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章太炎齐物哲学对中国文化的破与立
1
作者 梅寒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39-44,共6页
近代中国受到西方文化的强势入侵,大量传统学者对西方文化的理性、智识等观念极为推崇,而章太炎则以庄子的齐物观念对这些西方思想予以批评。在《辨性下》中章太炎认为文教国民更具智力,但却远离真如本性,陷入对概念系统的执着。这源于... 近代中国受到西方文化的强势入侵,大量传统学者对西方文化的理性、智识等观念极为推崇,而章太炎则以庄子的齐物观念对这些西方思想予以批评。在《辨性下》中章太炎认为文教国民更具智力,但却远离真如本性,陷入对概念系统的执着。这源于章太炎以其齐物哲学体系对进化以及西方现代性思想的批判,也与章太炎反对维新的彻底革命立场相关。按章太炎齐物哲学,传统学术与西方现代思想都属于世间范畴,不悟本真,所以不能定一者为“公理”。不过中国文化追求“愚菴(愚钝)”这种“大智慧”,离本真更近,因此在文化选择,即“回真向俗”的过程中,应该尊重中华传统文化,而非一味追求西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太炎 反智 反公理 齐物哲学
下载PDF
“齐物哲学”与华严宗之离合——以章太炎在《齐物论释》中对法藏的辩难为中心 被引量:1
2
作者 周展安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1-52,共12页
章太炎思想中的佛学因素历来为学者所关注,对章太炎佛学思想的探讨要将之置于近代以来佛学发展的脉动中加以把握。以章太炎在《齐物论释》中对于法藏的辩难为中心,围绕“十钱喻”与“椽舍喻”以及阿赖耶识缘起、无尽缘起等问题焦点,可... 章太炎思想中的佛学因素历来为学者所关注,对章太炎佛学思想的探讨要将之置于近代以来佛学发展的脉动中加以把握。以章太炎在《齐物论释》中对于法藏的辩难为中心,围绕“十钱喻”与“椽舍喻”以及阿赖耶识缘起、无尽缘起等问题焦点,可以分析章太炎的“齐物哲学”与华严宗的离合关系,凸显章太炎思想与华严宗之间的张力。在性寂说与性觉说、妄心系与真心系的佛学判摄框架中摸索章太炎佛学所处的位置,亦可为进一步探讨其“齐物哲学”的特质提供思想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太炎 佛学 论释》 齐物哲学 法藏 华严宗
下载PDF
论章太炎《齐物论释》中的“齐物哲学”
3
作者 徐潇鹏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12-19,共8页
在《齐物论释》中,章太炎先生构建了一套完整的被称为“齐物哲学”的哲学体系.这一哲学体系的目标,是通过排遣名相、证成真如,实现转俗成真,使得万事万物在“真”的层面上达到天然之齐,是谓“不齐之齐”;同时,批判公羊学历史观,消解文野... 在《齐物论释》中,章太炎先生构建了一套完整的被称为“齐物哲学”的哲学体系.这一哲学体系的目标,是通过排遣名相、证成真如,实现转俗成真,使得万事万物在“真”的层面上达到天然之齐,是谓“不齐之齐”;同时,批判公羊学历史观,消解文野,实现回真向俗,给予每一种现存的文明形态以合法性,是谓实现“平等性”.“真”—“俗”之间的关系是“齐物哲学”论述的核心内容,它以消解“俗”的方式证成“真”,事实上将“俗”的独立主体性无限放大,并使得“俗”可以保留各自的差异.在“齐物哲学”的框架中,“真”的一致性和“俗”的多样性并存,前者是后者的合法性依据,而后者是前者的现实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释》 齐物哲学 转俗成真 回真向俗
下载PDF
从“俗真两分”到“真俗两行”——章太炎“齐物”哲学体系的演进和极成
4
作者 梅寒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0-14,21,共6页
章太炎在1906—1916年构建了“齐物”哲学体系。他在主编《民报》时期写作《俱分进化论》《建立宗教论》等文章,建构了世俗世界与“真如”世界一分为二的“俗真两分”世界观。在《齐物论释初本》中,章太炎完善了以世界观为主要内容的哲... 章太炎在1906—1916年构建了“齐物”哲学体系。他在主编《民报》时期写作《俱分进化论》《建立宗教论》等文章,建构了世俗世界与“真如”世界一分为二的“俗真两分”世界观。在《齐物论释初本》中,章太炎完善了以世界观为主要内容的哲学体系,并在《齐物论释定本》中转向“真俗两行”的实践哲学,“真俗两行”意味着圣人要在了彻“真如”智慧的前提下度化众生。“真俗两行”是“俗真两分”的必然结果,圣人悟入“真如”须得度化众生才有价值;“俗真两分”到“真俗两行”的转变体现了章太炎的境遇,他用激烈的革命思想阐述“转俗成真”,后期用保存“国粹”等方法努力践行“回真向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太炎 哲学体系 “俗真两分” “真俗两行” 论释》
下载PDF
《齐物论释》与中国语言文字之学的建立 被引量:2
5
作者 孟琢 李聪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2期79-86,共8页
齐物哲学与中国语言文字之学具有密切关联,二者有着共同的学术轨迹。由于学科畛域的影响,《齐物论释》的语言文字学思想长期为学界所忽略。具体而言,在齐物哲学“以名遣名”的启发下,太炎界定了语言作为记录理性思维的符号体系的性质,... 齐物哲学与中国语言文字之学具有密切关联,二者有着共同的学术轨迹。由于学科畛域的影响,《齐物论释》的语言文字学思想长期为学界所忽略。具体而言,在齐物哲学“以名遣名”的启发下,太炎界定了语言作为记录理性思维的符号体系的性质,通过本名、引伸名、究竟名对汉语词汇类型进行辨析。基于《摄大乘论释》中的“密诠”“显目”之辨,他辨析了语根意义与词汇意义的差别,为汉语词源学奠定基础。他从名实关系的深层内涵出发,提出了全新的训释分类,推进了训诂学的理论发展。在齐物哲学中,语言的任意性与理据性具有“两行”的统一关系,民族性更是现实语言文字建设的根本依据。《齐物论释》中的语言文字思想具有理论创新、民族本位的特点,成为太炎独具特色的语言哲学的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太炎 齐物哲学 中国语言文字之学 语言性质 词义类型 训释类型 词源学
下载PDF
论章太炎与刘师培的平等观——“齐物”与“均力”之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吴蕊寒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6期121-128,147,共8页
1907年前后,章太炎和刘师培都发展出了以平等为核心的哲学和政治思想。章太炎总括其宗旨为“齐物”,刘师培则称之为“均力”。在本体论方面,刘师培认为万物一体同源,章太炎则否定了体与源的存在。在主体性方面,刘师培要求去除身执和是... 1907年前后,章太炎和刘师培都发展出了以平等为核心的哲学和政治思想。章太炎总括其宗旨为“齐物”,刘师培则称之为“均力”。在本体论方面,刘师培认为万物一体同源,章太炎则否定了体与源的存在。在主体性方面,刘师培要求去除身执和是非利害之见,使人将自身投入更大的民族和人类主体,章太炎亦申言排遣我执,倡导革命道德,但更强调存在论意义上“随顺依他”的具体主体。在政治构想方面,刘师培投身于无政府主义的理论与行动,认为实现平等必须取消分工,而章太炎则明确批评无政府主义的主张,以“齐文野”为实现平等的可能之径。“均力”和“齐物”分别是对普遍性和差异性的极力承认,二者的差别展现了平等概念的两种不同面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物哲学 无政府主义 真如 我执 民族主义
下载PDF
中国哲学视域中的自由平等:《齐物论释》的思想主旨与价值建立 被引量:1
7
作者 孟琢 《中国哲学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8-104,共7页
如何在中国近代以来古今、中西的大变局中建立根本价值?《齐物论释》通过.真谛、俗谛的深入思考给出答案:自由平等。在真谛层面,齐物哲学会通庄子与唯识、华严思想,通过由真如心体到真如缘起的论证,建立起自由平等的哲学基础。在俗谛层... 如何在中国近代以来古今、中西的大变局中建立根本价值?《齐物论释》通过.真谛、俗谛的深入思考给出答案:自由平等。在真谛层面,齐物哲学会通庄子与唯识、华严思想,通过由真如心体到真如缘起的论证,建立起自由平等的哲学基础。在俗谛层面,齐物哲学以“百姓心”为圭臬,在“独”与“群”的不同层面探讨自由平等。就个体而言,章太炎强调“依自不依他”的道德自立和个体权利的充分保障;就群体而言,章太炎既对中国文化进行损益开新,又充分维护民族文化的独立自主,反抗“文明论”的文化殖民倾向。《齐物论释》对中国传统与西方文化具有双重突破,体现出立足民族本位建立普遍性哲学体系的文化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物哲学 自由平等 真如 百姓心 价值建立
原文传递
辛亥革命前后章太炎对道法政论之阐释 被引量:3
8
作者 王锐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9-141,共13页
在辛亥革命前后,章太炎在体认时代变局的基础上,对先秦道法二家的致用之道充分继承,作为感观时局、抒发政见的重要理论基础。他在清季对代议制度大加抨击,从学术根源入手,直指当时被许多人视为中国民主思想先驱的黄宗羲,对其主要观点逐... 在辛亥革命前后,章太炎在体认时代变局的基础上,对先秦道法二家的致用之道充分继承,作为感观时局、抒发政见的重要理论基础。他在清季对代议制度大加抨击,从学术根源入手,直指当时被许多人视为中国民主思想先驱的黄宗羲,对其主要观点逐条反驳。在此,他所运用的思想资源,便是先秦法家。同时,章太炎认识到法家学说的局限在于国家权力无限延展,让民众无所逃于天地之间,当时清廷新政,许多举措与此极为相似。是故他新诠齐物哲学,借庄子之言消解法家之失。在《检论》中,他探索能完全做到循名责实、保障民众利益的真"法治",认为舍去法令明文,以查无实证之词与占人心术之语来判定罪责,这才是执法过程中的最主要弊病。总之,章太炎之于诸子,从中国历史与文化本身脉络出发,根据对时局的感观,阐释诸子思想中能对今世有所贡献者。在他那里,传统与现代之间绝非处于割裂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太炎 辛亥革命 道家 法家 齐物哲学 黄宗羲
下载PDF
章太炎对民初议会政治的实践与批评
9
作者 吴蕊寒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00-209,共10页
章太炎在1912—1916年间的议会政治实践是曲折而多变的,他的态度经历了四次转变:辛亥革命后,他从激烈反对议会政党制度变为积极投身政党活动;在遭遇挫折后,他逐渐退出党争并转向支持袁世凯;与袁决裂后,他又寄望于重组政党力量以抵抗专... 章太炎在1912—1916年间的议会政治实践是曲折而多变的,他的态度经历了四次转变:辛亥革命后,他从激烈反对议会政党制度变为积极投身政党活动;在遭遇挫折后,他逐渐退出党争并转向支持袁世凯;与袁决裂后,他又寄望于重组政党力量以抵抗专制、维护共和;袁氏垮台后,他重获自由,再谈今日中国不宜有党,回到了最初对议会政治的反对立场。复杂的嬗变背后隐藏的是章太炎对政党和代议制度彻底的拒斥,以及对政体变革显著的保守态度,这与章太炎齐物哲学体系下对个体与团体关系的理解、对政体与政事的分疏密不可分,尤其彰显了他希望通过回向历史和传统政治经验重建秩序、安立世间法的政治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太炎 统一党 代议制 政治革命 齐物哲学
下载PDF
从无政府主义到国粹思想——论钱玄同思想的师承因素(1906-1908)
10
作者 崔庆贺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5-83,106,共10页
从1905年年底留学日本到1908年,钱玄同受到鶭利彦、大杉荣、吴稚晖、刘师培、章太炎等中日学者无政府主义的交错影响。同时,他对章太炎、刘师培等人提倡的国粹思想也多有吸收。最后,钱玄同由无政府主义转向国粹思想,影响其思想变化最深... 从1905年年底留学日本到1908年,钱玄同受到鶭利彦、大杉荣、吴稚晖、刘师培、章太炎等中日学者无政府主义的交错影响。同时,他对章太炎、刘师培等人提倡的国粹思想也多有吸收。最后,钱玄同由无政府主义转向国粹思想,影响其思想变化最深的是章太炎。章太炎齐物哲学与无政府主义、国粹思想的相通性,对钱玄同的思想转变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玄同 无政府主义 国粹思想 章太炎 齐物哲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