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余庆县2011—2022年农区鼠种组成与种群数量变化
1
作者 秦治勇 白智江 杨再学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4年第2期51-55,共5页
探讨鼠种组成及种群数量变化规律,为农区鼠类预测预报及科学防控提供参考依据。对贵州省余庆县2011—2022年住宅区、稻田区、旱作区鼠情进行监测分析。结果表明,所捕获的3492只样本隶属2目(啮齿目、食虫目)2科(鼠科、鼩鼱科)10种,即黑... 探讨鼠种组成及种群数量变化规律,为农区鼠类预测预报及科学防控提供参考依据。对贵州省余庆县2011—2022年住宅区、稻田区、旱作区鼠情进行监测分析。结果表明,所捕获的3492只样本隶属2目(啮齿目、食虫目)2科(鼠科、鼩鼱科)10种,即黑线姬鼠、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高山姬鼠、社鼠、针毛鼠、白腹鼠、红耳巢鼠、鼩鼱。住宅区鼠种种类有3种,以褐家鼠为优势种,占总鼠数的88.57%;稻田区、早作区鼠种种类有10种,以黑线姬鼠为优势种,平均占总鼠数的83.42%。不同时期鼠种组成明显不同,住宅区褐家鼠、稻田区和早作区黑线姬鼠是当地监测和防治的主要对象。与当地1986—2010年相比,鼠类种群数量呈明显下降趋势,总平均捕获率为4.79%,其中,住宅区、稻田区、早作区平均捕获率分别为0.24%、6.35%、5.48%。不同年度、月份、季节鼠类种群数量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种组成 群数量 变化规律 余庆县
下载PDF
新疆石河子垦区农耕区鼠种组成及危害状况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范喜顺 全仁哲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3期442-446,共5页
2006年6月-2007年8月,采用夹日法在新疆石河子垦区对农耕区鼠类种类组成及危害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垦区共有鼠类11种,其中农田优势鼠种为小家鼠(Mus musculus)和小林姬鼠(Apodemus sylvaticus),荒漠-棉田过渡带灰仓鼠(Cr... 2006年6月-2007年8月,采用夹日法在新疆石河子垦区对农耕区鼠类种类组成及危害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垦区共有鼠类11种,其中农田优势鼠种为小家鼠(Mus musculus)和小林姬鼠(Apodemus sylvaticus),荒漠-棉田过渡带灰仓鼠(Crkeudus midgratorius)、三趾跳鼠(Dispus sagitta)为优势种群,荒漠梭梭林子午沙鼠(Meriones meridianus)为优势种群。夏季小林姬鼠、灰仓鼠雄性成体的睾丸下降率最高,分别为66.7%、77.8%;雌性小家鼠的胎仔数和怀孕率最高,分别为8.9仔/胎、77.8%。根据捕获率和作物(林木)受害率指标,棉田、鲜食葡萄园、葡萄-瓜类间作地的鼠类危害为轻度,酒葡萄园、蟠桃园、苗圃、苜蓿地、苹果园、玉米地鼠类危害为中度,沙地梭梭林中鼠类危害为重度。加强田间管理措施,提高生态灭鼠效果是农耕区鼠害防治的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耕区 鼠种组成 危害状况 石河子
下载PDF
思南县农区鼠种组成及种群数量动态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冯娟 汪志伟 +2 位作者 徐小燕 卢方林 杨正娟 《安徽农学通报》 2021年第4期89-91,共3页
思南县是贵州省农区鼠情季节性监测点,1985—2017年采用夹夜法进行鼠情监测,共置夹69685个,捕获鼠类6113只,对鼠情检测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住宅区和农田区(稻田、旱地)的鼠种种类隶属2目(啮齿目、食虫目)2科(鼠科、鼩鼱科)7种;... 思南县是贵州省农区鼠情季节性监测点,1985—2017年采用夹夜法进行鼠情监测,共置夹69685个,捕获鼠类6113只,对鼠情检测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住宅区和农田区(稻田、旱地)的鼠种种类隶属2目(啮齿目、食虫目)2科(鼠科、鼩鼱科)7种;住宅区优势种为褐家鼠,占总鼠数的68.70%;农田区优势种为黑线姬鼠,占总鼠数的84.99%;住宅区和农田区的平均捕获率春季、夏季基本一致,春季平均捕获率是秋季的1.13倍,春、夏、秋三季分别为8.68%、8.43%和7.66%,冬季为13.89%。思南县住宅区的灭鼠重点是褐家鼠,农田区的灭鼠重点是黑线姬鼠,褐家鼠和黑线姬鼠是监测和防治的主要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种组成 群数量 思南县
下载PDF
贵州省鼠情监测网十年监测结果分析研究──Ⅰ.鼠种组成及地区分布 被引量:9
4
作者 杨再学 松会武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1期42-44,共3页
贵州省鼠情监测网十年监测结果分析研究──Ⅰ.鼠种组成及地区分布贵州省余庆县植保站(邮编:564400)杨再学黔东南自治州植保站松会武贵州有啮齿动物39种[1],数量多,危害重,广泛分布于各种生态环境,与人类经济关系甚... 贵州省鼠情监测网十年监测结果分析研究──Ⅰ.鼠种组成及地区分布贵州省余庆县植保站(邮编:564400)杨再学黔东南自治州植保站松会武贵州有啮齿动物39种[1],数量多,危害重,广泛分布于各种生态环境,与人类经济关系甚为密切。近十年来,全省进行了广泛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监测 农田 贵州 鼠种组成
全文增补中
贵州省2011—2016年农区鼠种组成及种群数量分析 被引量:23
5
作者 杨再学 谈孝凤 《中国植保导刊》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31-34,共4页
2011—2016年,在贵州省设置17个鼠情监测点,采用夹夜法进行鼠情监测。监测结果分析表明,住宅区和农田区共置夹418 941个,捕获鼠类8 613只,鼠种种类隶属啮齿目和食虫目14种。住宅区优势鼠种为褐家鼠、黄胸鼠,分别占总鼠数的52.83%、26.0... 2011—2016年,在贵州省设置17个鼠情监测点,采用夹夜法进行鼠情监测。监测结果分析表明,住宅区和农田区共置夹418 941个,捕获鼠类8 613只,鼠种种类隶属啮齿目和食虫目14种。住宅区优势鼠种为褐家鼠、黄胸鼠,分别占总鼠数的52.83%、26.04%,农田区(稻田、旱地)优势鼠种为黑线姬鼠,占总鼠数的57.43%。住宅区鼠类平均捕获率为2.04%,农田区鼠类平均捕获率为2.10%。鼠类种群数量与历年相比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住宅区和农田区鼠类种群数量在不同月份、不同季节、不同地区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种组成 群数量 贵州省
原文传递
岑巩县农区鼠类群落组成及数量变化规律 被引量:1
6
作者 符蓉 夏薪杰 +1 位作者 田勇 许兴亮 《生物灾害科学》 2023年第4期457-462,共6页
【目的】摸清贵州省岑巩县不同生境的鼠种种类、组成及鼠类种群数量变化规律,为鼠害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夹夜法,每月在住宅区、稻田区、旱作区置夹进行鼠情监测,对贵州省岑巩县2003—2022年鼠情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研究。... 【目的】摸清贵州省岑巩县不同生境的鼠种种类、组成及鼠类种群数量变化规律,为鼠害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夹夜法,每月在住宅区、稻田区、旱作区置夹进行鼠情监测,对贵州省岑巩县2003—2022年鼠情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岑巩县农区鼠种有9种,其中,住宅区以黄胸鼠、小家鼠为优势鼠种,分别占总捕获数量的61.78%、32.44%,农田区(稻田区+旱作区)以黑线姬鼠为优势鼠种,占总捕获数量的82.13%。住宅区、稻田区、旱作区捕获率分别为2.08%、1.13%、1.26%,平均捕获率为1.49%,每年在3—4月和9—10月出现2个种群数量高峰期,在不同年度、不同月份、不同季节之间,鼠类种群数量存在明显差异。【结论】黄胸鼠、小家鼠、黑线姬鼠3种主要害鼠是当地监测和防治的主要对象,每年3月和8月为当地鼠类防治的最佳时期,防治方法可选择推广应用毒饵站灭鼠技术和TBS灭鼠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种组成 群数量 变化规律 岑巩县
下载PDF
1994—2015年安龙县农区鼠类组成及种群数量变化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韦应敏 留青 +1 位作者 杨德辉 李定超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12期134-135,147,共3页
为掌握安龙县鼠种种类及其种群数量变化规律,为其预测预报和灭鼠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利用1994—2015年贵州省安龙县鼠情系统监测数据,对当地住宅区、稻田区、旱地区鼠类组成及种群数量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安龙县住宅区、稻田区、... 为掌握安龙县鼠种种类及其种群数量变化规律,为其预测预报和灭鼠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利用1994—2015年贵州省安龙县鼠情系统监测数据,对当地住宅区、稻田区、旱地区鼠类组成及种群数量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安龙县住宅区、稻田区、旱地区鼠种种类有黄胸鼠、褐家鼠、小家鼠3种,住宅区以黄胸鼠、褐家鼠为优势种,分别占总捕鼠数的55.02%、43.25%,稻田区、旱地区均以黄胸鼠为优势种,分别占总捕鼠数的83.96%和85.71%。住宅区鼠类种群数量显著高于稻田和旱地,不同年度之间农区鼠类种群数量存在明显差异,1994—2000年种群数量明显高于2001—2015年种群数量。不同月份之间农区鼠类种群数量存在明显差异,每年6月为种群数量高峰。不同季节之间种群数量存在明显差异。春、夏、秋季鼠类种群数量显著高于冬季鼠类种群数量。大面积农区统一灭鼠的最佳季节应是春、夏、秋3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种组成 群数量 变化规律 贵州安龙 1994-2015年
下载PDF
遵义市农区鼠种种类及其种群数量变动规律 被引量:10
8
作者 杨再学 杨光灿 +4 位作者 罗建平 郑元利 李大庆 杨高乾 张永治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3年第3期209-213,共5页
为进一步摸清农区鼠种种类及其种群数量变动规律,给农区鼠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对贵州省遵义市6个县1986~2012年农区鼠情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遵义市农区鼠种种类隶属2目3科12种,主要集中于鼠科,占总种数的83.33%,以东洋界种... 为进一步摸清农区鼠种种类及其种群数量变动规律,给农区鼠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对贵州省遵义市6个县1986~2012年农区鼠情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遵义市农区鼠种种类隶属2目3科12种,主要集中于鼠科,占总种数的83.33%,以东洋界种类为主,占总种数的66.67%。住宅区优势种为褐家鼠,占总鼠数的79.47%,小家鼠、黄胸鼠为常见种,分别占总鼠数的14.15%、3.39%;农田区优势种为黑线姬鼠,占总鼠数的91.62%,褐家鼠为常见种,占总鼠数的4.23%。农田区混合鼠种种群数量明显高于住宅区。住宅区和农田区种群数量随着时间的推移,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不同年度、不同月份、不同季节种群数量存在明显差异,住宅区混合鼠种全年种群数量在11月出现1个数量高峰,农田区全年种群数量分别在6月和11月出现2个数量高峰。据此,遵义市农区灭鼠的重点是褐家鼠、黑线姬鼠、小家鼠、黄胸鼠,每年春季3~4月和秋季8~9月是农区鼠类防治的最佳适期,农田区是防治的重点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种组成 群数量 变动规律 遵义市
下载PDF
福建省家栖鼠类组成演替的探讨 被引量:2
9
作者 洪震藩 《武夷科学》 1986年第1期251-255,共5页
鼠种组成的演替乃鼠类种群生态学的一个重要问题。家栖鼠种组成的动态,尤以优势鼠种的更替,将直接影响人、畜健康和经济财富破坏的程度。现将我省有关资料分析讨论如下.我省地处亚热带,住宅内的鼠种较为繁多。据1954年工作人员捕获鼠数... 鼠种组成的演替乃鼠类种群生态学的一个重要问题。家栖鼠种组成的动态,尤以优势鼠种的更替,将直接影响人、畜健康和经济财富破坏的程度。现将我省有关资料分析讨论如下.我省地处亚热带,住宅内的鼠种较为繁多。据1954年工作人员捕获鼠数据,按动物地理区划统计结果:地处闽东南的闽广沿海亚区的部分地区,晋江、莆田、南安、平和、南靖等地,黄胸鼠(Rattus flavipectus flavipectus)占总鼠数75961的58.31%,褐家鼠(Rat-tus fulvescens huang 仅占7.64%;地处闽西北的东部丘陵平原亚区的浦城、邵武、沙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栖 平均数 黄胸 褐家 胎仔数 鼠种组成
下载PDF
遵义县鼠类种类及其种群数量变化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杨高乾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11期122-122,126,共2页
对贵州省遵义县1987—2013年在住宅、稻田、旱地3种生境类型地鼠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遵义县住宅区和农田区(稻田、旱地耕作区)鼠种种类有黑线姬鼠、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社鼠5种,褐家鼠为住宅区害鼠优势种,占总鼠数的83.09%,... 对贵州省遵义县1987—2013年在住宅、稻田、旱地3种生境类型地鼠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遵义县住宅区和农田区(稻田、旱地耕作区)鼠种种类有黑线姬鼠、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社鼠5种,褐家鼠为住宅区害鼠优势种,占总鼠数的83.09%,黑线姬鼠为农田区害鼠优势种,占总鼠数的86.12%。住宅、稻田、旱地鼠类多年平均捕获率分别为4.52%、2.55%、3.16%,总体多年平均捕获率为3.42%。褐家鼠、黑线姬鼠是当地监测和防治的主要对象。防治时以化学防治为主,推广应用毒饵站灭鼠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种组成 群动态 防治对策 贵州遵义
下载PDF
2006—2022年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鼠情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艾祯仙 陆晓欢 +1 位作者 白明琼 黄胤荣 《生物灾害科学》 2023年第2期141-147,共7页
【目的】为明确三都水族自治县农区鼠种发生种类、优势种及种群数量的年度、月份及季节变化规律,给农区鼠情监测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夹夜法,于每月上中旬,选择晴朗天气,分别于住宅区、稻田区、旱地耕作区置夹进行监测,对... 【目的】为明确三都水族自治县农区鼠种发生种类、优势种及种群数量的年度、月份及季节变化规律,给农区鼠情监测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夹夜法,于每月上中旬,选择晴朗天气,分别于住宅区、稻田区、旱地耕作区置夹进行监测,对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2006—2022年不同生境鼠情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三都水族自治县家栖鼠和农田鼠种有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黑腹绒鼠、鼩鼱5种,住宅区以褐家鼠、小家鼠、黄胸鼠为优势种,稻田区、旱地区以褐家鼠和黄胸鼠为优势种,小家鼠为常见种,不同月份间混合鼠种种群数量形成3个高峰期,第1个高峰期为3月,第2个高峰期为6月,第3个高峰期为9—10月,春季和秋季的种群密度高于夏季和冬季。【结论】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为三都水族自治县主要监测及防治对象,防治适期主要为春季3—5月和秋季8—9月,主要推广应用毒饵站灭鼠技术和TBS灭鼠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种组成 优势 群数量 变化规律 三都水族自治县
下载PDF
贵州省1984—2010年农区鼠情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62
12
作者 杨再学 金星 +5 位作者 刘晋 郑元利 雷邦海 潘世昌 周朝霞 龙贵兴 《农学学报》 2011年第7期11-17,共7页
为研究农区鼠类种群组成及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并为其种群数量预测预报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分析1984—2010年贵州省30个县(市、区)农区鼠情监测结果表明,贵州省家栖鼠类和农田鼠类隶属2目(啮齿目、食虫目)3科(鼠科、仓鼠科、鼩鼱科)1... 为研究农区鼠类种群组成及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并为其种群数量预测预报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分析1984—2010年贵州省30个县(市、区)农区鼠情监测结果表明,贵州省家栖鼠类和农田鼠类隶属2目(啮齿目、食虫目)3科(鼠科、仓鼠科、鼩鼱科)18种,主要集中于鼠科,占总种数的77.78%,在区系组成上以东洋界种类占绝对优势,占总种数的66.67%。褐家鼠、黄胸鼠为家栖鼠优势种,分别占总鼠数的51.26%、29.16%,小家鼠为常见种,占总鼠数的16.80%;黑线姬鼠为农田区(稻田、旱地)害鼠优势种,占总鼠数的62.57%,褐家鼠、黄胸鼠为常见种,分别占总鼠数的12.29%、14.73%,在部分地区为农田害鼠优势种,高山姬鼠为黔西北部分地区优势种。贵州省农区灭鼠的重点是黑线姬鼠、高山姬鼠、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5种害鼠,应将其列为贵州省主要的监测对象。住宅区混合鼠种种群数量明显高于农田区,种群数量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不同年度、不同时期、不同月份、不同季节种群数量存在明显差异。根据贵州省多年来的农区鼠害测报及防治实践,明确了农区鼠害监测及综合防治的技术路线,提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农区鼠害监测技术和综合防治配套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种组成 群动态 农区 配套技术 贵州省
下载PDF
退耕还林还草地鼠类调查及控制对策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张同作 苏建平 +1 位作者 冯俊义 雷晓水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5年第4期83-87,共5页
2002-2003年对青海省大通县退耕还林还草地鼠类组成进行调查研究,捕获鼠类6 种728 只,以根田鼠Microtus oeconomus 和高原鼢鼠Myospalax baileyi 为绝对优势种。4种方法进行退耕还林还草地害鼠控制的结果表明:人工置夹和药物控制是地上... 2002-2003年对青海省大通县退耕还林还草地鼠类组成进行调查研究,捕获鼠类6 种728 只,以根田鼠Microtus oeconomus 和高原鼢鼠Myospalax baileyi 为绝对优势种。4种方法进行退耕还林还草地害鼠控制的结果表明:人工置夹和药物控制是地上害鼠控制的有效方法,人工地箭与灭鼠雷可有效控制地下高原鼢鼠的数量。但从长远来看,控制退耕还林还草地鼠害应采取生态治理的原则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还草地 鼠种组成 控制对策
下载PDF
贵州省农区鼠害监测结果与灾变规律分析 被引量:58
14
作者 杨再学 金星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6年第3期197-202,共6页
通过分析1984—2005年贵州省23个县(市、区)鼠情监测结果表明,贵州省家栖鼠类和农田鼠类主要种类有16种,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为家栖鼠优势种,占总鼠数的96.35%;黑线姬鼠为稻田、旱地耕作区害鼠优势种,占总鼠数的64.88%;... 通过分析1984—2005年贵州省23个县(市、区)鼠情监测结果表明,贵州省家栖鼠类和农田鼠类主要种类有16种,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为家栖鼠优势种,占总鼠数的96.35%;黑线姬鼠为稻田、旱地耕作区害鼠优势种,占总鼠数的64.88%;褐家鼠、黄胸鼠为常见鼠种,分别占总鼠数的11.68%、13.42%,在部分地区也为农田害鼠优势种;高山姬鼠为黔西北部分地区优势种。贵州省农区灭鼠的重点是黑线姬鼠、高山姬鼠、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5种害鼠。应将其列为贵州省主要的监测对象。同时分析了5种害鼠的种群繁殖特征和种群数量灾变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种组成 灾变规律 群繁殖 贵州
下载PDF
东北边境地带鼠类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国平 徐政府 +1 位作者 蔡增林 全理华 《沈阳部队医药》 1995年第2期159-161,共3页
鼠类作为宿主动物,在传播疾病上起到重要作用。深入进行鼠类的调查研究,对鼠类的防制,研究鼠类与疾病的关系,减少鼠类对人的危害具有重要意义。我国东北边境地带多为林区和农作物区,对该地区鼠类的种群动态等尚缺乏较系统的调查。我们自... 鼠类作为宿主动物,在传播疾病上起到重要作用。深入进行鼠类的调查研究,对鼠类的防制,研究鼠类与疾病的关系,减少鼠类对人的危害具有重要意义。我国东北边境地带多为林区和农作物区,对该地区鼠类的种群动态等尚缺乏较系统的调查。我们自1980年至1993年对该地带的吉林省珲春县,黑龙江省东宁、密山、萝北、爱辉县等五县进行了鼠类的种类分布、种群组成和季节消长等的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线姬 季节消长 调查研究 大林姬 鼠种组成 不同生境 东北 群动态 组成
下载PDF
广东南雄和新会农田鼠情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林思亮 黄立胜 +4 位作者 蓝子胜 赖荣丰 姚丹丹 姜洪雪 冯志勇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4期74-80,共7页
【目的】掌握广东典型农田区域鼠情发生情况及不同栖息环境的鼠类群落结构特征差异,为广东农田鼠害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夹夜法在粤北地区的韶关南雄和珠三角地区的江门新会2个监测点开展连续3年的农田鼠情监测,量化分析鼠种组成... 【目的】掌握广东典型农田区域鼠情发生情况及不同栖息环境的鼠类群落结构特征差异,为广东农田鼠害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夹夜法在粤北地区的韶关南雄和珠三角地区的江门新会2个监测点开展连续3年的农田鼠情监测,量化分析鼠种组成、种群数量及群落生物量结构等现状,并比较不同栖息环境的鼠类群落结构特征差异。【结果】3年总捕获率为6.37%,836只捕获个体分属5种鼠类。其中黄毛鼠捕获数(589只)和生物量(322.34 g/百夹夜)皆占据优势。监测点农田鼠类基本群落结构可概括为“黄毛鼠+板齿鼠+卡氏小鼠+褐家鼠+黄胸鼠”。鼠类种群数量逐月动态呈双峰型,每年有2个高峰期(1月和11月)和2个低谷期(4月和7月)。冬季鼠类种群密度最高,平均捕获率为7.17(±2.49)%;春季最低,平均捕获率为4.86(±2.21)%。南雄监测点鼠类种群密度和生物量(8.38%±5.05%,727.92 g/百夹夜)显著高于新会监测点(4.88%±4.28%,472.52 g/百夹夜),2个监测点在鼠种组成、种群数量及群落生物量结构上亦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农田鼠类种群数量在不同月份、不同季节、不同地点皆存在明显差异。需提高农田鼠类监测及早期预警的准确度,并根据种植结构、栖息地条件的变化调整防控策略,以实现新形势下鼠害的可持续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害 鼠种组成 群数量 群落结构 生物量 栖息地
下载PDF
直线形围栏陷阱系统对玉米地鼠情的监测效果 被引量:4
17
作者 戴爱梅 欧阳春华 +2 位作者 郭永旺 赵志强 古丽扎提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18-925,共8页
围栏陷阱(trap-barrier system,TBS)技术自2008年起在我国许多省市进行应用性试验和推广,已有的研究多是注重防治效果,虽有多位作者设想该技术还可用于鼠情监测,但尚少见针对性试验和全面的数据支持。为研究直线形围栏陷阱系统(linear t... 围栏陷阱(trap-barrier system,TBS)技术自2008年起在我国许多省市进行应用性试验和推广,已有的研究多是注重防治效果,虽有多位作者设想该技术还可用于鼠情监测,但尚少见针对性试验和全面的数据支持。为研究直线形围栏陷阱系统(linear trap-barrier system,L-TBS)用于农田鼠情监测的科学依据,探索L-TBS所获鼠情资料与常规性夹夜法的对应关系,2015年5—10月在新疆博乐市玉米地进行了两种方法监测效果的对比试验。通过同一区域、不同地点、操作方式一致的3组重复试验,L-TBS监测的农田害鼠种类、种群数量动态与繁殖特征,皆与夹夜法结果吻合:鼠种组成百分比卡方检验,小家鼠x^2=1.50,灰仓鼠x^2=0.54,均小于X20.01;两种方法的繁殖特征相关性检测,性比r=0.710 0,怀孕率r=0.926 8,睾丸下降率r=0.869 2,繁殖指数r=0.940 0,均显著正相关。而L-TBS因能捕获幼体而更全面反映种群年龄结构;L-TBS还能捕获夹夜法难以捕获的鼩鼱,可用于防疫监测。由L-TBS法(X)与夹夜法(Y)获得的优势种小家鼠捕获率极显著正相关,回归方程y=0.143 1+0.146 5x(d.f.=42,r=0.707 7,P=0.000 0),展示了其与夹夜法的关联性。研究证明:在6.67 hm2农田边设置60 m长的L-TBS可以达到鼠害防治与监测的目的,比常规夹夜法具更省工、省力、安全,具有可操作性强的优点;而L-TBS比矩形TBS更便于机械化农事操作,适于农田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害监测 直线形TBS技术 夹夜法 密度 鼠种组成 年龄结构 繁殖特征
下载PDF
鲁中南地区的鼠类及危害
18
作者 高翔 全先庆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6年第S1期80-81,共2页
为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灭鼠及鼠害的防治工作,作者于1990—1995年期间对鲁中南地区的鼠类及危害作了初步调查。
关键词 鲁中南地区 黑线姬 肾综合症出血热 黑线仓 东方田 小家 鼠种组成 大林姬 褐家
下载PDF
大方县2009—2019年农区鼠情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龙贵兴 熊贤志 +2 位作者 唐庆兰 游雪 彭忠勇 《安徽农学通报》 2020年第19期106-108,共3页
为了解大方县农区鼠类种群组成及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为今后鼠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对大方县2009—2019年农区鼠情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方县农田鼠类有7种,分属2个目,2个科。住宅区以褐家鼠、小家鼠为优势种,分别占捕鼠总数的... 为了解大方县农区鼠类种群组成及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为今后鼠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对大方县2009—2019年农区鼠情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方县农田鼠类有7种,分属2个目,2个科。住宅区以褐家鼠、小家鼠为优势种,分别占捕鼠总数的52.87%、42.46%;农田区以高山姬鼠、黑线姬鼠为优势种,分别占捕鼠总数的45.89%、35.28%。住宅区、农田区混合鼠类多年平均捕获率为1.55%,2009—2012年鼠类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2011—2019年鼠类种群数量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年平均捕获率仅为0.72%~1.43%。不同生境类型地中,以旱地耕作区的捕获鼠率最高,以稻田区最低。全年鼠类种群数量变化呈“山”峰型曲线,峰尖在每年的6月。每年的4—5月,8—9月为大方县农田鼠害防治的最佳时期,可组织开展大面积的统一灭鼠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种组成 群数量 变动规律 大方县
下载PDF
仙居县1991~1999年农村地区鼠情监测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意坚 王焕荣 翁茂良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00年第4期32-33,共2页
[目的 ]掌握农村地区鼠类种群和鼠密度季节性消长规律 ,为防制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1991~ 1999年按全国鼠情监测工作方案。 [结果 ]仙居县农村地区室内有鼠科 6种 ,食虫目 1种 ,主要家鼠为褐家鼠、小家鼠和黄胸鼠。野外有鼠科 9种 ,... [目的 ]掌握农村地区鼠类种群和鼠密度季节性消长规律 ,为防制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1991~ 1999年按全国鼠情监测工作方案。 [结果 ]仙居县农村地区室内有鼠科 6种 ,食虫目 1种 ,主要家鼠为褐家鼠、小家鼠和黄胸鼠。野外有鼠科 9种 ,食虫目 1种 ,以黑线姬鼠为优势种。室内鼠密度高峰期为 12月至次年 1月 ,野外鼠密度高峰期为 6月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情监测 密度 鼠种组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