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 食用菌研究所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1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F0002-F0002,共1页
团队简介食用菌研究所成立于2008年10月,隶属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现有团队成员9人,其中党员5人,40周岁以下青年6人。多次被评为“先进集体”和“优秀课题组”,并荣获省院首届“青年先锋队”荣誉称号。
关键词 食用菌研究所 荣誉称号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 团队成员 先锋队 先进集体
原文传递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农业科技创新的必然性及新方向
2
作者 孟祥海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19期307-308,共2页
针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的出台,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过去几年的的农业科技创新做出全面总结,并结合当前农业政策和强有力地科技实力综合分析了未来该院... 针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的出台,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过去几年的的农业科技创新做出全面总结,并结合当前农业政策和强有力地科技实力综合分析了未来该院各学科科技创新发展方向,为该院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现代农业 必然性 新方向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
下载PDF
小木耳发展大产业——访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牡丹江综合试验站站长、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博士 王延锋 被引量:3
3
作者 周小红 《农村百事通》 2016年第16期6-9,共4页
黑木耳营养价值高,被现代营养学家盛赞为"素中之荤"。它是世界上人工栽培最早的一个食用菌品种。黑木耳人工栽培大约在公元600年前后起源于我国,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食用菌领域广泛认同"世界黑木耳看中国、中国黑木... 黑木耳营养价值高,被现代营养学家盛赞为"素中之荤"。它是世界上人工栽培最早的一个食用菌品种。黑木耳人工栽培大约在公元600年前后起源于我国,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食用菌领域广泛认同"世界黑木耳看中国、中国黑木耳在牡丹江"这句话。2012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被国际食用菌学会授予"世界黑木耳之都"称号。为了进一步了解黑龙江省牡丹江黑木耳产业的发展状况及前景,本刊记者采访了权威人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牡丹江 产业技术 黑木耳 食用菌 试验站 大产业 站长
下载PDF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简介
4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F0004-F0004,共1页
牡丹江农业科学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2007年更名为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是我省东南部集研究、开发、推广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科研单位,现有在职职工120人,其中科技人员87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28人,具有硕士学位26人。占地面... 牡丹江农业科学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2007年更名为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是我省东南部集研究、开发、推广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科研单位,现有在职职工120人,其中科技人员87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28人,具有硕士学位26人。占地面积148hm^2,其中试验耕地面积100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牡丹江 农业科学研究所 农业科研单位 在职职工 科技人员 技术职称 硕士学位
下载PDF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专家介绍
5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F0002-F0002,共1页
研究员——刘延杰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果树学科后备带头人 毕业后一直从事寒地果树育种与栽培技术研究,在此方面有较深造诣,现主要从事苹果、梨的新品种选育与栽培技术研究和科研成果推广工作。“八五、九五、十五”期间主持多项国... 研究员——刘延杰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果树学科后备带头人 毕业后一直从事寒地果树育种与栽培技术研究,在此方面有较深造诣,现主要从事苹果、梨的新品种选育与栽培技术研究和科研成果推广工作。“八五、九五、十五”期间主持多项国家、省级的科研项目,取得科研成果10余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牡丹江 专家 科研成果 新品种选育 果树育种 推广工作 科研项目
下载PDF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食用菌研究室
6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F0003-F0003,共1页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食用菌研究室是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设在黑龙江省睢唯一一家试验站。试验站以开展食用菌产业综合集成技术的试验、示范;培训技术推广人员和科技示范户,开展技术服务;及时掌握地方出台的与产业机关的...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食用菌研究室是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设在黑龙江省睢唯一一家试验站。试验站以开展食用菌产业综合集成技术的试验、示范;培训技术推广人员和科技示范户,开展技术服务;及时掌握地方出台的与产业机关的政策,调查、搜集本区域生产实际问题与技术需求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食用菌产业 研究室 牡丹江 科技示范户 综合集成技术 产业技术 试验站
下载PDF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
7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F0004-F0004,共1页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始建于1958年,隶属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博士后流动站科研工作分站。现有在职职工120人,其中科技人员87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22人,具有硕士学位的19人,在读博士2人。全所占地...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始建于1958年,隶属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博士后流动站科研工作分站。现有在职职工120人,其中科技人员87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22人,具有硕士学位的19人,在读博士2人。全所占地面积148hm^2,其中耕地面积100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牡丹江 博士后流动站 科研工作 在职职工 科技人员 技术职称 硕士学位
下载PDF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简介
8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7年第4期F0002-F0002,共1页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成立于1958年,是黑龙江省东南部集研究、开发、推广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科研单位,现有在职职工101人。其中科技人员88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29人,博士8人、硕士53人。
关键词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牡丹江 农业科研单位 在职职工 科技人员 技术职称 东南部
下载PDF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与全俄大豆科学研究所育成大豆品种综合评价
9
作者 魏然 韩德志 +5 位作者 ФЕДОСЕЕВАДВ 于晓光 崔杰印 位昕禹 崔少彬 杨树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10期69-75,共7页
为了解中俄两国在黑龙江省北部地区和阿穆尔州地区大豆育种情况,以及促进国内大豆品种在俄罗斯审定推广,对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和全俄大豆科学研究所2010-2023年期间审定的大豆品种的育成方法、结荚习性、生育期、株高、百粒重... 为了解中俄两国在黑龙江省北部地区和阿穆尔州地区大豆育种情况,以及促进国内大豆品种在俄罗斯审定推广,对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和全俄大豆科学研究所2010-2023年期间审定的大豆品种的育成方法、结荚习性、生育期、株高、百粒重、籽粒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以及产量等主要性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黑河分院和全俄大豆科学研究所在此期间审定的大豆品种数量相近,有性杂交系谱法是两家科研院所最主要的育种方法。在此期间黑河分院审定的大豆品种中亚有限型品种占绝对优势,而全俄大豆科学研究所不同结荚习性的大豆品种数量相近。黑河分院大豆品种平均株高、百粒重、籽粒蛋白质含量以及产量高于全俄大豆科学研究所的品种,而全俄大豆科学研究所大豆品种生育期天数较黑河分院大豆品种更长,籽粒脂肪含量较黑河分院大豆品种更高。由此可知,双方品种各具优势,但从产量来看黑河分院大豆品种优势较明显,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我国黑龙江省大豆品种具备在俄审定推广的基础,但同时应注意俄罗斯与我国大豆生产在市场需求、种植技术及生态条件上的差异所在,因此在具体推广审定过程中需符合俄罗斯相应要求,选择耐密、高油、生育期适宜的大豆品种参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品种 性状 产量 品质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 全俄大豆科学研究所
下载PDF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分院甜瓜优良品种
10
《中国西瓜甜瓜》 2004年第6期45-45,共1页
品种特征特性 极早熟,生育期60~65天,是辽宁、吉林、黑龙江温室、大棚早春栽培的优选品种。商品性极佳,市场竞争力强。果实椭圆形,成熟时黄白色,果面光滑,甜脆爽口,含糖量最高可达16%。子蔓孙蔓均能结瓜,以子蔓结瓜为主,单... 品种特征特性 极早熟,生育期60~65天,是辽宁、吉林、黑龙江温室、大棚早春栽培的优选品种。商品性极佳,市场竞争力强。果实椭圆形,成熟时黄白色,果面光滑,甜脆爽口,含糖量最高可达16%。子蔓孙蔓均能结瓜,以子蔓结瓜为主,单株可结瓜7~8个,单瓜重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分院 千惠甜瓜 龙甜4号甜瓜 特征特性 适宜地区 栽培要点
下载PDF
黑龙江“牡丹江龙丰苹果”获得地理标志登记 被引量:1
11
《农村百事通》 2020年第2期26-26,共1页
近日,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申请的"牡丹江龙丰苹果"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获得通过,成为黑龙江省首个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的苹果品种。"龙丰苹果"为鲜食兼加工型品种,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地区9月20—2... 近日,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申请的"牡丹江龙丰苹果"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获得通过,成为黑龙江省首个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的苹果品种。"龙丰苹果"为鲜食兼加工型品种,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地区9月20—25日成熟,鲜食品质好,储藏品质后更佳,最适食用期为10—12月,可以储藏到春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地理标志 苹果品种 牡丹江地区 登记证书 鲜食品质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 储藏品质
下载PDF
这些稻种就像我自己的孩子一样!——访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副院长聂守军
12
作者 董擎辉 王辛娜 《奋斗》 2024年第10期23-25,共3页
皮肤黑,双手粗糙,内向深沉,但一聊起水稻育种,便眼里有光、侃侃而谈。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以下简称省农科院绥化分院)的植物全生育期智能育种工厂,聂守军正在观察不同生长阶段的水稻育种材料植株,为选育更多优质高产水稻品种... 皮肤黑,双手粗糙,内向深沉,但一聊起水稻育种,便眼里有光、侃侃而谈。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以下简称省农科院绥化分院)的植物全生育期智能育种工厂,聂守军正在观察不同生长阶段的水稻育种材料植株,为选育更多优质高产水稻品种提供基础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育种 优质高产水稻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不同生长阶段 稻种 全生育期 绥化 分院
原文传递
黑龙江省优质苹果生产技术规程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延杰 张英臣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222-223,共2页
关键词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生产技术规程 优质苹果 牡丹江地区 研究与开发 生产基地 寒地苹果 优质高效
下载PDF
第25届全国大豆科研生产研讨会在牡丹江召开
14
作者 王家麟 《大豆科技》 2015年第5期32-33,共2页
由中国作物学会大豆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承办,中国科学院大豆分子设计育种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黑龙江省农业科院牡丹江分院、黑龙江省院士工作办公室共同协办的第25届全国... 由中国作物学会大豆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承办,中国科学院大豆分子设计育种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黑龙江省农业科院牡丹江分院、黑龙江省院士工作办公室共同协办的第25届全国大豆科研生产研讨会于2015年8月25日至27日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隆重召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江 科研生产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大豆 中国科学院 分子设计育种 农业生态 专业委员会
下载PDF
黑木耳专题研讨会在牡丹江召开
15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0年第7期55-55,共1页
关键词 专题研讨会 牡丹江 黑木耳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 产业技术 食用菌 农业区划
下载PDF
黑龙江成功育出红心白菜
16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5年第4期63-63,共1页
日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分院最新培育成的龙园橘红心大白菜新品系获得新的突破。其胡萝卜素含量是普通白菜的4.0倍,维生素C是普通白菜的1.5倍,现已在哈尔滨市部分郊区试种。
关键词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分院 龙园橘红心大白菜 品种特性 适宜地区
下载PDF
大果丰产黑穗醋栗新品种‘丹江黑’
17
作者 周文志 高庆玉 +3 位作者 刘凤芝 张武杰 杨晓华 刘畅 《果农之友》 2013年第11期8-8,共1页
‘丹江黑’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于1995年以‘黑丰’为母本,自选优系‘牡选94—7—12’[牡交82—6—4(早丰×亮叶厚皮)×牡实85—11-1]为父本,经3代人工杂交选育的优良品种。
关键词 牡丹江 黑穗醋栗 新品种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丰产 大果 优良品种 杂交选育
下载PDF
协办单位
18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6期118-118,共1页
黑龙江省作物学会,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
关键词 协办单位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 佳木斯 水稻研究所
下载PDF
K9苹果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 被引量:4
19
作者 杨晓华 程显敏 +2 位作者 顾广军 刘凤芝 刘延杰 《中国林副特产》 2010年第4期36-37,共2页
关键词 栽培技术要点 大苹果 引种表现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科学研究所 杂交选育 区域试验 牡丹江
下载PDF
新品种秋甜李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晓华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3年第8期167-168,共2页
秋甜李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在1982年以黄水李为母本,小核李为父本,通过人工杂交方法选育而成。2011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的一个晚熟李子新品种。通过对李子新品种秋甜李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栽培技术要... 秋甜李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在1982年以黄水李为母本,小核李为父本,通过人工杂交方法选育而成。2011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的一个晚熟李子新品种。通过对李子新品种秋甜李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栽培技术要点的介绍,为广大果农种植户在实际生产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栽培技术要点 生物学特性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杂交方法 牡丹江 晚熟李 种植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