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5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连碱对L-NAME诱导高血压大鼠胸主动脉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1
作者 陈柏年 于晓彦 +6 位作者 孙加琳 时丽丽 张恒艾 郭晶 方莲花 秦海林 杜冠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10-613,共4页
目的探讨黄连碱对L-NAME致高血压大鼠胸主动脉舒缩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NO合酶抑制剂L-NAME制备大鼠高血压模型,然后每天灌胃给予黄连碱低(10 mg.kg-1)、中(30 mg.kg-1)、高(100 mg.kg-1)3个剂量;给药干预6周后采用体外血管环活性评价方... 目的探讨黄连碱对L-NAME致高血压大鼠胸主动脉舒缩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NO合酶抑制剂L-NAME制备大鼠高血压模型,然后每天灌胃给予黄连碱低(10 mg.kg-1)、中(30 mg.kg-1)、高(100 mg.kg-1)3个剂量;给药干预6周后采用体外血管环活性评价方法,评价各组大鼠胸主动脉的收缩和舒张功能。结果 L-NAME诱导大鼠高血压模型,其胸主动脉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均受到影响。给予黄连碱6周,黄连碱可明显增强L-NAME诱导高血压大鼠血管平滑肌对细胞内钙释放引起的收缩反应,并降低外钙内流引起的血管收缩能力,但对大鼠血压无影响,对血管的收缩功能和内皮依赖的舒张功能影响不大。结论 L-NAME制备大鼠高血压模型主要与NO的减少有关,而黄连碱可能影响IP3-Ca2+通路,对L-NAME诱导大鼠高血压没有降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碱 高血压 胸主动脉 血管功能 L-NAME 一氧化氮
下载PDF
黄连碱对内毒素发热大鼠解热作用的PK-PD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丽 胡樱凡 +4 位作者 童东 左芳 魏志成 孟宪丽 王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52-556,共5页
目的建立药动学(PK)-药效学(PD)结合模型来评价黄连碱解热作用的相关特点。方法以100μg·kg^(-1)内毒素复制大鼠炎性热症模型,给药组大鼠尾静脉注射黄连碱高剂量(3.87 mg·kg^(-1))或低剂量(1.93 mg·kg^(-1))后,于不同时... 目的建立药动学(PK)-药效学(PD)结合模型来评价黄连碱解热作用的相关特点。方法以100μg·kg^(-1)内毒素复制大鼠炎性热症模型,给药组大鼠尾静脉注射黄连碱高剂量(3.87 mg·kg^(-1))或低剂量(1.93 mg·kg^(-1))后,于不同时间点测量大鼠肛温,并采集血浆样本后UPLC法测定血药浓度。采用Monolix软件以无协变量的群体计算法对黄连碱血药浓度与解热效应进行PK-PD模型建模、拟合与评价。结果黄连碱能够明显抑制内毒素发热大鼠的体温升高,最终PK模型采用二房室线性消除模型、PD模型采用高斯函数作为体温改变的输入函数,选择E_(max)模型联结PK与PD部分。最终模型拟合较优,模型拟合所得黄连碱解热作用EC50为89.7μg·L^(-1)、E_(max)为1.88℃。结论黄连碱对内毒素发热大鼠解热作用强,效价高,体内分布小,消除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碱 内毒素 解热 药动学-药效学 静脉注射 体温
下载PDF
黄连碱基于NF-κB信号通道的体外抗炎实验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潘晓丽 向晖 +1 位作者 谢运飞 熊永爱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951-954,959,共5页
目的探讨黄连碱体外抗炎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LPS诱导RAW264.7巨噬细胞建立细胞炎症反应模型,用黄连碱对其进行干预,实验结束后,Western Blot技术检测RAW264.7巨噬细胞p-ERK1/2、IκBα和iNOS蛋白的表达。结果与LPS组比较,黄连碱可显... 目的探讨黄连碱体外抗炎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LPS诱导RAW264.7巨噬细胞建立细胞炎症反应模型,用黄连碱对其进行干预,实验结束后,Western Blot技术检测RAW264.7巨噬细胞p-ERK1/2、IκBα和iNOS蛋白的表达。结果与LPS组比较,黄连碱可显著下调LPS所致炎性RAW264.7巨噬细胞中p-ERK1/2和iNOS蛋白表达(P<0.05);显著升高IκBα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黄连碱抗炎作用机制与其下调LPS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ERK1/2蛋白磷酸化水平,减少IκB-α蛋白磷酸化降解和抑制iNOS蛋白表达等环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碱 抗炎模型 NF id3信号通道蛋白
下载PDF
制备色谱系统从岩黄连中分离岩黄连碱 被引量:8
4
作者 蒋伟哲 莫长林 +1 位作者 黄兴振 凌玲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017-1019,共3页
目的采用制备色谱系统从岩黄连中分离纯化其活性单体岩黄连碱,建立其纯化工艺和技术。方法用醇-酸水-氯仿的方法从岩黄连中提取出总生物碱,然后采用制备色谱系统AKTA Exp lorer 100从中分离出岩黄连碱。结果产品经HPLC检测质量分数达99... 目的采用制备色谱系统从岩黄连中分离纯化其活性单体岩黄连碱,建立其纯化工艺和技术。方法用醇-酸水-氯仿的方法从岩黄连中提取出总生物碱,然后采用制备色谱系统AKTA Exp lorer 100从中分离出岩黄连碱。结果产品经HPLC检测质量分数达99%以上。结论该方法先进,重复性好,可用于分离纯化岩黄连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 黄连碱 制备色谱 AKTA EXPLORER 100
下载PDF
黄连碱对应激所致小鼠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5
5
作者 李峰 张浩 +2 位作者 华桦 樊媛 乔杰奇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13-714,共2页
目的研究黄连碱对应激所致小鼠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水浸拘束法造模,观察预先运用黄连碱对应激所致小鼠胃黏膜损伤的影响。结果黄连碱对小鼠应激性胃溃疡具有显著的胃黏膜保护作用,57 mg.kg-1黄连碱的胃黏膜保护作用显著优于1... 目的研究黄连碱对应激所致小鼠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水浸拘束法造模,观察预先运用黄连碱对应激所致小鼠胃黏膜损伤的影响。结果黄连碱对小鼠应激性胃溃疡具有显著的胃黏膜保护作用,57 mg.kg-1黄连碱的胃黏膜保护作用显著优于100 mg.kg-1小檗碱。结论黄连碱有明显的抗应激所致胃黏膜损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碱 应激性胃溃疡 胃黏膜损伤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黄连中成药中小檗碱、黄连碱和巴马汀的含量 被引量:11
6
作者 孟令杰 阎汝南 +2 位作者 陈定一 袁兆梅 阎春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2期11-13,共3页
本文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香连丸、加味左金丸中的小檗碱(berberi-ne)、黄连碱(coptisine)和巴马汀(palmatine)的含量。精密度、稳定性、回收率均达到定量分析标准。本法采用外标法定量,将中成药中各成分测得的峰高代入标准曲... 本文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香连丸、加味左金丸中的小檗碱(berberi-ne)、黄连碱(coptisine)和巴马汀(palmatine)的含量。精密度、稳定性、回收率均达到定量分析标准。本法采用外标法定量,将中成药中各成分测得的峰高代入标准曲线回归方程,求得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连丸 加味左金丸 小檗 黄连碱
下载PDF
RP-HPLC测定不同品种黄连中的黄连碱和表小檗碱 被引量:21
7
作者 方清茂 张浩 李章才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90-292,共3页
目的 测定不同黄连药材中黄连碱、表小檗碱的含量。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 不同品种的黄连中黄连碱的含量均在 1%以上 ;所有的黄连均含有黄连碱、表小檗碱、小檗碱、巴马汀、药根碱的五个峰 ,它们之间的含量比例为1.5∶1... 目的 测定不同黄连药材中黄连碱、表小檗碱的含量。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 不同品种的黄连中黄连碱的含量均在 1%以上 ;所有的黄连均含有黄连碱、表小檗碱、小檗碱、巴马汀、药根碱的五个峰 ,它们之间的含量比例为1.5∶1∶6∶1.5∶0 .8。结论 所用方法可作为黄连药材的定量测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 中药 黄连碱 表小檗 含量测定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四氢黄连碱体内抗炎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黄慧敏 柯昌虎 陈琴华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6年第7期830-834,共5页
目的通过多种炎症模型观察四氢黄连碱的体内抗炎作用。方法采用由多种炎性介质参与的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模型、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以及小鼠内毒素休克模型,从整体上评价四氢黄连碱的体内抗炎作用。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模型分为:... 目的通过多种炎症模型观察四氢黄连碱的体内抗炎作用。方法采用由多种炎性介质参与的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模型、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以及小鼠内毒素休克模型,从整体上评价四氢黄连碱的体内抗炎作用。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模型分为:空白对照组、四氢黄连碱高剂量组(21 mg/kg)、低剂量组(7 mg/kg)以及阳性药地塞米松组(5 mg/kg),空白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其余各组给予相应剂量的药物,30 min后,足跖皮下注射角叉菜胶,并分别在致炎前及致炎后1、2、3、4、5 h测量大鼠足趾厚;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分为:空白对照组、四氢黄连碱高剂量组(30 mg/kg)、低剂量组(10 mg/kg)以及阳性药地塞米松组(5 mg/kg),空白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其余各组给予相应剂量的药物,连续给药7 d,末次给药30 min后于小鼠右耳涂抹二甲苯,左耳为对照,l h后处死,取相同部位的耳片并称重;小鼠内毒素休克模型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组、四氢黄连碱高剂量组(30 mg/kg)以及低剂量组(10 mg/kg),阴性组和空白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其余各组给予相应剂量的药物,给药后30 min,阴性组和四氢黄连碱组腹腔注射LPS(20 mg/kg),空白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每隔12 h记录1次小鼠的存亡情况,连续观察72 h。结果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模型中,四氢黄连碱可显著抑制大鼠足肿胀,高剂量组(21 mg/kg)对足肿胀的最大抑制率达到77.82%,低剂量组(7 mg/kg)对足肿胀的最大抑制率为62.39%,和阳性药地塞米松组(5 mg/kg,最大抑制率80.54%)的作用相当;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中,四氢黄连碱可显著抑制小鼠的耳肿胀,其中高剂量组(30 mg/kg)对耳肿胀的抑制率达到74.03%,低剂量组(10 mg/kg)对耳肿胀的抑制率为53.93%,和阳性药地塞米松组(5 mg/kg,抑制率64.71%)的作用相当;四氢黄连碱可显著性提高内毒素休克小鼠的存活率,其中高剂量组(30 mg/kg)内毒素休克小鼠72 h内的存活率为70%,低剂量组(10 mg/kg)为40%,四氢黄连碱组的存活率与阴性组(3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四氢黄连碱具有较强的抗炎、抗内毒素休克作用,且抗炎机制可能与抑制炎性物质的渗出和炎症细胞因子的分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氢黄连碱 抗炎 足肿胀 耳肿胀 内毒素休克模型
下载PDF
盐酸黄连碱和小檗红碱在人源Caco-2细胞单层模型中的吸收研究 被引量:20
9
作者 马莲 杨秀伟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2523-2527,共5页
目的:研究中药化学成分盐酸黄连碱(coptisine chloride,COP)和小檗红碱(berberrubine,BRB)在人肠的吸收。方法:采用人源结肠腺癌细胞系Caco-2细胞单层模型研究COP和BRB由绒毛面(AP侧)到基底面(BL侧)、BL侧到AP侧两个方向的转运过程。应... 目的:研究中药化学成分盐酸黄连碱(coptisine chloride,COP)和小檗红碱(berberrubine,BRB)在人肠的吸收。方法:采用人源结肠腺癌细胞系Caco-2细胞单层模型研究COP和BRB由绒毛面(AP侧)到基底面(BL侧)、BL侧到AP侧两个方向的转运过程。应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对COP和BRB进行定量分析,计算转运参数和表观渗透系数,并与阳性对照药普萘洛尔和阿替洛尔进行比较。结果:COP和BRB由AP侧到BL侧的表观渗透系数(Papp)分别为(1.103±0.162)×10-5,(1.309±0.102)×10-5cm.s-1;由BL侧到AP侧的Papp分别为(0.300±0.041)×10-5,(1.955±0.055)×10-5cm.s-1,与在Caco-2细胞单层模型上呈良好吸收的阳性对照药普萘洛尔[(2.23±0.10)×10-5cm.s-1]的基本一致。COP和BRB的Papp A→B/Papp B→A分别为3.67和0.67;BRB外流是摄取的1.49倍。结论:COP和BRB可以通过小肠上皮细胞被动吸收进入体内,属于良好吸收的药物,在两者的吸收转运过程中,油/水分配系数起着关键性的作用;BRB在Caco-2细胞单层模型中的转运可能存在外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eo-2细胞单层 盐酸黄连碱 小檗红 肠吸收 表观渗透系数
下载PDF
由黄连混合生物碱合成黄连碱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道武 庞雪 +1 位作者 胡江磊 张龙 《合成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06-408,共3页
以中药黄连提取物黄连混合生物碱为起始原料,经脱甲氧基或亚甲二氧基、还原加氢、环合和氧化脱氢四步反应合成了黄连碱,总收率16%,其结构经1H NMR和ESI-MS表征。
关键词 黄连 黄连混合生物 黄连碱 合成
下载PDF
盐酸黄连碱的全合成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帅 童元峰 吴松 《合成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12-513,520,共3页
以2,3-二甲氧基苯甲醛为起始原料,经脱甲基、环和、缩和闭环等5步反应合成了盐酸黄连碱,总收率9.9%,其结构经1HNMR和MS表征。
关键词 苯甲醛 黄连碱 全合成 药物合成
下载PDF
黄连碱对过氧化氢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保护作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韦晟 刘金春 葛卫红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3期4-7,21,F0004,共6页
目的探讨黄连碱对过氧化氢(H_2O_2)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A.hy926)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给药组。对照组加入新鲜培养基,模型组给H_2O_2刺激4 h,给药组用不同浓度的黄连碱(2.5、5、1... 目的探讨黄连碱对过氧化氢(H_2O_2)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A.hy926)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给药组。对照组加入新鲜培养基,模型组给H_2O_2刺激4 h,给药组用不同浓度的黄连碱(2.5、5、10、20、40μmol/L)预处理4 h,再用H_2O_2刺激4 h。采用MTS法检测细胞活力,荧光探针-二氢乙啶(DHE)染色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Bcl-2和Bax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存活率和Bcl-2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细胞内ROS含量、细胞凋亡率、caspase-3和Bax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P <0.01);而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细胞的存活率和Bcl-2蛋白的表达均随着给药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升高,细胞内ROS含量、细胞凋亡率、caspase-3和Bax蛋白的表达均随着给药浓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黄连碱是通过抑制H_2O_2诱导的EA.hy926细胞存活率降低、细胞内ROS升高、细胞凋亡增多、caspase-3和Bax蛋白表达的上调以及Bcl-2蛋白表达的下调,发挥其对H_2O_2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碱 EA.hy926细胞 氧化应激 细胞凋亡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岩黄连药材中岩黄连碱的含量 被引量:3
13
作者 韦记青 蒋伟哲 +3 位作者 蒋水元 蒋运生 李倩兰 凌玲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2077-2079,共3页
目的建立岩黄连药材中岩黄连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以乙腈:水(50:50,内含0.34%磷酸二氢钾和0.17%十二烷基硫酸钠)为流动相,流速为1m1/min,检测波长为347mm,柱温20℃,进样量为20μl... 目的建立岩黄连药材中岩黄连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以乙腈:水(50:50,内含0.34%磷酸二氢钾和0.17%十二烷基硫酸钠)为流动相,流速为1m1/min,检测波长为347mm,柱温20℃,进样量为20μl,外标法计算含量。结果岩黄连碱在0.1404~2.808μg内峰面积与对照品的进样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为Y=2×10^6X-5639、1(r=0.99998)。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8%,99.4%。99.3%,RSD分别为1.27%,1.11%,1.06%。结论所建立的RP—HPLC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重现性好。为控制药材岩黄连质量标准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碱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HPLC法测定芩连平胃汤中小檗碱、表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含量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华 刘敏 李忠东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12期56-57,共2页
目的:建立芩连平胃汤中小檗碱、表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ypersil ODS2 C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25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50∶50,每100 mL中加十二烷基硫酸钠0.1 g... 目的:建立芩连平胃汤中小檗碱、表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ypersil ODS2 C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25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50∶50,每100 mL中加十二烷基硫酸钠0.1 g,再以磷酸调节pH为4.0),检测波长为345 nm,流速:1.0 mL/min,柱温:25℃。结果:盐酸小檗碱的进样量在0.238~1.428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结论:该测定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芩连平胃汤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芩连平胃汤 高效液相色谱法 小檗 表小檗 黄连碱 巴马汀 含量测定
原文传递
β-环糊精与盐酸黄连碱包合物的制备及其结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鸿雁 金真 陈善全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8-141,共4页
目的:优化盐酸黄连碱/β-环糊精(β-CD)包合物的制备工艺,表征包合物结构。方法:以包合温度、包合时间、冷却时间为考察因素,以盐酸黄连碱的包合率为考察指标进行工艺的优选;对包合物结构进行UV-Vis、DSC1、H-NMR表征以及增溶性实验。结... 目的:优化盐酸黄连碱/β-环糊精(β-CD)包合物的制备工艺,表征包合物结构。方法:以包合温度、包合时间、冷却时间为考察因素,以盐酸黄连碱的包合率为考察指标进行工艺的优选;对包合物结构进行UV-Vis、DSC1、H-NMR表征以及增溶性实验。结果:包合最佳工艺为:β-CD(mol)∶盐酸黄连碱(mol)=2∶1,40℃,包合时间为2 h,冷却时间为3 d,盐酸黄连碱的包合率达到90.64%;UV-Vis表征得到二者的包结常数为3.11×106M-1;DSC表征说明包合物的形成大大提高了盐酸黄连碱的热稳定性;1H-NMR表征说明盐酸黄连碱的苯环进入了β-CD的空腔;而增溶性实验表明包合物的形成促进了盐酸黄连碱在水中的溶解度。结论:β-CD可以与盐酸黄连碱形成2∶1的稳定包合物,并提高了盐酸黄连碱的生物利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环糊精 黄连碱 包合 增溶性
原文传递
HPLC测定连栀矾溶液中表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和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被引量:9
16
作者 袁学刚 王战国 +4 位作者 胡慧玲 杨向东 邹亮 余腾江 刘巧 《中药与临床》 2016年第1期31-33,共3页
目的:建立快速测定连栀矾溶液中表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和盐酸小檗碱含量的HPLC方法。方法:色谱柱为Chromstar TM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含0.1%三乙胺和0.1%甲酸的水溶液(30:70,V/V);检测波长345 ... 目的:建立快速测定连栀矾溶液中表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和盐酸小檗碱含量的HPLC方法。方法:色谱柱为Chromstar TM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含0.1%三乙胺和0.1%甲酸的水溶液(30:70,V/V);检测波长345 nm,柱温30℃,流速0.8 m L﹒min-1。进样量20μL。结果:连栀矾溶液样品中表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和盐酸小檗碱在12 min内达到分离,峰形尖锐对称。盐酸小檗碱在2.82-44.91μg﹒m 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95%。七批次连栀矾溶液中表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和盐酸小檗碱含量以盐酸小檗碱计,分别为0.126±0.019,0.167±0.029,0.140±0.018和0.618±0.079 mg﹒m L-1。结论:建立的HPLC方法高效、准确,经济,精密度好,灵敏度高,可用于连栀矾溶液中表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和盐酸小檗碱的同时快速测定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连栀矾溶液 表小檗 黄连碱 巴马汀 盐酸小檗
下载PDF
黄连碱对脑胶质瘤U373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韦晟 刘金春 葛卫红 《西部中医药》 2020年第10期22-25,共4页
目的:探讨黄连碱对人脑胶质瘤U373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使用不同浓度的黄连碱处理体外培养的脑胶质瘤细胞系U373后,应用MTS法检测黄连碱对U373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黄连碱对U373细胞凋亡和周期的影响。结果:黄连碱对U... 目的:探讨黄连碱对人脑胶质瘤U373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使用不同浓度的黄连碱处理体外培养的脑胶质瘤细胞系U373后,应用MTS法检测黄连碱对U373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黄连碱对U373细胞凋亡和周期的影响。结果:黄连碱对U373细胞表现出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作用24、48和72 h后的IC50值分别是59.05、24.79和10.62μmol/L。黄连碱对U373细胞的凋亡没有明显的影响,黄连碱能够诱导U373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并表现出良好的浓度依赖性。结论:黄连碱对U373细胞具有显著的增殖抑制作用,并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且黄连碱是通过将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进而非诱导U373细胞凋亡抑制U373细胞增殖的,其具体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碱 U373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下载PDF
8-氧化黄连碱在金丝马尾连中的存在 被引量:2
18
作者 朱敏 肖培根 《植物学通报》 CSCD 1992年第2期55-56,共2页
金丝马尾连 Thalictrum glandulosissimum 的根,民间常代黄连使用,根的总生物碱具抗癌活性,化学成分曾有报道,我们从中共分离出11个生物碱。实验材料采自云南永胜。用 X<sub>4</sub>型显微熔点测定仪;Perkin-Elmer983G 型... 金丝马尾连 Thalictrum glandulosissimum 的根,民间常代黄连使用,根的总生物碱具抗癌活性,化学成分曾有报道,我们从中共分离出11个生物碱。实验材料采自云南永胜。用 X<sub>4</sub>型显微熔点测定仪;Perkin-Elmer983G 型红外光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丝马尾连 药用植物 8-氧化黄连碱 化学成分
下载PDF
黄连碱对肥胖金黄地鼠的减肥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夏爽 邹宗尧 +2 位作者 胡慭然 王燕枝 李学刚 《亚太传统医药》 2015年第15期12-14,共3页
目的:探讨黄连碱对高脂饲料诱导的肥胖金黄地鼠的减肥作用及机制。方法:给予肥胖金黄地鼠黄连碱后,检测体重、肝重、脂体比和血脂等指标,观察其减肥效果。结果:给予黄连碱后,肥胖金黄地鼠的体重增长速度显著减缓,体脂含量降低;血清TC、T... 目的:探讨黄连碱对高脂饲料诱导的肥胖金黄地鼠的减肥作用及机制。方法:给予肥胖金黄地鼠黄连碱后,检测体重、肝重、脂体比和血脂等指标,观察其减肥效果。结果:给予黄连碱后,肥胖金黄地鼠的体重增长速度显著减缓,体脂含量降低;血清TC、TG、LDL-C水平明显降低,高剂量组HDLC水平显著提高,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连碱具有降脂减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碱 减肥 金黄地鼠
原文传递
RP-HPLC法测定人血草中黄连碱和白屈菜红碱的含量
20
作者 徐帮 郭玲芝 +2 位作者 程凡 汪鋆植 邹坤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4期103-105,共3页
目的:建立人血草干燥全草中黄连碱和白屈菜红碱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HPLC法.色谱柱为YMC-Pack ODS-AA(4.6mm×250mm,5μm),以乙腈-水(0.2%磷酸+0.2%三乙胺)体系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80nm,流速1.0mL.min-1,柱温30℃.结果:黄连... 目的:建立人血草干燥全草中黄连碱和白屈菜红碱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HPLC法.色谱柱为YMC-Pack ODS-AA(4.6mm×250mm,5μm),以乙腈-水(0.2%磷酸+0.2%三乙胺)体系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80nm,流速1.0mL.min-1,柱温30℃.结果:黄连碱在13.24~264.8μg.mL-1质量浓度范围内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加样回收率为99.4%,RSD为1.1%(n=6).白屈菜红碱在6.36~127.2μg.mL-1质量浓度范围内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加样回收率为101.6%,RSD为1.2%(n=6).结论:本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人血草药材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人血草 黄连碱 白屈菜红 含量测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