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2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灌注区、黄斑区双激光方案在视网膜静脉分枝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1
作者 汤丽燕 李俊 +1 位作者 孙巧红 陈利双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9期116-120,共5页
目的 探讨无灌注区、黄斑区双激光方案在视网膜静脉分枝阻塞(BRVO)继发黄斑水肿(ME)患者中的应用分析。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浙江省丽水市人民医院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150例BRVO继发ME患者分为对照组(雷珠单抗玻璃体腔内注射... 目的 探讨无灌注区、黄斑区双激光方案在视网膜静脉分枝阻塞(BRVO)继发黄斑水肿(ME)患者中的应用分析。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浙江省丽水市人民医院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150例BRVO继发ME患者分为对照组(雷珠单抗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和双激光组(雷珠单抗联合无灌注区、黄斑区双激光治疗),各75例。治疗后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效果、恢复情况[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内压(IOP)、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MT)]、黄斑区血流情况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结果。结果 双激光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BCVA高于治疗前,IOP、CMT低于治疗前,且双激光组BCVA高于对照组,IOR、CMT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浅、深层毛细血管血流密度均高于治疗前,且双激光组高于对照组(P<0.05)。双激光组囊样渗漏、弥漫渗漏、局部渗漏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无灌注区、黄斑区双激光治疗BRVO继发ME可提高雷珠单抗的效果,促进患者视力恢复,还可改善黄斑区血流状况,减少血管渗漏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珠单抗 无灌注区 黄斑 视网膜静脉分枝阻塞 黄斑水肿 最佳矫正视力 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 眼内压
下载PDF
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基线房水细胞因子水平与抗VEGF疗效的相关性
2
作者 黄颖 陈佳沁 +1 位作者 蒋沁 姚进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9-43,共5页
目的利用基线房水细胞因子预测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RVO-ME)患者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3个月后黄斑中心凹厚度(CMT)和最佳矫正视力(BCVA)的改善情况。方法选择2021年10月至2023年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首诊为RVO... 目的利用基线房水细胞因子预测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RVO-ME)患者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3个月后黄斑中心凹厚度(CMT)和最佳矫正视力(BCVA)的改善情况。方法选择2021年10月至2023年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首诊为RVO-ME的患者30例(30眼),在抗VEGF药物注射前行前房穿刺收集房水。采用Luminex液相芯片技术测定患者房水中VEGF、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白细胞介素(IL)和干扰素-γ(IFN-γ)等11种细胞因子的水平。分析RVO-ME患者基线房水细胞因子水平与CMT、BCVA(logMAR)以及其变化值(基线与抗VEGF治疗3个月后差值)的相关性;在基线时与抗VEGF治疗3个月后分别分析CMT和BCVA(logMAR)间的相关性。CMT、BCVA应答者定义为从基线到抗VEGF治疗3个月后CMT、BCVA(logMAR)减少50%及以上的患者,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基线房水细胞因子与RVO-ME患者抗VEGF治疗3个月后成为CMT或BCVA应答者的关系。结果与基线时相比,抗VEGF治疗3个月后RVO-ME患者CMT明显下降,BCVA明显改善(均为P<0.001)。RVO-ME患者基线时、抗VEGF治疗3个月后CMT与BCVA(logMAR)之间均呈正相关(P=0.026、0.002)。基线时,RVO-ME患者VEGF、IL-8水平与CMT均呈正相关(P=0.032、0.035);IL-6、IL-8水平与BCVA(logMAR)均呈正相关(P=0.018、0.002)。RVO-ME患者基线IL-8水平与CMT变化值呈负相关(P=0.024)。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基线ICAM-1水平升高增加RVO-ME患者抗VEGF治疗3个月后BCVA无应答的风险(P=0.023)。结论基线IL-8与ICAM-1可能是RVO-ME抗VEGF治疗后CMT及BCVA改善的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静脉阻塞 黄斑水肿 房水 细胞因子 黄斑中心凹厚度 最佳矫正视力
下载PDF
从“肝肾同源”及“痰瘀同病”论治早期特发性黄斑前膜思路探析
3
作者 史随随 祁宝玉 +3 位作者 罗越毅 龙琰 高君 巢国俊 《江苏中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15-18,共4页
“肝肾同源”理论源于《黄帝内经》,指肝血、肾精互生互化,精血同源,强调肝肾关系密切;“痰瘀同病”滥觞于《黄帝内经》“津血同源”理论,指痰和瘀乃津血不归正化的病理产物,由朱震亨于《丹溪心法》首提“痰瘀同病”,强调痰瘀互生互化... “肝肾同源”理论源于《黄帝内经》,指肝血、肾精互生互化,精血同源,强调肝肾关系密切;“痰瘀同病”滥觞于《黄帝内经》“津血同源”理论,指痰和瘀乃津血不归正化的病理产物,由朱震亨于《丹溪心法》首提“痰瘀同病”,强调痰瘀互生互化。特发性黄斑前膜(IMEM)为影响老年人视力的常见眼底病,目前尚未发现有效的治疗药物。本虚标实为本病基本病机,以肝肾不足为本,痰瘀互结为标。临证基于肝肾同源、痰瘀同病理论,提倡肝肾同补、痰瘀同治,自拟经验方黄斑前膜方治疗早期IMEM可获良效。附验案1则以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黄斑前膜 肝肾同源 痰瘀同病 黄斑前膜方
下载PDF
Ozurdex与抗VEGF药物对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疗效分析
4
作者 邱翠 方严 +1 位作者 谢驰 于燕 《临床眼科杂志》 2024年第1期31-35,共5页
目的比较Ozurdex与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对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分析研究。收集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期间在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进行玻璃体腔药物注射的DME患者23例(28只... 目的比较Ozurdex与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对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分析研究。收集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期间在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进行玻璃体腔药物注射的DME患者23例(28只眼)。根据患者选择的治疗方案及注药的规律性分为三组:抗VEGF1组:患者玻璃体内注射抗VEGF药物(雷珠单抗、康柏西普、阿柏西普)0.05 ml,每月规律注射,连续注射3次,总治疗时间为12周,共7例(9只眼);抗VEGF2组:患者玻璃体内注射抗VEGF药物(0.05 ml),连续注射3次,注射不规律,两次注射之间间隔时间4~6周,总治疗时间在12~14周,共8例(10只眼);玻璃体内地塞米松植入(IDI)组:患者进行一次玻璃体内注射Ozurdex(0.7 mg),共8例(9只眼)。利用频域相干光层析成像术(SD-OCT)监测三组患者16周内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的变化情况。结果IDI组与抗VEGF1组12周内CMT明显下降且下降程度相当,均值均小于300μm;抗VEGF2组CMT在12~14周内CMT处于波动中,且均值高于300μm;IDI组CMT在治疗后8周内持续下降,8周时达最低值,12周时CMT略回升;抗VEGF1组在治疗后12周内CMT持续下降,治疗16周后三组CMT均恢复至较高水平(高于300μm),均需再治疗。结论Ozurdex与抗VEGF药物均可明显改善DME患者黄斑中心凹的解剖形态,Ozurdex可在12周内稳定的维持黄斑部较正常的解剖学形态,抗VEGF药物疗效需依赖患者的依从性,按时复诊治疗的患者可在12周内维持较为良好的黄斑部解剖学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zurdex 抗VEGF药物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
下载PDF
3种不同方案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疗效分析
5
作者 李相军 王敬怡 +5 位作者 李春燕 张建东 黄海 白丹 石盛玲 冷瀛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224-227,共4页
目的探讨3种不同方案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经眼底检查、眼底血管造影、OCT检查确诊为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患者120例120眼,将患者分为3组,A组(单纯注药组):25例25眼,采用康柏西普注射液0.5 mg/0.05 mL眼内注射,1次/月... 目的探讨3种不同方案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经眼底检查、眼底血管造影、OCT检查确诊为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患者120例120眼,将患者分为3组,A组(单纯注药组):25例25眼,采用康柏西普注射液0.5 mg/0.05 mL眼内注射,1次/月,连续注射3次后按需治疗;B组(激光组):25例25眼,患者采用全视网膜光凝(PRP)治疗,1个月内完成;C组(联合组):70例70眼,采用注药+光凝治疗,患者先行康柏西普注射液0.5 mg/0.05 mL眼内注射,1次/月,连续注射3次后按需治疗,期间完成PRP。治疗后1、3、6、12个月观察3个治疗组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黄斑区中心凹脉络膜厚度(SFCT)、最佳矫正视力(BCVA),分析CMT、SFCT与视力变化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后1、3、6、12个月,3组患者的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MT)、黄斑中心凹脉络膜厚度(SFCT)、最佳矫正视力(BCVA)均较治疗前有改善,单纯注药组及联合组疗效明显优于激光组(P<0.01),联合组疗效优于单纯注药组(P<0.01)。CMT与最佳矫正视力变化密切相关,CMT越下降,最佳矫正视力提高越明显。结论应用3种不同方法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结果显示,CMT、SFCT、BCVA联合组疗效最佳,其次是单纯注药组、激光组;脉络膜厚度、视网膜厚度与最佳矫正视力变化密切相关,脉络膜厚度及视网膜厚度越下降最佳矫正视力提高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疗效
下载PDF
基于单组目标值法评估调血和脉、理气消肿法治疗顽固性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
6
作者 史随随 罗越毅 +2 位作者 高君 龙琰 巢国俊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24年第2期246-250,共5页
目的:通过单组目标值法探讨名中医巢国俊治疗顽固性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RVO-ME)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9—2022年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巢国俊门诊的RVO-ME患者,筛选出顽固性RVO-ME患者。依据历史文献确定最佳矫正视力... 目的:通过单组目标值法探讨名中医巢国俊治疗顽固性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RVO-ME)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9—2022年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巢国俊门诊的RVO-ME患者,筛选出顽固性RVO-ME患者。依据历史文献确定最佳矫正视力BCVA(LogMAR)及眼底黄斑中心厚度(CMT)作为结局评价指标,依据循证文献meta分析明确BCVA(LogMAR):(0.51±0.20)及CMT(524.03±107.33)μm作为研究对照的目标值。统计入组患者经调血和脉、理气消肿法治疗后的BCVA(LogMAR)及眼底CMT,并与目标值进行比较。结果:共纳入66例患者,与目标值比较,中药治疗后患者BCVA(LogMAR)(0.40±0.14),患者眼底CMT(291.16±32.80)μm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血和脉、理气消肿法治疗顽固性RVO-ME患者临床疗效确切,可明显提高患者视力及改善眼底黄斑水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顽固性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 调血和脉、理气消肿法 单组目标值法 最佳矫正视力 眼底黄斑中心厚度
下载PDF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在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新生血管及纤维化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7
作者 张甜甜 李静 田珍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10-414,共5页
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管及视网膜下纤维化(SRFi)是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最常见的病理机制,常导致50岁以上人群不可逆性的视力丧失。尽管目前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已经成为临床主要有效的一线用药,但仍有近50%的病例因SRFi产生的瘢痕而最... 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管及视网膜下纤维化(SRFi)是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最常见的病理机制,常导致50岁以上人群不可逆性的视力丧失。尽管目前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已经成为临床主要有效的一线用药,但仍有近50%的病例因SRFi产生的瘢痕而最终视力丧失。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家族是从人血小板中分离出来的一类促血管生成因子,目前已证实其参与了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的过程,但具体作用机制仍不清楚。本文将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新生血管以及SRFi形成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为未来开发新型诊疗方式提供资料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黄斑区新生血管 纤维化 发病机制
下载PDF
蒙药明目十一味丸联合康柏西普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8
作者 苏日古嘎 冉琳琳 晓琴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691-696,共6页
目的:蒙药明目十一味丸联合康柏西普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ARMD)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研究。纳入2020-11/2021-12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眼科收治的wARMD患者72例72眼。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6眼每月行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0.0... 目的:蒙药明目十一味丸联合康柏西普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ARMD)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研究。纳入2020-11/2021-12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眼科收治的wARMD患者72例72眼。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6眼每月行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0.05 mL,连续3 mo;联合治疗组36眼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明目十一味丸(2次/日,15粒/次,3 wk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区视网膜中央厚度变化(CMT)及N1、P1波振幅密度及潜伏期的变化。结果:治疗后3、5 mo两组患者BCVA(字母数)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CMT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联合治疗组BCVA(字母数)治疗后3 mo(17.42±3.29 vs 14.61±3.14,P<0.001)、治疗后5 mo(19.75±3.25 vs 16.81±2.77,P<0.001)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联合治疗组CMT治疗后3 mo(304.58±53.34 vs 351.94±52.99μm,P<0.001)、治疗后5 mo(274.17±62.26vs 321.78±63.22μm,P<0.05)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3 mo N1、P1波r1-r3振幅密度均高于治疗前(P<0.05),P1波r1-r3潜伏期较治疗前缩短(P<0.05),N1波r1-r3潜伏期较治疗前无差异(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后3 mo N1、P1波振幅密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 P1波r1-r3潜伏期较对照组均缩短(P<0.05), N1波r1-r3潜伏期较对照组无差异(P>0.05)。结论:明目十一味丸联合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wARMD在改善视力和降低黄斑水肿方面具有明显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药明目十一味丸 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黄斑水肿 康柏西普
下载PDF
AIDS相关视网膜血管炎合并双眼黄斑缺血伴单眼视网膜黄斑支动脉阻塞1例
9
作者 田珍 李静 +2 位作者 张甜甜 杨瑾 张坚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2期3772-3779,共8页
患者男性,28岁,因双眼视物模糊1周就诊于我院眼科,本例患者双眼眼底视网膜血管白鞘,后极部黄斑区星芒状渗出、出血及右眼黄斑水肿,荧光血管造影显示视网膜血管炎合并双眼黄斑缺血同时伴右眼视网膜分支动脉黄斑支阻塞。患者HIV检测阳性,... 患者男性,28岁,因双眼视物模糊1周就诊于我院眼科,本例患者双眼眼底视网膜血管白鞘,后极部黄斑区星芒状渗出、出血及右眼黄斑水肿,荧光血管造影显示视网膜血管炎合并双眼黄斑缺血同时伴右眼视网膜分支动脉黄斑支阻塞。患者HIV检测阳性,结合全身及眼部检查,考虑其眼底病变与HIV感染相关。提示我们HIV相关眼病可以表现出非典型眼底改变,临床需加以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黄斑支动脉阻塞 视网膜血管炎 黄斑缺血 荧光血管造影
下载PDF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魏丹丹 宋宇涵 +3 位作者 王淇 宿树兰 朱悦 段金廒 《基础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4期553-557,共5页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严重威胁老年人视力健康,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功能障碍是其关键环节。年龄增长导致RPE复制性衰老,光暴露、香烟暴露等导致RPE压力性早衰,衰老的RPE细胞溶酶体消化能力下降导致脂褐素积累,触发早期AMD的发生...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严重威胁老年人视力健康,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功能障碍是其关键环节。年龄增长导致RPE复制性衰老,光暴露、香烟暴露等导致RPE压力性早衰,衰老的RPE细胞溶酶体消化能力下降导致脂褐素积累,触发早期AMD的发生。老化的视网膜内细胞衰老-更新失衡、氧化压力-抗氧化失衡、慢性炎性反应-抗炎失衡、肠道屏障和肠道微生态失衡、促血管生成-抗血管生成失衡一系列内稳态失衡进一步促进AMD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视网膜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细胞衰老
下载PDF
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割术后C_(3)F_(8)与硅油填充的疗效比较
11
作者 温晓英 杨娜 +3 位作者 张月玲 马伟娜 付燕 耿任飞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805-809,共5页
目的:比较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MHRD)行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离后玻璃体腔内分别行硅油或C_(3)F_(8)填充治疗的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19-01/2022-08就诊于我院的45例45眼高度近视MHRD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硅油... 目的:比较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MHRD)行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离后玻璃体腔内分别行硅油或C_(3)F_(8)填充治疗的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19-01/2022-08就诊于我院的45例45眼高度近视MHRD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硅油组(23例)及C_(3)F_(8)组(22例),两组患者均常规三切口玻璃体切割手术,内界膜剥离后行内界膜填塞、自体血覆盖,硅油填充组行硅油填充,C_(3)F_(8)组行15%C_(3)F_(8)气体填充。两组患者分别观察最佳矫正视力(BCVA)、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裂孔的闭合及视网膜复位情况,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C_(3)F_(8)组、硅油组患者裂孔闭合率为77%、83%(P>0.05),视网膜复位率分别为95%、96%(P>0.05)。C_(3)F_(8)组、硅油组术后视力分别为0.99±0.34、1.22±0.37,C_(3)F_(8)组视力优于硅油组(t=-2.156,P=0.037),两组均较术前显著提高。术后12 mo,两组患者mfERG一阶函数1环(C_(3)F_(8)组114.27±26.37 nV/deg2,硅油组98.08±24.36 nV/deg2)及2环(C_(3)F_(8)组80.45±14.94 nV/deg2,硅油组67.73±15.33 nV/deg2)P1波反应密度较术前(1环P1波反应密度:C_(3)F_(8)组58.13±13.96 nV/deg2、硅油组55.30±10.48 nV/deg2;2环P1波反应密度:C_(3)F_(8)组51.18±8.19 nV/deg2、硅油组47.43±11.97 nV/deg2)明显增加(均P<0.05),C_(3)F_(8)组较硅油组增加明显(P<0.05)。硅油组与C_(3)F_(8)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无差异(P>0.05)。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离后玻璃体腔内分别行硅油或C_(3)F_(8)填充均可促进高度近视MHRD患者视网膜复位及黄斑裂孔闭合,而且在视功能恢复C_(3)F_(8)填充优于硅油填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高度近视 玻璃体切割术 硅油填充 C_(3)F_(8)填充
下载PDF
缺血性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基线血清己糖激酶1抗体滴度与抗VEGF治疗后视力改善的相关性分析
12
作者 王习哲 刘大川 +3 位作者 张璐 王叶楠 李臻 方薇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4年第4期394-399,共6页
目的分析缺血性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RVO-ME)患者基线血清己糖激酶1抗体滴度与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后视力改善的相关性。方法招募2017年6月至2020年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确诊为缺血性RVO-ME并接受初始抗VEGF治疗... 目的分析缺血性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RVO-ME)患者基线血清己糖激酶1抗体滴度与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后视力改善的相关性。方法招募2017年6月至2020年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确诊为缺血性RVO-ME并接受初始抗VEGF治疗的53例患者,其中缺血性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23例(CRVO组),缺血性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30例(BRVO组)。另选取该院同期30例行超声乳化的白内障患者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行基线血清己糖激酶1抗体滴度检测、眼科常规检查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检查。所有RVO-ME患者按照“3+按需治疗方案(pro re nata,PRN)”向玻璃体内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随访12个月,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缺血性RVO-ME患者抗VEGF治疗后视力改善的影响因素。结果CRVO组基线logMAR BCVA高于对照组和BRVO组,CRVO组和BRVO组基线CRT、基线血清己糖激酶1抗体滴度高于对照组,且CRVO组基线CRT、基线血清己糖激酶1抗体滴度高于BRV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VO-ME患者基线血清己糖激酶1抗体滴度与随访6个月(r=0.377,P=0.005)、9个月(r=0.362,P=0.008)和12个月(r=0.465,P<0.001)时BCVA改善呈正相关,与随访12个月时中断EZ横向长度减少值(r=0.401,P=0.001)呈正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基线logMAR BCVA、基线血清己糖激酶1抗体滴度是缺血性RVO-ME患者抗VEGF治疗随访12个月时BCVA改善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己糖激酶1抗体作为一种新的血清生物标志物,与缺血性RVO-ME患者抗VEGF治疗后的视力改善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静脉阻塞 黄斑水肿 己糖激酶1抗体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 视力改善
下载PDF
玻璃体切除联合黄斑前膜剥除术及内界膜剥除术在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分析
13
作者 秦剑莺 顾育红 周婷 《系统医学》 2024年第4期31-34,共4页
目的 探究玻璃体切除联合黄斑前膜剥除术及内界膜剥除在特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简称“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3年5月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60例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 目的 探究玻璃体切除联合黄斑前膜剥除术及内界膜剥除在特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简称“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3年5月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60例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30)实施玻璃体切除联合黄斑前膜剥除术,研究组(n=30)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内界膜剥除治疗,对比两组视力(Best-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T)、平均视物变形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1个月,研究组的BCVA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3个月CMT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平均视物变形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玻璃体切除联合黄斑前膜剥除术和内界膜剥除术两种手术方式对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治疗均具备良好的治疗效果,安全性较好,但在改善视网膜厚度方面,玻璃体切除联合黄斑前膜剥除及内界膜剥除术后更低,体现出一定优势,但临床还需更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根据患者实际给予合理手术方式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切除 黄斑前膜剥除术 内界膜剥除 特发性黄斑前膜
下载PDF
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地塞米松缓释剂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
14
作者 朱晶 吴超琼 肖泽锋 《国际眼科杂志》 2024年第1期117-121,共5页
目的:比较玻璃体腔注射地塞米松缓释剂(Ozurdex)联合雷珠单抗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RVO-ME)与单独使用雷珠单抗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的差异。方法:选取2020-06/2022-12就诊于我院经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检查确诊为非缺血型RVO-ME的... 目的:比较玻璃体腔注射地塞米松缓释剂(Ozurdex)联合雷珠单抗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RVO-ME)与单独使用雷珠单抗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的差异。方法:选取2020-06/2022-12就诊于我院经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检查确诊为非缺血型RVO-ME的患者,所有患者先行玻璃体腔注射0.5 mg雷珠单抗注射液,2 wk后复查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RT)≥300μm的42例42眼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21例21眼,即时给予玻璃体腔内注射地塞米松缓释剂)及单药治疗组[21例21眼,仍继续按3+按需(PRN)方式行雷珠单抗注射治疗]。观察治疗前及分组治疗后2 wk,1、2、3、4、5、6 mo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CRT及眼压的改变,并观察眼部及全身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分组治疗后2 wk,1、2、3、4、5、6 mo,两组患者BCVA及CRT的改善程度较治疗前显著好转(均P<0.01);治疗后2、3 mo,两组间BCVA及CRT比较有差异(均P<0.05),治疗后2 mo时联合治疗组BCVA字母数增加最明显。单药治疗组黄斑水肿平均复发时间为1.45±0.53 mo,雷珠单抗注射平均4.21±0.78次,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未见严重并发症。联合治疗组最常见的并发症为结膜下出血和眼压升高,局部使用降压药后眼压可控制,没有患者需接受抗青光眼及白内障手术。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地塞米松缓释剂联合雷珠单抗治疗RVO-ME与单独使用雷珠单抗治疗相比,能显著提高患者的视力,有效减轻黄斑水肿,疗效持续时间长,可有效减少玻璃体腔注药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缓释剂 雷珠单抗注射液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视网膜静脉阻塞 黄斑水肿 玻璃体腔注射
下载PDF
雷珠单抗两种给药策略对糖尿病黄斑水肿视觉功能、中心凹视网膜厚度、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的影响
15
作者 冀鹏飞 高延庆 +1 位作者 任雁鹏 刘晓丹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1110-1115,共6页
目的探讨雷珠单抗不同给药策略对糖尿病黄斑水肿(DME)视觉功能、中心凹视网膜厚度(FT)、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60例DM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30例39... 目的探讨雷珠单抗不同给药策略对糖尿病黄斑水肿(DME)视觉功能、中心凹视网膜厚度(FT)、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60例DM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30例39眼)和强化组(30例42眼),所有患者均予以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常规组患者予以3+按需治疗(PRN)给药方案,强化组予以5+PRN给药方案,两组患者均随访12个月观察疗效。比较两组患者PRN治疗期间患眼注射次数、补救性光凝次数,以及治疗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后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较基线提高字母数、黄斑中心凹厚度(FT)和治疗3个月、6个月、12个月后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六角形细胞比例、角膜神经变化,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强化组患者PRN治疗期间患眼注射次数、补救性光凝次数分别为(2.40±0.80)次、(1.12±0.30)次,明显少于常规组的(4.10±1.00)次、(1.97±0.64)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组患者治疗6个月、9个月、12个月后患眼BCVA较基线提高字母数分别为(5.06±0.82)个、(7.83±1.21)个、(10.20±3.14)个,明显高于常规组的(4.30±0.77)个、(5.64±1.30)个、(8.96±2.55)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组患者治疗12个月后患眼BCVA提高>10个字母患眼占66.67%,明显多于常规组的43.5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组治疗9个月、12个月后患眼FT分别为(276.25±83.40)μm、(242.34±77.59)μm,明显低于常规组的(325.86±56.04)μm、(296.27±53.00)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患眼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六角形细胞比例、神经纤维长度、神经纤维密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观察到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雷珠单抗3+PRN、5+PRN给药方案可安全治疗DME,且对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无明显影响,而在视觉功能、中心凹视网膜厚度、给药次数、药物经济性方面,5+PRN给药方案作用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黄斑水肿 雷珠单抗 视觉功能 中心凹视网膜厚度 角膜内皮细胞密度 角膜神经
下载PDF
病毒感染后急性黄斑区神经视网膜病变1例
16
作者 王高峰 于雨佳 +1 位作者 李雯雯 刘勇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4年第5期474-476,共3页
急性黄斑区神经视网膜病变(acute macular neuroretinopathy,AMN)临床发病率低,报道较少,全球新型冠状病毒(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 19)爆发以后,该病的发病率有所升高[1],临床无有效治疗方案。笔者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感染新... 急性黄斑区神经视网膜病变(acute macular neuroretinopathy,AMN)临床发病率低,报道较少,全球新型冠状病毒(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 19)爆发以后,该病的发病率有所升高[1],临床无有效治疗方案。笔者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高烧后发病的AMN 1例,临床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急性黄斑区神经视网膜病变 嵌合体带 行气活血疏肝
下载PDF
高度近视继发黄斑新生血管抗VEGF术后患者近期视力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17
作者 方芳 于燕 方严 《临床眼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38-141,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抗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治疗高度近视继发黄斑新生血管(MNV)患者近期视力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在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接受抗VEGF治疗的高度近视继发MNV患者28例(28只眼)的临... 目的探讨影响抗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治疗高度近视继发黄斑新生血管(MNV)患者近期视力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在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接受抗VEGF治疗的高度近视继发MNV患者28例(28只眼)的临床资料。以术后1个月最佳矫正视力(BCVA)分为视力预后不良组和视力预后良好组,对比两组患者术前眼部特征及相关生物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度近视继发MNV患者抗VEGF治疗1个月后BCVA、黄斑中心凹厚度(CMT)、MNV面积,较术前均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Z=6.371,6.949,2.437,均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在眼轴长度、后巩膜葡萄肿、CMT改善、MNV面积改善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眼轴长度和术前MNV面积是影响MNV患者抗VEGF治疗后视力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抗VEGF治疗高度近视继发MNV可有效提高患者视力,术后视力与眼轴长度、后巩膜葡萄肿、CMT改善、MNV面积改善相关,其中,眼轴长度和术前MNV面积是影响视力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黄斑新生血管 抗VEGF 视力预后
下载PDF
雷珠单抗联合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的效果
18
作者 刘淼 金昱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120-123,共4页
目的探讨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继发黄斑水肿(ME)患者采用雷珠单抗联合激光光凝治疗对视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南昌市第一医院收治的84例(84只眼)RVO继发M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2例)与观察组... 目的探讨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继发黄斑水肿(ME)患者采用雷珠单抗联合激光光凝治疗对视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南昌市第一医院收治的84例(84只眼)RVO继发M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2例)与观察组(42例),对照组采用激光光凝治疗,观察组采用雷珠单抗与激光光凝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眼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眼底视网膜出血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BCVA、CMT及VEGF低于对照组,眼底视网膜出血治疗总有效率(92.86%)高于对照组(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视网膜脱离、玻璃体积血及眼内感染等并发症,仅观察组出现1例一过性眼压升高。结论RVO继发ME患者采用雷珠单抗与激光光凝联合治疗有利于降低CMT、VEGF水平,改善患者的视力及眼底视网膜出血,且对患者眼压影响小,并发症并未增加,临床应用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 雷珠单抗 激光光凝 视力 并发症
下载PDF
PRP联合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并黄斑水肿的临床效果
19
作者 苗晓晴 黄祖烽 陈荟郦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3期441-443,共3页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视网膜光凝(PRP)联合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并黄斑水肿的效果。方法:将2020年3月—2022年5月于我院眼科确诊的81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并黄斑水肿患者进行分组研究,以数字双盲分组法将患者分为...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视网膜光凝(PRP)联合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并黄斑水肿的效果。方法:将2020年3月—2022年5月于我院眼科确诊的81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并黄斑水肿患者进行分组研究,以数字双盲分组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43例及对照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PRP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注射,对比两组患者的预后。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黄斑区浅层毛细血管丛(SCP)和深层毛细血管丛(DCP)血流密度均有改善,其中试验组治疗2周和4周黄斑区DCP血流密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C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2周、4周的黄斑中心凹厚度(CMT)和最佳矫正视力(BCVA)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2周、4周视网膜新生血管面积(RNA)高于对照组,微动脉瘤(MA)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RP联合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黄斑水肿的效果优于单一治疗方案,同时两种方案联合应用具有符合临床标准的安全性,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黄斑水肿 视网膜光凝 抗血管内皮生长抑制 血流密度
下载PDF
难治性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血流动力学分析
20
作者 刘强 俞华 +2 位作者 董立红 刘俊 耿超 《实用防盲技术》 2024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 分析难治性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血流动力学特征,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描述性病例研究。纳入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眼科确诊的难治性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46例(46只眼)患者作... 目的 分析难治性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血流动力学特征,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描述性病例研究。纳入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眼科确诊的难治性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46例(46只眼)患者作为病例组,其中男性26例(26只眼),女性20例(20只眼),年龄(63.6±1.3)岁,对照组选取40例(40眼)非难治性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患者,男性17例,女性23例,年龄(64.9±1.5)岁,收集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心率、红细胞、血小板,凝血酶时间,并记录视网膜静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舒张末期流速(enddiastolicvelocity, EDV)、阻力指数(esistanceindex,RI)、及臂视网膜时间(arm-retinal time,ART),眼压值。结果 46例难治性RVO继发黄斑水肿的患者中,合并高血压25例(54.3%),吸烟12例(26.1%),平均动脉压(93,112.3)mmHg、心率(76.5±7.7)次/分、红细胞(4.02,4.66)×10^(9)/L、血小板(174.5±52.0)×10^(9)/L、凝血酶时间(18.0±1.3)s、PDV(7.5±1.8)cm/s、EDV(2.1,2.7)cm/s、RI(0.68±0.01)、ART(16.1±0.4)s。与对照组相比,患者平均动脉压改变有统计学意义(z=-2.754,P=0.006),而红细胞、血小板、心率、PDV、EDV及凝血酶时间改变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合并基础疾病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难治性RVO继发黄斑水肿可能与平均动脉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静脉阻塞 难治性黄斑水肿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