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58篇文章
< 1 2 1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连素治疗大鼠种植体周围炎的机制
1
作者 许楠 赵雁焕 王雯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59-64,共6页
目的探讨黄连素治疗大鼠种植体周围炎的作用以及对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建立SD大鼠种植体周围炎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黄连素低剂量组、黄连素高剂量... 目的探讨黄连素治疗大鼠种植体周围炎的作用以及对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建立SD大鼠种植体周围炎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黄连素低剂量组、黄连素高剂量组和抗生素组,另设阴性对照组。黄连素低、高剂量组予以100、200 mg·kg^(-1)黄连素,抗生素组予以200 mg·kg^(-1)阿莫西林胶囊和100 mg·kg^(-1)甲硝唑片,模型组和阴性对照组予以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干预4周。观察各组大鼠种植体一般情况,用牙周探针测量大鼠种植体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和牙龈指数(gingival index,GI);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测量大鼠种植体周围骨高度与骨密度;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大鼠种植体周围牙龈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含量;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鼠种植体周围牙龈组织中TLR4/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黄连素低剂量组、黄连素高剂量组、抗生素组及阴性对照组大鼠PD和GI指数逐渐降低,种植体周围骨高度、骨密度逐渐升高,牙龈组织中TNF-α、IL-1β水平逐渐降低,种植体龈沟液中Ⅱ型胶原(collagen-Ⅱ,COL-Ⅱ)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3,MMP-13)活性逐渐升高(P<0.05)。模型组、黄连素低剂量组和黄连素高剂量组及阴性对照组,大鼠种植体周围牙龈组织中TLR4、MyD88和p-NF-κB-65蛋白的相对表达量逐渐降低(P<0.05)。结论黄连素对大鼠种植体周围炎有一定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素 种植体周围炎 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信号通路
下载PDF
黄连素联合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疗效观察
2
作者 张宝生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030-0032,共3页
评价黄连素联合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疗效。方法 以2018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128例为实验对象,抽签法分为研究组、常规组,分别给予抗甲状腺药物、黄连素+抗甲状腺药物。评价两种药物疗效。结果 总疗效率... 评价黄连素联合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疗效。方法 以2018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128例为实验对象,抽签法分为研究组、常规组,分别给予抗甲状腺药物、黄连素+抗甲状腺药物。评价两种药物疗效。结果 总疗效率结果比较中,研究组结果略高(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激素(TSH)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FT3、FT4结果略低;TSH结果略高(P<0.05)。较治疗前,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下降且研究组结果更低(P<0.05)。研究组不适反应率1.56%,常规组不适反应率10.94%,结果比较存在差异(P>0.05)。结论 黄连素联合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能够促进激素水平恢复,且患者无明显不适反应,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素 抗甲状腺药物 甲状腺亢进 疗效
原文传递
口服柳氮磺胺吡啶和黄连素片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疗效分析
3
作者 王琼 甘轲 魏莉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19-0022,共4页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应用柳氮磺胺吡啶、黄连素片治疗的效果分析。方法 随机对2018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150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分组, 2组分别进行单一柳氮磺胺吡啶、柳氮磺胺吡啶+黄连素片联合治疗,分析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在治疗后...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应用柳氮磺胺吡啶、黄连素片治疗的效果分析。方法 随机对2018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150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分组, 2组分别进行单一柳氮磺胺吡啶、柳氮磺胺吡啶+黄连素片联合治疗,分析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在治疗后各项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应用柳氮磺胺吡啶、黄连素片治疗,可以更好的控制机体炎症反应,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氮磺胺吡啶 黄连素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血清炎症因子 不良反应
下载PDF
黄连素在血液肿瘤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进展
4
作者 曹永芹 孙超 +1 位作者 李建勇 周新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39-642,共4页
传统中药黄连素是一种从黄连根茎中提取的异喹啉类生物碱,具有抗炎、止泻等作用,既往较常用于治疗感染和胃肠道疾病。近年来研究发现,黄连素可在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肿瘤治疗中发挥广泛的抗癌效应。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黄... 传统中药黄连素是一种从黄连根茎中提取的异喹啉类生物碱,具有抗炎、止泻等作用,既往较常用于治疗感染和胃肠道疾病。近年来研究发现,黄连素可在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肿瘤治疗中发挥广泛的抗癌效应。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黄连素可诱导细胞自噬、促进细胞凋亡、调节细胞周期、抑制炎症反应、造成癌细胞氧化损伤,并可与miRNA相互作用,从而抑制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以及集落形成。本文就黄连素在恶性血液病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素 血液系统肿瘤 抗癌
原文传递
黄连素对糖尿病大鼠血脂代谢及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5
作者 刘亚慧 郑香梅 +5 位作者 李阳 张新丹 侯乾 李红哲 杜杰 王槐向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65-69,共5页
目的探讨黄连素对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大鼠血脂代谢及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的作用。方法取10只正常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Con)。将DM建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M)、阳性对照组(Pon)、黄连素低剂量组(L-Ber)和黄... 目的探讨黄连素对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大鼠血脂代谢及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的作用。方法取10只正常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Con)。将DM建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M)、阳性对照组(Pon)、黄连素低剂量组(L-Ber)和黄连素高剂量组(H-Ber),分别为9、9、9、8只,将剩余8只非DM模型大鼠纳入非DM组(N-DM)。经相应干预后,测定各组大鼠体质量、饮水量、摄食量、血糖、血脂指标和IR;HE染色观察胰腺组织形态学变化;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磷酸化胰岛素受体底物1(phosphorylated 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 1,p-IRS-1)、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rylated 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PI3K)和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cose transporter-4,GLUT-4)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Con组比较,M组的饮水量、摄食量、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糖耐量和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均升高,体质量、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p-IRS-1、p-PI3K和GLUT-4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降低(P<0.05)。与M组比较,L-Ber组、H-Ber组和Pon组的饮水量、摄食量、TC、TG、LDL-C、FIns、HOMA-IR、糖耐量和FBG均降低,胰腺组织形态学异常减轻,体质量、HDL-C、p-IRS-1、p-PI3K和GLUT-4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升高(P<0.05)。结论黄连素可改善DM大鼠血脂代谢及IR,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IRS-1/PI3K/GLUT4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素 糖尿病 血脂代谢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黄连素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和内质网应激减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小鼠肝脏炎症
6
作者 李锐楷 王鹏 +1 位作者 李毓琪 尉秀清 《新医学》 2024年第1期40-47,共8页
目的从氧化应激和内质网应激的角度探讨黄连素(BBR)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小鼠肝脏炎症的减轻作用。方法将24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4组,NASH和NASH+BBR组小鼠饲喂高脂高果糖高胆固醇饲料28周以诱导NASH疾病模型,正常维持饲料(CD)... 目的从氧化应激和内质网应激的角度探讨黄连素(BBR)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小鼠肝脏炎症的减轻作用。方法将24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4组,NASH和NASH+BBR组小鼠饲喂高脂高果糖高胆固醇饲料28周以诱导NASH疾病模型,正常维持饲料(CD)和CD+BBR组小鼠给予正常维持饲料,在造模的第25周开始给予CD+BBR组和NASH+BBR组每日1次200 mg/(kg·d)的BBR灌胃,治疗共持续4周。记录小鼠每周体质量;给药第3周时进行葡萄糖耐量实验和胰岛素抵抗实验;治疗结束后检测血清ALT、AST、甘油三酯、总胆固醇、LDL-C、HDL-C含量,检测肝脏甘油三酯及总胆固醇含量;对肝脏进行HE、油红O和Masson染色;qPCR法检测肝脏组织炎症因子TNF-α和IL-1βmRNA表达水平;比色法检测肝脏组织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肝脏组织内质网应激相关通路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成功构建NASH小鼠疾病模型。与NASH组小鼠比较,经过BBR治疗,抑制NASH+BBR组小鼠体质量增加,改善糖耐量异常情况,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肝功能及高脂血症(P均<0.05);肝脏病理切片可见脂肪变性减轻,炎性细胞浸润减少,但纤维化无改善作用;肝脏炎症因子mRNA表达水平下降(P均<0.05);肝脏组织氧化应激因子丙二醛水平下降,抗氧化因子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水平升高(P均<0.05);内质网应激标志物GRP78蛋白表达量及PERK/eIF2α/ATF4/CHOP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下调(P均<0.05)。结论BBR治疗能够改善NASH小鼠的超重、糖脂代谢紊乱和肝功能异常问题,能够减轻肝脏脂肪变性及炎症情况,但对纤维化无改善。BBR减轻NASH炎症反应的可能机制是抑制肝脏的氧化应激和内质网应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素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炎症 氧化应激 内质网应激
下载PDF
黄连素在高糖环境下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 被引量:2
7
作者 苟秋童 罗文豪 +3 位作者 王频 兰玉燕 刘敏 黄海霞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2974-2980,共7页
背景:糖尿病患者的口腔种植体骨结合率低下,失败率高,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亟需有效手段改善糖尿病患者种植体骨结合以提高成功率。探究黄连素在高糖环境下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及具体机制,将能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有效的理... 背景:糖尿病患者的口腔种植体骨结合率低下,失败率高,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亟需有效手段改善糖尿病患者种植体骨结合以提高成功率。探究黄连素在高糖环境下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及具体机制,将能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目的:探讨天然提取物黄连素在高糖微环境下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通过全骨髓贴壁法培养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CCK-8法检测在高糖生理环境下添加不同浓度黄连素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影响并筛选出最适黄连素浓度。通过碱性磷酸酶活性、茜素红染色以及PCR检测Runx2、Osx表达,判断黄连素在高糖环境下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为进一步探索作用机制,添加AMPK特异性抑制剂Dorsomorphin,使用DCFH-DA活性氧荧光探针检测活性氧水平,Western blot检测p-AMPK的表达。结果与结论:①10μmol/L为黄连素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最适浓度;②黄连素在高糖微环境下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矿化结节形成并提高碱性磷酸酶活性;③黄连素在高糖微环境下促进Runx2和OSx基因表达;④黄连素可有效抑制高糖环境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活性氧水平;⑤黄连素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及抑制活性氧的作用被AMPK抑制剂逆转;⑥黄连素可激活AMPK,促进p-AMPK表达;⑦上述结果表明,黄连素(10μmol/L)能够通过激活AMPK并降低细胞内活性氧水平,从而促进高糖环境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素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高糖微环境 细胞增殖 成骨分化 AMPK 活性氧
下载PDF
黄连素在抑制幽门螺杆菌多重耐药中的作用研究
8
作者 周帆 彭君伟 +1 位作者 徐小青 曹勤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459-463,469,共6页
目的 研究黄连素抑制幽门螺杆菌(Hp)多重耐药(MDR)株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的作用。方法 采用E-test法检测临床分离Hp菌株的耐药性,从中筛选出双重耐药(DR)株和MDR株;通过抗菌药物浓度两倍递增法对DR株进行体外诱导耐药;采用倍比稀释法... 目的 研究黄连素抑制幽门螺杆菌(Hp)多重耐药(MDR)株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的作用。方法 采用E-test法检测临床分离Hp菌株的耐药性,从中筛选出双重耐药(DR)株和MDR株;通过抗菌药物浓度两倍递增法对DR株进行体外诱导耐药;采用倍比稀释法检测黄连素对MDR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在黄连素1/2 MIC浓度下连续传代培养MDR菌株,分别在培养1代和5代后检测对应抗菌药物的MIC值变化。结果 (1)共成功分离出128株Hp菌株,根据药敏试验筛选出DR株30株,MDR株12株,阿莫西林(AMX)、左氧氟沙星(LEV)、克拉霉素(CLR)、甲硝唑(MTZ)的耐药率分别为4.7%、26.6%、32.0%、64.8%,分离株中的MDR率为9.4%。(2)体外成功诱导MDR株24株,AMX诱导失败,其中MTZ诱导株的耐药水平最高,CLR次之,LEV最低;(3)黄连素对36株MDR株有明显的抑菌作用,MIC值范围为8~128μg/mL,大部分集中在32μg/mL;(4)选取的27株高水平耐药MDR株,经黄连素作用后共有17株的MIC值降低4倍及以上或逆转为敏感株,其中分别有9株、11株、5株对应CLR、LEV、MTZ的MIC值有阳性变化。在3种抗菌药物的阳性株中,MTZ组的MIC值下降倍数最高,CLR组居中,LEV组最低,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连素可有效逆转部分MDR株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且逆转程度与作用时间、抗菌药物种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素 幽门螺杆菌 多重耐药
下载PDF
黄连素抑制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膜形成作用机制研究
9
作者 刘冬梅 郭梦雨 +4 位作者 费冰 李永伟 刘莹 任彦颖 刘心伟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4年第1期6-10,共5页
目的探讨黄连素对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生物膜形成的作用,为KP相关感染的诊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结晶紫半定量法观察不同浓度黄连素对KP生物膜形成过程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多聚核苷酸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1/8最低... 目的探讨黄连素对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生物膜形成的作用,为KP相关感染的诊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结晶紫半定量法观察不同浓度黄连素对KP生物膜形成过程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多聚核苷酸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1/8最低抑菌浓度(MIC)、1/4 MIC、1/2 MIC黄连素对KP的Ⅰ型和Ⅲ型菌毛fimA、fimH、mrkA、mrkD、fimK、mrkH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黄连素组生物膜总量随黄连素浓度的增加而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黄连素组fimA、fimH、mrkA、mrkD、fimK、mrkH基因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黄连素有效抑制KP生物膜的形成与下调KP的Ⅰ型和Ⅲ型菌毛结构基因fimA、fimH、mrkA、mrkD以及调控基因fimK、mrkH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素 肺炎克雷伯菌 生物膜 菌毛
下载PDF
黄连素下调NRAV和PI3K/AKT通路减轻RSV感染致HEp-2细胞的损伤
10
作者 崔玉娟 赵辉 +2 位作者 苏东霞 张莹 胡丹东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47-755,共9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NRAV(LncRNA NRAV)和PI3K/AKT通路在黄连素(berberine,BE)减轻RSV感染致HEp-2细胞损伤中的机制。方法将HEp-2细胞感染RSV,并用BE、PI3K激活剂740Y-P处理或过表达NRAV。qRT-PCR检测NRAV、RSV-F、NS2表达水平;CCK-...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NRAV(LncRNA NRAV)和PI3K/AKT通路在黄连素(berberine,BE)减轻RSV感染致HEp-2细胞损伤中的机制。方法将HEp-2细胞感染RSV,并用BE、PI3K激活剂740Y-P处理或过表达NRAV。qRT-PCR检测NRAV、RSV-F、NS2表达水平;CCK-8实验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率和线粒体膜电位;ATP检测试剂盒检测ATP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PI3K、AKT、PINK1、Parkin、Beclin1、p62、LC3Ⅰ、LC3Ⅱ、BNIP3、NLRP3、ASC、caspase-1蛋白表达;MitoSOX染色检测细胞线粒体ROS(mtROS);ELISA检测细胞IL-1β、IL-6、IL-8、TNF-α分泌水平。结果过表达NARV细胞凋亡率、RSV活性增加,敲低后结果相反;BE能显著抑制NRAV和PI3K/AKT通路(P<0.05),改善线粒体功能、诱导线粒体自噬,提高细胞的活性、降低凋亡率(P<0.05),并降低NLRP3炎性小体活化水平和IL-1β、IL-6、IL-8、TNF-α水平(P<0.05)。过表达NRAV或740Y-P处理可逆转BE对RSV感染HEp-2细胞的改善作用。结论BE能够减轻RSV感染所致HEp-2细胞损伤,其机制可能与BE下调NRAV和PI3K/AKT通路,诱导线粒体自噬,进而减轻线粒体损伤和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素 RSV LncRNA NRAV PI3K/AKT通路 线粒体损伤 HEp-2细胞损伤
下载PDF
黄连素通过诱导线粒体自噬干预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HEp-2细胞的作用机制
11
作者 崔玉娟 赵辉 +1 位作者 苏东霞 胡丹东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8-316,共9页
目的探讨黄连素(berberine,BE)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感染HEp-2细胞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将HEp-2细胞感染RSV,并用BE处理。CCK-8实验检测HEp-2细胞存活率;Western blot检测HEp-2细胞NLRP3、ASC、caspase-... 目的探讨黄连素(berberine,BE)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感染HEp-2细胞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将HEp-2细胞感染RSV,并用BE处理。CCK-8实验检测HEp-2细胞存活率;Western blot检测HEp-2细胞NLRP3、ASC、caspase-1、PINK1、Parkin、Beclin1、p62、LC3Ⅰ、LC3Ⅱ、BNIP3蛋白表达;ELISA检测HEp-2细胞IL-1β分泌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HEp-2细胞的凋亡率和线粒体膜电位;MitoSOX染色检测HEp-2细胞线粒体ROS(mtROS);免疫荧光染色检测HEp-2细胞线粒体-自噬小体共定位;环孢素A进行验证实验。结果BE能提高RSV感染HEp-2细胞的活性、降低凋亡率(P<0.05),并降低NLRP3炎性小体活化水平和IL-1β水平(P<0.05);BE通过提高线粒体膜电位和ATP水平、降低mtROS改善线粒体功能;同时,BE促进RSV感染细胞中线粒体-自噬小体共定位,诱导PINK1/Parkin和BNIP3介导线粒体自噬;环孢素A加重了RSV的感染。结论BE对RSV感染的HEp-2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BE通过诱导PINK1/Parkin和BNIP3介导的线粒体自噬,进而抑制mtROS产生改善线粒体功能,并抑制NLRP3炎性小体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素 线粒体自噬 RSV NLRP3炎性小体 线粒体膜电位 ROS 线粒体-自噬小体共定位
下载PDF
黄连素通过重塑肠道菌群和调节PI3K/AKT信号通路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小鼠的作用机制研究
12
作者 杨宇琦 吴丽娜 +3 位作者 孙克 邢伟园 侯越 张丽文 《疑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52-359,共8页
目的探究黄连素(BBR)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小鼠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及其治疗机制。方法于2021年6月—2022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实验动物中心进行实验。清洁级健康雌性C57BL/6J小鼠24只,随机选取6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其... 目的探究黄连素(BBR)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小鼠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及其治疗机制。方法于2021年6月—2022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实验动物中心进行实验。清洁级健康雌性C57BL/6J小鼠24只,随机选取6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18只应用来曲唑灌胃制备PCOS模型。造模成功后,将造模小鼠随机分为模型(PCOS)组、阳性药达英-35(0.2 mg·kg^(-1)·d^(-1))组和BBR(100·kg^(-1)·d^(-1))组,每组6只,给予相应药物治疗14 d。收集小鼠结肠内粪便,采用16S rDNA测序检测肠道菌群;称小鼠体质量,观察小鼠阴道脱落细胞形态学改变;检测血清性激素和胰岛素水平;HE染色观察卵巢病理结构;免疫组化检测小鼠结肠Claudin-1、Occludin表达;Western-blot检测卵巢组织PI3K/AKT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16S rDNA测序结果显示,PCOS组肠道菌群多样性较正常对照组发生变化。在属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COS组布劳特氏菌属、韦永氏球菌属、孪生球菌属和梭形杆菌属等有害菌属丰度增加;BBR治疗后小鼠肠道菌群紊乱状态得到改善,乳酸菌属等有益菌属丰度增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COS组小鼠雌二醇(E_(2))、卵泡刺激素(FSH)和胰岛素敏感系数(ISI)水平降低(t/P=2.847/0.017,3.079/0.012,3.541/0.005),体质量和睾酮(T)、黄体生成素(LH)、LH/FSH、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升高(t/P=4.782/0.013,4.626/0.001,5.703/<0.001,2.578/0.028,4.156/0.002,3.255/0.009,7.439/<0.001),动情周期紊乱,光镜下卵巢结构符合PCOS病理特征,Claudin-1、Occludin、p-PI3K/PI3K和p-AKT/AKT表达下降(t/P=3.806/0.003,3.795/0.004,13.474/<0.001,17.285/<0.001)。与PCOS组比较,达英-35组E_(2)、FSH和ISI水平升高(t/P=2.389/0.038,3.354/0.007,3.198/0.010),体质量和T、LH、LH/FSH、FINS、HOMA-IR水平降低(t/P=3.133/0.011,3.416/0.007,4.596/0.001,2.327/0.042,2.908/0.016,6.096/<0.001),动情周期和卵巢结构得到改善,Claudin-1、Occludin、p-PI3K/PI3K和p-AKT/AKT表达升高(t/P=2.390/0.038,2.247/0.048,7.323/<0.001,7.564/<0.001);BBR组ISI水平升高(t/P=3.198/0.010),体质量和T、LH、LH/FSH、FPG、FINS、HOMA-IR水平明显降低(t/P=3.668/0.004,4.602/0.001,6.101/<0.001,2.535/0.030,5.950/<0.001,2.914/0.015,7.630/<0.001),动情周期和卵巢结构得到改善,Claudin-1、Occludin、p-PI3K/PI3K和p-AKT/AKT表达升高(t/P=3.799/0.003,3.185/0.010,7.473/<0.001,8.187/<0.001)。结论来曲唑诱导的PCOS小鼠存在菌群失调,BBR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分布可能有助于激活PI3K/AKT通路,改善肠道屏障功能,达到治疗PCOS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黄连素 肠道菌群 PI3K/AKT信号通路 小鼠
下载PDF
黄连素联合利格列汀、二甲双胍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疗效
13
作者 曾培洪 何云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667-670,共4页
目的:研究黄连素联合利格列汀、二甲双胍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3月~2022年3月在惠安县医院收治的108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利格列汀、二甲双胍治疗,研究组同时... 目的:研究黄连素联合利格列汀、二甲双胍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3月~2022年3月在惠安县医院收治的108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利格列汀、二甲双胍治疗,研究组同时加用黄连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糖指标、血脂指标、腰围、体重指数(BMI)、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腰围、BMI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3.70%与对照组的7.4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连素联合利格列汀、二甲双胍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血糖指标及血脂指标,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素 利格列汀 二甲双胍 肥胖 2型糖尿病
下载PDF
黄连素干预C57BL/6小鼠牙周炎和牙菌斑的影响观察
14
作者 朱雨洁 康杰 +2 位作者 赵宁 李昕吉 贾波 《生物化工》 CAS 2024年第1期95-97,101,共4页
目的:探讨黄连素(BBR)抑制牙菌斑生长从而治疗牙周炎的作用。方法:选取C57BL/6雄性小鼠21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牙周炎模型组、BBR治疗组),模型构建成功后用BBR对治疗组进行4周的干预措施,观察并记录每组小鼠的一般情况、牙周炎症状... 目的:探讨黄连素(BBR)抑制牙菌斑生长从而治疗牙周炎的作用。方法:选取C57BL/6雄性小鼠21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牙周炎模型组、BBR治疗组),模型构建成功后用BBR对治疗组进行4周的干预措施,观察并记录每组小鼠的一般情况、牙周炎症状和菌斑染色情况。结果:相较于对照组,牙周炎模型组小鼠表现出萎靡不振、食欲及体质量下降,经BBR治疗后小鼠的食欲和体质量有一定的恢复;BBR治疗组的牙龈指数(GI)、牙龈出血指数(GBI)、改良龈沟出血指数(mSBI)均低于模型组;经BBR治疗后,治疗组牙周情况得到显著改善,治疗组小鼠的牙菌斑数量低于牙周炎模型组。结论:BBR对牙周炎和牙菌斑的发生发展有显著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牙菌斑 黄连素
下载PDF
黄连素等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观察
15
作者 刘莹 张爱萍 +6 位作者 陈倩 赵劲轩 陈斌辉 肖运婷 周炯 张欣 许剑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4期1769-1774,共6页
背景:由于抗H. pylori感染抗生素耐药率的逐渐升高,探索高效的H. pylori根除方案已成为临床工作者的当务之急。目的:探讨黄连素联合阿莫西林、雷贝拉唑、果胶铋四联治疗Hp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4C呼气试验确诊为HP感染的120名患者... 背景:由于抗H. pylori感染抗生素耐药率的逐渐升高,探索高效的H. pylori根除方案已成为临床工作者的当务之急。目的:探讨黄连素联合阿莫西林、雷贝拉唑、果胶铋四联治疗Hp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4C呼气试验确诊为HP感染的120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黄连素组和呋喃唑酮组。黄连素组由盐酸小檗碱片、阿莫西林、胶体果胶铋、雷贝拉唑组成;呋喃唑酮组由呋喃唑酮、阿莫西林、胶体果胶铋、雷贝拉唑组成。两组疗程均为14天。用药结束后1月复查碳-14,碳-14为阴性为H. pylori根除成功,并计算根除率。根除率分别用意愿分析(ITT)和按方案分析(PP)进行评估。结果:60例呋喃唑酮组中有57例完成复查,其中53例成功根除H. pylori。60例黄连素组全部完成复查,其中53例成功根除H. pylori。按ITT分析,呋喃唑酮组和黄连素组的H. pylori根除率分别为92.9% (53/57)和88.3% (53/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0.000, P = 1.000, P > 0.05)。按PP分析,呋喃唑酮组和黄连素组的H. pylori根除率分别为93.0% (53/57)和88.3% (53/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0.742, P = 0.389, P > 0.05)。黄连素组和呋响唑酮组不良反应总体发生率分别是11.7%和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黄连素组与呋喃唑酮组均能获得理想的根除效果,两组不良反应低,经济成本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素 呋喃唑酮 幽门螺杆菌 14C呼气试验 根除率
下载PDF
葡萄糖-黄连素纳米颗粒抑制脑胶质瘤的价值 被引量:1
16
作者 郝志强 王树斌 朱巍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第1期23-26,共4页
黄连素/盐酸小檗碱(berberine hydrochloride,BBR)是一种异喹啉类生物碱,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研究发现,BBR在5%葡萄糖(Glu)溶液中可自组装形成200~300nm粒径的球状,提高了水溶性、分散性和药物摄入量。近年来研究表明,BBR在体外具有广... 黄连素/盐酸小檗碱(berberine hydrochloride,BBR)是一种异喹啉类生物碱,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研究发现,BBR在5%葡萄糖(Glu)溶液中可自组装形成200~300nm粒径的球状,提高了水溶性、分散性和药物摄入量。近年来研究表明,BBR在体外具有广泛的抗肿瘤活性,而对脑胶质瘤的研究报道甚少。BBR-Glu纳米颗粒通过诱导线粒体凋亡影响脑胶质瘤细胞的能量代谢;导致细胞G_(2)/M期阻滞,可能通过有丝分裂危象提高脑胶质瘤的放射治疗敏感度;作用于细胞骨架,可以降低肿瘤细胞的浸润能力和恶性表型。BBR采用葡萄糖包被后可以通过GLUT1/3的转运穿过血-脑脊液屏障。BBR-Glu纳米颗粒对脑胶质瘤通过多种作用机制影响脑胶质瘤的增殖,由于BBR与传统的细胞毒类化疗药作用机制显著不同,通过研究其在体内体外的抑瘤作用的机制,可以联合传统治疗方式,进一步提高脑胶质瘤的疗效。本研究通过纳米化组装构建葡萄糖包被的BBR纳米颗粒,拟观察其有效的突破血-肿瘤屏障和血-脑脊液屏障,并通过多种不同途径抑制脑胶质瘤的生长,且对传统的放化疗具有潜在增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素 葡萄糖 纳米颗粒 线粒体损伤 恶性脑胶质瘤
下载PDF
共载葛根素/黄连素包合物脂质体的制备与质量评价
17
作者 陈程 闫梦茹 +5 位作者 薛守宇 赵宁 罗国平 李安华 武柔柔 葛鹏辉 《化工科技》 CAS 2023年第6期25-31,共7页
研究制备共载葛根素/黄连素包合物脂质体(Puerarin/berberine drug-in-cyclodextrin-in-liposome,Pu/BBR-DCL),并对该制剂进行质量评价。以包封率、载药率、得率为评价指标考察葛根素/黄连素包合物(puerarin/berberine drug-in-cyclodex... 研究制备共载葛根素/黄连素包合物脂质体(Puerarin/berberine drug-in-cyclodextrin-in-liposome,Pu/BBR-DCL),并对该制剂进行质量评价。以包封率、载药率、得率为评价指标考察葛根素/黄连素包合物(puerarin/berberine drug-in-cyclodextrin,Pu/BBR-CD)的最佳工艺;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评价Pu/BBR-CD包合效果。考察不同制备方法对Pu/BBR-DCL的影响,筛选最佳制备工艺,并对包合物脂质体的外观形态、粒径、电位、包封率、分散系数(PDI)和稳定性等药剂学性质研究。采用饱和水溶液-超声-冷冻干燥法联用技术制备Pu/BBR-CD,当m(β-CD)∶m(药物)=3∶1、包合温度30℃、包合时间90 min、超声功率240W条件下,Pu/BBR-CD的包封率为90.13%,载药量为17.99%,得率为92.00%;乙醇注入法制备Pu/BBR-DCL工艺参数:卵磷脂与胆固醇的质量比为6∶1、药脂比1∶4、缓冲液体积为15 mL、制备温度为60℃,所得脂质体包封率79.31%、平均粒径194.1 nm、PDI为0.261、Zeta电位-46.9 mV;Pu/BBR-DCL渗漏率明显低于葛根素/黄连素脂质体(puerarin/berberine drug-in-liposome,Pu/BBR-L)。研究结果表明,Pu/BBR-DCL制备方法简单、易行、稳定,Pu/BBR-CD进入脂质体内水相提高制剂稳定性,对葛根素/黄连素成分配伍对的新剂型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黄连素 包合物脂质体 质量评价
下载PDF
黄连素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18
作者 张莉 尹建兵 +2 位作者 瞿颖莹 杨忠 尤晨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第6期509-512,共4页
目的:探讨黄连素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98例精神分裂症代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3组,在原抗精神病药物基础上分别联用黄连素(黄连素组)、二甲双胍(二甲双胍组)和安慰剂(对照组)。分别在基线期和治疗第4... 目的:探讨黄连素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98例精神分裂症代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3组,在原抗精神病药物基础上分别联用黄连素(黄连素组)、二甲双胍(二甲双胍组)和安慰剂(对照组)。分别在基线期和治疗第4、8、12周末测量身高和体质量,计算BMI,同时测量腰围及血压,检测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餐后2 h血糖(two-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hPB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并采用阳性及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 scales,PANSS)评估精神症状,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评估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第12周末黄连素组及二甲双胍组的体质量、BMI、腰围、FPG、2hPBG及TG分别较对照组下降(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黄连素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二甲双胍组(P<0.05)。结论:黄连素可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综合征,疗效与二甲双胍相当,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代谢综合征 黄连素 二甲双胍
下载PDF
总评归一值结合响应面法优化黄连素提取工艺
19
作者 卢利军 王志刚 +2 位作者 樊红波 刘惠娟 辛斌全 《中医临床研究》 2023年第25期31-34,共4页
目的:采用总评归一值结合响应面法优化黄连素水提取工艺。方法:以浸泡时间、料液比及每次煎煮时间为考察因素,以黄连素提取率及出膏率处理后总评归一(Overall Desirability,OD)值为响应值,采用Design-Expert 13.0软件,设计三因素、五水... 目的:采用总评归一值结合响应面法优化黄连素水提取工艺。方法:以浸泡时间、料液比及每次煎煮时间为考察因素,以黄连素提取率及出膏率处理后总评归一(Overall Desirability,OD)值为响应值,采用Design-Expert 13.0软件,设计三因素、五水平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建立考察因素与响应值的数学模型,优化OD值最佳的提取工艺并进行验证。结果:在浸泡时间40 min、料液比13 kg/L、每次煎煮时间120 min条件下所得预测OD值最佳,为0.9474,经验证得黄连素平均提取率1.018%、平均出膏率10.98%、OD值0.9418,与预测值偏差-0.59%,所建立的数学模型预测性良好。结论:总评归一值结合响应面法优化黄连素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稳定,考察指标在可控范围内最大,实际操作中具有一定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评归一 响应面法 黄连素 提取工艺
下载PDF
多枝型磁性壳聚糖微球MCS-g-PSSS的制备及对盐酸黄连素的吸附性能
20
作者 门吉英 韩圆睿 +3 位作者 杨园园 吕振艳 王吉 师红星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50-1058,共9页
以天然多聚糖壳聚糖为基球,其表面的氨基与引发剂过硫酸铵构成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引发阴离子单体对苯乙烯磺酸钠接枝聚合至微球表面,制得MCS-g-PSSS功能微球。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磁共振表征微球的结构和... 以天然多聚糖壳聚糖为基球,其表面的氨基与引发剂过硫酸铵构成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引发阴离子单体对苯乙烯磺酸钠接枝聚合至微球表面,制得MCS-g-PSSS功能微球。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磁共振表征微球的结构和形貌。探索MCS-g-PSSS对盐酸黄连素的吸附行为,阐明吸附机制;考察吸附动力学及吸附等温线。采用PFO,PSO,Bangham拟合吸附动力学;Langmuir、Freundlich、Temkin模型拟合吸附等温线;研究功能微球的重复使用性。结果表明,凭借静电和π-π相互作用,MCS-g-PSSS对盐酸黄连素在pH=7吸附量达到593.81mg·g^(-1)。MCS-g-PSSS对盐酸黄连素在180min时吸附达到平衡,符合PSO模型;随着温度的升高吸附量增加,属于Langmuir吸附模型,是熵驱动的吸热过程,盐度增加吸附量降低,Ca^(2+)比Na^(+)更不利于吸附。六次循环,吸附量可以达到首次吸附的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枝型聚合物 黄连素 废水处理 静电相互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