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彩色电影中黑白色彩的艺术功能探析 被引量:4
1
作者 王艳玲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48-149,共2页
电影从诞生之日起,就注定了其具有科学物质的属性,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影历经了从黑白色到彩色的发展过程,而今天,当彩色影像早已是一门普及的电影拍摄技术时,在彩色电影中融入黑白色彩,不但能够让观众获得别样的审美体验,而且使影... 电影从诞生之日起,就注定了其具有科学物质的属性,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影历经了从黑白色到彩色的发展过程,而今天,当彩色影像早已是一门普及的电影拍摄技术时,在彩色电影中融入黑白色彩,不但能够让观众获得别样的审美体验,而且使影片时间和空间的切换、人物形象的内心变化、影片风格的形成和对比效果的突出等,都获得了积极的推动。本文即是对彩色电影中黑白色彩的艺术功能进行具体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电影 黑白色彩 功能分析
下载PDF
道家文化中黑白色彩在藤编家具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吴鹏 《艺术科技》 2018年第3期123-123,共1页
道家文化,以先秦时代的哲学家老子为其创始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而道家的色彩观受道家思想的支配。本文通过对道家文化中黑白色彩在藤编家具中的应用与分析进行详尽剖析,让设计者与消费者达成心灵上的共识,促进家具行业的... 道家文化,以先秦时代的哲学家老子为其创始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而道家的色彩观受道家思想的支配。本文通过对道家文化中黑白色彩在藤编家具中的应用与分析进行详尽剖析,让设计者与消费者达成心灵上的共识,促进家具行业的发展,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和居住环境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文化 黑白色彩 藤编家具 应用
下载PDF
《白丝带》:黑白的色彩,混沌的世界 被引量:2
3
作者 李艳华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134-135,共2页
在色彩过剩的今天,导演哈内克另辟蹊径采用黑白色彩勾勒了影片《白丝带》,并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本文将从影片的片名《白丝带》的由来及其象征意义进行阐述,讨论影片中黑白色彩的运用及对比所产生的视觉效果.并通过干净而纯粹的黑白色在... 在色彩过剩的今天,导演哈内克另辟蹊径采用黑白色彩勾勒了影片《白丝带》,并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本文将从影片的片名《白丝带》的由来及其象征意义进行阐述,讨论影片中黑白色彩的运用及对比所产生的视觉效果.并通过干净而纯粹的黑白色在大人、小孩、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四个方面的勾勒,展示出人外表的堂皇与内心的肮脏.黑色的涂抹远远超过白色的勾勒,体现了人性的混沌,整个人类社会的混沌,影片中的一切都陷入无言的混沌,使人感到一种恐惧和战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丝带》 黑白色彩 混沌世界
下载PDF
对话黑白——弗朗茨·克兰的色彩运用研究
4
作者 赵文心 熊震 《收藏与投资》 2021年第10期152-154,共3页
就艺术表现的角度而言,黑白两色使观者可以摆脱缤纷色彩,将目光聚焦于事物的本质,关注其形式之下更为纯粹的内部结构,通过黑白两色的律动与交叉和画面上所呈现出的运动感,探求创作者内心澎湃情感的流露,另辟蹊径,从两种看似对立的颜色... 就艺术表现的角度而言,黑白两色使观者可以摆脱缤纷色彩,将目光聚焦于事物的本质,关注其形式之下更为纯粹的内部结构,通过黑白两色的律动与交叉和画面上所呈现出的运动感,探求创作者内心澎湃情感的流露,另辟蹊径,从两种看似对立的颜色中感受到和谐,同时也实现创作者为艺术而创作的真正目的。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画家弗朗茨·克兰,利用黑白色块、线条构建画面、表现意境,其作品黑白间的影调相互渗透,给人以强烈的审美感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白色彩 弗朗茨·克兰 抽象表现主义 绘画色彩
下载PDF
从单纯的色彩意识到象征性的色彩观念——谈中国原始的色彩意识 被引量:3
5
作者 辛景林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32-33,共2页
色彩的世界是神奇的世界,它以自身五彩缤纷的属性,给人类带来许多美好的启示:如金黄色的沙滩、碧蓝色的海面、鲜艳的绿树、姹紫嫣红的鲜花、漂亮的建筑、五颜六色的时装……构成了美丽的多彩世界。而且,当我们接近具体的自然物象时,从... 色彩的世界是神奇的世界,它以自身五彩缤纷的属性,给人类带来许多美好的启示:如金黄色的沙滩、碧蓝色的海面、鲜艳的绿树、姹紫嫣红的鲜花、漂亮的建筑、五颜六色的时装……构成了美丽的多彩世界。而且,当我们接近具体的自然物象时,从植物的肌理、动物的皮毛、花朵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绘画艺术 色彩意识 象征性 色彩观念 黑白色彩
下载PDF
对禅之理解及禅宗色彩观在文人画中的“自行呈现”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文娟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8-124,共7页
1〉意为"止观"、"沉思"、"静虑"的"禅"是将主体浸入教理的活泼泼的直观性体验,它维持了"宗教"活的生命;2〉禅宗色彩观当是禅宗理论的自然衍生和凸现。庄禅一脉,不可两分。不是现象... 1〉意为"止观"、"沉思"、"静虑"的"禅"是将主体浸入教理的活泼泼的直观性体验,它维持了"宗教"活的生命;2〉禅宗色彩观当是禅宗理论的自然衍生和凸现。庄禅一脉,不可两分。不是现象界的色彩不是知性语言,而是与诗性的描述性语言同质的"摹状词"意义的色彩(素淡-虚空之黑白)承担了本体论(庄子之"道"、禅性性"空");3〉禅宗色彩观在文人画中"自行呈现":中国封建后期士大夫阶层禅悦之风大盛,这时的文士画家心理应是儒、道、玄思想积淀经由禅宗综合起作用。深受禅之影响的文人画取代青绿成为画坛盟主是历史而宿命更是境界追求般选择了黑白之韵;4〉禅艺合流,禅以荒寒清冷为最高境,文人画即以"深情冷眼"的荒寒境为最高美学意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禅宗色彩观(素淡-虚空之“黑白”) 文人画 意境
下载PDF
《影》:传统美学符号的视觉哲学传达
7
作者 东桂迎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8-51,共4页
“影”是一种传统美学符号,它在文化和艺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为一种视觉元素,影在形式上具有模糊、虚幻的特征,影片《影》借用“影”这一美学特征,通过“影”的象征意象,构建了一个关于“影”的替身故事。张艺谋在极简的黑白色彩中... “影”是一种传统美学符号,它在文化和艺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为一种视觉元素,影在形式上具有模糊、虚幻的特征,影片《影》借用“影”这一美学特征,通过“影”的象征意象,构建了一个关于“影”的替身故事。张艺谋在极简的黑白色彩中,用镜头、光影、屏风设置一层层迷雾,探讨至美视觉之下隐藏的人性明暗,谈的是古今哲学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符号 黑白色彩 视觉哲学 象征意象 视觉元素 美学特征 张艺谋
下载PDF
现实主义题材电影的创作探索——浅析电影《大佛普拉斯》的叙事美学
8
作者 高思凡 《戏剧之家》 2023年第9期145-147,共3页
《大佛普拉斯》是一部有关人生现实的台湾地区剧情片,导演凭借幽默的叙事风格、独特的剪辑方式以及深入人心的电影内容夺得不少荣誉。本文针对这部电影所涵盖的艺术手法与美学范畴进行浅析,旨在简要总结其中所涵盖的人生态度和议题。本... 《大佛普拉斯》是一部有关人生现实的台湾地区剧情片,导演凭借幽默的叙事风格、独特的剪辑方式以及深入人心的电影内容夺得不少荣誉。本文针对这部电影所涵盖的艺术手法与美学范畴进行浅析,旨在简要总结其中所涵盖的人生态度和议题。本文借鉴有关精神理想的优秀文章以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进行粗略分析,希望可以更深入了解一部优秀的现实题材电影所包含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白色彩 《大佛普拉斯》 黑色幽默 叙事美学
下载PDF
纪念英格玛·博格曼——英格玛·博格曼电影语言分析
9
作者 魏晋霞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7-17,共1页
英格玛·博格曼在他的一系列影片如《野草莓》、《第七封印》、《冬日之光》、《走向快乐》中,熟练运用大特写、淡入淡出、叠化等镜头语言,以简约的影片风格、别具匠心的画面构图,成就了一部部伟大的作品,为艺术电影的发展作出了极... 英格玛·博格曼在他的一系列影片如《野草莓》、《第七封印》、《冬日之光》、《走向快乐》中,熟练运用大特写、淡入淡出、叠化等镜头语言,以简约的影片风格、别具匠心的画面构图,成就了一部部伟大的作品,为艺术电影的发展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约风格 黑白色彩 和谐构图
下载PDF
《影》的视觉特效之“美” 被引量:1
10
作者 《现代电影技术》 2019年第10期39-42,共4页
张艺谋导演的《影》于2018年9月30日上映,其水墨风像一股清流,水汽氤氲扑面而来,观之如人在画中。2016年底,早在电影的创意开发阶段,PIXOMONDO北京团队就开始与主创团队一起合作。一年有余,PIXOMONDO北京团队在导演的引领和指导下,滴水... 张艺谋导演的《影》于2018年9月30日上映,其水墨风像一股清流,水汽氤氲扑面而来,观之如人在画中。2016年底,早在电影的创意开发阶段,PIXOMONDO北京团队就开始与主创团队一起合作。一年有余,PIXOMONDO北京团队在导演的引领和指导下,滴水成海,打造出今天这般“山色空蒙雨亦奇”、虚实难分、真假难辨的水墨人间,将这强烈的、接近黑白色彩的风格极致呈现于大银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艺谋导演 黑白色彩 视觉特效 主创团队 大银幕 真假难辨 水墨 创意开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