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龋病活跃性检测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许世梃 石四箴 梁勤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63-666,共4页
目的评价上海龋病活跃性检测法(SCAT)和Cariostat两种龋病活跃性检测法在反映患龋现状及预测龋病进展方面的效果。方法以360名3~5岁幼儿为研究对象,均经口腔检查和上述两种方法的检测,1年后再行相同的检查和检测。结果两次SCAT和Carios... 目的评价上海龋病活跃性检测法(SCAT)和Cariostat两种龋病活跃性检测法在反映患龋现状及预测龋病进展方面的效果。方法以360名3~5岁幼儿为研究对象,均经口腔检查和上述两种方法的检测,1年后再行相同的检查和检测。结果两次SCAT和Cariostat法检查各度间患龋率、龋补牙数(dft)、龋补牙面数(dfs)和龋蚀严重度指数(CSI)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SCAT法和Cariostat法各度间在1年后患龋率增加幅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CAT和Cariostat法各度间dft增量、dfs增量和CSI增量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SCAT和Cariostat法首次检测及1年后检查结果与dft、dfs和CSI均呈正相关(P值均<0.01),首次检测结果与dft、dfs和CSI增量均呈正相关(P值均<0.01)。结论 SCAT和Cariostat法在反映龋病的现状和预测其进展方面的检测效果相当。SCAT应用国产试剂,价格低廉,便于在国内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龋病活跃性 上海龋病活跃性检测法 Cariostat 幼儿
下载PDF
龋病活跃性试验与龋蚀罹患状态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张梅 下野勉 松村诚士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1年第A04期46-47,共2页
目的 :探讨龋病活跃性试验 (CariostatTest,CAT)与龋蚀罹患状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CAT试验 ,检测了 2 5 9名 3~ 4岁幼儿的龋病活跃性 ,并将测试结果 (CAT值 )与龋蚀罹患状态 (龋失补牙数 ,dmft)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龋病活跃性 (... 目的 :探讨龋病活跃性试验 (CariostatTest,CAT)与龋蚀罹患状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CAT试验 ,检测了 2 5 9名 3~ 4岁幼儿的龋病活跃性 ,并将测试结果 (CAT值 )与龋蚀罹患状态 (龋失补牙数 ,dmft)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龋病活跃性 (CAT值 )与龋蚀罹患状态之间有高度正相关性。结论 :CAT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临床患龋的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龋病活跃性 龋病活跃性试验 监测
下载PDF
正畸治疗对儿童龋病活跃性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刘加荣 边专 +1 位作者 贺红 韩光丽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03年第5期267-269,共3页
目的 :通过对直丝弓固定矫治的 17例恒牙列儿童在正畸治疗前及正畸治疗过程中龋病活跃性的检测 ,了解固定矫治对儿童龋病活跃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菌斑内细菌计数、菌斑耐酸性及产酸性实验 ,利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 ,并分别将治... 目的 :通过对直丝弓固定矫治的 17例恒牙列儿童在正畸治疗前及正畸治疗过程中龋病活跃性的检测 ,了解固定矫治对儿童龋病活跃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菌斑内细菌计数、菌斑耐酸性及产酸性实验 ,利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 ,并分别将治疗过程中 1、3和 6个月的结果与治疗前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过程中 1、3和 6个月 ,正畸儿童口腔内总细菌数、链球菌数量、变形链球菌数 ,菌斑的产酸及耐酸能力均有提高。结论 :戴用固定矫治器会引起正畸儿童龋病活跃性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斑 正畸治疗 龋病活跃性
下载PDF
北京市海淀区3岁儿童龋病患病状况及龋病活跃性检测的研究 被引量:23
4
作者 袁峻伟 玄松玉 +1 位作者 王珏 关雪琳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17年第3期166-168,共3页
目的通过了解北京市2所大学附属幼教机构学龄前儿童的口腔健康状况、龋病活跃性,了解儿童患龋情况与龋病活跃性之间的关系,探讨龋病活跃性检测筛查龋易感儿童及反映龋活跃性检测试剂的灵敏性和特异性,评价其对患龋预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目的通过了解北京市2所大学附属幼教机构学龄前儿童的口腔健康状况、龋病活跃性,了解儿童患龋情况与龋病活跃性之间的关系,探讨龋病活跃性检测筛查龋易感儿童及反映龋活跃性检测试剂的灵敏性和特异性,评价其对患龋预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对3岁年龄组儿童进行连续1年的口腔检查和龋活跃性检测,分析儿童患龋情况的变化与龋病活跃性之间的关系。结果 3岁儿童的患龋率为44.80%,龋均dft为2.04,龋面均dfs为2.79,儿童龋活跃性检测结果的各个分值与儿童患龋程度呈高度正相关关系(P<0.001)。1年后随访,龋高危组儿童的新龋发生率显著高于龋低危组,经统计学检验其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01)。Cariostat法进行龋活跃性检测的敏感度可达95.1%,特异度达50.2%。结论龋活跃性检测能够准确的反映儿童龋患现状,预测儿童患龋的趋势,为儿童制定个性化的预防保健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龋病活跃性 态值 面均
下载PDF
澳门两幼儿园2~6岁幼儿患龋状况与龋病活跃性 被引量:8
5
作者 董宏伟 曹新明 +1 位作者 李伟明 石四箴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13-616,共4页
目的了解澳门幼儿园幼儿的患龋状况、龋病活跃性表现及两者问的关系。方法连续3年对澳门地区两所幼儿园的2~6岁幼儿进行乳牙龋病检查和龋病活跃性检测(CAT),3年累计2564人次。计算患龋率、龋补牙数(dft)和龋蚀严重度指数(CSI)... 目的了解澳门幼儿园幼儿的患龋状况、龋病活跃性表现及两者问的关系。方法连续3年对澳门地区两所幼儿园的2~6岁幼儿进行乳牙龋病检查和龋病活跃性检测(CAT),3年累计2564人次。计算患龋率、龋补牙数(dft)和龋蚀严重度指数(CSI),分析两所幼儿园受检幼儿的患龋状况及其与CAT的关系。结果两所幼儿园受检幼儿的3年总体患龋率为53.3%,dft为2.79±3.94,CSI为8.90±14.46。所有受检幼儿中男童与女童间患龋率(χ^2=2.560)、dft(F=0.548)、CSI(F=0.058)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3、4、5、6岁组受检幼儿的患龋率(χ^2=153.47)、dft(F=29.41)、CSI(F=27.13)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患龋状况随幼儿年龄的增长而加重。永援、圣堡禄及两所幼儿园总体不同scAT度受检幼儿的患龋率(χ^2=181.276、157.734、300.68)、dft(F=87.778、96.782、193.49)、CSI(F=82.770、86.900、175.82)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患龋状况随着sCAT度的增加而加重。永援、圣堡禄及两所幼儿园总体受检幼儿的SCAT度与患龋率(r=0.356、0.364、0.186)、dft(r=0.387、0.442、0.276)、CSI(r=0.395、0.445、0.248)均呈正相关(P值均〈0.01)。结论澳门地区幼儿园幼儿的患龋状况仍较严重,且随幼儿年龄的增长而加重。SCAT是对幼儿群体龋病活跃性进行横断性评价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牙 状况 龋病活跃性
下载PDF
变形链球菌检测法显示龋病活跃性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陈玉荣 石四箴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70-372,共3页
关键词 变形链球菌 检测 龋病活跃性 唾液 菌斑 釉质
下载PDF
奥丽汀健齿露对龋病活跃性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梅 徐学良 下野勉 《口腔医学》 CAS 2004年第5期267-269,共3页
目的 通过检测龋病活跃性的变化,了解奥丽汀健齿露(主要成分为鸡卵黄抗体-IgY)的被动免疫防龋效果。方法 将72名3-4岁健康幼儿随机分为2组:使用奥丽汀健齿露组和使用安慰剂组。健齿露组每日晚上睡前喷服,连服2个月为1疗程。安慰剂组同... 目的 通过检测龋病活跃性的变化,了解奥丽汀健齿露(主要成分为鸡卵黄抗体-IgY)的被动免疫防龋效果。方法 将72名3-4岁健康幼儿随机分为2组:使用奥丽汀健齿露组和使用安慰剂组。健齿露组每日晚上睡前喷服,连服2个月为1疗程。安慰剂组同法进行。实验前、后各进行1次变形链球菌菌落的测定(Dentocult SM)、乳酸杆菌计数(Dentocult LB)和变形链球菌产酸能力的测定(Cariostat,CAT)3种龋病活跃性的检测,观察龋病活跃性的变化情况。结果 健齿露组自身实验前、后龋病活跃性的减弱差异有显著性(P<0.01);与安慰剂组比较,实验后龋病活跃性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奥丽汀健齿露能有效降低机体的龋病活跃性,在预防龋病的发生、发展中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对幼儿为一种操作简便、见效快捷的防龋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 龋病活跃性 鸡卵黄抗体
下载PDF
CRT@ bacteria检测幼儿龋病活跃性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梁勤 石四箴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5年第1期105-109,共5页
目的探讨CRT@bacteria龋病活跃性检测法反映幼儿患龋现状及预测龋病进展状况的作用。方法以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幼儿园104名3岁幼儿为研究对象,连续3年行口腔检查,连续两年行CRT@bacteria龋病活跃性检测(同时半定量检测变形链球菌和乳... 目的探讨CRT@bacteria龋病活跃性检测法反映幼儿患龋现状及预测龋病进展状况的作用。方法以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幼儿园104名3岁幼儿为研究对象,连续3年行口腔检查,连续两年行CRT@bacteria龋病活跃性检测(同时半定量检测变形链球菌和乳杆菌),分别记录患龋率、龋补牙数(dft)和龋补牙面数(dfs)以及CRT-MS/LB等级分度。结果CRT-MS/LB各度分布状况在两次检测中无显著性差异。CRT-MS/LB各度间患龋率、dft和dfs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与dft、dfs呈高度正相关性。CRT-MS/LB首检各度与1~2年后的dft和dfs增量高度正相关。结论 CRT@bacteria检测法能较准确地反映幼儿患龋现状,在预测龋病进展方面有较好的可信性。与CRT-LB相比,CRT-MS在预测幼儿龋病进展方面更准确、更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龋病活跃性 CRT@bacteria 补牙数 补牙面数
下载PDF
固定矫治器对正畸患者龋病活跃性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永忠 胡渝芳 《辽宁医学杂志》 2008年第4期188-190,共3页
目的对固定矫治患者唾液部分生化指标在矫治过程中的变化进行检测以评价龋病活跃性变化。方法选择30例固定矫治患者,分别检测矫治前、矫治1个月、6个月唾液内变形链球菌(变链菌)计数、pH值、溶菌酶、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含量,对3组... 目的对固定矫治患者唾液部分生化指标在矫治过程中的变化进行检测以评价龋病活跃性变化。方法选择30例固定矫治患者,分别检测矫治前、矫治1个月、6个月唾液内变形链球菌(变链菌)计数、pH值、溶菌酶、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含量,对3组检测值进行t检验。结果1)矫治1个月、6个月时变链菌计数、碱性磷酸酶含量比矫治前明显升高,pH值、HCO3-浓度、溶菌酶含量比矫治前明显降低。2)与矫治前相比乳酸脱氢酶未见明显变化。3)矫治1个月与6个月各项指标未见明显差异。结论固定矫治器对正畸患者的龋病活跃性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矫治器 龋病活跃性 正畸
下载PDF
龋病活跃性试验及龋危评估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张静 刘艳 +1 位作者 赵望泓 施亮 《广东牙病防治》 2009年第6期284-286,共3页
龋病活跃性检测试验是检测个体或人群对可能发生龋病的危险因素的敏感程度。笔者就近年来常用的龋活性试验的原理、用途及优、缺点进行综述,并介绍龋危预测评估系统(Cariogram)的基本原理和重要意义。
关键词 龋病活跃性检测试验 危预测评估系统 危险性
下载PDF
幼儿龋病活跃性试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郝玉庆 袁祥民 热法义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3期219-221,共3页
对110 名3 ~4 岁幼儿进行口腔检查,记录其初始患龋状况,调查其刷牙习惯和父母龋患状况;取全部受检幼儿未刺激全唾液,测定 P H 值、 H C O-3 浓度和溶菌酶( L Z M) 、乳酸脱氢酶( L D H) 、碱性磷酸酶( A ... 对110 名3 ~4 岁幼儿进行口腔检查,记录其初始患龋状况,调查其刷牙习惯和父母龋患状况;取全部受检幼儿未刺激全唾液,测定 P H 值、 H C O-3 浓度和溶菌酶( L Z M) 、乳酸脱氢酶( L D H) 、碱性磷酸酶( A K P) 活性,2年后复查幼儿新发龋情况。结果表明,父母龋活跃性、幼儿唾液 L Z M 活性在无龋组(dft= 0) 和多龋组(dft≥5) 间有显著差异。以父母龋活跃性、幼儿唾液 L Z M 活性和幼儿初始患龋状况为判定指标的 C A T 有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龋病活跃性试验 临床研究 儿童
全文增补中
刃天青法应用于固定正畸患者龋病活跃性检测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晶晶 李维文 吴建斌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212-214,共3页
目的:通过刃天青法检测固定矫治患者龋病活跃性的变化,为刃天青法在固定矫治患者龋病活跃性检测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对30名对象分别以刃天青法、Dentocult SM法、Dentocult LB法行龋病活跃性检测,选择矫治前、矫治1周、矫治1个月... 目的:通过刃天青法检测固定矫治患者龋病活跃性的变化,为刃天青法在固定矫治患者龋病活跃性检测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对30名对象分别以刃天青法、Dentocult SM法、Dentocult LB法行龋病活跃性检测,选择矫治前、矫治1周、矫治1个月、矫治3个月4个时间点采集唾液样本,观察并记录各实验组标准方法记录试纸变色程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Dentocult SM法、Dentocult LB法为对照组。结果:刃天青组试纸变色程度分别与两参照组进行两两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刃天青组固定正畸治疗前,分别与固定正畸治疗后3个时点进行两两比较,发现龋病活跃性有明显差异(P<0.05),且随治疗时间推移,龋病活跃性呈增加趋势。结论:与Dentocult SM法、Dentocult LB法一样,刃天青法可以检测唾液中致龋细菌,从而预测龋病活跃性,对预防固定正畸患者治疗期间龋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且以其简单快捷,经济实用等特点具有较为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正畸 龋病活跃性试验 刃天青法 唾液
下载PDF
正畸治疗对儿童龋病活跃性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志雄 范新跃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07年第4期49-49,79,共2页
1材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 志丹县医院正畸科就诊儿童12例,年龄11—15岁,男2例,女10例。患者6周内未应用抗生素,口腔内无修复体,无明显的系统性疾病和口腔干燥征等,正畸治疗过程中没有应用含氟药片、漱口液等。
关键词 正畸治疗 龋病活跃性 儿童 系统性疾 例选择 口腔干燥 正畸科 县医院
下载PDF
唇腭裂修复术前后龋病活跃性的临床观察
14
作者 李国庆 赵今 《广东牙病防治》 2008年第12期552-553,共2页
目的观察唇腭裂修复术前后1年患儿龋病活跃性的变化。方法40例3—6岁的唇腭裂患儿于唇腭裂修复术前、术后6个月、12个月分别采用Cariostat试验检测龋病活跃性。结果唇腭裂修复术前与术后6个月、12个月的龋病活跃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目的观察唇腭裂修复术前后1年患儿龋病活跃性的变化。方法40例3—6岁的唇腭裂患儿于唇腭裂修复术前、术后6个月、12个月分别采用Cariostat试验检测龋病活跃性。结果唇腭裂修复术前与术后6个月、12个月的龋病活跃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6个月与12个月的龋病活跃性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唇腭裂修复术后患儿的龋病活跃性下降,龋病敏感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腭裂 龋病活跃性 菌斑
下载PDF
幼儿龋病活跃性与唾液部分生化指标的关系
15
作者 郝玉庆 袁祥民 《新疆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4期320-323,共4页
目的:了解幼儿龋病活跃性与唾液部分生化指标的关系,为筛选龋病活跃性幼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10名3~4岁幼儿非刺激性全唾液的pH值、HCO-3、溶菌酶(LZM)、乳酸脱氢酶(LDH)和碱性磷酸酶(AKP)进行测定... 目的:了解幼儿龋病活跃性与唾液部分生化指标的关系,为筛选龋病活跃性幼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10名3~4岁幼儿非刺激性全唾液的pH值、HCO-3、溶菌酶(LZM)、乳酸脱氢酶(LDH)和碱性磷酸酶(AKP)进行测定。pH值用PHS-3C型酸度计测定;LZM用微量快速比色法测定;HCO-3用改良滴定法测定;LDH用比色法测定;AKP用磷酸苯二钠法测定。结果:无龋幼儿(龋补齿数:dft=0,49名)唾液pH值及LZM活性显著高于多龋幼儿(dft≥5,43名)(P<0.01),HCO-3、LDH、AKP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并且龋病幼儿(dft为1~18,61名)的LZM活性与dft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251,P<0.05)。结论:幼儿龋病活跃性与唾液LZM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龋病活跃性 唾液 生化指标 齿 儿童
下载PDF
青少年隐形矫治患者龈上菌斑龋病活跃性分析
16
作者 岳圆 程波 黄声富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23年第6期348-351,共4页
目的:检测青少年隐形矫治患者龈上菌斑致龋菌数目及其产酸耐酸能力变化,分析隐形矫治对青少年龋病活跃性的影响。方法:选取青少年隐形矫治患者14例,在矫治前、矫治3个月、6个月、12个月采集患者龈上菌斑样本;通过平板计数检测龈上菌斑... 目的:检测青少年隐形矫治患者龈上菌斑致龋菌数目及其产酸耐酸能力变化,分析隐形矫治对青少年龋病活跃性的影响。方法:选取青少年隐形矫治患者14例,在矫治前、矫治3个月、6个月、12个月采集患者龈上菌斑样本;通过平板计数检测龈上菌斑中总厌氧菌、链球菌及变形链球菌的数目;将适当稀释度菌液加入不同pH值和不同葡萄糖浓度的BHI培养基中,检测其产酸耐酸能力。结果:与矫治前相比,在患者隐形矫治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厌氧菌数量及变形链球菌数量明显增加。菌斑产酸能力及耐酸能力均显著增强,且矫治6个月时最为显著。结论:隐形矫治器的佩戴使青少年患者龈上菌斑龋病活跃性增强,患龋风险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形矫治 龈上菌斑 龋病活跃性 产酸性 耐酸性
原文传递
CRTbacteria检测龋病活跃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徐学良 张梅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0年第4期200-202,共3页
目的:探讨CRTbacteria反映龋病活跃性的能力及与患龋现状的相关性。方法:以86名3~5岁的幼儿为研究对象,进行口腔检查,记录龋补牙数(df)t和龋严重度指数(CSI)。龋病活跃性检测采用CRTbacteria标准化试剂盒(同时半定量检测变形链球... 目的:探讨CRTbacteria反映龋病活跃性的能力及与患龋现状的相关性。方法:以86名3~5岁的幼儿为研究对象,进行口腔检查,记录龋补牙数(df)t和龋严重度指数(CSI)。龋病活跃性检测采用CRTbacteria标准化试剂盒(同时半定量检测变形链球菌和乳杆菌),记录等级分值(CRT值),并对CRT值与dft及CSI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CRTbacteria检测结果与dft及CSI呈高度正相关性。结论:CRTbacteria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能较真实反映临床患龋现状,对龋病防治措施的制定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龋病活跃性试验 CRTbacteria 、补牙数 严重度指数
原文传递
澳门幼儿乳牙龋病及龋病活跃性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李伟明 石四箴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0年第5期259-263,共5页
目的:了解澳门地区幼儿乳牙患龋状况及其龋病活跃性,并作两者间关系分析,填补该地区资料的空白。方法:对澳门生活环境、经济条件等有较大差异的两所幼儿园2~4岁930名幼儿作龋蚀程度检查和记录;其中910名幼儿并作龋病活跃性检测SCAT,依... 目的:了解澳门地区幼儿乳牙患龋状况及其龋病活跃性,并作两者间关系分析,填补该地区资料的空白。方法:对澳门生活环境、经济条件等有较大差异的两所幼儿园2~4岁930名幼儿作龋蚀程度检查和记录;其中910名幼儿并作龋病活跃性检测SCAT,依据牙菌斑产酸能力强度分度。统计分析患龋率,龋均dft、龋蚀严重度指数CSI和SCAT。结果:①2~4岁930名幼儿乳牙患龋率为42.5%、dft1.93、CSI6.35,性别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患龋率、dft、CSI在年龄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③两幼儿园间,患龋率、dft、CSI均有明显差异。④910名幼儿SCAT0度和1度占68.68%,2度和3度占31.32%。⑤两幼儿园间SCAT各度的分布有明显差异。⑥SCAT各度间,患龋率、dft、CSI均有明显差异,dft、CSI与SCAT相关性有显著意义。结论:①澳门幼儿患龋状况不容忽视。应抓紧低年龄幼儿的龋病防治工作。②儿童所处的不同生活条件可影响患龋状况,普及科普知识、维护口腔卫生、开展定期防治等的推广尤有必要。③SCAT能反映患龋状况的敏感度,在筛选幼儿龋病高危群体、有的放矢开展龋病防治计划工作中,既能节省人力、财力、又能提高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 乳牙 龋病活跃性
原文传递
天津市学龄前儿童乳牙患龋情况及龋病活跃性检测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庭庭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21年第10期625-627,共3页
目的:通过了解学龄前儿童乳牙的患龋情况及龋病活跃性,探讨并分析儿童患龋的严重程度与龋病活跃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81名3~5岁儿童进行口腔检查和龋活跃性检测,了解儿童患龋状况,分析其与龋活跃性检测值之间的关系。结果:281名3~5岁... 目的:通过了解学龄前儿童乳牙的患龋情况及龋病活跃性,探讨并分析儿童患龋的严重程度与龋病活跃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81名3~5岁儿童进行口腔检查和龋活跃性检测,了解儿童患龋状况,分析其与龋活跃性检测值之间的关系。结果:281名3~5岁儿童患龋率55.16%,龋均3.33。儿童乳牙患龋率及龋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不同年龄之间患龋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龋活跃性值与龋失补牙数呈正相关(P<0.01)。结论:龋活跃性检测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儿童患龋趋势,有助于为龋病高危人群进行个性化预防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龋病活跃性 失补牙数
原文传递
北京市海淀区两所幼儿园儿童乳牙龋病的调查 被引量:13
20
作者 袁峻伟 王珏 +2 位作者 玄松玉 关雪琳 沈嵩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7年第3期164-166,共3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海淀区学龄前儿童的口腔健康状况及其流行趋势,为儿童龋病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北京大学幼教中心和清华大学洁华幼儿园的学龄前儿童进行口腔检查,方法参照第二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结果:3岁、4岁、5岁年龄... 目的:了解北京市海淀区学龄前儿童的口腔健康状况及其流行趋势,为儿童龋病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北京大学幼教中心和清华大学洁华幼儿园的学龄前儿童进行口腔检查,方法参照第二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结果:3岁、4岁、5岁年龄组的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患龋率和龋失补指数(dmft)均显著增长(均P<0.01)。5岁年龄组的患龋率高达85.93%,龋齿治疗率为76.32%,均显著高于文献报道水平(均P<0.05)。各年龄组儿童龋活跃性检测(CAT)水平的分布与其dmft值呈明显正相关(P<0.05);各年龄组CAT各分度间的dmft值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可根据龋活跃性检测结果为儿童制定个性化的预防保健计划。应细化城市儿童口腔健康保健方案,让家长主动参与并正确执行儿童口腔预防保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牙 龋病活跃性 失补指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