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龙运光运用藤类药物治疗痹证经验
1
作者 彭记棚 罗丰 +5 位作者 杨孝余 宋云云 李丹 黄春霞 龙运光 姚血明 《中医药导报》 2024年第2期130-133,共4页
藤类药是治疗痹证常用药物。龙运光从临床出发,依据侗族医药的“三性六味分类法”,结合中医药理论,将藤类药物分为祛风除湿止痛、温经散寒通痹、清热利湿通络、养血补虚行滞及活血祛瘀通经五大类,分别对应痹证的风湿停聚、寒湿痹阻、湿... 藤类药是治疗痹证常用药物。龙运光从临床出发,依据侗族医药的“三性六味分类法”,结合中医药理论,将藤类药物分为祛风除湿止痛、温经散寒通痹、清热利湿通络、养血补虚行滞及活血祛瘀通经五大类,分别对应痹证的风湿停聚、寒湿痹阻、湿热阻络、血虚经滞、痰阻血瘀5种证型。辨证时,龙运光善用“三出三转诊脉法”,注重“察外象,审内体”及“辨病症,寻病因,求本质”等基本原则,将痹证的治疗过程分为未病先防、已病即治和病后调理3个阶段。藤类药物的运用贯穿整个诊疗过程,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痹证 藤类药物 侗族医药 民族医药 龙运光 名医经验
下载PDF
龙运光运用侗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经验
2
作者 杨孝余 罗丰 +6 位作者 熊鸿 袁雪梅 周勇 申敏 龙运光 马武开 姚血明 《中医药导报》 2024年第1期189-192,共4页
介绍龙运光运用侗医理论与方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经验。龙运光基于类风湿关节炎病因,提倡“对因施药,攻邪为先”,从关节疼痛的不同性质出发,治疗关节剧痛时常用伸筋草、莪术、红花;治疗关节冷痛则以川芎、当归相配伍;对于关节红肿... 介绍龙运光运用侗医理论与方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经验。龙运光基于类风湿关节炎病因,提倡“对因施药,攻邪为先”,从关节疼痛的不同性质出发,治疗关节剧痛时常用伸筋草、莪术、红花;治疗关节冷痛则以川芎、当归相配伍;对于关节红肿热痛,龙运光常以姜黄、莪术为首要选择;对于关节屈伸不利,则以地血香与七叶莲论治,疗效显著。除此之外,药物的关键配伍与民族医药的使用也是龙运光教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独特优势,可为临床诊治该病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痹病 侗族医学 龙运光 名医经验
下载PDF
龙运光教授辨治大肠癌的数据挖掘分析
3
作者 刘爽 陈涛 +3 位作者 樊健坪 上官发辉 龙运光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4年第3期33-37,共5页
目的总结龙运光教授的学术思想与用药规律。方法筛选龙运光教授门诊自2021年1月—2023年1月期间大肠癌患者的医案,使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对标准化数据进行频次、关联规则、聚类等分析。结果总计纳入有效医案77例,共171味中药,用药频... 目的总结龙运光教授的学术思想与用药规律。方法筛选龙运光教授门诊自2021年1月—2023年1月期间大肠癌患者的医案,使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对标准化数据进行频次、关联规则、聚类等分析。结果总计纳入有效医案77例,共171味中药,用药频次以山药、茯苓、黄芪、白术、当归、蜈蚣、猫爪草、八月札、白花蛇舌草、蒲公英10味药为序;四气五味多甘平、苦寒、辛温,归经以脾、肝、肺比例最高;关联规则分析前三位为“山药、茯苓、白术;黄芪、当归、蜈蚣;山药、茯苓、白花蛇舌草”;聚类分析得出3首组合处方。结论龙运光教授诊治大肠癌以益气健脾为本,佐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同时注重清肃肺气,表里兼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中医药 数据挖掘 龙运光
下载PDF
浅析龙运光教授从调护脾胃入手辨治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经验
4
作者 江瑶 蒋总 +5 位作者 唐芳 龙运光 兰维娅 李婷 陆婷 刘才木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2期117-119,共3页
龙运光教授是贵州省首届名中医,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医近50载。他常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运用顾护脾胃的理论诊治痹病。强直性脊柱炎属于痹病范畴,龙运光教授认为,痹病的发生是由于人体正气亏虚,风寒湿邪痹... 龙运光教授是贵州省首届名中医,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医近50载。他常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运用顾护脾胃的理论诊治痹病。强直性脊柱炎属于痹病范畴,龙运光教授认为,痹病的发生是由于人体正气亏虚,风寒湿邪痹阻经络所致,而脾胃作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影响着正气的盛衰。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时,不仅要辨证治疗痹症,注重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还要将调护中焦脾胃贯穿疾病治疗始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运光 脾胃 强直性脊柱炎 痹病 名医经验
下载PDF
侗医龙运光主任医师治疗消渴汗证用药经验探析 被引量:4
5
作者 杨和单 赵伟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9年第8期27-28,共2页
通过总结侗医龙运光主任医师治疗消渴汗证经典病案,探析其治疗消渴汗证的用药经验,为临床治疗消渴汗证提供用药参考。侗医龙运光主任医师治疗消渴汗证用药经验具有以下特点:善用补气生血药对、注重三阴并补、以补血药化阴津、以清热生... 通过总结侗医龙运光主任医师治疗消渴汗证经典病案,探析其治疗消渴汗证的用药经验,为临床治疗消渴汗证提供用药参考。侗医龙运光主任医师治疗消渴汗证用药经验具有以下特点:善用补气生血药对、注重三阴并补、以补血药化阴津、以清热生津药消渴降糖、常用固涩敛汗药对、善于引诸药达表、酌加侗药止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侗族医药 龙运光 消渴 汗证 糖尿病 经验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龙运光主任医师治疗绝经综合征的用药规律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杨和单 赵伟 +1 位作者 龙运光 李娟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1年第8期98-102,共5页
目的:总结、分析龙运光主任医师治疗绝经综合征用药规律,为中医药、民族医药治疗绝经综合征提供新思路。方法:通过收集2019年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龙运光主任医师门诊治疗绝经综合征病历,运用现代数据挖掘技术与方法(中医传承辅... 目的:总结、分析龙运光主任医师治疗绝经综合征用药规律,为中医药、民族医药治疗绝经综合征提供新思路。方法:通过收集2019年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龙运光主任医师门诊治疗绝经综合征病历,运用现代数据挖掘技术与方法(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分析治疗绝经综合征用药规律。结果:收集病例共30例,涉及中药109种,药性以寒性、平性为主;药味以苦、甘两味为主;使用药物主归肝肾两经。演化得10个核心组合,5首新处方。结论:龙运光主任治疗绝经综合征主要从养肾阴,清肝热,补气血着手,方以六味地黄汤与当归补血汤为主方,辨证加以清热药、凉血药、安神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运光 绝经综合征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下载PDF
龙运光教授诊治慢性ITP经验探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涛 龙滢任 +1 位作者 宋国林 龙运光(指导)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第3期4-7,共4页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既往称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以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介导的血小板过度破坏和巨核细胞成熟障碍为特征的获得性出血性疾病[1],临床以皮肤黏膜出血为主,严重者内脏...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既往称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以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介导的血小板过度破坏和巨核细胞成熟障碍为特征的获得性出血性疾病[1],临床以皮肤黏膜出血为主,严重者内脏出血、颅内出血而危及生命,出血风险随年龄而增加,常根据患者血小板计数的水平和患者出血倾向的缓急分为急性ITP和慢性IT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临证经验 龙运光 侗族医药
下载PDF
龙运光教授辨治恶性血液病学术思想探析
8
作者 陈涛 樊健坪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2年第10期63-65,共3页
恶性血液病在临床十分常见,以化疗为主的治疗方法存在患者依从性差、生活质量低、费用昂贵等问题,中医药治疗具有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费用低廉等特点,文章总结了龙运光教授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经验,正虚毒伏是恶性血液... 恶性血液病在临床十分常见,以化疗为主的治疗方法存在患者依从性差、生活质量低、费用昂贵等问题,中医药治疗具有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费用低廉等特点,文章总结了龙运光教授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经验,正虚毒伏是恶性血液病的病机,顾护脾胃是首要的治疗法则,阴阳气血的调和为临床辨治的核心,临证时要注重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把握攻补兼施,标本缓急,饮食调摄等方法综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运光 恶性血液病 学术思想 传承
下载PDF
龙运光教授诊治恶性肿瘤围化疗期经验
9
作者 樊健坪 陈涛 龙彦合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2年第6期1-4,共4页
介绍龙运光教授治疗恶性肿瘤围化疗期的用药经验及思想,龙运光教授秉成中医治疗理论,把“正虚毒伏”作为恶性肿瘤围化疗期的基本病机,始终贯穿于围化疗期。辨证以化疗前期邪盛正衰,瘀毒内结;化疗中期脾胃失运,气阴亏虚;化疗后期气血亏虚... 介绍龙运光教授治疗恶性肿瘤围化疗期的用药经验及思想,龙运光教授秉成中医治疗理论,把“正虚毒伏”作为恶性肿瘤围化疗期的基本病机,始终贯穿于围化疗期。辨证以化疗前期邪盛正衰,瘀毒内结;化疗中期脾胃失运,气阴亏虚;化疗后期气血亏虚,脾肾两虚为要点,并提出以扶正祛邪为治疗法则。擅长运用中医药(民族医药)治疗恶性肿瘤,临床上注重患者个体差异,注重配伍顾护后天脾胃、补益气血、补益肝肾之品,临床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围化疗期 临证经验 龙运光
下载PDF
龙运光主任医师治疗紫斑验案举隅
10
作者 杨和单 赵伟 +1 位作者 龙运光 李娟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0年第16期83-85,共3页
介绍龙运光主任医师治疗紫斑验案,浅析其用药经验及思想。龙运光主任医师治疗紫斑多着眼于“血热迫血”之病机,善于应用各种清热凉血药、凉血止血药、收敛止血药、化瘀止血药治疗紫斑,临床获效颇佳。
关键词 紫斑 临床验案 龙运光
下载PDF
龙运光主任医师治疗大疱性系统性狼疮验案举隅
11
作者 杨和单 赵伟 +1 位作者 龙运光 李娟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1年第4期77-78,共2页
龙运光主任医师治疗大疱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例,临床疗效显著,疮口收敛明显,其治疗主要从“阴虚夹湿毒”出发,以青蒿鳖甲汤为主方养阴,加以各种清热解毒、清热燥湿、虫类药解毒祛湿通络,以达疮收湿毒去之功效,同时注重分期论治,早期以重... 龙运光主任医师治疗大疱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例,临床疗效显著,疮口收敛明显,其治疗主要从“阴虚夹湿毒”出发,以青蒿鳖甲汤为主方养阴,加以各种清热解毒、清热燥湿、虫类药解毒祛湿通络,以达疮收湿毒去之功效,同时注重分期论治,早期以重祛邪轻扶正,中期扶正与祛邪兼顾,晚期重扶正轻祛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疱性系统性红斑狼疮 临床验案 龙运光
下载PDF
侗医龙运光教授治疗痛风的临证经验
12
作者 宋云云 袁雪梅 +5 位作者 杨孝余 彭记棚 黄春霞 李丹 姚血明 龙运光(指导)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24年第5期27-30,共4页
侗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组成部分,是侗族人民对医疗经验和知识的总结。侗医传承人龙运光教授根据痛风不同阶段的症状,将其分为急性期、稳定期、久病顽症期,并在各阶段辨证论治。急性期分型为寒湿痹阻证、湿热痹阻证,分别以散寒祛湿、清热... 侗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组成部分,是侗族人民对医疗经验和知识的总结。侗医传承人龙运光教授根据痛风不同阶段的症状,将其分为急性期、稳定期、久病顽症期,并在各阶段辨证论治。急性期分型为寒湿痹阻证、湿热痹阻证,分别以散寒祛湿、清热祛湿为治法;慢性期分型为痰瘀阻滞、肝肾亏虚,以化痰行瘀、补益肝肾为治法;久病顽症期以攻坚破积、活血化瘀、通阳散结为治法。龙运光教授除应用侗族药物内服以外,还应用侗族独特的民间疗法,如蜂毒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侗医 临证经验 龙运光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龙运光教授辨治痹证的用药规律
13
作者 李丹 彭记棚 +4 位作者 宋云云 黄春霞 龙运光 马武开 姚血明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24年第5期9-13,共5页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5)挖掘龙运光教授治疗痹证的遣方用药特点及规律,为痹证的中医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筛选龙运光教授辨治痹证的相关医案并提取方药,以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5)软件作为数据挖掘工具,对方药进行四气五味...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5)挖掘龙运光教授治疗痹证的遣方用药特点及规律,为痹证的中医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筛选龙运光教授辨治痹证的相关医案并提取方药,以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5)软件作为数据挖掘工具,对方药进行四气五味、归经功效、频次统计、组方规律、关联规则,以及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结果:共纳入龙运光教授辨治痹证方剂261个,涉及中药273味。四气以温性为主,其次为平、寒、凉、热。五味以甘味为主,其次为苦、辛、酸、咸。归经以肝经、脾经和肾经为主,常用核心药物组合16组,通过方剂聚类分析得到可能的新方组合5首。结论:从龙运光教授辨治痹证的相关医案中整理出方药,进行数据挖掘分析,总结出龙运光教授治疗痹证多从肝、脾、肾出发,药物以祛风湿类、活血化瘀类和补虚类为主,临床疗效较好,挖掘出的新方组合可为痹证的治疗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痹证 数据挖掘 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5) 用药规律 龙运光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龙运光治疗绝经前后诸证的用药规律及学术思想
14
作者 孙庆 李娟 +1 位作者 赵伟 姚血明 《贵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3期59-63,87,共6页
目的:分析和总结龙运光治疗绝经前后诸证的用药规律及学术思想。方法:通过收集2016-08-01至2021-12-31龙运光门诊治疗绝经前后诸证病历处方,运用频次统计法、关联规则法进行数据挖掘分析治疗绝经前后诸证的用药规律和学术思想。结果:收... 目的:分析和总结龙运光治疗绝经前后诸证的用药规律及学术思想。方法:通过收集2016-08-01至2021-12-31龙运光门诊治疗绝经前后诸证病历处方,运用频次统计法、关联规则法进行数据挖掘分析治疗绝经前后诸证的用药规律和学术思想。结果:收集门诊病历及处方402份,涉及用药共302味,主归肝经,其次是肾、心两经;药性以寒、温、平三性为主;药味以甘、苦、辛三味为主。演化得到10个药物核心组合,5首新方组合。结论:龙运光治疗绝经前后诸证从滋肾阴入手,兼顾助肾阳、调气血、补阴阳、益肝肾,用药以六味地黄汤、当归补血汤为主方加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运光 绝经前后诸证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学术思想
原文传递
龙运光从“肝脾肾”论治痹证的经验拾萃 被引量:5
15
作者 罗丰 袁雪梅 +5 位作者 李春香 熊鸿 龙运光 龙滢任 马武开 姚血明 《贵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第5期7-10,共4页
龙运光教授出身于黔东南侗族医药世家,从医50载,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痹证辨治体系。笔者有幸跟随龙运光教授学习,通过统计分析龙运光教授辨治痹证的医案,挖掘其用药规律,探讨龙运光教授治疗痹证的学术经验。龙运光教... 龙运光教授出身于黔东南侗族医药世家,从医50载,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痹证辨治体系。笔者有幸跟随龙运光教授学习,通过统计分析龙运光教授辨治痹证的医案,挖掘其用药规律,探讨龙运光教授治疗痹证的学术经验。龙运光教授认为除风寒湿诸邪致痹外,其发病还与人体的正气不足有关,而营卫亏虚、邪气阻滞是其病机关键,病位主要涉及肝、脾、肾。治疗上以扶正祛邪为治则,养血和营、健脾除湿、调补肝肾为法,兼以祛风、散寒、活血、通络等。在遣方用药上,以养血、健脾、补肝肾为主,常使用茯苓、山药、薏苡仁等药物以健脾,杜仲、桑寄生、狗脊、熟地黄等滋补肝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痹证 健脾 调补肝肾 名医经验 龙运光
原文传递
龙运光从侗医“五位一体”的思想论治系统性红斑狼疮经验拾萃
16
作者 熊鸿 姚血明 +3 位作者 罗丰 袁雪梅 马武开 龙运光 《贵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第5期44-46,共3页
龙运光教授系贵州省中国科学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客座研究员,第二批贵州省名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医学40余年,运用其丰富的侗族医药经验造福贵州人民。侗医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以“病急以药治,复后调养而康”为法则,... 龙运光教授系贵州省中国科学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客座研究员,第二批贵州省名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医学40余年,运用其丰富的侗族医药经验造福贵州人民。侗医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以“病急以药治,复后调养而康”为法则,运用“内则调之,外则疏之,冷则热之,玄则驱之,象则克之”为指导大纲,注重“门前有河水,好洗身上泥,屋后有青山,生活像神仙”的调养原则,对疾病的诊治具有鲜明的特色。龙运光教授继承并发扬了侗医思想,尤其对风湿病相关疾病临证经验丰富,从侗医“五位一体”的思想遣方用药,对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见解独到。龙运光教授认为“火、湿、瘀、毒”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理基础,“脾、肝、肾”是其病位,治疗上以通腑泄热、解毒利湿化瘀为治疗大法,再结合体质、地域、饮食调养,能明显缓解患者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运光教授 临证经验 系统性红斑狼疮 五位一体 病理基础
原文传递
基于数据挖掘研究龙运光治疗肺癌的用药规律
17
作者 上官发辉 樊健坪 +1 位作者 刘爽 陈涛 《湖南中医杂志》 2022年第11期30-33,46,共5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龙运光主任医师运用中医药治疗肺癌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17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龙师运用中医药治疗肺癌的病案,将筛选出的有效处方数据录入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采用频次计算、关联规则、聚类分...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龙运光主任医师运用中医药治疗肺癌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17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龙师运用中医药治疗肺癌的病案,将筛选出的有效处方数据录入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采用频次计算、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筛选出101首处方,涉及中药218味,排名前10位的中药依次是蜈蚣、黄芪、猫爪草、当归、重楼、茯苓、全蝎、山药、党参、芦根;使用频次最高的功效是补虚、清热、化痰止咳平喘;中药五味以甘味频次最高,其次为苦味、辛味;归经以肝经频次最高,其次是肺经;应用关联和聚类规则分析,使用频次最高的组合分别是黄芪、当归、蜈蚣、党参、猫爪草;黄芪、当归、蜈蚣、猫爪草、芦根;黄芪、当归、蜈蚣、猫爪草、蒲公英。结论:肺癌的中医病机可归纳为“毒”“瘀”“虚”,治疗主要采用清热解毒、活血通络、益气补血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龙运光 数据挖掘 中医传承计算平台 用药规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