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合并垂体瘤1例
1
作者 孙隽然 王子霖 +2 位作者 俞素勤 孙晓东 宫媛媛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4年第S01期67-72,共6页
65岁男性,因“双眼视力下降3年”就诊。最佳矫正视力:右眼FC/20 cm,左眼0.2;双眼眼压正常,右眼12 mmHg,左眼13.1 mmHg。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CT)提示双眼黄斑区卵黄样沉积物。OCT血管成像(OCTA)提示无新生血管。神经纤维层检查显示双眼神... 65岁男性,因“双眼视力下降3年”就诊。最佳矫正视力:右眼FC/20 cm,左眼0.2;双眼眼压正常,右眼12 mmHg,左眼13.1 mmHg。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CT)提示双眼黄斑区卵黄样沉积物。OCT血管成像(OCTA)提示无新生血管。神经纤维层检查显示双眼神经纤维层变薄。眼底彩照结果显示右眼视盘上方盘沿缺失,伴屈膝样血管,视盘颜色苍白,双眼眼底杯盘比(C/D)为0.6。3年前视野检查示双颞侧偏盲。颅脑磁共振成像(MRI)结果显示存在颅内鞍区占位。初步诊断为垂体瘤。垂体瘤切除术后双眼视野有所改善,但视网膜下沉积物无明显好转。全外显子基因测序显示患者存在IMPG2基因复合杂合突变。最终诊断:垂体瘤,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5型。讨论体会:当我们遇到用“一元论”无法解释病情的时候,按照体征进行规范的排查有助于早诊早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5型 垂体瘤 视神经萎缩
下载PDF
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的多模式影像特征观察
2
作者 朱晓红 赵玥 姚进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1147-1151,共5页
目的:观察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BVMD,别称Best病)的多模式影像特征。方法:收集2016-06/2022-10于南京医科大学眼科医院确诊为Best病Ⅰ-Ⅳ期的患者30例60眼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双眼发病。所有患者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裂隙灯... 目的:观察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BVMD,别称Best病)的多模式影像特征。方法:收集2016-06/2022-10于南京医科大学眼科医院确诊为Best病Ⅰ-Ⅳ期的患者30例60眼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双眼发病。所有患者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裂隙灯显微镜、间接眼底镜、眼压、眼底彩色照相、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D-OCT)、眼底自发荧光(FAF)、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眼电图(EOG)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结果:共纳入患者30例60眼,其中Ⅰ期8眼,Ⅱ期24眼,Ⅲ期22眼,Ⅳ期6眼,眼底彩色照相、FAF、FFA、SD-OCT的影像特征与既往文献报道基本一致,EOG显示Arden比均<1.55,OCTA能够发现早期病灶,观察到卵黄样物质、光感受器外节、液体的位置分布及有无CNV形成。结论:多模式影像有助于Best病的诊断,减少临床上漏诊、误诊,其中OCTA较其他检查有明显优势,快捷无创是其最大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 视网膜色素上皮层 光感受器外节 脉络膜新生血管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影像特征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诊治伴有RPE层撕裂的隐匿性黄斑营养不良1例
3
作者 吉洁 唐颖 +1 位作者 周倩倩 于津津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3年第11期1066-1070,共5页
隐匿性黄斑营养不良(occult macular dystrophy,OMD)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视网膜色素变性样蛋白1(retinitis pigmentosa 1-like1,RP1L1)是一种微管结合蛋白,是光感受器纤毛的组成部分[1]。RP1L1变异通常可导致进行性感光细胞... 隐匿性黄斑营养不良(occult macular dystrophy,OMD)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视网膜色素变性样蛋白1(retinitis pigmentosa 1-like1,RP1L1)是一种微管结合蛋白,是光感受器纤毛的组成部分[1]。RP1L1变异通常可导致进行性感光细胞的退行性疾病。研究[2-3]发现,OMD患者通常伴有RP1L1基因的p.Arg45Trp的显性突变,RP1L1变异与OMD和视网膜色素变性有关。本文报道1例发生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RPE)层撕裂并且伴有RP1L1基因突变的OMD的患者,并观察其在治疗及随访17年间的视网膜结构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色素上皮层撕裂 RP1L1基因突变 隐匿性黄斑营养不良
下载PDF
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影像学特征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娟娟 张文佳 +1 位作者 盛智超 胡竹林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9-41,共3页
目的探讨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各病变阶段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8眼)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患者的OCT图像特征,并与眼底特征、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卵黄样病变... 目的探讨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各病变阶段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8眼)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患者的OCT图像特征,并与眼底特征、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卵黄样病变期患者眼底检查可见黄斑区卵圆形隆起病灶,OCT可见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和光感受器层之间有一中等密度反射区域,随病变进展,沉积物厚度增高。萎缩期患者黄斑区见萎缩灶,OCT表现为视网膜色素上皮层脉络膜复合体弥漫性增厚,神经感觉层变薄,合并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时可见高反射的新生血管膜。结论详细的病史资料、眼底检查、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以及OCT的联合应用,有助于更科学的分析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的临床特征和病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下载PDF
成人型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的多模式影像特征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闫淑 朱淑敏 +4 位作者 杜敏 邵玲 沈策英 刘钰 李琰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096-2099,共4页
目的:观察成人型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AFVD)的多模式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研究,观察2015-01/2018-04在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并确诊为成人型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的患者6例11眼,其中男2例3眼,女4例8眼,年龄52. 5±1. 7(43~67)岁。... 目的:观察成人型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AFVD)的多模式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研究,观察2015-01/2018-04在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并确诊为成人型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的患者6例11眼,其中男2例3眼,女4例8眼,年龄52. 5±1. 7(43~67)岁。眼前节、眼压及ERG均未见异常,无家族史。最佳矫正视力(BCVA):0. 08~0. 8,EOG:9眼正常,2眼轻度下降。所有患者均进行了眼底彩照、荧光血管造影(FFA)、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CGA)、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检查。对其影像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其主要特征。结果:眼底表现为黄斑区视网膜见约≤1PD大小的黄色斑块;卵黄样物质沉积处在FFA及ICGA均呈低荧光,部分在FFA晚期出现荧光积存; OCTA B-scan示卵黄样物质沉积在感光细胞层和视网膜色素上皮层(RPE)之间,随着疾病的进展,感光细胞层逐渐被破坏,外核层变薄,RPEBruch膜复合体层变薄或消失; OCTA脉络膜毛细血管层见暗区,周围见强反射信号,En-face图像见暗区。结论:多种成像模式相结合有助于AFVD的诊断,减少漏诊、误诊,能够更好地理解其发病机制,协助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准确评价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 荧光血管造影 吲哚菁绿血管造影 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下载PDF
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1例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学晶 唐由之 张海涛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09年第5期307-307,共1页
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又称Best病,为11q13基因病变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发病年龄多在3~15岁(平均6岁)。本病为双眼患病.两侧对称,少数病人可两眼先后发病。在病情进展过程中.分为卵黄病变前期一卵黄病变期一假性前房积脓期一卵... 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又称Best病,为11q13基因病变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发病年龄多在3~15岁(平均6岁)。本病为双眼患病.两侧对称,少数病人可两眼先后发病。在病情进展过程中.分为卵黄病变前期一卵黄病变期一假性前房积脓期一卵黄破损期一终末期5期,其中,卵黄破损期和终末期视力明显下降.一般认为无治疗可施,但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对1例患儿给予中药治疗后.视力提高,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 中药
下载PDF
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家系的VMD2基因诊断
7
作者 王春霞 于紫燕 +3 位作者 孙琦 周文凯 吴迪 张劲松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1年第12期2148-2150,共3页
目的:通过VMD2基因的分子遗传学检查确诊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家系,为Best病的基因诊断和遗传咨询提供依据。方法:对家系成员进行系统的眼科检查,同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DNA直接测序法对VMD2基因的编码区进行基因组测序和突变筛查,并... 目的:通过VMD2基因的分子遗传学检查确诊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家系,为Best病的基因诊断和遗传咨询提供依据。方法:对家系成员进行系统的眼科检查,同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DNA直接测序法对VMD2基因的编码区进行基因组测序和突变筛查,并在100例正常对照者中对VMD2基因突变的检测结果进行验证。结果:先证者双眼底均可见黄斑部卵黄样改变,但眼底荧光造影检查未见脉络膜新生血管。VMD2基因变异分析结果,在外显子8中检出第886位碱基的A>G错义突变(Asn296Asp)。结论:本家系中检出的VMD2基因的Asn296Asp变异是包括欧美各国在内没有报道过的新变异。VMD2基因突变筛查可用于Best病的诊断和遗传咨询。对待黄斑部有异常的病例,应充分考虑Best病的可能性,慎重地进行诊疗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ST病 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 VMD2 基因诊断
下载PDF
黄斑营养不良的自发荧光照相观察
8
作者 马凯 纪海霞 +3 位作者 严伟 熊颖 张风 刘宁朴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1-35,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自发荧光照相在黄斑营养不良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共收集黄斑营养不良13例(男性8例,女性5例)。常规临床检查手段包括现病史及家族史询问、视力检查、裂隙灯前节检查、间接眼底镜检查、彩色眼底像、荧光血管造影和自... 目的初步探讨自发荧光照相在黄斑营养不良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共收集黄斑营养不良13例(男性8例,女性5例)。常规临床检查手段包括现病史及家族史询问、视力检查、裂隙灯前节检查、间接眼底镜检查、彩色眼底像、荧光血管造影和自发荧光照相,其中部分患者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断,接受了视网膜电流图、眼电图、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检查。对上述患者的彩色眼底像、荧光血管造影和自发荧光照相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归纳黄斑营养不良自发荧光图像特征。结果病变区在488 nm自发荧光下呈现与彩色眼底照相与眼底荧光造影所见病变部位相应的低荧光区域,低荧光区域的大小、低荧光的程度与疾病病程和视力损害程度呈现一定相关性。7例患者在黄斑病变区周围可见宽窄不同的环形高荧光条带,提示病变进展的倾向。2例在黄斑区外呈现广泛的高自发荧光,患者否认夜盲症状,视网膜电流图显示为重度的视锥细胞功能损害和轻度的视杆细胞功能损害,提示可能是锥-杆细胞营养不良的早期阶段。红外自发荧光(820 nm)均可以见到上述病灶的显影。结论自发荧光照相作为一种新的无创性检查手段,在黄斑营养不良的诊疗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荧光 黄斑营养不良 遗传
下载PDF
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
9
作者 王小中 张国梅 《实用防盲技术》 2010年第3期F0003-F0004,共2页
卵黄样黄斑营养不(vitelliform dystrophy,又称Best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性疾病,发病年龄3~15岁,在黄斑区有一卵黄色圆形病灶,由于其形状和色泽等特点而被称为“卵黄状”,这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常发生于幼年及青年,早期视力往... 卵黄样黄斑营养不(vitelliform dystrophy,又称Best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性疾病,发病年龄3~15岁,在黄斑区有一卵黄色圆形病灶,由于其形状和色泽等特点而被称为“卵黄状”,这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常发生于幼年及青年,早期视力往往不受影响,病变形态变化很大,可发生卵黄破碎,最后病变吸收,色素上皮和感光细胞萎缩,形成瘢痕,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后期视力明显下降,视野出现中心暗点,ERG正常,EOG常有异常,可有红绿色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营养不良 卵黄 遗传性疾病 常染色体显性 病变吸收 BEST病 发病年龄 圆形病灶
下载PDF
Best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临床特点及BEST1基因突变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婧姝 张勇进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621-624,共4页
Best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Best vitelliform macular dystrophy,BVMD)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绝大多数由BEST1基因突变引起。突变基因导致其编码的bestrophin-1蛋白功能异常,患者表现出以视力下降为主的临床症状。本文从BEST1基因结构... Best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Best vitelliform macular dystrophy,BVMD)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绝大多数由BEST1基因突变引起。突变基因导致其编码的bestrophin-1蛋白功能异常,患者表现出以视力下降为主的临床症状。本文从BEST1基因结构及功能、基因突变特点、BVMD临床表现及其与BEST1突变的关系、可能的治疗手段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在此基础上对疾病及致病基因进行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st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 BEST1 bestrophin-1 临床表现 基因突变
下载PDF
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一家系的BEST-1基因突变分析
11
作者 魏英华 林英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1154-1156,共3页
目的:通过分子遗传学分析,确定中国东北地区一个先天性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家系在BEST-1基因的突变位点。方法:采集一先天性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家系2例患者及5例健康成员和100个正常对照者的外周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目的:通过分子遗传学分析,确定中国东北地区一个先天性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家系在BEST-1基因的突变位点。方法:采集一先天性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家系2例患者及5例健康成员和100个正常对照者的外周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BEST-1基因的10个编码外显子,直接测序确定致病的基因突变,并与100名正常对照者的基因筛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直接测序后发现该先天性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家系BEST-1基因的外显子中,未发现任何突变。结论:BEST-1基因的外显子不存在该先天性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家系的致病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ST-1基因 先天性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 突变 BEST病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成人型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1例
12
作者 李嘉愔 罗保华 +2 位作者 林婉儿 陈欣榕 庞龙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2年第11期894-896,共3页
成人型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adult-onset foveomacular vitelliform dystrophy,AFVD),是视网膜色素上皮图形状营养不良的疾病[1],发病机制与免疫缺陷引起的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层代谢功能障碍有关,眼底表现... 成人型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adult-onset foveomacular vitelliform dystrophy,AFVD),是视网膜色素上皮图形状营养不良的疾病[1],发病机制与免疫缺陷引起的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层代谢功能障碍有关,眼底表现特征为黄斑部视网膜下卵黄样物质沉积,呈淡黄色微隆起的病灶。本病表型多样,自然病程差异较大,目前尚无公认有效的治疗方法。现将中西医结合治疗AFVD患者1例报道如下,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更多思路。1临床资料李某,男,34岁,主因“右眼视物变形、模糊3个月余”于2020年8月13日来就诊广东省中医院眼科门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型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1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章玲 冯雅莉 薛翠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191-192,共2页
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vitellifornl macular dystrophy,BVMD)又称Best病或卵黄样黄斑变性,多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有明显的家族史。本病为双眼患病,两侧对称,少数患者可双眼先后发病,在病情进展过程中,形态变化很大,视... 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vitellifornl macular dystrophy,BVMD)又称Best病或卵黄样黄斑变性,多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有明显的家族史。本病为双眼患病,两侧对称,少数患者可双眼先后发病,在病情进展过程中,形态变化很大,视力受损程度也不同。现将我们发现的1例病例的临床表现、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和视觉电生理等检查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黄样黄斑变性 黄斑营养不良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BEST病 视觉电生理 病情进展
下载PDF
卵黄状黄斑营养不良脉络膜血管造影表现
14
作者 许玲 张华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2期123-124,共2页
关键词 常染色体遗传病 临床分期 卵黄状黄斑营养不良 脉络膜血管造影
下载PDF
23例少年型黄斑营养不良及黄色斑点状眼底病变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观察
15
作者 王雨生 王理理 张正心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3年第2期126-127,118,共3页
本文报告23例(46眼)Stargardt病及黄色斑点状眼底病变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所见。单纯黄斑变性16例,中心凹周围有斑点的黄斑变性5例,黄斑变性伴后极部弥散性黄色斑点1例。无黄斑变性的后极部弥散性黄色斑点1例,黄斑变性区表现为密集点状... 本文报告23例(46眼)Stargardt病及黄色斑点状眼底病变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所见。单纯黄斑变性16例,中心凹周围有斑点的黄斑变性5例,黄斑变性伴后极部弥散性黄色斑点1例。无黄斑变性的后极部弥散性黄色斑点1例,黄斑变性区表现为密集点状透见荧光,夹杂点状遮蔽荧光。大多数斑点呈透见荧光,少数呈遮蔽荧光.4例显示脉络膜湮没征象。所有病例均未见荧光素渗漏。本病具有典型的荧光征象,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对于早期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年型黄斑营养不良 黄色斑点状眼底病变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下载PDF
黄样黄斑营养不良2例
16
作者 王占平 《临床眼科杂志》 2017年第2期169-170,共2页
例1,女性,8岁。家长发现患儿视物头位不正2~3年。全身病(-),足月顺产,患儿母亲患有先天性小眼球,父亲眼部未见异常。眼部检查:视力,右眼0.25,左眼0.4。
关键词 黄斑营养不良 先天性小眼球 眼部检查 头位不正 足月顺产 全身病 患儿
下载PDF
姐妹同患成人型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
17
作者 胡天明 王菁 +1 位作者 邱丹 陶康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0年第1期52-54,共3页
资料患者1女性,65岁。视物模糊数年,外院诊断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2018年7月来我院就诊。既往无其他疾病史。家族史:非近亲结婚,既往未患眼疾。视力:OD+2.00DS/+0.75DC×170°→0.8,OS +1.50DS/+0.75DC×20°... 资料患者1女性,65岁。视物模糊数年,外院诊断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2018年7月来我院就诊。既往无其他疾病史。家族史:非近亲结婚,既往未患眼疾。视力:OD+2.00DS/+0.75DC×170°→0.8,OS +1.50DS/+0.75DC×20°→0.9。双眼前节无异常,右眼晶状体浑浊,双眼底视盘颜色正常,边界清晰,视网膜血管纹理尚清晰,动静脉比为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近亲结婚 血管纹理 晶状体浑浊 眼底视盘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视物模糊 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 动静脉比
下载PDF
双眼隐匿性黄斑营养不良1例
18
作者 高凤娟 周显金 +1 位作者 徐格致 吴继红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1年第S01期32-36,共5页
27岁男性,因双眼视力下降2年余就诊,否认家族史。体格检查示双眼眼前节未见明显异常,全视野视网膜电图(ffERG)和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均正常。静态视野示双眼中心暗点,眼底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CT)示双眼黄斑区椭圆体带及嵌合体带不连... 27岁男性,因双眼视力下降2年余就诊,否认家族史。体格检查示双眼眼前节未见明显异常,全视野视网膜电图(ffERG)和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均正常。静态视野示双眼中心暗点,眼底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CT)示双眼黄斑区椭圆体带及嵌合体带不连续,眼底自发荧光示双眼中心凹斑驳样改变伴淡强荧光环,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振幅显著降低。基因检测示RP1L1突变,且为新发突变,确诊为隐匿性黄斑营养不良。讨论体会:无家族史的患者也不能排除遗传性疾病的可能,对于不明原因视力下降,应仔细检查,明确病因并进行专业的遗传咨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匿性黄斑营养不良 多焦视网膜电图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 基因诊断
下载PDF
Best黄斑营养不良色觉异常的表型定量研究
19
作者 Campos S.H Forjaz V +2 位作者 Kozak L.R M. Castelo-Branco 王大江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眼科学分册)》 2005年第12期33-34,共2页
Objectives: To quantify chromatic dysfunction in Best disease to reassess the classic categorization of macular chromatic damage and to investigate psychophysical and clinical correlations. Methods: Color-contrast dis... Objectives: To quantify chromatic dysfunction in Best disease to reassess the classic categorization of macular chromatic damage and to investigate psychophysical and clinical correlations. Methods: Color-contrast discrimination was measured using 2 different psychophysical strategies in age-matched control (n=41) and patient (n=34) eyes. The first strategy measured performance along 3 main confusion lines (testing cone function), and the second evaluated discrimination ellipses (modified Cambridge Color Test). The main outcome measures were chromatic discrimination variables (confusion line length, ellipse length, angle, and axis ratio) and visual acuity (VA). Results: Significant loss of performance was seen in all color axes in our patients, and it increased monotonically with staging, becoming significant in Fishman stages 2 and 3. The classically assumed preferential type I red-green deficit was true only for stage 4. Substantial chromatic dysfunction occurred even with relatively preserved VA despite that negative correlations between all test variables and VA reache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artial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protan/deutan loss was related to VA independent of tritan los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s were also found between lesion size and chromatic dysfunction. Conclusions: Chromatic discrimination is often impaired in Best disease, even when VA is still spared. Our quantitative psychophysical approach shows that the classic categorization as a type I red green deficit is valid only for disease stage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营养不良 Best 色觉障碍 定量研究 心理物理学方法 分辨力 辨色障碍 经典分类 颜色对比 红绿
下载PDF
两同胞患稀毛症伴青少年黄斑营养不良的分子基础
20
作者 Indelman M. Leibu R. +2 位作者 Jammal A. E. Sprecher 王琼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皮肤病学分册)》 2005年第12期51-51,共1页
Background: Hypotrichosis with juvenile macular dystrophy (HJMD) is a rare autosomal recessive disorder characterized by sparse and short scalp hair from birth, followed within a few years by progressive macular degen... Background: Hypotrichosis with juvenile macular dystrophy (HJMD) is a rare autosomal recessive disorder characterized by sparse and short scalp hair from birth, followed within a few years by progressive macular degeneration leading to blindness. HJMD was shown to result from mutations in CDH3 encoding P- cadherin. Objectives: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attempted to identify the molecular basis of abnormal hair growth in two siblings of Arab Muslim origin with hypotrichosis but no visual symptoms. Methods: Mutation analysis was performed using direct sequencing an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analysis. Results: Patients displayed sparse and short hair since birth. Significant macular degenerative pigmentary changes were noticed in the face of normal visual acuity. Despite the fact that a single CDH3 mutation had previously been described in several families of Israeli Arab Muslim origin, the two affected patients were found to be homozygous carriers of a novel nonsense mutation (Y61 SX) predicted to result in premature termination of P- cadherin translation. Conclusions: The present results indicate that all patients with congenital hypotrichosis should undergo thorough fundus examination, which, when revealing pigmentary macular changes, can be considered as indicative of an underlying CDH3 causative mut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毛症 黄斑营养不良 黄斑变性 钙黏蛋白 阿拉伯穆斯林 色素性 视敏度 无义突变 色素改变 携带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