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烷类化合物的催化氢化合成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正香 杨欣欣 李安良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6,共3页
以邻羟基苯甲醛和不同取代基的苯乙酮为原料先制得2-羟基查耳酮,再经催化氢化合成3个黄烷类化合物,原料易得,条件温和,收率39%~46%。
关键词 黄烷类化合物 2-羟基查耳酮 催化氢化 合成 苯乙酮
下载PDF
黄烷醇类化合物抗氧化性的构效关系 被引量:15
2
作者 夏昆华 周鲁 左之利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321-323,共3页
目的 采用分子力学和量子化学从头计算的方法 ,研究黄烷醇类化合物抗氧化性的构效关系。方法 系统地计算了阿福豆素、儿茶素和培儿茶素等 3种黄烷醇类化合物的能量与电子结构 ,还计算了黄烷醇类化合物在脱氢氧化反应过程中生成自由基... 目的 采用分子力学和量子化学从头计算的方法 ,研究黄烷醇类化合物抗氧化性的构效关系。方法 系统地计算了阿福豆素、儿茶素和培儿茶素等 3种黄烷醇类化合物的能量与电子结构 ,还计算了黄烷醇类化合物在脱氢氧化反应过程中生成自由基和类醌化合物的能量变化和电子羟基键级及电荷差。结果 黄烷醇类化合物抗氧化能力的顺序为培儿茶素 >儿茶素 >阿福豆素。结论 根据计算结果 ,黄烷醇类化合物抗氧化的能力与酚羟基的脱氢活性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烷类化合物 抗氧化性 构效关系 分子力学 量子化学 阿福豆素 儿茶素
下载PDF
黄烷醇类化合物抗氧化性的构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周鲁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59-62,共4页
本文采用分子力学和量子化学从头计算方法,系统地计算了阿福豆素、儿茶素和培儿茶素等三种黄烷醇类化合物的能量与电子结构,讨论了黄烷醇类化合物各种立体异构体的结构稳定性和酚羟基反应活性问题。另外计算了黄烷醇类化合物在脱氢氧化... 本文采用分子力学和量子化学从头计算方法,系统地计算了阿福豆素、儿茶素和培儿茶素等三种黄烷醇类化合物的能量与电子结构,讨论了黄烷醇类化合物各种立体异构体的结构稳定性和酚羟基反应活性问题。另外计算了黄烷醇类化合物在脱氢氧化反应过程中生成自由基和类醌化合物的能量变化和电子结构的变化,根据计算结果阐明了黄烷醇类化合物抗氧化性顺序,并从能量和电子结构的角度给予了理论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烷类化合物 抗氧化性 构效关系 能量 电子结构 结构稳定性
下载PDF
黄烷-3-醇类化合物在体内的吸收、代谢特征与机制研究进展
4
作者 刘若男 陈婉冰 +4 位作者 晏芳芳 刘敏 鲁群 杨宏 刘睿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213-222,共10页
黄烷-3-醇类化合物是人类饮食中含量最丰富的膳食多酚之一,近年来,黄烷-3-醇类化合物备受关注,这主要是因为许多研究发现其与很多慢性疾病风险的降低和代谢综合征的缓解密切相关,但黄烷-3-醇类化合物在体内发挥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 黄烷-3-醇类化合物是人类饮食中含量最丰富的膳食多酚之一,近年来,黄烷-3-醇类化合物备受关注,这主要是因为许多研究发现其与很多慢性疾病风险的降低和代谢综合征的缓解密切相关,但黄烷-3-醇类化合物在体内发挥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其被摄入后的吸收和代谢,尤其是肠道微生物的分解代谢。因此,本文将重点探讨黄烷-3-醇类化合物的吸收、代谢及其生物转化的途径,有助于揭示其在体内的生物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烷-3-醇类化合物 吸收 肠道微生物 代谢机制
下载PDF
黄烷-3-醇类化合物及其代谢产物的靶向定量方法研究
5
作者 刘若男 陈婉冰 +4 位作者 杨宏 胡亦清 鲁群 董军 刘睿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7-77,I0003,共12页
黄烷-3-醇类化合物作为重要的膳食多酚,其生物利用度不仅局限于母体化合物,更重要的是其经过体内肠道微生物代谢后的产物。为了明确体内代谢情况及代谢产物对生物利用度的贡献,本研究探究了黄烷-3-醇类化合物及其代谢产物的靶向定量分... 黄烷-3-醇类化合物作为重要的膳食多酚,其生物利用度不仅局限于母体化合物,更重要的是其经过体内肠道微生物代谢后的产物。为了明确体内代谢情况及代谢产物对生物利用度的贡献,本研究探究了黄烷-3-醇类化合物及其代谢产物的靶向定量分析方法。根据各化合物子离子响应值的差异,确定其在混合标准溶液中适合的浓度,并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UHPLC-QQQ-MS)定量分析方法,在15 min分析时间内所有化合物的分离度良好,并有适宜的响应值。方法学验证结果表明,定量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并以尿液、粪便和血浆为研究材料考察方法的稳定性,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值均在15%以下,基质效应介于±20%之间,回收率在70%~120%之间。该方法快速、灵敏、准确、稳定,可用于黄烷-3-醇类化合物在体内的靶向定量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UHPLC-QQQ-MS) 黄烷-3-醇类化合物 代谢产物
下载PDF
黄烷醇类化合物及其药理活性 被引量:9
6
作者 郑瑞霞 杨峻山 《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 2005年第2期58-61,共4页
黄烷醇类化合物存在于多种植物中,与日常饮食关系密切,具有保健和药用双重价值。综述了近5年来对该类化合物化学成分研究的新进展,及其抗氧化、调节血小板、抗癌、保肝等方面的药理活性。
关键词 黄烷类化合物 药理活性 植物提取物 化学成分 血小板
原文传递
黄烷酮-7-O-葡萄糖基转移酶(UF7GT)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7
作者 肖妃垚 刘娟 +2 位作者 黄旭 田苗苗 单杨 《分子植物育种》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5221-5234,共14页
黄烷酮-7-O-葡萄糖基转移酶(UDP-glucose:flavanone 7-O-glucosyltransferase,UF7GT)是柑橘类植物中黄烷酮-7-O-葡萄糖苷类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的关键酶之一。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相关分析工具对不同植物来源的43个UF7GT的一级结构、二... 黄烷酮-7-O-葡萄糖基转移酶(UDP-glucose:flavanone 7-O-glucosyltransferase,UF7GT)是柑橘类植物中黄烷酮-7-O-葡萄糖苷类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的关键酶之一。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相关分析工具对不同植物来源的43个UF7GT的一级结构、二级结构及三级结构等进行分析与预测,并构建了该家族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UF7GT基因开放阅读框架(open reading frame,ORF)为1326~1926 bp,编码440~500个氨基酸,理论等电点均低于7,大部分是亲水蛋白,不含信号肽和导肽,部分稳定;除葛麻姆来源的UF7GT蛋白含两个跨膜螺旋结构,其他均无跨膜结构;亚细胞定位预测结果表明,UF7GT最大可能定位在质膜或细胞质上;二级结构组成比例相似,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是主要的结构元件,属于GT-B超家族成员,多数蛋白在进化上高度保守。分析结果为植物UF7GT的功能研究及黄烷酮糖苷的生物合成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烷酮-7-O-葡萄糖苷类化合物 黄烷酮-7-O-葡萄糖基转移酶 生物信息学
原文传递
Chemical constituents from Pithecellobium clypearia and their effects on T lymphocytes proliferation 被引量:13
8
作者 郭晓宇 王乃利 +3 位作者 宝丽 李轶华 徐强 姚新生 《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CAS 2007年第3期208-213,共6页
Aim To investigate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from the twigs and leaves of Pithecellobium clypearia Benth and their immunomodulatory effects. Methods The constituents were separated and purified by various chromatograp... Aim To investigate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from the twigs and leaves of Pithecellobium clypearia Benth and their immunomodulatory effects. Methods The constituents were separated and purified by various chromatographic methods and their structures were identified on the basis of spectral analysis. The immufiomodulatory effects of all the compounds were examined by a Con A-induced T lymphocytes proliferation assay. Results Eight compounds were isolated and identified as (-)- epigallocatechin (1), (-)-5, 7, 3′, 4′, 5′-pentahydroxyflavan (2), (-)-epigallocatechin-7-gallate (3), (-)-5, 3′, 4′, 5′-tetrahydroxyfiavan- 7-gallate (4), quercitin-3-O-α-L-rhamnpyranoside (5), myricitin-3-O-α-L-rhamnpyranoside (6), gallic acid (7), and ethyl gallate (8),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Compounds 3 and 8 were isolated from this genus for the first time, and compound 1 was isolated from this species for the first time. Compound 3 exhibited a strong inhibition on the T lymphocytes proliferation induced by Con A with an IC50 of 4.4 μmol·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thecellobium clypearia FLAVONOIDS Flavane Lymphocytes proliferation
下载PDF
A Novel Flavane from Carapa guianensis 被引量:3
9
作者 漆淑华 吴大刚 +1 位作者 马云保 罗晓东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2003年第9期1129-1133,共5页
Seven compounds were isolated from the EtOH extraction of the twig of Carapa guianensis Aubl. (Meliaceae). On the basis of spectroscopic methods, their structures were elucidated as (-)-epicatechin-3-O-(3' , 5'... Seven compounds were isolated from the EtOH extraction of the twig of Carapa guianensis Aubl. (Meliaceae). On the basis of spectroscopic methods, their structures were elucidated as (-)-epicatechin-3-O-(3' , 5'-di-O-methyl) gallate (1), (-)-catechin (2), sciadopitysin (3), cleomiscosin B (4), photogedunin (5), chisocheton compound F (6) and odoratone (7), respectively. Among them compound 1 was a new flavane, compounds 2-7 were firstly obtained from this plant, and compound 5 was assigned the C-13-NMR data for the first time. Compound 7 exhibited strong antifeedant activity against Pieris brassicae, and compound 2 exhibited moderate activity, while the n-BuOH portion showed weak activ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apa guianensis MELIACEAE (-)-epicatechin-3-O-(3 '' 5 ''-di-O-methyl) gallate antifeedant activity
下载PDF
茶无贵贱之分,喝对了才叫好
10
作者 段菁清 《茶(健康天地)》 2011年第1期26-27,共2页
科学饮茶很重要根据茶叶成分特性,结合饮茶者身体状况,因人、因时、因地进行茶品选择、储藏、冲泡、饮用,有益于身心健康的饮茶行为,这才是科学的饮茶。现代都市人处于亚健康的人比较多,从而导致体质的复杂化。处于亚健康的人应喝发酵... 科学饮茶很重要根据茶叶成分特性,结合饮茶者身体状况,因人、因时、因地进行茶品选择、储藏、冲泡、饮用,有益于身心健康的饮茶行为,这才是科学的饮茶。现代都市人处于亚健康的人比较多,从而导致体质的复杂化。处于亚健康的人应喝发酵程度重的普洱茶,如果血糖本身不高的话,还可考虑在普洱茶中加奶、糖调饮,吸收功能较差的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程度 现代都市人 吸收功能 身体状况 白喉杆菌 一杯茶 油腻食物 脑力劳动者 黄烷类化合物
下载PDF
普洱茶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朱洪波 李保明 +2 位作者 刘超 王洪庆 陈若芸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386-1389,共4页
对普洱茶进行化学成分研究。采用NKA型大孔树脂、硅胶、Sephadex LH-20,RP-C18等柱色谱和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对普洱茶水提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核磁共振谱、质谱等波谱分析手段鉴定化合物结构。从普洱生茶的水提取物中分离鉴定13个... 对普洱茶进行化学成分研究。采用NKA型大孔树脂、硅胶、Sephadex LH-20,RP-C18等柱色谱和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对普洱茶水提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核磁共振谱、质谱等波谱分析手段鉴定化合物结构。从普洱生茶的水提取物中分离鉴定13个化合物,分别为咖啡因(1),可可碱(2),没食子酸(3),(+)-儿茶素(4),蛇葡萄素(5),(-)-表儿茶素(6),(-)-表阿福豆素(7),(-)-表儿茶素-3-O-没食子酸酯(8),(-)-表阿福豆素-3-O-没食子酸酯(9),(+)-儿茶素-3-O-没食子酸酯(10),(+)-阿福豆素-3-O-没食子酸酯(11),槲皮素-3-O-α-L-吡喃阿拉伯糖苷(12)和(-)-epicatechin-3-O-p-hydroxy-benzoate(13)。化合物2,5,10~13为首次从普洱茶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1为一新的天然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洱茶 黄烷类化合物 蛇葡萄素
原文传递
当前开发推广儿童学生茶的目的和意义
12
作者 刘军贤 《茶世界》 2011年第2期38-41,共4页
中国是茶树的原生地、茶叶品饮的初生地、茶文化的发祥地。世界各国最初所饮的茶叶,引种的茶树品种,以及茶树的栽培技术。
关键词 茶树品种 原生地 祁门红茶 茶产品 饮料市场 栽培技术 国饮 黄烷类化合物 风靡世界 酒精饮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