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2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鼠疫耶尔森菌低钙应答V抗原人源单克隆抗体筛选与鉴定
1
作者 张黎 郑滨洋 +5 位作者 张琪 吴海莲 潘红星 朱凤才 吴海生 周剑芳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20,共6页
目的筛选抗低钙应答V抗原(LcrV)的人源单克隆抗体,分析抗体基因特点,检测抗体与抗原结合的特异性、亲和力及功能。方法使用PCR方法从鼠疫疫苗临床试验志愿者外周血细胞cDNA扩增抗体轻、重链可变区基因片段,构建ScFv噬菌体抗体文库。用L... 目的筛选抗低钙应答V抗原(LcrV)的人源单克隆抗体,分析抗体基因特点,检测抗体与抗原结合的特异性、亲和力及功能。方法使用PCR方法从鼠疫疫苗临床试验志愿者外周血细胞cDNA扩增抗体轻、重链可变区基因片段,构建ScFv噬菌体抗体文库。用LcrV对文库进行富集筛选,将获得的抗体基因表达成人IgG1后,测定抗体与LcrV抗原结合的特异性、亲和力、免疫调节功能以及保护能力。结果成功构建了鼠疫耶尔森菌人源ScFv抗体文库,库容量为7.54×10^(8)。抗体文库经LcrV筛选后获得了3株抗LcrV抗体,命名为RV-B4、RV-D1和RV-E8。3株抗体重链为VH1-46和VH3-30,轻链分别为VL1-51、VK3-20和VK1-39。3株抗体经ELISA及Western blot验证均与LcrV特异性结合,其与V抗原结合的解离常数(KD)分别为2.1 nmol/L、1.24 nmol/L和42 nmol/L。RV-D1体外降低人THP-1分泌TNF-α,动物攻毒试验中未发现抗LcrV抗体的保护效果。结论从鼠疫疫苗免疫人群获得了靶向低钙应答V抗原的人源抗体,以结合抗体为主,不能有效阻断病菌感染。所获得的单抗为鼠疫免疫基础研究、鼠疫诊断应用提供了候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耶尔森菌 低钙应答V抗原 体展示 重组抗体 保护效果
下载PDF
西藏自治区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耶尔森菌最低抑菌浓度的测定及研究
2
作者 杨晓艳 辛有全 +7 位作者 何建 靳娟 李胜 张琪 吴海莲 柏吉祥 金泳 代瑞霞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57-360,I0003,共5页
目的根据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药敏试验方法中的琼脂平板稀释法,对分离自西藏自治区鼠疫自然疫源地内的164株鼠疫耶尔森菌进行抗菌药物最低抑菌浓度的测定,监测西藏地区耐药鼠疫耶尔森菌株,掌握其抑菌范围,为鼠疫的临床治疗... 目的根据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药敏试验方法中的琼脂平板稀释法,对分离自西藏自治区鼠疫自然疫源地内的164株鼠疫耶尔森菌进行抗菌药物最低抑菌浓度的测定,监测西藏地区耐药鼠疫耶尔森菌株,掌握其抑菌范围,为鼠疫的临床治疗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利用琼脂平板稀释法分别测定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复方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硫酸卡那霉素、链霉素、头孢曲松钠、氨苄青霉素钠、氯霉素、盐酸壮观霉素、头孢呋辛钠、盐酸四环素、莫西沙星共12种抗生素对164株鼠疫耶尔森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若发现耐药菌株,则用K-B法进行验证。结果所测的164株鼠疫耶尔森菌中有1株对链霉素具有耐药性(MIC=4096μg/mL),链霉素K-B法检测抑菌环直径为0,这株菌对其余11种抗菌药物均敏感。其余163株菌对12种抗生素均敏感。结论发现1株鼠疫耶尔森菌对链霉素具有耐药性,这是我国首次发现鼠疫耶尔森菌对链霉素耐药。因链霉素是国内外治疗鼠疫的首选药物,耐药鼠疫耶尔森菌会引起链霉素治疗失败,从临床和公共卫生的角度来看,对鼠疫耶尔森菌分离株的抗菌敏感性监测应常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链霉素鼠疫耶尔森菌 西藏自治区鼠疫自然疫源地 最低抑浓度
下载PDF
鼠疫耶尔森菌基因分型国家参考品研制
3
作者 张园园 靳娟 +6 位作者 彭文轩 周亚洲 赵爱华 崔玉军 杨瑞馥 郭彦 魏东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23年第3期271-273,共3页
鼠疫是由鼠疫耶尔森菌(Yersinia pestis)(简称鼠疫菌)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以发病急、传播快、病死率高为特征,对人类社会影响巨大。鼠疫主要在啮齿类动物中引起原发性感染,病原菌经鼠蚤传播给人,其引起的疾病主要包括腺鼠疫、肺... 鼠疫是由鼠疫耶尔森菌(Yersinia pestis)(简称鼠疫菌)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以发病急、传播快、病死率高为特征,对人类社会影响巨大。鼠疫主要在啮齿类动物中引起原发性感染,病原菌经鼠蚤传播给人,其引起的疾病主要包括腺鼠疫、肺鼠疫和败血型鼠疫3种类型。其中肺鼠疫发病迅猛,可通过空气在人间传播,病死率极高[1]。人类历史上曾发生过三次鼠疫大流行,造成上亿人死亡。时至今日,很多地区,如非洲、亚洲、美洲,仍将鼠疫视为可能会死灰复燃的烈性传染性疾病之一[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 鼠疫 鼠疫 原发性感染 自然疫源性疾病 鼠疫耶尔森菌 国家参考品 性传染性疾病
下载PDF
鼠疫耶尔森菌F1抗体检测试剂国家参考品的研制
4
作者 张园园 孙竹林 +4 位作者 赵爱华 周亚洲 杨瑞馥 张平平 魏东 《微生物与感染》 CAS 2023年第3期137-142,共6页
为研制鼠疫耶尔森菌F1抗体检测试剂国家参考品,本研究制备了6份F1抗体阳性参考品、8份F1抗体阴性参考品、1份最低检出限参考品和1份重复性参考品,组成了鼠疫耶尔森菌F1抗体检测试剂国家参考品。对参考品进行均匀性检查及稳定性评估,并组... 为研制鼠疫耶尔森菌F1抗体检测试剂国家参考品,本研究制备了6份F1抗体阳性参考品、8份F1抗体阴性参考品、1份最低检出限参考品和1份重复性参考品,组成了鼠疫耶尔森菌F1抗体检测试剂国家参考品。对参考品进行均匀性检查及稳定性评估,并组织4家实验室进行协作标定。结果显示,参考品均匀性及稳定性良好。协作标定结果显示,6份阳性参考品阳性率均为100%;8份阴性参考品阴性率均为100%;最低检出限参考品的检出水平介于1~100倍稀释度;重复性参考品检测结果一致(其中酶联免疫法及上转发光法试剂检测结果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5%)。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鼠疫耶尔森菌F1抗体检测试剂国家参考品基本符合体外诊断试剂参考品的要求,可用于相关试剂的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耶尔森菌 F1抗体 检测试剂 国家参考品
下载PDF
应用荧光定量PCR检测环境样品中鼠疫耶尔森菌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伟 海荣 +3 位作者 俞东征 张志凯 蔡虹 张建华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01-304,共4页
目的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土壤和动物脏器中鼠疫耶尔森菌,评价并优选环境样品目标核酸的纯化方法。方法应用TaqMan荧光定量PCR技术,以鼠疫耶尔森菌pla、caf1、hms引物、探针为指标,比较不同种从土壤和脏器中纯化鼠疫耶... 目的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土壤和动物脏器中鼠疫耶尔森菌,评价并优选环境样品目标核酸的纯化方法。方法应用TaqMan荧光定量PCR技术,以鼠疫耶尔森菌pla、caf1、hms引物、探针为指标,比较不同种从土壤和脏器中纯化鼠疫耶尔森菌核酸的方法。结果应用NaIGlassmilk方法及荧光定量PCR检测土壤中的鼠疫菌,检出底限为104拷贝/g土壤(pla),从染疫动物脾脏、肝脏标本中也能敏感检出鼠疫菌。结论荧光定量PCR方法和NaI裂解Glassmilk制备模板联合应用可灵敏特异地从土壤和动物脏器中检测鼠疫耶尔森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定量PCR 检测 环境样品 鼠疫耶尔森菌 土壤 动物脏器 鼠疫
下载PDF
抗鼠疫耶尔森菌F1抗原单克隆抗体对小鼠的被动免疫保护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吴智远 焦磊 +6 位作者 徐兵 辛有全 常娅莉 张青雯 祁芝珍 卜培英 王秉翔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18年第1期7-13,共7页
目的研究抗鼠疫耶尔森菌F1抗原单克隆抗体(单抗)被动免疫BALB/c小鼠后的抗鼠疫保护效果,确认鼠疫抗体治疗依据,探索鼠疫免疫学治疗的评价手段。方法将BALB/c小鼠随机分组,用不同剂量的抗鼠疫耶尔森菌F1抗原单抗4C6和2D2分别进行免疫,再... 目的研究抗鼠疫耶尔森菌F1抗原单克隆抗体(单抗)被动免疫BALB/c小鼠后的抗鼠疫保护效果,确认鼠疫抗体治疗依据,探索鼠疫免疫学治疗的评价手段。方法将BALB/c小鼠随机分组,用不同剂量的抗鼠疫耶尔森菌F1抗原单抗4C6和2D2分别进行免疫,再分别用不同剂量的鼠疫强毒菌攻击,通过小鼠的存活率和存活时间,判定F1单抗免疫小鼠被动保护其抵抗鼠疫强毒菌攻击的有效性和剂量相关性。结果在14 d的观察期内,在100.0 MLD鼠疫强毒菌攻击下,4C6单抗400.0μg组、200.0μg组、100.0μg组、50.0μg组和25.0μg组小鼠的存活率分别为100%、83%、50%、50%和0%,平均存活时间分别为15.00 d、14.67 d、13.00 d、13.50 d和9.67 d;2D2单抗400.0μg组、200.0μg组、100.0μg组、50.0μg组、25.0μg组小鼠的存活率分别为83%、50%、50%、33%和0%,平均存活时间分别为14.83 d、13.33 d、12.67 d、12.33 d和8.00 d。在10.0 MLD鼠疫强毒菌攻击下,4C6单抗50.0μg组、25.0μg组和12.5μg组小鼠的存活率分别为83%、83%和17%,平均存活时间分别为14.17 d、14.50 d、9.83 d;2D2单抗50.0μg组、25.0μg组、12.5μg组小鼠的存活率分别为100%、33%和33%,平均存活时间分别为15.00 d、12.33d和11.67 d。2.0 MLD和1.0 MLD攻击的未免疫对照组小鼠全部死亡,平均存活时间分别为6.1 d和6.7 d。F1抗原单抗的免疫剂量与小鼠的平均存活时间和存活率有比较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用抗鼠疫耶尔森菌F1抗原单抗被动免疫小鼠,在受到鼠疫强毒菌攻击时,对小鼠具有免疫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耶尔森菌 鼠疫耶尔森菌F1抗原 单克隆抗体 被动免疫保护
下载PDF
贵州省鼠疫耶尔森菌生物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陈贵春 海荣 +5 位作者 张志凯 董黎 姚光海 龚晓俊 刘昭兵 黄红武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1-202,共2页
目的研究贵州省鼠疫耶尔森菌的生物学特征,探讨疫源地性质。方法对37株鼠疫菌进行生化试验、营养需求试验、毒力基因检测、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析和脉冲场电泳分析。结果37株鼠疫菌均不发酵鼠李糖和甘油,发酵麦芽糖和阿拉伯糖,脱氮阳性... 目的研究贵州省鼠疫耶尔森菌的生物学特征,探讨疫源地性质。方法对37株鼠疫菌进行生化试验、营养需求试验、毒力基因检测、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析和脉冲场电泳分析。结果37株鼠疫菌均不发酵鼠李糖和甘油,发酵麦芽糖和阿拉伯糖,脱氮阳性。选择20株代表菌株检测均为苯丙氨酸依赖(Phe+)、谷氨酸半依赖(Glu±);用Pla、Cafl、inv、hms4对引物分别进行PCR扩增,均得到456、249、1000和700bp的目标基因条带;随机引物(RAPD)分析均获得505、790、1140和1680bp的条带;脉冲场电泳图谱显示338、242.5、168和77kbp的条带。结论贵州省鼠疫菌株的生物学特征与云南省滇闽居民生态型鼠疫菌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耶尔森菌 鼠疫 脉冲场电泳 疫源地 生物学特征 阳性 依赖 贵州 生化试验
下载PDF
我国鼠疫耶尔森菌最大质粒的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李敏 祁芝珍 +5 位作者 金丽霞 马英 赵海红 辛有全 李存香 杨晓艳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48-50,共3页
目的 研究我国鼠疫菌最大质粒的特性及地理分布特征。方法 采用Kado和Liu法提取我国各鼠疫自然疫源地 2 0 2 6株鼠疫菌的质粒 ,经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我国鼠疫菌具有分类属性的最大质粒有 3种 ,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 5... 目的 研究我国鼠疫菌最大质粒的特性及地理分布特征。方法 采用Kado和Liu法提取我国各鼠疫自然疫源地 2 0 2 6株鼠疫菌的质粒 ,经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我国鼠疫菌具有分类属性的最大质粒有 3种 ,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 5 2× 10 6、65× 10 6和 90× 10 6,有明显的地理分布特征。 5 2× 10 6质粒分布在祁连山南、北麓和青海湖环湖地区 ,90× 10 6质粒仅分布在藏北高原的那曲地区和青海青南高原的玉树、曲麻莱、格尔木的部分地区 ,其余各鼠疫疫源地的鼠疫菌其最大质粒均为 65× 10 6。结论 我国鼠疫菌最大质粒的特点及地理分布对研究鼠疫自然疫源地空间结构和鼠疫菌的遗传学特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耶尔森菌 质粒 地理分布 琼脂糖凝胶电泳 鼠疫 自然疫源
下载PDF
用多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鼠疫耶尔森菌 被引量:4
9
作者 吴明寿 夏连续 +5 位作者 张志凯 钟佑宏 郭英 海荣 俞东征 董兴齐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21-223,共3页
目的建立多引物检测鼠疫耶尔森菌(鼠疫菌)的PCR(M-PCR)方法。方法合成4对引物,分别来源于质粒和染色体DNA上F1、pla、HmsI、nv基因,对164株鼠疫菌进行扩增。结果在164株鼠疫菌中,有152株菌4种基因扩增均阳性,仅云南省12株Hms基因扩增为... 目的建立多引物检测鼠疫耶尔森菌(鼠疫菌)的PCR(M-PCR)方法。方法合成4对引物,分别来源于质粒和染色体DNA上F1、pla、HmsI、nv基因,对164株鼠疫菌进行扩增。结果在164株鼠疫菌中,有152株菌4种基因扩增均阳性,仅云南省12株Hms基因扩增为阴性。结论采用M-PCR方法检测鼠疫菌DNA具有较好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稳定性,其可作为检测与鉴别鼠疫菌和疫情监测方面快速诊断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耶尔森菌 毒力基因 多引物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甘肃省鼠疫耶尔森菌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基因分型及地区分布 被引量:3
10
作者 郭丽民 席进孝 +4 位作者 葛亚俊 王宇萌 苗克军 吴斌 徐大琴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15-721,共7页
目的采用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MLVA)对甘肃省鼠疫耶尔森菌(鼠疫菌)进行基因分型,探讨甘肃省鼠疫菌地区分布特征。方法选取1962-2014年间甘肃省各市县(区)不同生态型的鼠疫菌198株,培养并提取基因组DNA。采用14+12对引物进行PCR扩... 目的采用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MLVA)对甘肃省鼠疫耶尔森菌(鼠疫菌)进行基因分型,探讨甘肃省鼠疫菌地区分布特征。方法选取1962-2014年间甘肃省各市县(区)不同生态型的鼠疫菌198株,培养并提取基因组DNA。采用14+12对引物进行PCR扩增,产物进行测序,确定每对引物串联重复序列(VNTR)位点的拷贝数。应用BioNumerics 5.10软件对菌株的VNTR位点拷贝数进行聚类分析。结果甘肃省鼠疫菌分为10个群,群内的菌株依据分离地点继续细化为5-28个分支。10个群分别为:阿拉善黄鼠疫源地菌株聚为1个群;甘南高原疫源地菌株聚成1个群;阿克塞县菌株分成2个群,为当金山群和加尔乌宗村群;肃北县菌株分为3个群,为马场群、党城湾镇群和鱼儿红群;玉门市菌株聚集在肃北县鱼儿红群内;肃南县菌株分为3个群,为大河乡群、马蹄乡群和康乐乡群。结论MLVA可以清晰地区分甘肃省不同鼠疫疫源地的菌株,将疫源地内菌株继续细分为不同分支,直至精确的分离地点。MLVA分型方法可用于鼠疫菌株的溯源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耶尔森菌 MLVA 地区分布
下载PDF
鼠疫耶尔森菌rV抗原单抗系统及其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5
11
作者 常娅莉 焦磊 +5 位作者 魏东 吴智远 胡丽娜 卜培英 白钰 王秉翔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12年第3期13-18,共6页
目的建立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重组毒力因子rV抗原含量。方法采用杂交瘤技术,制备鼠疫菌rV抗原的鼠单克隆抗体,对抗原表位和单抗特异性进行分析及鉴定,建立ELISA双抗体夹心法,并验证方法的专属性、准确性、精密度和线性范围。结果成... 目的建立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重组毒力因子rV抗原含量。方法采用杂交瘤技术,制备鼠疫菌rV抗原的鼠单克隆抗体,对抗原表位和单抗特异性进行分析及鉴定,建立ELISA双抗体夹心法,并验证方法的专属性、准确性、精密度和线性范围。结果成功组建了鼠疫菌rV抗原诊断试剂,灵敏度最低检测值为10 ng/mL。结论该方法可用于免疫学检测鼠疫组分疫苗原液rV抗原含量及制备过程中抗原活性,是鼠疫组分疫苗制备中一种重要的质量控制手段,也为进一步开发鼠疫诊断试剂盒及其他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耶尔森菌 rV抗原 单克隆抗体 表位 双抗体夹心ELISA
下载PDF
实时荧光PCR快速检测鼠疫耶尔森菌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金超 高敏 +5 位作者 鲁立 王丽 徐立风 刘涤瑕 董凤珍 唐德羽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156-158,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能快速检测鼠疫耶尔森菌的实时荧光PCR方法。方法以鼠疫耶尔森菌pla毒力基因的保守区为靶区域设计特异引物和TaqMan荧光探针,探针的5’端标记荧光报告基团FAM,3’端标记荧光淬灭基团TAMRA;建立一种能快速检测样本中鼠疫耶... 目的建立一种能快速检测鼠疫耶尔森菌的实时荧光PCR方法。方法以鼠疫耶尔森菌pla毒力基因的保守区为靶区域设计特异引物和TaqMan荧光探针,探针的5’端标记荧光报告基团FAM,3’端标记荧光淬灭基团TAMRA;建立一种能快速检测样本中鼠疫耶尔森菌的实时荧光PCR方法,并对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进行评价。结果该实时荧光PCR方法只对鼠疫耶尔森菌进行特异扩增,同种属的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以及伤寒杆菌、肺炎衣原体、嗜肺军团杆菌其他症状相似病原体均无扩增;该方法在65 min内即可完成检测,操作方便快速,对菌悬液最低可检测至10个菌体。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实时荧光PCR检测鼠疫耶尔森菌方法不仅能实现对鼠疫杆菌的快速检测,还可为鼠疫耶尔森菌引发疫情的监控和溯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耶尔森菌 TaqMan实时荧光PCR 快速检测 pla基因
下载PDF
我国鼠疫耶尔森菌Pgm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夏连续 李敏 +2 位作者 王鹏 张忠兵 崔百忠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368-369,共2页
目的 对从我国不同类型疫源地分离的鼠疫菌进行色素沉着因子 (Pgm )表型的分析。方法 用氯化血红素培养基或刚果红培养基培养鼠疫菌 ,对不同颜色的菌落进行计数 ,计算鼠疫菌Pgm的阳性率。 结果 我国 10个疫源地的 16个生态型和新发... 目的 对从我国不同类型疫源地分离的鼠疫菌进行色素沉着因子 (Pgm )表型的分析。方法 用氯化血红素培养基或刚果红培养基培养鼠疫菌 ,对不同颜色的菌落进行计数 ,计算鼠疫菌Pgm的阳性率。 结果 我国 10个疫源地的 16个生态型和新发现的四川青海田鼠型 ,除昆仑山A、B型外 ,其他各型的菌株均含有Pgm+ 菌 ,以青海田鼠型、锡林郭勒高原型、北天山东段型、北天山西段A型、北天山西段B型菌株的Pgm+ 率为高 ,Pgm+ 菌株 >90 %。结论 青海田鼠型、锡林郭勒高原型、北天山东段型、北天山西段A型、北天山西段B型菌株的Pgm+ 表型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耶尔森菌 色素沉着因子 鼠疫 生态型
下载PDF
鼠疫耶尔森菌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4
作者 岳明祥 高志贤 《中国地方病防治》 2004年第6期342-345,共4页
关键词 鼠疫耶尔森菌 鼠疫 诊断 和法 研究进展 免疫学特性 监测 人畜共患传染病 检测技术 中后期
下载PDF
大黄抑制鼠疫耶尔森菌的体外转录组学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白群华 贾燕 +4 位作者 代兴碧 肖虹 王应雄 杨瑞馥 邱景富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905-908,940,共5页
目的应用鼠疫菌全基因组芯片研究大黄抑制鼠疫菌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液体稀释法测定大黄对鼠疫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以10倍MIC作用鼠疫菌30min,提取鼠疫菌总RNA,逆转录合成cDNA,荧光素标记,与芯片杂交,扫描仪扫描,应用SAM软件分析结... 目的应用鼠疫菌全基因组芯片研究大黄抑制鼠疫菌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液体稀释法测定大黄对鼠疫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以10倍MIC作用鼠疫菌30min,提取鼠疫菌总RNA,逆转录合成cDNA,荧光素标记,与芯片杂交,扫描仪扫描,应用SAM软件分析结果。结果获得了大黄作用鼠疫菌的表达谱。大黄作用鼠疫菌的明显差异基因为498个,其中上调基因358个,下调140个。结论蛋白质合成基因、细胞膜相关基因、转运结合蛋白基因以及部分热休克基因的改变是大黄抑制鼠疫菌的主要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耶尔森菌 大黄 DNA芯片 作用 分子机制
下载PDF
耶尔森菌选择培养基在鼠疫耶尔森菌分离培养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红娅 刘月淑 +3 位作者 王玲 王翠兰 徐锡 张桂芳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274-275,共2页
目的了解大肠埃希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鼠疫耶尔森菌等实验菌株在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方法将9种实验菌株分别接种营养琼脂培养基、赫氏培养基、耶尔森菌选择培养基进行分离培养。结果 9种实验菌株在营养琼脂培养基、赫氏培养基... 目的了解大肠埃希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鼠疫耶尔森菌等实验菌株在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方法将9种实验菌株分别接种营养琼脂培养基、赫氏培养基、耶尔森菌选择培养基进行分离培养。结果 9种实验菌株在营养琼脂培养基、赫氏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而在耶尔森菌选择培养基上只有鼠疫耶尔森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假结核耶尔森菌生长,其它实验菌株受到抑制未生长。结论耶尔森菌选择培养基在鼠疫耶尔森菌的分离培养中优于营养琼脂培养基和赫氏培养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耶尔森菌 耶尔森选择培养基 分离培养
下载PDF
鼠疫耶尔森菌外膜蛋白的克隆与表达 被引量:1
17
作者 江凌晓 郭兆彪 +2 位作者 周冬生 杨瑞馥 俞守义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418-1420,共3页
目的 克隆并表达鼠疫耶尔森菌的多种外膜蛋白或外膜蛋白的定位、表达调控蛋白。方法 通过PCR技术对目的基因进行扩增 ,其PCR产物经纯化、酶切处理后 ,再分别导入原核表达载体 pET32a中 ,然后转化大肠埃希菌BL2 1(DE3) ,IPTG诱导后 ,... 目的 克隆并表达鼠疫耶尔森菌的多种外膜蛋白或外膜蛋白的定位、表达调控蛋白。方法 通过PCR技术对目的基因进行扩增 ,其PCR产物经纯化、酶切处理后 ,再分别导入原核表达载体 pET32a中 ,然后转化大肠埃希菌BL2 1(DE3) ,IPTG诱导后 ,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SDS -PAGE)分析和蛋白质芯片分析。结果 获得了 2 3个表达鼠疫耶尔森菌外膜蛋白或外膜蛋白的定位、表达调控蛋白的克隆子。全部重组蛋白质的纯度均在 85 %以上。结论 构建了一系列重组表达质粒 ,为进一步研究鼠疫耶尔森菌外膜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耶尔森菌 外膜蛋白 克隆
下载PDF
鼠疫耶尔森菌质粒的种类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何电 何电(综述) 董兴齐(审校)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79-381,共3页
对鼠疫耶尔森菌(鼠疫菌)质粒的种类、分布及应用的阐述,有助于鼠疫耶尔森菌质粒进一步的研究,为以后鼠疫流行病的认识、诊断和防治提供帮助。
关键词 鼠疫耶尔森菌 质粒 种类 分布 应用
下载PDF
鼠疫耶尔森菌的基因组学和后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万成松 江凌晓 俞守义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03年第1期31-36,共6页
鼠疫耶尔森菌能导致致病性极强的鼠疫 ,可作为生物武器使用。鼠疫耶尔森菌的基因组全长 4.65Mb ,GC含量为 47.6% ,含有 3个重要质粒 pFra/ pMT1,pPst/ pPCP1和 pYV1/pCD1,其中质粒 pFra/ pMT1和pPst/ pPCP1为鼠疫耶尔森菌独有。鼠疫耶... 鼠疫耶尔森菌能导致致病性极强的鼠疫 ,可作为生物武器使用。鼠疫耶尔森菌的基因组全长 4.65Mb ,GC含量为 47.6% ,含有 3个重要质粒 pFra/ pMT1,pPst/ pPCP1和 pYV1/pCD1,其中质粒 pFra/ pMT1和pPst/ pPCP1为鼠疫耶尔森菌独有。鼠疫耶尔森菌基因组富含大量的插入序列和假基因 ,存在频繁的基因内重组 ,以水平转移的方式获得外源基因。鼠疫耶尔森菌基因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为鼠疫的发生、流行、暴发、致病机制研究和筛选鼠疫耶尔森菌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耶尔森菌 基因组学 后基因组学 进展
下载PDF
鼠疫耶尔森菌外膜蛋白抗原性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江凌晓 陈泽良 +1 位作者 杨瑞馥 俞守义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1年第5期309-311,共3页
目的建立分析鼠疫耶尔森菌外膜蛋白抗原性的简便方法。方法采用DNAstarProtean和EMBOSS网络分析平台综合预测鼠疫耶尔森菌外膜蛋白YopE、YopH、YopT、YopJ、YopM的免疫原性,并通过蛋白质芯片技术对上述外膜蛋白的免疫原性进行验证。结... 目的建立分析鼠疫耶尔森菌外膜蛋白抗原性的简便方法。方法采用DNAstarProtean和EMBOSS网络分析平台综合预测鼠疫耶尔森菌外膜蛋白YopE、YopH、YopT、YopJ、YopM的免疫原性,并通过蛋白质芯片技术对上述外膜蛋白的免疫原性进行验证。结果计算机综合预测分析显示外膜蛋白YopE抗原性最好,蛋白质芯片技术进一步证实YopE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结论软件预测结合蛋白质芯片检测的方法可用于筛选病原微生物抗原性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耶尔森菌 外膜蛋白 抗原性 蛋白质芯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