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5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管黏液表皮样癌86例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
1
作者 赵若华 宋昕 +18 位作者 赵学科 秦富强 李爱丽 王献增 王五洲 郭威 李吉林 马磊 徐全晓 孙慧 蒋宁宁 丁倩倩 朱佳仪 李秀敏 鲍启德 库建伟 张冬云 纪爱芳 王立东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24,共4页
目的:探讨食管黏液表皮样癌(EME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选择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食管癌重点开放实验室70万例食管癌患者临床病理和随访(1973至今)大资料库中2001年1月至2020年12月确诊的86例原发性EMEC患者,男60例,... 目的:探讨食管黏液表皮样癌(EME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选择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食管癌重点开放实验室70万例食管癌患者临床病理和随访(1973至今)大资料库中2001年1月至2020年12月确诊的86例原发性EMEC患者,男60例,女26例,年龄44~78岁。采用Kaplan-Meier法生存曲线并行Log-rank检验;采用Cox回归分析EMEC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有、无淋巴结转移患者,年龄≥65岁和<65岁患者生存曲线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结果显示年龄≥65岁[HR(95%CI)为2.357(1.300~4.274)]和有淋巴结转移[HR(95%CI)为2.262(1.275~4.012)]是EME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和淋巴结转移是EMEC预后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黏液表皮样癌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下载PDF
12例Warthin瘤样黏液表皮样癌影像学分析
2
作者 陈倩倩 余强 +1 位作者 孙晶晶 熊屏 《上海口腔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219-224,共6页
目的:总结Warthin瘤样黏液表皮样癌(Warthin-like mucoepidermoid carcinoma,WT-MEC)的超声、CT和MRI表现,探讨其影像学特点,为临床术前诊断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21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12例经... 目的:总结Warthin瘤样黏液表皮样癌(Warthin-like mucoepidermoid carcinoma,WT-MEC)的超声、CT和MRI表现,探讨其影像学特点,为临床术前诊断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21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12例经病理明确诊断的WT-MEC患者的临床信息和超声、CT、MRI资料,回顾性总结其具体特征。结果:12例WT-MEC患者中,男7例,女5例,平均年龄为(42.7±16)岁。7例行超声检查,6例行CT检查,2例行MRI检查。所有肿瘤均表现为腮腺内单发肿块。91.7%(11/12)的病灶(91.7%)边界清晰,83.3%(10/12)的病灶呈囊实性肿块。在超声上,71.4%(5/7)的病变表现为囊实性混合回声、85.7%(6/7)血流不丰富、85.7%(6/7)后方回声增强。在CT上,所有病变(6/6,100%)呈软组织密度肿块,不均匀强化(5/6,83.3%)。在MRI上,肿瘤在平扫T1WI呈低信号或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T1WI呈不均匀强化。结论:WT-MEC多表现为单发、边界清晰、无钙化的囊实性肿块。肿瘤内多发、大小不等的囊性部分是其影像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rthin瘤黏液表皮样癌 腮腺 超声 CT MRI
原文传递
原发性肝脏黏液表皮样癌4例临床病理分析并文献复习
3
作者 顾倩 王小明 +4 位作者 卢林明 黄曦 李佳嘉 汪向明 郭娜娜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05-1311,共7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脏黏液表皮样癌(primary mucoepidermoid carcinoma of the liver,PMCL)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PMCL患者的病史、临床资料、病理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等。结果4例肿瘤均位于左半肝,单发;镜下瘤细胞由...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脏黏液表皮样癌(primary mucoepidermoid carcinoma of the liver,PMCL)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PMCL患者的病史、临床资料、病理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等。结果4例肿瘤均位于左半肝,单发;镜下瘤细胞由三种细胞构成:表皮样细胞、中间细胞、黏液细胞,所占比例各有不同。免疫表型:肿瘤细胞CA199、CK19弥漫强阳性,黏液细胞CEA局灶阳性,CK7主要表达于表皮样细胞及黏液细胞,CK5/6、p40、p63表达于表皮样细胞及中间细胞;特殊染色AB、PAS、黏液卡红染色证实黏液细胞存在,Ki67增殖指数30%~40%。FISH检测:4例PMCL均未检测到MAML2基因断裂重排,1例肿瘤发生MAML2基因扩增。结论PMCL发病率低,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极易误诊,诊断时需与胆管腺癌、腺鳞癌等相鉴别,且无明确的标准治疗方案,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黏液表皮样癌 临床病理特征 分子病理学
下载PDF
11例原发性肺黏液表皮样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4
作者 聂小 刘益飞 +3 位作者 毛海峰 王伟 张青 刘颖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83-187,共5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肺黏液表皮样癌(PMEC)的临床病理及分子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2005年1月至2021年12月经手术切除并确诊为PME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1例患者中,男性7例,女性4例;年龄19~58岁,中位年龄33岁;肿瘤...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肺黏液表皮样癌(PMEC)的临床病理及分子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2005年1月至2021年12月经手术切除并确诊为PME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1例患者中,男性7例,女性4例;年龄19~58岁,中位年龄33岁;肿瘤均发生于段及段以上支气管,临床以支气管刺激症状为主。胸部CT显示10例为边界尚清晰的类圆形结节,1例显示为不规则肿块,5例伴有浅分叶。11例肿块增强扫描后均显示轻-中度的不均匀强化,肿块内有钙化者5例。1例组织学分级为高级别PMEC,10例为低级别PMEC。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瘤细胞CK7、p63及p40阳性,TTF1、NapsinA、CK20和SMA阴性,增殖指数Ki-67约4%~28%。特殊染色示黏液细胞PAS阳性。6例患者行MAML2的FISH检测,4例患者显示MAML2基因重排阳性。11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3例术后辅助化疗。8例患者随访8~144个月,1例高级别PMEC复发。结论 PMEC是一种罕见肿瘤,其诊断需结合病理组织学特点和免疫组化,FISH检测到MAML2基因易位,主要依据术后组织病理,手术是治疗的主要方法,其预后与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液表皮样癌 病理 临床特征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低分化原发性甲状腺黏液表皮样癌1例
5
作者 刘玉娟 李永团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17-119,共3页
黏液表皮样癌通常发生在唾液腺,是唾液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但极少原发于甲状腺^([1])。原发性甲状腺黏液表皮样癌(primary mucoepidermoid carcinoma of the thyroid gland, TMEC)是一种罕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通常以恶性鳞状细胞和黏液... 黏液表皮样癌通常发生在唾液腺,是唾液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但极少原发于甲状腺^([1])。原发性甲状腺黏液表皮样癌(primary mucoepidermoid carcinoma of the thyroid gland, TMEC)是一种罕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通常以恶性鳞状细胞和黏液细胞混合为特征^([2])。国内暂无相关报道。本文报道1例罕见的高度恶性TMEC,同时结合国外相关文献总结该疾病的临床特点、组织病理学特征、诊疗方法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液表皮样癌 甲状腺恶性肿瘤 文献总结 鳞状细胞 唾液腺 黏液细胞 诊疗方法
下载PDF
周围型肺黏液表皮样癌1例
6
作者 高佳瑶 燕晶晶 +2 位作者 龙泓 于晶 伍建林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6期179-180,共2页
患者男性,58岁。因“检查发现双肺多发结节10余年,复查增大3个月”为主诉入院。10年来患者规律复查胸部CT,结节未见明显变化,3个月前于外院复查胸部CT发现右肺下叶结节增大。患者自发病以来,无发热,无咳嗽咳痰,无咯血,无胸闷气短,无呼... 患者男性,58岁。因“检查发现双肺多发结节10余年,复查增大3个月”为主诉入院。10年来患者规律复查胸部CT,结节未见明显变化,3个月前于外院复查胸部CT发现右肺下叶结节增大。患者自发病以来,无发热,无咳嗽咳痰,无咯血,无胸闷气短,无呼吸困难,体重无明显变化。饮酒30年,吸烟30余年。实验室检查:癌胚抗原6.78 ng/ml(正常值:0~5 n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液表皮样癌 周围型 影像学表现
下载PDF
涎腺Warthin瘤样黏液表皮样癌临床病理学分析与文献复习
7
作者 李文华 杜艳 +3 位作者 袁静萍 何惠华 阎红琳 陈芳芳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4年第7期653-655,658,共4页
目的探讨涎腺Warthin瘤样黏液表皮样癌(WT-ME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鉴别诊断及分子生物学特点。方法应用光学显微镜、免疫组织化学、FISH检测等方法分析WT-MEC的临床病理特点,并总结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性,32岁,因发现右耳垂下包块一年... 目的探讨涎腺Warthin瘤样黏液表皮样癌(WT-ME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鉴别诊断及分子生物学特点。方法应用光学显微镜、免疫组织化学、FISH检测等方法分析WT-MEC的临床病理特点,并总结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性,32岁,因发现右耳垂下包块一年余入院。光镜下肿瘤边界清楚,主要由囊状、乳头状、管状上皮细胞和淋巴样间质两种成分构成。上皮细胞多为复层,弱嗜酸性,部分区域腔面侧细胞排列规则,呈腺上皮形态,另见少量黏液细胞。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肿瘤上皮全层表达CK7、CK19,基底侧细胞表达p40,Ki-67增殖指数约2%,不表达SMA、S-100、SOX10,FISH检测肿瘤存在MAML2基因重排。结论涎腺WT-MEC是MEC的一种罕见特殊亚型,形态与免疫表型均与Warthin瘤鉴别困难,FISH检测MAML2基因重排阳性是诊断的金标准。由于二者良恶性不同,预后不同,正确识别二者对患者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rthin瘤黏液表皮样癌 涎腺 WARTHIN瘤 诊断
原文传递
儿童涎腺透明细胞变异型黏液表皮样癌1例
8
作者 潘越 张玉杰 张淑坤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46-748,共3页
黏液表皮样癌(mucoepidermoid carcinoma,MEC)是儿童与年轻人中最常见的涎腺来源的恶性肿瘤,男女比例约为3∶2。经典的MEC由黏液细胞、表皮样细胞及中间细胞按照不同比例组成,除经典的3种细胞成分外还存在一些少见亚型,其中透明细胞亚... 黏液表皮样癌(mucoepidermoid carcinoma,MEC)是儿童与年轻人中最常见的涎腺来源的恶性肿瘤,男女比例约为3∶2。经典的MEC由黏液细胞、表皮样细胞及中间细胞按照不同比例组成,除经典的3种细胞成分外还存在一些少见亚型,其中透明细胞亚型是指肿瘤中透明细胞的比例超过其他3种经典型细胞成分的亚型。分子遗传学方面,多数MEC存在CRTC1/MAML2基因融合。本文报道1例发生于儿童腭部黏膜的透明细胞型中分化ME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液表皮样癌 透明细胞亚型 临床病理 鉴别诊断
下载PDF
以腹胀为首发症状的胆囊黏液表皮样癌1 例并临床病理分析
9
作者 周盈 陈乡 +1 位作者 杨茜 向世强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4年第10期985-988,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胆囊黏液表皮样癌的病理特征,提高对其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对1例胆囊黏液表皮样癌病例进行临床病史采集、观察肿瘤组织学形态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表达情况,结合文献复习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组织学显示肿瘤主要由表皮样细胞... 目的探讨原发胆囊黏液表皮样癌的病理特征,提高对其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对1例胆囊黏液表皮样癌病例进行临床病史采集、观察肿瘤组织学形态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表达情况,结合文献复习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组织学显示肿瘤主要由表皮样细胞、黏液细胞和中间细胞混合组成,三者之间没有明确的分界,肿瘤细胞排列成腺管和实性巢团样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肿瘤细胞CK7、CK19、P63均阳性,Ki⁃67增殖指数约15%,阿尔辛蓝染色显示肿瘤细胞分泌黏液蛋白。病理诊断为胆囊黏液表皮样癌。结论发生于胆囊的黏液表皮样癌临床上较为罕见,其特征的组织学形态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有助于其诊断及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液表皮样癌 胆囊 临床病理分析 免疫组织化学 分子病理学
原文传递
儿童肺黏液表皮样癌的CT表现分析
10
作者 杨小倩 倪世家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12期113-115,共3页
目的:分析儿童肺黏液表皮样癌(PMEC)的影像表现与临床病理结果,为早诊断、早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2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9例PMEC患儿的临床资料及计算机断层扫描(CT)影像资... 目的:分析儿童肺黏液表皮样癌(PMEC)的影像表现与临床病理结果,为早诊断、早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2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9例PMEC患儿的临床资料及计算机断层扫描(CT)影像资料。结果:本组病例PMEC的CT表现为气管及主支气管腔内的软组织结节或肿块,以主支气管及叶支气管为主,病变强化方式不一,部分可见钙化。支气管阻塞可引起阻塞性肺炎或肺不张、支气管扩张或黏液栓形成。结论:儿童PMEC的CT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认识这些征象有助于提高诊断率及评估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支气管肿瘤 黏液表皮样癌 CT
下载PDF
HRCT在不同级别肺黏液表皮样癌中的鉴别诊断价值
11
作者 李红 沈洁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8期28-32,36,共6页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CT(HRCT)在不同级别肺黏液表皮样癌(PMEC)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22年12月南京市胸科医院收治的30例PMEC患者的资料。患者术前均行HRCT平扫和增强检查,基于术后病理分为低级别组(n=16)、高级...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CT(HRCT)在不同级别肺黏液表皮样癌(PMEC)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22年12月南京市胸科医院收治的30例PMEC患者的资料。患者术前均行HRCT平扫和增强检查,基于术后病理分为低级别组(n=16)、高级别组(n=14),分析比较两组病灶位置、大小、是否钙化、强化程度及伴随征象等影像特征。结果:PMEC患者年龄多为50~60岁,其中女性患者多见,占67%,肿块最大径及左右肺分布在低级别组和高级别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0例PMEC患者8例(8/30)为周围型,22例为中央型(22/30),且左右两肺的分布无差别;肿块边界清晰,无分叶共19例,其中低级别组PMEC共12例;PEMC中密度均匀者13例,多见于低级别PMEC;平扫CT值50~60 HU,增强扫描呈轻度强化15例,且中-重度强化多见于高级别PMEC;伴瘤内钙化者共11例,其中低级别组6例,高级别5例。淋巴结转移、胸腔积液、胸膜牵拉凹陷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MEC可见于老年患者,常表现为管腔内或中央型肿块,伴钙化或阻塞性改变;相对于高级别PMEC,低级别PMEC多表现为边缘光滑、密度均匀、轻度强化的结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 黏液表皮样癌 影像特征
下载PDF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列线图对黏液表皮样癌预后预测价值的研究
12
作者 李晓娜 宗颖睿 +2 位作者 张彦喜 候珍珍 卢丽雯 《上海口腔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205-210,共6页
目的:探讨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与黏液表皮样癌(MEC)患者手术后无复发生存期(RFS)的关系,并建立列线图预后模型。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9年7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35例MEC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SII进行受试者... 目的:探讨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与黏液表皮样癌(MEC)患者手术后无复发生存期(RFS)的关系,并建立列线图预后模型。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9年7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35例MEC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SII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得到最佳截断值,由此将患者SII指数分为高低2组,运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采用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和最小绝对收缩选择算子(LASSO)分析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预测患者无复发生存期(RFS),采用ROC曲线下面积(AUC)和校正曲线评价该模型,并验证一致性。结果:生存分析显示,高SII组无复发生存期显著短于低SII组(P<0.001)。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中,高SII(HR=2.179,95%CI:1.072~4.426,P=0.031)、肿瘤低分化(HR=6.894,95%CI:2.770~17.158,P<0.001)、颈淋巴结转移(HR=2.091,95%CI:1.034~4.230,P=0.040)为预后因子,与低RFS有关。结论:MEC患者术前SII越低,预后越好,基于SII的列线图可有效预测MEC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液表皮样癌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 列线图 生存分析 预后
原文传递
MAML2重排阴性腮腺Warthin瘤样黏液表皮样癌1例并文献复习
13
作者 宋汉香 文双雪 郭乔楠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33-435,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于腮腺MAML2重排阴性的Warthin瘤样黏液表皮样癌(Warthin-like mucoepidermoid carcinoma,WT-MEC)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收集1例原发于腮腺的WT-MEC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染色和FISH检测,分... 目的探讨原发于腮腺MAML2重排阴性的Warthin瘤样黏液表皮样癌(Warthin-like mucoepidermoid carcinoma,WT-MEC)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收集1例原发于腮腺的WT-MEC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染色和FISH检测,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眼观:肿瘤呈实性,多小叶状,边界大部分清楚,切面灰白、灰黄色,局部呈蜂窝状伴点灶性出血。镜检:大量呈多层排列的嗜酸性上皮、部分透明细胞样上皮,丰富的非肿瘤性淋巴细胞间质,可见淋巴滤泡。嗜酸性上皮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泡状核和嗜酸性胞质,核仁清楚,上皮内可见异型黏液细胞,还可见灶性分布的中间细胞和表皮样细胞。免疫表型:上皮细胞CK35βH11阳性、CD117部分阳性,表皮样细胞和中间细胞CK5/6、p63局灶阳性,S-100阴性,AB染色黏液呈阳性,Ki67增殖指数<5%。FISH检测:MAML2重排阴性。结论MAML2基因易位是诊断WT-MEC的金标准,当MAML2重排阴性不能除外时,需根据组织病理学特征和免疫组化综合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腺肿瘤 Warthin瘤黏液表皮样癌 MAML2重排阴性 临床病理特征 诊断 鉴别诊断
下载PDF
甲状腺黏液表皮样癌1例并文献复习
14
作者 林策 戚晓甜 +3 位作者 陈锦桥 陈超婵 张淑正 戴敏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4年第12期1210-1212,1235,共4页
目的 探讨甲状腺黏液表皮样癌(ME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相关基因的重排、扩增情况。方法 对1例甲状腺MEC进行组织病理学和免疫表型观察,做MAML2和TERT启动子基因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镜检组织形态学与腮腺黏液表皮样癌相似,可见黏... 目的 探讨甲状腺黏液表皮样癌(ME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相关基因的重排、扩增情况。方法 对1例甲状腺MEC进行组织病理学和免疫表型观察,做MAML2和TERT启动子基因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镜检组织形态学与腮腺黏液表皮样癌相似,可见黏液细胞及表皮样中间型细胞,间质内可见黏液溢出,周围纤维组织增生。免疫表型:CD117(+)、CK19(+)、CK5/6(肌上皮+)、CK7(腺上皮+)、P63(肌上皮+)、S-100(+)、TTF-1(+)、TG(-),特殊染色结果显示:PAS糖原染色(+)、黏液卡红(+);TERT启动子基因未见突变,MAML2基因重排未见突变。结论 甲状腺MEC罕见报道,组织学来源尚不清楚,大多数甲状腺MEC患者预后较好,呈惰性进程;但仍有少数预后不良的病例,常进展为间变性甲状腺癌,对于该肿瘤的诊断还需采集分子病理数据,有助于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 黏液表皮样癌 基因 TERT MAML2
原文传递
胸腺黏液表皮样癌1例并文献复习
15
作者 敬皓月 刘学 +1 位作者 陈美婧 顾伟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4年第12期1189-1192,共4页
目的 报道胸腺黏液表皮样癌(TMEC)1例,结合文献对该病的临床特点、病理形态学特征及鉴别诊断等进行探讨。方法 收集1例TMEC患者相关临床资料,对大体取材所得的肿瘤组织进行HE、IHC、特殊染色及FISH等方法处理,并进行该疾病相关文献复习... 目的 报道胸腺黏液表皮样癌(TMEC)1例,结合文献对该病的临床特点、病理形态学特征及鉴别诊断等进行探讨。方法 收集1例TMEC患者相关临床资料,对大体取材所得的肿瘤组织进行HE、IHC、特殊染色及FISH等方法处理,并进行该疾病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CT提示前上纵隔血管前间隙见一囊实性结节,较大截面约2.6 cm×2.2 cm,镜下肿瘤由黏液细胞、中间细胞及表皮样细胞组成。免疫表型显示CK7及MUC5AC表达阳性。黏液细胞PSA染色阳性。基因重排结果检测到MAML2基因断裂重排。结论 TMEC的病理分级对于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 黏液表皮样癌 病理特征 临床特点 临床治疗
原文传递
原发性肺黏液表皮样癌1例
16
作者 陈小荣 曹爱红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11期180-181,共2页
黏液表皮样癌(mucoepidermoid carcinoma,MEC)主要发生在唾液腺,很少发生在肺部。原发性肺黏液表皮样癌(pulmonary mucoepideoid carcinoma,PMEC)是一种罕见的唾液腺型肺癌,占所有肺恶性肿瘤的0.1~0.2%[1],与常见的低度恶性潜能的肺部... 黏液表皮样癌(mucoepidermoid carcinoma,MEC)主要发生在唾液腺,很少发生在肺部。原发性肺黏液表皮样癌(pulmonary mucoepideoid carcinoma,PMEC)是一种罕见的唾液腺型肺癌,占所有肺恶性肿瘤的0.1~0.2%[1],与常见的低度恶性潜能的肺部原发肿瘤有相似之处,但也不同于后者。一些PMEC病例表现出高度恶性潜力并可能转移[2]。由于PMEC临床表现不典型,影像学表现与其他肺部原发性肿瘤重叠容易误诊。本文报道1例16岁高中生PMEC的诊治过程,结合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以更好地了解该疾病并提高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液表皮样癌 原发性
下载PDF
肺黏液表皮样癌肺内转移1例并文献复习
17
作者 杨福军 唐艳隆 +3 位作者 沈芳 毕孝杨 吴春华 张晓婷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4年第3期575-577,584,共4页
目的:分析肺黏液表皮样癌(Pulmonary mucoepidermoldcarcinoma,PMEC)的临床特征和诊断方法,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以期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改善患者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合并肺内转移的PMEC患者的... 目的:分析肺黏液表皮样癌(Pulmonary mucoepidermoldcarcinoma,PMEC)的临床特征和诊断方法,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以期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改善患者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合并肺内转移的PME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结果:患者无特殊临床表现,经病理确诊为PMEC。结论:PMEC是一种罕见的肺部恶性肿瘤,其发病年龄广,发病率低,发病机制可能与MAML2基因融合或重排有关。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和免疫组化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液表皮样癌 影像检查
下载PDF
儿童肺黏液表皮样癌的治疗进展
18
作者 胡雨润 李渠北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4期2851-2856,共6页
肺黏液表皮样癌(Pulmonary Mucoepidermoid Carcinoma, PMEC)是一种发起源于呼吸道黏膜下层导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因病例罕见,难以开展大规模的临床研究,目前对于PEMC的治疗还没有统一标准。完全切除所有肿瘤负荷是目前治疗的主要手段... 肺黏液表皮样癌(Pulmonary Mucoepidermoid Carcinoma, PMEC)是一种发起源于呼吸道黏膜下层导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因病例罕见,难以开展大规模的临床研究,目前对于PEMC的治疗还没有统一标准。完全切除所有肿瘤负荷是目前治疗的主要手段,但对于切除方式的选择还存在争议,并且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PMEC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本文就近年在儿童PMEC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液表皮样癌 治疗
下载PDF
PTEN基因联合多西环素抑制黏液表皮样癌细胞系端粒酶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斌 吴军正 +2 位作者 关素敏 李焰 徐小方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32-534,538,共4页
目的探讨外源性PTEN抑癌基因联合多西环素对人黏液表皮样癌细胞系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用脂质体将野生型PTEN基因导入黏液表皮样癌细胞系,再用不同质量浓度的多西环素处理细胞,采用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存活,用端粒酶重复扩增法-酶联免... 目的探讨外源性PTEN抑癌基因联合多西环素对人黏液表皮样癌细胞系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用脂质体将野生型PTEN基因导入黏液表皮样癌细胞系,再用不同质量浓度的多西环素处理细胞,采用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存活,用端粒酶重复扩增法-酶联免疫吸附(TRAP-ELISA)测定细胞端粒酶活性。结果与对照细胞比较,野生型PTEN基因明显增加癌细胞对多西环素的敏感性,增敏比为1.65~4.75倍。PTEN基因转染或多西环素诱导癌细胞端粒酶活性明显下降(P<0.05),二者联合应用对癌细胞端粒酶活性抑制更为显著(P<0.01)。结论 PTEN抑癌基因联合多西环素对人黏液表皮样癌细胞系端粒酶活性具有显著的协同抑制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西环素 黏液表皮样癌 端粒酶
下载PDF
气管、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的多层螺旋CT表现 被引量:8
20
作者 江森 朱晓华 +5 位作者 孙兮文 虞栋 盛炳镛 李天女 尤正千 马骏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25-228,共4页
目的分析原发于气管、支气管的黏液表皮样癌(MEC)的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水平。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气管、支气管MEC临床资料和CT表现。所有病例行层厚为3mm胸部螺旋CT扫描,其中平扫3例,增强扫描2例。对所有病... 目的分析原发于气管、支气管的黏液表皮样癌(MEC)的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水平。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气管、支气管MEC临床资料和CT表现。所有病例行层厚为3mm胸部螺旋CT扫描,其中平扫3例,增强扫描2例。对所有病例进行多平面重建(MPR)、三维(3D)和仿真内镜(CTVE)重建后进一步观察。结果1例气管MEC表现为受累气管壁局部增厚,肿瘤轻度强化。3例左主支气管MEC表现为主支气管腔内息肉样结节,并沿支气管方向生长,平扫肿瘤稍低于或等于肌肉密度,密度均匀;1例增强扫描显示肿瘤明显强化,1例见钙化;3例均有气道阻塞性改变,1例纵隔淋巴结肿大。结论气管、支气管MEC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多层螺旋CT的各重建图像能更完整、清晰地显示肿瘤,对临床治疗有重要提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 支气管 黏液表皮样癌 多层螺旋CT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