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0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柴胡黄芩药对发酵前后含量变化与发酵产物的药效学研究
1
作者 杜丽霞 鲍慧玮 +5 位作者 徐阳 金宇昕 宋国强 郭远达 杨林锦 田健 《人参研究》 2024年第5期63-68,共6页
目的以柴胡-黄芩药对为原料,黑曲霉为菌种,利用现代微生物发酵技术对其发酵。方法采用HPLC测定柴胡-黄芩药对发酵前后的5种活性物质(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D)的含量变化。HPLC的色谱条件:色谱柱Eclipse XOB-C_(... 目的以柴胡-黄芩药对为原料,黑曲霉为菌种,利用现代微生物发酵技术对其发酵。方法采用HPLC测定柴胡-黄芩药对发酵前后的5种活性物质(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D)的含量变化。HPLC的色谱条件:色谱柱Eclipse XOB-C_(18)(250mm×4.6mm,5μm),进样量20μL,流动相(梯度洗脱)为甲醇-0.1%磷酸水溶液,柱温30℃,波长210nm。结果黑曲霉发酵柴胡-黄芩药对后,有效成分含量会随着发酵天数的变化而升高或降低,并具有良好的解热抗炎作用。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以作为柴胡-黄芩药对中5种成分含量的测定方法。适当的黑曲霉发酵,可以明显提高柴胡-黄芩药对活性成分含量,并提升中药药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黄芩药对 固体发酵 HPLC法 黄芩 黄芩 黄芩 柴胡皂苷A 柴胡皂苷D
下载PDF
酶法制备野黄芩素的工艺研究
2
作者 程雨婕 刘云华 +3 位作者 黄志芳 陈燕 刘玉红 易进海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4-279,共6页
目的应用黄芩茎叶葡萄糖醛酸水解酶(Scutellaria baicalensis stems and leaves glucuronic hydrolase,sbsl GUS)酶解灯盏花中野黄芩苷制备野黄芩素,经分离纯化获得高纯度的野黄芩素提取物。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优选灯盏花提取工艺参数;以... 目的应用黄芩茎叶葡萄糖醛酸水解酶(Scutellaria baicalensis stems and leaves glucuronic hydrolase,sbsl GUS)酶解灯盏花中野黄芩苷制备野黄芩素,经分离纯化获得高纯度的野黄芩素提取物。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优选灯盏花提取工艺参数;以野黄芩苷酶解转化率为指标,对酶用量、酶解pH值、温度、时间、抗氧化剂等进行考察,优选野黄芩素制备工艺参数;采用乙醇提取、活性炭脱色和分步结晶精制纯化粗提物。结果灯盏花提取工艺为灯盏花切段,加10倍水煎煮提取2次,每次1 h。野黄芩素制备工艺为sbsl GUS提取液和灯盏花水煎液加入量(以生药计)比为1∶10,加0.5%偏重亚硫酸钠,酶解pH值约6.0,温度约45℃,时间20 h,得到含量大于60%的野黄芩素粗提物。经分步结晶对粗提物进行纯化,用80%乙醇回流提取,活性炭脱色,浓缩、析晶,得到含量大于85%的野黄芩素提取物。结论该工艺应用sbsl GUS酶解技术制备野黄芩素,生产简便可行,为野黄芩素的生产制备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花 黄芩 黄芩 黄芩茎叶葡萄糖醛酸水解酶 酶解转化 工艺研究
原文传递
黄芩不同炮制品黄酮类成分的整合药动学研究
3
作者 宋亚南 王云 +2 位作者 陈影 黄琪 张村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552-2561,2571,共11页
目的:比较黄芩炮制品中8种黄酮类成分在大鼠体内含量的差异,探明黄芩不同炮制品的药动学行为的差异,为其炮制原理的阐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生黄芩、酒黄芩和黄芩炭4组,每组5只,灌胃给药。以山柰素为内标... 目的:比较黄芩炮制品中8种黄酮类成分在大鼠体内含量的差异,探明黄芩不同炮制品的药动学行为的差异,为其炮制原理的阐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生黄芩、酒黄芩和黄芩炭4组,每组5只,灌胃给药。以山柰素为内标,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法(UPLC-QQQ-MS/MS)测定不同时间点大鼠血清中黄芩苷、5,7,2′,5′-四羟基-8,6′-二甲氧基黄酮(HQ-6)、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白杨素、5,6-二羟基-7,8,2′,6′-四甲氧基黄酮(HQ-2)、千层纸素-A等的浓度,利用各成分药-时曲线下面积(AUC_(0→∞))百分比作为自定义权重系数,计算在大鼠体内的综合血药浓度并建立整合药物代谢动力学(药动学)模型,比较黄芩炮制品中黄酮类成分的整合药动学参数的差异。结果:单成分的AUC_(0→∞)差异较大;多成分整合药动力学结果显示,黄芩酒炙后,8种黄酮类成分的滞留时间(MRT_(0→∞))由17.22 h缩短为13.13 h。首次达峰时间(T_(max))由0.50 h缩短为0.25 h,2次(T_(max))由4 h延长为8 h。黄芩炒炭后,黄芩炭的多成分整体的MRT_(0→∞)为10.07 h,与酒黄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黄芩炭存在0.25、1、2 h,3次达峰。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可作为大鼠血清中8种黄酮类成分的同步检测及其药动学研究的方法,进一步诠释了黄芩“酒炙增效,炒炭存性”的科学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黄芩 黄芩 黄酮 整合药动学 炮制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法
下载PDF
黄芩有效成分治疗帕金森病药理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4
作者 易美汝 何庆 +1 位作者 李超凡 刘燕妮 《江苏中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72-76,共5页
帕金森病(PD)是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常规药物治疗无法延缓或阻止PD进展,且长期使用会带来一定程度的副作用。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中药黄芩中的黄酮类、多糖、生物碱类等主要活性成分在PD的治疗中发... 帕金森病(PD)是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常规药物治疗无法延缓或阻止PD进展,且长期使用会带来一定程度的副作用。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中药黄芩中的黄酮类、多糖、生物碱类等主要活性成分在PD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改善线粒体功能障碍、抗氧化应激、抑制神经炎症反应、抑制细胞凋亡、调节自噬活性等方式有关。目前对黄芩治疗PD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黄酮类化合物,且多为动物实验,缺乏临床依据。同时,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利用度较低,且涉及的药理机制复杂,关键药物靶点及各活性成分之间是否存在协同作用仍需进一步证实。未来可从上述方面入手进行药理作用机制探索,为防治PD及新药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黄芩 黄芩 黄芩 机制 综述
下载PDF
黄芩成分及其中药复方制剂抗白念珠菌感染的机制研究进展
5
作者 牛春雨 冯文莉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497-500,共4页
近年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大流行导致念珠菌病发病率显著增加,白念珠菌感染及常用治疗药物的耐药问题已成为日益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黄芩提取物、其一些单体成分及其复方在实验以及临床中被证明有良好的抗白念珠菌活性,但机制十分复... 近年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大流行导致念珠菌病发病率显著增加,白念珠菌感染及常用治疗药物的耐药问题已成为日益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黄芩提取物、其一些单体成分及其复方在实验以及临床中被证明有良好的抗白念珠菌活性,但机制十分复杂,可能与抑制黏附和侵袭、影响生物膜形成、诱导细胞凋亡、破坏钙稳态、破坏糖酵解、抑制外排泵、抗炎提高免疫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念珠菌 黄芩 黄芩 黄芩
原文传递
黄芩苷对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猪巨噬细胞后炎症因子表达及信号通路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刘静 周红蕾 +4 位作者 戈文 徐一天 张一多 王丽华 安东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8-83,共6页
为研究不同浓度黄芩苷对多杀性巴氏杆菌(Pm)HN-13株感染的猪巨噬细胞(HD11)内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及与炎症信号通路的相互作用关系,本研究采用western blot检测HN-13株感染(0、30 min、60 min、90 min)HD11细胞中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 为研究不同浓度黄芩苷对多杀性巴氏杆菌(Pm)HN-13株感染的猪巨噬细胞(HD11)内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及与炎症信号通路的相互作用关系,本研究采用western blot检测HN-13株感染(0、30 min、60 min、90 min)HD11细胞中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3个关键蛋白(p-ERK/ERK、p-p38/p38、p-JNK/JNK)的表达水平;采用ELISA和荧光定量RT-PCR(RT-qPCR)分析检测低浓度剂量黄芩苷(L组,20μmol/L)、中浓度剂量黄芩苷(M组,40μmol/L)和高浓度剂量黄芩苷(H组,60μmol/L)对Pm感染的猪巨噬细胞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IL-1β分泌水平及其m RNA转录水平的影响,同时设置对照组(Control)和模型组(HN-13);利用抑制剂SCH772984阻断ERK通路,采用ELISA和RT-qPCR检测黄岑苷对Pm感染的HD11细胞内炎症因子TNF-α、IL-6和IL-1β表达及m RNA转录水平的影响,同时设置对照组(Control)、模型组(HN-13)、抑制组(HN-13+抑制剂)。结果显示:与HN-13株处理0 min组相比,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HN-13株感染HD11细胞中p-ERK/ERK的蛋白表达量逐渐升高(P<0.01),而p-p38/p38和p-JNK/JNK蛋白表达量均未发生显著变化(P>0.05),表明,HN-13株可使HD11细胞炎症相关ERK通路蛋白表达增强,且与作用时间呈正相关。与模型组(HN-13)相比,3个浓度剂量的黄芩苷均显著抑制TNF-α、IL-6和IL-1β的分泌水平及m RNA转录水平(P<0.05),且抑制作用随着黄芩苷浓度升高而增强。与抑制组相比,黄芩苷与抑制剂共处理组可以显著抑制HN-13感染的HD11细胞中TNF-α、IL-1β和IL-6的分泌及m RNA转录水平(P<0.05)。综上所述,黄芩苷可以抑制Pm感染的HD11细胞中ERK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和分泌,进而发挥抗炎作用。本研究为研制防治Pm引起的猪肺疫的新药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多杀性巴氏杆菌 猪巨噬细胞 炎症表达 MAPK信号通路
下载PDF
黄芩苷调节cAMP/PKA/CREB信号通路对湿疹大鼠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王首帆 徐宜厚 +1 位作者 徐爱琴 朱立宏 《天津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148-153,共6页
目的探讨黄芩苷(BA)调节环磷酸腺苷(cAMP)/蛋白激酶A(PKA)/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通路对湿疹大鼠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C组)、Model组、低剂量BA组(BA-L组,25 mg/kg)、中剂量BA组(BA-M组,50 mg/kg)、... 目的探讨黄芩苷(BA)调节环磷酸腺苷(cAMP)/蛋白激酶A(PKA)/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通路对湿疹大鼠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C组)、Model组、低剂量BA组(BA-L组,25 mg/kg)、中剂量BA组(BA-M组,50 mg/kg)、高剂量BA组(BA-H组,100 mg/kg)、泼尼松组(PNS组,25 mg/kg)、BAH+cAMP抑制剂(SQ22536)组(100 mg/kg+2.13 mg/kg)、BA-H+PKA抑制剂(H-89)组(100 mg/kg+5 mg/kg),每组12只。除NC组外,其余组大鼠均构建湿疹大鼠模型。建模成功2 d后,分组进行给药处理。检测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EASI)评分、经皮肤水分流失量(TEWL)、角质层含水量(WCSC)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免疫球蛋白E(IgE)、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及大鼠背部受试区皮损组织中c AMP蛋白表达;HE染色检测大鼠背部受试区皮损组织病理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背部受试区皮损组织中水通道蛋白3(AQP3)、cathelicidin相关抗菌肽(CRAMP)、p-PKA、p-CREB蛋白表达。结果与NC组比较,Model组大鼠背部受试区皮损组织病理损伤严重,EASI评分、TEWL、IgE、IL-4水平升高,WCSC、IFN-γ水平、AQP3、CRAMP、cAMP、p-PKA、p-CREB蛋白水平降低(P<0.05)。与Model组比较,BA-L组、BA-M组、BA-H组、PNS组大鼠背部受试区皮损组织病理损伤减轻,EASI评分、TEWL、IgE、IL-4水平降低,WCSC、IFN-γ水平、AQP3、CRAMP、cAMP、p-PKA、p-CREB蛋白水平升高(P<0.05);且BA-L组、BA-M组、BA-H组上述指标变化呈剂量依赖性。SQ22536或H-89减弱了高剂量BA对湿疹大鼠皮肤屏障功能的改善作用。结论BA可能通过激活cAMP/PKA/CREB信号通路改善湿疹大鼠皮肤屏障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疹 黄芩 环磷酸腺苷/蛋白激酶A/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通路 皮肤屏障功能
下载PDF
黄芩中国主产区栽培技术差异性调查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晓英 张胜珍 +4 位作者 段英姿 王向东 马艳芝 客绍英 沈玉龙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24年第1期34-40,共7页
黄芩是常用的大宗药材,市场需求量大,为了解当前各产区黄芩栽培技术、管理水平、品质和产量的差异,对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河北、河南、内蒙古等我国黄芩主产区的生产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各主产区的生态环境、栽培方式、施肥技术、病... 黄芩是常用的大宗药材,市场需求量大,为了解当前各产区黄芩栽培技术、管理水平、品质和产量的差异,对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河北、河南、内蒙古等我国黄芩主产区的生产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各主产区的生态环境、栽培方式、施肥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建议当前应进行黄芩生态适宜性区分析及各产区适宜栽培技术研究,以便形成黄芩高产、优质、高效的栽培技术体系,进一步为黄芩栽培提质增效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主产区 栽培技术 差异性
下载PDF
黄芩苷对干酵母致热大鼠的解热作用及血清TNF-α、IL-1β、IL-6、PGE_(2)、cAMP和脑组织NF-κ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吴迪 王清 +2 位作者 张殿文 李伟 李响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24年第1期37-41,共5页
目的:观察黄芩苷对干酵母致热大鼠的解热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背部皮下注射干酵母构建大鼠发热模型,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模型组,阳性组(阿司匹林,0.1 g/kg),黄芩苷高、中、低剂量组(160、80、40 mg/kg),连续给药3 d... 目的:观察黄芩苷对干酵母致热大鼠的解热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背部皮下注射干酵母构建大鼠发热模型,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模型组,阳性组(阿司匹林,0.1 g/kg),黄芩苷高、中、低剂量组(160、80、40 mg/kg),连续给药3 d,测定各组大鼠肛温的变化;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前列腺素E_(2)(PGE_(2))与环磷酸腺苷(cAMP)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NF-κB p65(核转录因子-κB p65)蛋白表达。结果:黄芩苷高剂量组有显著解热效果(P<0.01),黄芩苷各剂量组均可不同程度降低大鼠血清TNF-α、IL-1β、IL-6、PGE 2和cAMP含量;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脑组织NF-κB p65蛋白表达增多,黄芩苷高剂量组可明显降低大鼠脑组织NF-κB p65表达(P<0.05)。结论:黄芩苷可显著性降低干酵母引起的体温升高,解热机制可能与抑制TNF-α、IL-1β、IL-6、PGE_(2)与cAMP的分泌和减少脑组织NF-κB p65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发热 解热作用 TNF-α IL-1β IL-6 PGE_(2) CAMP NF-κB p65 大鼠
下载PDF
基于性状-显微-化学特征的甘肃黄芩与正品黄芩比较研究
10
作者 朱彤 郭梦佳 +4 位作者 杨立新 李化 杨军宣 冷崇姣 杨滨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171-3175,共5页
目的研究甘肃黄芩与2020年版《中国药典》收载的黄芩正品的差异,为完善黄芩药材质量评价体系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外观性状及显微特征观察,水分、总灰分及醇溶性浸出物测定,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含量测定及指纹图谱对二者... 目的研究甘肃黄芩与2020年版《中国药典》收载的黄芩正品的差异,为完善黄芩药材质量评价体系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外观性状及显微特征观察,水分、总灰分及醇溶性浸出物测定,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含量测定及指纹图谱对二者进行比较研究。以PCA、OPLS-DA法分析数据。结果甘肃黄芩与黄芩正品在外观性状和显微结构上存在区别;二者醇溶性浸出物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取的3个主成分能解释75.9%指纹图谱差异信息;OPLS-DA模型能将二者区别开;二者黄芩苷、黄芩素及汉黄芩素含量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通过性状、显微、含量测定及指纹图谱可实现甘肃黄芩与正品黄芩的初步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黄芩 黄芩 性状鉴别 显微鉴别 指纹图谱
下载PDF
黄芩及其有效成分治疗脓毒症急性肺损伤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易 陈广 董若兰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24年第1期57-60,共4页
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是各种致病因素损伤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造成的以弥漫性间质性肺水肿为主要病理特征、以急性低氧性呼吸功能不全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综合征。引起ALI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脓毒血症被认为是造成... 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是各种致病因素损伤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造成的以弥漫性间质性肺水肿为主要病理特征、以急性低氧性呼吸功能不全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综合征。引起ALI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脓毒血症被认为是造成ALI最主要的危险因素。脓毒症ALI时肺血管屏障稳定性被破坏,液体和蛋白由血管腔进入肺间质和肺泡,严重时导致致命性的肺水肿甚至呼吸衰竭。尽管近年来在抗感染及脏器功能支持治疗方面有了很大进展,但脓毒症的病死率仍居高不下。目前西医治疗脓毒症ALI的手段相对有限,而中西医结合疗法以其独特优势,历来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在2003年的“非典”以及2020年的新冠疫情防治过程中,中医药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医学并无脓毒血症相应的病名,但根据症状、体征及疾病的演变规律,当属中医“温病”范畴,而脓毒症ALI则属于中医“喘证”“暴喘”“喘脱”的范畴。在脓毒血症发病过程中,多有邪热内蕴、火毒炽盛,由气传营入血,内攻脏腑,热与血结,瘀热酿毒,伤阴损阳。由于脓毒症ALI发病急骤、病势凶险、传变迅速、病死率高,在发病之初“及早识别”并“及时干预”以及“既病防变”显得尤为重要。黄连解毒汤是清热解毒治法的代表方剂,出自《外台秘要》,由黄连、黄芩、黄柏、栀子组成,主治三焦火毒证,临床常用于治疗脓毒血症、肺炎、泌尿系感染等。黄芩作为黄连解毒汤中的重要药物组成,主清上焦之火;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黄芩及其有效成分在治疗脓毒症ALI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现本文就黄芩及其有效成分治疗脓毒症ALI的机制进行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肺损伤 黄芩 黄芩 作用机制
下载PDF
黄芩微乳凝胶对小鼠慢性湿疹的疗效研究
12
作者 王珂 牛晨冰 +3 位作者 常银霞 秦雪梅 栾智华 张越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47-454,共8页
目的:拟在前期黄芩自微乳的研究基础上,制备黄芩微乳凝胶,并考察其对慢性湿疹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单因素法和响应面法优选凝胶基质、保湿剂等,确定黄芩微乳凝胶的处方工艺;采用Franz扩散池法评价微乳和微乳凝胶的体外透皮性能;建立鼠... 目的:拟在前期黄芩自微乳的研究基础上,制备黄芩微乳凝胶,并考察其对慢性湿疹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单因素法和响应面法优选凝胶基质、保湿剂等,确定黄芩微乳凝胶的处方工艺;采用Franz扩散池法评价微乳和微乳凝胶的体外透皮性能;建立鼠耳慢性湿疹模型,测定黄芩微乳凝胶对小鼠耳肿胀度、肿胀抑制率、病理改变以及血清中炎症因子TNF-α、IL-1β和IL-6含量,考察对小鼠慢性湿疹的治疗效果。结果:黄芩微乳凝胶理化性质稳定,微乳凝胶相比于微乳具有更好的透皮性能,微乳凝胶中主要成分黄芩素、汉黄芩素的累积透皮量分别为微乳的1.85倍、2.77倍,且微乳凝胶的稳态流量和渗透系数显著升高,滞后时间明显缩短;药效学研究表明,与模型组相比,黄芩微乳凝胶可显著降低小鼠耳廓肿胀度(P<0.05),血清中炎症因子TNF-α、IL-1β和IL-6含量减少37%以上,相较于传统的以黄芩苷为主的水提物和水提物凝胶对慢性湿疹的治疗作用更好。结论:黄芩微乳凝胶制备工艺可行,透皮性强,对慢性湿疹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黄芩 微乳 微乳凝胶 透皮 湿疹
下载PDF
雨养农业区黄芩轻简化膜间直播种植技术规程 被引量:1
13
作者 米永伟 龚成文 +2 位作者 杨晓波 邵武平 张廷红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2期189-192,共4页
为进一步推进甘肃省雨养农业区黄芩种植机械化、精量化和轻简化生产,结合多年的试验示范和生产实践,从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生产环境、栽培技术、田间管理、采收与产地加工等方面总结出了雨养农业区黄芩轻简化膜间直播种... 为进一步推进甘肃省雨养农业区黄芩种植机械化、精量化和轻简化生产,结合多年的试验示范和生产实践,从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生产环境、栽培技术、田间管理、采收与产地加工等方面总结出了雨养农业区黄芩轻简化膜间直播种植技术规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膜间直播 轻简化 技术规程 雨养农业区
下载PDF
基于NF-κB经典信号通路研究黄芩素对高糖诱导HK-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邓茜 孙惠力 +1 位作者 曾又佳 宋高峰 《江西中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71-73,77,共4页
目的:从NF-κB经典信号通路探讨黄芩素对高糖诱导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2)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5.5 mmol/L浓度的葡萄糖设为正常糖对照组,45 mmol/L浓度的葡萄糖设为高糖组,NF-κB特异抑制剂PDTC(100μmol/L)作为阳性对照组,观... 目的:从NF-κB经典信号通路探讨黄芩素对高糖诱导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2)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5.5 mmol/L浓度的葡萄糖设为正常糖对照组,45 mmol/L浓度的葡萄糖设为高糖组,NF-κB特异抑制剂PDTC(100μmol/L)作为阳性对照组,观察不同剂量黄芩素(25~100μmol/L)对高糖诱导的HK-2细胞NF-κB通路激活及其下游炎症因子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NF-κB信号通路关键蛋白(IκBα、p65、p-p65、IKKα)及其下游炎症分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结果:与正常糖对照组比较,高糖组能显著下调IκBa蛋白表达,上调p-p65/p65比值和IKKα、MCP-1、ICAM-1蛋白表达(P<0.01);与高糖组比较,黄芩素中、高剂量组呈剂量依赖性地显著抑制IκBα蛋白表达下调,p-p65/p65比值和IKKα、MCP-1、ICAM-1蛋白表达上调(P<0.05,P<0.01);与高糖组比较,NF-κB特异抑制剂PDTC组能显著抑制IκBα蛋白表达下调,及p-p65/p65比值和MCP-1、ICAM-1蛋白表达上调(P<0.05,P<0.01)。结论:黄芩素可以通过抑制高糖诱导的HK-2细胞NF-κB信号通路关键蛋白(IKKα/IκBα/p65)的激活,下调其下游炎症分子MCP-1、ICAM-1表达,从而减轻肾脏细胞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脏病 黄芩 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 NF-κB经典信号通路
下载PDF
黄芩-黄连药对及其活性成分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15
作者 秦李娜 喻嵘 《上海中医药杂志》 CSCD 2024年第10期89-94,共6页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中医认为湿热内蕴是DN的关键病机,治法应以“清湿热”为主。黄芩-黄连药对是清湿热法的代表药对,现代研究表明该药对及其主要活性成分对DN具有治疗作用。梳理近年来黄芩-黄连药对及其主要活...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中医认为湿热内蕴是DN的关键病机,治法应以“清湿热”为主。黄芩-黄连药对是清湿热法的代表药对,现代研究表明该药对及其主要活性成分对DN具有治疗作用。梳理近年来黄芩-黄连药对及其主要活性成分的相关文献,从调节糖脂代谢紊乱、减少肾脏细胞凋亡、缓解肾脏炎症和纤维化、调节肠道微生物和调控基因转录等方面进行综述,为黄芩-黄连药对的临床运用和研发提供系统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黄芩 黄连 药对 小檗碱 黄芩 中药研究 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基于16S rDNA研究黄芩素对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16
作者 李艳 李新萍 +2 位作者 李利民 姜倩倩 吴正治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5-180,I0005,I0006,共8页
目的以高脂饮食诱导建立肥胖小鼠模型,探索黄芩素(Baicalein,BAI)干预对小鼠糖脂水平、附睾脂肪组织病理形态及肠道微生物结构变化的影响。方法将40只SPF级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D组)、模型组(HD组)、黄芩素低剂量组(BAI-L组... 目的以高脂饮食诱导建立肥胖小鼠模型,探索黄芩素(Baicalein,BAI)干预对小鼠糖脂水平、附睾脂肪组织病理形态及肠道微生物结构变化的影响。方法将40只SPF级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D组)、模型组(HD组)、黄芩素低剂量组(BAI-L组,200mg/kg)和黄芩素高剂量组(BAI-H组,400mg/kg),每组10只。除正常组以普通饲料喂养外,其余各组均以高脂饲料喂养。灌胃12周后,麻醉并眼球采血后处死,留取血清测定空腹血糖(FBG)、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水平;观察附睾脂肪的病理学改变;收集各组小鼠粪便进行16S rDNA高通量测序。结果HD组小鼠体重、附睾脂肪系数、FBG、TC和TG水平均显著高于ND组(P<0.05,P<0.01);HD组小鼠的附睾脂肪细胞体积明显增大,细胞中可见大量脂肪小泡。与HD组相比,BAI-L、BAI-H组均不同程度的降低肥胖小鼠体重、附睾脂肪系数和糖脂水平,且能明显改善附睾脂肪的病理形态。同时,黄芩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节肥胖小鼠肠道微生物的物种组成,显著增加副萨特氏菌(Parasutterella)的相对丰度,降低布劳特氏菌(Blautia)、颤杆菌克(Oscillibacter)、土拉菌(Tuzzerella)、Lachnospiraceae_UCG-006、Anaerovorax、分枝杆菌属(Negativibacillus)的相对丰度(P<0.05,P<0.01)。结论黄芩素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的体重和糖脂水平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改善小鼠肠道菌群结构丰度及多样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肥胖 肠道菌群
原文传递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黄芩治疗痤疮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
17
作者 王庆芬 陈根光 +2 位作者 黄丽珊 杨丽娜 田君鹏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9-24,共6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索黄芩治疗痤疮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其分子作用机制。方法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筛选黄芩的主要活性成分及相应的靶蛋白,通过GeneCards、OMIM和TTD数据库筛选出痤疮的相关靶点基因,应用Cytoscape 3.8.2软件...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索黄芩治疗痤疮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其分子作用机制。方法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筛选黄芩的主要活性成分及相应的靶蛋白,通过GeneCards、OMIM和TTD数据库筛选出痤疮的相关靶点基因,应用Cytoscape 3.8.2软件构建黄芩作用靶点的网络可视图。运用STRING数据库绘制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并进行拓扑分析;使用DAVID数据库对成分-疾病的共有靶点基因进行相互作用分析,包括GO功能注释和KEGG通路分析。结果筛选出黄芩活性成分28个,有效作用的核心靶点35个,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得到PTGS2、PTGS1、PRKACA、AR、NOS2、PIK3CG等6个核心靶点;KEGG富集分析参与的通路有TP53蛋白参与的癌症通路、HTLV-1感染、TNF、PI3K-AKT等信号通路。结论黄芩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和多通路发挥抗痤疮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痤疮 网络药理学 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汉黄芩素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认知功能及神经炎症的影响与机制研究
18
作者 宋征宇 胡瑾 +1 位作者 王玲玲 史可心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49-1353,共5页
目的 探究汉黄芩素调节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AMPK)/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mating type information regulation 2 homolog 1,SIRT1)通路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 VaD)大... 目的 探究汉黄芩素调节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AMPK)/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mating type information regulation 2 homolog 1,SIRT1)通路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 VaD)大鼠认知功能及神经炎症的影响。方法 取90只Va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低(50 mg/kg)、中(100 mg/kg)、高(200 mg/kg)剂量组、高剂量+AMPK抑制剂组(200 mg/kg+20 mg/kg),18只/组。另取18只正常大鼠为假手术组,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海马组织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IL-6水平;蛋白印迹法检测海马组织离子钙接头蛋白1(ionized calcium binding adapter molecule-1,Iba-1)、磷酸化AMPK(phosphorylation AMPK,p-AMPK)、AMPK、SIRT1蛋白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逃避潜伏期、海马组织IL-1β、TNF-α、IL-6水平、Iba-1阳性细胞数和Iba-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原平台位置停留时间、海马组织p-AMPK/AMPK、SIRT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低、中、高剂量组逃避潜伏期、海马组织IL-1β、TNF-α、IL-6水平、Iba-1阳性细胞数和Iba-1蛋白表达逐渐明显降低,原平台位置停留时间、海马组织p-AMPK/AMPK、SIRT1蛋白表达逐渐明显升高(P<0.05)。与高剂量组比较,高剂量+AMPK抑制剂组,逃避潜伏期显著升高[(47.64±5.39)s vs(26.45±3.27)s,P<0.05],原平台位置停留时间显著降低[(21.78±3.51)s vs(35.22±5.02)s,P<0.05];高剂量+AMPK抑制剂组IL-1β、TNF-α、IL-6水平、Iba-1阳性细胞数和Iba-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海马组织p-AMPK/AMPK、SIRT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 汉黄芩素可能通过激活AMPK/SIRT1通路改善VaD大鼠认知功能及海马组织病理损伤,并抑制神经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 血管性 大鼠 黄芩 认知 神经炎
下载PDF
黄芩及其有效成分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机制研究进展
19
作者 罗雅琴 黄伟 《山东科学》 CAS 2024年第2期20-28,共9页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炎症性肠病,以持续黏膜炎症为特征,黄芩作为临床常用中药之一,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的功效,其组方常用于治疗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如黄芩汤、芍药汤、葛根芩连汤等。研究表明,黄芩及其有效成分在保护肠黏...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炎症性肠病,以持续黏膜炎症为特征,黄芩作为临床常用中药之一,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的功效,其组方常用于治疗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如黄芩汤、芍药汤、葛根芩连汤等。研究表明,黄芩及其有效成分在保护肠黏膜、抗炎、免疫调节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对近年来黄芩及其有效成分(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苷、汉黄芩素、黄芩多糖等)通过保护和修复肠道黏膜屏障、抗炎、调节免疫、抗氧化应激、调节肠道菌群等来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溃疡性结肠炎针对性的临床治疗和创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黄芩 有效成分 作用机制
下载PDF
黄芩间歇微波热风组合干燥特性及有效成分变化规律研究
20
作者 徐英英 袁越锦 +2 位作者 商涛 文怀兴 赵哲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5-75,共11页
为了提高黄芩等中药材的干燥品质,保证其临床应用安全有效,采用变异系数法研究了鲜黄芩的最优干燥方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黄芩的干燥特性,并应用3种常见的干燥动力学模型及3种反应动力学模型分别探究了不同干燥条件下黄芩的干燥动力学特... 为了提高黄芩等中药材的干燥品质,保证其临床应用安全有效,采用变异系数法研究了鲜黄芩的最优干燥方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黄芩的干燥特性,并应用3种常见的干燥动力学模型及3种反应动力学模型分别探究了不同干燥条件下黄芩的干燥动力学特征和黄芩苷的降解动力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黄芩间歇微波热风组合干燥方式的综合质量评分最高为90.00分,更适用于黄芩的干燥加工.黄芩的干燥速率随微波功率增大、间歇比的减小而增大,随热风温度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Weibull模型可以用来描述黄芩在不同干燥条件下水分的变化规律,其R2均大于0.993 4,不同干燥条件下黄芩的有效水分扩散系数为1.370 8×10^(-7)~3.250 6×10^(-7)m^(2)/s,活化能为11.415 5 kJ/mol.黄芩苷含量随时间的变化符合2级反应动力学规律,且黄芩苷的降解受到温度、水分、氧气、酶活性以及干燥时间等众多因素协同作用的影响.上述研究可为黄芩等中药材的干燥加工提供一种优质高效的干燥方法,为其干燥工艺优化提供参考,对指导黄芩等中药材实际生产和提高其干燥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间歇微波热风组合干燥 干燥动力学 降解动力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