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21篇文章
< 1 2 15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臭氧微纳米气泡处理对黄豆芽“绿化”的影响及机制
1
作者 高红豆 史君彦 +4 位作者 刘海涛 左进华 袁树枝 岳晓珍 王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5-302,共8页
为研究臭氧微纳米气泡(ozone micro-nano-bubbles,Ozone MNBs)处理黄豆芽对LED白光照射下黄豆芽“绿化”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本实验以黄豆芽为材料,采用4 mg/L Ozone MNBs处理黄豆芽,测定LED白光照射下黄豆芽生理品质,叶绿素合成和分解... 为研究臭氧微纳米气泡(ozone micro-nano-bubbles,Ozone MNBs)处理黄豆芽对LED白光照射下黄豆芽“绿化”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本实验以黄豆芽为材料,采用4 mg/L Ozone MNBs处理黄豆芽,测定LED白光照射下黄豆芽生理品质,叶绿素合成和分解相关酶及物质变化。结果表明:与蒸馏水处理对照组相比,4 mg/L Ozone MNBs处理可以显著降低LED白光照射下黄豆芽的“绿化”现象,诱导提高黄豆芽中叶绿素降解酶[叶绿素酶(Chlase)、叶绿素降解过氧化物酶(Chl-POX)、脱镁螯合酶(MD)和脱镁叶绿素酶(PPH)]活性,降低了叶绿素合成前体物[δ-氨基乙酰丙酸(ALA)和尿卟啉原Ⅲ(UrogenⅢ)],叶绿素、叶绿素a(Chl a)和叶绿素b(Chl b)含量。降低了ADP、ATP和辅酶Ⅱ[NADP+和NADPH]含量。4 mg/L Ozone MNBs处理可影响黄豆芽叶绿素合成和分解相关酶的活性和相关物质的含量,对抑制LED白光照射下黄豆芽“绿化”有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豆 臭氧微纳米气泡 LED 白光照射 叶绿素合成 机制
下载PDF
不同保鲜剂结合抗菌袋包装处理对黄豆芽贮藏品质的影响
2
作者 李自芹 刘峰娟 +3 位作者 李红敏 曾凯 刘成江 李宇辉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7-33,共7页
为研究不同保鲜剂结合抗菌保鲜袋处理对萌发后的黄豆芽在贮藏期间品质的影响,分别采用乙烯吸收剂和浓度为0.6 mmol/L的褪黑素、1.5%的H2O2,1µL/L的1-MCP对采后黄豆芽雾化熏蒸5 min,以无处理的黄豆芽样品作为对照,于2℃,相对湿度为... 为研究不同保鲜剂结合抗菌保鲜袋处理对萌发后的黄豆芽在贮藏期间品质的影响,分别采用乙烯吸收剂和浓度为0.6 mmol/L的褪黑素、1.5%的H2O2,1µL/L的1-MCP对采后黄豆芽雾化熏蒸5 min,以无处理的黄豆芽样品作为对照,于2℃,相对湿度为90%的环境中贮藏,定期测定黄豆芽的营养成分和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在贮藏第7 d,乙烯吸收剂处理组黄豆芽褐变指数仅为CK组的62.1%,硬度、过氧化氢清除率分别比CK组高56.7%和44.4%,其中以褪黑素处理黄豆芽效果最好。研究为黄豆芽贮藏寻求最适的保鲜材料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豆 保鲜剂 贮藏 品质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基肥增施有机肥对盐碱地水稻及黄豆生长的影响试验
3
作者 李平乐 邓艳 +2 位作者 徐恺 何杰 姜忠旭 《南方农业》 2024年第4期7-9,共3页
为了探讨增施有机肥对水稻和黄豆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水稻茎蘖动态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常规复合肥作基肥为对照,设计了常规复合肥增施有机肥试验。结果表明,基肥增施有机肥能有效降低盐碱地pH值和含盐量、增加有机质和全氮含量;使... 为了探讨增施有机肥对水稻和黄豆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水稻茎蘖动态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常规复合肥作基肥为对照,设计了常规复合肥增施有机肥试验。结果表明,基肥增施有机肥能有效降低盐碱地pH值和含盐量、增加有机质和全氮含量;使作物出苗匀、立苗快、幼苗成活率高,促进水稻分蘖发生;提高水稻每667 m^(2)穗数,增加水稻每穗粒数和黄豆每株角果数,从而提高水稻和黄豆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 产量 水稻 黄豆 土壤改良
下载PDF
酵素对黄豆芽生长发育、产量和营养价值的影响
4
作者 陈丽瑛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4期86-94,99,共10页
本实验将不同酵素浓度培育出的豆芽与促生长激素6-苄氨基嘌呤、赤霉素培育的豆芽进行对比,旨在找到能够代替有害激素对豆芽生长具有促进作用的酵素及适宜的浓度。从实验结果来看,酵素在豆芽培养中的促进作用优于有害激素带来的促进作用... 本实验将不同酵素浓度培育出的豆芽与促生长激素6-苄氨基嘌呤、赤霉素培育的豆芽进行对比,旨在找到能够代替有害激素对豆芽生长具有促进作用的酵素及适宜的浓度。从实验结果来看,酵素在豆芽培养中的促进作用优于有害激素带来的促进作用,其中酵素550倍稀释液表现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豆 酵素 营养价值
下载PDF
黄豆酱挥发性成分形成特征及活性研究
5
作者 金仓 黄小强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75-178,共4页
黄豆酱是我国主要的发酵产品之一,主要原料为大豆和面粉,是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制成的一种半流体调味产品,富含多种营养物质,这些物质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功能。该试验研究黄豆酱主要的原材料、不同地域的黄豆和不同的面粉添加量对黄豆酱中挥... 黄豆酱是我国主要的发酵产品之一,主要原料为大豆和面粉,是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制成的一种半流体调味产品,富含多种营养物质,这些物质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功能。该试验研究黄豆酱主要的原材料、不同地域的黄豆和不同的面粉添加量对黄豆酱中挥发性成分含量的影响,同时对黄豆酱羟基自由基清除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域的黄豆加工出来的黄豆酱中挥发性成分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不同面粉添加量对黄豆酱中的挥发性成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同时,研究结果还表明黄豆酱具有一定的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豆 挥发性成分 不同地域黄豆 面粉
下载PDF
乳清蛋白与黄豆苷元/葛根素相互作用及复合物性质研究
6
作者 杨敏 王裕成 +1 位作者 季伟 李茜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200-208,共9页
黄豆苷元和葛根素是天然多酚,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但其生物利用度低。该研究以乳清蛋白为载体,以黄豆苷元、葛根素为配体,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二者相互作用;制备了乳清蛋白-黄豆苷元/葛根素复合物,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 黄豆苷元和葛根素是天然多酚,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但其生物利用度低。该研究以乳清蛋白为载体,以黄豆苷元、葛根素为配体,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二者相互作用;制备了乳清蛋白-黄豆苷元/葛根素复合物,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手段表征了复合物结构;分析了复合物的热稳定性和抗氧化性,并评价了复合物中黄豆苷元和葛根素的胃肠模拟释放性。结果表明,葛根素与乳清蛋白间的主要作用为氢键和范德华力,而黄豆苷元主要以疏水作用与乳清蛋白结合。与乳清蛋白结合后,黄豆苷元和葛根素的部分特征红外峰及X射线衍射峰消失,但喷干后复合物的微观形貌与乳清蛋白相似。与乳清蛋白结合后,黄豆苷元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提高。模拟消化试验表明,与乳清蛋白结合减缓了黄豆苷元和葛根素的肠道释放率。研究结果可为黄豆苷元、葛根素以及乳清蛋白在功能食品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豆苷元 葛根素 乳清蛋白 相互作用 抗氧化性
下载PDF
蛋白核小球藻对黄豆芽生长和主要营养物质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吴志刚 赵璐 贾晶 《现代化农业》 2023年第1期34-36,共3页
为研究蛋白核小球藻对黄豆芽生长和营养物质含量的影响,采用浓度分别为0.5%、1%、2%的小球藻营养液培养豆芽,并测定鲜重、长度、下胚轴茎粗、总糖含量、蛋白质含量、维生素C含量。结果表明:蛋白核小球藻可促进豆芽生长,当小球藻营养液... 为研究蛋白核小球藻对黄豆芽生长和营养物质含量的影响,采用浓度分别为0.5%、1%、2%的小球藻营养液培养豆芽,并测定鲜重、长度、下胚轴茎粗、总糖含量、蛋白质含量、维生素C含量。结果表明:蛋白核小球藻可促进豆芽生长,当小球藻营养液浓度为2%时,豆芽鲜重、长度、下胚轴茎粗、蛋白质含量、维生素C含量增幅最大。蛋白核小球藻能够提高黄豆芽的产量和品质,可考虑利用蛋白核小球藻生产优质芽苗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豆 微藻 蛋白核小球藻
下载PDF
控制排水条件下黄豆氮磷吸收利用及产量的试验研究
8
作者 廖薇 何军 +4 位作者 王平章 贺天忠 马煜 胡小梅 郑传飞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9-55,共7页
为揭示控制排水条件下黄豆氮磷吸收利用及产量的影响机理,2019—2020年连续2年在湖北省漳河灌区开展了自由排水(埋深1.2 m)、定水位排水(埋深0.6 m)、变水位排水(埋深0.4~0.8 m)3种排水处理条件下黄豆种植小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定水... 为揭示控制排水条件下黄豆氮磷吸收利用及产量的影响机理,2019—2020年连续2年在湖北省漳河灌区开展了自由排水(埋深1.2 m)、定水位排水(埋深0.6 m)、变水位排水(埋深0.4~0.8 m)3种排水处理条件下黄豆种植小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定水位排水处理条件下的黄豆产量最高,分别为1795.5 kg/hm^(2)(2019年)和2118.2 kg/hm^(2)(2020年);氮、磷吸收利用效率在定水位排水处理条件下的最大,氮肥偏生产力分别为7.70 kg/kg(2019年)、9.08 kg/kg(2020年),磷肥偏生产力分别为15.42 kg/kg(2019年)、18.19 kg/kg(2020年);定水位排水处理条件下的氮素收获指数为最高,达50.0%(2020年),比自由排水处理条件下和变水位排水处理条件下的分别高2.3%和2.8%;磷素收获指数也是在定水位排水处理条件下的最高,为37.6%(2020年),比自由排水处理条件下和变水位排水处理条件下的分别高3.1%和0.7%。定水位排水处理条件(埋深0.6 m)不仅有利于提高黄豆的产量,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植株的氮、磷肥吸收利用效率,是漳河灌区黄豆种植较优的排水处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排水 黄豆 产量 氮肥偏生产力 磷肥偏生产力 氮素收获指数 磷素收获指数
下载PDF
黄豆黄素纯度标准物质研制
9
作者 刘清毅 李全发 +4 位作者 周剑 王敏 杨梦瑞 王彤彤 于寒松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23年第6期1-6,共6页
建立黄豆黄素纯度标准物质的研制方法。选择纯度大于98%(质量分数)的黄豆黄素标准品作为标准物质候选物,通过加热和冷冻干燥去除多余的水分。通过红外、质谱、核磁氢谱进行结构确证和表征后分装,采用质量平衡法进行均匀性和稳定性检验... 建立黄豆黄素纯度标准物质的研制方法。选择纯度大于98%(质量分数)的黄豆黄素标准品作为标准物质候选物,通过加热和冷冻干燥去除多余的水分。通过红外、质谱、核磁氢谱进行结构确证和表征后分装,采用质量平衡法进行均匀性和稳定性检验。结果显示,标准物质均匀性良好,在常温条件下保存12个月稳定;采用质量平衡法和定量核磁法进行纯度定值,质量平衡法的定值结果为99.09%,定量核磁法的定值结果为99.13%,取平均值99.1%作为最终定值结果;对定值、均匀性和稳定性引入的不确定度进行了系统评定,扩展不确定度为0.3%(k=2)。研制的黄豆黄素纯度标准物质已申报国家一级标准物质,编号为GBW10171。该标准物质可用于食品、保健品、饲料中黄豆黄素含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豆黄素 纯度标准物质 质量平衡法 定量核磁法 不确定度评定
下载PDF
轧制和3D打印316L不锈钢与黄豆对磨的干摩擦磨损性能
10
作者 史俊丰 田斌 +2 位作者 黄志刚 黎繁 冉志勇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1-76,共6页
3D打印不锈钢部件逐渐在食品机械领域得到应用,其与食品对磨的摩擦学性能需要加以关注。在干摩擦条件下,利用滑动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黄豆试样分别与轧制和3D打印316L不锈钢配副的干摩擦磨损性能。利用光学相机、扫描电子显微镜、显... 3D打印不锈钢部件逐渐在食品机械领域得到应用,其与食品对磨的摩擦学性能需要加以关注。在干摩擦条件下,利用滑动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黄豆试样分别与轧制和3D打印316L不锈钢配副的干摩擦磨损性能。利用光学相机、扫描电子显微镜、显微硬度计和质构仪,对不锈钢试样表面形貌、不锈钢硬度、黄豆硬度和磨损表面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D打印316L不锈钢与黄豆对磨时,摩擦因数的变化趋势较为平缓,第1 h和第6 h的平均摩擦因数分别为1.04和0.68;而对于轧制316L不锈钢,其磨合阶段更加剧烈,第1 h和第6 h的平均摩擦因数分别为1.70和0.46;与轧制工艺相比,3D打印316L不锈钢的耐磨性能更好,其在第1 h的磨痕宽度降低幅度达40%左右;黄豆试样的磨斑边缘和不锈钢磨痕表面均有黑色氧化物粉末出现,3D打印不锈钢磨损表面的黏着形貌和犁沟数量均显著减少;干摩擦条件下轧制316L不锈钢和黄豆配副的磨损机制为磨粒磨损和黏着磨损,而3D打印316L不锈钢和黄豆配副时,其磨损机制主要为磨粒磨损,这与其表面硬度更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豆 不锈钢 3D打印 轧制 干摩擦
原文传递
过氧化氢纳米雾化熏蒸对黄豆芽贮藏品质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11
作者 李自芹 李文绮 +3 位作者 陈雅 张正红 刘成江 贾文婷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107-114,共8页
目的探究过氧化氢(H_(2)O_(2))纳米雾化熏蒸处理对黄豆芽贮藏品质及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以黄豆品种“绥农53号”萌发的豆芽为试材,分别采用体积分数为0.5%、1.0%、1.5%、2.0%的H_(2)O_(2)雾化熏蒸5 min,无熏蒸处理作为对照组(CK),置于2... 目的探究过氧化氢(H_(2)O_(2))纳米雾化熏蒸处理对黄豆芽贮藏品质及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以黄豆品种“绥农53号”萌发的豆芽为试材,分别采用体积分数为0.5%、1.0%、1.5%、2.0%的H_(2)O_(2)雾化熏蒸5 min,无熏蒸处理作为对照组(CK),置于2℃,相对湿度为85%环境中贮藏,每隔2 d测定1次黄豆芽的失重率、硬度、脆度、菌落总数、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H_(2)O_(2)积累量、总酚含量及褐变数和褐变相关酶活力相关指标。结果与CK组相比,在贮藏第5 d,1.5%H_(2)O_(2)纳米雾化熏蒸黄豆芽的失重率、菌落总数、褐变指数、MDA含量及H_(2)O_(2)积累量分别减少57.9%、22.6%、35.7%、31.0%和25.8%,硬度和脆度较CK组分别提高了25.6%和33.3%。总酚含量减少26.3%,1.5%H_(2)O_(2)纳米雾化熏蒸处理可以有效抑制褐变相关的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苯丙氨酸解氨酶的活性。结论1.5%H_(2)O_(2)浓度雾化熏蒸处理黄豆芽的保鲜效果最好,更有助于保持黄豆芽贮藏品质,本研究可为黄豆芽规模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豆 过氧化氢 纳米雾化熏蒸 贮藏品质 生理特性
原文传递
基于黄豆脲酶的EICP变量试验研究
12
作者 吕苏颖 崔猛 +3 位作者 熊辉辉 郑俊杰 符晓 韩尚宇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33-38,共6页
为进一步优化酶诱导碳酸钙沉淀(EICP)技术中的变量取值,基于黄豆脲酶,研究了尿素浓度与体积、pH值、氯化钙浓度、尿素与氯化钙溶液体积比等变量对脲酶活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胶结液浓度及尿素与氯化钙溶液体积比两个变量对碳酸... 为进一步优化酶诱导碳酸钙沉淀(EICP)技术中的变量取值,基于黄豆脲酶,研究了尿素浓度与体积、pH值、氯化钙浓度、尿素与氯化钙溶液体积比等变量对脲酶活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胶结液浓度及尿素与氯化钙溶液体积比两个变量对碳酸钙沉淀量与沉淀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脲酶活性随尿素浓度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峰值脲酶活性对应的最优尿素浓度为1.35 mol/L,且脲酶与尿素溶液的最佳体积比为1∶9;脲酶活性随pH值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但不同浓度尿素的最优pH值存在差异;钙离子的加入会降低脲酶活性,且降低幅度随钙离子加入量的不断增加而逐渐增大;碳酸钙沉淀率随胶结液浓度及尿素与氯化钙溶液体积比的增加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规律,最优胶结液浓度为1.35 mol/L,最佳尿素与氯化钙溶液体积比为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诱导碳酸钙沉淀 黄豆脲酶 脲酶活性 碳酸钙沉淀率 试验变量
下载PDF
润滑条件对黄豆/不锈钢摩擦副摩擦学行为的影响
13
作者 黎繁 田斌 +1 位作者 史俊丰 冉志勇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7-122,共6页
食品机械加工中的摩擦磨损直接影响着食品安全问题。选用黄豆与316L不锈钢进行配副,采用滑动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干摩擦和水润滑条件对其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利用光学显微镜、光学三维形貌仪和红外光谱仪对试样的表面形貌、粗糙度和磨损... 食品机械加工中的摩擦磨损直接影响着食品安全问题。选用黄豆与316L不锈钢进行配副,采用滑动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干摩擦和水润滑条件对其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利用光学显微镜、光学三维形貌仪和红外光谱仪对试样的表面形貌、粗糙度和磨损表面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干摩擦条件下,黄豆/316L不锈钢摩擦副的平均摩擦因数波动较小,约为0.24,水润滑条件下其平均摩擦因数达到干摩擦条件下的4.4倍左右,且在摩擦过程中存在反复波动;与干摩擦相比,水润滑条件下不锈钢试样表面的磨痕宽度提高约10%,而黄豆试样表面的磨痕宽度的增加幅度约高达160%;水润滑摩擦过程中不锈钢磨痕表面产生更多黄豆分解的有机物,其磨痕表面的犁沟数量和深度均显著减少,黄豆试样磨痕表面基本没有犁沟;干摩擦条件下黄豆/不锈钢的磨损机制以磨粒磨损为主,而水润滑条件下,黏着磨损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豆 不锈钢 干摩擦 水润滑 摩擦 磨损
下载PDF
预浸泡对黄豆焖鸭菜肴中黄豆品质的影响
14
作者 阮征 李旭涵 +2 位作者 李丹丹 刘旋斌 李汴生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8-55,共8页
黄豆焖鸭中黄豆品质的控制对成品菜肴有较大影响。文章采用质构仪、低场核磁共振成像仪等方法,研究不同预浸泡温度(25,50,75℃)和浸泡时间(0~6 h)下黄豆理化性质、质构和水分迁移的变化,及其对黄豆焖鸭菜肴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提... 黄豆焖鸭中黄豆品质的控制对成品菜肴有较大影响。文章采用质构仪、低场核磁共振成像仪等方法,研究不同预浸泡温度(25,50,75℃)和浸泡时间(0~6 h)下黄豆理化性质、质构和水分迁移的变化,及其对黄豆焖鸭菜肴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浸泡温度会加速黄豆的水分吸收、迁移和组织软化,硬度达到最低值后又会有所升高,但在25,50,75℃下分别浸泡4,3,3 h后便不再有显著变化。75℃浸泡1 h后黄豆的水分含量为57%,硬度与胰蛋白酶抑制剂的含量分别下降了78%和45%,此时黄豆组织较柔软,低场核磁成像显示水分渗透至黄豆内部且均匀分布,有利于后续与鸭肉共同焖煮的快速传热和熟化。烹饪16 min时黄豆颗粒完整,口感软糯,鸭肉软嫩多汁且无腥味,菜肴整体感官评分最高。该研究可为黄豆焖肉类菜肴的工艺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豆焖鸭 浸泡 质构 胰蛋白酶抑制剂 水分迁移
下载PDF
黄豆蛋白胶体的制备和聚沉 被引量:1
15
作者 高海燕 董玉明 +2 位作者 杜佳琼 宁峥雯 陈雯清 《大学化学》 CAS 2023年第1期180-186,共7页
物理化学中胶体化学部分原有实验是氢氧化铁胶体制备和电泳速率测定,属于验证性实验,对胶体特征的表征局限于电学性质,缺少对粒径、光学性质的表征探究及创新训练。本文通过黄豆蛋白胶体的制备、表征和聚沉,将原先的验证性实验改进为具... 物理化学中胶体化学部分原有实验是氢氧化铁胶体制备和电泳速率测定,属于验证性实验,对胶体特征的表征局限于电学性质,缺少对粒径、光学性质的表征探究及创新训练。本文通过黄豆蛋白胶体的制备、表征和聚沉,将原先的验证性实验改进为具有综合性和探究性的实验。通过物理分散法获得黄豆蛋白胶体,对其粒径、光学性质、电学性质进行了表征,并对聚沉条件进行探究,最终获得豆腐产品。结果表明,黄豆蛋白胶体粒径范围为20–120 nm、最可几分布为51 nm,胶粒平均带电-41.8 mV。通过丁达尔效应,在与入射光垂直方向观察到散射的蓝光,并观察到透过的光呈橙红色。通过探究反离子种类、温度、pH等条件的影响,加深了对植物蛋白胶体聚沉过程的理解。该实验引入了现代Zeta电位及粒度分析仪,加入了蛋白质聚沉的特殊情况,强化对书本知识的延伸应用。产品豆腐与生活密切联系,有利于思政教育,彰显化学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实验 胶体 豆腐 黄豆蛋白 聚沉
下载PDF
神黄豆苗木生长节律和根系生长研究
16
作者 呼延丽 郝佳波 +1 位作者 王飞 陆斌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8-143,共6页
斑色花是景颇族的吉祥树。以神黄豆1 a生实生苗为材料,通过苗高、地径的年生长量观测,进行生长节律模型拟合、划分其生长阶段;选取苗龄4个月不同育苗方式的容器苗,用根系分析系统分析根系。结果显示:神黄豆1 a生实生苗苗高和地径Logisti... 斑色花是景颇族的吉祥树。以神黄豆1 a生实生苗为材料,通过苗高、地径的年生长量观测,进行生长节律模型拟合、划分其生长阶段;选取苗龄4个月不同育苗方式的容器苗,用根系分析系统分析根系。结果显示:神黄豆1 a生实生苗苗高和地径Logistic方程拟合效果好。生长节律表现出“慢—快—慢”的阶段性节律,可用其对神黄豆苗高、地径的生长开展分析和预测;神黄豆幼苗生长阶段划分为4个时期,即出苗期、生长初期、速生期和生长后期;相同苗龄不同育苗方式的根系生长指标差异显著,结果显示根系总长度、根尖数、分叉数相关性极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豆 生长模型 生长阶段 根系分析
下载PDF
桉树林下间种黄豆和绿豆土壤理化性质研究
17
作者 刘云 钟莉传 +4 位作者 王建忠 余江敏 张慧娜 王萱 祁彪 《桉树科技》 2023年第2期41-46,共6页
为探明桉树林下间种黄豆和绿豆土壤理化性质差异,为南亚热带地区桉树人工幼林林下宜种的间作物筛选及生长适应性研究提供科学依据。以林下间种黄豆和绿豆的桉树林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林地土壤容重、有机质等土壤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 为探明桉树林下间种黄豆和绿豆土壤理化性质差异,为南亚热带地区桉树人工幼林林下宜种的间作物筛选及生长适应性研究提供科学依据。以林下间种黄豆和绿豆的桉树林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林地土壤容重、有机质等土壤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纯林,间作林在土壤理化性质上存在显著优势,其中桉树-黄豆间作林和桉树-绿豆间作林的土壤容重分别优于纯林22.2%和12.6%,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和田间持水量分别优于纯林29.8%和27.3%、57.8%和52.9%、63.3%和59.2%,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和总孔隙度分别较纯林高18.3%和13.9%、73.5%和60.2%、21.6%和16.6%;pH值分别比纯林高15.4%和12.3%,碱解氮、有效磷和有效钾含量分别较纯林高75.3%和24.7%、35.2%和18.8%、11.9%和8.9%,有机质含量分别比纯林高8.7%和10.8%,全氮分别比纯林高23.4%和30.9%,而间作林与纯林间的全磷和全钾含量无显著性差异。桉树人工林与豆科作物间作,能够显著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透气性、透水性及保水能力,降低土壤酸性,提高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钾和速效磷含量,更有利于土壤水源涵养和土壤肥力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黄豆 绿豆 土壤理化性质 间种
下载PDF
应用近红外检测技术测定黄豆蛋白质含量的研究
18
作者 胡徽祥 沈文超 《食品安全导刊》 2023年第31期94-96,101,共4页
本文通过近红外检测技术,在不破坏黄豆状态的前提下,探究快速检测黄豆蛋白质含量的方法,利用国标认可的化学法检测数据,建立近红外快检方法模型,再对黄豆样本进行检测,并与化学法检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近红外快检方法模型的适用性。结... 本文通过近红外检测技术,在不破坏黄豆状态的前提下,探究快速检测黄豆蛋白质含量的方法,利用国标认可的化学法检测数据,建立近红外快检方法模型,再对黄豆样本进行检测,并与化学法检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近红外快检方法模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黄豆蛋白质定标模型的线性相关性R^(2)=0.837 2,精密度最大偏差为4.68%、变异系数为0.14%,均在标准要求的范围内,可实现黄豆蛋白质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检测技术 黄豆 蛋白质
下载PDF
不同处理对神黄豆种子发芽的影响
19
作者 保华 贺圆 +3 位作者 管朝旭 黄键 马双陆 徐云红 《林业调查规划》 2023年第3期169-174,共6页
用剪刀剪、锉子锉、与瓜子石混搓等机械处理法以及用5%氢氧化钾、98%浓硫酸等化学处理法对神黄豆种子进行预处理,3倍种子体积沸水浸泡并自然冷却浸种48 h,观察并统计种子吸胀粒数、种皮破裂数后置床进行发芽测定。结果表明,除与瓜子石... 用剪刀剪、锉子锉、与瓜子石混搓等机械处理法以及用5%氢氧化钾、98%浓硫酸等化学处理法对神黄豆种子进行预处理,3倍种子体积沸水浸泡并自然冷却浸种48 h,观察并统计种子吸胀粒数、种皮破裂数后置床进行发芽测定。结果表明,除与瓜子石混搓处理外,其余处理均能促进种子吸水膨胀,显著提高神黄豆种子发芽率。其中以98%浓硫酸浸泡2 h处理效果最好,其吸胀率达98.0%、发芽率最高,达88.3%,吸胀破皮率、不正常发芽率均为0%;其次是锉子锉处理效果好,其吸胀率达99.0%,发芽率可达84.7%,吸胀破皮率、不正常发芽率均为0%;用5%氢氧化钾进行浸泡处理,对种子发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发芽不整齐,发芽速度慢,处理14 d吸胀率为59.7%、发芽率最高为48.0%;与瓜子石混搓处理效果相对较差,对神黄豆种子发芽的促进作用不明显,吸胀率为5.0%、发芽率为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发芽 黄豆 机械处理法 化学处理法 吸胀率 发芽率
下载PDF
黄豆、黑豆、黄豆芽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11
20
作者 郭婕 张杰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5期83-85,92,共4页
以蒸馏水、70%甲醇、70%乙醇、70%丙酮作为提取剂,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黄豆、黑豆、黄豆芽中总黄酮的含量.并通过测定各样品提取液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基自由基(.OH)的清除率,比较不同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甲醇对总黄酮... 以蒸馏水、70%甲醇、70%乙醇、70%丙酮作为提取剂,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黄豆、黑豆、黄豆芽中总黄酮的含量.并通过测定各样品提取液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基自由基(.OH)的清除率,比较不同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甲醇对总黄酮提取率较高,其中黄豆的甲醇提取液中总黄酮含量最高为1.392mg/g.同时表明,黄豆的甲醇提取液具有较高抗氧化活性,对O2-.,.OH清除率分别为54.50%,6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豆 黑豆 黄豆 总黄酮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