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69篇文章
< 1 2 1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室条件下中棉113对不同地区棉花黄萎病菌的抗性评价
1
作者 赵丽红 张亚林 +4 位作者 冯自力 魏锋 冯鸿杰 周京龙 朱荷琴 《中国棉花》 2024年第1期11-14,共4页
为明确中棉113对不同黄萎病菌株的抗性,采用源于新疆、河北和河南的11个不同致病型黄萎病菌株,在温室条件下采用蛭石沙土无底纸钵定量蘸菌液法对中棉113抗病性进行鉴定,分析中棉113对不同致病型菌株的抗性,以及发病情况与生物量指标的... 为明确中棉113对不同黄萎病菌株的抗性,采用源于新疆、河北和河南的11个不同致病型黄萎病菌株,在温室条件下采用蛭石沙土无底纸钵定量蘸菌液法对中棉113抗病性进行鉴定,分析中棉113对不同致病型菌株的抗性,以及发病情况与生物量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播种后50 d,中棉113的病情指数为19.15~34.82,说明中棉113对这11个菌株均有较好的抗性,达到抗或耐水平。此外,不同致病型黄萎病菌株侵染中棉113对其生物量指标的影响不同,对棉花株高、地上部鲜物质质量和根冠比的影响不显著,而对根长、地下部鲜物质质量存在显著影响。相关分析表明,中棉113病情指数与地下部鲜物质质量、根冠比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地上部鲜物质质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将中棉113的黄萎病发生情况与生物量指标相结合可较好地评价其黄萎病抗性,这些结果可为中棉113适宜种植区域的划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中棉113 黄萎病 病害防治 抗病性 品种区域划分
下载PDF
大理野茄M239响应黄萎病病菌侵染的差异表达蛋白分析
2
作者 蔚亚楠 黎志彬 +5 位作者 龚亚菊 鲍锐 桂敏 杜光辉 刘家迅 吴丽艳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5-174,共10页
为了探索植物响应黄萎病病原菌侵染的作用机制,以黄萎病高感野茄材料大理野茄(M239)为研究对象,通过人工接种黄萎病病原菌大丽轮枝菌的方法,首先测定M239在接种大丽轮枝菌后0,6,12,24,48 h的根部4个关键生理指标,即过氧化物酶(POD)、过... 为了探索植物响应黄萎病病原菌侵染的作用机制,以黄萎病高感野茄材料大理野茄(M239)为研究对象,通过人工接种黄萎病病原菌大丽轮枝菌的方法,首先测定M239在接种大丽轮枝菌后0,6,12,24,48 h的根部4个关键生理指标,即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和可溶性蛋白(SP)含量的变化。结果确定接种大丽轮枝菌后12,24 h为蛋白组分析取样的关键时间点;在此基础上,利用iTRAQ技术分析M239在接种大丽轮枝菌后根部蛋白的变化。结果发现,与清水接种(CK)相比,M239接种大丽轮枝菌后12 h有463个差异表达蛋白(DEPs),其中305个下调,158个上调;接种后24 h,有456个DEPs被病原菌诱导表达,包括296个下调,160个上调。这些蛋白主要富集在碳代谢、乙醛酸和二羧酸代谢、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丙酮酸代谢、新陈代谢等途径。通过与已报道的黄萎病抗性材料的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M239在响应大丽轮枝菌的侵染过程中,参与防御响应的蛋白数量和代谢通路较少,未能形成有效的防御网络,最终表现为感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茄 黄萎病 大丽轮枝菌 iTRAQ技术 差异表达蛋白
下载PDF
35份棉花品系对黄萎病抗性鉴定及综合分析
3
作者 欧阳单华 赵康 +6 位作者 宋东博 柳自清 郭旺珍 刘燕 顾爱星 阿扎提古丽·麦麦提图尔 艾力卡尔江·艾麦尔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8,共10页
【目的】筛选出品质优、产量高和抗病性强的棉花品系。【方法】以35份棉花品系为研究对象,对该群体18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结果】35份棉花品系的各农艺性状变异系数范围为1.67%(整齐度,UI)~43.10%(相对病情指数,IR),... 【目的】筛选出品质优、产量高和抗病性强的棉花品系。【方法】以35份棉花品系为研究对象,对该群体18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结果】35份棉花品系的各农艺性状变异系数范围为1.67%(整齐度,UI)~43.10%(相对病情指数,IR),其中相对病情指数(IR)、铃数(TBN)、有效铃数(EBN)和单株皮棉产量(LYPP)变异系数较大,1号(4-13)、2号(4-22)、10号(4-2-7-3)和16号(10Q-67-3)相对病情指数小于20,4个品系对黄萎病的抗性较强;单株皮棉产量与各性状之间相关性不一,与品质性状之间也存在制约;5个主成分特征根值分别为5.334、3.423、3.105、1.298和1.105,贡献率分别为29.636%、19.019%、17.249%、7.214%和6.141%,累计贡献率达到79.259%;将35份棉花品系分为四类,第I类和第Ⅱ类品系综合表现为品质优异,抗病性强类群,但产量低;第Ⅲ类品系综合表现为高产类群,但品质差,抗病性弱;第Ⅳ类品系综合表现为耐病性类群,但产量略低,品质略差。【结论】将各类群与主成分综合得分F值排名前10取交集,优异品系为21号(37-129-3)和30号(44-1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品系 黄萎病 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兼抗枯萎病和黄萎病棉花品种中棉所9C01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4
作者 张逸彬 王宁 +2 位作者 石建斌 许庆华 严根土 《中国棉花》 2024年第3期38-40,共3页
中棉所9C01为转cry1Ab/cry1Ac基因抗棉铃虫早熟常规棉品种,2019―2021年参加河南省常规春棉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于2022年通过河南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据区域试验结果,该品种高抗枯萎病、抗黄萎病:枯萎病病情指数3.0,... 中棉所9C01为转cry1Ab/cry1Ac基因抗棉铃虫早熟常规棉品种,2019―2021年参加河南省常规春棉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于2022年通过河南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据区域试验结果,该品种高抗枯萎病、抗黄萎病:枯萎病病情指数3.0,黄萎病病情指数17.3;生育期108 d,株高108.7 cm,第一果枝节位6.5,单株结铃17.1个,铃重6.7 g,衣分43.9%,籽指11.1 g,霜前花率93.3%,纤维品质达国家审定棉花品种Ⅱ型要求;2年籽棉单产分别比对照鲁棉研28增产4.5%和5.6%。基于中棉所9C01在河南省常规春棉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的表现,主要介绍了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适宜种植区域及栽培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品种选育 中棉所9C01 枯萎病抗性 黄萎病抗性 栽培技术
下载PDF
棉花抗黄萎病生理生化机制研究进展
5
作者 张烨婧 陈捷胤 +1 位作者 李冉 戴小枫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36,共18页
棉花是我国的重要经济作物,是关系我国国计民生的支柱性产业,是影响世界大宗农产品及下游纺织品贸易格局的战略性产业。由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引起的棉花黄萎病是棉花生产上的头号病害,严重影响棉花产量与质量。黄萎病菌侵... 棉花是我国的重要经济作物,是关系我国国计民生的支柱性产业,是影响世界大宗农产品及下游纺织品贸易格局的战略性产业。由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引起的棉花黄萎病是棉花生产上的头号病害,严重影响棉花产量与质量。黄萎病菌侵染过程中会激发棉花植株产生一系列防御反应,如组织结构抗性变化、植物激素信号通路响应及抗病相关基因表达等。目前,已从棉花中挖掘出大量响应黄萎病菌的基因,阐明了这些抗性相关基因通过调控生理生化反应而发挥抗病功能的机制。本文从活性氧、防御酶、次生代谢产物和植物激素4个方面综述了棉花抗性相关生理生化作用机制,总结了棉花抗性相关生理生化反应的调控网络,为深入了解棉花抗黄萎病机制、选育抗病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黄萎病 抗病机制 生理生化反应
下载PDF
2023年新疆昌吉市棉花黄萎病发生情况及防控建议
6
作者 李海薇 胡鹏 +1 位作者 刘凡 靳改龙 《湖北植保》 2024年第2期56-58,共3页
为促进新疆棉花产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对新疆昌吉市棉花黄萎病2023年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棉花黄萎病普遍发生早、发病重,7月下旬和8月底分别达第一和第二个发病高峰期。针对昌吉市棉花黄萎病发生特点,建议采取种植优良抗病品... 为促进新疆棉花产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对新疆昌吉市棉花黄萎病2023年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棉花黄萎病普遍发生早、发病重,7月下旬和8月底分别达第一和第二个发病高峰期。针对昌吉市棉花黄萎病发生特点,建议采取种植优良抗病品种、科学施肥、清除棉田病源、科学耕作、发病时喷洒化学农药等措施进行综合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黄萎病 发生特点 防治
下载PDF
30亿CFU/g芽胞杆菌可湿性粉剂的研制及其对马铃薯黄萎病和疮痂病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晓云 丛蓉 +6 位作者 赵卫松 曲远航 苏振贺 郭庆港 鹿秀云 李社增 马平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0-149,共10页
黄萎病和疮痂病是马铃薯生产上的重要土传病害,严重影响马铃薯的产量与品质,但缺乏有效的防治药剂。本研究以枯草芽胞杆菌HMB26553和解淀粉芽胞杆菌PHODG36为有效成分,通过对润湿剂、分散剂及紫外保护剂的筛选,确定了30亿CFU/g芽胞杆菌... 黄萎病和疮痂病是马铃薯生产上的重要土传病害,严重影响马铃薯的产量与品质,但缺乏有效的防治药剂。本研究以枯草芽胞杆菌HMB26553和解淀粉芽胞杆菌PHODG36为有效成分,通过对润湿剂、分散剂及紫外保护剂的筛选,确定了30亿CFU/g芽胞杆菌可湿性粉剂的配方(质量分数):HMB26553菌株母药10%、PHODG36菌株母药10%、润湿剂LT-5691%、分散剂MF 2%、紫外保护剂抗坏血酸1%和滑石粉76%。该制剂芽胞数量37.6亿CFU/g,杂菌率2.8%,pH 7.8,细度98.2%,干燥减量1.6%,润湿时间95.7 s,悬浮率80.7%。温室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该可湿性粉剂15~45 kg/hm^(2)拌种处理对马铃薯出苗安全,对生长无不良影响,对马铃薯黄萎病的防治效果为45.1%~47.4%。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该可湿性粉剂15~45 kg/hm^(2)拌种处理能显著减轻马铃薯疮痂病的发生,其中30 kg/hm^(2)拌种处理防治效果高达72.0%,增产率达15.5%。不同地区的田间示范试验应用结果表明:该可湿性粉剂30 kg/hm^(2)拌种处理对马铃薯黄萎病的防治效果为50.8%~62.1%,疮痂病为63.9%~65.7%,增产率为14.3%~29.4%。本研究结果表明,30亿CFU/g芽胞杆菌可湿性粉剂能有效防治马铃薯土传病害且增产作用明显,为该制剂在马铃薯生产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胞杆菌 可湿性粉剂 马铃薯黄萎病 马铃薯疮痂病 防治效果
下载PDF
棉花品种资源黄萎病田间抗性鉴定和评价 被引量:1
8
作者 曹阳 严玉萍 +6 位作者 朱波 周小凤 吕博 房健 张燕 方瑞 冯振秀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64-271,共8页
通过田间抗病性鉴定和分析,掌握种质抗病性分布状况,筛选抗黄萎病核心资源,经遗传改良,定向选育与新疆棉花产业需求相吻合的抗病品种,并探讨病害治理策略。以收集的396份陆地棉品种资源为鉴定对象,2018-2019年,通过自然病田小区试验,在... 通过田间抗病性鉴定和分析,掌握种质抗病性分布状况,筛选抗黄萎病核心资源,经遗传改良,定向选育与新疆棉花产业需求相吻合的抗病品种,并探讨病害治理策略。以收集的396份陆地棉品种资源为鉴定对象,2018-2019年,通过自然病田小区试验,在6月底(蕾期)和8月底(铃期),采用5级分级法,对品种资源进行黄萎病抗病性鉴定和评价。供试陆地棉种质具备丰富的抗病遗传多样性,种质间黄萎病变异系数高,可选择抗病种质加以利用。年度间各材料发病程度差异大,2018年发病明显重于2019年,但材料间发病趋势基本相同;蕾期发病较轻,铃期发生重。两年自然病田鉴定平均73.3%的材料蕾期未发病;铃期相对病指超过20的材料占比46.0%,相对病指为0.1~20.0的占比50.4%,未发病的占3.6%。铃期发病最重材料的发病率达100%,病指高达75.0;2018年铃期参加鉴定材料平均发病率和病指分别达38.8%、19.2,比2019年分别高19.0个百分点和8.7。发病率与病指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0.93;蕾期发病率和病指比铃期变异系数大,蕾期与铃期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平均相关系数分别为0.28、0.32。鉴定出36份抗黄萎病优异资源(自然病田铃期黄萎病病指≤10、纤维长度≥29 mm、断裂比强度≥29.0 cN/tex、马克隆值3.5~4.9、小区皮棉产量≥2250 kg/hm^(2)),这些资源地域来源较广,抗黄萎能力较强,与产量、品质匹配较好,可在抗病育种遗传改良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资源 黄萎病 田间鉴定
下载PDF
基于F2和RIL群体鉴定棉花抗黄萎病主效QTL
9
作者 赵云雷 王文菊 +9 位作者 陈伟 王海红 朱喜霞 杨继华 鲁宁宁 赵佩 桑晓慧 崔艳利 敦磊 王红梅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1-116,共16页
【目的】通过对棉花抗黄萎病性状进行数量性状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us,QTL)定位,鉴定可以应用于育种实践的能稳定检测到的主效QTL,为棉花抗黄萎病遗传改良奠定分子基础。【方法】以抗黄萎病品种中植棉2号和感黄萎病品种冀棉11号... 【目的】通过对棉花抗黄萎病性状进行数量性状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us,QTL)定位,鉴定可以应用于育种实践的能稳定检测到的主效QTL,为棉花抗黄萎病遗传改良奠定分子基础。【方法】以抗黄萎病品种中植棉2号和感黄萎病品种冀棉11号为亲本杂交的F2群体和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s,RIL)群体作为作图群体,在对2个群体进行多环境黄萎病抗性鉴定和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分子标记检测的基础上进行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利用完备区间作图法进行QTL定位,并对获得的主效QTL置信区间进行候选基因挖掘。【结果】在F2:3家系和RIL群体中共检测到7个抗黄萎病QTL,能够在多个环境条件下重复检测到的QTL有4个,包括q VW-D05-1、qVW-D05-2、q VW-D05-4和qVW-D05-5。共线性分析表明上述4个QTL集中分布于D05染色体上2293776~3205058 bp和62407897~62582344 bp 2个区域。4个抗性QTL的聚合可以显著降低棉花黄萎病病情指数。qVW-D05-1在多个环境中的表型变异解释率均在10%以上,为抗黄萎病主效QTL。对qVW-D05-1置信区间内的基因进行了功能注释、黄萎病菌诱导后的表达模式分析和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变异分析,初步推测Ghir_D05G038990、Ghir_D05G039060、Ghir_D05G039100、Ghir_D05G039110和Ghir_D05G039130为可能控制棉花黄萎病抗性的候选基因。【结论】在不同环境中共检测到7个抗黄萎病QTL,其中4个QTL被重复检测到,在主效QTL q VW-D05-1区间内筛选获得5个棉花抗黄萎病候选基因。这些稳定的抗黄萎病相关的QTL及其候选基因可应用于棉花抗黄萎病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黄萎病 QTL定位 重组自交系 基因挖掘
下载PDF
基于VFNet-Improved和Deep Sort的棉花黄萎病病情分级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成龙 张忠福 +3 位作者 卢智浩 张晓君 朱龙付 杨万能 《智能化农业装备学报(中英文)》 2023年第2期12-21,共10页
棉花是全球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而黄萎病是世界主要棉花生产区的第一大病害,黄萎病病原菌通过感染棉花的根部使叶片萎蔫、褪色以致脱落,导致棉花质量和产量严重下降。国家标准将患黄萎病叶片划分为5个等级,传统检测方法主要依赖人工,... 棉花是全球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而黄萎病是世界主要棉花生产区的第一大病害,黄萎病病原菌通过感染棉花的根部使叶片萎蔫、褪色以致脱落,导致棉花质量和产量严重下降。国家标准将患黄萎病叶片划分为5个等级,传统检测方法主要依赖人工,存在主观、低效、重复性差等问题,因此提出一种以VFNet-Improved、Deep Sort和撞线匹配机制为主要算法框架的棉花黄萎病病情分级方法,实现在旋转视频输入情况下对患病叶片的数量统计和病情等级的划分。研究首先基于VFNet目标检测网络,融合多尺度训练、动态卷积等优化方法,实现对旋转视频中患病叶片的精准定位;然后采用Deep Sort跟踪器实现前后帧同一叶片的相互关联,并针对跟踪过程ID跳变问题设计了掩膜撞线匹配机制;最后使用OpenCV对经过掩膜线的叶片进行特征提取与患病分级的划分。试验结果表明,VFNet-Improved可以有效改善棉花患病叶片识别精度,mAP75达到0.906,较改进前VFNet模型提升了0.012,帧率FPS为12.9帧/s;Deep Sort跟踪器跟踪效果MOTA为0.835,对患病叶片数量统计结果R2、RMSE、MAE与MAPE分别为0.890、5.138、4.300和14.967%,与人工统计值具有较高一致性。本研究为棉花黄萎病病情精准、高效鉴定提供一种新的科学工具,对棉花抗病品种筛选和遗传机制解析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检测 目标跟踪 VFNet Deep Sort 棉花黄萎病 病情分级
下载PDF
基于西兰花尾菜为载体的解淀粉芽胞杆菌PHODG36颗粒剂研制及其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
11
作者 赵卫松 李社增 +4 位作者 赵明珠 郭庆港 鹿秀云 勾建军 马平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86-1193,共8页
本研究以防病促生的解淀粉芽胞杆菌PHODG36为有效成分、西兰花尾菜干粉和草炭为载体研制出解淀粉芽胞杆菌颗粒剂,在温室和田间小区条件下,研究该颗粒剂对棉花出苗和植株生物量的影响,并评价其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制备的... 本研究以防病促生的解淀粉芽胞杆菌PHODG36为有效成分、西兰花尾菜干粉和草炭为载体研制出解淀粉芽胞杆菌颗粒剂,在温室和田间小区条件下,研究该颗粒剂对棉花出苗和植株生物量的影响,并评价其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制备的颗粒剂外观为黑色、短柱状、平均长度为8 mm,芽胞含量为1.5×10^(9)CFU/g。与空白对照相比,培养基质中添加0.1%-0.5%颗粒剂的校正出苗率差异不显著,而随着颗粒剂用量的增加(1%和2%),棉花校正出苗率呈显著下降趋势。颗粒剂用量0.3%处理对棉花株高、植株鲜重和干重的促生率分别为14.53%、16.38%和17.05%。综合考虑上述因素,确定颗粒剂最佳用量为0.3%;温室防病试验表明,土壤中添加0.3%颗粒剂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为61.60%。采用田间撒施法研究颗粒剂在500、1000和1500 kg/667 m^(2)剂量下对黄萎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该菌剂500 kg/667 m^(2)对黄萎病的防治效果最高,达到67.28%。综合分析表明,解淀粉芽胞杆菌颗粒剂能够有效降低黄萎病的发生,为棉花黄萎病的绿色防控提供了产品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淀粉芽胞杆菌 西兰花尾菜干粉 颗粒剂 棉花黄萎病 防治效果
下载PDF
北疆棉花黄萎病发病率调查及土壤中黄萎病菌微菌核数量与种群类型分析
12
作者 刘海洋 王伟 +1 位作者 张仁福 姚举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76-283,292,共9页
为了解北疆棉花黄萎病的发生情况及发病与土壤中黄萎病菌微菌核数量的关系和病原菌种群类型,2021年对北疆石河子、奎屯、博乐等8市(县)棉田棉花黄萎病发病率、土壤中黄萎病菌的微菌核数量、菌株种群类型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北疆... 为了解北疆棉花黄萎病的发生情况及发病与土壤中黄萎病菌微菌核数量的关系和病原菌种群类型,2021年对北疆石河子、奎屯、博乐等8市(县)棉田棉花黄萎病发病率、土壤中黄萎病菌的微菌核数量、菌株种群类型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北疆未发生棉花黄萎病的棉田占49.2%,0%<发病率<5.0%的棉田占32.7%,发病率≥5.0%的棉田占18%。与2013年、2015年相比,2021年无病田率分别增加17.7和12.7百分点,发病率≥5%的棉田分别减少15.7和21.6百分点。从棉田黄萎病发病率与土壤中微菌核数量的关系来看,整体上北疆棉田棉花黄萎病发病率与微菌核数量相关性不显著(r=0.1191);分区域看,石河子沙湾片区、奎屯乌苏片区、精河博乐片区棉田黄萎病发病率与微菌核数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0332、0.0076、0.0623,均无显著相关性;而呼图壁玛纳斯片区棉田黄萎病发病率与微菌核数量的相关系数为0.6357,呈中度正相关。土壤中的黄萎病菌菌株以菌核型为主,占57.9%,菌丝型占23.2%,中间型占18.9%。用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检测表明,土壤中黄萎病菌落叶型菌株占97.6%,占绝对优势。本研究将为北疆棉区棉花黄萎病的综合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黄萎病 大丽轮枝菌 微菌核 落叶型菌株
下载PDF
类钙调磷酸酶B亚基蛋白GhCBL3-A01调控棉花黄萎病抗性的功能分析
13
作者 高升旗 邵武奎 +3 位作者 赵准 邵盘霞 胡文冉 黄全生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47-458,共12页
【目的】解析类钙调磷酸酶B亚基蛋白(calcium B-like protein,CBL)基因GhCBL3-A01在棉花抗黄萎病反应中的功能,为棉花抗病育种提供基因资源。【方法】从棉花基因组数据库获得GhCBL3-A01基因的同源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实时荧... 【目的】解析类钙调磷酸酶B亚基蛋白(calcium B-like protein,CBL)基因GhCBL3-A01在棉花抗黄萎病反应中的功能,为棉花抗病育种提供基因资源。【方法】从棉花基因组数据库获得GhCBL3-A01基因的同源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检测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inate,MeJA)和H2O2处理的棉株中GhCBL3-A01基因的表达量变化。利用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virus-induced gene silencing,VIGS)技术研究GhCBL3-A01在棉花抗黄萎病中的功能。通过检测活性氧积累以及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初步分析GhCBL3-A01的作用机制。【结果】陆地棉中GhCBL3-A01及其3个同源蛋白均含有3个CBL家族典型的EF-hand结构域。大丽轮枝菌、MeJA和H2O2处理后,GhCBL3-A01的表达量显著升高。VIGS沉默GhCBL3-A01导致病株率和病情指数显著降低,茎秆维管束褐变程度减轻,有病菌繁殖的茎段数量明显减少,增强了棉株对黄萎病的抗性。GhCBL3-A01基因沉默棉株叶片中活性氧积累增多,防御相关基因PR1、NPR1、PR4和PDF1.2以及茉莉酸信号通路关键基因AOS1、OPR3、MYC2和LOX2的表达量增加。【结论】GhCBL3-A01通过调控防御相关基因、茉莉酸信号通路基因的表达和活性氧积累负调控棉花对黄萎病的抗性,是提高棉花黄萎病抗性的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黄萎病 类钙调磷酸酶B亚基蛋白 GhCBL3-A01 抗病基因 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
下载PDF
棉花枯、黄萎病发病原因及防控措施
14
作者 张新浩 陈娟 +9 位作者 帕热提·艾山 阿孜古丽·阿布力孜 艾热提·吾普尔 刘燕 艾麦尔·那买提 李金鸿 刘正兴 刘荣森 周仑 付疆 《农村科技》 2023年第2期37-39,共3页
棉花枯、黄萎病是棉花主要病害,病害发生可导致棉田缺株减产、纤维品质降低,是影响棉花产量及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棉花生产过程中,准确、及时识别田间危害症状,掌握其发生情况并适时防控至关重要。本文总结棉花枯、黄萎病的危害特征... 棉花枯、黄萎病是棉花主要病害,病害发生可导致棉田缺株减产、纤维品质降低,是影响棉花产量及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棉花生产过程中,准确、及时识别田间危害症状,掌握其发生情况并适时防控至关重要。本文总结棉花枯、黄萎病的危害特征、发生情况及传播途径,并结合多年防控经验,提出病害综合防控技术,包括使用抗病品种、药剂拌种、化学防治及检疫等措施,以期为棉花枯、黄萎病防治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枯萎病 黄萎病 发病原因 防控措施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多光谱影像的棉花黄萎病监测 被引量:1
15
作者 宋勇 陈兵 +7 位作者 王琼 王刚 王静 刘海建 郑登科 李金霞 陈子杰 孙乐鑫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7-100,共14页
【目的】通过无人机多光谱影像监测棉田黄萎病发病情况,为棉花黄萎病的精准防控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通过分析黄萎病发病棉田冠层的光谱特征,筛选无人机多光谱影像识别棉花黄萎病的最佳植被指数、最佳波段组合及最佳时相,并基于筛选... 【目的】通过无人机多光谱影像监测棉田黄萎病发病情况,为棉花黄萎病的精准防控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通过分析黄萎病发病棉田冠层的光谱特征,筛选无人机多光谱影像识别棉花黄萎病的最佳植被指数、最佳波段组合及最佳时相,并基于筛选的最佳时相建立黄萎病不同发病程度的棉田影像图,利用平行六面体法、最大似然法及支持向量机径向基函数分类法对影像图进行分类对比和精度评价。【结果】结果表明,在710~760nm波段,不同发病程度的棉株冠层光谱反射率均随着波长的增加明显增加;在760~950 nm波段,棉株冠层光谱反射率随着黄萎病的加重明显减小。随着黄萎病加重发生,棉株的叶片叶绿素含量、地上部鲜物质质量、地上部干物质质量、植株含水量以及叶面积指数均降低。无人机多光谱遥感识别棉花黄萎病的最佳植被指数和最佳波段组合分别是差值植被指数(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DVI)和B_(3-5-8)(对应的波长分别为550 nm、656 nm和800 nm)。8月中下旬为无人机多光谱遥感识别棉花黄萎病发生程度的最佳时相。支持向量机径向基函数分类法结合最佳波段组合B_(3-5-8)与DVI综合影像对棉田黄萎病病情的分类精度最高(分类精度为96.64%,Kappa系数为95.61%)。棉田黄萎病发病程度的分类结果与棉株冠层光谱反射率和棉株农学参数的变化相对应,并与实地调查结果一致。【结论】利用支持向量机径向基函数分类法、最佳波段组合B_(3-5-8)与DVI综合影像对棉田黄萎病发病情况进行分类是可行的,研究结果可为利用遥感技术监测作物类似病虫害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黄萎病 无人机 多光谱影像 分类方法
下载PDF
陆地棉钙依赖蛋白激酶GhCDPK28-A10参与抗黄萎病的功能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邵武奎 赵准 +6 位作者 胡文冉 郝晓燕 高升旗 李建平 陈果 刘晓东 黄全生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28,共12页
【目的】解析GhCDPK28-A10在棉花黄萎病反应中的作用机制,并为棉花抗病育种提供基因资源。【方法】从棉花基因组数据库获得Gh CDPK28-A10基因同源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 【目的】解析GhCDPK28-A10在棉花黄萎病反应中的作用机制,并为棉花抗病育种提供基因资源。【方法】从棉花基因组数据库获得Gh CDPK28-A10基因同源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方法检测在经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inate,MeJA)、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或H_(2)O_(2)处理的棉株中GhCDPK28-A10基因的表达量变化。通过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virus-induced gene silencing,VIGS)技术验证GhCDPK28-A10在棉花抗黄萎病中的作用。【结果】进化树和基因结构分析表明,陆地棉中GhCDPK28-A10的6个同源蛋白具有相似数量的基序和CDPK家族典型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结构域;启动子区域的序列分析发现GhCDPK28-A10包含响应茉莉酸(jasmonic acid,JA)的顺式作用元件。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表明GhCDPK28-A10在根、茎和真叶中均表达,且在真叶中表达水平最高。在大丽轮枝菌、MeJA和H_(2)O_(2)胁迫下,GhCDPK28-A10的表达量显著升高。VIGS沉默Gh CDPK28-A10的棉株中抗病相关基因PR1、NPR1、PR4表达增强;JA合成负调控基因JAZ1表达量降低,说明随着CDPK28-A10表达水平的降低,JAZ1对JA合成的抑制作用减弱,活性氧富集,进而增强棉株的黄萎病抗性。【结论】GhCDPK28-A10通过调控防御相关基因的表达,负向调控棉花对黄萎病的抗性反应,是提高棉花黄萎病抗性的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黄萎病 钙依赖性蛋白激酶 抗病基因 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
下载PDF
菌糠对棉花黄萎病及棉花根际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曲远航 刘天聪 +3 位作者 鹿秀云 李社增 郭庆港 马平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74-287,共14页
【目的】评价菌糠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防效),明确菌糠对棉花根际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方法】通过温室盆栽试验及田间小区试验评价香菇菌糠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效;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棉花根际大丽轮枝菌数量;利用宏基... 【目的】评价菌糠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防效),明确菌糠对棉花根际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方法】通过温室盆栽试验及田间小区试验评价香菇菌糠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效;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棉花根际大丽轮枝菌数量;利用宏基因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棉花根际微生物群落和功能基因组成。【结果】土壤中添加2%(质量分数)的菌糠对棉花黄萎病的温室防效达到76.8%。添加菌糠后棉花根际大丽轮枝菌数量较空白对照减少81.02%。添加菌糠后棉花根际微生物中微杆菌属(Microbacterium spp.)、中慢生根瘤菌属(Mesorhizobium spp.)、梨形孢属(Serendipita spp.)、毛壳菌属(Chaetomium spp.)等有益微生物丰度显著上升;同时,添加菌糠还改变了棉花根际细菌和真菌的共现模式,在提高细菌物种间关联性的同时降低真菌物种间关联性。利用京都基因和基因组数据库功能注释发现,菌糠处理后棉花根际微生物ABC转运蛋白(ko02010)、双组分调节系统(ko02020)、群体感应(ko02024)等涉及细菌信号识别和定植的基因相对丰度显著提高。在河北和新疆,菌糠对棉花黄萎病的田间防效最高分别为36.84%和43.98%。【结论】菌糠能够有效防治棉花黄萎病并降低棉花根际大丽轮枝菌数量,同时可改变棉花根际微生物群落和功能基因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糠 大丽轮枝菌 棉花黄萎病 根际微生物 宏基因组
下载PDF
陆地棉GhNAC1基因的克隆及抗黄萎病功能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曼 张进 +3 位作者 张新雨 王国宁 王省芬 张艳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5-44,共10页
黄萎病是造成棉花品质与产量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探索棉花抗病机制对推动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在黄萎病菌胁迫的陆地棉ND601根组织全长cDNA文库中,筛选到1个与黄萎病胁迫相关的植物特异NAC转录因子基因,将其命名为GhNAC1... 黄萎病是造成棉花品质与产量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探索棉花抗病机制对推动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在黄萎病菌胁迫的陆地棉ND601根组织全长cDNA文库中,筛选到1个与黄萎病胁迫相关的植物特异NAC转录因子基因,将其命名为GhNAC1。该基因cDNA序列全长1213 bp,开放阅读框840 bp,编码279个氨基酸。GhNAC1没有信号肽和跨膜结构,定位在细胞核。qRT-PCR分析结果表明,GhNAC1受黄萎病菌胁迫后在根部特异表达,显著上调,表达量在抗性品种中显著高于感病品种。GhNAC1沉默后棉花对黄萎病抗性降低,水杨酸路径标志基因(PAD4、NDR1、NPR1和PR1)表达量降低,以上结果表明GhNAC1可能通过调控水杨酸信号通道参与棉花黄萎病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NAC转录因子 黄萎病抗性 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 基因功能
下载PDF
研究揭示棉花抗黄萎病的关键基因及其调控通路
19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3年第11期156-156,共1页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棉花分子遗传改良创新团队鉴定了调控棉花抗病性的关键基因GhMYB33,揭示了该基因动态调控棉花生长和抗黄萎病菌的分子机制。相关成果发表在《尖端研究杂志》。
关键词 黄萎病 动态调控 黄萎病 调控通路 创新团队 遗传改良 棉花抗病性 关键基因
下载PDF
棉花GhRAR1基因调控棉花抗黄萎病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胡晓倩 石志钰 +4 位作者 朱玉涛 高琳颖 王平 王宏伟 侯玉霞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9-47,56,共10页
棉花黄萎病是一种严重影响棉株生长的土传维管束真菌病害。挖掘抗性基因,解析抗病机制,对创制棉花抗病种质防御棉花黄萎病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抗病棉花品种‘中植棉2号’中获得GhRAR1基因,采用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VIGS)技术、基因过... 棉花黄萎病是一种严重影响棉株生长的土传维管束真菌病害。挖掘抗性基因,解析抗病机制,对创制棉花抗病种质防御棉花黄萎病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抗病棉花品种‘中植棉2号’中获得GhRAR1基因,采用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VIGS)技术、基因过表达及qRT-PCR技术探究GhRAR1介导的棉花抗黄萎病机制。结果表明,GhRAR1的表达受棉花黄萎病菌诱导。GhRAR1沉默棉株对黄萎病菌敏感性增强,表现为植株病情指数升高、叶片萎蔫、茎部维管束组织褐变加重。GhRAR1沉默棉株中活性氧(ROS)生成基因GhRbohD表达量低,H_(2)O_(2)积累量少。过表达GhRAR1基因的拟南芥植株对棉花黄萎病抗性增强,AtRbohD表达量高,H_(2)O_(2)积累量多,发生过敏反应(HR),菌丝扩散被抑制。推测GhRAR1可能调控ROS积累和HR,从而介导棉花对黄萎病菌的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黄萎病 GhRAR1 VIGS技术 抗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