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9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升华与反升华:齐泽克的艺术本体论探微
1
作者 段吉方 刘宇婷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7-176,178,共11页
受拉康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齐泽克从升华与反升华的角度展开艺术本体问题研究,他将精神分析与文学艺术作品、文化现象进行互释,认为艺术是占据了神圣之“物”的空无位置的物品,艺术的本质外在于艺术自身。尤其在现代艺术中,艺术不再遵... 受拉康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齐泽克从升华与反升华的角度展开艺术本体问题研究,他将精神分析与文学艺术作品、文化现象进行互释,认为艺术是占据了神圣之“物”的空无位置的物品,艺术的本质外在于艺术自身。尤其在现代艺术中,艺术不再遵循过去的升华模式,而体现出一种“反升华”的倾向。在艺术本体问题上,齐泽克拓展了拉康理论的思想深度,同时将拉康理论与黑格尔思想、批判理论等相结合,不断打开精神分析与当代艺术问题的阐释与对话潜能,并揭示了现代主义艺术在打破“后意识形态幻象”方面的革命潜能及实践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泽克 艺术本体论 升华 反升华
下载PDF
论齐泽克对黑格尔“具体普遍性思想”的改造
2
作者 牛婷婷 刘昕 《武陵学刊》 2024年第6期49-56,共8页
以否定性为中介而形成的具体普遍性思想是黑格尔辩证法体系的本质与核心,也是齐泽克分析和重构作为“例外”的具体普遍性的重要思想根基。在齐泽克的思考里,黑格尔的作为中介环节的否定性经由拉康的“想象界、象征界、实在界”的三元构... 以否定性为中介而形成的具体普遍性思想是黑格尔辩证法体系的本质与核心,也是齐泽克分析和重构作为“例外”的具体普遍性的重要思想根基。在齐泽克的思考里,黑格尔的作为中介环节的否定性经由拉康的“想象界、象征界、实在界”的三元构图被解读为绝对否定性;在将否定性阐释为绝对否定性的基础上,黑格尔以否定性为中介形成的作为统一性的具体普遍性被齐泽克把握为作为否定之断裂的“例外”的具体普遍性;齐泽克进一步从政治层面完成了对“例外”的具体普遍性思想的落实,强调新无产阶级作为“被排斥者”乃是这一作为“例外”的具体普遍性的政治主体。齐泽克对黑格尔的拉康式解读虽然有助于激活黑格尔具体普遍性思想中的因素,却也存在部分误读,需要进行批判和反思,以进一步审视其内在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泽克 黑格尔 具体普遍性 否定性 “例外”
下载PDF
齐泽克的意识形态理论意蕴
3
作者 王庭安 朱耀平 《中国军转民》 2024年第2期102-104,共3页
齐泽克以其独特的视角,将马克思、阿尔都塞、拉康等人的思想融合起来,通过阐述意识形态的三个阶段来说明当今的意识形态已然是一种自在自为的犬儒主义意识形态,并且指出这种意识形态是作为幻象来缝合社会的症状,从而构建社会现实的。
关键词 齐泽克 意识形态 症状 幻象
下载PDF
从扬弃到革命再到结构性的自我对抗——黑格尔、马克思与齐泽克关于否定的逻辑演进
4
作者 陈曼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1-129,共9页
从扬弃到革命再到结构性的自我对抗,黑格尔、马克思与齐泽克三位思想家均看到否定是推动事物自存与发展的内在动力。黑格尔站在绝对唯心主义的立场上,以规定了的否定扬弃了知性形而上学的抽象两极对立,建构了理性同化、吞噬差异的形而... 从扬弃到革命再到结构性的自我对抗,黑格尔、马克思与齐泽克三位思想家均看到否定是推动事物自存与发展的内在动力。黑格尔站在绝对唯心主义的立场上,以规定了的否定扬弃了知性形而上学的抽象两极对立,建构了理性同化、吞噬差异的形而上学体系;马克思以实践释放黑格尔辩证法中被思辨体系禁锢的否定,使否定之否定成为对现存一切进行无情批判的革命理论,为辩证法革命性的彻底发挥铺平了道路;“后马克思主义者”齐泽克以拉康精神分析之“空无”继承了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革命性解读,在结构性的自我对抗中寻找资本主义体系失败的必然性。从根本上看,黑格尔将绝对理念作为否定的主体,齐泽克将否定理解为本体论层面上的视差分裂,马克思在政治学或社会学的层面上实证性地理解否定,呈现了辩证法的革命性批判精神。马克思的辩证法以一种巨大的超前性扬弃了齐泽克的绝对否定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 马克思 齐泽克 否定 革命
下载PDF
论政治经济学批判视域中的“视差之见”——基于柄谷行人与齐泽克对《资本论》的视差性解读
5
作者 孔明安 靳欢欢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22,共12页
顺应西方左翼回归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趋势,日本学者柄谷行人借助康德超越论式的“视差”概念解析了《资本论》,并提炼出“事前”与“事后”的视差逻辑。在对古典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考察中,他揭示了价值形式论中商品与货币的非对称关... 顺应西方左翼回归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趋势,日本学者柄谷行人借助康德超越论式的“视差”概念解析了《资本论》,并提炼出“事前”与“事后”的视差逻辑。在对古典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考察中,他揭示了价值形式论中商品与货币的非对称关系,进而从交换维度中发掘了生产与流通的双重视差,以此构建出一条“经济去政治化”的消费抵抗之路。受哺于柄谷行人“跨越性批判”的启示,齐泽克在《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和《视差之见》两部著作中,构建了从“拜物教批判”到“回归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理论路径,借助形式分析阐释了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经济(商品逻辑)与政治(阶级斗争)的视差。总之,柄谷行人和齐泽克对《资本论》的解读具有不同的阐释路径。前者为“激进化”康德做出了努力,提出了阅读《资本论》的三条视差主义原则。后者的视差诉诸拉康意义上的无法被象征化的实在界,它是本体论的,不能用直观把握的范畴,只能在象征化失败中回溯性地追寻其踪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论》 视差 价值形式 政治经济学批判 柄谷行人 齐泽克
下载PDF
“原初的谎言”:齐泽克论幻象
6
作者 李怀涛 徐小莉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3期1-8,共8页
齐泽克的幻象理论继承了拉康的幻象公式及其主体理论。在齐泽克的语境中,幻象是人最原初的无意识,它是一个谎言,存在于意识还没开始的时候;幻象结构着主体真实的社会关系,遮蔽着符号秩序的不一致性,指示着主体“如何欲求”;幻象还是当... 齐泽克的幻象理论继承了拉康的幻象公式及其主体理论。在齐泽克的语境中,幻象是人最原初的无意识,它是一个谎言,存在于意识还没开始的时候;幻象结构着主体真实的社会关系,遮蔽着符号秩序的不一致性,指示着主体“如何欲求”;幻象还是当代意识形态的支撑物,是他者的异化。幻象中的主体对现存符号秩序并不总是俯首帖耳,主体对快感的追求为穿越幻象提供了内在驱动力。最终,主体穿越幻象后,必然面临死亡驱力,遭遇精神崩溃。齐泽克的幻象理论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独到而深刻,对齐泽克幻象理论的探究是理解其相关思想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泽克 幻象 欲望 意识形态
下载PDF
论巴塔耶与齐泽克的死亡意识——从黑格尔的“世界之夜”说起
7
作者 刘宇婷 《武陵学刊》 2024年第3期39-47,共9页
黑格尔在《耶拿实在哲学》中的一段关于“世界之夜”的文字先后引起了巴塔耶和齐泽克的关注,二者对该段文字的剖析都指向对死亡意识的拷问,同时也呈现出相异的阐释路径。基于某些共同的影响根源,巴塔耶与齐泽克的死亡哲学关注的都是“... 黑格尔在《耶拿实在哲学》中的一段关于“世界之夜”的文字先后引起了巴塔耶和齐泽克的关注,二者对该段文字的剖析都指向对死亡意识的拷问,同时也呈现出相异的阐释路径。基于某些共同的影响根源,巴塔耶与齐泽克的死亡哲学关注的都是“不死的”否定意识。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巴塔耶将死亡看作自我意识之必要,对他来说,“黑夜”是主体经否定之否定后呈现的“非知”之空无;齐泽克则将死亡看作一种驱力,认为它是主体性之核,而“黑夜”则是否定的主体性之隐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意识 死亡驱力 “世界之夜” 齐泽克 巴塔耶 黑格尔
下载PDF
理想对话情景能否在互联网中重建——基于齐泽克对哈贝马斯沟通伦理批判视角
8
作者 程宏燕 张陈杰 《武陵学刊》 2024年第2期43-49,共7页
何以祛魅网络公共空间的话语乱象,是西方当代诸多学者极为关注并对此进行了诸多论辩的一个重要问题。对此,哈贝马斯等学者试图通过沟通伦理营造理性和谐的网络公共空间环境,而这一理论尝试却遭到了齐泽克的批判,齐泽克认为其关于语言、... 何以祛魅网络公共空间的话语乱象,是西方当代诸多学者极为关注并对此进行了诸多论辩的一个重要问题。对此,哈贝马斯等学者试图通过沟通伦理营造理性和谐的网络公共空间环境,而这一理论尝试却遭到了齐泽克的批判,齐泽克认为其关于语言、主体及共同体规范等内容存在理想化的缺陷。由此,齐泽克提出了基于主体欲望负责的伦理规范来解决网络公共空间话语问题。事实上,当代社会更需要基于主体责任的沟通伦理来解决网络语言、网络交往行动、网络群体规范等方面的问题,以维护良好的网络秩序、建设和谐的网络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公共空间话语 哈贝马斯 沟通伦理 齐泽克 欲望伦理
下载PDF
齐泽克意识形态理论对马克思的“回归”
9
作者 李晓梅 徐姗姗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第4期17-22,共6页
齐泽克主张当代马克思主义与精神分析的结合必须采取“回到”马克思的形式,在他那里,“回到”马克思即对马克思政治经济批判视角的理论价值的重新发现。参照马克思商品拜物教所见证的“幽灵增补”对现实的作用以及阶级斗争与剩余价值概... 齐泽克主张当代马克思主义与精神分析的结合必须采取“回到”马克思的形式,在他那里,“回到”马克思即对马克思政治经济批判视角的理论价值的重新发现。参照马克思商品拜物教所见证的“幽灵增补”对现实的作用以及阶级斗争与剩余价值概念所提供的“视差之见”,齐泽克把意识形态泛化为构成现实的无缝屏幕,揭示出意识形态只是以自身填补着社会结构性不可能所造成的空洞,阐发了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秩序中“被迫选择”的行动概念。齐泽克既从马克思政治经济批判中吸取营养,又试图以精神分析来修正和置换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在他的理论中存在着对马克思思想的错误挪用、不恰当的修正以及理论上的模糊不清等问题,需要我们以审慎的态度对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泽克 意识形态理论 马克思 政治经济批判
下载PDF
齐泽克与黑格尔法罪思想比较研究
10
作者 吕葳 《安康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73-78,共6页
法罪关系问题是近现代法哲学领域的核心问题。黑格尔和齐泽克都对法罪关系问题给予极大关注。其中,黑格尔法罪思想的核心是“法罪对立”,即自在的法是本质,不法是本质的假象,这一思想通过抽象法视角,以对“无犯意的不法、欺诈、强制和... 法罪关系问题是近现代法哲学领域的核心问题。黑格尔和齐泽克都对法罪关系问题给予极大关注。其中,黑格尔法罪思想的核心是“法罪对立”,即自在的法是本质,不法是本质的假象,这一思想通过抽象法视角,以对“无犯意的不法、欺诈、强制和犯罪”三个部分的阐释而得到展现。齐泽克法罪思想的核心是“法罪统一”,即法律的基础是它宣布自己为法律,主体因其本身的存在而负罪,这一思想通过精神分析的视角得以阐明。二者的法罪思想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代表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都有其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泽克 黑格尔 法罪思想 异同
下载PDF
主体、他者与革命——齐泽克的存在论预设与革命空间设定
11
作者 马蕾 《长江论坛》 2024年第2期38-44,共7页
当齐泽克将主体之“我”设定为一种无意识的空无前提,即暗示了主体对其本质的非知。缘于这种拉康式的主体设定,在齐泽克描述的意识形态的幻象中,内在的分裂的镜像“自我”就成了真正的本质和实体,而现实的、具体的他者则成了镜像“自我... 当齐泽克将主体之“我”设定为一种无意识的空无前提,即暗示了主体对其本质的非知。缘于这种拉康式的主体设定,在齐泽克描述的意识形态的幻象中,内在的分裂的镜像“自我”就成了真正的本质和实体,而现实的、具体的他者则成了镜像“自我”的宾词。由此,主体之内在与他者之现实的“分裂-异化”便获得了某种普遍的、本体性的特征。鉴于这个作为无意识结构的主体完全缺乏处理“内在”与“现实”之辩证关系的能力,齐泽克式的反抗资本主义体制性压迫的革命,就只能体现为对“实在界”的一种无预谋的政治行动介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泽克 存在论 “内在”与“现实”的分裂 穿越意识形态幻象 革命空间
下载PDF
论齐泽克对“精神是块骨头”命题的三重阐释
12
作者 杨紫秋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4年第1期19-23,共5页
在《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齐泽克对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理性的确定性与真理性”内容中的“精神是块骨头”命题作了三重阐释。首先,基于知性层面的矛盾阐释,齐泽克认为庸俗唯物主义把这一命题理解为主体向客体完全的还原,把主体降格... 在《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齐泽克对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理性的确定性与真理性”内容中的“精神是块骨头”命题作了三重阐释。首先,基于知性层面的矛盾阐释,齐泽克认为庸俗唯物主义把这一命题理解为主体向客体完全的还原,把主体降格为一种纯粹的惰性客体。它是荒谬的,没有意义的。要正确理解这一命题,需要从知性思维上升到辩证思维。其次,基于思辨命题的哲学阐释,齐泽克论证了“精神是块骨头”是一个思辨命题,具有本体论的意义。他从这一命题中挖掘出拉康的“他者”,开显出黑格尔哲学无限判断命题中的否定性意蕴。通过谓语与主语的绝对失调,将黑格尔哲学的内在主体掏空,变成了一个空无的躯壳。最后,基于意识形态批判原则的阐释,将拉康“实在界”中的残余之物与黑格尔这一思辨命题中的赤裸裸之物勾连起来,撕裂黑格尔哲学中的内在统一性。齐泽克在当下“诘问”先哲的理论根基中重塑了德国古典哲学意识形态的批判之维,达到了对当代资本主义与意识形态共谋的深刻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 齐泽克 内在性 批判
下载PDF
后政治时代列宁革命思想的缝合实验——齐泽克“重复列宁”思想的理论阐释
13
作者 张竑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23年第2期23-30,162,共9页
齐泽克在批判资本主义意识形态霸权的过程中提出了“重复列宁”的斗争策略和行动主张,这是他在理论领域呈现“列宁转向”的显著标志。齐泽克“重复列宁”思想具有特殊的理论意蕴,正是列宁身份的特殊性、意志的坚定性及其对资本主义自由... 齐泽克在批判资本主义意识形态霸权的过程中提出了“重复列宁”的斗争策略和行动主张,这是他在理论领域呈现“列宁转向”的显著标志。齐泽克“重复列宁”思想具有特殊的理论意蕴,正是列宁身份的特殊性、意志的坚定性及其对资本主义自由民主观的绝然批判性,使齐泽克认为“重复列宁”有助于丰富和强化他的行动理论,赋予行动理论以回溯性历史辩证法,并使之成为突破资本主义象征秩序的致胜法宝。齐泽克之所以提出并反复强调“重复列宁”,是为当代欧洲左翼谋求一股革命态度和理论勇气,使之能够突破和批判后政治时代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霸权,为构建“新无产阶级革命”提供崭新思路和实践策略。齐泽克提出的“重复列宁”思想,具有一定的思想冲击力,在西方思想界成功实现了博人眼球的目的,但是,在革命实践方面,却并未取得任何实际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泽克 重复列宁 行动理论 历史辩证法
下载PDF
符号、垄断与剥削:齐泽克对意识形态化民主的批判
14
作者 陈茁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3-71,共9页
民主是理应关涉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但在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中却异化为了统治阶级的工具。齐泽克认为,资本主义为了强化对人民的统治,将民主形塑为一种崇高的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化的民主试图对人民这个整体性概念进行切割,削除其潜在的革命... 民主是理应关涉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但在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中却异化为了统治阶级的工具。齐泽克认为,资本主义为了强化对人民的统治,将民主形塑为一种崇高的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化的民主试图对人民这个整体性概念进行切割,削除其潜在的革命性,使之成为接受资本主义统治的纯粹对象。这一目的借由意识形态化民主的三重表征——民主的符号化、对反对性概念的垄断和对“人民”的剥削得以实现,它们分别塑造了民主不容置疑的神圣性,消解了否定性的话语,解构了无产者在民主政治中的主体性。为了超越意识形态化的民主,使人民的解放重新成为可能,齐泽克提出必须以无产阶级政治组织为先锋,探索和发明一种无产阶级的民主形式。虽然齐泽克对新的民主形式的设想在一定程度上仍然体现为“绝对民主”的乌托邦,但他对政党政治合理性的肯定揭示了实践新的民主形式的重要性,民主这种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不应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定义,有必要以无产阶级为本位探讨未来可能的民主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泽克 民主 意识形态 无产阶级 政治组织
下载PDF
论齐泽克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15
作者 李西祥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9-57,共9页
齐泽克将其哲学概括为“辩证唯物主义”,在《视差之见》中明确提出了复兴辩证唯物主义的主题,在《比无还少》和《绝对反冲》中推进了关于辩证唯物主义的思考。在《视差之见》中,齐泽克主要强调了视差辩证法,这是强调事物内在裂隙、内在... 齐泽克将其哲学概括为“辩证唯物主义”,在《视差之见》中明确提出了复兴辩证唯物主义的主题,在《比无还少》和《绝对反冲》中推进了关于辩证唯物主义的思考。在《视差之见》中,齐泽克主要强调了视差辩证法,这是强调事物内在裂隙、内在最小差异的辩证法,是强调事物自身内在否定性的辩证法。用这种辩证法来补充、限定唯物主义,是齐泽克辩证唯物主义概念的前提。在《比无还少》中,齐泽克讨论了作为无的空洞,将其作为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基础,即所谓辩证唯物主义的物。在《绝对反冲》中,齐泽克深入到辩证唯物主义的精髓,即自身回溯性地规定自身的绝对反冲,塑造了革命的黑格尔形象,并以之来理解当代现实社会,解读历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泽克 辩证唯物主义 视差之见 比无还少 绝对反冲
下载PDF
如果齐泽克再读《S/Z》--艺术形式流变中的“暴力”与“空无”
16
作者 潘语祺 谢龙新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82-93,96,共13页
罗兰·巴特的后结构主义文本《S/Z》,阅读了巴尔扎克的现实主义小说《萨拉辛》,将一个爱情故事重写为一个“阉割的故事”。在阅读中,巴特指出了在《萨拉辛》的雕塑、油画和文字三种艺术形式中存在的“恐惧感”,并通过这种感觉的强... 罗兰·巴特的后结构主义文本《S/Z》,阅读了巴尔扎克的现实主义小说《萨拉辛》,将一个爱情故事重写为一个“阉割的故事”。在阅读中,巴特指出了在《萨拉辛》的雕塑、油画和文字三种艺术形式中存在的“恐惧感”,并通过这种感觉的强度建立了一个“审美体验强度序列”,其中雕塑、油画和文字三者的强度依次递减。这一序列建立在艺术实体的空间维度上,反映了传统艺术观念对物质世界的重视。然而,现代艺术却轻视艺术实体,齐泽克将艺术品视为放置在艺术空位上的任意物,艺术实体的重要性被消解,符号的象征意义得以强化。论文立足于两种艺术观念的冲突,受到《S/Z》的启发,在精神分析学引领下,阅读并重写了《S/Z》中艺术审美体验的文本,发现三种艺术形式带来的“恐惧感”来自于不同性质的暴力。根据齐泽克的暴力理论,论文发现雕塑的“爱欲的暴力”强度最轻,其次是油画的“男性凝视的暴力”,最后是文字的“剔除的暴力”,具有最大的强度,因此颠覆性地确立了“雕塑,油画,文字”依次递增的“审美体验强度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Z》 重写 审美体验强度序列 齐泽克 暴力
下载PDF
绝对自由与激进变革:论齐泽克
17
作者 罗素·格里格(文) 李西祥(译) 童芯(译)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 2023年第4期116-125,共10页
绝对自由的行动概念在齐泽克的作品中起着关键作用,这是他阐述个人或团体如何进行干预以带来重大政治或社会变革的核心。借助拉康的精神分析,齐泽克阐释了绝对自由的行动之于主体与符号世界的交互关系。与内在于符号秩序的否定行为不同... 绝对自由的行动概念在齐泽克的作品中起着关键作用,这是他阐述个人或团体如何进行干预以带来重大政治或社会变革的核心。借助拉康的精神分析,齐泽克阐释了绝对自由的行动之于主体与符号世界的交互关系。与内在于符号秩序的否定行为不同,绝对自由的行动以更为激进的方式挑战和破坏主导准则,并使符号秩序实现了颠覆性的重组。事实上,在齐泽克看来,行动具有根本不确定性,这就意味着所有的政治行动在绝对意义上都是无端的,因此真正的社会变革并非易事。安提戈涅是行动的原型,也是齐泽克借以分析绝对自由行动概念的范例。本文从拉康纯粹欲望角度分析,认为安提戈涅的反抗与牺牲并没有毁灭性的企图,其选择恰恰是对父系内源法的忠诚。因此,安提戈涅的行动并非齐泽克意义上的绝对自由的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对自由 行动 齐泽克 激进变革
下载PDF
站在齐泽克和马克思的两端解读“躺平”
18
作者 张心恬 《西部学刊》 2023年第3期123-126,共4页
当前有些网文作者用齐泽克的理论来支持躺平的正当性,实际上,齐泽克的意识形态理论不仅不能为“躺平正义论”提供辩护,反而还蕴含着正视“躺平”的方法。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才是透视“躺平”根源、洞见“躺平”悖论与命运并帮助躺平者... 当前有些网文作者用齐泽克的理论来支持躺平的正当性,实际上,齐泽克的意识形态理论不仅不能为“躺平正义论”提供辩护,反而还蕴含着正视“躺平”的方法。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才是透视“躺平”根源、洞见“躺平”悖论与命运并帮助躺平者“站起来”的重要理论工具。上述两种意识形态理论分别从不同角度解释意识形态与社会存在之间的关系,殊途同归,揭示了被掩盖着的对抗性矛盾。齐泽克的理论可以弥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深层心理运行机制的不足,但也有其内在的限制和不彻底性,运用齐泽克的理论去分析“躺平”等社会问题时要严谨加以甄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泽克 马克思 躺平 巴特比政治学 唯物史观 意识形态
下载PDF
从意识形态批判到共产主义重构——齐泽克左翼激进政治理论及其内在局限
19
作者 郭成 《济宁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42-49,共8页
作为当代西方左翼激进政治思想的旗帜性人物之一,齐泽克吸收了拉康、黑格尔、马克思等人的理论资源,开辟了一条以意识形态批判为切入点,力图激活共产主义的左翼激进政治之路。通过揭示意识形态幻象的内在运转机理,齐泽克直指当代资本主... 作为当代西方左翼激进政治思想的旗帜性人物之一,齐泽克吸收了拉康、黑格尔、马克思等人的理论资源,开辟了一条以意识形态批判为切入点,力图激活共产主义的左翼激进政治之路。通过揭示意识形态幻象的内在运转机理,齐泽克直指当代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对社会非一致性的隐藏,批判其掩盖了真实的社会对抗。基于此,他进一步阐释了足以摧毁资本主义无限再生产的四种内在对抗,通过规定新的革命主体、新的阶级斗争坐标、新的革命策略重构了共产主义。齐泽克的这一尝试具有凝聚左翼力量的现实意义,是对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一种时代重构。但齐泽克的左翼激进政治理论又有着内在局限性,需批判地借鉴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泽克 意识形态 共产主义 资本主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