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既往认为黄韧带骨化在人群中罕见发生,随着研究深入,发现其发病率逐渐上升,这引起大量学者的研究兴趣。目的:通过检索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核心集自1999年以来的有关黄韧带骨化的研究成果,使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背景:既往认为黄韧带骨化在人群中罕见发生,随着研究深入,发现其发病率逐渐上升,这引起大量学者的研究兴趣。目的:通过检索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核心集自1999年以来的有关黄韧带骨化的研究成果,使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回顾黄韧带骨化的研究历史,指示重要文献,梳理研究热点,为学者寻找研究方向提供思路。方法:以Web of Science核心集数据库为主,搜索并筛选黄韧带骨化相关论文,使用VOSviewer 1.6.19和CiteSpace 6.2.R6软件对年度发文量、研究国家、机构、被引文献、期刊、作者和关键词等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与结论:①共纳入347篇文献,自1999年发文量呈螺旋上升,中国研究较日本起步晚,但是发文量后来居上,北京大学是发文量最多的机构,北京大学的陈仲强教授是发文量最多的学者。②被引用最多的10篇文献中5篇都与黄韧带骨化的手术治疗有关。③去除与研究主题直接相关的关键词,综合词频和中介中心性的结果发现,“胸椎脊髓病”“硬膜骨化”“微创手术”“后纵韧带骨化”处于领域研究的核心地位。④关键词聚类分析显示,黄韧带骨化的临床表现和手术治疗在疾病的研究中占比较大。⑤关键词时间线图及关键词突现分析显示,“微创手术”作为关键词出现在2015年前后,是突现强度最高的关键词,也是突现开始时间最晚的关键词,2019年开始受到学者广泛关注,关键词“硬膜骨化”的突现尚未结束。⑥黄韧带骨化的手术治疗一直处于研究前沿,微创手术方式的开发和研究、黄韧带骨化继发硬膜骨化的研究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Delta大通道脊柱内镜下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技术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2年1月潍坊市人民医院采用Delta大通道脊柱内镜治疗的13例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其中男6例,女7例;年龄55~69岁,平均(6...目的探讨Delta大通道脊柱内镜下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技术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2年1月潍坊市人民医院采用Delta大通道脊柱内镜治疗的13例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其中男6例,女7例;年龄55~69岁,平均(62.62±4.01)岁。记录患者基本信息及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并在术后1个月、6个月进行随访,记录术前术后改良日本骨科协会评分(modified 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mJOA)、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感觉评分(ASIA sense score,ASS)和双下肢运动评分(ASIA motor score,AMS)变化情况。以mJOA评分计算术后6个月随访时的改善率(recover rate,RR)及优良率,对RR与性别、年龄、术前mJOA评分、影像学分型及病程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平均手术时间为(108.46±16.12)min,平均出血量(23.46±7.47)mL,平均住院时间(6.08±0.86)d。术后随访时间为6~35个月,平均(16.77±9.33)个月,术后1个月及6个月随访时,mJOA、ASS、AMS评分均优于术前(P<0.05),平均RR为(55.69±19.73)%,优良率为69.23%。RR与术前病程呈负相关(P<0.001),与术前mJOA评分呈正相关(P=0.029),与性别、年龄、影像学分型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Delta大通道脊柱内镜技术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安全可靠,具有术后恢复快、创伤小、出血量少等优势,短期效果良好。展开更多
黄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 the ligamentum flavum, OLF)是导致胸腰椎椎管狭窄的重要病因,以往由胸腰椎黄韧带骨化所致胸腰椎椎管狭窄的病例并不多见。然而,随着中国居民健康意识及影像学技术的发展,黄韧带骨化所致椎管狭窄的病例越...黄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 the ligamentum flavum, OLF)是导致胸腰椎椎管狭窄的重要病因,以往由胸腰椎黄韧带骨化所致胸腰椎椎管狭窄的病例并不多见。然而,随着中国居民健康意识及影像学技术的发展,黄韧带骨化所致椎管狭窄的病例越来越多的被发现。黄韧带骨化可合并硬脊膜粘连,因而增加相关手术风险及术后并发症的可能。梳理阐明黄韧带骨化的危险因素,对认识此种疾病并拓展新的诊疗思路至关重要,故本文对韧带骨化的高危因素进行综述。展开更多
胸椎黄韧带骨化症(thoracic ossification of the ligamentum flavum,TOLF)是造成胸椎管狭窄和脊髓压迫的主要疾病,高达51%因胸段脊髓压迫需要手术的病人与黄韧带骨化相关[1],其特征为胸椎黄韧带的异位骨化。TOLF以东亚地区多见[2],国...胸椎黄韧带骨化症(thoracic ossification of the ligamentum flavum,TOLF)是造成胸椎管狭窄和脊髓压迫的主要疾病,高达51%因胸段脊髓压迫需要手术的病人与黄韧带骨化相关[1],其特征为胸椎黄韧带的异位骨化。TOLF以东亚地区多见[2],国内人群发病率为3.8%~63.9%[3~5]。主要症状为胸背部疼痛、胸部束带感、下肢麻木、乏力,严重时可出现步态异常、下肢痉挛性瘫痪等。若病人出现脊髓压迫症状,保守治疗往往效果不佳,建议早期行减压手术治疗[2,6]。开放性手术是目前治疗TOLF的主流,但是创伤大、费用高、恢复时间长。随着脊柱内镜技术的成熟,采用脊柱内镜手术是治疗TOLF的一个发展方向。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21年11月至2022年2月我科在CT引导下经皮后路脊柱内镜治疗TOLF 6例,取得明显的疗效,总结了一定的经验。现报告如下。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胸椎黄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ligamentum flavum,OLF)的手术治疗方法及其术后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5月至2008年9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39例胸椎OLF患者,其中30例采用"揭盖"式全椎板切除减压,9例采...目的探讨胸椎黄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ligamentum flavum,OLF)的手术治疗方法及其术后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5月至2008年9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39例胸椎OLF患者,其中30例采用"揭盖"式全椎板切除减压,9例采用改良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及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随访术后脊髓功能恢复情况,分析术前病程、术前JOA评分(日本矫形外科学会,11分)、硬化节段、CT分型、脊髓信号改变与术后疗效的关系。结果39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在10个月~8年,平均54个月。根据JOA评分标准进行术前和术后的疗效评价。术后疗效评价为优19例、良14例、可6例,优良率达84.6%。术前病程短,JOA评分高,单节段骨化,CT分型为外侧型及矢状位T2加权像髓内信号无改变的病例术后疗效好。结论"揭盖"式全椎板切除减压和改良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是治疗胸椎OLF可靠、有效的手术方式。患者术前病程、术前JOA评分、硬化节段、CT分型及压迫节段MRI示脊髓信号有无改变是影响术后疗效的主要因素。展开更多
文摘背景:既往认为黄韧带骨化在人群中罕见发生,随着研究深入,发现其发病率逐渐上升,这引起大量学者的研究兴趣。目的:通过检索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核心集自1999年以来的有关黄韧带骨化的研究成果,使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回顾黄韧带骨化的研究历史,指示重要文献,梳理研究热点,为学者寻找研究方向提供思路。方法:以Web of Science核心集数据库为主,搜索并筛选黄韧带骨化相关论文,使用VOSviewer 1.6.19和CiteSpace 6.2.R6软件对年度发文量、研究国家、机构、被引文献、期刊、作者和关键词等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与结论:①共纳入347篇文献,自1999年发文量呈螺旋上升,中国研究较日本起步晚,但是发文量后来居上,北京大学是发文量最多的机构,北京大学的陈仲强教授是发文量最多的学者。②被引用最多的10篇文献中5篇都与黄韧带骨化的手术治疗有关。③去除与研究主题直接相关的关键词,综合词频和中介中心性的结果发现,“胸椎脊髓病”“硬膜骨化”“微创手术”“后纵韧带骨化”处于领域研究的核心地位。④关键词聚类分析显示,黄韧带骨化的临床表现和手术治疗在疾病的研究中占比较大。⑤关键词时间线图及关键词突现分析显示,“微创手术”作为关键词出现在2015年前后,是突现强度最高的关键词,也是突现开始时间最晚的关键词,2019年开始受到学者广泛关注,关键词“硬膜骨化”的突现尚未结束。⑥黄韧带骨化的手术治疗一直处于研究前沿,微创手术方式的开发和研究、黄韧带骨化继发硬膜骨化的研究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
文摘目的探讨Delta大通道脊柱内镜下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技术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2年1月潍坊市人民医院采用Delta大通道脊柱内镜治疗的13例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其中男6例,女7例;年龄55~69岁,平均(62.62±4.01)岁。记录患者基本信息及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并在术后1个月、6个月进行随访,记录术前术后改良日本骨科协会评分(modified 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mJOA)、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感觉评分(ASIA sense score,ASS)和双下肢运动评分(ASIA motor score,AMS)变化情况。以mJOA评分计算术后6个月随访时的改善率(recover rate,RR)及优良率,对RR与性别、年龄、术前mJOA评分、影像学分型及病程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平均手术时间为(108.46±16.12)min,平均出血量(23.46±7.47)mL,平均住院时间(6.08±0.86)d。术后随访时间为6~35个月,平均(16.77±9.33)个月,术后1个月及6个月随访时,mJOA、ASS、AMS评分均优于术前(P<0.05),平均RR为(55.69±19.73)%,优良率为69.23%。RR与术前病程呈负相关(P<0.001),与术前mJOA评分呈正相关(P=0.029),与性别、年龄、影像学分型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Delta大通道脊柱内镜技术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安全可靠,具有术后恢复快、创伤小、出血量少等优势,短期效果良好。
文摘黄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 the ligamentum flavum, OLF)是导致胸腰椎椎管狭窄的重要病因,以往由胸腰椎黄韧带骨化所致胸腰椎椎管狭窄的病例并不多见。然而,随着中国居民健康意识及影像学技术的发展,黄韧带骨化所致椎管狭窄的病例越来越多的被发现。黄韧带骨化可合并硬脊膜粘连,因而增加相关手术风险及术后并发症的可能。梳理阐明黄韧带骨化的危险因素,对认识此种疾病并拓展新的诊疗思路至关重要,故本文对韧带骨化的高危因素进行综述。
文摘胸椎黄韧带骨化症(thoracic ossification of the ligamentum flavum,TOLF)是造成胸椎管狭窄和脊髓压迫的主要疾病,高达51%因胸段脊髓压迫需要手术的病人与黄韧带骨化相关[1],其特征为胸椎黄韧带的异位骨化。TOLF以东亚地区多见[2],国内人群发病率为3.8%~63.9%[3~5]。主要症状为胸背部疼痛、胸部束带感、下肢麻木、乏力,严重时可出现步态异常、下肢痉挛性瘫痪等。若病人出现脊髓压迫症状,保守治疗往往效果不佳,建议早期行减压手术治疗[2,6]。开放性手术是目前治疗TOLF的主流,但是创伤大、费用高、恢复时间长。随着脊柱内镜技术的成熟,采用脊柱内镜手术是治疗TOLF的一个发展方向。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21年11月至2022年2月我科在CT引导下经皮后路脊柱内镜治疗TOLF 6例,取得明显的疗效,总结了一定的经验。现报告如下。
文摘目的探讨胸椎黄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ligamentum flavum,OLF)的手术治疗方法及其术后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5月至2008年9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39例胸椎OLF患者,其中30例采用"揭盖"式全椎板切除减压,9例采用改良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及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随访术后脊髓功能恢复情况,分析术前病程、术前JOA评分(日本矫形外科学会,11分)、硬化节段、CT分型、脊髓信号改变与术后疗效的关系。结果39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在10个月~8年,平均54个月。根据JOA评分标准进行术前和术后的疗效评价。术后疗效评价为优19例、良14例、可6例,优良率达84.6%。术前病程短,JOA评分高,单节段骨化,CT分型为外侧型及矢状位T2加权像髓内信号无改变的病例术后疗效好。结论"揭盖"式全椎板切除减压和改良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是治疗胸椎OLF可靠、有效的手术方式。患者术前病程、术前JOA评分、硬化节段、CT分型及压迫节段MRI示脊髓信号有无改变是影响术后疗效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