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个体与黑人社区——托妮·莫里森《宠儿》中的社区建构 |
周方方
|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
2017 |
0 |
|
2
|
《最蓝的眼睛》中黑人社区的意义 |
马英
|
《艺术广角》
|
2009 |
0 |
|
3
|
愤怒的黑人社区——从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黑人社区状况分析城市黑人骚动的原因 |
叶志伟
|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
2002 |
0 |
|
4
|
从《宠儿》看黑人社区的是非观 |
杨海燕
|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3 |
0 |
|
5
|
《妈妈·戴》中美国黑人社区文化重建道路探析 |
廖新丽
|
《普洱学院学报》
|
2020 |
0 |
|
6
|
美国南方黑人社区的自我建设(1863—1920) |
黄虚峰
|
《历史教学问题》
CSSCI
|
2005 |
2
|
|
7
|
恐惧与对立,撕裂中的美国黑人社区 |
白帆
|
《三月风》
|
2022 |
0 |
|
8
|
方兴未艾的美国“新黑人城市史” |
王旭
|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2
|
|
9
|
文化多元化——美国黑人种族与民族关系的神话 |
王建伟
|
《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01 |
2
|
|
10
|
融入现代性之路——莫里森笔下黑人女性秀拉的现代性解读 |
于波
|
《现代营销(下)》
|
2011 |
1
|
|
11
|
从《两列火车飞驰》看奥古斯特·威尔逊对美国黑人困境的反思 |
李洋华
|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
2015 |
0 |
|
12
|
国家·社区·房子——莫里森小说《家》对美国黑人生存空间的想象 |
王守仁
吴新云
|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71
|
|
13
|
艰辛之路——论《宠儿》中民族文化意识的重建 |
许美珍
|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 |
1
|
|
14
|
超越性别,重塑民族历史——评托妮·莫里森的“历史”三部曲 |
方红
|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
2006 |
3
|
|
15
|
莫里森非裔文化观探微 |
李莉
|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5 |
0 |
|
16
|
《最蓝的眼睛》中的三位母亲形象 |
焦春艳
|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3 |
0 |
|
17
|
论托妮·莫里森小说中的女性成长困境——以《最蓝的眼睛》和《秀拉》为例 |
吴绍辉
|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0 |
0 |
|
18
|
收获的不仅仅是这些 |
王慧
|
《师道(人文)》
|
2011 |
0 |
|
19
|
《最蓝的眼睛》中佩科拉悲剧缘由新探 |
宋银苗
|
《今日科苑》
|
2007 |
0 |
|
20
|
论《所罗门之歌》中的迁徙叙事 |
王辰晨
|
《外国语文研究》
|
2021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