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武夷山黑麂生境适宜性评价
1
作者 吴旻 严绍裕 +3 位作者 孙华 黄连英 应兴亮 胡喜生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6-222,共7页
道路网络建设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阻隔了野生动物的通行和交流,影响或破坏了生境。武夷山是地球上同纬度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栖息着许多珍稀野生动物。本研究以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s)为目标物种,对其生境适宜性... 道路网络建设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阻隔了野生动物的通行和交流,影响或破坏了生境。武夷山是地球上同纬度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栖息着许多珍稀野生动物。本研究以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s)为目标物种,对其生境适宜性进行了评价,并借助水文分析模拟动物潜在的运动轨迹。结果表明:黑麂最适宜生境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6.53%,其他依次是一般适宜、较适宜、较不适宜和不适宜,占比分别是29.63%、22.69%、20.77%和10.38%。最适宜生境主要集中于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通过模拟得到的动物足迹与道路网络叠加,发现5处动物足迹受到道路的阻隔,其中与高速公路相交1处、与省道相交1处、与县道相交1处和与乡道相交2处。研究结果可为制订生境保护和修复政策提供参考,对野生动物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境适宜性 动物足迹 道路网络 武夷山
下载PDF
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s)栖息地片断化对种群基因流的影响 被引量:16
2
作者 程宏毅 鲍毅新 +2 位作者 陈良 胡知渊 葛宝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109-1119,共11页
栖息地片断化可能影响种群的基因流,进而导致近交,降低个体生活力,是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物种绝灭的主要因素。被列为国家I级保护动物的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s),由于自身目前的濒危状况和生物学特异性,使得栖息地片断化对其影响更甚。... 栖息地片断化可能影响种群的基因流,进而导致近交,降低个体生活力,是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物种绝灭的主要因素。被列为国家I级保护动物的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s),由于自身目前的濒危状况和生物学特异性,使得栖息地片断化对其影响更甚。为了更好的保护该珍稀物种,研究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划分了浙江遂昌的九龙山自然保护区和开化的古田山自然保护区黑麂栖息地的片断化斑块,并通过所得片断化斑块数据进行两个保护区在片断化程度的计算,同时从片断化斑块获取黑麂的组织、粪便样品,提取黑麂的线粒体DNA,估算其基因流大小。以此初步确定两个保护的黑麂栖息地片断化程度对种群基因流的影响。各项片断化指数均表明,九龙山自然保护区的黑麂栖息地片断化程度要小于古田山自然保护区。九龙山自然保护区黑麂片断化种群的平均基因流Nm达到了3.65,明显高于古田山自然保护区的1.12。结果表明,栖息地片断化可能对黑麂种群的基因流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和恢复黑麂栖息地,否则将严重阻碍片断化种群间的个体迁移、扩散和基因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ntiacus crinifrons) 栖息地片断化 基因流
下载PDF
基于红外相机技术和MaxEnt模型的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s)活动节律分析和潜在适生区预测 被引量:30
3
作者 陈智强 赵增辉 +3 位作者 王远飞 韦力 丁国骅 林植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535-3547,共13页
黑麂是中国特有的濒危鹿科动物,分布于浙闽赣皖四省的部分山地丘陵。为明确黑麂的活动节律及适宜环境温度,探讨四省区域的潜在分布区情况,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遂昌牛头山林场内布设57台Ltlacorn红外相机,对黑麂及其同域物种进行研... 黑麂是中国特有的濒危鹿科动物,分布于浙闽赣皖四省的部分山地丘陵。为明确黑麂的活动节律及适宜环境温度,探讨四省区域的潜在分布区情况,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遂昌牛头山林场内布设57台Ltlacorn红外相机,对黑麂及其同域物种进行研究。监测期间红外相机共有效监测到黑麂26次,相对多度指数为1.79。根据监测到黑麂位点与文献记录,共确定黑麂出现位点16个。根据黑麂栖息地特征选择6个生境因子为预测背景,利用MaxEnt模型预测黑麂在浙闽赣皖四省的潜在适生区。模型预测结果准确性较高(AUC=0.976)。结果表明:(1)黑麂年活动高峰季节为夏季,日活动高峰为7:00—9:00和16:00—18:00;(2)温度是影响黑麂活动的重要因素,其活动最适宜温度范围为18—28℃;(3)黑麂潜在适生区总面积约为25980.62 km^(2),占四省总面积的4.87%;(4)黑麂潜在适生区分为浙赣皖潜在分布区、浙赣潜在分布区、洞宫山潜在分布区和括苍山潜在分布区4个区域。建议(1)加强潜在分布区内种群资源的调查;(2)识别并建立各适宜生境之间的生态廊道;(3)建立黑麂保护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遂昌牛头山 活动节律 环境温度 MaxEnt模型 潜在分布
下载PDF
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s)3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8
4
作者 鲍毅新 程宏毅 +3 位作者 周襄武 陈良 胡知渊 葛宝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4030-4036,共7页
黑麂,为我国特有动物,被公认为目前世界上最珍稀的鹿科动物之一。为了更好地保护黑麂这一珍稀的濒危野生动物,基于黑麂线粒体控制区序列对遂昌分布中心的3个黑麂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基因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3个种群的36个个体中有13... 黑麂,为我国特有动物,被公认为目前世界上最珍稀的鹿科动物之一。为了更好地保护黑麂这一珍稀的濒危野生动物,基于黑麂线粒体控制区序列对遂昌分布中心的3个黑麂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基因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3个种群的36个个体中有13个变异位点,占分析序列长度的2.71%,且这13个变异位点皆为碱基置换,并未出现碱基插入或缺失的现象,并由此定义了12个单倍型。遗传多样性检测结果显示遂昌种群具有最高的遗传多样性,应予以优先保护。从Tajima′sD和Fu and Li′sD值的估算结果来看,这3个黑麂种群相对于中性进化的歧异度并没有明显的偏离(P>0.1),没有明显的证据显示这3个黑麂种群间存在很强的平衡选择。3个种群间基因流Nm均大于1,这3个黑麂种群间存在着较为丰富的基因流。3个黑麂种群单倍型间的序列差异为0.009,这表明这3个黑麂种群的单倍型未出现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遂昌分布中心 线粒体DNA 遗传多样性 基因流
下载PDF
妊娠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s)大体解剖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唐鑫生 秦文 +2 位作者 任育旺 汪新建 李雪峰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6期39-41,45,共4页
为黑麂的保护和人工繁殖提供生物学资料,对一只因盗猎致死的妊娠黑麂进行了解剖。其特点是:上腭有15排腭褶;上颌右侧犬齿脱落,前臼齿和臼齿的齿冠磨损较严重,齿式为0·1·3·3/3·1·3·3=34;瘤胃、网胃、瓣胃... 为黑麂的保护和人工繁殖提供生物学资料,对一只因盗猎致死的妊娠黑麂进行了解剖。其特点是:上腭有15排腭褶;上颌右侧犬齿脱落,前臼齿和臼齿的齿冠磨损较严重,齿式为0·1·3·3/3·1·3·3=34;瘤胃、网胃、瓣胃、皱胃容积分别为71.6%、9.4%、11.4%、7.6%;小肠7248 mm、大肠5269 mm,分别是体长的6.9倍和5.0倍;肝3叶,重598.5 g,无胆囊;左肺3叶,右肺4叶,重474.4 g;心脏重184 g,占身体总重量的0.8%;双角子宫,胚胎重98.5 g,长14.8 mm,胚体弯曲呈"C"形,眼泡明显,鼻窝、耳泡、鳃弓、肢芽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体解剖 胚胎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的黑麂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路瑞 胡雪琴 +2 位作者 肖地秀 黄志强 翟健程 《江西科学》 2024年第1期187-193,共7页
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s),我国特有山地森林物种,近年因生境破碎化、人为活动干扰等因素导致野外种群数量下降。为系统研究黑麂的现状,利用CiteSpace软件分析WOS和CNKI数据库中1960—2022年有关黑麂的文献,以期为其他生态系统的指示... 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s),我国特有山地森林物种,近年因生境破碎化、人为活动干扰等因素导致野外种群数量下降。为系统研究黑麂的现状,利用CiteSpace软件分析WOS和CNKI数据库中1960—2022年有关黑麂的文献,以期为其他生态系统的指示物种和特有物种的未来研究方向提供参考。研究发现,有关黑麂的文献数量呈波动增长趋势,主要围绕浙、皖、赣、闽四省,结合内业微观分析、外业宏观调查等技术,形成以种群密度、活动节律、物种进化、遗传多样性、分布状况为主的五大研究领域,以生理现象、麂属种群进化、栖息地及习性调查的多样化研究主题,以国内学者为中心的科研团队及稳固核心作者群,但仍存在主要科研机构间有交流壁垒的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TESPACE 系统文献综述 可视化
下载PDF
云南糯扎渡省级自然保护区发现黑化赤麂
7
作者 卢文 代陆娇 雷苑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4-394,共1页
云南省糯扎渡省级自然保护区自2019年以来,在野外按公里网格布设了189台红外相机。在一个红外相机位点(北纬22°32′16″,东经100°29′29″),2019年3月1日、3月11日、4月18日和2023年8月5日的4段视频和5张有效相片中,发现1只... 云南省糯扎渡省级自然保护区自2019年以来,在野外按公里网格布设了189台红外相机。在一个红外相机位点(北纬22°32′16″,东经100°29′29″),2019年3月1日、3月11日、4月18日和2023年8月5日的4段视频和5张有效相片中,发现1只通体全黑的麂类(上图)。相同位点还记录到其与1只毛色正常的成年雄性赤麂(Muntiacus vaginalis)共同出现和玩耍(下图)。该毛色异常的麂除全身体毛、皮肤皆为黑色外,其他身体特征与赤麂一致,且具有双角,由此确定为黑化的成年赤麂。这是糯扎渡自然保护区利用红外相机在野外首次拍摄到成年雄性黑化赤麂个体,也是国内首次发现黑化赤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相机 野生
下载PDF
基于红外相机的江西浮梁黄字号黑麂省级自然保护区鸟兽多样性调查
8
作者 胡雪琴 翟健程 +2 位作者 路瑞 田珺 黄志强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81-1090,共10页
江西浮梁黄字号黑麂省级自然保护区地处怀玉山脉余脉,具有丰富的生物资源。为掌握该保护区本底资源并提供有效管理措施,2018年7月至2022年10月,在该保护区布设278台红外相机进行生物多样性监测,红外相机累计工作48787个工作日,共获得独... 江西浮梁黄字号黑麂省级自然保护区地处怀玉山脉余脉,具有丰富的生物资源。为掌握该保护区本底资源并提供有效管理措施,2018年7月至2022年10月,在该保护区布设278台红外相机进行生物多样性监测,红外相机累计工作48787个工作日,共获得独立有效照片29760张,其中,兽类17719张,鸟类11121张,其他干扰920张。共鉴定出哺乳动物6目11科19种,包括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1种: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s),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4种:猕猴(Macaca mulatta)、藏酋猴(Macaca thibetana)、豹猫(Prionailurus bengalensis)、中华鬣羚(Capricornis milneedwardsii);鸟类6目12科30种,包括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1种: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6种:白鹇(Lophura nycthemera)、勺鸡(Pucrasia macrolopha)、棕噪鹛(Garrulax poecilorhynchus)、红嘴相思鸟(Leiothrix lutea)、凤头蜂鹰(Pernis ptilorhynchus)和灰林鸮(Strix aluco)等。所有监测到的鸟兽类物种中,属于《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中濒危物种的有1种,即黑麂,易危5种,近危7种;被IUCN红色名录列为易危物种的有3种,近危2种;被《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Ⅰ收录的有3种,附录Ⅱ收录的有2种;中国特有种8种。物种相对丰富度指数(RAI)最高的动物是白鹇(RAI为32.58),其后依次是小麂(Muntiacus reevesi,RAI为21.89)和野猪(Sus scrofa,RAI为10.15),其余物种RAI均低于3。调查结果反映了目前江西浮梁黄字号黑麂省级自然保护区内哺乳动物和鸟类的资源状况,为保护区的进一步规划管理与野生动物的长期监测和保护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浮梁黄字号省级自然保护区 生物多样性 红外相机 相对丰富度
下载PDF
不同培养液对黑麂Muntiacus.crinifrons成纤维细胞生长的影响
9
作者 刘瑞清 段幸生 +1 位作者 刘爱华 林世英 《Zoological Research》 SCIE CAS 1983年第2期209-210,共2页
黑麂是我国特有的哺乳动物,具较少的染色体数目 (2n=9,♀8),因而是辐射生物学、细胞遗传学、遗传毒理学等研究的较好材料。细胞离体培养时,多种不同的因素会影响细胞的生长和功能,也会导致细胞的不稳定和使细胞发生变异。因此,培养液的... 黑麂是我国特有的哺乳动物,具较少的染色体数目 (2n=9,♀8),因而是辐射生物学、细胞遗传学、遗传毒理学等研究的较好材料。细胞离体培养时,多种不同的因素会影响细胞的生长和功能,也会导致细胞的不稳定和使细胞发生变异。因此,培养液的组成,底物的类型,细胞的种类和密度等因素都会影响细胞的寿命和改变其行为特征。不管组织细胞培养的方式如何,体外培养最关键的变化就是培养液。一种细胞适应于某种培养液,不一定适宜另一种培养液。所以,根据不同实际需要,应选择最适宜的培养液。本工作对黑麂成纤维细胞在不同培养液中的生长特性作了比较详细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毒理学 辐射生物学 成纤维细胞 细胞遗传学 组织细胞培养 体外培养 细胞适应
下载PDF
皖南地区圈养黑麂驯养繁育的人工管理因素
10
作者 吴良银 李群 张文兴 《中国动物保健》 2024年第8期83-84,共2页
本文在总结安徽省皖南国家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多年黑麂驯养繁育工作的基础上,认真分析近几年黑麂饲养种群所出现的死亡个体的环境影响因素,提出改进建议和对策,从而降低幼体死亡率和壮大圈养种群。
关键词 人工管理 繁育 对策
下载PDF
碧水青山 生灵乐园——浙江省黑麂抢救保护基地
11
作者 《浙江林业》 2024年第6期22-23,共2页
浙江省黑麂抢救保护基地位于钱江源-百山祖国家公园创建区钱江源园区(以下简称“钱江源园区”),以保护黑麂野生种群和栖息地为根本目的,以种群监测、栖息地改造、繁育研究、野外放归为重要手段,提高黑麂种群数量,提升黑麂的生存能力和... 浙江省黑麂抢救保护基地位于钱江源-百山祖国家公园创建区钱江源园区(以下简称“钱江源园区”),以保护黑麂野生种群和栖息地为根本目的,以种群监测、栖息地改造、繁育研究、野外放归为重要手段,提高黑麂种群数量,提升黑麂的生存能力和避免种群退化。通过基地的建设,完善保护管理和科研监测体系,加大科技支撑和宣传教育力度,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组建保护与科研技术团队,建成一座以保护为核心、以黑麂为重点,兼顾科研观赏等综合性野生动物抢救保护基地,积极打造濒危物种抢救保护的全国样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团队 对外交流与合作 钱江源 百山祖 野生种群 种群监测 抢救保护
下载PDF
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s)细胞系的建立及其细胞生长特性和细胞遗传学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段幸生 刘瑞清 +1 位作者 刘爱华 林世英 《Zoological Research》 SCIE CAS 1986年第2期109-114,I0002,共7页
黑麂是我国特有的动物,其染色体大而数少(2n=8♀,2n=9♂),并且有三对大小相近,形态相似的染色体(早性6条,♂性5条)(段幸生等,1984)。由于上述特点,它可能是研究染色体结构与功能,特别是着丝点结构与功能研究的好对象,亦是辐射生物学,遗... 黑麂是我国特有的动物,其染色体大而数少(2n=8♀,2n=9♂),并且有三对大小相近,形态相似的染色体(早性6条,♂性5条)(段幸生等,1984)。由于上述特点,它可能是研究染色体结构与功能,特别是着丝点结构与功能研究的好对象,亦是辐射生物学,遗传毒理学,细胞杂交等研究的好材料。我们所建立的黑麂(♀)胚胎肺组织成纤维二倍体细胞系命名为KIZ—8102。已对其部分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株 核型
下载PDF
钱江源国家公园黑麂( Muntiacus crinifrons )生境适宜性评价及廊道设计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李琼雯 李双 +1 位作者 曹铭昌 徐海根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78-785,共8页
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s)是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由于人类活动干扰致使其栖息地破碎化,进而威胁黑麂种群生存。因此,识别黑麂适宜生境关键区,构建破碎栖息地之间的生境廊道显得尤为重要。以钱江源国家公园为研究区域,基于黑麂... 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s)是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由于人类活动干扰致使其栖息地破碎化,进而威胁黑麂种群生存。因此,识别黑麂适宜生境关键区,构建破碎栖息地之间的生境廊道显得尤为重要。以钱江源国家公园为研究区域,基于黑麂分布点位数据和环境数据,通过MaxEnt模型评价黑麂的生境适宜性,利用Linkage Mapper廊道设计模型和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inimum cumulative resistance model,MCR)设计黑麂生境廊道。结果表明,训练集和验证集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与横坐标围成的面积(AUC值)分别为0.959和0.943,MaxEnt模型结果达到优秀水平;黑麂适宜生境面积为44.78km^(2),仅占国家公园总面积的17.8%;影响黑麂生境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为距阔叶林距离(29.4%)、海拔(19.2%)和距水源距离(15.2%);在选取的黑麂适宜生境关键区设计了3条黑麂潜在生境廊道,主要位于里秧田村、田畈村、库坑村及霞川村,廊道最小宽度设置为766 m,廊道总长度为12.70 km。该研究结果可为黑麂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xEnt模型 生境适宜性 生境廊道 钱江源国家公园
下载PDF
麂属 (Muntiacus)动物12SrRNA基因序列分析及其分子进化关系 被引量:2
14
作者 易广才 张晓梅 单祥年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2期7-11,共5页
对麂属 (Muntiacus)中的 3种动物 :赤麂 (M .muntjak) (2n =6♀ ,7♂ ) ,小麂 (M .reevesi) (2n =4 6 ) ,黑麂(M .crinifrons) (2n =8♀ ,9♂ )线粒体DNA 12SrRNA基因 4 5 0bp左右的片段进行序列分析 ,并根据序列信息建立分子类聚图 ,... 对麂属 (Muntiacus)中的 3种动物 :赤麂 (M .muntjak) (2n =6♀ ,7♂ ) ,小麂 (M .reevesi) (2n =4 6 ) ,黑麂(M .crinifrons) (2n =8♀ ,9♂ )线粒体DNA 12SrRNA基因 4 5 0bp左右的片段进行序列分析 ,并根据序列信息建立分子类聚图 ,同时探讨了这 3种动物的起源、分类地位及进化关系 .结果表明黑麂起源最早 ,赤麂次之 ,小麂最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SRRNA基因 序列分析 分子进化 线粒体DNA 物种起源
下载PDF
夏季圈养黑麂对室外圈舍的选择利用
15
作者 杨凌帆 王君 +2 位作者 张恩权 刘萍 张轶卓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20期101-108,共8页
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s)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保护动物,但有关圈养黑麂的行为学和圈舍选择的研究十分有限。采用瞬时扫描法,对北京动物园2个圈舍共18只圈养黑麂的行为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圈养黑麂对室外圈舍中的垫草有非常明... 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s)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保护动物,但有关圈养黑麂的行为学和圈舍选择的研究十分有限。采用瞬时扫描法,对北京动物园2个圈舍共18只圈养黑麂的行为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圈养黑麂对室外圈舍中的垫草有非常明显的偏好,对土地利用的观察值远低于期望值。在11:00和14:00游客量偏大时段,上午黑麂以垫草休息为主,下午以土地和垫草利用为主,在27~31℃黑麂最为活跃,混合群黑麂的社群行为更多样化。分析了造成以上现象的可能原因,并据此对黑麂圈舍优化提出了科学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外圈舍 空间利用 动物福利
下载PDF
浙江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麂日活动节律和垂直迁移的季节变化 被引量:3
16
作者 郑伟成 郑子洪 +4 位作者 刘菊莲 王宇 杨晓君 黄林平 肖燕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90-296,共7页
为准确全面地了解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s)在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日活动节律和某些栖息地生态因子选择的季节性规律,于2017年10月—2021年2月,在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用红外相机法对黑麂日活动节律和垂直迁移的季节变化进... 为准确全面地了解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s)在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日活动节律和某些栖息地生态因子选择的季节性规律,于2017年10月—2021年2月,在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用红外相机法对黑麂日活动节律和垂直迁移的季节变化进行研究。研究期间,共拍摄到352张黑麂照片,提取到243次有效探测。结果显示:黑麂是晨昏双峰型的昼行性动物。通过四季对比发现,黑麂夏季的活动强度比春季、秋季和冬季高,而各季节间的日活动高峰期时间段和数量存在差异。黑麂偏好栖息于坡度为20°~40°的栖息地,海拔选择和坡位选择存在季节性垂直迁移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活动节律 垂直迁移 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江山仙霞岭自然保护区黑麂资源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卓 余著成 +4 位作者 周晓 余杰 王梅芳 童哲 徐林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期122-126,130,共6页
于2018年12月至2020年7月,根据保护区地形图、植被分布和当地的实际情况,按公里网格布设了89台红外相机及30条样线,以红外相机法与样线法对仙霞岭自然保护区内黑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共14个公里网格相机拍摄到黑麂活动影像,黑麂相对多... 于2018年12月至2020年7月,根据保护区地形图、植被分布和当地的实际情况,按公里网格布设了89台红外相机及30条样线,以红外相机法与样线法对仙霞岭自然保护区内黑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共14个公里网格相机拍摄到黑麂活动影像,黑麂相对多度为3.38,拍摄率为0.34%,其分布范围为红外相机拍摄到各兽类分布范围的第8位;黑麂分布集中区位于保护区内的高峰、大龙岗等核心区,种群密度为(7.25±2.63)只/km^(2),全区密度为(4.77±1.36)只/k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相机 种群密度 仙霞岭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黑麂活动节律 被引量:69
18
作者 章书声 鲍毅新 +2 位作者 王艳妮 方平福 叶彬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68-372,共5页
动物的活动节律是行为生态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主要研究动物在不同时间内的活动强度及变化规律(原宝东和孔繁繁,2011)。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隶属偶蹄目(Artiodactyla)鹿科(Cervidae)麂属(Muntiacus),属国家一级保护动... 动物的活动节律是行为生态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主要研究动物在不同时间内的活动强度及变化规律(原宝东和孔繁繁,2011)。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隶属偶蹄目(Artiodactyla)鹿科(Cervidae)麂属(Muntiacus),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其分布范围十分狭小,目前该种群仅存于安徽、浙江、江西和福建4省,且栖息地成小种群岛屿状分布(盛和林,19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节律 红外相机
下载PDF
黑麂栖息地利用的季节变化 被引量:28
19
作者 郑祥 鲍毅新 +1 位作者 葛宝明 郑荣泉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1-205,共5页
We s tudied seasonal habitat use of black muntjacs in the Jiulong Mount ain and Gutian Mountain Nature Reserves in Zhejiang Province, April 2002-Decembe r 2003 based on indirect sign (e.g., tracks, feces). We assumed ... We s tudied seasonal habitat use of black muntjacs in the Jiulong Mount ain and Gutian Mountain Nature Reserves in Zhejiang Province, April 2002-Decembe r 2003 based on indirect sign (e.g., tracks, feces). We assumed that abun dance of sign functioned as a surrogate for intensity of use. During the 20-mon t h sampling period, we quantified 11 ecological factors in 141 sample plots. Black muntjac vegetation use varied significantly with season. Variati on in muntjac use of vegetation types were primarily related to seasonal changes of food resources and concealment conditions. Durin g spring, autumn and winter, muntjacs mostly used middle and lower portions of mountainsides, whereas they used upper portions of mountains during summer. Varying seasonal use of elevation mos t likely accounted for slope effects. We found no evidence of seasonal va riation in muntjac use of slope, aspect, rock exposur e, distance from water or level of human disturb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栖息地利用 季节变化
下载PDF
黑麂Y染色体的鉴别和Sry基因的克隆及定位 被引量:14
20
作者 王毅 单祥年 +9 位作者 张悦 刘宁生 鲁晓萱 佴文惠 王金焕 陈玉泽 杨凤堂 胡均 张文兴 徐春茂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4-118,共5页
以流式细胞仪分离小麂(Muntiacus reevesi)Y染色体和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s)Y1,Y2,X+4和1号染色体,利用DOP-PCR技术富集了分离的各单条染色体。然后,将小麂的Y染色体的DOP-PCR产物经Cy3标记后直接作为涂染探针, 应用染色体涂染技术... 以流式细胞仪分离小麂(Muntiacus reevesi)Y染色体和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s)Y1,Y2,X+4和1号染色体,利用DOP-PCR技术富集了分离的各单条染色体。然后,将小麂的Y染色体的DOP-PCR产物经Cy3标记后直接作为涂染探针, 应用染色体涂染技术与雌雄黑麂的核型标本进行杂交,确认了黑麂真正的Y染色体为Y2染色体。再以黑麂的Y1,Y2,X+4和1号染色体的DOP-PCR产物为模板,用人的特异性的 SRY(sex determining region of the Y chromosome ) 基因引物对其进行扩增,结果表明黑麂只有Y2染色体出现了SRY扩增片段。然后扩增产物克隆和测序,比较它与人的同源性,初步把黑麂的Sry基因定位在Y2染色体上。最后提取雄性黑麂的基因组DNA,并用同一对引物对其进行扩增,亦得到Sry基因的片段,对此扩增片段进行克隆,测序,结果表明其与Y2染色体得到的Sry基因片段完全一样,与人SRY基因的同源性均为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涂染 DOP-PCR SRY基因 基因定位 偶蹄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