005-I0005,共1页
每年两个假期,本是高校教师休息调整、精心备课、潜心问学的佳期,可是近年来有一股风气渐趋明显:越来越多的教9币假期参与各类教材的编写。对此,国家俄语重点研究基地——黑龙江大学俄语语言文学研究中心主任黄忠廉日前在接受记者... 每年两个假期,本是高校教师休息调整、精心备课、潜心问学的佳期,可是近年来有一股风气渐趋明显:越来越多的教9币假期参与各类教材的编写。对此,国家俄语重点研究基地——黑龙江大学俄语语言文学研究中心主任黄忠廉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教师编教材本无可厚非,但是参编者越来越多,竞相编写,并非好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材 语言文学研究 重点研究基地 高校教师 大学俄语 记者采访 黄忠廉 黑龙江
下载PDF
变译论的理论贡献和实践意义 被引量:15
13
作者 方梦之 王志娟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2-86,共5页
黄忠廉教授匠心独具,在新旧世纪之交创立了变译论。变译论通古今中外翻译之变,成一家之言。文章从理论创新、话语体系创新和方法论创新等三方面评述了变译论对我国、乃至世界译学的贡献;又从变译论回应现实需要、变译论来自实践、变译... 黄忠廉教授匠心独具,在新旧世纪之交创立了变译论。变译论通古今中外翻译之变,成一家之言。文章从理论创新、话语体系创新和方法论创新等三方面评述了变译论对我国、乃至世界译学的贡献;又从变译论回应现实需要、变译论来自实践、变译论指导实践等三方面说明其实践意义。变译论问世以来,我国翻译事业发生了巨变。总结和提炼"走出去"中的新思想、新做法既是回应现实,也是丰富和完善变译论的需要。文章期待立论创新,回应时代,具有中国话语特点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变译论升级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忠廉 变译论 翻译研究
原文传递
关于中国翻译理论史研究的几点建议 被引量:4
14
作者 许钧 《上海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10,共2页
《中国翻译理论发展史研究》获得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这是译学界广为关注的一件事,可喜可贺。它表明,梳理和研究我国翻译理论发展史的重要意义获得了哲学社会科学界的认可。这是译学同仁共同努力下,翻译学学科地位获得提升... 《中国翻译理论发展史研究》获得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这是译学界广为关注的一件事,可喜可贺。它表明,梳理和研究我国翻译理论发展史的重要意义获得了哲学社会科学界的认可。这是译学同仁共同努力下,翻译学学科地位获得提升的一个体现。对于任何学科来说,理论研究都是一个永恒的课题。虽然这是由黄忠廉教授团队承担的一个项目,但中国翻译理论史研究的重任却并非只由这一个团队来承担,它需要译学界共同来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翻译理论 翻译理论发展 黄忠廉 社会科学界 发展史研究 学科地位 译学 团队
原文传递
中国翻译理论史研究:目标、问题与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查明建 《上海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12,共2页
人们对翻译理论发展史的一般认识,认为翻译理论史就是对翻译理论的史料搜集、整理和历时性叙述,对重要翻译理论家的观点进行述评。黄忠廉教授领衔的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中国翻译理论发展史研究”团队不满足于这样的研究模式。
关键词 中国翻译理论 黄忠廉 翻译理论家 翻译理论发展 发展史研究 问题与方法 历时性 史料搜集
原文传递
关于中国译学话语体系建设的思考
16
作者 谭载喜 《上海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8,共2页
我国对于话语体系的建设非常重视,中国译学话语体系作为国家多元话语体系的一个分体系,其发展和完善不可或缺。由黄忠廉教授担任首席研究专家的“中国翻译理论发展史研究”课题,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获得国... 我国对于话语体系的建设非常重视,中国译学话语体系作为国家多元话语体系的一个分体系,其发展和完善不可或缺。由黄忠廉教授担任首席研究专家的“中国翻译理论发展史研究”课题,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获得国家社科基金的重点支持,具有非常重要的标志性意义,凸显了国家对翻译研究工作的重视和支持,是当下中国翻译研究领域一件令人十分鼓舞的事情。笔者对黄教授及其研究团队获得机会承担如此重要的研究项目,表示诚挚祝贺,并趁此项目开题报告举行之际,从研究课题的意义、特色和研究过程中可能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等三个方面,说一点个人的思考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翻译理论 中国译学 国家社科基金 开题报告 黄忠廉 话语体系建设 发展史研究 黄教授
原文传递
论外语研究之法 求外文学术之道——《外语研究方法论》述评
17
作者 吴自选 《外国语言文学》 2022年第2期126-131,共6页
黄忠廉. 2020.《外语研究方法论》.北京:商务印书馆. 380 pp. ISBN:978-7-100-18229-41引言中国外语学人的方法论研究发端于20世纪70年代末对国外方法论的译介、引进,世纪之交前后逐渐开启学科方法的自主性研发,然而截止目前,国内整体... 黄忠廉. 2020.《外语研究方法论》.北京:商务印书馆. 380 pp. ISBN:978-7-100-18229-41引言中国外语学人的方法论研究发端于20世纪70年代末对国外方法论的译介、引进,世纪之交前后逐渐开启学科方法的自主性研发,然而截止目前,国内整体性、实践性的方法论建构仍呈阙如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语研究 黄忠廉 学科方法 研究方法论 商务印书馆 方法论建构 方法论研究 自主性
原文传递
追本溯源,以严解严——《严复变译思想考》评介 被引量:2
18
作者 郝俊杰 《中国科技翻译》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9-61,共3页
《严复变译思想考》是商务印书馆新近推出的力作。作者黄忠廉依托自建的翻译语料库,重释"信达雅",推导出严复的变译思想,在视角和方法上多有创新,对于严复思想研究、变译理论研究、本土理论构建有着多重促进作用。
关键词 严复变译思想考 变译 黄忠廉 严复 评介
原文传递
变译理论研究综述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若丹 《作家天地》 2020年第5期29-30,共2页
变译理论是二十世纪末中国学者黄忠廉提出的本土理论,其发展经历了建构期、发展期和拓展期。本文从变译与全译这对翻译范畴、变译的变通手段和方法,以及变译理论的应用和未来研究的角度对变译理论二十余年的发展演变进行了梳理。
关键词 变译理论 黄忠廉 变译 全译 变通手段
原文传递
立足本土的中国理论翻译学研究指南和学术力作——《理论翻译学构建》评介
20
作者 李华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F0002-F0002,共1页
《理论翻译学构建》(科学出版社2022年3月出版)是黄忠廉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翻译理论发展史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该书对中国当代翻译理论进行了梳理和阐释,将国内译学发展的主要脉络逐一理清,全面展现了国内译界对理论... 《理论翻译学构建》(科学出版社2022年3月出版)是黄忠廉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翻译理论发展史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该书对中国当代翻译理论进行了梳理和阐释,将国内译学发展的主要脉络逐一理清,全面展现了国内译界对理论翻译学的思考和研究,为国内译学本体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理论研究指南,也为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翻译学以及翻译学科体系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翻译理论 中国翻译理论 翻译学研究 翻译学科 黄忠廉 本体研究 阶段性成果 译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