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0篇文章
< 1 2 5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Ⅲ期或Ⅳ期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有机酸浓度与牙周炎的关系
1
作者 胡玉如 刘娟 +4 位作者 李文静 赵亦兵 李启强 路瑞芳 孟焕新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2-337,共6页
目的:分析Ⅲ期或Ⅳ期牙周炎患者龈沟液(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 GCF)中甲酸、丙酸和丁酸的浓度及其与牙周炎的关系。方法:选择2008年2月至2011年5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牙周科就诊的37例全身健康的牙周炎患者作为病例组,选择同期19... 目的:分析Ⅲ期或Ⅳ期牙周炎患者龈沟液(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 GCF)中甲酸、丙酸和丁酸的浓度及其与牙周炎的关系。方法:选择2008年2月至2011年5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牙周科就诊的37例全身健康的牙周炎患者作为病例组,选择同期19例全身及牙周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每位研究对象每象限选一颗磨牙或切牙的颊侧近中位点采集龈沟液,并记录菌斑指数(plaque index, PLI)、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 PD)、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 BI)和附着丧失(attachment loss, AL)。分离上清液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技术检测甲酸、丙酸和丁酸的浓度,分析其对牙周炎患病风险的预测能力,以及与牙周炎分级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37例牙周炎患者按分期32例为Ⅲ期和5例为Ⅳ期,按分级9名为B级和28名为C级。病例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龈沟液中甲酸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5.37(3.39,8.49) mmol/L vs. 12.29(8.35,16.57) mmol/L,P<0.001],而丙酸和丁酸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0.23(4.28,14.90) mmol/L vs. 2.71(0.00,4.25) mmol/L,P<0.001;2.63(0.47,3.81) mmol/L vs. 0.00(0.00,0.24) mmol/L,P<0.001]。B级和C级牙周炎龈沟液中甲酸、丙酸和丁酸的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深袋内丙酸和丁酸的浓度明显高于浅袋,甲酸浓度随袋深的增加反而减少。丙酸(OR=1.51,95%CI:1.29~1.75)和丁酸(OR=3.72,95%CI:1.93~7.17)是牙周炎的危险因素,而甲酸(OR=0.87,95%CI:0.81~0.93)则可能是牙周炎的保护因素。丙酸(AUC=0.852,95%CI:0.805~0.900)、丁酸(AUC=0.889,95%CI:0.841~0.937)、甲酸浓度的倒数(AUC=0.844,95%CI:0.793~0.895)对牙周炎的患病风险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结论: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甲酸浓度低于对照组,是牙周炎的保护因素,甲酸浓度的倒数对牙周炎患病风险具有良好预测效能;而丙酸和丁酸浓度则升高,是疾病的危险因素,对牙周炎患病风险均具有良好预测价值;三种有机酸浓度随探诊深度而变化,但与牙周炎的分级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短链脂肪酸 龈沟液 分级 分期
下载PDF
化脓性牙髓炎龈沟液中炎症介质水平与术后疼痛的关系
2
作者 牛龙龙 申秀梅 +1 位作者 石敬瑜 赵增波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349-354,共6页
目的 探讨化脓性牙髓炎患者龈沟液中炎症介质水平与术后疼痛的关系。方法 收集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邯郸市第三医院口腔科收治的98例化脓性牙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根管治疗,术后7 d采用Mohd Sulong法评估患者疼痛情况,根据疼痛... 目的 探讨化脓性牙髓炎患者龈沟液中炎症介质水平与术后疼痛的关系。方法 收集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邯郸市第三医院口腔科收治的98例化脓性牙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根管治疗,术后7 d采用Mohd Sulong法评估患者疼痛情况,根据疼痛情况分为轻度疼痛组(0级、Ⅰ级)和重度疼痛组(Ⅱ级、Ⅲ级)。检测患者术前和术后48 h龈沟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7(IL-17)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根管治疗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炎症介质水平对根管治疗术后患者疼痛的预测价值。结果 98例患者术后疼痛分级:0级23例,Ⅰ级34例,Ⅱ级26例,Ⅲ级15例;重度疼痛组患者牙髓无活力、根管填充欠填、有牙周病变占比均高于轻度疼痛组(P<0.05);轻度疼痛组术后48 h的血清TNF-α、IL-6、IL-17、hs-CRP水平均低于重度疼痛组(P<0.05);不同疼痛程度患者术后48 h血清TNF-α、IL-6、IL-17、hs-CRP水平低于术前(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根管填充欠填、术后48 h IL-17和hs-CRP高水平是影响根管治疗术后疼痛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分析表明,术后48 h IL-17、 hs-CRP单独及二者联合检测预测根管治疗术后疼痛的AUC(95%CI)分别为0.714(0.614~0.801)、0.642(0.539~0.736)、0.811(0.719~0.883),IL-17、hs-CRP联合检测的预测效能高于单独检测(Z=2.021、1.986,P<0.05)。结论 化脓性牙髓炎患者龈沟液中TNF-α、 IL-6、 IL-17和hs-CRP水平经治疗后降低,术后48 h的IL-17、hs-CRP检测水平与根管治疗术后疼痛关系密切,二者联合检测对于根管治疗术后重度疼痛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脓性牙髓炎 龈沟液 炎症介质 根管治疗 术后疼痛
下载PDF
即刻种植联合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固定种植体在前牙缺失治疗中的疗效及对患者龈沟液骨桥蛋白的影响
3
作者 付钰 束明阳 杨波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51-54,共4页
目的:探究即刻种植联合使用患者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固定种植体在前牙缺失治疗中的疗效及对患者龈沟液骨桥蛋白(OPN)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前牙缺失患者82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即刻种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 目的:探究即刻种植联合使用患者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固定种植体在前牙缺失治疗中的疗效及对患者龈沟液骨桥蛋白(OPN)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前牙缺失患者82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即刻种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PRF。对比两组总有效、OPN、碱性磷酸酶(ALP)、骨保护素(OPG)、软垢指数、龈沟出血指数、菌斑指数、种植体周围骨密度、唇腭向骨厚度、唇腭向骨高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OPN、ALP、OPG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术后30d,观察组OPN、ALP水平及软垢、龈沟出血、菌斑指数较对照组降低,而OPG高于对照组(均P<0.05)。在术后6、12周,观察组种植体周围骨密度、唇腭向骨厚度、唇腭向骨高度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即刻种植联合使用PRF在前牙缺失即刻种植中具有较为理想疗效,有利于改善骨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刻种植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前牙缺失 骨桥蛋白 龈沟液 疗效
下载PDF
黄连上清胶囊联合替硝唑对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症状及龈沟液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4
作者 潘晓勤 刘超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9期100-103,107,共5页
目的探讨黄连上清胶囊联合替硝唑对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症状及龈沟液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南京市溧水区口腔病防治院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8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0)与观察组(... 目的探讨黄连上清胶囊联合替硝唑对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症状及龈沟液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南京市溧水区口腔病防治院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8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0)与观察组(n=40)。对照组采用替硝唑片治疗,观察组采用黄连上清胶囊联合替硝唑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牙周指标、龈沟液炎症因子水平[乳铁蛋白(LF)、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牙周指标和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牙周指标、炎症因子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黄连上清胶囊联合替硝唑治疗慢性牙周炎患者利于改善牙周症状,减轻炎症反应,且不会引起明显不良反应,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牙周炎 黄连上清胶囊 替硝唑 牙周症状 龈沟液炎症因子
下载PDF
学龄前龋病儿童龈沟液IL⁃6、TNF⁃α、MCP⁃1与CAT分度相关性及对慢性根尖周炎的预测价值研究
5
作者 刘亚轩 侯晓晓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2期94-99,共6页
目的探讨学龄前龋病儿童龈沟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与龋病活跃性试验(CAT)分度相关性及对慢性根尖周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480例3~6岁接受口腔检查儿童,根据... 目的探讨学龄前龋病儿童龈沟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与龋病活跃性试验(CAT)分度相关性及对慢性根尖周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480例3~6岁接受口腔检查儿童,根据龋齿发生情况分为发生组、未发生组,比较2组及不同龋病危险度患儿龈沟液IL-6、TNF-α、MCP-1水平,比较发生慢性根尖周炎(有慢性根尖周炎亚组)、未发生慢性根尖周炎(无慢性根尖周炎亚组)患儿入院时龈沟液IL-6、TNF-α、MCP-1水平,应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患儿龈沟液IL-6、TNF-α、MCP-1与龋病危险度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患儿龈沟液IL-6、TNF-α、MCP-1及CAT分度预测慢性根尖周炎的价值。结果发生组龈沟液IL-6、TNF-α、MCP-1高于未发生组(P<0.01);随着龋病危险度增加,患儿龈沟液IL-6、TNF-α、MCP-1呈递增趋势(P<0.05);患儿龈沟液IL-6、TNF-α、MCP-1与龋病危险度呈正相关(P<0.01);有慢性根尖周炎亚组龈沟液IL-6、TNF-α、MCP-1高于无慢性根尖周炎亚组(P<0.01);患儿龈沟液IL-6、TNF-α、MCP-1及CAT分度预测慢性根尖周炎的ROC曲线显示,其曲线下面积(AUC)依次为0.732、0.774、0.743、0.745,其中TNF-α预测敏感度最高,CAT分度预测特异度最高;患儿龈沟液IL-6、TNF-α、MCP-1联合CAT分度预测慢性根尖周炎的AUC为0.924,敏感度为0.919,特异度为0.806,高于各指标单独预测。结论学龄前龋病患儿龈沟液IL-6、TNF-α、MCP-1与儿童龋活性及慢性根尖周炎发生密切相关,三者联合CAT分度或可作为预测学龄前龋病患儿并发慢性根尖周炎的有效方案,可为临床防治龋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龋齿 儿童 学龄前 龈沟液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根尖周炎 预测价值
下载PDF
种植体龈沟液炎症水平对老年患者种植牙成功率的影响
6
作者 孙磊 郭雪生 张博宇 《医师在线》 2024年第3期30-32,共3页
目的探究种植体龈沟液炎症水平对老年患者种植牙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0月~2022年10月纳入的96例完成种植修复治疗的老年患者,按种植体附近有无炎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48),其中对照组出现种植体周围炎,观察组未出现种植... 目的探究种植体龈沟液炎症水平对老年患者种植牙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0月~2022年10月纳入的96例完成种植修复治疗的老年患者,按种植体附近有无炎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48),其中对照组出现种植体周围炎,观察组未出现种植体周围炎。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种植体部位的炎症因子水平、牙周情况、种植体骨吸收量、种植体植入成功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龈沟液的IL-1β、IL-6、TNF-α、OPN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的龈沟液量、骨吸收量均少于对照组,PLI、PD、SBI评分低于对照组,ISQ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植入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种植体龈沟液的炎症水平对老年患者种植牙成功率有明显影响,炎症因子水平越低,种植成功率越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龈沟液 炎症水平 种植牙成功率
下载PDF
牙周-正畸联合治疗对侵袭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7
作者 朱承章 杨晨 《大医生》 2024年第1期139-142,共4页
目的 探讨牙周-正畸联合治疗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的效果,并分析其对龈沟液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如东县中医院收治的80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分为对照组(给予基础牙周治疗)和观察组(... 目的 探讨牙周-正畸联合治疗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的效果,并分析其对龈沟液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如东县中医院收治的80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分为对照组(给予基础牙周治疗)和观察组(给予牙周-正畸联合治疗),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牙龈指数(GI)、牙龈沟出血指数(BI)、牙菌斑指数(PLI)、牙周袋探诊深度(PD)、牙周附着丧失水平(AL)及骨钙素水平,比较两组患者龈沟液炎症因子水平,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GI、BI、PLI、PD、AL及骨钙素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龈沟液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4(IL-4)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9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对照组7例,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牙周-正畸联合治疗侵袭性牙周炎可改善患者牙周临床指数、骨钙素及龈沟液炎症因子水平,具备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正畸联合治疗 侵袭性牙周炎 龈沟液 炎症因子
下载PDF
慢性牙髓炎患者龈沟液IL-6、MMP-8、TIMP-1水平及其与牙髓活力的关系
8
作者 边欢欢 徐征 王娟 《中国医学工程》 2024年第1期32-37,共6页
目的 检测慢性牙髓炎患者龈沟液白介素-6 (IL-6)、基质金属蛋白酶-8 (MMP-8)、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水平,并分析其与患者牙髓活力的关系。方法 选取106例慢性牙龈炎患者(观察组)和106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取龈沟液测定IL-6... 目的 检测慢性牙髓炎患者龈沟液白介素-6 (IL-6)、基质金属蛋白酶-8 (MMP-8)、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水平,并分析其与患者牙髓活力的关系。方法 选取106例慢性牙龈炎患者(观察组)和106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取龈沟液测定IL-6、MMP-8、TIMP-1水平,比较两组差异;比较观察组不同临床特征患者龈沟液IL-6、MMP-8、TIMP-1水平。牙髓活力电测仪测定牙髓活力,比较不同牙髓活力患者龈沟液IL-6、MMP-8、TIMP-1水平,Pearson法分析观察组牙髓电活力(EPT)值与龈沟液IL-6、MMP-8、TIMP-1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龈沟液IL-6、MMP-8均高于对照组[(61.28±8.11) ng/L vs.(38.15±7.04) ng/L、(33.04±6.02) ng/mL vs.(20.05±4.18) ng/mL](P<0.05),TIMP-1水平低于对照组[(1.35±0.30) ng/mL vs.(2.04±0.41) ng/mL](P<0.05);观察组病程≥12个月、合并糖尿病患者龈沟液IL-6、MMP-8水平均高于病程<12个月、未合并糖尿病患者(P<0.05),TIMP-1水平均低于病程<12个月、未合并糖尿病患者(P<0.05);中度、重度疼痛患者龈沟液IL-6、MMP-8水平均高于轻度疼痛(P<0.05),且重度疼痛均高于中度疼痛(P<0.05),而TIMP-1水平变化趋势正相反;牙髓活力下降、无活力患者龈沟液IL-6、MMP-8水平均高于活力正常(P<0.05),且牙髓无活力均高于活力下降(P<0.05),而TIMP-1水平变化趋势正相反;观察组患牙EPT与龈沟液IL-6、MMP-8水平均呈正相关(r=0.715、0.689, P<0.05),与TIMP-1水平呈负相关(r=-0.673, P<0.05)。结论 慢性牙龈炎患者龈沟液IL-6、MMP-8水平均升高,TIMP-1水平下降,且与病程、疼痛程度、合并糖尿病、牙髓活力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牙髓炎 龈沟液 白介素-6 基质金属蛋白酶-8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 牙髓活力
下载PDF
茶多酚联合盐酸米诺环素对牙周炎患者牙周指标及龈沟液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冯辉 陈一 +1 位作者 吕宗凯 岳秋菊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114-118,共5页
目的探讨茶多酚联合盐酸米诺环素对牙周炎患者临床疗效、牙周指标及龈沟液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牙周炎患者94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盐酸米诺环素治疗)和观察组(盐酸米诺环素+茶多酚治疗),连续治疗8周,治疗结果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 目的探讨茶多酚联合盐酸米诺环素对牙周炎患者临床疗效、牙周指标及龈沟液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牙周炎患者94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盐酸米诺环素治疗)和观察组(盐酸米诺环素+茶多酚治疗),连续治疗8周,治疗结果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和治疗结束时2组患者牙周指标(探诊深度、菌斑指数及探诊出血指数);收集治疗前及治疗结束时2组患者的龈沟液,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观察治疗期间2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牙周炎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牙周炎患者探诊深度>4 mm位点比例、菌斑指数及探诊出血指数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值观察组均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CRP、TNF-α及IL-6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值观察组均大于对照组(P<0.05);2组牙周炎患者不良反应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茶多酚联合盐酸米诺环素可提高牙周炎患者临床疗效,改善牙周指标,降低龈沟液炎症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茶多酚 盐酸米诺环素 牙周指标 龈沟液 炎症因子
下载PDF
无托槽隐形矫治对牙周炎患者龈沟液及血清TNF-α、MMP-8和IL-6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谢丽 孙伯阳 +1 位作者 张杨珩 张鹏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7期742-746,共5页
目的研究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治疗对牙周炎患者龈沟液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人基质金属蛋白酶-8(MMP-8)、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将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的80例牙周炎患... 目的研究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治疗对牙周炎患者龈沟液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人基质金属蛋白酶-8(MMP-8)、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将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的80例牙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n=40)与对照组(n=40)。研究组选取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治疗,对照组选取直丝弓矫治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龈沟液和血清炎症因子(TNF-α、MMP-8、IL-6)、牙周指标[临床附着丧失(CAL)、牙周袋探诊深度(PD)、牙龈指数(GI)、龈沟出血指数(SBI)、菌斑指数(PLI)]水平、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龈沟液炎症因子、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PD、PLI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龈沟液炎症因子、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CAL、PD、GI、SBI、PLI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龈沟液TNF-α、MMP-8、IL-6水平分别为(2.18±0.36)pg/mL、(2015.74±324.76)pg/mL、(6.14±2.05)ng/L,明显高于对照组[(2.83±0.32)pg/mL、(2441.25±351.97)pg/mL、(8.07±2.21)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血清TNF-α、MMP-8、IL-6水平分别为(6.17±1.29)pg/mL、(344.48±42.03)pg/mL、(12.48±2.51)ng/L,明显高于对照组[(7.92±1.53)pg/mL、(410.31±51.58)pg/mL、(17.37±3.02)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CAL、PD、GI、SBI、PLI分别为(3.28±0.26)mm、(2.59±0.27)mm、0.82±0.27、1.52±0.24、3.01±0.3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4.25±0.51)mm、(3.01±0.26)mm、1.65±0.37、2.91±0.45、3.87±0.6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3、7 d,研究组患者VAS评分分别为(0.34±0.09)、(3.09±1.04)、(0.14±0.03)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37±0.61)、(5.81±1.12)、(0.61±0.0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可进一步控制患者龈沟液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与牙周疼痛程度,还可有效改善牙周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 直丝弓矫治器 龈沟液 炎症因子
下载PDF
iRoot SP配合单尖法根管充填治疗牙体牙髓病的效果及对牙周状态和龈沟液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张帆 陈新钊 蒙萌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3年第3期105-108,122,共5页
目的 探讨iRoot SP配合单尖法根管充填治疗牙体牙髓病的效果及对牙周状态和龈沟液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牙体牙髓病82例,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应用iRoot SP配合单尖法治疗,对... 目的 探讨iRoot SP配合单尖法根管充填治疗牙体牙髓病的效果及对牙周状态和龈沟液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牙体牙髓病82例,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应用iRoot SP配合单尖法治疗,对照组应用iRoot SP配合冷测压法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充填情况、牙周状态、龈沟液炎性因子水平及疼痛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和恰填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牙周探诊深度、探诊出血指数、牙齿松动度、菌斑指数、临床附着水平及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后,观察组疼痛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iRoot SP配合单尖法根管充填能够提高牙体牙髓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充填情况以及牙周状态,降低龈沟液炎性因子水平及减轻患者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体牙髓病 iRoot SP 单尖法 根管充填 牙周探诊深度 菌斑指数 龈沟液 超敏C反应蛋白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前后龈沟液中DEL-1水平的变化
12
作者 刘崇武 吴春芳 +3 位作者 陈钰玲 钟泉 黄江涛 伍晓红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12-16,共5页
目的分析牙周基础治疗前后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GCF)中发育性内皮细胞基因-1(developmental endothelial locus-1,DEL-1)水平的变化,探究DEL-1与慢性牙周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纳入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20名... 目的分析牙周基础治疗前后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GCF)中发育性内皮细胞基因-1(developmental endothelial locus-1,DEL-1)水平的变化,探究DEL-1与慢性牙周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纳入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20名,于牙周基础治疗前及治疗后6周进行牙周临床检查,同时检测患者GCF中DEL-1的水平。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附着丧失(attachment loss,AL)、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BI)以及GCF中DEL-1的水平。结果慢性牙周炎患者经过完善的牙周基础治疗,牙周临床指标PD、AL、BI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GCF中DEL-1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01)。结论牙周基础治疗后慢性牙周炎患者GCF的DEL-1水平可显著提高,GCF中DEL-1的水平有望成为评估牙周基础治疗疗效的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性内皮细胞基因-1 慢性牙周炎 牙周基础治疗 龈沟液
下载PDF
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MIF、β-catenin表达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
13
作者 徐频频 闫俊杰 +1 位作者 陈勇 付海标 《浙江医学》 CAS 2023年第5期475-478,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β-连环蛋白(β-catenin)表达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丽水市人民医院口腔科就诊的慢性牙周炎患者80例,其中轻中度牙周炎组36例、重度牙周炎组44... 目的探讨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β-连环蛋白(β-catenin)表达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丽水市人民医院口腔科就诊的慢性牙周炎患者80例,其中轻中度牙周炎组36例、重度牙周炎组44例。另选取同期就诊的40名牙周组织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龈沟液MIF表达水平,采用RT-qPCR法检测龈沟液β-catenin表达水平。比较3组龈沟液MIF、β-catenin表达水平。分析龈沟液MIF、β-catenin表达水平与慢性牙周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对慢性牙周炎的诊断价值。结果重度牙周炎组、轻中度牙周炎组、对照组龈沟液MIF表达水平分别为(14.63±1.95)、(12.38±1.74)、(10.16±1.61)ng/ml,β-catenin表达水平分别为(3.18±0.98)、(1.85±0.57)、(1.29±0.12)g/L。重度牙周炎组龈沟液MIF、β-catenin表达水平>轻中度牙周炎组>对照组(均P<0.05)。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显示,龈沟液MIF、β-catenin表达水平与慢性牙周炎疾病严重程度均呈正相关(rs=0.744、0.808,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龈沟液MIF、β-catenin表达水平诊断慢性牙周炎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1.930 ng/ml、1.500 g/L,灵敏度均为0.900,特异度分别为0.950、0.990,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均P<0.05)。结论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MIF、β-catenin表达水平均升高,且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该两项指标可用于评估疾病严重程度,且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或可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牙周炎 龈沟液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Β-连环蛋白 疾病严重程度 相关性
下载PDF
仙灵骨葆对犬种植体周围炎龈沟液中IL-1α、IL-1β、IL-10、IL-17含量的影响
14
作者 王拓 谢强 +1 位作者 邵华英 江帆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0-93,共4页
目的探讨仙灵骨葆对犬种植体周围炎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1α(interleukin-1α,IL-1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含量的影响。方法将30只犬... 目的探讨仙灵骨葆对犬种植体周围炎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1α(interleukin-1α,IL-1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含量的影响。方法将30只犬分为实验组(20只)和对照组(10只),实验组进行种植体周围炎造模,再分为A组与B组(各10只),A组仙灵骨葆胶囊灌胃(基点),观察并且记录4周以后对犬种植体的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I)、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牙龈指数(gingival index,GI)及龈沟液量情况,检测基点、1周、4周、8周、12周时检测种植体龈沟液中IL-1α、IL-1β、IL-10、IL-17含量。结果实验组种植体的PI、PD、GI、龈沟液量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A组、B组基点时龈沟液中IL-1α、IL-1β、IL-10、IL-17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A组、B组龈沟液中IL-1α、IL-1β、IL-10、IL-17含量在1周、4周、8周、12周等不同时点时在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龈沟液中IL-1α、IL-1β、IL-10、IL-17含量在基点、1周、4周、8周、12周等不同时点时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龈沟液中IL-1α、IL-1β、IL-10、IL-17含量在基点、1周、4周、8周、12周等不同时点时在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龈沟液中IL-1α、IL-1β、IL-10、IL-17含量在4周时最高,随后逐渐下降,到12周基本与对照组水平接近,B组龈沟液中IL-1α、IL-1β、IL-10、IL-17含量在8周时最高、随后逐渐下降,到12周时仍然高于A组及对照组。结论仙灵骨葆可有助于降低犬种植体龈沟液中IL-1α、IL-1β、IL-10、IL-17水平的表达,对炎性反应有一定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仙灵骨葆 种植体周围炎 龈沟液 白细胞介素-1Α 白细胞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10 白细胞介素-17
原文传递
冲牙器辅助对口腔正畸患者牙龈龈沟液炎性因子及牙周健康状况的影响
15
作者 范晶 郑圆 +2 位作者 郭丹妮 胡金龙 雷小朋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2023年第2期143-146,共4页
目的观察冲牙器辅助对口腔正畸患者牙龈龈沟液炎性因子及牙周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01月至2021年12月于我院口腔科就诊的口腔正畸患者8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声波震动牙刷早、中、晚饭后清... 目的观察冲牙器辅助对口腔正畸患者牙龈龈沟液炎性因子及牙周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01月至2021年12月于我院口腔科就诊的口腔正畸患者8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声波震动牙刷早、中、晚饭后清洁口腔3 min,观察组采用声波震动牙刷联合冲牙器清洁口腔,冲牙器使用时间3 min;分别于清洁前后检测两组牙周情况[出血指数(BI)、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菌斑百分率、探诊深度(PD)]和龈沟液炎性因子[检测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清洁后观察组BI、PLI、GI、菌斑百分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牙齿邻面(颊侧近中、颊侧远中、舌侧近中、舌侧远中)和光滑面(颊侧正中、舌侧正中)的BI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L-6、hs-CRP、IL-1β及TNF-α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冲牙器辅助能有效减少口腔正畸患者的牙龈龈沟液炎性因子水平,改善牙周健康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治疗 冲牙器 龈沟液炎性因子 牙周健康状况
下载PDF
伴牙龈炎龈缘龋患者治疗前后龈沟液AST、EA、COL-Ⅱ变化
16
作者 高永博 洪滔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1期45-47,共3页
龈沟液是通过沟内上皮和结合上皮从牙龈结缔组织渗入到龈沟内的液体。龈沟液在牙龈组织的防御体系中起着重要作用。龈沟液内含有多种细胞因子、受体、抗体-补体系统成分、电解质、蛋白酶等[1]。研究龈沟液的量及内容的变化,对了解牙周... 龈沟液是通过沟内上皮和结合上皮从牙龈结缔组织渗入到龈沟内的液体。龈沟液在牙龈组织的防御体系中起着重要作用。龈沟液内含有多种细胞因子、受体、抗体-补体系统成分、电解质、蛋白酶等[1]。研究龈沟液的量及内容的变化,对了解牙周疾病的发生机制、病情变化及治疗效果等均有重要意义[2]。本研究比较了牙龈炎全口洁治,龈缘龋Z350纳米树脂修复前后龈沟液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弹性蛋白酶(elastase,EA)、Ⅱ型胶原酶(typeⅡcollagenase,COL-Ⅱ)的变化,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龈沟液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弹性蛋白酶 Ⅱ型胶原酶
下载PDF
Nd∶YAP激光辅助牙周基础治疗对Ⅲ期B/C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HIF-1α、ICAM-1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黄辛兆 罗舒心 +3 位作者 黄铮 沈悦 丁成 钟良军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3-106,共4页
目的:探究Nd∶YAP激光辅助牙周基础治疗对Ⅲ期B/C级牙周炎的疗效及龈沟液中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分口实验,在26例Ⅲ期B/C级牙周炎患者的对照组行牙周基础治疗,实验组在基础治疗后... 目的:探究Nd∶YAP激光辅助牙周基础治疗对Ⅲ期B/C级牙周炎的疗效及龈沟液中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分口实验,在26例Ⅲ期B/C级牙周炎患者的对照组行牙周基础治疗,实验组在基础治疗后辅助使用Nd∶YAP激光。在治疗前、治疗后6周及3月记录PD、BOP,并用纸尖法收集龈沟液,使用ELISA试剂盒检测龈沟液中HIF-1α、ICAM-1的水平。结果:与基线相比,治疗后6周及3月时两组的PD、BOP(%)及龈沟液中HIF-1α、ICAM-1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实验组治疗后6周的PD、BOP(%)及治疗后3月的PD、ICAM-1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Nd∶YAP激光辅助牙周基础治疗在短期内对Ⅲ期B/C级牙周炎患者安全有效,能降低PD、BOP(%)及龈沟液中ICAM-1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YAP激光 牙周炎 低氧诱导因子-1Α 细胞间黏附分子-1 龈沟液
下载PDF
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口腔菌群变化及其与龈沟液炎症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芳 王密 +2 位作者 乔柱 陈菁菁 赵虎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40-45,88,共7页
目的观察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口腔菌群变化,并分析其与龈沟液炎症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2022年6~12月收治的86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88例不伴糖尿病的慢性牙周炎患者分别记为A组和B组,另于同期招募85例健康... 目的观察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口腔菌群变化,并分析其与龈沟液炎症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2022年6~12月收治的86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88例不伴糖尿病的慢性牙周炎患者分别记为A组和B组,另于同期招募85例健康志愿者记为对照组。三组均采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口腔菌群属水平的相对丰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龈沟液炎症因子水平[包括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比较三组口腔菌群属水平相对丰度、多样性指数和龈沟液炎症因子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A组口腔菌群属水平相对丰度与龈沟液炎症因子水平的相关性。结果A组乳杆菌属、双歧杆菌属、酵母菌属和肠球菌属水平相对丰度、龈沟液IL-10水平均低于其余二组(t=4.657~37.617,均P<0.05),B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7.378~29.378,均P<0.05);A组卟啉单胞菌属、韦荣球菌属、普氏菌属、奈瑟菌属和密螺旋体属水平相对丰度、龈沟液hs-CRP,TNF-α,IL-6和IL-4水平均高于其余二组(t=2.945~39.822,均P<0.05),B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949~26.347,均P<0.05)。A组和B组Shahnon指数(5.44±0.48,5.35±0.36)均高于对照组(5.24±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99,2.528;P=0.000,0.012)。A组乳杆菌属、双歧杆菌属、酵母菌属和肠球菌属水平相对丰度与龈沟液IL-10水平均呈正相关(r=0.728~0.795,均P<0.05),与龈沟液hs-CRP,TNF-α,IL-6和IL-4水平均呈负相关(r=-0.867~-0.731,均P<0.05);A组卟啉单胞菌属、韦荣球菌属、普氏菌属、奈瑟菌属和密螺旋体属水平相对丰度与龈沟液IL-10水平均呈负相关(r=-0.854~-0.730,均P<0.05),与龈沟液hs-CRP,TNF-α,IL-6和IL-4水平均呈正相关(r=0.705~0.892,均P<0.05)。结论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口腔致病菌取代有益菌成为优势菌造成口腔菌群失调,龈沟液促炎症因子水平升高而抗炎症因子水平降低,较单纯慢性牙周炎患者改变更为显著,且在伴糖尿病的慢性牙周炎患者中口腔菌群属水平相对丰度与龈沟液炎症因子水平均有密切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牙周炎 口腔菌群 龈沟液 炎症因子
下载PDF
iRoot BP作为根管倒充填材料对慢性根尖周炎患者咀嚼功能及龈沟液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樊红霞 张玉慧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8期142-145,共4页
目的探讨iRoot BP作为根管倒充填材料对慢性根尖周炎患者咀嚼功能及龈沟液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2年1月聊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符合根管倒充填指征的慢性根尖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研... 目的探讨iRoot BP作为根管倒充填材料对慢性根尖周炎患者咀嚼功能及龈沟液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2年1月聊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符合根管倒充填指征的慢性根尖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研究组(75例,患牙75颗)与对照组(75例,患牙75颗)。对照组患者采用无机三氧化聚合物(MTA)根管倒充填,研究组患者采用iRoot BP根管倒充填。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咀嚼功能及龈沟液炎症因子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4.67%)高于对照组(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咀嚼效率、咬合力高于本组治疗前,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咀嚼效率、咬合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低于本组治疗前,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IL-1、IL-8、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根尖周炎患者给予iRoot BP根管倒充填,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咀嚼功能,调节龈沟液炎症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根尖周炎患者 iRoot BP 根管倒充填 咀嚼功能 龈沟液炎症因子
下载PDF
直丝弓口腔正畸矫治力与患者正畸牙移动、龈沟液炎症反应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胡娟 赵蔚萍 +1 位作者 付丽丽 阎旭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16期1770-1773,共4页
目的探讨直丝弓口腔正畸矫治力与患者正畸牙移动、龈沟液炎症反应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宿州市立医院行直丝弓口腔正畸的患儿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B组和C组,分别有33例、33例和34例,各... 目的探讨直丝弓口腔正畸矫治力与患者正畸牙移动、龈沟液炎症反应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宿州市立医院行直丝弓口腔正畸的患儿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B组和C组,分别有33例、33例和34例,各组均给予直丝弓口腔正畸,A组、B组和C组分别施加0、100和150 g矫治力。观察两组的正畸牙移动距离、龈沟液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及牙周状况[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和龈沟出血指数(SBI)]。结果正畸后1、2、3和4周,C组正畸牙移动距离明显高于A组和B组,B组正畸牙移动距离明显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畸前,A组、B组和C组龈沟液IL-1β、TNF-α、IL-6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畸后1、3和7 d,C组龈沟液IL-1β、TNF-α、IL-6水平均明显高于B组和A组,B组龈沟液IL-1β、TNF-α、IL-6水平均明显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和C组正畸前后PLI、GI和龈沟SB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直丝弓口腔正畸矫治力的增加,正畸牙移动距离增加,龈沟液炎症因子水平升高,且随时间有所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丝弓口腔正畸 矫治力 正畸牙移动 龈沟液 炎症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