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49篇文章
< 1 2 2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归白祛斑汤结合强脉冲光治疗黄褐斑(肝郁气滞型)临床疗效观察
1
作者 荣光辉 徐侠 +4 位作者 彭琛 王静 祝嘉 潘廷猛 鲍陶陶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2-45,共4页
目的观察黄褐斑(肝郁气滞型)患者采取归白祛斑汤结合强脉冲光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纳入的78例肝郁气滞型黄褐斑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口服维生素C与维生素E治疗,并给予强脉冲光治疗,而观察组在对照组... 目的观察黄褐斑(肝郁气滞型)患者采取归白祛斑汤结合强脉冲光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纳入的78例肝郁气滞型黄褐斑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口服维生素C与维生素E治疗,并给予强脉冲光治疗,而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结合归白祛斑汤治疗。数据观察: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面部黄褐色斑片、胁胀胸痞、性情急躁易怒、乳房作胀或疼痛)变化、皮损面积与皮损颜色评分变化、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DLQI评分)变化、皮肤角质层含水量变化、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变化、治疗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82.05%(32/39)vs97.44%(38/39)],观察组更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面部黄褐色斑片、胁胀胸痞、性情急躁易怒及乳房作胀或疼痛)、皮损面积及颜色评分、皮肤角质层含水量与DLQI评分、SAS评分等指标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面部黄褐色斑片、胁胀胸痞、性情急躁易怒、乳房作胀或疼痛)、皮损面积与皮损颜色评分、DLQI评分、皮肤角质层含水量、SAS评分均改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面部黄褐色斑片、胁胀胸痞、性情急躁易怒、乳房作胀或疼痛)、皮损面积与皮损颜色评分、DLQI评分、皮肤角质层含水量、SAS评分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均较少,P>0.05。结论归白祛斑汤结合强脉冲光治疗黄褐斑(肝郁气滞型)临床疗效显著,患者症状改善,心理状态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升,且不良反应少,治疗较为安全可靠,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褐斑 肝郁气滞型 归白祛斑汤 强脉冲光 总有效率
原文传递
基于滋水涵木法联合导入不同浓度的氨甲环酸溶液治疗女性黄褐斑疗效评价
2
作者 齐志峰 姜亚楠 +3 位作者 陈丽云 郑双进 姚莹 居兴刚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24年第1期34-38,共5页
目的观察基于“滋水涵木法”指导下的杞黄口服液联合导入不同浓度的氨甲环酸溶液治疗黄褐斑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就诊的120例黄褐斑志愿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C组口... 目的观察基于“滋水涵木法”指导下的杞黄口服液联合导入不同浓度的氨甲环酸溶液治疗黄褐斑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就诊的120例黄褐斑志愿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C组口服维生素C片、维生素E软胶囊、杞黄口服液;B组在C组基础上同时用滚针导入5%氨甲环酸溶液,2次/月;A组在C组基础上同时导入10%氨甲环酸溶液,2次/月;3组疗程均为3个月。治疗前后进行黄褐斑面积及严重程度评分(melasma area severity index,MASI)、皮肤图像检测评分、氧化应激指标[血清丙二醛(Maleic dialdehyde,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水平。结果A组有效率为87.5%,B组有效率为67.5%,C组有效率为52.5%,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MASI评分、皮肤图像检测评分、MDA水平均下降,GSH-Px、SOD水平升高(P<0.05),组间比较,A组优于B组,B组优于C组(P<0.05)。结论导入高、低浓度氨甲环酸溶液组、杞黄口服液组均可治疗黄褐斑,但导入10%氨甲环酸溶液组能更有效地治疗黄褐斑,提高GSH-Px、SOD,降低MDA,改善MASI,在皮肤图像检测中,肉眼可见斑点、紫外线斑、红区均能改善,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滋水涵木法 杞黄口服液 黄褐斑 氨甲环酸溶液
下载PDF
芪参补气活血养颜汤联合Q开关Nd∶YAG激光治疗女性黄褐斑的美学效果观察
3
作者 王姿 秦宗碧 蔡翔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108-111,共4页
目的:探讨芪参补气活血养颜汤联合Q开关Nd∶YAG激光治疗女性黄褐斑的美学效果。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9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80例黄褐斑女性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2例(采用芪参补气活血养颜汤联合Q开关Nd∶YAG 1064... 目的:探讨芪参补气活血养颜汤联合Q开关Nd∶YAG激光治疗女性黄褐斑的美学效果。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9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80例黄褐斑女性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2例(采用芪参补气活血养颜汤联合Q开关Nd∶YAG 1064 nm激光治疗)和对照组38例(采用Q开关Nd∶YAG 1064 nm激光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积分,皮肤状况,黄褐斑面积及颜色,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62%,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4.21%(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情绪低落、胸胁胀痛、经行乳胀、口苦咽干等上述中医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观察组黑素指数、红斑指数及皱纹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黄褐斑面积及颜色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参补气活血养颜汤联合Q开关Nd∶YAG1064 nm激光能够提高黄褐斑治疗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皮肤状况,减少黄褐斑面积及颜色,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参补气活血养颜汤 Q开关Nd∶YAG激光 黄褐斑 美学效果 皮肤状况
下载PDF
强脉冲光/Q开关Nd∶YAG激光联合左旋维C治疗黄褐斑的疗效评价
4
作者 许晓春 车洪 康萍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86-90,共5页
目的:观察强脉冲光(Intense pulsed light,IPL)和Q开关Nd∶YAG1064 nm激光分别联合左旋维C治疗对黄褐斑患者黑色素沉积、皮损情况及血清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0月笔者医院收治的150例黄褐斑患者,随机分组为IP... 目的:观察强脉冲光(Intense pulsed light,IPL)和Q开关Nd∶YAG1064 nm激光分别联合左旋维C治疗对黄褐斑患者黑色素沉积、皮损情况及血清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0月笔者医院收治的150例黄褐斑患者,随机分组为IPL组和Q开关Nd∶YAG激光组各75例,IPL组采用IPL联合左旋维C治疗,Q开关Nd∶YAG激光组采用激光联合左旋维C治疗。比较两组疗效、黑色素沉积[黄褐斑面积及严重程度评分(Melanin area and severity index,MASI)]、皮损情况及血清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变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复发率、满意度。结果:治疗后,IPL组总有效率为78.67%,Q开关Nd∶YAG激光组总有效率82.67%。两组MASI评分和皮损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两组MDA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GSH-px、SOD高于治疗前(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随访1年的复发率、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PL组皮损评分小于Q开关Nd∶YAG激光组(P<0.05)。结论:IPL及Q开关Nd∶YAG1064 nm激光联合左旋维C治疗均可获得较好去除黄褐斑的效果,对黑色素沉积、皮损情况及血清氧化应激指标均有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脉冲光 激光 左旋维C 黄褐斑 黑色素沉积 皮损 氧化应激
下载PDF
席建元教授三法联合治疗阴血亏虚型黄褐斑的经验
5
作者 姜艺 李淼 +4 位作者 蔡诗敏 刘向男 陈嘉滢 席建元 周忠志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655-659,共5页
黄褐斑是面部获得性色素性疾病,属于中医学“黧黑斑”范畴。席建元教授诊治黄褐斑临床经验丰富,疗效满意。席建元教授认为黄褐斑的病机为阳明脉衰,初起以气血亏虚为主,病久可损及肾精阴血津液,故以阴血亏虚型多见;治疗上当以滋阴补血、... 黄褐斑是面部获得性色素性疾病,属于中医学“黧黑斑”范畴。席建元教授诊治黄褐斑临床经验丰富,疗效满意。席建元教授认为黄褐斑的病机为阳明脉衰,初起以气血亏虚为主,病久可损及肾精阴血津液,故以阴血亏虚型多见;治疗上当以滋阴补血、活血养颜为要,通过口服养颜玉肌膏、外敷珍珠四白散面膜和穴位注射复方当归注射液三法合用,以三管齐下;同时重视情志调摄,从而淡化或消除色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褐斑 黧黑斑 阳明脉衰 阴血亏虚 三法联合 养颜玉肌膏 珍珠四白散面膜 复方当归注射液
下载PDF
口服氨甲环酸联合超分子水杨酸换肤治疗黄褐斑的疗效及对血清MDA与E_(2)的影响
6
作者 项倩彤 崔伟 张慧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95-98,共4页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联合超分子水杨酸换肤治疗黄褐斑临床疗效及对血清丙二醛(MDA),雌二醇(E2)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12月-2021年12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经治的116例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口服氨甲环酸片)和观察组(58...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联合超分子水杨酸换肤治疗黄褐斑临床疗效及对血清丙二醛(MDA),雌二醇(E2)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12月-2021年12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经治的116例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口服氨甲环酸片)和观察组(58例,口服氨甲环酸片联合30%超分子水杨酸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0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医生整体评价(Physician's global assessment,PGA)、黄褐斑面积和严重指数(Melasma area and severity index,MASI)、皮损评分、经表皮水分流失及皮肤角质层含水量]、主观指标(满意度、睡眠及精神状态)及血清MDA、E2水平。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3.10%高于对照组63.79%(P<0.05);两组治疗后MASI、皮损评分、经表皮水分流失及血清MDA、E2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角质层含水量均升高,且观察组升高更显著(P<0.05)。观察组PG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治疗满意度评分、睡眠评分、精神状态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氨甲环酸联合超分子水杨酸换肤治疗黄褐斑效果显著,并可改善患者氧化应激反应及雌激素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褐斑 氨甲环酸 超分子水杨酸 换肤 丙二醛 雌二醇
下载PDF
基于肠-脑-皮轴理论治疗黄褐斑经验撷萃
7
作者 杨皓瑜 于鸿妲 +1 位作者 周涛 张丰川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51-53,共3页
黄褐斑(melasma)是一种常见的后天获得性色素异常疾病,好发于面部,女性多见。发病因素多,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肠-脑-皮轴是指肠道微生态,情绪行为和皮肤炎症之间的相互影响。这与中医认识黄褐斑发病涉及肝、脾功能异常的理论一致。张丰... 黄褐斑(melasma)是一种常见的后天获得性色素异常疾病,好发于面部,女性多见。发病因素多,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肠-脑-皮轴是指肠道微生态,情绪行为和皮肤炎症之间的相互影响。这与中医认识黄褐斑发病涉及肝、脾功能异常的理论一致。张丰川教授基于上述理论,应用疏肝健脾法治疗黄褐斑,疗效显著。兹略述如下,以飨同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天获得性 色素异常 情绪行为 疏肝健脾法 黄褐斑 皮肤炎症 中医认识 肠道微生态
下载PDF
从“风”论治黄褐斑
8
作者 宗淑芳 谭建宁 +1 位作者 柏志芳 丁炜 《吉林中医药》 2024年第4期383-386,共4页
中医认为黄褐斑为机体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运行滞涩所致。黄褐斑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外风、内风皆会夹杂其他病理因素而致病,不同的病因在面部的色素斑表现也会有差异。从“风”论治黄褐斑,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围绕“祛风理气”... 中医认为黄褐斑为机体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运行滞涩所致。黄褐斑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外风、内风皆会夹杂其他病理因素而致病,不同的病因在面部的色素斑表现也会有差异。从“风”论治黄褐斑,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围绕“祛风理气”进行拟方,以“风”药引经,走皮肤肌理,调理脏腑气机,临床疗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邪 黄褐斑 脏腑
下载PDF
黄褐斑患者光子治疗后个体化延续护理进展与现状研究
9
作者 姜敏 李绥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7期4-6,共3页
黄褐斑是一种在皮肤科常见的病变,患者在患病后会出现棕褐色的色素沉积,这种棕褐色的色素沉积主要分布在面部,会严重损害患者的容貌美观度。光子治疗是一种常用于皮肤科疾病治疗中的光疗手段,对于黄褐斑具有确切的疗效。由于黄褐斑患者... 黄褐斑是一种在皮肤科常见的病变,患者在患病后会出现棕褐色的色素沉积,这种棕褐色的色素沉积主要分布在面部,会严重损害患者的容貌美观度。光子治疗是一种常用于皮肤科疾病治疗中的光疗手段,对于黄褐斑具有确切的疗效。由于黄褐斑患者在光子治疗后恢复速度缓慢,加上在居家期间,患者缺乏监督和指导,很可能会影响到恢复效果,因此,在黄褐斑患者居家期间还需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以保证预后。延续护理是一种将护理措施从院内向院外延伸后形成的护理模式,可在空间和时间双重维度扩大护理措施的覆盖范围,在黄褐斑患者光子治疗后应用可改善其预后。而个体化护理是一种将个性化理念融入临床护理后形成的护理模式,这种模式下的护理措施主张根据病患实际情况来制定个体化的护理方案,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本文主要对于黄褐斑患者光子治疗后的个体化延续护理措施及应用效果进行总结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褐斑 光子嫩肤 个体化护理 延续护理
下载PDF
皮肤针叩刺联合局部注射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临床观察
10
作者 李震 王俊华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4期141-144,共4页
目的 探究皮肤针叩刺结合局部注射氨甲环酸对黄褐斑的治疗效果。方法 于2020年8月—2022年8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江阴附属医院医疗美容科门诊诊治的黄褐斑患者中选择性选取68例作为此次观察对象,均分为单纯治疗组(仅皮肤针叩刺)和联合治疗... 目的 探究皮肤针叩刺结合局部注射氨甲环酸对黄褐斑的治疗效果。方法 于2020年8月—2022年8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江阴附属医院医疗美容科门诊诊治的黄褐斑患者中选择性选取68例作为此次观察对象,均分为单纯治疗组(仅皮肤针叩刺)和联合治疗组(皮肤针叩刺联合局部注射氨甲环酸),半个月操作1次,3次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察看色素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3个疗程后,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94.1%(32/34)明显高于单纯治疗组的70.6%(24/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联合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单纯治疗组,可明显减轻色沉和缩小色斑范围,且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黧黑斑 黄褐斑 皮肤针叩刺疗法 氨甲环酸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黄褐斑相关文献计量及可视化分析
11
作者 王博 赵伊珂 +1 位作者 邱其其 李艳玲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112-116,共5页
目的: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收录的文献,通过文献计量方法分析黄褐斑的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方法:检索2005年-2022年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合集中收录的黄褐斑相关文献,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使用VOSviewer和CiteSpace... 目的: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收录的文献,通过文献计量方法分析黄褐斑的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方法:检索2005年-2022年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合集中收录的黄褐斑相关文献,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使用VOSviewer和CiteSpace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将结果以可视化形式呈现。结果:共检索到1276篇黄褐斑相关文献,其中论著1067篇,综述209篇。这些文献来自63个国家的1662个机构的4853名作者,发表在278种期刊上。美国在出版物总数、总被引频次和H指数方面排名第一,发文量最多的机构是埃及知识库,刊文量最多的期刊是Journal of Cosmetic Dermatology,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是Helio Miot。目前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药物治疗及防晒等方面。结论:应用VOSviewer和CiteSpace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可客观反映出2005年-2022年黄褐斑文献数量变化及分布情况。关键词涉及黑色素生成、对苯二酚、氨甲环酸、CO_(2)激光、Nd∶YAG激光等,黄褐斑的研究热点已从其机制研究及外用药物治疗逐渐转移到氨甲环酸、维生素C治疗及防晒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褐斑 文献计量学 可视化分析 聚类分析 现状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究黄青教授治疗黄褐斑的用药规律及经验
12
作者 杨漫清 黄青 +2 位作者 王雨晴 刘欣颖 麦羡琳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103-107,共5页
目的:利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和总结黄青教授治疗黄褐斑的用药经验和学术思想。方法:筛选整理2022年6月-2022年10月黄青教授门诊治疗黄褐斑首诊处方74首,统一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进行相关数据分析。结果: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物依次为... 目的:利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和总结黄青教授治疗黄褐斑的用药经验和学术思想。方法:筛选整理2022年6月-2022年10月黄青教授门诊治疗黄褐斑首诊处方74首,统一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进行相关数据分析。结果: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物依次为生地、川芎、续断、桑寄生、当归、合欢皮、赤芍、炒白术、白芍、茯苓等。使用频次最高的是温性药物,寒性及平性药物次之;药物五味以甘、苦、辛味最多。用药归经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肝、心、脾、肾经等;关联规则分析共得到36对常用药物组合和10个潜在新处方。结论: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处方进行分析,整理出中医药治疗黄褐斑常用药对和潜在新处方,总结归纳出三补三消的黄褐斑治疗方法,三补即调补冲任、益气健脾、养心安神,三消即疏肝理气、活血化瘀、祛湿化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褐斑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中医药 治疗经验
下载PDF
基于络病理论探讨黄褐斑的病机
13
作者 周爽 魏云霞 刘慧敏 《中医药信息》 2024年第1期36-39,共4页
以文献梳理络病学说的源流与发展历程,提出黄褐斑的基本病机为“斑毒-络伤-正虚”,传变方式由气及血、由血入络。将络病理论与现代生物学机制相联系,认为黄褐斑皮损区炎症反应属气络亢变,真皮血管增生属血络亢变,其络脉虚亢本于络阴虚... 以文献梳理络病学说的源流与发展历程,提出黄褐斑的基本病机为“斑毒-络伤-正虚”,传变方式由气及血、由血入络。将络病理论与现代生物学机制相联系,认为黄褐斑皮损区炎症反应属气络亢变,真皮血管增生属血络亢变,其络脉虚亢本于络阴虚。因此,日久络伤、络脉亢变、虚实夹杂、本虚标实为黄褐斑核心病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络病理论 黄褐斑 病机 络虚
下载PDF
基于皮肤屏障功能、氧化应激指标评估疏肝消斑汤联合YAG激光治疗黄褐斑的临床效果
14
作者 张作军 周树明 高金丽 《中国医疗美容》 2024年第1期47-50,共4页
目的分析基于皮肤屏障功能、氧化应激指标评估疏肝消斑汤联合YAG激光治疗黄褐斑的可行性。方法选取108例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黄褐斑患者,选例时间:2021年8月至2023年3月,分为对照组(54例)和研究组(54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目的分析基于皮肤屏障功能、氧化应激指标评估疏肝消斑汤联合YAG激光治疗黄褐斑的可行性。方法选取108例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黄褐斑患者,选例时间:2021年8月至2023年3月,分为对照组(54例)和研究组(54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接受YAG激光治疗,研究组接受疏肝消斑汤联合YAG激光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0周。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皮损情况及皮肤屏障功能、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脂质过氧化物(LPO)水平、皮肤病生存质量指数(DLQI)、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肝郁气滞证评分情况。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较高(两组治疗后相比);两组皮损面积、皮损颜色积分、皮损区经表皮水分流失值、黑色素含量、DLQI、SDS、SAS、肝郁气滞证评分、血清MDA、LPO水平均降低(治疗后相较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处于较低水平(组间进行对比);两组角质层含水量、血清SOD水平均升高(治疗后相较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处于较高水平(组间进行对比),P<0.05。结论黄褐斑患者应用疏肝消斑汤联合YAG激光治疗,可有助于改善皮肤屏障功能、心理状态,缓解临床症状,抑制氧化应激反应,提升生活质量,且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褐斑 疏肝消斑汤 激光 皮肤屏障功能 氧化应激
下载PDF
针药结合治疗肝肾阴虚型黄褐斑临床观察
15
作者 李影 张国庆(指导) 《光明中医》 2024年第2期288-291,共4页
目的 观察针药结合治疗肝肾阴虚型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74例肝肾阴虚型黄褐斑患者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予以氨甲环酸片口服;观察组予以针刺与中药治疗。2组治疗时间均为8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皮损评分、... 目的 观察针药结合治疗肝肾阴虚型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74例肝肾阴虚型黄褐斑患者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予以氨甲环酸片口服;观察组予以针刺与中药治疗。2组治疗时间均为8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皮损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促黑激素(MSH)指标水平和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皮损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血清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刺联合中药治疗可通过影响患者抗氧化能力、减少黑素细胞分泌,进而改善肝肾阴虚型黄褐斑患者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黧黑斑 黄褐斑 肝肾阴虚证 针药结合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预测桃红四物汤治疗黄褐斑的机制
16
作者 谢雨莎 张鹏程 +1 位作者 田黎明 柯丹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1期66-71,共6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索桃红四物汤(THSWD)治疗黄褐斑所涉及的主要成分、相关靶点及作用通路。方法通过中医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SymMap数据库、GeneCards数据库、STITC...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索桃红四物汤(THSWD)治疗黄褐斑所涉及的主要成分、相关靶点及作用通路。方法通过中医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SymMap数据库、GeneCards数据库、STITCH数据库、比较毒理基因组学数据库(CTD)和疾病基因数据库Drugbank、GeneCards、OMIM、TTD、DisGeNET等分别搜索桃红四物汤的活性成分和黄褐斑的疾病基因靶点,将二者的靶点取交集,运用Cytoscape 3.9.1及STRING平台构建蛋白质互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借助Metascape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最后由AutoDockTools 1.5.7实现活性成分和核心靶点的分子对接。结果挖掘桃红四物汤11139个潜在靶点,关键活性成分为叶酸、槲皮素、β-胡萝卜素、(+)-儿茶素、木脂素等。得到桃红四物汤治疗黄褐斑作用靶点53个,核心作用靶标有ALB、VEGFA、CD4、ESR1、CREB1。GO分析共获得509个生物过程条目、32个细胞组成条目和47个分子功能条目。KEGG分析共获得189条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调控网络中的相关活性成分与核心靶基因具有较高的结合活性。结论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预测桃红四物汤通过多种活性成分、多个靶点、多条通路的综合调控网络发挥治疗黄褐斑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桃红四物汤 黄褐斑
下载PDF
694 nm调Q红宝石点阵激光联合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的临床效果观察
17
作者 樊雪 索静飞 +1 位作者 岳路 张大雷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4期401-402,共2页
目的探讨694 nm调Q红宝石点阵激光联合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的临床效果。方法62例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氨甲环酸胶囊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694 nm调Q红宝石点阵激光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黄褐斑症状、不良反应及... 目的探讨694 nm调Q红宝石点阵激光联合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的临床效果。方法62例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氨甲环酸胶囊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694 nm调Q红宝石点阵激光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黄褐斑症状、不良反应及复发率。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65%(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MAS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研究组的复发率为3.2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58%(P<0.05)。结论694 nm调Q红宝石点阵激光联合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的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患者的MASI评分和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94 nm调Q红宝石点阵激光 氨甲环酸 黄褐斑 临床疗效 MASI评分
下载PDF
基于Nrf-2/HO-1探究甘草锌对黄褐斑小鼠的治疗作用
18
作者 杜晓霜 刘萍 +2 位作者 邓映 杨洪秋 杜宇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0-87,共8页
目的探讨甘草锌对黄褐斑的治疗作用。方法将36只BALB/c小鼠平均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甘草锌低剂量组、甘草锌中剂量组、甘草锌高剂量组和氨甲环酸组,用100 mJ/cm^(2) UVB照射联合15 mg/kg黄体酮注射进行黄褐斑造模,后对小鼠进行氨甲环酸... 目的探讨甘草锌对黄褐斑的治疗作用。方法将36只BALB/c小鼠平均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甘草锌低剂量组、甘草锌中剂量组、甘草锌高剂量组和氨甲环酸组,用100 mJ/cm^(2) UVB照射联合15 mg/kg黄体酮注射进行黄褐斑造模,后对小鼠进行氨甲环酸(0.065 g/kg)与甘草锌低(0.65 g/kg)/中(1.3 g/kg)/高(2.6 g/kg)剂量连续治疗14 d。取皮肤进行HE、Masson-Fontana染色;并检测皮肤和外周血中SOD、MDA、GSP-Px、TNF-α、IL-1β及IL-6含量;皮肤组织中浆蛋白Nrf-2、核蛋白Nrf-2、HO-1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较,高剂量甘草锌组黑色素细胞形成、胶原细胞坏死与炎性浸润减少(P<0.01),MDA、IL-6、IL-1β与TNF-α表达和浆蛋白Nrf-2表达降低(P<0.01),GSP-Px、SOD表达和核蛋白Nrf-2、HO-1表达增加(P<0.01)。结论甘草锌激活Nrf-2/HO-1通路启动HO-1、SOD和GSP-Px高表达抗氧化应激,从而减少黑色素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锌 Nrf-2/HO-1通路 黄褐斑 氧化应激 炎症
下载PDF
1064 nm Nd:YAG激光3种模式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19
作者 黄梦婷 李杨 +3 位作者 罗雯 和晓琳 胥璟 曹兰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5-150,共6页
目的:探讨1064 nm Nd:YAG激光3种模式联合治疗黄褐斑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51例黄褐斑患者,予调Q1064 nm Nd:YAG激光点阵、长脉宽及调Q 3种模式联合治疗3次,每月1次,予治疗前、末次治疗后2个月行VISIA皮肤生理功能分析得出黄褐斑... 目的:探讨1064 nm Nd:YAG激光3种模式联合治疗黄褐斑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51例黄褐斑患者,予调Q1064 nm Nd:YAG激光点阵、长脉宽及调Q 3种模式联合治疗3次,每月1次,予治疗前、末次治疗后2个月行VISIA皮肤生理功能分析得出黄褐斑面积和严重指数(melasma area and severity index,MASI)评分、VISIA绝对分值,同时对术后不良反应进行记录。结果:治疗后MASI评分、VISIA绝对分值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医生整体评价(PGA)10例(19.6%)明显改善;18例(35.3%)中度改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点阵、长脉宽及调Q1064 nm Nd:YAG激光3种模式联合治疗黄褐斑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褐斑 1064 nm Nd:YAG激光
原文传递
电磁波导入人表皮生长因子联合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的疗效观察
20
作者 刘丹丹 刘佳 +3 位作者 曹玉婷 郭燕 赵锦辉 李金梅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90-93,共4页
目的:观察电磁波导入人表皮生长因子联合氨甲环酸注射液治疗黄褐斑的疗效。方法:将2021年1月-2022年4月就诊于笔者医院的90例女性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电磁波导入人表皮生长因子,B组电磁波导入氨甲环酸,C组电磁波导入人表皮生长... 目的:观察电磁波导入人表皮生长因子联合氨甲环酸注射液治疗黄褐斑的疗效。方法:将2021年1月-2022年4月就诊于笔者医院的90例女性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电磁波导入人表皮生长因子,B组电磁波导入氨甲环酸,C组电磁波导入人表皮生长因子联合氨甲环酸,各30例,每周治疗1次,共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黄褐斑MASI评分,VISIA皮肤检测仪斑点、紫外线色斑、棕色斑、红色区的特征计数,并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后,MASI评分均降低,三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C组MASI评分低于A组和B组(P<0.001)。治疗前后三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组疗效明显优于其他两组(P<0.05)。C组VISIA皮肤检测仪斑点、紫外线色斑、棕色斑、红色区的特征计数治疗后均降低(均P<0.05)。C组治疗后满意率最高,为96.67%,三组间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磁波导入人表皮生长因子联合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褐斑 人表皮生长因子 氨甲环酸 电磁波导入 联合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