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3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先天游离齿状突畸形伴语言沟通不良1例的围手术期护理
1
作者 朱丽芳 张英英 顾学群 《中国乡村医药》 2024年第8期63-63,78,共2页
颈椎齿状突是颈颅交界的中心支柱,游离齿状突又称齿状突游离小骨,是上颈椎枢椎的齿突小骨出现异常生长或因外伤作用,在枢椎椎体间形成一种无骨性连接,是常见的上颈椎畸形。游离齿状突是先天发育不良导致的,患者寰枢关节长期处于失稳状态... 颈椎齿状突是颈颅交界的中心支柱,游离齿状突又称齿状突游离小骨,是上颈椎枢椎的齿突小骨出现异常生长或因外伤作用,在枢椎椎体间形成一种无骨性连接,是常见的上颈椎畸形。游离齿状突是先天发育不良导致的,患者寰枢关节长期处于失稳状态,逐步造成关节脱位,进而脊髓损伤,严重时会导致呼吸困难甚至死亡。我院2023年3月22日收治先天游离齿状突畸形伴语言沟通不良1例,经过治疗和护理,好转出院,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齿状突畸形 寰枢椎脱位 脊髓损伤 围手术期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齿状突加冠综合征1例
2
作者 张继涛 樊成虎 +3 位作者 齐兵献 吴沂泽 胡相欣 李昭成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4年第1期68-72,共5页
齿状突加冠综合征(crowned dens syndrome,CDS)由于发病率较低,通常容易被临床低估。CDS以急性颈项部疼痛、颈椎僵硬不适、发热等为主要症状,实验室检查显示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与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 齿状突加冠综合征(crowned dens syndrome,CDS)由于发病率较低,通常容易被临床低估。CDS以急性颈项部疼痛、颈椎僵硬不适、发热等为主要症状,实验室检查显示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与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明显升高。CT是诊断CDS的金标准,但其临床文献报道较少,CDS的诊断尚无统一的循证医学证据,容易误诊。本文报道了中西医结合治疗CDS患者1例,治疗效果显著,可为临床提供新的诊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状突加冠综合征 中西医结合 病例报告
下载PDF
齿状突加冠综合征诊疗特点分析
3
作者 吴志圣 张达颖 +3 位作者 张学学 王志剑 喻燕波 许牧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11-715,共5页
齿状突加冠综合征(crowned dens syndrome,CDS)是指钙盐沉积在齿状突周围软组织,颈椎CT上表现为齿状突上方和周围出现大小不一、不规则的高密度钙化影,犹如齿状突戴上了一顶“皇冠”而得名[1]。CDS发病率低[2],导致人们对该病认识不足,... 齿状突加冠综合征(crowned dens syndrome,CDS)是指钙盐沉积在齿状突周围软组织,颈椎CT上表现为齿状突上方和周围出现大小不一、不规则的高密度钙化影,犹如齿状突戴上了一顶“皇冠”而得名[1]。CDS发病率低[2],导致人们对该病认识不足,根据其发病特点,常易被误诊为包括颅内感染、肿瘤在内的一系列疾病,使病人接受诸多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在增加病人经济负担的同时,更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浪费。目前CDS在国内外多为个案报道,对该病的描述多限于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药物治疗及疗效等方面[2~4],对其综合治疗方法及相关预后并未涉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状突 个案报道 医疗资源 诊疗特点 颅内感染 影像学特点 钙盐沉积 药物治疗
下载PDF
齿状突骨折治疗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寇程新 杨波 +3 位作者 刘会毅 蒲元广 秦础强 卢冬焱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12期38-43,共6页
枢椎齿状突骨折是颈椎骨折常见的一种类型,根据不同受伤机制以及患者身体情况等,齿状突骨折可分为不同的类型,不同类型的治疗手段也各有优势,没有固定的标准。随着国家老龄化趋势日益上升以及疾病检出率的提高,齿状突骨折的病例也逐渐增... 枢椎齿状突骨折是颈椎骨折常见的一种类型,根据不同受伤机制以及患者身体情况等,齿状突骨折可分为不同的类型,不同类型的治疗手段也各有优势,没有固定的标准。随着国家老龄化趋势日益上升以及疾病检出率的提高,齿状突骨折的病例也逐渐增多,再加上骨折部位解剖位置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以及可存在导致患者长期疼痛以及下肢瘫痪等的风险,齿状突骨折常常被大多数学者和专家重视并且投入对其治疗研究上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状突骨折 类型 手术治疗 文献综述
下载PDF
齿状突加冠综合征合并桥本甲状腺炎1例
5
作者 纪丹飞 殷聪国 +5 位作者 蒋琳 牛国忠 唐波 魏婉 张雨瑶 蒋敏海 《浙江临床医学》 2023年第5期762-763,共2页
齿状突加冠综合征(crowned dens syndrome,CDS)通常被认为是晶体沉积病的一种类型,影像学上常表现为枢椎齿状突周围韧带钙化,以急性头颈部疼痛、肌肉僵硬、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常预后良好,有研究指出其发病率在>85岁的老年人群中达4... 齿状突加冠综合征(crowned dens syndrome,CDS)通常被认为是晶体沉积病的一种类型,影像学上常表现为枢椎齿状突周围韧带钙化,以急性头颈部疼痛、肌肉僵硬、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常预后良好,有研究指出其发病率在>85岁的老年人群中达45%,易与脑膜炎等疾病混淆,常被误诊或漏诊[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状突 桥本甲状腺炎 韧带钙化 预后良好 老年人群 脑膜炎 肌肉僵硬 影像学
下载PDF
推拿治疗齿状突加冠综合征作用机制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舒珊 张昊 《中国民间疗法》 2023年第1期24-27,共4页
鉴于齿状突加冠综合征(CDS)临床知晓率低,易误诊、漏诊,故该文结合临床案例进行分析,对推拿治疗CDS的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并举运用传统推拿手法结合西药治疗该病的验案两例。
关键词 齿状突加冠综合征 寰枢关节的假性痛风 推拿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寰枢椎融合术和枕颈融合术对齿状突骨折患者颈椎矢状面平衡的影响
7
作者 周嘉辉 杨科荣 +3 位作者 张杨 张博文 段寒 谭洪宇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3年第2期11-14,共4页
目的 探讨两种术式对颈椎矢状面平衡的影响,为临床选择治疗齿状突骨折合并上颈椎不稳的手术方式及评价预后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01—2019-01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48例齿状突骨折合并上颈椎不稳患者的资料,依据... 目的 探讨两种术式对颈椎矢状面平衡的影响,为临床选择治疗齿状突骨折合并上颈椎不稳的手术方式及评价预后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01—2019-01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48例齿状突骨折合并上颈椎不稳患者的资料,依据术式分为寰枢椎融合术(AAF)组31例和枕颈融合术(OCF)组17例。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3天及末次随访时的影像学参数:O~C_(2)角、O~EA角、C_(1~2)角、C_(2~7)SVA和C_(2~7)Cobb角;并计算dO~C_(2)角、dO~EA角、dC C_(1~2)角、dSVA和dCobb角。结果 AAF组和OCF组术后C_(2~7)Cobb角均较术前显著减小,O~C_(2)角、O~EA角、C_(2~7)SVA较术前显著增大,OCF组的dSVA和dCobb角的绝对值均显著大于AA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OCF组dO~C_(2)角与dCobb角间存在显著相关性(R=0.54,R^(2)=0.29,P<0.05),dO~C_(2)角与dO~EA角间也存在显著相关性(R=0.55,R^(2)=0.30,P<0.05)。结论 后入路AAF术和OCF术均会导致下颈椎的退变。与AAF术比较,OCF术后患者下颈椎矢状面平衡退变更为严重。行OCF术时,建议术中监测枕颈角(O~C_(2)角)的固定角度,角度增加过多可能会加速下颈椎的退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状突骨折 上颈椎不稳 寰枢椎融合术 枕颈融合术 颈椎矢状面平衡
下载PDF
单、双齿状突螺钉固定治疗齿状突Ⅱ型骨折的临床效果比较
8
作者 赵爱彬 张勇 +2 位作者 王叶武 朱庭标 张金鹏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24期101-104,共4页
目的探讨单齿状突螺钉与双齿状突螺钉固定治疗齿状突Ⅱ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于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齿状突Ⅱ型骨折患者4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21例。研究组给予双齿状突螺钉固定,对照组给... 目的探讨单齿状突螺钉与双齿状突螺钉固定治疗齿状突Ⅱ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于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齿状突Ⅱ型骨折患者4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21例。研究组给予双齿状突螺钉固定,对照组给予单齿状突螺钉固定,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愈合时间及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情况;术后1周,观察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包括屈伸功能角度、侧屈角度、轴向旋转功能角度;术后1年随访,进行X线检查。结果两组患者JOA评分比较,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研究组屈伸功能角度、侧屈角度、轴向旋转功能角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年随访显示所有患者骨折均获骨性愈合,颈部旋转活动范围均正常或近正常;所有患者齿状突螺钉位置良好,固定稳定,患者咽部无异物感,无螺钉松动断裂现象。对照组螺钉无折断,松动、脱出或骨质内豁出等共计3例,无骨折再移位,无相应神经症状出现或加重。结论双齿状突螺钉固定治疗齿状突Ⅱ型骨折效果较好,骨折愈合率高,能较好地保持颈部旋转的活动度,患者无颈部活动受限体征,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状突螺钉固定 齿状突螺钉固定 齿状突Ⅱ型骨折
下载PDF
后路寰枢椎固定非融合术治疗新鲜Ⅱ型齿状突骨折的远期疗效观察
9
作者 张双 马飞 +2 位作者 王清 徐世财 钟德君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064-1072,共9页
目的:观察后路寰枢椎固定非融合术治疗新鲜Ⅱ型齿状突骨折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2017年12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采用经后路寰枢椎固定非融合术治疗且随访5年及以上的22例新鲜Ⅱ型齿状突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19例... 目的:观察后路寰枢椎固定非融合术治疗新鲜Ⅱ型齿状突骨折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2017年12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采用经后路寰枢椎固定非融合术治疗且随访5年及以上的22例新鲜Ⅱ型齿状突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19例,女性3例,骨折时年龄19~58岁(40.9±10.5岁);骨折无移位或轻度移位(移位≤2mm)17例,明显移位(移位>2mm)5例。比较患者寰枢椎固定手术前、取出内固定前及末次随访时的颈部疼痛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脊髓损伤严重程度分级;根据Landells等的方法评估患者取出内固定前与末次随访时颈部僵硬程度。末次随访时采用X线片、多平面重建CT及功能位CT评估患者骨折愈合情况、寰枢关节稳定性、寰齿和寰枢侧块关节退变分级及寰枢关节活动度,并通过相关性分析探讨影响患者末次随访时寰枢关节旋转活动度的相关因素。结果:22例患者取出内固定时间为内固定术后11.0±2.7个月,随访7.9±2.0年。患者术前、取出内固定前及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分别为6.5(6.0,7.0)分、1.0(1.0,2.0)分及1.0(1.0,1.0)分,取出内固定前VAS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与末次随访时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术前、取出内固定前及末次随访时的NDI分别为28.5(26.5,32.0)、3.5(3.0,5.0)及2.0(2.0,3.0);取出内固定前NDI较术前显著性降低(P<0.05),末次随访时进一步降低(P<0.05)。3例术前存在脊髓损伤患者ASIA分级取出内固定前及末次随访时均较术前改善1级,术前、取出内固定前及末次随访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严重颈部僵硬不适患者占比显著性低于取出内固定前(36.4%vs.77.3%,P<0.05)。所有患者取出内固定前骨折均愈合,未见钉棒断裂与内固定移位;末次随访时未见寰枢椎不稳,寰齿关节退变较取出内固定前加重(P<0.05),侧块关节退变分级与取出内固定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寰枢关节屈伸和旋转活动度分别为2.0°(0.93°,3.0°)和5.4°(3.7°,9.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骨折移位程度和寰齿关节退变分级与患者远期随访时寰枢关节旋转活动度均呈负相关(r=-0.381,P=0.038;r=-0.584,P=0.001)。结论:后路寰枢椎固定非融合术治疗新鲜Ⅱ型齿状突骨折可获得满意的远期临床疗效,但寰枢关节活动度保留不佳,与骨折严重移位及随访中进行性加重的寰齿关节退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状突骨折 寰枢椎固定 非融合 远期疗效 寰枢关节活动度
原文传递
后路寰枢椎经关节螺钉内固定治疗陈旧性齿状突骨折 被引量:12
10
作者 崔学文 田纪伟 +1 位作者 袁文 李家顺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8期1393-1395,共3页
[目的]对后路寰枢椎经关节螺钉内固定治疗陈旧性齿状突骨折进行回顾总结.[方法]33例陈旧性齿状突骨折经Anderson-DAlonzo分类Ⅱ型31例,Ⅲ型2例,无Ⅰ型病例.所有患者行后路寰枢椎经关节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术,其中9例同时行Gallie法内固... [目的]对后路寰枢椎经关节螺钉内固定治疗陈旧性齿状突骨折进行回顾总结.[方法]33例陈旧性齿状突骨折经Anderson-DAlonzo分类Ⅱ型31例,Ⅲ型2例,无Ⅰ型病例.所有患者行后路寰枢椎经关节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术,其中9例同时行Gallie法内固定.[结果]术后进行颈椎正侧位片随访6~52个月(平均7.9个月),32例获牢固骨性愈合,融合率97%.[结论]后路寰枢椎经关节螺钉内固定是治疗陈旧性齿状突骨折简单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状突 陈旧性骨折 经关节螺钉 寰枢椎固定 陈旧性齿状突骨折 螺钉内固定治疗 经关节 寰枢椎 后路 Gallie法
下载PDF
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齿状突骨折畸形愈合伴难复性寰枢椎脱位 被引量:7
11
作者 许正伟 郝定均 +4 位作者 贺宝荣 郭华 郑永宏 刘团江 王晓东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05-509,共5页
目的:探讨经口前路松解齿状突部分切除与后路复位固定融合治疗齿状突骨折畸形愈合伴难复性寰枢椎脱位的疗效。方法:2008年1月~2011年1月我院共收治7例齿状突骨折畸形愈合致难复性寰枢椎脱位患者,男5例,女2例,年龄21~51岁,平均36.4岁... 目的:探讨经口前路松解齿状突部分切除与后路复位固定融合治疗齿状突骨折畸形愈合伴难复性寰枢椎脱位的疗效。方法:2008年1月~2011年1月我院共收治7例齿状突骨折畸形愈合致难复性寰枢椎脱位患者,男5例,女2例,年龄21~51岁,平均36.4岁。术前神经功能JOA评分为5~9分,平均7.3±2.1分;脊髓有效空间(space available for the cord,SAC)为4~12mm,平均8.34±3.68mm。均行经口前路松解、齿状突部分切除,一期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系统进一步提拉复位、固定、融合术,术后观察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并行X线、CT、MRI检查观察复位及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手术时间280~360min,平均310min。术中出血510~930ml,平均670ml。术中无脊髓神经损伤;1例术中置入枢椎椎弓根螺钉时损伤椎动脉,经原钉道拧入螺钉后完成止血,术后随访无椎动脉损伤的临床表现;1例术中置入寰椎椎弓根螺钉时寰椎后弓下壁破裂,未改变钉道,继续沿椎弓根方向置入螺钉,术后随访无寰枢椎的再失稳和移位。所有患者均获得满意复位。随访9~36个月,平均19.6个月。均在术后6个月获得骨性融合,随访期间未发现螺钉松动、移位、断裂,无寰枢椎再移位、失稳现象。末次随访时,JOA评分为11~15分,平均13.1±2.1分,与术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改善率为78.8%~93.5%,平均87.4%;末次随访时的SAC为11~18mm,平均14.78±2.15mm,与术前比较明显增大(P<0.05)。结论:对于齿状突骨折畸形愈合伴难复性寰枢椎脱位患者,经口咽前路松解齿状突部分切除与后路复位固定融合术可获得好的复位效果,近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椎脱位 齿状突骨折 经口松解 齿状突部分切除 椎弓根螺钉 复位
原文传递
临床药师参与经口咽齿状突切除术后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儿童会诊1例
12
作者 雷宏莹 吴玮哲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14期191-194,共4页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配合外科医生在手术后感染铜绿假单胞菌治疗实践中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经口咽齿状突切除术后儿童会诊和病例讨论,结合患儿临床症状及多次创面拭子药物敏感性实验培养结果,协助医生进行2次治疗药物方案调整,治...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配合外科医生在手术后感染铜绿假单胞菌治疗实践中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经口咽齿状突切除术后儿童会诊和病例讨论,结合患儿临床症状及多次创面拭子药物敏感性实验培养结果,协助医生进行2次治疗药物方案调整,治疗初期建议调整用药方案为停万古霉素,继用美罗培南,加用阿米卡星,后患者出现发热,药敏结果提示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结合临床症状建议调整方案为停美罗培南,改用阿米卡星联合头孢吡肟,并延长头孢吡肟输注时间。治疗中重点关注患儿体温、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药敏培养结果、伤口恢复情况。结果患儿未再发热,培养结果均提示无菌,感染得到良好控制。结论临床药师积极协助临床,参与治疗实践与药学监护,帮助患者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师 经口咽齿状突切除术 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 儿童 会诊
下载PDF
齿状突骨折并寰枢椎脱位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17
13
作者 刘晓岚 罗为民 +3 位作者 刘社庭 熊波 周志宏 周江南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5年第2期79-81,共3页
目的 评价几种手术方法治疗齿状突骨折合并寰枢椎脱位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采用手术治疗的 2 4例齿状突骨折合并寰枢椎脱位的病例 ,其中齿状突Ⅱ型 10例 ,Ⅲ型 14例 ,采用前路齿状突加压螺钉内固定 8例 ;椎板间ATLAS钛... 目的 评价几种手术方法治疗齿状突骨折合并寰枢椎脱位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采用手术治疗的 2 4例齿状突骨折合并寰枢椎脱位的病例 ,其中齿状突Ⅱ型 10例 ,Ⅲ型 14例 ,采用前路齿状突加压螺钉内固定 8例 ;椎板间ATLAS钛缆系统固定或Apofix椎板夹固定、后路寰枢椎融合 10例 ;改良后路Magerl联合Gallie内固定、寰枢椎融合 6例。结果 术后随访 3~ 30个月 ,颈椎活动度的保持以齿状突螺钉固定最佳 ,后路椎板间固定和Magerl联合Gallie内固定病例颈椎旋转度丧失较多 ;7例出现不完全性四肢瘫患者的术前脊髓功能Frankel分级C级 4例、D级 3例 ,术后D级 5例、E级 2例 ,无一例发生脊髓损伤加重及术后感染 ;术后 3个月X线片显示所有内置物无松动、脱落及断裂 ,无复位丢失。结论 前路齿状突螺钉技术是治疗齿状突骨折合并寰枢椎脱位的首选 ,只有在齿状突螺钉禁忌时才考虑采用寰枢椎融合 ;坚强内固定是后路寰枢椎融合的有力保障 ,改良Magerl联合Gallie三点内固定具有较好的生物力学性能 ,是实施后路寰枢椎融合的理想内固定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状突骨折 寰枢椎脱位 手术治疗 齿状突螺钉 后路固定
下载PDF
齿状突骨折伴寰枢椎不稳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13
14
作者 崔西龙 于海洋 +1 位作者 姜济世 干阜生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16-322,共7页
目的:探讨齿状突骨折伴寰枢椎不稳的治疗方案及疗效。方法 :2005年4月-2014年2月共手术治疗Ⅱ、Ⅲ型齿状突骨折患者48例,男33例,女15例,年龄21-74岁,平均43.3±29.0岁。新鲜骨折43例,陈旧骨折5例。按Grauer分型:Ⅱa型12例,Ⅱb型1... 目的:探讨齿状突骨折伴寰枢椎不稳的治疗方案及疗效。方法 :2005年4月-2014年2月共手术治疗Ⅱ、Ⅲ型齿状突骨折患者48例,男33例,女15例,年龄21-74岁,平均43.3±29.0岁。新鲜骨折43例,陈旧骨折5例。按Grauer分型:Ⅱa型12例,Ⅱb型13例,Ⅱc型11例,浅Ⅲ型12例。术前均有外伤史,伴有颈部疼痛和活动受限。术前常规行颅骨牵引,牵引后骨折均有不同程度的复位。根据患者骨折类型、年龄、牵引复位情况、骨质情况、全身条件选择手术方式,22例采用前路单枚中空齿状突螺钉固定,其中1例因C6椎体骨折同时行C6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支撑植骨钢板固定。24例采用经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取髂骨植骨融合,其中1例行一期后路C1/2椎弓根螺钉植骨融合+前路C5椎体次全切除钛网置入钢板内固定术,4例因椎动脉骑跨采用枢椎椎板螺钉固定。2例高龄患者因体质差合并骨质疏松,不能耐受全麻手术,行Halo-vest架固定。随访观察患者骨折融合率、颈椎活动度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前路手术患者中2例在术后1周复查CT时发现骨折移位,1例行翻修手术,取出内固定后重新置钉,再次复查CT示骨折复位满意,6个月后骨折愈合;1例改为后路C1/2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术后4个月植骨融合;2例发生喉上神经损伤,出现饮水呛咳,经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后路手术患者1例术中出现椎动脉破裂,置入螺钉后出血停止,未特殊处理;1例枢椎椎弓根螺钉进入椎管,无神经损伤症状,未特殊处理。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脑脊液漏和脊髓损伤。随访12-120个月,平均25±72个月,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前路手术组颈椎屈伸和旋转功能正常,后路手术组颈椎旋转功能有不同程度受限。结论:对于齿状突骨折伴寰枢椎不稳的患者,根据骨折类型、患者年龄、牵引复位情况、骨质情况、全身条件综合考虑,制定个体化的手术方案,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状突骨折 寰枢椎不稳 前路 后路 齿状突螺钉固定 C1/2椎弓根螺钉固定
原文传递
齿状突Ⅱ型骨折前路内固定脊状钛螺钉的研制及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于晓巍 张烽 +3 位作者 侍宏 汤押庚 侍德 陈向东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0期992-995,共4页
目的 :研制应用于齿状突Ⅱ骨折前路内固定的新型抗旋转中空脊状钛螺钉 ,并进行生物力学研究。方法 :将 12个头颈椎复合体 (C0 ~C3 )随机分为 3组 :脊状螺钉组 ,双螺纹螺钉组及双螺钉组 ,分别测量各组正常时、齿状突Ⅱ骨折复制后、螺钉... 目的 :研制应用于齿状突Ⅱ骨折前路内固定的新型抗旋转中空脊状钛螺钉 ,并进行生物力学研究。方法 :将 12个头颈椎复合体 (C0 ~C3 )随机分为 3组 :脊状螺钉组 ,双螺纹螺钉组及双螺钉组 ,分别测量各组正常时、齿状突Ⅱ骨折复制后、螺钉内固定后及 60 0 0次循环加载疲劳试验后各状态下的C0 ~C2 节段各运动方向的总刚度。结果 :齿状突骨折后 ,C0 ~C2 节段各运动方向的总刚度均显著下降 ;3种螺钉内固定后提供的各运动方向的瞬时总刚度 (除脊状螺钉组前屈运动方向外 )均显著小于正常状态下相应运动方向的刚度。各组间瞬时总刚度比较 :脊状螺钉组及双螺纹螺钉组旋转刚度显著大于双螺钉固定组。各组间疲劳试验后总刚度比较 :脊状螺钉组的屈伸、侧弯运动刚度均大于其他两组 ;脊状螺钉组的旋转运动刚度显著大于双螺钉组 ,而双螺纹螺钉组与双螺钉组无显著差别。结论 :脊状螺钉优于其他类型的螺钉 ,尤其表现在抗旋转及抗疲劳能力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状突Ⅱ型骨折 前路内固定 齿状突骨折 螺钉内固定 生物力学 脊状螺钉
下载PDF
齿状突游离小骨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2
16
作者 周风金 倪斌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306-309,共4页
齿状突游离小骨是齿状突畸形最常见的类型.是指周边为皮质骨的小骨取代了正常的齿状突.与枢椎椎体之间无骨性连接。由于齿状突游离小骨的临床症候多样,且该处解剖结构复杂.在影像学上相互重叠遮挡,临床上容易漏诊或误诊。随着影像... 齿状突游离小骨是齿状突畸形最常见的类型.是指周边为皮质骨的小骨取代了正常的齿状突.与枢椎椎体之间无骨性连接。由于齿状突游离小骨的临床症候多样,且该处解剖结构复杂.在影像学上相互重叠遮挡,临床上容易漏诊或误诊。随着影像学的快速发展及临床文献报道例数逐渐增多,对齿状突游离小骨有了更为全面深入的认识。笔者从齿状突游离小骨的病因、诊断及治疗等方面对近年来的文献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状突游离小骨 临床症候 临床文献 齿状突畸形 骨性连接 解剖结构 影像学 皮质骨
原文传递
齿状突螺钉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效果评价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世桢 刘先银 +3 位作者 李佛保 吴容 汪宇 黎松波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919-1920,共2页
目的应用单枚齿状突螺钉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的临床效果,评价这种固定方法的优势。方法10例齿状突骨折均为车祸致头颈联合损伤,骨折位于齿状突基底且移位明显,均伴有神经刺激症状。经颅骨牵引复位后,在C型臂透视监测下施行1枚3.5mm空心... 目的应用单枚齿状突螺钉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的临床效果,评价这种固定方法的优势。方法10例齿状突骨折均为车祸致头颈联合损伤,骨折位于齿状突基底且移位明显,均伴有神经刺激症状。经颅骨牵引复位后,在C型臂透视监测下施行1枚3.5mm空心钛螺钉固定。结果10例患者均获得3~24月的随访,平均9月。1枚3.5mm齿状突螺钉固定可靠,齿状突骨折愈合,术后神经刺激症状消失,且便于护理。结论单枚3.5mm空心钛螺钉固定术更适用于国人Ⅱ、Ⅲ型(Anderson分型)齿状突骨折,手术操作简单、损伤少、恢复快、固定可靠,便于护理及最大限度保留颈椎正常活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状突 骨折 齿状突螺钉 固定
下载PDF
MSCT在齿状突骨折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大朝 许孟君 +1 位作者 许乙凯 徐玉琴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5年第8期524-526,共3页
目的分析齿状突骨折的CT表现,探讨多层螺旋CT扫描在诊断齿状突骨折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CT确诊的52例齿状突骨折的MSCT资料,包括横断面骨窗、软组织窗及经冠状面、矢状面多平面重建。结果根据骨折部位将齿状突骨折分为三型:Ⅰ型为... 目的分析齿状突骨折的CT表现,探讨多层螺旋CT扫描在诊断齿状突骨折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CT确诊的52例齿状突骨折的MSCT资料,包括横断面骨窗、软组织窗及经冠状面、矢状面多平面重建。结果根据骨折部位将齿状突骨折分为三型:Ⅰ型为尖端骨折3例;Ⅱ型为基底骨折35例;Ⅲ型为枢椎椎体部骨折14例。结论MSCT扫描对诊断急性或陈旧性齿状突骨折及确定骨折类型具有重要价值;对于临床上怀疑齿状突骨折,行MSCT扫描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状突骨折 多层螺旋CT 诊断 陈旧性齿状突骨折 MSCT扫描 诊断价值 多层螺旋CT扫描 回顾性分析 多平面重建 CT表现
下载PDF
1例枢椎齿状突骨折患者的护理报告
19
作者 杨琴 张明月 +2 位作者 张锐 严静 孙启媛 《医药前沿》 2023年第13期115-118,共4页
总结1例枢椎齿状突骨折行颈椎骨折前路切开复位螺钉内固定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护理过程,为今后相关临床护理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齿状突骨折 上颈椎骨折 颈椎前路手术 个案护理
下载PDF
自制齿状突导针定位器治疗齿状突骨折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树华 王树金 +1 位作者 王遥伟 荆瑜鹏 《中国骨伤》 CAS 2016年第10期883-886,共4页
目的:分析自制简易齿状突导针定位器在颈前路中空钉治疗成人齿状突骨折的疗效与可行性.方法:自2010年6月至2012年12月,收治新鲜成人齿状突骨折6例,其中男4例,女2例;年龄28~55岁,平均39.1岁;交通伤4例,高处跌落伤2例.按Anderson分型... 目的:分析自制简易齿状突导针定位器在颈前路中空钉治疗成人齿状突骨折的疗效与可行性.方法:自2010年6月至2012年12月,收治新鲜成人齿状突骨折6例,其中男4例,女2例;年龄28~55岁,平均39.1岁;交通伤4例,高处跌落伤2例.按Anderson分型:Ⅱ型4例,浅Ⅲ型2例.受伤至手术时间5~7 d,平均5.9 d.患者均无脊髓损伤表现,采用颈前入路运用自制齿状突导针定位器行单枚中空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手术中的安全性及可行性,随访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情况与临床效果.结果: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45~55 min,平均50 min;术中出血量20~30ml,平均25 ml.术中未发生损伤食道、气管及血管神经情况.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8~16个月,平均11.2个月.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患者末次随访时颈椎过伸过屈位摄片显示寰枢关节稳定.结论:自制简易齿状突导针定位器在颈前路中空螺钉内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中具有微创、短时、安全等特点,在没有专业定位器的情况下,不失为一种可靠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状突骨折 中空螺钉 内固定术 齿状突导针定位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