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4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自治区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耶尔森菌最低抑菌浓度的测定及研究
1
作者 杨晓艳 辛有全 +7 位作者 何建 靳娟 李胜 张琪 吴海莲 柏吉祥 金泳 代瑞霞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57-360,I0003,共5页
目的根据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药敏试验方法中的琼脂平板稀释法,对分离自西藏自治区鼠疫自然疫源地内的164株鼠疫耶尔森菌进行抗菌药物最低抑菌浓度的测定,监测西藏地区耐药鼠疫耶尔森菌株,掌握其抑菌范围,为鼠疫的临床治疗... 目的根据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药敏试验方法中的琼脂平板稀释法,对分离自西藏自治区鼠疫自然疫源地内的164株鼠疫耶尔森菌进行抗菌药物最低抑菌浓度的测定,监测西藏地区耐药鼠疫耶尔森菌株,掌握其抑菌范围,为鼠疫的临床治疗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利用琼脂平板稀释法分别测定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复方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硫酸卡那霉素、链霉素、头孢曲松钠、氨苄青霉素钠、氯霉素、盐酸壮观霉素、头孢呋辛钠、盐酸四环素、莫西沙星共12种抗生素对164株鼠疫耶尔森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若发现耐药菌株,则用K-B法进行验证。结果所测的164株鼠疫耶尔森菌中有1株对链霉素具有耐药性(MIC=4096μg/mL),链霉素K-B法检测抑菌环直径为0,这株菌对其余11种抗菌药物均敏感。其余163株菌对12种抗生素均敏感。结论发现1株鼠疫耶尔森菌对链霉素具有耐药性,这是我国首次发现鼠疫耶尔森菌对链霉素耐药。因链霉素是国内外治疗鼠疫的首选药物,耐药鼠疫耶尔森菌会引起链霉素治疗失败,从临床和公共卫生的角度来看,对鼠疫耶尔森菌分离株的抗菌敏感性监测应常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链霉素鼠疫耶尔森菌株 西藏自治区鼠疫自然疫源地 最低抑菌浓度
下载PDF
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牧羊犬耶尔森菌感染和携带状况初步调查 被引量:12
2
作者 徐大琴 席进孝 +4 位作者 王鼎盛 郭丽民 吴斌 盖永志 穆洮霞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13-516,534,共5页
目的了解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牧羊犬耶尔森菌感染和携带状况,探讨3种致病性耶尔森菌在自然界是否存在替代或拮抗关系,为鼠疫防控提供新方法。方法采集喜马拉雅旱獭鼠疫疫源地牧羊犬血清、肛拭子标本进行致病性耶尔森菌的检测与... 目的了解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牧羊犬耶尔森菌感染和携带状况,探讨3种致病性耶尔森菌在自然界是否存在替代或拮抗关系,为鼠疫防控提供新方法。方法采集喜马拉雅旱獭鼠疫疫源地牧羊犬血清、肛拭子标本进行致病性耶尔森菌的检测与分析。结果检测阿克塞县、肃北县、肃南县、天祝县牧羊犬血清分别为88、94、70、64份,阳性率分别为31.82%(28/88)、32.98%(31/94)、2.86%(2/70)、1.56%(1/64)。采集阿克塞县、肃北县、肃南县、天祝县的牧羊犬肛拭子共171份进行致病性耶尔森菌分离,动物间鼠疫流行猛烈的阿克塞、肃北分别分离出1株克氏耶尔森菌和2株非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结论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动物间鼠疫流行猛烈地区的牧羊犬感染和携带非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 牧羊犬 耶尔森菌 调查分析
下载PDF
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内啮齿动物种类及其分布的调查 被引量:20
3
作者 刘满福 刘合智 张彩虹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60-262,共3页
目的 :了解我省鼠疫自然疫源地内啮齿动物及其他有关动物的种类、构成与分布。方法 :主要宿主动物调查采用在不同生境随机抽取样方 ,按洞布夹的方法 ;小型鼠调查在不同生境采用 5m夹线法 ;家鼠调查在农村居民住房中布放板夹。结果 :共... 目的 :了解我省鼠疫自然疫源地内啮齿动物及其他有关动物的种类、构成与分布。方法 :主要宿主动物调查采用在不同生境随机抽取样方 ,按洞布夹的方法 ;小型鼠调查在不同生境采用 5m夹线法 ;家鼠调查在农村居民住房中布放板夹。结果 :共发现啮齿目动物 4科 9属 13种 ,兔形目动物 2种 ,食肉目动物 3种 ,食虫目动物 1种。结论 :长爪沙鼠占捕鼠总数的 5 8.9% ,为主要宿主动物 ,分布广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 鼠疫自然疫源地 啮齿动物 种类 调查 分布
下载PDF
云南玉龙及古城区鼠疫自然疫源地判定及初步研究 被引量:62
4
作者 宋志忠 夏连续 +11 位作者 梁云 郭英 鲁亮 王国良 蔡文凤 张正飞 和映天 张福新 董兴齐 于国林 王健 俞东征 《中国地方病防治》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7,共5页
目的确定云南玉龙县及古城区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存在,提出防控策略。方法采用常规调查方法,通过血清学、细菌学、基因诊断等技术进行判定。结果共分离到5株鼠疫杆菌,均酵解甘油、麦芽糖、阿胶糖,不酵解鼠李糖、密二糖,脱氮试验阳性。均带... 目的确定云南玉龙县及古城区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存在,提出防控策略。方法采用常规调查方法,通过血清学、细菌学、基因诊断等技术进行判定。结果共分离到5株鼠疫杆菌,均酵解甘油、麦芽糖、阿胶糖,不酵解鼠李糖、密二糖,脱氮试验阳性。均带有Pgm+、PstI+、FI+、Vwa+等毒力决定因子;疫区犬血清阳性率为23.5%;猫血清阳性率为26.7%。结论细菌学证实玉龙县为鼠疫自然疫源地,目前鼠疫流行处于活跃期;血清学证实古城区为新的鼠疫疫源区(县);阳性血清动物分布面积210km2,并有进一步扩散趋势;齐氏姬鼠及大绒鼠是本地区优势鼠种,玉龙绒鼠有局部分布。特新蚤指明亚种,方叶栉眼蚤为优势蚤种;分离的鼠疫菌与滇西纵谷型及滇闽居民区型菌株生化特性不同,与西藏北部青藏高原型鼠疫菌的生化特性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龙县 鼠疫自然疫源地
下载PDF
丽江野鼠鼠疫自然疫源地分布范围的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张正飞 张福新 +18 位作者 杨焕 马丽华 陈福美 甘玉珍 杨文艳 和映天 和伟 和琼光 郭勇 和皋 陈志军 杨立红 刘永静 王跃武 余云 高子厚 洪梅 王国梁 龚正达 《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 CAS 2014年第1期23-26,29,共5页
目的研究丽江野鼠鼠疫自然疫源地分布范围、特征,主要宿主、媒介,探讨其规律,为鼠疫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流行病学方法对以5次发现疫情的鹿子村为中心的6个乡镇17个村委会71个村民小组展开调查,采集指示动物血清、啮齿类动物和媒... 目的研究丽江野鼠鼠疫自然疫源地分布范围、特征,主要宿主、媒介,探讨其规律,为鼠疫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流行病学方法对以5次发现疫情的鹿子村为中心的6个乡镇17个村委会71个村民小组展开调查,采集指示动物血清、啮齿类动物和媒介蚤标本,分离鼠疫杆菌和检测鼠疫F1抗体综合判定。结果判定目前丽江野鼠鼠疫自然疫源地范围约450 km。,为5个乡镇14个村委会49个村民小组。基本掌握了丽江以黄山南溪村委会鹿子村为中心的野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的范围、边界和安全边际。结论丽江野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的位置比较特殊,范围广泛,生态环境较为复杂。动物疫情处于异常活跃状态,开展鼠疫监测、灭鼠灭蚤以及加强疫情"三报",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控措施,完全可以防止人间鼠疫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丽江 鼠疫 野鼠鼠疫自然疫源地 分布范围
下载PDF
丽江野鼠鼠疫自然疫源地10年扩散趋势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张正飞 杨焕 +13 位作者 张福新 郭勇 陈志军 陈福美 杨文艳 马丽华 和映天 和伟 和琼光 和皋 文志平 杨聪静 潘丽 赵惠娟 《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 CAS 2017年第4期328-331,共4页
目的通过更大范围内的自然疫源地调查,研究丽江野鼠鼠疫自然疫源地分布范围的变化扩散趋势,探讨其规律,为鼠疫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鼠疫间接血凝试验(IHA)检测鼠疫指示动物和鼠类血清中鼠疫F1抗体。结果通过近10年三轮更大范... 目的通过更大范围内的自然疫源地调查,研究丽江野鼠鼠疫自然疫源地分布范围的变化扩散趋势,探讨其规律,为鼠疫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鼠疫间接血凝试验(IHA)检测鼠疫指示动物和鼠类血清中鼠疫F1抗体。结果通过近10年三轮更大范围内的系统性调查提示:自然疫源地的自然环境复杂,分布范围逐渐演变,由小而大,扩散速度较快,扩散趋势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即由最初发现证实的面积大约210km^2,3个乡镇9个行政村35个自然村,逐步以黄山镇南溪村委会鹿子村为中心向周边扩散,2013年增加约250km^2,达到450km^2,阳性点覆盖面积增加了119.0%。2015年进一步扩散增加约180km^2,达到630km^2,阳性点覆盖面积再新增40.0%,累计调查明确的疫源地分布于玉龙、古城两县(区)的8个乡镇、14个行政村、65个村民小组。扩散方向以向东向北扩散为主,向北扩散趋势更为明显,致使疫源地中心点向东北方向偏移,即中心点不再是黄山镇南溪村委会的鹿子村,而是北移至太安乡吉子村委会汝南化,并有进一步扩散的趋势。尽管疫源地累计发现了7次鼠间鼠疫流行并成功处置,但历次疫源地调查中,区域危险人群、鼠血清、搜索的自毙动物、小型兽类等调查采集的标本均未检测到阳性信息。结论指示动物血清学证实,疫源地范围已经明显向北向东移,以向东北方向扩散为主。扩散趋势明显,扩散速度较快,疫情扩散的风险进一步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 野鼠鼠疫自然疫源地 扩散趋势
下载PDF
克拉玛依地区鼠疫自然疫源地散养犬感染鼠疫情况调查 被引量:5
7
作者 叶刚 黄江河 鲜军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67-668,共2页
目的调査克拉玛依地区散养犬感染鼠疫情况,为当地鼠疫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IHA)检验犬只血清鼠疫F1抗体滴度。结果采集的13份犬血清中阳性血清1份,阳性率为7.69%。结论克拉玛依地区散养犬参与了动物鼠疫的流行,当... 目的调査克拉玛依地区散养犬感染鼠疫情况,为当地鼠疫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IHA)检验犬只血清鼠疫F1抗体滴度。结果采集的13份犬血清中阳性血清1份,阳性率为7.69%。结论克拉玛依地区散养犬参与了动物鼠疫的流行,当地人群存在感染鼠疫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玛依 鼠疫自然疫源地 散养犬 鼠疫 F1抗体
下载PDF
青海田鼠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菌毒力因子测定 被引量:2
8
作者 曹淑兰 张市 +1 位作者 张贵军 丛显斌 《中国地方病防治》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70-372,共3页
关键词 鼠疫菌毒力 毒力因子 鼠疫自然疫源地 青海田鼠 测定 决定因子 抗原结构 细胞结构 微小环境 多原性
下载PDF
1962—2014年宁夏黄土高原鼠疫自然疫源地调查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张涛 卢世堂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19年第1期53-56,共4页
目的收集1962—2014年宁夏黄土高原鼠疫调查数据,为该地区自然疫源性疾病的防控提供科学指导。方法收集黄土高原鼠疫相关调查数据和资料,建立1962—2014年宁夏黄土高原鼠疫调查数据库。结果52年间,共抽样调查21 930 hm2样方,捕获黄鼠18 ... 目的收集1962—2014年宁夏黄土高原鼠疫调查数据,为该地区自然疫源性疾病的防控提供科学指导。方法收集黄土高原鼠疫相关调查数据和资料,建立1962—2014年宁夏黄土高原鼠疫调查数据库。结果52年间,共抽样调查21 930 hm2样方,捕获黄鼠18 385只,平均密度为0. 84只/hm2,在0. 20~2. 20只/hm2之间波动。夜行鼠调查布放鼠夹267 877夹次,捕获小型鼠7 886只,年平均捕获率为2. 94%,在2. 35%~7. 21%之间波动,年间波动较大。梳检黄鼠64 822只,染蚤鼠32 378只,平均染蚤率为49. 95%;获蚤90 147只,蚤指数为1. 39;共分离鼠疫菌151株,其中人(尸体)检出3株、啮齿动物检菌129株,病媒蚤19株; 10个年次发生人间或动物间鼠疫流行。用间接血凝方法共检测动物血清28 679份,其中在19个年次检出阳性血清310份。结论以黄鼠自然检出率为最高,在宁夏境内的月亮山与南华山干草原地带,为动物间鼠疫频发区;近年来动物鼠疫处于静息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鼠疫自然疫源地 数据库 黄鼠 蚤指数 鼠疫
原文传递
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动物间鼠疫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满福 李玉贵 +1 位作者 张雪冬 董国润 《医学动物防制》 2003年第5期260-262,共3页
目的 了解掌握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动物间鼠疫流行特征。方法  对 1 971年以来河北省的鼠疫疫情报告卡逐个进行了统计 ,并查阅了相关资料 ,研究分析了与动物间鼠疫流行相关内容。结果 发生动物间鼠疫流行 3次 ,检出鼠疫菌 1 1 3株 ,... 目的 了解掌握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动物间鼠疫流行特征。方法  对 1 971年以来河北省的鼠疫疫情报告卡逐个进行了统计 ,并查阅了相关资料 ,研究分析了与动物间鼠疫流行相关内容。结果 发生动物间鼠疫流行 3次 ,检出鼠疫菌 1 1 3株 ,1 1月份为流行高峰 ,动物间鼠疫流行发生在长爪沙鼠密度高峰年 ,检出鼠疫菌的阳性材料以自死长爪沙鼠为主 ,未检出鼠疫阳性血清材料 ,在动物间鼠疫流行初期即可从蚤体内检出鼠疫菌。结论 鼠疫自然疫源地属内蒙古高原长爪沙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的组成部分 ,鼠疫菌为鄂尔多斯高原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 鼠疫自然疫源地 流行特征 动物间鼠疫 鼠疫 自死长爪沙鼠
下载PDF
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地理景观特征与啮齿动物的分布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雪冬 李振海 +1 位作者 史献明 张彩虹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17-518,共2页
关键词 鼠疫自然疫源地 地理景观特征 啮齿动物 河北省 疫情监测
下载PDF
克拉玛依地区鼠疫自然疫源地春秋季大沙鼠寄生蚤调查 被引量:1
12
作者 叶刚 黄志光 +1 位作者 胡俊 鲜军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16年第6期569-571,共3页
目的了解和掌握克拉玛依地区鼠疫自然疫源地春季、秋季大沙鼠染蚤率及其体外寄生蚤的种类和蚤指数,为本地区鼠疫风险评估提供依据。方法大沙鼠采用一日弓形夹法进行采集,捕获后单只装入鼠袋,带回实验室鉴定鼠种,捡蚤并分类鉴定,最后对... 目的了解和掌握克拉玛依地区鼠疫自然疫源地春季、秋季大沙鼠染蚤率及其体外寄生蚤的种类和蚤指数,为本地区鼠疫风险评估提供依据。方法大沙鼠采用一日弓形夹法进行采集,捕获后单只装入鼠袋,带回实验室鉴定鼠种,捡蚤并分类鉴定,最后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克拉玛依地区春季大沙鼠染蚤率为100%,平均蚤指数为28.49;秋季大沙鼠染蚤率为93%,平均蚤指数为8.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81,P<0.01)(t=7.355,P<0.01);大沙鼠鼠体梳检寄生蚤5属9种,臀突客蚤Xenopsylla minax占78.92%;结论克拉玛依地区春季大沙鼠染蚤率和体蚤指数高于秋季,臀突客蚤为优势种。加强春季鼠体寄生蚤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玛依地区 鼠疫自然疫源地 大沙鼠 寄生蚤
原文传递
广西合浦县鼠疫自然疫源地室内地面游离蚤调查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树武 梁江明 +3 位作者 曾竣 梁祥发 王柏环 温平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6年第9期1587-1588,共2页
目的 了解广西合浦县鼠疫自然疫源地室内地面游离蚤的种类、构成和季节消长,为制定鼠疫防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对合浦县1987—2005年的鼠疫监测资料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合浦县室内地面游离蚤有5种,人蚤占93.40%,为优势蚤种;年... 目的 了解广西合浦县鼠疫自然疫源地室内地面游离蚤的种类、构成和季节消长,为制定鼠疫防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对合浦县1987—2005年的鼠疫监测资料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合浦县室内地面游离蚤有5种,人蚤占93.40%,为优势蚤种;年平均蚤指数为0.0536,以1—4月和11-12月为高峰期。结论 可以了解蚤种构成和密度变化,从而可及早发现鼠间鼠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自然疫源地 室内游离蚤 季节消长
下载PDF
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内短耳仓鼠、小毛足鼠寄生蚤的调查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满福 李玉贵 董国润 《医学动物防制》 2003年第6期368-369,共2页
为深入研究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的传播媒介 ,给今后制定鼠疫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对 1985~1999年间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内的鼠疫监测资料进行了统计 ,分析研究了短耳仓鼠、小毛足鼠寄生蚤种类、构成。结果共发现短耳仓鼠寄生蚤 8... 为深入研究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的传播媒介 ,给今后制定鼠疫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对 1985~1999年间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内的鼠疫监测资料进行了统计 ,分析研究了短耳仓鼠、小毛足鼠寄生蚤种类、构成。结果共发现短耳仓鼠寄生蚤 8种 ,短跗鬃眼蚤为主要寄生蚤 ;发现小毛足鼠寄生蚤 9种 ,栉首细蚤为优势种。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 鼠疫自然疫源地 短耳仓鼠 小毛足鼠 寄生蚤 调查 种类 构成
下载PDF
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室内游离蚤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满福 王治宇 +1 位作者 史献明 张雪冬 《地方病通报》 2003年第2期29-31,共3页
为了解掌握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室内游离蚤的种类、蚤指数的年度变化和季节消长 ,研究其在传播鼠疫过程中的流行病学意义 ,以指导鼠疫防治工作 ,对 1988~ 2 0 0 2年间河北省的有关资料进行了统计和研究。结果共发现 5种蚤 ,人蚤占 99... 为了解掌握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室内游离蚤的种类、蚤指数的年度变化和季节消长 ,研究其在传播鼠疫过程中的流行病学意义 ,以指导鼠疫防治工作 ,对 1988~ 2 0 0 2年间河北省的有关资料进行了统计和研究。结果共发现 5种蚤 ,人蚤占 99% ,室内游离蚤出现在 5~ 8月份。蚤指数的高低与气温有密切关系 ,气温高的月份 ,蚤指数则高 ,蚤指数 7月份为最高 ,平均指数为 0 .10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自然疫源地 室内游离蚤 种类 季节消长
下载PDF
新疆准噶尔盆地荒漠大沙鼠鼠疫自然疫源地调查研究概述 被引量:28
16
作者 于心 《地方病通报》 2007年第2期57-60,67,共5页
本文概述了世界沙鼠鼠疫自然疫源地及其主要宿主。新疆准噶尔盆地荒漠自1956年调查大沙鼠(Rhombomys opi-mus)鼠疫自然疫源地以来,曾检验大沙鼠8 139只,其体外寄生蚤50 054只,结果均为阴性。2005年首次于准噶尔盆地荒漠大沙鼠体内及其... 本文概述了世界沙鼠鼠疫自然疫源地及其主要宿主。新疆准噶尔盆地荒漠自1956年调查大沙鼠(Rhombomys opi-mus)鼠疫自然疫源地以来,曾检验大沙鼠8 139只,其体外寄生蚤50 054只,结果均为阴性。2005年首次于准噶尔盆地荒漠大沙鼠体内及其寄生蚤(Xenopsylla minax,Echidnophaga oschanini)分离到14株鼠疫菌。该鼠疫菌的生化和毒力测定结果:麦芽糖、阿胶糖、甘油阳性,鼠李糖和脱氮阴性,其毒力差距很大(LD50为<10~>108),其主要特征与中亚荒漠鼠疫菌的生化特征相同,也和内蒙古长爪沙鼠鼠疫菌生化相同。以大沙鼠的生物学特性和流行病学特点及其体外寄生蚤和检出鼠疫菌的数量及生化毒力测定等结果,可以判定新疆准噶尔盆地荒漠为大沙鼠鼠疫自然疫源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沙鼠 鼠疫自然疫源地 准噶尔盆地 新疆
下载PDF
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混合宿主动物寄生蚤分布分析
17
作者 刘广 牛艳芬 +4 位作者 康东梅 刘合智 张懿晖 陈永明 李林军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21年第5期453-456,共4页
目的探讨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混合宿主动物寄生蚤的分布特征。方法从2001-2019年在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收集并鉴定宿主动物寄生蚤,分析不同季节和不同监测点宿主动物的染蚤率、蚤指数及蚤类构成的差异。结果 2001-2019年河北省鼠... 目的探讨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混合宿主动物寄生蚤的分布特征。方法从2001-2019年在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收集并鉴定宿主动物寄生蚤,分析不同季节和不同监测点宿主动物的染蚤率、蚤指数及蚤类构成的差异。结果 2001-2019年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共收集混合宿主动物寄生蚤13 262只,属4科10属19种,平均染蚤率为41.15%,平均蚤指数为1.60。该疫源地混合宿主动物寄生蚤中方形黄鼠蚤蒙古亚种构成比最高,占46.63%~81.34%。不同季节宿主动物染蚤率、蚤指数和蚤种构成均不同(H=19.149和13.610、χ^(2)=793.646;P<0.05)。夏季宿主动物染蚤率和蚤指数均最高,冬季最低。不同监测点中,康保牧场的染蚤率和蚤指数均高于照阳河(Z=3.670和5.823,P<0.05)。结论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宿主动物染蚤率和蚤指数均较高,建议今后防控工作中有针对性地开展灭蚤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自然疫源地 宿主动物 寄生蚤 分布
原文传递
银川市沙鼠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疫情监测及防控效果研究
18
作者 张涛 卢世堂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18年第6期560-561,564,共3页
目的了解银川市沙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疫情现状,为针对性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对银川市沙鼠鼠疫疫源地进行疫情监测,及时开展灭鼠及评估。结果银川市沙鼠鼠疫自然疫源地仍以主要宿主为优势种群,沙鼠平均密度为2.84只/hm^2,鼠体蚤平均指数... 目的了解银川市沙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疫情现状,为针对性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对银川市沙鼠鼠疫疫源地进行疫情监测,及时开展灭鼠及评估。结果银川市沙鼠鼠疫自然疫源地仍以主要宿主为优势种群,沙鼠平均密度为2.84只/hm^2,鼠体蚤平均指数为1.07。2010—2017年间银川市沙鼠动物间鼠疫流行1个年次。期间共剖检鼠类8628只,鼠体内鼠疫菌阳性检出率为0.046%,检出鼠疫菌5株。其中鼠体检菌4株,媒介蚤检菌1株;其中在3个年次开展动物鼠疫预警工作,共灭鼠1585hm^2,平均杀灭率高达96.75%。结论开展实时监测、主要宿主密度预警以及灭鼠评估,可减少沙鼠动物间鼠疫流行的频次和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自然疫源地 主要宿主 优势种群 灭鼠评估
原文传递
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内鼠疫菌生物学特性
19
作者 刘满福 李玉贵 刘合智 《医学动物防制》 2004年第9期517-518,共2页
关键词 鼠疫 鼠疫自然疫源地 检出 暴发流行 首次 综合报道 实验研究 生物学特性 动物 发生
下载PDF
宁夏鼠疫自然疫源地耶尔森氏菌分布调查 被引量:14
20
作者 张涛 卢世堂 +1 位作者 秦长育 吴克莉 《中国地方病防治》 2004年第5期289-291,共3页
目的 查明在宁夏鼠疫自然疫源地是否存在其他 2种致病性的耶尔森氏菌分布。方法 将疫源地捕获的啮齿动物取其舌、肠系膜淋巴结、盲肠末端及肠内容物放入PBS缓冲液中 ,在 4℃条件下冷增菌 3周 ,接着经KOH溶液处理后 ,涂布在IN、VYE培... 目的 查明在宁夏鼠疫自然疫源地是否存在其他 2种致病性的耶尔森氏菌分布。方法 将疫源地捕获的啮齿动物取其舌、肠系膜淋巴结、盲肠末端及肠内容物放入PBS缓冲液中 ,在 4℃条件下冷增菌 3周 ,接着经KOH溶液处理后 ,涂布在IN、VYE培养基上 ,2 8℃培养 2 4h。最后在培养基挑选可疑菌落做菌株的鉴定。结果 未检出假结核菌 ,但检出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菌 65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耶尔森氏菌 鼠疫自然疫源地 小肠结肠炎 分布调查 检出 肠系膜淋巴结 结核菌 致病性 培养基 挑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