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7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酮化合物对巨噬细胞中白细胞介素介导的TLR4/MyD88/NF-κB信号转导通路的调节作用
1
作者 冯逸佳 李庆芳 +3 位作者 董壮壮 张圆琳 乔元彪 李青山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89-695,共7页
目的利用巨噬细胞,评价黄酮类化合物(华良姜素和木犀草素)对促炎、抗炎白细胞介素(IL)因子表达以及Toll样受体4/髓样分化因子/核因子-κB(TLR4/MyD88/NF-κB)信号转导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黄... 目的利用巨噬细胞,评价黄酮类化合物(华良姜素和木犀草素)对促炎、抗炎白细胞介素(IL)因子表达以及Toll样受体4/髓样分化因子/核因子-κB(TLR4/MyD88/NF-κB)信号转导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黄酮设低、中、高浓度组分别与LPS共处理,建立细胞炎症和抗炎模型。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培养液中一氧化氮(NO)和IL表达。沉默IL-6,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IL-10/IL-17 mRNA沉默IL-10,检测IL-6/IL-12 mRNA变化。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Toll样受体4(TLR4)、磷酸化p65(p-p65)、髓样分化因子(MyD88)、磷酸化IκBα(p-IκBα)蛋白。结果华良姜素、木犀草素抑制NO半数抑制浓度(IC 50)分别为0.60和8.93μmol·L^(-1)。LPS诱导可降低抗炎因子IL-4、IL-10表达,并且提高促炎因子IL-6、IL-12、IL-16、IL-17和IL-23表达(P<0.01)。与LPS组比较,黄酮分别处理可剂量依赖地中和促炎因子上调和抗炎因子的下调作用(P<0.05或P<0.01)。沉默IL-10上调IL-6/IL-12 mRNA在空白对照组、LPS诱导和LPS+黄酮组细胞中表达;沉默IL-6下调IL-10/IL-17 mRNA表达(P<0.05或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LPS诱导激活细胞表达TLR4、p-p65、MyD88、p-IκBα蛋白,而经黄酮处理后蛋白表达均被抑制(P<0.05或0.01)。结论2种黄酮类化合物均具有抗炎活性,可中和巨噬细胞的促炎、抗炎IL因子。IL-10反向调节IL-6/IL-12,IL-6正向调节IL-10/IL-17。巨噬细胞的双重IL中和作用通过抑制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酮化合物 华良姜素 木犀草素 白细胞介素 核因子-ΚB
下载PDF
菊花黄酮化合物指纹图谱与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李雪晖 王艺 +1 位作者 罗心雨 王莹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8-151,共4页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建立菊花黄酮化合物的指纹图谱,采用灰关联度法和逐步多元回归法对菊花黄酮化合物与其抗氧化活性两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6种菊花黄酮类化合物的灰关联度大小为槲皮素>木犀草素>杨梅黄素>...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建立菊花黄酮化合物的指纹图谱,采用灰关联度法和逐步多元回归法对菊花黄酮化合物与其抗氧化活性两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6种菊花黄酮类化合物的灰关联度大小为槲皮素>木犀草素>杨梅黄素>刺槐素>橙皮素>芹菜素;对菊花黄酮化合物抗氧化活性贡献大小依次为槲皮素>木犀草素>刺槐素>杨梅黄素>芹菜素>橙皮素,其中前4个共有峰与抗氧化活性的灰关联度都大于0.8,可作为影响抗氧化活性的主要因素,而芹菜素无显著性,橙皮素呈负相关。建立的菊花黄酮指纹图谱能很好地表征与其抗氧化作用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 黄酮化合物 指纹图谱 抗氧化活性 相关性
下载PDF
分散固相萃取-超声波辅助提取叶菜型甘薯液中黄酮化合物的方法优化
3
作者 王和寿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3年第11期130-132,共3页
为优化分散固相萃取-超声波辅助提取叶菜型甘薯中黄酮化合物的工艺,以福菜薯18为研究材料,研究不同料液比、甲醇体积分数、超声时间等因素对黄酮化合物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0.2 g/10ml,甲醇体积分数80%,超声时间20... 为优化分散固相萃取-超声波辅助提取叶菜型甘薯中黄酮化合物的工艺,以福菜薯18为研究材料,研究不同料液比、甲醇体积分数、超声时间等因素对黄酮化合物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0.2 g/10ml,甲醇体积分数80%,超声时间20 min。在此条件下,芦丁、异槲皮素、槲皮苷、槲皮素、柚皮素、山奈酚、总黄酮的得率依次为3.01、13.87、0.0102、0.375、0.023、0.124、17.532μg/g。所建立的分散固相萃取-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可为叶菜型甘薯品质成分的检测与提取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菜型甘薯 黄酮化合物 提取方法优化
下载PDF
青钱柳叶中黄酮化合物结构及含量研究 被引量:33
4
作者 谢明勇 王远兴 +1 位作者 易醒 王小如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053-1056,共4页
研究青钱柳 (Cyclocaryapaliurus (Batal.)Iljinsk .)叶中的黄酮化合物结构及含量分布。采用溶剂萃取及多种色谱技术分离纯化 ,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方法鉴定其结构 ,确定从青钱柳中分离得到山柰酚、槲皮素和异槲皮苷 3个黄酮单体化合... 研究青钱柳 (Cyclocaryapaliurus (Batal.)Iljinsk .)叶中的黄酮化合物结构及含量分布。采用溶剂萃取及多种色谱技术分离纯化 ,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方法鉴定其结构 ,确定从青钱柳中分离得到山柰酚、槲皮素和异槲皮苷 3个黄酮单体化合物 ,并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含量进行了测定 ,测得各自在甲醇和水提取物中的含量 :山柰酚 0 .0 387% ,0 .0 337% ;槲皮素 0 .0 6 1 5 % ,0 .0 6 0 3% ;异槲皮苷 0 .5 4 3% ,0 .4 6 4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钱柳 黄酮化合物 结构 含量测定 山柰酚 槲皮素 异槲皮苷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柚皮黄酮化合物含量及抗氧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杨转琴 王磊 +3 位作者 范娜 冯文 于涛 王威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02-105,共4页
采用60%乙醇溶液通过超声波处理提取柚皮中的黄酮化合物。通过定性、定量分析,结果显示:柚皮中含有黄酮、异黄酮和二氢黄酮醇等多种黄酮化合物,总黄酮含量3.148%。利用DPPH法评价柚皮的抗氧活性表明:柚皮中黄酮化合物抗自由基抑制率达79... 采用60%乙醇溶液通过超声波处理提取柚皮中的黄酮化合物。通过定性、定量分析,结果显示:柚皮中含有黄酮、异黄酮和二氢黄酮醇等多种黄酮化合物,总黄酮含量3.148%。利用DPPH法评价柚皮的抗氧活性表明:柚皮中黄酮化合物抗自由基抑制率达79.60%,相当VC和食品抗氧化剂BHT抗自由基抑制率的81.02%和95.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酮化合物 紫外光谱 DPPH 抗氧活性
下载PDF
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Ⅰ.银杏黄酮化合物的提取 被引量:28
6
作者 张春秀 胡小玲 +1 位作者 卢锦花 岳红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54-456,共3页
The factors which effect the water leaching of Ginkgo flavones from Ginkgo leaves are discussed,with respect to the leaching temperatures,solvents,pHs,and the leaching times.The best conditions used for water leaching... The factors which effect the water leaching of Ginkgo flavones from Ginkgo leaves are discussed,with respect to the leaching temperatures,solvents,pHs,and the leaching times.The best conditions used for water leaching were determ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 黄酮化合物 水浸取 提取 分离 植物药
下载PDF
黄酮化合物抗菌机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7
作者 柯春林 任茂生 +3 位作者 王娣 谢海伟 黄斌 赵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88-391,共4页
抗生素耐药是一个重大的全球性问题,迫切需要开发新的抗菌治疗药物。黄酮是植物源化合物,具有潜在的抗菌活性,其可能作用机制为直接的抑菌作用,与抗生素的协同作用,抑制细菌的毒力因子,如群体感应信号受体、酶和毒素,在细胞水平上抑制... 抗生素耐药是一个重大的全球性问题,迫切需要开发新的抗菌治疗药物。黄酮是植物源化合物,具有潜在的抗菌活性,其可能作用机制为直接的抑菌作用,与抗生素的协同作用,抑制细菌的毒力因子,如群体感应信号受体、酶和毒素,在细胞水平上抑制细菌生物膜的形成,抑制细菌粘附到宿主受体,中和细胞毒作用。本文介绍了近几年来黄酮化合物抗菌机理的最新进展,为天然抗菌药物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酮化合物 抗菌活性 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黄花蒿中的黄酮化合物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杨国恩 宝丽 +4 位作者 张晓琦 王英 李茜 张维库 叶文才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683-1686,共4页
目的:研究黄花蒿中的黄酮化合物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层析分离纯化,利用理化数据和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用ORAC方法评价化合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从广西产黄花蒿全草中分离鉴定了5个黄酮化合物... 目的:研究黄花蒿中的黄酮化合物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层析分离纯化,利用理化数据和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用ORAC方法评价化合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从广西产黄花蒿全草中分离鉴定了5个黄酮化合物:5-羟基-3,7,4′-三甲氧基黄酮(1)、5-羟基-6,7,3′,4′-四甲氧基黄酮醇(2)、艾纳香素(3)、5,4′-二羟基-3,7,3′-三甲氧基黄酮(4)、槲皮素(5);化合物15均能抑制AAPH诱导荧光衰减速度。结论:化合物13系首次从黄花蒿中分得;化合物15均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蒿 黄酮化合物 ORAC法 抗氧化活性
原文传递
HPLC测定不同产地黄芩中黄酮化合物的含量 被引量:40
9
作者 宋双红 张媛 王喆之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598-600,共3页
关键词 HPLC测定 芩苷 含量测定 不同产地 黄酮化合物 芩素 化合物 2005年版 HPLC分析 药用植物资源
下载PDF
黄酮化合物的合成新方法 被引量:17
10
作者 汤立军 张淑芬 +1 位作者 杨锦宗 高文涛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882-889,共8页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广泛而重要的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 ,其化学合成研究受到普遍重视 .经典的合成方法主要是查耳酮路线和 β 丙二酮路线 .近年来有很多新技术、新方法在黄酮化合物合成中得到了巧妙的应用 .对近年来出现的新的改进的Baker V...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广泛而重要的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 ,其化学合成研究受到普遍重视 .经典的合成方法主要是查耳酮路线和 β 丙二酮路线 .近年来有很多新技术、新方法在黄酮化合物合成中得到了巧妙的应用 .对近年来出现的新的改进的Baker Venkataraman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酮化合物 合成 查耳路线 β-丙二路线 催化羰基化闭环法 改进Baker-Venkataraman法 植物
下载PDF
植物黄酮化合物生物合成、积累及调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11
作者 周明 沈勇根 +3 位作者 朱丽琴 艾啸威 曾璟 杨洪烨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216-221,共6页
近年来,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快速发展,黄酮化合物合成与调控的研究取得较大的进展,总结了黄酮化合物在植物体内的合成途径与积累规律,重点归纳了光照、温度、水分、矿物质、盐胁迫、紫外辐射等环境因子与生物因子及调控基因对植物黄酮... 近年来,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快速发展,黄酮化合物合成与调控的研究取得较大的进展,总结了黄酮化合物在植物体内的合成途径与积累规律,重点归纳了光照、温度、水分、矿物质、盐胁迫、紫外辐射等环境因子与生物因子及调控基因对植物黄酮合成的影响,最后讨论了植物黄酮化合物合成及调控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酮化合物 生物合成 积累 调控
下载PDF
青钱柳黄酮化合物结构及含量 被引量:14
12
作者 谢明勇 余迎利 +2 位作者 王远兴 易醒 王小如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9-52,共4页
研究了我国特有的胡桃科植物青钱柳(Cyclocaryapaliurus(Batal.)Iljinsk.)叶中的黄酮化合物结构及含量分布。采用溶剂萃取及各种色谱技术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方法鉴定其结构。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青钱柳中的山柰酚、槲... 研究了我国特有的胡桃科植物青钱柳(Cyclocaryapaliurus(Batal.)Iljinsk.)叶中的黄酮化合物结构及含量分布。采用溶剂萃取及各种色谱技术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方法鉴定其结构。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青钱柳中的山柰酚、槲皮素和异槲皮苷的含量进行了测定。色谱条件为AlltimaC18柱(5μm,150×4.6mm),流动相A为H2O:HOAc=98:2,流动相B为CH3CN。洗脱程序为:8%B→30min→50%B→5min→50%B→5min→8%B。检测波长为360nm,流速为0.6mL/min。该方法的平均回收率和RSD为98.6%和1.57%。首次从青钱柳中分离得到3个黄酮单体化合物:山柰酚(kaempferol,I)、槲皮素(quercetin,Ⅱ)和异槲皮苷(isoquercitrin,Ⅲ),其在甲醇和水提取物中的含量分别为:山柰酚0.0387%,0.0337%;槲皮素0.0615%,0.0603;异槲皮苷0.543%,0.4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钱柳 中药 黄酮化合物 化学结构 含量测定 山奈酚 槲皮素 异槲皮苷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水松叶黄酮化合物的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向瑛 郑庆安 +3 位作者 张灿奎 姚喜花 卢大炎 屠治本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588-589,共2页
关键词 水松叶 黄酮化合物 化学成分 槲皮素
下载PDF
瑶药黄酮化合物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王辉 李药兰 +4 位作者 沈伟哉 郭国庆 江振友 岑颖洲 范兆永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980-984,共5页
目的:研究瑶族药用植物中黄酮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并初步分析它们的构效关系。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吸收减少实验,测定6个黄酮化合物对2种正常细胞的毒性和对7种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结果:6种化合物中,圣草苷、柚皮苷... 目的:研究瑶族药用植物中黄酮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并初步分析它们的构效关系。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吸收减少实验,测定6个黄酮化合物对2种正常细胞的毒性和对7种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结果:6种化合物中,圣草苷、柚皮苷、槲皮素和槲皮苷对2种正常细胞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和人黑色素细胞MC基本不显示出毒性,柚皮素对这2种细胞的毒性都较大,而圣草酚对Vero细胞毒性很小,对MC细胞的毒性非常大。柚皮素有较广谱的抗肿瘤活性,它对7个受试肿瘤细胞都显示出较强的增殖抑制,尤其对乳腺癌细胞MCF-7的半数抑制浓度达到了50μg/m l。在7种肿瘤细胞中,MCF-7和肝癌细胞HepG2对受试黄酮化合物最为敏感,两者都被圣草酚、柚皮素和槲皮素以较低浓度有效地抑制。这些化合物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都显示出浓度依赖性。结论:圣草酚、柚皮素和槲皮素对肿瘤细胞的生长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而它们的葡萄糖苷的细胞毒性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酮化合物 抗肿瘤 MTT法
下载PDF
竹叶黄酮化合物季节变化规律 被引量:9
15
作者 吕兆林 任美玲 +2 位作者 欧阳呓林 林西 张柏林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1-84,共4页
对毛竹、苦竹、绿竹及黄甜竹竹叶黄酮类化合物一年四季变化规律的研究表明,4种竹叶总黄酮含量在3~13.1mg/g干竹叶之间;从秋季、冬季、春季至夏季,4种竹叶总黄酮含量呈上升的趋势,每种竹叶中主要黄酮化合物的含量变化与该种竹叶总黄酮... 对毛竹、苦竹、绿竹及黄甜竹竹叶黄酮类化合物一年四季变化规律的研究表明,4种竹叶总黄酮含量在3~13.1mg/g干竹叶之间;从秋季、冬季、春季至夏季,4种竹叶总黄酮含量呈上升的趋势,每种竹叶中主要黄酮化合物的含量变化与该种竹叶总黄酮变化的趋势一致。竹叶中所含黄酮化合物的种类与竹种有关,毛竹叶中以单碳苷黄酮居多,苦竹叶中氧碳双苷及双碳苷黄酮占的比例较高,绿竹叶中双碳苷黄酮占的比例较高,黄甜竹叶中氧碳双苷黄酮占的比例较大,不同类型的黄酮化合物含量从秋季至夏季的变化幅度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叶 黄酮化合物 季节 变化规律
下载PDF
葱属植物甾体化合物及黄酮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5
16
作者 刘丽娟 刘银燕 杨晓虹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67-371,共5页
目的 概述近 5年来葱属植物中甾体化合物及黄酮化合物的化学、药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方法 查阅国内外资料并进行汇总、综述。结果 近年来从葱属植物中分离大量具生物活性的甾体化合物及黄酮化合物。结论 这两类化合物是葱属植物中... 目的 概述近 5年来葱属植物中甾体化合物及黄酮化合物的化学、药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方法 查阅国内外资料并进行汇总、综述。结果 近年来从葱属植物中分离大量具生物活性的甾体化合物及黄酮化合物。结论 这两类化合物是葱属植物中重要的活性成分 ,是开发防治心血管疾病和抗肿瘤药物的重要依据 ,应结合药理实验进一步研究构效关系及作用机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葱属植物 甾体化合物 黄酮化合物
下载PDF
12种黄酮化合物油水分配系数的测定 被引量:10
17
作者 张慧杰 王萌 +3 位作者 陈丽娜 刘亚男 任晓亮 戚爱棣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708-1711,共4页
目的测定12种黄酮化合物的油水分配系数。方法采用经典摇瓶法与HPLC法测定油水分配系数,并进行比较。结果白杨素、芹菜素、木犀草素、山柰酚、桑色素、杨梅素、橙皮素、柚皮素、花旗松素、二氢杨梅素、刺芒柄花素、大豆黄素的Log P值分... 目的测定12种黄酮化合物的油水分配系数。方法采用经典摇瓶法与HPLC法测定油水分配系数,并进行比较。结果白杨素、芹菜素、木犀草素、山柰酚、桑色素、杨梅素、橙皮素、柚皮素、花旗松素、二氢杨梅素、刺芒柄花素、大豆黄素的Log P值分别为4.38、2.69、2.89、4.87、4.62、4.23、2.44、3.77、1.76、1.36、4.15、3.88。结论花旗松素与二氢杨梅素在体内能被较好地吸收,透过生物膜能力良好,而芹菜素、木犀草素和橙皮素亲脂性较强。黄酮化合物的油水分配系数与其结构有着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酮化合物 油水分配系数 经典摇瓶法 HPLC
下载PDF
柑橘类黄酮化合物的提取及定量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8
作者 秦艳 冯卫华 +2 位作者 白卫东 刘丽微 钱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403-406,413,共5页
柑橘类水果是全世界最大宗产量的水果之一,且含有较多的生物活性成分,尤其以黄酮类化合物居多。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活性物质,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因此从柑橘类水果中提取和测定黄酮类化合物,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详细介绍了近几年... 柑橘类水果是全世界最大宗产量的水果之一,且含有较多的生物活性成分,尤其以黄酮类化合物居多。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活性物质,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因此从柑橘类水果中提取和测定黄酮类化合物,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详细介绍了近几年来柑橘类黄酮化合物的提取方法和定量分析方法,为黄酮类化合物研究工作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黄酮化合物 提取方法 定量分析方法
原文传递
巴天酸模中的黄酮化合物 被引量:10
19
作者 苏跃增 高黎明 +2 位作者 郑旭东 郑尚珍 沈序维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0年第3期50-52,共3页
从巴天酸模 (PolygonumRumexPatientiaL .)的全草中分离得到 5个黄酮化合物 ,经化学方法和各种光谱数据鉴定了其结构 ,分别是山奈酚 (kaempferol,Ⅰ) ,槲皮素 3 O β D 葡萄糖甙 (quercetin 3 O β D glucoside ,Ⅱ) ,异鼠李素 (isorha... 从巴天酸模 (PolygonumRumexPatientiaL .)的全草中分离得到 5个黄酮化合物 ,经化学方法和各种光谱数据鉴定了其结构 ,分别是山奈酚 (kaempferol,Ⅰ) ,槲皮素 3 O β D 葡萄糖甙 (quercetin 3 O β D glucoside ,Ⅱ) ,异鼠李素 (isorhamnetin ,Ⅲ ) ,山奈素 3 O β D 葡萄糖甙 (kaempferol 3 O β D glucoside ,Ⅳ )和 5 羟基 4′ 甲氧基黄酮 7 O β 芸香糖甙 ( 5 hydro 4′ methyoxyflavanone 7 O β rutinoside ,Ⅴ ) .化合物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天酸模 黄酮化合物 化学成分 蓼科
下载PDF
芦笋废弃物中黄酮化合物的结构鉴定及其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马越 宋佳 +2 位作者 张超 钱海峰 赵晓燕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94-96,共3页
以芦笋废弃物为原料,提取其黄酮类化合物,并采用AB-8进行纯化。HPLC-MS/MS鉴定结果显示芦笋废弃物中黄酮主要有三种,分别为香叶木素、槲皮素-3-芸香糖葡萄糖苷(R2)和芦丁。揭示温度、pH、氧化剂、光照对R2和芦丁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以芦笋废弃物为原料,提取其黄酮类化合物,并采用AB-8进行纯化。HPLC-MS/MS鉴定结果显示芦笋废弃物中黄酮主要有三种,分别为香叶木素、槲皮素-3-芸香糖葡萄糖苷(R2)和芦丁。揭示温度、pH、氧化剂、光照对R2和芦丁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芦笋黄酮应避光,或在中性无氧化剂的溶液状态下保存或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笋废弃物 黄酮化合物 结构鉴定 稳定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