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7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花岗质岩石中黑云母成分区域性变化对深部物质示踪及成矿的约束:以秦岭地区为例
1
作者 王晓霞 王涛 +2 位作者 陈小丹 柯昌辉 杨阳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11-826,共16页
秦岭造山带早中生代花岗质岩浆及成矿作用非常发育,是探讨地壳深部物质组成及成矿关系的重要地区之一,学者已从岩石学、矿床学和地球化学等角度开展了众多研究,但对成矿作用与花岗岩和地壳深部物质组成的认识仍不太清楚。黑云母是中酸... 秦岭造山带早中生代花岗质岩浆及成矿作用非常发育,是探讨地壳深部物质组成及成矿关系的重要地区之一,学者已从岩石学、矿床学和地球化学等角度开展了众多研究,但对成矿作用与花岗岩和地壳深部物质组成的认识仍不太清楚。黑云母是中酸性岩中常见的暗色矿物,也是指示成矿可能性的重要矿物之一。因此,本文对秦岭该期花岗质岩石中黑云母成分开展研究,为解决该问题探索新途径。对秦岭早中生代花岗质岩石中黑云母成分的研究结果显示,北秦岭和南秦岭两个构造单元中黑云母成分和形成物理条件存在系统差异,揭示其岩浆物源有别,进而制约了其成矿种类特征。北秦岭早中生代花岗质岩石中黑云母的成分和形成条件变化范围小,以MgO(8%~13%)、TiO_(2)(3%~5%)和Cl(0.02%~0.6%)含量较高,F(0.2%~0.4%)含量较低,以及较高的氧逸度(log f O_(2)值为-16.96~-14.62)和温度(682~771℃)为特征;而南秦岭的成分和形成条件总体变化范围较大,具有MgO(3%~15%)、TiO_(2)(2%~4.5%)、Cl(0.01%~0.18%)含量较低,F(0.1%~1.6%)含量较高,以及较低的氧逸度(log f O_(2)值为-20.88~-15.08)和温度(536~754℃)。此外,研究还显示,黑云母的形成压力与岩浆演化程度和矿物组合相关,当岩石中出现黑云母+白云母±石榴子石组合时,压力较高。秦岭两个构造单元中黑云母成分和形成条件的差异,特别是氧逸度和Cl含量的明显不同,揭示各自的成矿种类和成矿潜力不同,如北秦岭较高的氧逸度和Cl含量,形成铜矿的潜力比南秦岭大。同时,两个构造单元中黑云母的成分差异,还揭示了岩浆物源及深部物质组成的不同,即北秦岭比南秦岭具有更为年轻的地壳,这与区域同位素填图示踪的深部物质组成差异基本一致。由此可见,对区域上同时代花岗质岩石中黑云母成分的研究,不仅可以揭示岩浆演化、岩浆结晶过程物理化学条件等,还可示踪深部物质组成的空间变化与差异及成矿种类和潜力,有望成为探测深部物质组成的新方法和了解区域成矿背景和潜力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云母成分 物理化学条件 花岗质岩石 成矿作用 地壳深部物质
下载PDF
黑云母温度计能否用于估计花岗质侵入岩的结晶温度?
2
作者 徐鸿雪 汪洋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7-46,共10页
为了探讨黑云母温度计是否适用于估计花岗质侵入岩的结晶温度,汇编了国内外典型花岗质侵入体的岩石化学和矿物化学数据,利用Henry等(2005)的黑云母Ti饱和温度计、Li和Zhang(2022)的黑云母全组分温度计估算了岩浆温度,并与Shao等(2020)... 为了探讨黑云母温度计是否适用于估计花岗质侵入岩的结晶温度,汇编了国内外典型花岗质侵入体的岩石化学和矿物化学数据,利用Henry等(2005)的黑云母Ti饱和温度计、Li和Zhang(2022)的黑云母全组分温度计估算了岩浆温度,并与Shao等(2020)的锆饱和温度计估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黑云母Ti饱和温度计估算的温度比锆饱和温度计和黑云母全组分温度计低50~200℃,因此认为黑云母Ti饱和温度计并不适用于估算花岗质侵入岩的结晶温度,而黑云母全组分温度计可以复现S型和I型花岗岩的锆饱和温度计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质侵入体 结晶温度 黑云母Ti饱和温度计 黑云母温度计 锆饱和温度计
下载PDF
循环加卸载下黑云母石英片岩的弹性模量与能量演化特征研究
3
作者 裴润生 包含 +2 位作者 兰恒星 黄晓林 晏长根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4-85,共12页
黑云母石英片岩是一种典型的各向异性岩石,为研究其损伤演化规律及各向异性表现特征,针对含0°,45°,90°3种片理角度的试样,开展了等塑性应变循环加卸载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片理面角度试样的破坏模式有所不同,0°片理... 黑云母石英片岩是一种典型的各向异性岩石,为研究其损伤演化规律及各向异性表现特征,针对含0°,45°,90°3种片理角度的试样,开展了等塑性应变循环加卸载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片理面角度试样的破坏模式有所不同,0°片理面试样中的张拉破裂现象与45°片理面中的剪切破坏现象尤为明显。随着塑性应变增加,黑云母石英片岩的弹性模量表现出先强化、后弱化的现象,这一现象在高围压下更为明显。在弱化阶段中,弹性模量演化的转折点与裂纹起裂强度σci稳定时对应塑性应变一致。弹性模量作为岩石损伤劣化过程的评价指标较完整性系数受片理面角度的影响更小。在岩石内部能量演化过程中,耗散能大小与片理面角度的关系为0°>90°>45°,耗散能、弹性能下降的速率大小关系为45°>90°>0°,其降至稳定时与岩石损伤强度σcd稳定时对应塑性应变一致。该研究借助弹性模量和能量演化规律分析,探究了黑云母石英片岩的损伤演化力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云母石英片岩 各向异性 循环加卸载 弹性模量 能量
下载PDF
西昆仑大红柳滩花岗岩中黑云母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4
作者 夏永旗 庹明洁 +5 位作者 李诺 祁冬梅 加纳提古丽·吾斯曼 王慧慧 邰宗尧 李婷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4-419,共16页
西昆仑大红柳滩岩体被认为与伟晶岩锂(铍)矿化密切相关。为约束大红柳滩岩体形成时的物理化学条件、岩石成因类型及源区性质,本文选取大红柳滩岩体作为研究对象,对花岗岩中的黑云母进行背散射观察(BSE)和电子探针分析(EPMA)。研究结果表... 西昆仑大红柳滩岩体被认为与伟晶岩锂(铍)矿化密切相关。为约束大红柳滩岩体形成时的物理化学条件、岩石成因类型及源区性质,本文选取大红柳滩岩体作为研究对象,对花岗岩中的黑云母进行背散射观察(BSE)和电子探针分析(EPMA)。研究结果表明:大红柳滩二云母花岗岩与正长花岗岩中的黑云母属铁质黑云母,具有富硅、铝、铁和钾,贫镁、锰、钠和钙的特征;黑云母花岗岩中黑云母为铁质黑云母和镁质黑云母,具有富镁,贫铝、铁的特征。二云母花岗岩和正长花岗岩中黑云母具有高的AlⅥ值(0.7~0.9),与电气石、石榴子石和白云母等过铝质矿物共存。黑云母花岗岩中的黑云母具有高的MgO含量(9.30%~10.11%),黑云母与角闪石共存。通过黑云母成分估算二云母花岗岩、正长花岗岩及黑云母花岗岩中黑云母结晶温度分别为661℃~673℃、621℃~669℃、685℃~714℃,固结压力分别为332~404 MPa、356~377 MPa、248~270 MPa,对应侵位深度分别为12.46~14.98 km、13.18~14.38 km、9.18~10.01 km,氧逸度分别为-15.8~-15.0、-16~-15、-14.9~-14.0。综合研究结果表明,大红柳滩地区二云母花岗岩与正长花岗岩为壳源物质重熔的产物,具有典型强过铝质S型花岗岩的特点,而黑云母花岗岩是具有幔源物质混入成因的I型花岗岩。本研究成果为大红柳滩岩体不同岩性花岗岩成岩时的物理化学条件、岩石成因类型以及源区性质等方面提供了新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黑云母 矿物化学成分 成岩成矿 大红柳滩
下载PDF
宁芜盆地娘娘山早白垩世黝方石响岩中黑云母逆反应边结构:岩浆混合触发火山喷发的矿物学证据
5
作者 霍海东 杨祝良 洪文涛 《华东地质》 CAS 2024年第1期115-133,共19页
矿物的不平衡结构是岩浆混合、不平衡结晶以及岩浆-流体交代等过程的重要指标。在长江中下游宁芜盆地娘娘山破火山口的早白垩世娘娘山组黝方石响岩中,黑云母斑晶发育了罕见的逆反应边结构,即在黑云母边部出现由角闪石及辉石等镁铁质矿... 矿物的不平衡结构是岩浆混合、不平衡结晶以及岩浆-流体交代等过程的重要指标。在长江中下游宁芜盆地娘娘山破火山口的早白垩世娘娘山组黝方石响岩中,黑云母斑晶发育了罕见的逆反应边结构,即在黑云母边部出现由角闪石及辉石等镁铁质矿物组成的反应边,但对其成因长期以来缺少深入研究。文章通过详细的岩相学研究和电子探针分析等手段,查明宁芜盆地娘娘山组黝方石响岩中具逆反应边结构的黑云母具有核-幔-边结构,其核部为原生黑云母,靠近逆反应边的幔部为高温熔蚀再平衡结晶成因的黑云母,边部为角闪石。黑云母及角闪石的温压计算及其地球化学特征表明,黑云母结晶温度为807~862℃,压力为231~369 MPa;相比之下,“逆反应边”中的角闪石结晶温度为920~949℃,压力为271~309 MPa,其寄主岩浆化学组成类似于亚碱性系列的基性岩浆,较黑云母寄主岩浆更偏基性。黑云母与“逆反应边”中角闪石结晶的物理化学条件差异表明,这种特殊的“逆反应边”结构是早期碱性岩浆与晚期基性亚碱性岩浆混合的结果。矿物CSD计算表明,反应边的形成可能仅先于火山喷发一个月左右,暗示岩浆混合可能是导致火山喷发的重要诱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喷发机制 岩浆混合 黑云母逆反应边 角闪石 黝方石响岩 宁芜盆地娘娘山
下载PDF
瑶岗仙花岗质岩浆演化与两类钨矿化成因关系研究:黑云母和石榴子石矿物化学证据
6
作者 郭聪 赵正 +2 位作者 刘战庆 吴小辉 刘洋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2-127,共26页
瑶岗仙钨矿是南岭地区唯一一个石英脉型黑钨矿和矽卡岩型白钨矿均达大型规模的超大型矿床。两类钨矿体均产出于瑶岗仙复式花岗岩体的内外接触带,复式花岗岩体主要由中粒黑云母花岗岩和细粒二云母花岗岩组成,但多阶段岩浆演化与两类钨矿... 瑶岗仙钨矿是南岭地区唯一一个石英脉型黑钨矿和矽卡岩型白钨矿均达大型规模的超大型矿床。两类钨矿体均产出于瑶岗仙复式花岗岩体的内外接触带,复式花岗岩体主要由中粒黑云母花岗岩和细粒二云母花岗岩组成,但多阶段岩浆演化与两类钨矿化关系问题一直存在较大争议。文章以瑶岗仙矿区中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与细粒二云母二长花岗岩中的黑云母和石榴子石为切入点,对比研究两阶段花岗质岩浆氧逸度、挥发分、结晶分异程度,探讨了岩浆演化对钨矿化成因的制约。结果显示,细粒二云母二长花岗岩相较于中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中黑云母拥有更低的X_(Mg)值、更靠近Fe^(2+)端员、更低的Ⅳ(F)和更高的log(fHF/fHCl)^(fluid)值,指示其形成于还原性岩浆环境,且F含量更高,而后者更偏向氧化性,F含量偏低。两类花岗岩中的石榴子石均为岩浆成因的锰铝榴石,从中粒黑云母花岗岩至细粒二云母花岗岩,随着石榴子石中MnO含量的递增,CaO、FeO、MgO含量逐渐降低,Mn/(Mn+Fe)比值、Sc、Zn、Y、HREE含量随MgO降低而逐渐升高,表明细粒二云母二长花岗岩较中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演化程度更高,更有利于W的富集。石英脉型黑钨矿和矽卡岩型白钨矿成矿岩浆均具有低氧逸度和高F含量的特征,与细粒二云母二长花岗岩成岩环境一致。基于上述研究,结合矿区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钻探信息,笔者建立了瑶岗仙矿床深部勘查模型,圈定了大根垄深部石英脉型黑钨矿找矿靶区、杨梅岭深部云英岩型找矿靶区、和尚滩南东侧矽卡岩型白钨矿找矿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云母 石榴子石 氧逸度 挥发分 结晶分异 勘查模型 瑶岗仙钨矿
下载PDF
江西莲花芯铜钼多金属矿床黑云母花岗岩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7
作者 杨春鹏 周文婷 +2 位作者 王国磊 李阳浩 熊树斌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4年第4期0135-0138,共4页
莲花芯铜钼多金属矿床位于赣西北部,九岭成矿带西南段,前人对其赋矿围岩黑云母花岗岩的成因类型存在争议。本文通过Sr、Nd同位素的联合示踪表明该岩体属于I-S过渡型花岗岩或壳幔混合型花岗岩,形成于扬子和华夏板块沿华南洋发生洋壳俯冲... 莲花芯铜钼多金属矿床位于赣西北部,九岭成矿带西南段,前人对其赋矿围岩黑云母花岗岩的成因类型存在争议。本文通过Sr、Nd同位素的联合示踪表明该岩体属于I-S过渡型花岗岩或壳幔混合型花岗岩,形成于扬子和华夏板块沿华南洋发生洋壳俯冲、弧陆碰撞的构造环境,是幔源岩浆在上升过程中与火山弧地区陆壳重熔岩浆混合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莲花芯 黑云母花岗岩 SR-ND同位素 岩石成因
下载PDF
云南个旧Sn-Cu多金属矿田中酸性岩黑云母特征及其成矿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解世雄 陈喜连 +4 位作者 黄文婷 张健 廖娟 欧阳柳芸 梁华英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2-221,共10页
Cu和Sn在中酸性岩浆作用过程中地球化学行为明显不同,少见2种类型矿床与同一岩浆作用共生。滇东南个旧Sn-Cu多金属矿田矿床和燕山期岩浆岩联系紧密, Sn-Cu共生,都达超大规模,国内外罕见。目前对个旧矿田Sn-Cu共生控制因素探讨不多。本... Cu和Sn在中酸性岩浆作用过程中地球化学行为明显不同,少见2种类型矿床与同一岩浆作用共生。滇东南个旧Sn-Cu多金属矿田矿床和燕山期岩浆岩联系紧密, Sn-Cu共生,都达超大规模,国内外罕见。目前对个旧矿田Sn-Cu共生控制因素探讨不多。本研究通过矿区二长岩、似斑状花岗岩及其中暗色包体和等粒状花岗岩黑云母电子探针分析,探讨区内岩浆氧逸度及挥发相组成特征,分析其与区内形成Sn-Cu组合矿床的关系。二长岩和似斑状花岗岩及其暗色包体中的黑云母为铁质黑云母,等粒状花岗岩中黑云母属于铁叶云母。似斑状花岗岩和二长岩岩浆氧逸度较高,位于HM缓冲线附近,具较高Cl/F值;等粒状花岗岩浆氧逸度低,分布在NNO缓冲线附近,具较低Cl/F值,表明个旧矿田既发育高氧化及高Cl/F值岩浆,也发育还原及低Cl/F值岩浆。高氧化、高Cl/F值岩浆演化及出溶流体有利于形成Cu矿床,而还原、富F岩浆岩的形成与演化则更有利于形成Sn矿床。因此,个旧矿田Sn-Cu共生可能与区内发育2套性质不同的岩浆系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Cu多金属矿床 黑云母 岩浆氧化还原状态 岩浆挥发分
下载PDF
滇东南个旧矿区花岗岩黑云母成分特征及其对锡成矿的指示 被引量:1
9
作者 华洁文 周云 +4 位作者 刘奕志 李政林 刘昊茹 陈丛敏 焦显杨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80-597,共18页
滇东南个旧矿区发育有著名的超大型锡多金属矿床,该矿床的形成与花岗质岩浆活动密切相关。本文利用电子探针分析技术对个旧矿区花岗岩中的黑云母开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黑云母表现出富铝铁、贫镁钙的特征,其FeO^(T)含量为22.81%~26.17%... 滇东南个旧矿区发育有著名的超大型锡多金属矿床,该矿床的形成与花岗质岩浆活动密切相关。本文利用电子探针分析技术对个旧矿区花岗岩中的黑云母开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黑云母表现出富铝铁、贫镁钙的特征,其FeO^(T)含量为22.81%~26.17%,含铁指数为0.75~0.81,属于富铁黑云母。黑云母的化学组成特征显示其具有较高的结晶温度(616℃~691℃)、结晶压力(318~403 MPa)和结晶深度(12.03~15.24 km),以及较低的氧逸度(logf_(O_(2))=-19.74~-17.05)。综合研究表明,个旧矿区花岗岩源区物质复杂,具有多源性;花岗岩中黑云母整体表现出高铁指数和较低氧逸度等特征,是锡成矿的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云母 花岗岩 岩石成因 电子探针 个旧矿区
下载PDF
江南造山带西段新元古代构造演化——来自湘西怀化辉绿岩中辉石、黑云母成分的启示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炜鉴 胡天杨 +1 位作者 刘磊 黄德志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97-913,共17页
关于江南造山带的新元古代构造演化背景素有地幔柱—裂谷模型、岛弧模型及板块—裂谷模型之争,其争论的焦点在于扬子与华夏板块碰撞的具体时间,以及聚合后裂解的动力学环境。笔者等选取江南造山带西段湘西怀化地区~788 Ma辉绿岩中的单... 关于江南造山带的新元古代构造演化背景素有地幔柱—裂谷模型、岛弧模型及板块—裂谷模型之争,其争论的焦点在于扬子与华夏板块碰撞的具体时间,以及聚合后裂解的动力学环境。笔者等选取江南造山带西段湘西怀化地区~788 Ma辉绿岩中的单斜辉石和黑云母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子探针和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仪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精确测定,以期进一步约束该地区的成岩构造背景。怀化辉绿岩中的单斜辉石可分为普通辉石和透辉石两种,根据单斜辉石的n(Ca)/n(Al)值(3.48~7.15)和高w(Ti)/w(Eu)值(>1500)的特征,笔者等判断江南造山带西段的新元古代地幔可能遭受了硅酸盐熔体和俯冲流体的多重交代作用。单斜辉石温压计的估算结果表明,普通辉石的结晶温度为1080~1112℃,结晶压力0.3~0.6 GPa,对应的深度为9.1~20.8 km;而透辉石的结晶温度为1237~1274℃,结晶压力1.0~1.32 GPa,对应的深度为31.8~42.6 km。综合单斜辉石和黑云母的微量元素特征(单斜辉石的Al、Ti、Ca、Na等元素和黑云母的Mg、Fe等元素)、岩浆系列和构造环境判别图解,表明该区的亚碱性拉斑玄武质岩浆来自于上地幔顶部与地壳结合的部位,是软流圈地幔部分熔融产生的板内碱性玄武质岩岩浆上升到浅部发生结晶分异作用形成的。结合区域的构造演化特征,笔者等提出一种三阶段的改进板块—裂谷模型,用以描述江南造山带西部的新元古代构造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造山带 怀化 辉绿岩 辉石 黑云母 构造演化
下载PDF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角岩中黑云母矿物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20
11
作者 王崴平 唐菊兴 应立娟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44-458,共15页
甲玛铜多金属矿床角岩中黑云母按其产状可区分为原生黑云母和热液黑云母,本文采用扫描电镜对两类产出状态的黑云母进行了观察,采用电子探针(EPMA)对这两类黑云母进行了微区原位成分分析,并根据电子探针数据计算了黑云母的矿物化学式。... 甲玛铜多金属矿床角岩中黑云母按其产状可区分为原生黑云母和热液黑云母,本文采用扫描电镜对两类产出状态的黑云母进行了观察,采用电子探针(EPMA)对这两类黑云母进行了微区原位成分分析,并根据电子探针数据计算了黑云母的矿物化学式。角岩中的原生黑云母和热液黑云母均属于镁质黑云母,二者都经受了热液流体的改造作用。从原生黑云母到热液黑云母Fe3+和Fe2+分异程度加大,Fe3+含量升高,Fe2+含量降低,指示了岩浆-热液流体逐渐向氧化态过渡。相比于原生黑云母,Cu元素更易于在热液黑云母中富集。角岩型矿石中的Cu含量与热液黑云母的Fe2+/(Fe2++Mg2+)比值呈正相关,与其Fe3+/Fe2+比值呈负相关,对于热液黑云母所在的角岩型岩矿石样品,其矿化强度或可以黑云母的Fe2+/(Fe2++Mg2+)比值来衡量;而Mo元素在两类黑云母中均广泛分布,不具有选择性赋存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岩 原生黑云母 热液黑云母 镁质黑云母 化学特征 Cu Mo 成矿指示 SEM EMPA
下载PDF
新疆阿尔泰巴斯铁列克钨多金属矿区花岗岩黑云母特征及成岩成矿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柴凤梅 李永 +4 位作者 王雯 包长甲 祁冬梅 张雪冰 田猛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1,共21页
黑云母是花岗质岩石中常见的造岩矿物,其成分可以有效指示花岗岩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和岩石成因。巴斯铁列克矿床是近年来在新疆阿尔泰造山带南缘发现的首例二叠纪矽卡岩型钨多金属矿床。矿区出露多种类型二叠纪含钨花岗岩。为理清花岗... 黑云母是花岗质岩石中常见的造岩矿物,其成分可以有效指示花岗岩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和岩石成因。巴斯铁列克矿床是近年来在新疆阿尔泰造山带南缘发现的首例二叠纪矽卡岩型钨多金属矿床。矿区出露多种类型二叠纪含钨花岗岩。为理清花岗质岩体之间、岩体与钨多金属矿化之间的关系,文章采用电子探针测定了黑云母花岗岩、二长花岗岩、二云母花岗岩和钾长花岗岩中的黑云母成分。结果表明,所有黑云母具有富铁、高铝、贫镁特征,含铁指数(Fe2+/(Mg+Fe2+))为0.66~0.80,二云母花岗岩属铁质黑云母而黑云母花岗岩、二长花岗岩和钾长花岗岩属铁叶黑云母。所有岩石是具有A型特征的I型花岗岩。不同类型岩石中黑云母的成分差异与岩浆来源、分异演化程度有关。二云母花岗岩中黑云母的w(Mg O)与结晶温度最高,与黑云母平衡流体的log(fHF/fHCl)值(-1.13~-1.25)最低,log (fH2O/fHF)值(4.64~4.96)最高,母岩浆相对富Cl;黑云母花岗岩中log(fHF/fHCl)值最高,log (fH2O/fHF)最低,与二长花岗岩是同一岩浆房不同演化阶段的产物,与二云母花岗岩和钾长花岗岩属不同的岩浆体系,母岩浆相对富F元素。黑云母花岗岩与W矿化关系更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黑云母 岩浆流体 岩石成因 钨多金属矿 巴斯铁列克
下载PDF
江西相山铀矿田两类流纹英安岩的岩浆演化特征——来自长石和黑云母化学成分证据
13
作者 欧阳军勇 张树明 +4 位作者 张鑫 刘龙 夏寅初 吴志春 万康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95-1512,共18页
【研究目的】长石、黑云母等岩浆分异作用形成的矿物可以作为寄主岩石岩浆演化的指示剂。相山流纹英安岩与流纹英安斑岩两者在形成时代、成因归属、物质来源和地幔物质参与等方面存在争议。【研究方法】本文借助电子探针技术对相山两类... 【研究目的】长石、黑云母等岩浆分异作用形成的矿物可以作为寄主岩石岩浆演化的指示剂。相山流纹英安岩与流纹英安斑岩两者在形成时代、成因归属、物质来源和地幔物质参与等方面存在争议。【研究方法】本文借助电子探针技术对相山两类流纹英安岩中的长石、黑云母进行定量分析,对两者间的成分、物质来源、形成温度、氧逸度和岩石性质等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探讨两类流纹英安岩的岩浆演化特征。【研究结果】研究结果表明:相山打鼓顶组流纹英安岩可区分为两类,一类是喷溢相的流纹英安岩(K_(1)d^(2a)),另一类是侵入相的流纹英安斑岩(K_(1)d^(2b))。流纹英安岩的长石类型较流纹英安斑岩多,其中流纹英安岩的长石类型包括钠长石、钾长石、钾-透长石、更长石、中长石;流纹英安斑岩长石类型主要有钠长石、钾长石和钾-透长石。流纹英安岩与流纹英安斑岩的黑云母形成温度基本相同(750±20℃),均具有高氧逸度,同属钙碱性岩;岩浆物质来源相同,均有幔源物质加入。【结论】流纹英安岩与流纹英安斑岩的化学成分基本相同、长石类型相似、物质来源相同、结晶温度相同、氧逸度一致、岩石性质相同,说明两者具有同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石 黑云母 岩浆演化 流纹英安岩 流纹英安斑岩 相山铀矿田 矿产勘查工程 江西
下载PDF
东昆仑东段早泥盆世“A”型花岗岩的确定——来自乌兰东地区都南哑合黑云母花岗岩锆石U-Pb年代学、元素地球化学证据
14
作者 曹锦山 王国良 +1 位作者 刘建栋 李五福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23年第2期167-177,共11页
都南哑合岩体位于东昆仑东段乌兰东呼德生地区,通过对岩体锆石U-Pb定年和岩石地球化学进行研究,分析该岩体成因及构造背景。结果表明:都南哑合岩体主要为黑云母花岗岩,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413.3±2.1)Ma,岩体结晶... 都南哑合岩体位于东昆仑东段乌兰东呼德生地区,通过对岩体锆石U-Pb定年和岩石地球化学进行研究,分析该岩体成因及构造背景。结果表明:都南哑合岩体主要为黑云母花岗岩,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413.3±2.1)Ma,岩体结晶年龄为早泥盆世;岩石属准铝质-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具高硅,SiO_(2)=71.13%~74.67%、富碱,Na_(2)O+K_(2)O=8.3%~9.26%,低铝,Al_(2)O_(3)=12.28%~13.56%、贫钛,0.15%~0.31%、贫镁,0.22%~0.34%及富钾特征。K_(2)O/Na_(2)O=0.69~1.64,平均1.36;稀土元素分布曲线呈强负铕,δEu=0.18~0.42,平均0.26,异常轻稀土富集的右倾型;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K和高场强元素Th,La,Ce,Nd。Ba相对亏损,Sr强亏损;明显亏损高场强元素P,Ti,弱富集Nb,Ta,Sm,Zr,Hf,Y,Yb,整体具“A”型花岗岩特征。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及判别图解认为,都南哑合岩体形成于后碰撞伸展构造环境,为中-下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及后期的分离结晶作用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南哑合 黑云母花岗岩 岩石地球化学 “A”型花岗岩 后碰撞
下载PDF
湖南金鸡岭花岗岩和伟晶岩中黑云母矿物化学及其对成岩成矿的启示
15
作者 汪志杰 闫峻 +2 位作者 徐琳玉 陶克勤 李全忠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795-1816,共22页
湖南晚侏罗世金鸡岭花岗岩体是南岭地区典型W—Sn成矿岩体之一,内部发育黑云母花岗质伟晶岩团块和文象花岗质条带状伟晶岩脉。金鸡岭花岗岩和黑云花岗伟晶岩中的黑云母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均表现出高的FeO、TiO_(2)、Al_(2)O_(3)含... 湖南晚侏罗世金鸡岭花岗岩体是南岭地区典型W—Sn成矿岩体之一,内部发育黑云母花岗质伟晶岩团块和文象花岗质条带状伟晶岩脉。金鸡岭花岗岩和黑云花岗伟晶岩中的黑云母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均表现出高的FeO、TiO_(2)、Al_(2)O_(3)含量和低的MgO、CaO、Na_(2)O、MnO含量,以及富集成矿元素Nb、Ta、W、Sn,亏损Sr、Ce、Eu等微量元素特征,从花岗岩体到黑云花岗伟晶岩,岩浆的形成温度和氧逸度降低,云母中Al_(2)O_(3)、Li_(2)O*含量升高,TiO_(2)、MgO含量降低,黑云母由铁叶云母演变为黑鳞云母。结合前人资料,金鸡岭花岗岩与黑云花岗伟晶岩均源于元古宙地壳的深熔作用,伟晶岩为花岗岩浆在晚期分异演化的产物,形成于岩浆—热液转化阶段。伟晶岩阶段是稀有金属元素显著富集,乃至进一步成矿的重要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云母 伟晶岩 矿物化学 稀有金属 金鸡岭 南岭
下载PDF
柴北缘阿日特克山铜钼矿床成矿岩体中黑云母和角闪石矿物学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唐名鹰 丁正江 +6 位作者 彭永和 陈建 张琪彬 朱伟 朱海波 马登贤 孙晓亮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53-266,共14页
阿日特克山铜钼矿床位于青海柴北缘成矿带中北部,为宗务隆构造带新发现的矽卡岩型-斑岩型矿床,矿床隐伏斑岩体中广泛发育黑云母,部分地段还发育角闪石。文章在野外地质工作的基础上,对花岗闪长(斑)岩进行了详细的岩相学研究和黑云母、... 阿日特克山铜钼矿床位于青海柴北缘成矿带中北部,为宗务隆构造带新发现的矽卡岩型-斑岩型矿床,矿床隐伏斑岩体中广泛发育黑云母,部分地段还发育角闪石。文章在野外地质工作的基础上,对花岗闪长(斑)岩进行了详细的岩相学研究和黑云母、角闪石成分的电子探针原位分析,初步探讨了成岩过程中的物理化学条件、成岩物质来源及其对成岩成矿的指示作用。电子探针结果显示,花岗闪长(斑)岩中黑云母主要为镁质黑云母,具有高Mg、Ti、K、Fe,低Ca、Na的特点;角闪石为镁质普通角闪石,表现为富Si、Mg、Ca,低Ti、Na、K的特征。黑云母和角闪石温度计算结果显示,花岗闪长(斑)岩中黑云母结晶温度为632~736℃(平均696℃),角闪石结晶温度为737~764℃(平均749℃);在黑云母和角闪石同时存在的花岗闪长岩中计算的岩体侵位压力为81~180 MPa,深度为3.07~6.82 km,为中深成斑岩体。黑云母和角闪石矿物化学特征指示花岗闪长(斑)岩属于钙碱性岩系I型花岗岩,具有壳幔混源的特征。岩体中黑云母、角闪石具有较高的结晶温度,其结晶的岩浆具有高的氧逸度及水含量,显示良好的成矿性,指示该地区具有寻找大型斑岩矿床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角闪石 黑云母 矿物学特征 阿日特克山铜钼矿床 柴北缘
下载PDF
滇东南老君山花岗(斑)岩黑云母矿物化学特征及其对成岩成矿的指示意义
17
作者 向样 任涛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4-93,共10页
黑云母作为花岗岩中最常见的暗色矿物,其成分特征对研究岩石的形成环境和成矿潜力具有重要指示意义。滇东南老君山燕山期花岗(斑)岩中黑云母富Si、Al、Fe、K和F,相对贫Ti、Mg、Mn和Na。SiO2、Al2O3、FeOT、K2O和F含量分别为33.20%~37.67... 黑云母作为花岗岩中最常见的暗色矿物,其成分特征对研究岩石的形成环境和成矿潜力具有重要指示意义。滇东南老君山燕山期花岗(斑)岩中黑云母富Si、Al、Fe、K和F,相对贫Ti、Mg、Mn和Na。SiO2、Al2O3、FeOT、K2O和F含量分别为33.20%~37.67%、18.83%~21.81%、22.53%~26.73%、7.89%~9.85%和0.63%~2.65%;TiO2、MgO、MnO和Na2O含量分别为1.63%~3.31%、1.63%~6.41%、0.21%~1.02%和0.02%~0.22%。其含铁指数Fe/(Fe+Mg)值较高,集中在0.68~0.89之间,大部分属于铁叶云母,少量为铁质云母。利用黑云母Ti饱和温度计和Al压力计估算的岩体结晶温度和压力分别为528~669℃和381~522 MPa。这些花岗(斑)岩的氧逸度相对较低(log?O2=-18.3~-15.5)。综上,黑云母具有较高的含铁指数和结晶温度,以及较低的氧逸度,均指示该岩体具有较好的W、Sn成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云母 矿物成分 成岩成矿 花岗岩 老君山
下载PDF
上黑龙江盆地前哨林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18
作者 巩鑫 张志博 +7 位作者 杜蔺 蔡国盛 宋小军 曾凡祥 李光春 苏永虎 但仕生 赵元艺 《地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17-1035,共19页
上黑龙江盆地前哨林场位于兴蒙造山带东段额尔古纳微地块北缘,北与西伯利亚古陆以蒙古—鄂霍次克缝合带相隔,东以塔源—喜桂图断裂与兴安地块相邻。本文通过对上黑龙江盆地前哨林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进行锆石U-Pb年龄、主微量及同位素地... 上黑龙江盆地前哨林场位于兴蒙造山带东段额尔古纳微地块北缘,北与西伯利亚古陆以蒙古—鄂霍次克缝合带相隔,东以塔源—喜桂图断裂与兴安地块相邻。本文通过对上黑龙江盆地前哨林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进行锆石U-Pb年龄、主微量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系统研究,为探讨早古生代额尔古纳微地块与相邻地块的碰撞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利用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测定技术,获得研究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结晶年龄为(458.4±2.4)Ma(MSWD=0.022),确定了岩体形成时代为早古生代中—晚奥陶纪。岩石中锆石Hf同位素ɛHf(t)值介于–4.64~1.84,其测点大部分位于球粒陨石演化线之下,两阶段模式年龄(tDM2)介于715~1126 Ma。地球化学显示岩石具有富硅、富铝、富碱等特征;稀土配分曲线表现出轻稀土(LREE)相对富集,重稀土(HREE)相对亏损的右倾特征,且岩石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K及高场强元素Th、U、Zr、Hf,相对亏损大离子亲石元素Ba、Sr及高场强元素Nb、Ta、P、Ti。岩石成因类型判别图显示前哨林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具A型花岗岩特征,岩石Hf同位素及微量元素特征显示岩体岩浆来源于中—新元古代古老地壳的熔融,且存在少许幔源物质及新增生地壳物质熔融的参与,元素特征暗示岩石形成于额尔古纳地块与西伯利亚古陆碰撞后的伸展构造环境背景下。结合前人对额尔古纳地块早古生代花岗岩形成背景的研究,认为额尔古纳地块北缘及东北缘早古生代花岗岩形成机制不同,前者形成于额尔古纳地块与西伯利亚古陆及蒙古—图瓦地块碰撞、拼接后伸展背景下;后者主要形成于额尔古纳与兴安地块碰撞伸展背景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ICP-MS 锆石U-PB年龄 HF同位素 地球化学 黑云母二长花岗岩 前哨林场 上黑龙江盆地
下载PDF
岩浆黑云母和热液黑云母矿物化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19
作者 唐攀 唐菊兴 +2 位作者 郑文宝 冷秋锋 林彬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35-950,共16页
黑云母是岩浆岩和斑岩型矿床中重要的含水铁镁质成岩硅酸盐矿物。黑云母化学成分可以有效地指示岩浆性质、热液蚀变以及成矿过程。文章基于前人和作者的研究成果,系统地总结了黑云母矿物化学在黑云母分类、地质温度计、地质压力计、氧... 黑云母是岩浆岩和斑岩型矿床中重要的含水铁镁质成岩硅酸盐矿物。黑云母化学成分可以有效地指示岩浆性质、热液蚀变以及成矿过程。文章基于前人和作者的研究成果,系统地总结了黑云母矿物化学在黑云母分类、地质温度计、地质压力计、氧逸度等方面的应用,对岩石成因及构造背景的指示意义,卤素和卤素逸度评价岩浆热液过程,成矿潜力评价等方面的研究新进展,为斑岩型铜多金属矿床的成矿预测和勘查评价提供了最新的找矿矿物学证据。并提出了黑云母矿物化学在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岩浆黑云母 热液黑云母 矿物化学 研究进展 斑岩矿床
下载PDF
新疆尉犁水黑云母:定向X射线衍射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冉红彦 王冠鑫 曹俊臣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99-307,共9页
用定向X射线衍射方法研究了产自新疆尉犁的两个水黑云母样品(Xj-1和Xj-2)。xj-1含有水黑云母和蛭石两种矿物,xj-2含有水黑云母和金云母两种矿物。两个样品中水黑云母的d001有所不同,它们的衍射峰形和行射强度与完全规则的水黑云... 用定向X射线衍射方法研究了产自新疆尉犁的两个水黑云母样品(Xj-1和Xj-2)。xj-1含有水黑云母和蛭石两种矿物,xj-2含有水黑云母和金云母两种矿物。两个样品中水黑云母的d001有所不同,它们的衍射峰形和行射强度与完全规则的水黑云母有一定的差异。根据图解法研究结果表明,在xj-1中观察到的水黑云母衍射数据实际上是大量水黑云母层与少量蛭石层不规则间层的结果,而在xj-2中观察到的水黑云母衍射数据实际上是大量水黑云母层与少量云母层不规则间层的结果。该水黑云母的d001、d002和d003与规则水黑云母的较大差异并不是仪器测量造成的,而恰恰提供了反映水黑云母中混人蛭石层或云母层的信息,因此在计算变异系数CV时至少不应将d002和d003轻易剔除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云母 定向X射线衍射 图解法 黑云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