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发现黑冠鹃隼 被引量:7
1
作者 胡小龙 耿德民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24-25,共2页
作者于1992年5月和1993年6月分别在安徽省大别山区的舒城县小涧冲林场和皖南山区祁门县的赤岭口获得3号黑冠鹃隼A.L.syama成鸟标本。是该鸟在我国分布的最北限。为安徽省鸟类新记录。
关键词 鸟纲 黑冠鹃隼 安徽
下载PDF
福建省明溪县黑冠鹃隼生境适宜性
2
作者 刘伟 王濡格 +5 位作者 范天巧 娜依曼·阿不都力江 宋新航 肖书平 郭宁 帅凌鹰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5-82,共8页
黑冠鹃隼(Avicedaleuphotes)是我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是多地观鸟产业的明星物种。然而,目前关于黑冠鹃隼的生态学研究非常稀缺,极大限制了我们对该物种采取针对性的保护措施。有鉴于此,本研究结合福建省明溪县林业局前期鸟类... 黑冠鹃隼(Avicedaleuphotes)是我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是多地观鸟产业的明星物种。然而,目前关于黑冠鹃隼的生态学研究非常稀缺,极大限制了我们对该物种采取针对性的保护措施。有鉴于此,本研究结合福建省明溪县林业局前期鸟类记录,于当地选择了32个样地开展实际调查,其中16个观测到黑冠鹃隼。基于上述样地的气候与地理特征,我们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GIS)、最大熵(maximumentropy,MaxEnt)模型和广义线性模型(generalized linearmodel,GLM)对黑冠鹃隼的生境利用特征进行了分析,并预测了该县域内黑冠鹃隼的潜在适宜生境分布,以期为黑冠鹃隼的保护工作提供理论依据。MaxEnt建模结果表明:(1)土地利用类型是限制黑冠鹃隼分布的最主要环境变量,其中耕地和湿地类型的分布是重要的影响因子;(2)黑冠鹃隼分布也受到距道路距离和归一化植被指数的影响。GLM分析结果表明距道路距离对黑冠鹃隼的分布有显著影响。综上,黑冠鹃隼更偏好土地利用类型为耕地或湿地、离道路较远、归一化植被指数较低的生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冠鹃隼 明溪县 最大熵模型 广义线性模型 适宜生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