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4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固原黄牛不同部位肌肉组织代谢组学分析
1
作者 王中波 刘爽 +10 位作者 贺丽霞 冯雪 杨梦丽 汪书哲 刘源 冯兰 丁晓玲 冀国尚 杨润军 张路培 马云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65-1578,共14页
旨在探究与固原黄牛肉风味形成相关的关键代谢物、代谢途径和酶,为深入解析固原黄牛肉肉品组成提高肉品质量奠定基础。本研究选用同一生长条件下,24月龄的6头健康雄性固原黄牛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对眼肉、肩肉和臀肉3... 旨在探究与固原黄牛肉风味形成相关的关键代谢物、代谢途径和酶,为深入解析固原黄牛肉肉品组成提高肉品质量奠定基础。本研究选用同一生长条件下,24月龄的6头健康雄性固原黄牛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对眼肉、肩肉和臀肉3个组进行代谢物分析鉴定,通过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和聚类分析筛选差异代谢物,并对筛选结果进行富集分析。随后,利用FELLA分析调控不饱和脂肪酸合成代谢相关的途径以及潜在的关键代谢物,同时对差异代谢物进行WGCNA分析。代谢物分析结果显示,固原黄牛眼肉、肩肉和臀肉3个组共鉴定出689个代谢物,其中脂质和类脂分子占比32.08%,脂肪酸类代谢物49种,聚类分析肩肉组和臀肉组样本聚为一类,眼肉组样本单独为一类。N6,N6,N6-三甲基-L-赖氨酸(N6,N6,N6-trimethyl-L-lysine)和麦芽三糖(maltotriose)是眼肉、肩肉和臀肉组与组之间共同的差异代谢物,二者含量均在眼肉最高。KEGG通路分析显示,差异代谢物主要富集在不饱和脂肪酸生物合成、嘌呤代谢、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等代谢通路。通过WGCNA分析筛选出与3个肌肉部位相关的模块,并鉴定出了各模块中的关键代谢物。本研究通过对固原黄牛不同部位肌肉组织进行代谢组学分析,鉴定到与肉品质差异和风味形成相关的10种关键代谢物和17种关键酶,为今后探究固原黄牛肉风味形成的分子调控机制和分子育种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也为其他肉牛的品质性状育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原黄牛 非靶向代谢组学 风味 不饱和脂肪酸 分子育种
下载PDF
黄牛源产气荚膜梭菌分离株基因组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2
作者 田睿 徐思翔 +10 位作者 谢烽 刘广锦 王刚 李庆霞 代蕾 谢国信 张琼文 陆亚警 王光文 王金秀 张炜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07-1715,共9页
本研究自猝死海南黄牛的组织器官中分离到2株A型产气荚膜梭菌,命名为ZWCP209和ZWCP210。基因组拼接结果显示其基因组大小处于3.4~3.5 Mb之间,tRNA和CDS数量稳定。多位点序列分析(MLST)显示,测序菌株属于同种新ST型。从NCBI数据库中获取2... 本研究自猝死海南黄牛的组织器官中分离到2株A型产气荚膜梭菌,命名为ZWCP209和ZWCP210。基因组拼接结果显示其基因组大小处于3.4~3.5 Mb之间,tRNA和CDS数量稳定。多位点序列分析(MLST)显示,测序菌株属于同种新ST型。从NCBI数据库中获取27株牛源产气荚膜梭菌的基因组,与测序分离株共同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共检测到13种耐药基因,其中四环素类耐药基因tetA(P)和tetB(P)的携带率最高(79.4%),值得关注的是,本研究中2株海南黄牛分离株均携带了7种以上的耐药基因,其中包括非兽用抗生素噁唑烷酮的耐药基因optrA。泛基因组分析结果显示以上菌株的基因组中共含有7 345个基因,核心基因数量占比22.94%;在核心基因组和plc基因的系统进化分析中,两海南黄牛分离株处于同一分支,并具有相同的毒力因子,具有极高的同源性。本研究为国内首次对海南黄牛产气荚膜梭菌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与生物信息学分析,对牛产气荚膜梭菌病的防治与基因组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黄牛 产气荚膜梭菌 分离鉴定 全基因组测序 生物信息学分析
下载PDF
延边黄牛肉干、湿法成熟过程中嫩度的变化
3
作者 张博媛 孙德鹏 +4 位作者 王钰涵 田敬怡 牟柏德 崔明勋 李官浩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22,共6页
目的:研究干法成熟和湿法成熟过程中牛肉嫩度的变化。方法:以延边黄牛臀肉为材料,测定其在宰后干法成熟与湿法成熟30 d内剪切力值、pH、水分含量、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蛋白降解情况及肌纤维组织学特性等指标的变化。结果:随着成熟时间... 目的:研究干法成熟和湿法成熟过程中牛肉嫩度的变化。方法:以延边黄牛臀肉为材料,测定其在宰后干法成熟与湿法成熟30 d内剪切力值、pH、水分含量、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蛋白降解情况及肌纤维组织学特性等指标的变化。结果:随着成熟时间的延长,干法成熟和湿法成熟牛肉样品剪切力值均显著降低,成熟30 d时剪切力值从91.7 N分别降到51.6 N和39.8 N,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肌原纤维蛋白降解变化显著;湿法成熟牛肉样品30 d时肌内膜降解,肌纤维排列紧密;牛肉中肌酸激酶和醛缩酶等相对分子质量大的肌浆蛋白分解成为相对分子质量小的蛋白,且种类增多浓度增大。结论:宰后成熟显著提升牛肉嫩度,湿法成熟样品肌原纤维碎裂、肌浆蛋白以及肌细胞中结缔组织降解程度相比于干法成熟更强,对肉嫩度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嫩度 干法成熟 湿法成熟 肌纤维特性 蛋白质降解 黄牛
下载PDF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牦牛与黄牛端脑不同区域的表达与分布
4
作者 郑丽平 刘霞 +2 位作者 杜晓华 吴亚娟 刘珊珊 《解剖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0-16,共7页
目的探讨高原牦牛与平原黄牛端脑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与分布,探讨BDNF功能发挥与高原低氧适应性之间的关联。方法选取牦牛和黄牛各5只,应用Real-time PCR、Western blotting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BDNF在牦牛和黄牛端脑的额叶... 目的探讨高原牦牛与平原黄牛端脑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与分布,探讨BDNF功能发挥与高原低氧适应性之间的关联。方法选取牦牛和黄牛各5只,应用Real-time PCR、Western blotting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BDNF在牦牛和黄牛端脑的额叶、颞叶、顶叶、枕叶、大脑白质以及海马中的含量与分布进行了定量与定性分析。结果Real-time PCR结果表明,在牦牛与黄牛端脑中,BDNF mRNA均在颞叶皮质中的表达量最高,海马次之,其后依序为顶叶皮质,枕叶皮质和额叶皮质,在大脑白质中的表达量最低。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BDNF蛋白在牦牛颞叶皮质中含量最高,海马次之,其他组织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顶叶皮质、额叶皮质、大脑白质,枕叶皮质中含量最低。BDNF蛋白在黄牛端脑颞叶皮质中含量最高,海马次之,其余组织含量由高及低依次为顶叶皮质、枕叶皮质、额叶皮质,大脑白质中蛋白含量最低。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表明,BDNF蛋白在牦牛和黄牛端脑中的阳性表达情况基本相似,主要分布在额叶皮质、颞叶皮质、顶叶皮质、枕叶皮质的颗粒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大脑白质的神经胶质细胞以及海马的锥体细胞层和多形细胞层,在端脑皮质区的马丁诺提细胞和海马的分子细胞层中有少量分布。结论BDNF mRNA和蛋白在牦牛和黄牛端脑不同区域中均有表达,但表达量存在差异,推测与端脑不同分区的特定功能密切相关。牦牛端脑中的表达水平除枕叶皮质外,均高于黄牛,推测与其生存的高原低氧环境有关,BDNF在动物机体适应低氧环境过程中可能发挥着增强低氧耐受性和保护机体内环境稳态等重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端脑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免疫印迹法 免疫组织化学 牦牛 黄牛
原文传递
利木赞牛杂交改良雷琼黄牛的效果分析
5
作者 高元 雍艳红 +7 位作者 刘晓曦 马兴斌 于志超 李有全 陈宗周 吴淑婷 张颜颜 巨向红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5-88,共4页
为研究利木赞牛对雷琼黄牛的杂交改良效果,试验选择出生年龄相近、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的100头1~5岁利雷(利木赞♂×雷琼黄牛♀)F1牛,测定其体重、体高和体尺等生长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与纯种雷琼黄牛相比,1~5岁利雷杂牛... 为研究利木赞牛对雷琼黄牛的杂交改良效果,试验选择出生年龄相近、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的100头1~5岁利雷(利木赞♂×雷琼黄牛♀)F1牛,测定其体重、体高和体尺等生长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与纯种雷琼黄牛相比,1~5岁利雷杂牛的体重均有显著提高(P<0.05)。其中公牛以3岁时的体重差异最大,提高了60.5%。母牛体重以4岁时的差异最大,提高了24.8%。体尺测量结果显示,随着年龄增长,利雷杂公牛的各项体尺指标均明显高于雷琼黄牛,母牛除管围、胸宽和坐骨端宽外,其他体尺指标均显著高于雷琼黄牛(P<0.05)。综上,以利木赞牛为父本杂交改良雷琼黄牛可显著提高F1牛的生长性能,其中公牛在3岁时提高最明显,母牛则在4岁时提高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琼黄牛 利木赞牛 杂交改良 生长性能
下载PDF
人工授精技术在温州本土黄牛选种选配中的应用
6
作者 吴成狄 叶超群 +4 位作者 张燕展 闫德光 张洪涛 吴昌会 许红喜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24年第2期35-38,共4页
温州地区的肉牛品种以本土黄牛为主,少数外来品种有安格斯牛、鲁西黄牛及西门达尔牛等。本土黄牛因养殖户长期以来保持本交自繁自养原始模式,退化现象严重。为提升温州本土黄牛的品质和生长速度,应用和牛冻精对温州本土黄牛与部分引入... 温州地区的肉牛品种以本土黄牛为主,少数外来品种有安格斯牛、鲁西黄牛及西门达尔牛等。本土黄牛因养殖户长期以来保持本交自繁自养原始模式,退化现象严重。为提升温州本土黄牛的品质和生长速度,应用和牛冻精对温州本土黄牛与部分引入品种牛进行人工授精试验,选择本土黄牛、安格斯牛、鲁西黄牛育成母牛各20头,进行体尺和体重的测定及同期发情、人工授精处理,并进行早期妊娠诊断。结果表明:本土黄牛体尺、体重均显著低于安格斯牛和鲁西黄牛(P<0.05);本土黄牛参配率最高,达到100%,安格斯牛为90%,鲁西黄牛为95%;本土黄牛、安格斯牛和鲁西黄牛参配后第32天B超妊娠诊断有明显孕囊的影像,再结合直肠检查,可诊断为已怀孕,受胎率分别为75%、72%、74%,说明本土肉牛繁殖性能好于安格斯牛、鲁西黄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州本地牛 安格斯牛 鲁西黄牛 人工授精 同期发情 受胎率
下载PDF
宫康治疗黄牛子宫内膜炎疗效观察
7
作者 张元成 韩昌孝 +1 位作者 李国库 李红娟 《现代畜牧科技》 2024年第4期95-97,共3页
目的:分析黄牛子宫内膜炎使用宫康治疗的临床疗效,更好的指导黄牛子宫内膜炎的治疗。方法:将100头确诊的黄牛子宫内膜炎作为本次试验对象,病牛治疗研究时间在2022年6月—2023年6月,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病牛分为4组,每组25头,对照组使用... 目的:分析黄牛子宫内膜炎使用宫康治疗的临床疗效,更好的指导黄牛子宫内膜炎的治疗。方法:将100头确诊的黄牛子宫内膜炎作为本次试验对象,病牛治疗研究时间在2022年6月—2023年6月,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病牛分为4组,每组25头,对照组使用地塞米松和左氧氟沙星混合液子宫灌注治疗,其余3组均纳入观察组并使用宫康治疗,低剂量组每次用量为50 mL,中剂量组每次用药100 mL,高剂量组每次用药150 mL,对不同病牛的疗效指标予以统计学分析。结果:在黄牛子宫内膜炎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对应的总有效率高于低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康治疗黄牛子宫内膜炎的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其中采取中等剂量的宫康的总有效率最高,可作为黄牛子宫内膜炎治疗的重要用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康 黄牛 子宫内膜炎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西门塔尔牛与本地黄牛杂交利用现状
8
作者 李文 蔡树东 罗生金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8-51,共4页
随着肉牛产业的发展,人们对牛肉质量的需求更加多样化。地方黄牛虽然抗逆性强、耐粗饲且肉质好,但普遍存在生长速度慢、胴体产肉少、脂肪沉积不理想和优质牛肉切块率低等缺陷。西门塔尔牛属乳肉兼用型品种,具有良好的产肉性能和生长发... 随着肉牛产业的发展,人们对牛肉质量的需求更加多样化。地方黄牛虽然抗逆性强、耐粗饲且肉质好,但普遍存在生长速度慢、胴体产肉少、脂肪沉积不理想和优质牛肉切块率低等缺陷。西门塔尔牛属乳肉兼用型品种,具有良好的产肉性能和生长发育性能,是世界多国主推品种,常用于本地牛的杂交改良。文章就西门塔尔牛对我国地方黄牛的体重、屠宰性能和肉质改良效果进行了归纳分析,以期为我国肉牛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门塔尔牛 黄牛 杂交 产肉性能
下载PDF
海南黄牛肉质特性研究
9
作者 汪刘浩 燕雪豪 +1 位作者 吴科榜 那威 《畜牧与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25,共4页
为研究海南黄牛的肉质特性,共采集10头海南黄牛的12~13肋骨间背最长肌,测定其剪切力、滴水损失率、解冻失水率、pH值、水分含量、灰分含量、粗蛋白含量、粗脂肪含量、氨基酸含量和脂肪酸含量。结果显示:海南黄牛肌肉剪切力为(41.54±... 为研究海南黄牛的肉质特性,共采集10头海南黄牛的12~13肋骨间背最长肌,测定其剪切力、滴水损失率、解冻失水率、pH值、水分含量、灰分含量、粗蛋白含量、粗脂肪含量、氨基酸含量和脂肪酸含量。结果显示:海南黄牛肌肉剪切力为(41.54±15.82)N,解冻失水率为(2.82±0.10)%,滴水损失率为(2.29±0.48)%,pH45 min值和pH24 h值分别为6.86±0.33和6.27±0.38;海南黄牛肌肉水分含量为(73.92±1.33)%,灰分含量为(1.12±0.08)%,粗蛋白含量为(23.66±1.16)%,粗脂肪含量仅为(1.12±0.20)%。海南黄牛肌肉中共检测到16种氨基酸,每100 g母牛肉含必需氨基酸(9.84±0.32)g,每100 g公牛肉含必需氨基酸(9.38±0.21)g,非必需氨基酸中谷氨酸含量最高。海南黄牛肌肉中共测得15种脂肪酸,月桂酸仅在公牛上测得,棕榈酸、硬脂酸和油酸是主要脂肪酸组成,其中油酸占比最高,母牛肉中油酸含量约为34.03%,公牛约为27.46%。海南黄牛肉鲜嫩且富含蛋白质,氨基酸与脂肪酸组成丰富,具有较强的系水能力,营养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黄牛 肉质特性 营养成分 氨基酸 脂肪酸
下载PDF
黄牛沙门氏菌病的临床诊断、药物治疗与防控措施
10
作者 李香颖 《中国动物保健》 2024年第1期40-41,共2页
黄牛沙门氏菌病也被称为黄牛副伤寒病,是由都柏林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引发的一种传染病,该病主要以胃肠炎和败血症为临床表现,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基于此,本文分析了黄牛沙门氏菌病的临床诊断方法,探讨了黄牛沙门氏... 黄牛沙门氏菌病也被称为黄牛副伤寒病,是由都柏林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引发的一种传染病,该病主要以胃肠炎和败血症为临床表现,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基于此,本文分析了黄牛沙门氏菌病的临床诊断方法,探讨了黄牛沙门氏菌病的药物治疗及防控措施,为广大黄牛养殖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牛 沙门氏菌病 临床诊断 药物治疗 防控措施
下载PDF
黄牛暴发牛出血性败血症的原因分析
11
作者 段定然 丁家龙 +2 位作者 孙兴南 李春艳 明晓 《中国动物保健》 2024年第3期115-116,共2页
牛巴氏杆菌病是牛的常见传染病。2018年3月—2023年4月,笔者在疫病防控工作中曾参与诊断处置过6起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牛病,这6起牛病均发生于秋冬、春夏季节交替之际,6起牛病涉及存栏牛245头,发病144头,死亡115头,平均发病率高达58.77%... 牛巴氏杆菌病是牛的常见传染病。2018年3月—2023年4月,笔者在疫病防控工作中曾参与诊断处置过6起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牛病,这6起牛病均发生于秋冬、春夏季节交替之际,6起牛病涉及存栏牛245头,发病144头,死亡115头,平均发病率高达58.77%,发病死亡率为79.86%。通过流行情况调查、临床表现、特征病理剖检变化、药物治疗效果,临床诊断为牛出血性败血症(牛出败)为主的巴氏杆菌病。牛出血性败血症发病急、死亡快,死亡率接近100%,一旦发生,经济损失严重。本文拟通过6起牛暴发牛出败的原因分析报告,提高肉牛养殖户对牛出败危害的认识,重视牛病的预防,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养牛疫病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牛 牛出败 原因分析
下载PDF
贵州黄牛:现代产业集群助力黔货出山
12
作者 杨力 王茜 +4 位作者 彭曦瑶 陈俊英 周莉莉 安海燕 史琼 《国企管理》 2024年第2期45-50,共6页
在市场需求强劲、供应趋紧的背景下,“以品牌赢得市场”成为企业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不二选择。贵州黄牛产业集团立足区域资源和产业发展实际,以打造贵州黄牛全产业链集成运营服务商为目标,以品牌建设为重点,积极整合全省黄牛产业资源... 在市场需求强劲、供应趋紧的背景下,“以品牌赢得市场”成为企业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不二选择。贵州黄牛产业集团立足区域资源和产业发展实际,以打造贵州黄牛全产业链集成运营服务商为目标,以品牌建设为重点,积极整合全省黄牛产业资源,创新构建“平台引领、统筹资源、加工提升、外联销售、配套物流”产业链生态体系,加快推进全产业链提档升级,全方位打造“贵州黄牛”品牌,持续引领贵州黄牛产品走向中高端市场,真正实现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推动农业品牌化提供了“贵州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黄牛 农业品牌 产业链生态体系
下载PDF
改良黄牛难产原因及防治方法探讨
13
作者 达娃罗布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4年第2期0041-0044,共4页
改良黄牛难产是母牛繁殖中常见的问题。母牛繁殖是黄牛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黄牛生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黄牛繁殖过程中的难产问题一直困扰着农民和养殖业者。难产不仅会导致母牛的死亡和繁殖能力下降,还会给养殖户带来... 改良黄牛难产是母牛繁殖中常见的问题。母牛繁殖是黄牛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黄牛生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黄牛繁殖过程中的难产问题一直困扰着农民和养殖业者。难产不仅会导致母牛的死亡和繁殖能力下降,还会给养殖户带来经济上的损失。为了解决黄牛难产问题,本论文从遴选种牛、饲养管理和分娩监测等方面探讨了改良黄牛难产的防治方法,并进行了实验验证。遴选适合繁殖的种牛是预防黄牛难产的关键。通过选择解剖结构正常、遗传背景优良的种牛,可以有效降低难产的发生率。饲养管理也是预防黄牛难产的重要环节。母牛在孕期的饲养管理包括合理的饲料供应、合理的饲喂技术和饲养环境的改善等。此外,分娩监测也是预防难产的重要措施。通过对母牛的分娩过程进行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救治措施,降低分娩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牛难产 原因 防治方法 探讨
下载PDF
贵州地区思南黄牛冻配改良工作的现状及对策
14
作者 胡小红 《畜禽业》 2024年第1期17-19,共3页
贵州是我国肉牛养殖的重要区域之一,思南黄牛作为优良的地方品种,具有适应性强、耐寒耐饥和多功能性等特点,在地方经济和农村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思南黄牛的冻配改良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其生产性能和遗传改良工... 贵州是我国肉牛养殖的重要区域之一,思南黄牛作为优良的地方品种,具有适应性强、耐寒耐饥和多功能性等特点,在地方经济和农村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思南黄牛的冻配改良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其生产性能和遗传改良工作仍然面临一系列挑战。综合阐述了贵州地区思南黄牛冻配改良工作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促进该地区思南黄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南黄牛 冻配改良 现状 问题 对策
下载PDF
黄牛改良受胎率的常见影响因素及应对建议
15
作者 巴桑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0087-0090,共4页
黄牛是我国主要畜牧品种,黄牛繁殖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畜牧业经济效益与可持续发展。但黄牛改良受胎率受诸多因素影响,主要有环境因素,饲养管理水平及遗传基础。认识和解决好这些影响因素对改善黄牛繁殖效果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对... 黄牛是我国主要畜牧品种,黄牛繁殖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畜牧业经济效益与可持续发展。但黄牛改良受胎率受诸多因素影响,主要有环境因素,饲养管理水平及遗传基础。认识和解决好这些影响因素对改善黄牛繁殖效果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对黄牛改良中受胎率影响因素进行系统论述,提出科学、合理的对策和建议,从而为促进黄牛畜牧业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牛改良 受胎率 影响因素 应对建议
下载PDF
黄牛结节性皮肤病的诊断及防控措施——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为例
16
作者 韦铁闯 覃水平 《农村科学实验》 2024年第4期157-159,共3页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市场对牛肉产品的需求量逐渐增加,推动黄牛养殖行业向产业化、规模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但在实际的养殖生产过程中,黄牛结节性皮肤病作为一种危害性较强的传染疾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很容易在养殖场内蔓延...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市场对牛肉产品的需求量逐渐增加,推动黄牛养殖行业向产业化、规模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但在实际的养殖生产过程中,黄牛结节性皮肤病作为一种危害性较强的传染疾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很容易在养殖场内蔓延,如果防控措施不到位,很容易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对养殖户来说,对黄牛结节性皮肤病进行诊断及防控非常重要。基于此,该文从黄牛结节性皮肤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主要症状、诊断方法入手,分析了黄牛结节性皮肤病的防控措施,旨在确保牛群健康,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牛 结节性皮肤病 诊断 防控措施
下载PDF
甘肃天水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冻精冷配黄牛品种改良技术
17
作者 张三平 《农业工程技术》 2024年第4期111-112,共2页
甘肃天水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积极推广应用冷冻精液人工授精技术,对黄牛品种进行改良。该文根据当地工作实际情况,总结了母牛发情鉴定、冷冻精液处理、配种时机选择、人工授精操作要点、妊娠鉴定等技术要点,以期提高优良品种覆盖率,提升繁... 甘肃天水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积极推广应用冷冻精液人工授精技术,对黄牛品种进行改良。该文根据当地工作实际情况,总结了母牛发情鉴定、冷冻精液处理、配种时机选择、人工授精操作要点、妊娠鉴定等技术要点,以期提高优良品种覆盖率,提升繁殖母牛受胎率,促进牛养殖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牛 冻精冷配 品种改良 技术要点
下载PDF
黄牛饲养管理及疫病防控措施
18
作者 卡地尔·阿布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0079-0082,共4页
在我国黄牛属于特有牛种,因为其被毛颜色为棕黄色,所以因此而得名。但并非所有牛都为棕黄色,也有部分个体被毛为红褐色、红棕色。现如今各地都有黄牛分布,很多地区都开始重视黄牛养殖,在所有牛类的饲养中,黄牛的饲养数量,始终位居榜首... 在我国黄牛属于特有牛种,因为其被毛颜色为棕黄色,所以因此而得名。但并非所有牛都为棕黄色,也有部分个体被毛为红褐色、红棕色。现如今各地都有黄牛分布,很多地区都开始重视黄牛养殖,在所有牛类的饲养中,黄牛的饲养数量,始终位居榜首。黄牛有吃苦耐劳、性情温顺的特点,对农业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以往在黄牛养殖中,经验不足、饲养不当、防控意识薄弱等都属于常见问题,这些问题导致饲养期间很可能出现各类疾病,使整个黄牛产业发展受到制约。本文结合麦盖提现当地情况,分析黄牛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控措施,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牛饲养 饲养管理 疫病防控
下载PDF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黄牛养殖系统设计
19
作者 金润凯 谢瑜斌 +3 位作者 孙焕然 甯尤林 曹健 张泽梁 《移动信息》 2024年第3期269-272,共4页
文中基于物联网技术,提出了一种智能化黄牛养殖系统。该系统以STM32系列芯片作为主控芯片,设计了智能项圈、用于饲喂的智能车、环境控制装置等3个主要功能模块,从黄牛生命体征数据的收集及可视化、自动化喂养、环境参数数据的收集及分... 文中基于物联网技术,提出了一种智能化黄牛养殖系统。该系统以STM32系列芯片作为主控芯片,设计了智能项圈、用于饲喂的智能车、环境控制装置等3个主要功能模块,从黄牛生命体征数据的收集及可视化、自动化喂养、环境参数数据的收集及分析等方面,对现有的黄牛养殖系统进行了改进。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稳定性较好,数据收集准确度高,操作便捷,存在一定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牛养殖 STM32 生命体征监测 自动化喂养 报警
下载PDF
黄牛改良技术现状、问题及饲养管理
20
作者 吴光伟 《农村实用技术》 2024年第2期97-98,101,共3页
通过黄牛改良技术,可将原本产能较低的黄牛,改良为产能相对较高的兼用牛,从而发挥出更高的价值。文章从投入不足、技术操作两个角度出发,分析了黄牛改良技术的现状,并提出了可将黄牛改良技术问题予以有效解决的建议策略,分析了黄牛饲养... 通过黄牛改良技术,可将原本产能较低的黄牛,改良为产能相对较高的兼用牛,从而发挥出更高的价值。文章从投入不足、技术操作两个角度出发,分析了黄牛改良技术的现状,并提出了可将黄牛改良技术问题予以有效解决的建议策略,分析了黄牛饲养管理要点,包括日常防疫、饲料管理、母牛生产性能提高、劣质公牛去势四部分,简要阐述了强化黄牛改良技术推广的措施,希望能够为同行业工作者提供一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牛改良技术 现状分析 建议策略 管理要点 技术推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