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1篇文章
< 1 2 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物园亚洲黑熊的饲养管理与行为观察
1
作者 李圣 王松 +4 位作者 覃志海 张华政 李晓平 植国勇 梁本植 《广西畜牧兽医》 2024年第1期27-30,共4页
1 亚洲黑熊简介亚洲黑熊亦指黑熊,是毛色以黑色为主的大型熊科动物,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雄性体长120 cm~190 cm, 体重60 kg~200 kg;雌性体长110 cm~150 cm, 体重40 kg~140 kg 。头吻部灰黑色至棕黑色,成年个体颈部有浓密的黑色长毛,形... 1 亚洲黑熊简介亚洲黑熊亦指黑熊,是毛色以黑色为主的大型熊科动物,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雄性体长120 cm~190 cm, 体重60 kg~200 kg;雌性体长110 cm~150 cm, 体重40 kg~140 kg 。头吻部灰黑色至棕黑色,成年个体颈部有浓密的黑色长毛,形成一圈或两个半圆形的明显的鬃毛丛。最显著的特征是胸部具有一个显眼的“v”形白斑,因其形状酷似新月,也被称为“月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黑熊 行为观察 饲养管理 棕黑色 动物园 毛色 体长
下载PDF
神农架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亚洲黑熊活动节律研究
2
作者 张留栓 刘芳 +5 位作者 姬云瑞 陈静 余辉亮 马国飞 杨敬元 李迪强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58-766,共9页
神农架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以下简称“神农架国家公园”)位于我国华中区域,是亚洲黑熊(Ursus thibetanus)的重要分布区域。目前,缺乏该物种在神农架林区的活动节律研究,无法支撑神农架国家公园制定该物种针对性的保护方案。研究收集了2... 神农架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以下简称“神农架国家公园”)位于我国华中区域,是亚洲黑熊(Ursus thibetanus)的重要分布区域。目前,缺乏该物种在神农架林区的活动节律研究,无法支撑神农架国家公园制定该物种针对性的保护方案。研究收集了2018—2020年神农架国家公园772台次红外相机位点监测数据,累计62575个相机工作日,利用其中亚洲黑熊的影像数据分析其活动节律,并采用卡方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亚洲黑熊对不同海拔段的利用强度及不同季节的垂直迁移行为。结果表明:(1)神农架国家公园亚洲黑熊年活动节律为单峰型,夏季和秋季的活动强度较高,冬眠期为12月下旬至次年4月中旬,持续时间约为3个半月。(2)神农架林区亚洲黑熊日活动节律为晨昏活动模式,日间活动强度更高,具有明显的昼行性。(3)在海拔梯度上,亚洲黑熊在神龙架>1000~2600 m海拔段最为活跃。(4)不同季节亚洲黑熊活动的海拔范围差异明显,具有垂直迁移行为。(5)在神农架林区亚洲黑熊拍摄率最低的>1600~1800 m海拔段内,公路长度和居民点数量分别居第2和第1,说明人为活动对亚洲黑熊活动产生较大影响。神农架国家公园亚洲黑熊的活动节律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可为神农架国家公园制定亚洲黑熊种群的保护管理方案以及缓解人熊冲突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和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黑熊 红外相机 海拔 冬眠 活动节律 神农架国家公园
下载PDF
引流黑熊对三种不同蛋白质水平日粮消化利用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吴孔菊 胡勇 +1 位作者 孙梅 王爱民 《经济动物学报》 CAS 1997年第3期23-27,共5页
作者设计了蛋白质水平为 2 3 1 0 %、2 6 98%和 32 56%的三种日粮 ,分别饲喂Ⅰ、Ⅱ、Ⅲ组手术引流黑熊 ,比较研究 3组受试黑熊对日粮蛋白质的消化利用率。结果表明Ⅰ、Ⅱ、Ⅲ组受试黑熊蛋白质消化率分别为 70 47%、77 1 4%和 77 99% ... 作者设计了蛋白质水平为 2 3 1 0 %、2 6 98%和 32 56%的三种日粮 ,分别饲喂Ⅰ、Ⅱ、Ⅲ组手术引流黑熊 ,比较研究 3组受试黑熊对日粮蛋白质的消化利用率。结果表明Ⅰ、Ⅱ、Ⅲ组受试黑熊蛋白质消化率分别为 70 47%、77 1 4%和 77 99% ,其中Ⅱ组与Ⅲ组间无显著差异(P >0 1 ) ;Ⅰ组与Ⅱ组和Ⅲ组间差异显著 (P <0 1 ) ;Ⅱ、Ⅲ组受试黑熊蛋白质消化率显著高于Ⅰ组 (P <0 0 5)。在上述 3种日粮蛋白质水平下 ,3组受试黑熊均处于氮的正平衡状态 ,Ⅰ、Ⅱ、Ⅲ组受试黑熊食入总氮利用率分别为 2 6 96%、41 72 %和 37 69% ,3组间有显著差异 (P<0 0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流黑熊 日粮 蛋白质水平 消化利用 黑熊
下载PDF
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熊分布及活动节律分析
4
作者 任丽君 宁智刚 +1 位作者 王军岗 韩建亮 《陕西林业科技》 2023年第4期43-47,共5页
为研究黑熊(Ursus thibetanus)的分布和活动节律,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在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华阳片区48条样线共设置93台红外相机进行监测。结果显示:(1)共计38条样线记录到黑熊活动,均为单独活动,活动的海拔范围为1500~2500 m... 为研究黑熊(Ursus thibetanus)的分布和活动节律,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在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华阳片区48条样线共设置93台红外相机进行监测。结果显示:(1)共计38条样线记录到黑熊活动,均为单独活动,活动的海拔范围为1500~2500 m,活动样线集中在柏杨坪、杨家沟、杉树坪,主要活动林型为阔叶林、针阔混交林,主要伴生物种为羚牛(Budorcas taxicolor)、野猪(Sus scrofa)、小麂(Muntiacus reevesi);(2)黑熊日活动节律具有昼行性,总体呈双峰型,活动高峰在8∶00-14∶00和16∶00-19∶00,其中9∶00时达到活动最高峰;(3)黑熊夏季活动最频繁,其次是春、秋,冬季几乎不活动,且只有冬、夏两季之间的活动频次存在显著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相机 黑熊 分布 活动节律
下载PDF
黑熊的愿望
5
作者 《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 2023年第8期6-7,共2页
冰岛上住着一只黑熊,他孤零零地生活着,最大的愿望就是有一天能看见天鹅公主,因为看见天鹅公主,就能实|现一个愿望。黑熊想:我的愿望是要让所有的动物每个星期都到我这里开宴会。黑熊做了好多点心:面包、果酱……他等啊等,可是谁也没有来。
关键词 天鹅公主 黑熊 愿望
下载PDF
黑熊和乌鸦
6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 2023年第7期74-74,共1页
黑熊穿上自认为最漂亮的外衣和最值钱的背心,戴上最名贵的礼帽,穿上锃亮的皮鞋准备到城里去.“我看上去多么时髦、多么高贵呀,城里的人一定会非常羡慕我的。”黑熊边走边说。
关键词 乌鸦 到城里去 黑熊
下载PDF
非损伤性方法的建立及其在亚洲黑熊分子遗传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张亚平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1996年第3期253-258,共6页
哺乳动物野生群体和濒危物种的分子遗传学研究长期以来受到组织样品来源的限制。因为传统的分析方法,如蛋白质电泳、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及DNA序列分析等,需要采集诸如血液、肌肉、肝脏、心脏、肾脏和脾脏等组织材料以提取足... 哺乳动物野生群体和濒危物种的分子遗传学研究长期以来受到组织样品来源的限制。因为传统的分析方法,如蛋白质电泳、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及DNA序列分析等,需要采集诸如血液、肌肉、肝脏、心脏、肾脏和脾脏等组织材料以提取足量的蛋白质和DNA。而这又常常涉及捕捉、损伤甚至杀死动物。本工作探索建立一种非损伤性的途径以解决这一困难。我们采用Bio—Rad公司“InstaGenePurificationMatrix”从遗落于地上的亚洲黑熊单根毛发样品中提取出基因组DNA。这种方法简便、快速,仅需一个步骤──在该试剂中以100℃裂解细胞。不必再经酚和氯仿抽提。我们用PCR技术从这种毛发DNA中扩增了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片段,并测定了该片段的DNA序列。我们的工作为开展亚洲黑熊及其他哺乳动物野生群体的分子遗传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黑熊 黑熊 哺乳动物纲 分子遗传学
下载PDF
家养黑熊营养需要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张中良 杨智勇 +4 位作者 孔令禄 杨世奎 张化 陈红 兰岷剑 《中国饲料》 1995年第16期17-18,共2页
关键词 家养黑熊 营养需要 表观消化率 粗蛋白 育成黑熊 饲料利用率 药材公司 四川省 消化代谢试验 日增重
下载PDF
卧龙自然保护区黑熊种群生存力初步分析 被引量:27
9
作者 侯万儒 张泽钧 胡锦矗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57-361,共5页
依据黑熊种群的相关参数 ,借助旋涡软件 (Vortex 8 2 1) ,对卧龙自然保护区内黑熊的种群动态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 :在没有近亲繁殖和食物歉收、人类诱捕等灾害影响的情况下 ,卧龙黑熊种群数量 10 0年间稳步增长 ;而在加入近亲繁殖... 依据黑熊种群的相关参数 ,借助旋涡软件 (Vortex 8 2 1) ,对卧龙自然保护区内黑熊的种群动态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 :在没有近亲繁殖和食物歉收、人类诱捕等灾害影响的情况下 ,卧龙黑熊种群数量 10 0年间稳步增长 ;而在加入近亲繁殖和灾害等因素时 ,种群数量下降。据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熊 卧龙自然保护区 种群生存力 旋涡软件 种群动态
下载PDF
四川黑熊(Ursus thibetanus mupinensis)线粒体NADH脱氢酶亚基1基因(ND1)的序列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侯万儒 陈瑜 +3 位作者 吴夏 彭正松 周才权 杨军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1-96,共6页
以四川境内的四川黑熊(Ursus thibetanus mupinensis)为研究对象,根据已报道的若干物种的NADH脱氢酶亚基1基因(ND1)序列信息设计引物.运用PCR技术从四川黑熊毛囊组织的总DNA中扩增出ND1基因序列.采用GenScan、Blast2·1、ORF finder... 以四川境内的四川黑熊(Ursus thibetanus mupinensis)为研究对象,根据已报道的若干物种的NADH脱氢酶亚基1基因(ND1)序列信息设计引物.运用PCR技术从四川黑熊毛囊组织的总DNA中扩增出ND1基因序列.采用GenScan、Blast2·1、ORF finder和Clustal W等软件分别对DNA序列进行预测、相似性比较、ORF查找以及多序列比对,并利用PredictProtein软件对蛋白质进行预测和结构分析.结果表明;PCR扩增所得DNA序列长度为957bp,包含了ND1基因,其ORF为957bp,编码317个氨基酸,编码蛋白的分子量为35·6×103Da,pI为7·83.四川黑熊的ND1基因序列及其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其它熊、浣熊和小熊猫等动物的ND1基因序列和对应的氨基酸序列具有较高的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黑熊 线粒体 脱氢酶亚基1基因 分析
下载PDF
小兴安岭地区黑熊的食性分析 被引量:15
11
作者 王文 马建章 +1 位作者 余辉亮 胡立清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13,共7页
2004年5月至2005年11月,在黑熊主要分布区小兴安岭利用无线电遥测技术跟踪黑熊并判定黑熊取食生境,收集黑熊粪便51堆,利用粪便组织学分析方法对黑熊食物组成成分以及食物的选择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春初、秋末黑熊觅食生境为海拔400~5... 2004年5月至2005年11月,在黑熊主要分布区小兴安岭利用无线电遥测技术跟踪黑熊并判定黑熊取食生境,收集黑熊粪便51堆,利用粪便组织学分析方法对黑熊食物组成成分以及食物的选择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春初、秋末黑熊觅食生境为海拔400~560m的针叶林、针阔混交林;春末、夏初觅食生境为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夏季、秋初觅食生境为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河岸杂木林等。黑熊的大宗食物为植物,即使是夏季食物种类丰富季节,食物中植物成分仍近70%。黑熊食物表现出季节性变化,季节不同采食种类不同,采食植物性食物的部位也不同。春季黑熊的食物种类最少,食物多样性指数为2.317,食物均匀性指数为0.5923,夏季的食物种类最丰富,食物多样性指数2.628,食物均匀性指数0.6367,秋季食物种类比春季丰富,但没有夏季丰富,食物多样性指数为2.361,食物均匀性最小,仅为0.5173。黑熊对植物类食物具有选择性,对红松、蒙古栎、核桃楸等坚果和猕猴桃、山桃等浆果类食物表现为正选择性;而对木贼、禾本科、榆、宽叶苔草、色木、桦、杨、柳表现为负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兴安岭 黑熊 食性
下载PDF
患骨肿瘤黑熊血清蛋白的电泳分析 被引量:13
12
作者 金建丽 杨春文 +1 位作者 金志民 刘铸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39-141,共3页
为了黑熊疾病的诊断与治疗,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方法分离正常黑熊、患骨肿瘤黑熊个体的血清蛋白,结果表明:从正常黑熊个体血清蛋白中共分离出17条谱带,从患骨肿瘤黑熊个体血清蛋白中共分离出19条谱带;正常黑熊个体和患骨肿瘤... 为了黑熊疾病的诊断与治疗,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方法分离正常黑熊、患骨肿瘤黑熊个体的血清蛋白,结果表明:从正常黑熊个体血清蛋白中共分离出17条谱带,从患骨肿瘤黑熊个体血清蛋白中共分离出19条谱带;正常黑熊个体和患骨肿瘤黑熊个体的血清蛋白在电泳迁移率为0.21、0.23、0.27、0.29、0.35、0.37、0.43、0.44、0.47、0.54、0.56、0.60、0.62、0.64、0.67位置处的谱带分布一致;正常黑熊个体血清蛋白在电泳迁移率为0.38、0.48位置处有谱带分布,患骨肿瘤黑熊个体血清蛋白在这两处缺失,在电泳迁移率为0.22、0.25、0.26、0.33位置处的谱带为患骨肿瘤个体所特有;正常黑熊个体和患骨肿瘤黑熊个体部分相同谱带血清蛋白的活力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熊 骨肿瘤 血清蛋白 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
下载PDF
目标取样法和扫描取样法在圈养黑熊行为研究中的比较 被引量:8
13
作者 兰天明 田银平 +5 位作者 胡晓楠 王彦磊 荆璞 范萌 邹琦 刘伟石 《经济动物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94-101,共8页
应用目标取样法和扫描取样法同时对5只圈养黑熊(Ursus thibetanus)的15种行为进行了观察和记录,并对两种方法所得结果进行比较和讨论,评估两种方法在动物行为学研究中的可靠性。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所得的行为实际频次间存在显著差异(χ2=... 应用目标取样法和扫描取样法同时对5只圈养黑熊(Ursus thibetanus)的15种行为进行了观察和记录,并对两种方法所得结果进行比较和讨论,评估两种方法在动物行为学研究中的可靠性。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所得的行为实际频次间存在显著差异(χ2=4.388,P=0.036,df=1),相对频次间无显著差异(χ2=0.468,P=0.494,df=1);行为持续时间的长短是影响两种方法所得结果间差异的主要因素,其与相对偏差值(Rela-tive Deviation,RD)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实际频次:r=-0.900,P=0.000,df=13;相对频次:r=-0.898,P=0.000,df=13);两种方法所得行为发生频次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r=0.965,P=0.000,df=13);扫描取样法所得行为间的差异性分析结果中70.5%与目标取样法的分析结果一致,29.5%存在分歧,且在分歧组中,参与差异性分析的两种行为的持续时间之差极显著大于一致组(χ2=10.082,P=0.001,df=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 目标取样 扫描取样 黑熊 圈养
下载PDF
亚洲黑熊四川亚种(Ursus thibetanus mupinensis)线粒体ATP合酶和亚基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郝彦哲 杜玉杰 +2 位作者 吴夏 张田 侯万儒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1期20-24,共5页
根据已报道的部分哺乳动物线粒体ATP合酶F0亚基的相关信息设计引物,运用PCR技术,首次从亚洲黑熊四川亚种(Ursus thibetanus mupinensis)的肌肉组织总DNA中成功克隆了线粒体ATP合酶F0亚基8(ATP8)和亚基6(ATP6)的序列,并对其进行了初步分... 根据已报道的部分哺乳动物线粒体ATP合酶F0亚基的相关信息设计引物,运用PCR技术,首次从亚洲黑熊四川亚种(Ursus thibetanus mupinensis)的肌肉组织总DNA中成功克隆了线粒体ATP合酶F0亚基8(ATP8)和亚基6(ATP6)的序列,并对其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PCR扩增产物的总长度为942 bp,其中842 bp为四川黑熊ATP8和ATP6基因的编码区。ATP8和ATP6基因存在一段长43 bp的重叠区域。ATP8基因长204 bp,编码67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其蛋白分子质量为7.9 KD,等电点为10.35;ATP6基因长682 bp,编码226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其蛋白分子质量为24.8 KD,等电点为10.63。四川黑熊线粒体ATP合酶F0亚基8和亚基6与其他已报道的部分哺乳动物具有很高的同源性。以基因序列为数据构建的进化树表明四川黑熊和美洲黑熊的亲缘关系最近。本研究为在分子水平上探究黑熊线粒体基因组的遗传特点,探究物种进化关系和物种多样性提供了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黑熊亚种 线粒体 ATP合酶 亚基 基因克隆 四川
下载PDF
四川黑熊线粒体12S和16S rRNA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吴夏 陈瑜 +2 位作者 彭正松 杨军 侯万儒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02-405,共4页
利用哺乳动物线粒体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采用PCR方法,首次从亚洲黑熊四川亚种(Ursusthibetanus mupinensis)的肌肉组织总DNA中扩增出了线粒体12S rRNA和16S rRNA基因并进行了序列测定及分析.结果表明,四川黑熊12S rRNA基因长965 bp;... 利用哺乳动物线粒体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采用PCR方法,首次从亚洲黑熊四川亚种(Ursusthibetanus mupinensis)的肌肉组织总DNA中扩增出了线粒体12S rRNA和16S rRNA基因并进行了序列测定及分析.结果表明,四川黑熊12S rRNA基因长965 bp;16S rRNA基因长1 580 bp.通过进一步的序列分析表明,四川黑熊的12S rRNA和16S rRNA基因有较高的进化速率,与美洲黑熊、棕熊、北极熊、眼镜熊及大熊猫的相应基因相比较有较大差异,其中与美洲黑熊的同源性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黑熊四川亚种(Ursus thibetanus mupinensis) 线粒体 12S RRNA 16S RRNA 序列分析
下载PDF
患骨肿瘤黑熊不同组织SOD和LDH同工酶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金建丽 杨春文 +2 位作者 田新民 金志民 刘铸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3-27,共5页
为了评价患骨肿瘤黑熊个体SOD和LDH同工酶酶谱变化特点,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黑熊患骨肿瘤个体和正常个体心脏、肝脏、肾脏、脑、肺5种组织中SOD、LDH同工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5种组织内,有3种(心、肾、肺)SOD同工酶电泳... 为了评价患骨肿瘤黑熊个体SOD和LDH同工酶酶谱变化特点,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黑熊患骨肿瘤个体和正常个体心脏、肝脏、肾脏、脑、肺5种组织中SOD、LDH同工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5种组织内,有3种(心、肾、肺)SOD同工酶电泳谱带出现异常,其中患病个体都缺失SOD10,同工酶活力变化不大。主要检测出5种LDH同工酶,各组织内患病个体和正常个体的同工酶谱带数量和种类相同,但活性上有较大差异。可见,患骨肿瘤个体的SOD和LDH同工酶酶谱在表观正常的组织中已出现异常,并有某些肿瘤细胞的代谢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熊 SOD LDH 同工酶
下载PDF
四川黑熊ND3、ND4L和tRNA-Arg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瑜 吴夏 +2 位作者 彭正松 周材权 侯万儒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98-401,共4页
克隆并测定了四川黑熊(Ursus thibetanus mupinensis)线粒体基因组764 bp的片段,根据序列同源性比较,该DNA片段包括2个蛋白质编码基因:ND3和ND4L基因,以及1个tRNA-Arg基因.四川黑熊的ND3基因和ND4L基因的DNA序列和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 克隆并测定了四川黑熊(Ursus thibetanus mupinensis)线粒体基因组764 bp的片段,根据序列同源性比较,该DNA片段包括2个蛋白质编码基因:ND3和ND4L基因,以及1个tRNA-Arg基因.四川黑熊的ND3基因和ND4L基因的DNA序列和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马来熊、棕熊、美洲黑熊和北极熊的同源性分别为:90%和95%、93%和97%、91%和96%、93%和97%;89%和98.98%、88%和98.98%、89%和100%、89%和98.98%.与棕熊、美洲黑熊和北极熊tRNA-Arg(CGA)的同源性分别为95.65%、94.20%和94.20%.拓扑结构比较显示,四川黑熊的ND3基因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比美洲黑熊的少了1个蛋白激酶C磷酸化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黑熊 线粒体基因组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下载PDF
岷山黑熊生境选择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29
18
作者 鲁庆彬 胡锦矗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8-103,共6页
1998年 3月末至 9月 ,作者在岷山山系对黑熊的生境选择进行了研究。野外工作中共设置了 40个2 0× 2 0m2 样方和 15个生态因子 ,以此为基准进行了定量分析。黑熊生境喜好程度分析表明 ,黑熊喜欢选择向阳、坡度较大、避风性适中、郁... 1998年 3月末至 9月 ,作者在岷山山系对黑熊的生境选择进行了研究。野外工作中共设置了 40个2 0× 2 0m2 样方和 15个生态因子 ,以此为基准进行了定量分析。黑熊生境喜好程度分析表明 ,黑熊喜欢选择向阳、坡度较大、避风性适中、郁闭度在 3 0 %~ 5 0 %之间的山嵴或山坡面 ,选择乔木密度和灌木密度适中、倒木密度和树桩密度较小的生境 ,其他如乔木距离、灌木距离、倒木距离和树桩距离以适中为准。主成分分析表明 ,影响黑熊生境选择的主要因子有 5种 ,依次为 :食物丰富度因子 (包括乔木密度、灌木密度、乔木距离和灌木距离 )、干扰因子 (包括倒木密度、树桩密度、倒木距离和树桩距离 )、地形因子 (包括郁闭度、地理性和坡位 )、气候因子 (包括避风性和坡向 )和海拔因子。其最适生境状况为 :乔木密度为 12 2 6~ 162 5根 /hm2 ,灌木密度为 142 5~ 1976根 /hm2 ,倒木密度为 12 0~ 2 40根 /hm2 ,树桩密度为 110~ 2 3 0根 /hm2 ,郁闭度为 3 5 9%~43 5 % ,地理性为 0 6~ 0 7(山坡面 ) ,坡位为 0 5~ 0 7(中坡位 ) ,避风性为 0 4~ 0 7(适中 ) ,坡向为 49 8°~15 3° (东坡 ) ,海拔高度为 1993~ 2 2 76m (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熊 生境选择 定量分析 主成分分析 最适生境 岷山山系
下载PDF
四川黑熊NADH脱氢酶亚基4基因的序列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瑜 侯万儒 +2 位作者 吴夏 彭正松 周才权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18-320,共3页
目的探讨黑熊线粒体ND4基因的序列特点。方法根据已报道的若干物种的NADH脱氢酶亚基4基因(ND4)设计引物。运用PCR技术从四川黑熊毛囊组织的总DNA中扩增出ND4基因。并对ND4基因进行分析。结果PCR扩增所得DNA序列长度为1402bp,该序列包含... 目的探讨黑熊线粒体ND4基因的序列特点。方法根据已报道的若干物种的NADH脱氢酶亚基4基因(ND4)设计引物。运用PCR技术从四川黑熊毛囊组织的总DNA中扩增出ND4基因。并对ND4基因进行分析。结果PCR扩增所得DNA序列长度为1402bp,该序列包含了ND4基因,其ORF为1377bp,编码459个氨基酸,编码蛋白的分子量为51.5×103,pI为9.37。四川黑熊的ND4基因序列及其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美洲黑熊、马来熊、棕熊、北极熊、人、大鼠、小鼠和狗等其他哺乳动物的ND4基因序列和对应的氨基酸序列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分别为68%~91%和71%~95%。拓扑结构预测显示四川黑熊ND4基因的蛋白质上分别存在N-糖基化位点、蛋白激酶C磷酸化位点、酪蛋白激酶Ⅱ磷酸化位点、N-酰基化位点、亮氨酸拉链以及富含亮氨酸的区域。结论哺乳类动物的ND4基因具较高的保守性,而其所编码的蛋白在功能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黑熊 线粒体 ND4基因 分析 进化树 构建
下载PDF
美洲狮和亚洲黑熊蛔虫ITS序列扩增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贺现辉 陈武 +3 位作者 何乐天 王培园 袁子国 林瑞庆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41-45,共5页
以采自广州动物园美洲狮和亚洲黑熊体内的蛔虫样品为研究对象,提取样品的总DNA,以保守引物对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进行PCR扩增、测序及网上比对。结果表明,美洲狮体内样品获得与GenBankTM公布的狮弓首蛔虫相似性很高的ITS-1、... 以采自广州动物园美洲狮和亚洲黑熊体内的蛔虫样品为研究对象,提取样品的总DNA,以保守引物对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进行PCR扩增、测序及网上比对。结果表明,美洲狮体内样品获得与GenBankTM公布的狮弓首蛔虫相似性很高的ITS-1、ITS-2和5.8S序列,亚洲黑熊体内样品获得与GenBankTM公布的转移拜林蛔虫相似性很高的ITS-2序列,并首次获得样品的ITS-1与5.8S序列。序列分析结果表明,美洲狮体内蛔虫样品为狮弓首蛔虫,亚洲黑熊体内蛔虫样品为转移拜林蛔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狮 亚洲黑熊 蛔虫 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 序列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