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郑伯克段:破坏人伦秩序是大恶——公羊家亲亲尊尊复杂个案的辞法辨义
1
作者 余治平 《哲学分析》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8-145,198,共19页
郑庄公杀死亲弟共叔段一案因为渗透着亲亲尊尊的纠结、政治与伦理的对冲而常被后世所议论,但《春秋》诠释史上却罕有论及郑伯大恶的根本原因是破坏人伦秩序。经文书“伯”而非“侯”,已有贬义,称“克”、书“段”则表明兄弟已宛若“途... 郑庄公杀死亲弟共叔段一案因为渗透着亲亲尊尊的纠结、政治与伦理的对冲而常被后世所议论,但《春秋》诠释史上却罕有论及郑伯大恶的根本原因是破坏人伦秩序。经文书“伯”而非“侯”,已有贬义,称“克”、书“段”则表明兄弟已宛若“途之人然,亲亲之义绝”。对兄弟关系诉诸武力,有违亲亲原则。不弟之辞是谴责庄公蔽于昆仲一伦。叔段是自取灭亡,其不遵臣道,当国、僭制,本就该杀。兄弟一伦崩溃,弟而不弟,兄而不兄。庄公也需要母爱,故对弟弟得宠始终心存芥蒂,明知母亲更爱其弟却依然杀之,视同间接施虐于其母,不孝之至。分析《春秋公羊传》多种辞法,可以辨析此案包含的义理来重新理解罪责的判定,进而论证郑庄公破坏血亲人伦基本秩序已构成大恶的道理,指出公羊家评价之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辞法 郑庄公 共叔段 亲亲 尊尊 经学诠释
下载PDF
论胡安国《春秋传》亲亲思想
2
作者 徐建勇 王佩琼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49-56,共8页
胡安国《春秋传》对儒家亲亲观念做了深入的论述。首先,他认为“孝悌为亲亲之核”,以自然的血缘生长秩序,强化伦理的孝悌义务,表达出对社会孝道礼制重构的希冀和愿景。其次,通过阐发“容隐为亲亲之直”,将“亲亲相隐”由维护血缘亲情为... 胡安国《春秋传》对儒家亲亲观念做了深入的论述。首先,他认为“孝悌为亲亲之核”,以自然的血缘生长秩序,强化伦理的孝悌义务,表达出对社会孝道礼制重构的希冀和愿景。其次,通过阐发“容隐为亲亲之直”,将“亲亲相隐”由维护血缘亲情为目的转化为尊君的政治统治工具,以容隐制度化解了情感与法律的冲突。再次,强调“昭穆为亲亲之义”,以义凸显亲亲与尊尊相互依存的并构关系。最后,提出“尊贤为亲亲之本”的人才选拔观念,体现人才对政治治理、社会进步的关键作用。胡安国以亲亲构建的家国治理模式,对宋朝中兴之治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安国《春秋传》 亲亲 尊尊 尊贤
下载PDF
家哲学研究的热点、路径与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陈力士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1期29-35,共7页
近年来,由专著引领、期刊发力,学界掀起一股家哲学研究热潮。家哲学是关于“家”的普遍性研究,探讨了“家是生生不息的存在”、孝的时间意识、“个体”与“亲亲”双重本体、“家天下”等问题。中西对话、古今转换、文明论构是家哲学研... 近年来,由专著引领、期刊发力,学界掀起一股家哲学研究热潮。家哲学是关于“家”的普遍性研究,探讨了“家是生生不息的存在”、孝的时间意识、“个体”与“亲亲”双重本体、“家天下”等问题。中西对话、古今转换、文明论构是家哲学研究的三条路径。家哲学研究将个体安置于“生生”“亲亲”之家,建构“为亲亲”的主体论与“家天下”的世界观,推崇“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温暖世界,呈现其温暖个体、柔化社会、惠及世界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哲学 亲亲 现代性 温暖世界 文明论构
下载PDF
兩漢入繼帝王追尊私親述論
4
作者 黄湛 《岭南学报》 CSSCI 2023年第2期251-273,共23页
兩漢皇帝没有子嗣的情况頻繁發生,皇位繼承人多從宗親藩王中擇選。外藩入繼不僅關係到禮法的依據和施行,還牽動著當朝的政治神經。由於漢初禮法多未定型,有關外藩入繼以及入繼者如何尊封本生父母,没有明確固定的禮法規範。在入繼皇帝的... 兩漢皇帝没有子嗣的情况頻繁發生,皇位繼承人多從宗親藩王中擇選。外藩入繼不僅關係到禮法的依據和施行,還牽動著當朝的政治神經。由於漢初禮法多未定型,有關外藩入繼以及入繼者如何尊封本生父母,没有明確固定的禮法規範。在入繼皇帝的尊親問題上,論者各執一詞,引發數次禮制論爭,甚至造成政治動盪,西漢政權的覆亡亦與此有所關聯;外藩入繼的禮法規範在光武帝劉秀的處理中才形成範式,在東漢後期逐漸定型。本文將就兩漢外藩入繼的情况加以論述,並聯繫政治角力和禮法爭議兩方面,就兩漢歷次外藩入繼事件的前因後果和複雜情况加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藩入繼 追尊私親 繼嗣 親親尊尊
下载PDF
秦琴在不同演奏力度下的声功率级 被引量:1
5
作者 赵越喆 吴硕贤 +2 位作者 邱坚珍 黄虹 吴丽玲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3-116,共4页
介绍在混响室内参照ISO标准和国家标准对秦琴声功率的测量研究工作。采用4通道实时分析技术测量秦琴在演奏单音、音阶和乐曲时的1/3倍频带声压级,通过平均、计算,获得秦琴在不同演奏力度下演奏不同内容时的典型平均声功率级,并建议采用... 介绍在混响室内参照ISO标准和国家标准对秦琴声功率的测量研究工作。采用4通道实时分析技术测量秦琴在演奏单音、音阶和乐曲时的1/3倍频带声压级,通过平均、计算,获得秦琴在不同演奏力度下演奏不同内容时的典型平均声功率级,并建议采用秦琴在f力度下演奏音阶时的平均声功率级作为其声功率级的代表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声功率级 秦琴 声学测试
下载PDF
亲亲与时间——论张祥龙先生的现象学儒学或亲亲现象学 被引量:8
6
作者 朱刚 《哲学分析》 CSSCI 2018年第6期3-29,191,共28页
张祥龙以现象学方法对儒家思想的重新解读已构成当代儒学的一种新形态——现象学儒学。这一现象学儒学的核心是"亲亲现象学",即对于亲子关系的现象学研究。"亲亲现象学"之首要特色是从时间性出发来阐明亲亲之爱的... 张祥龙以现象学方法对儒家思想的重新解读已构成当代儒学的一种新形态——现象学儒学。这一现象学儒学的核心是"亲亲现象学",即对于亲子关系的现象学研究。"亲亲现象学"之首要特色是从时间性出发来阐明亲亲之爱的深层人性根据。时间性的思想是现象学的基本内容之一,而亲子关系或亲亲又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与根本,因此,当张祥龙以现象学的时间性构成思想为视野重新阐发亲亲之爱时,他就从根本上与核心处实现了现象学与儒学的会通。由此,张祥龙的现象学儒学就具有双重的思想史意义:一方面,它为现象学的中国化或汉语现象学的建立开辟了一条可能之路;另一方面,它也为传统儒学的当代转换打开了一种新的可能。但同时,究竟是"亲亲为大"还是"时间为大",也将构成现象学儒学或亲亲现象学内部的可能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亲 亲亲现象学 时间 意义源头
下载PDF
论周礼的制度根基与精神基础 被引量:5
7
作者 陈赟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00-107,共8页
周礼的制度基础在于嫡庶之制,西周几乎所有重要制度例如宗法、丧服、封建、继统法等都以嫡庶之制为基础,或由嫡庶之制而产生。西周王制正是通过嫡庶之制客观地为两千多年的传统中国奠定了最高权力的传承制度。西周王制的精神基础则在亲... 周礼的制度基础在于嫡庶之制,西周几乎所有重要制度例如宗法、丧服、封建、继统法等都以嫡庶之制为基础,或由嫡庶之制而产生。西周王制正是通过嫡庶之制客观地为两千多年的传统中国奠定了最高权力的传承制度。西周王制的精神基础则在亲亲、尊尊,亲亲的原则在于通过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加强宗族集团的内部团结,纳天下于一家;尊尊原则通过突出天子对诸侯、诸侯对大夫、宗子对庶子、贤者对庶人的统领作用而建构差等秩序。亲亲尊尊作为精神原则不是表达于观念世界,而是内寓于礼乐制度与伦理生活中,这正是周礼至文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嫡庶之制 亲亲尊尊 西周王制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钟华 蔡慧颜 《山西中医》 2015年第3期25-27,共3页
目的:观察秦芩消痹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活动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RA活动期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双氯酚酸钠、甲氨喋呤片和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秦芩消痹汤治疗,疗程均... 目的:观察秦芩消痹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活动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RA活动期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双氯酚酸钠、甲氨喋呤片和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秦芩消痹汤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免疫球蛋白(IgA、IgG、IgM)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显效15例,进步21例,有效1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0%;对照组显效5例,进步12例,有效6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秦芩消痹汤配合西药治疗RA活动期不仅疗效显著,而且可以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秦芩消痹汤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亲亲之根”——再谈《论语》中的“父子相隐”
9
作者 李高荣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5期64-68,共5页
世初之初,我国学术界围绕孟子论舜的案例和《论语》"父子相隐"的观念展开了一场激烈争论。争论的焦点是儒家伦理的特殊性与普遍性。实际上,普遍与特殊这种西方式的两分模式并不是解读任何文明、文化、伦理价值的唯一标准,对... 世初之初,我国学术界围绕孟子论舜的案例和《论语》"父子相隐"的观念展开了一场激烈争论。争论的焦点是儒家伦理的特殊性与普遍性。实际上,普遍与特殊这种西方式的两分模式并不是解读任何文明、文化、伦理价值的唯一标准,对孔子思想的真实理解应回到《论语》文本本身。"亲""仁""爱""礼"只有层次上的差别,无根本性质上的对立,"亲亲"是"仁""礼"之根源,血亲是人伦之情的发源地。重视家庭的儒家传统文化,超越一切功利的"亲亲之光"对缓和当今多元主义文化的冲突有着其自身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亲” “父子相隐”
下载PDF
儒家传统“礼制”中的三种等级:以荀子思想为例 被引量:5
10
作者 曹成双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2-118,共7页
与孟子不同,荀子关心的主要是"外王"而非"内圣"。礼制是"外王"主张的核心,由亲亲、尊尊和贤贤三种不同的差序等级形式组成。亲亲和尊尊的差序等级是宗法社会中的现实;在向帝制社会的转变过程中,贤贤的差... 与孟子不同,荀子关心的主要是"外王"而非"内圣"。礼制是"外王"主张的核心,由亲亲、尊尊和贤贤三种不同的差序等级形式组成。亲亲和尊尊的差序等级是宗法社会中的现实;在向帝制社会的转变过程中,贤贤的差序等级越来越重要。在三种差序等级中,尊尊最为重要,而亲亲和贤贤则为尊尊提供了合理性基础。荀子中的理想社会并不是以平等为基础的社会,而是以差序格局为基础的"治辩之极"(人性的自由发展)且"治平"(社会角色的充分发挥)的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学 政治儒学 荀子 礼制 亲亲 尊尊 贤贤
下载PDF
尊尊之义:从丧服制度看中国传统政治伦理的情感原则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松涛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9-106,共28页
本文通过追溯当下政府行为特点背后的思想渊源,展开对中国传统政治秩序内在精神的理论探索。研究发现,中国传统政治秩序的构建在起源处就与基于家户财产的家父长制支配不同,强调基于人性中的尊尊之义来构建从父到君的政治伦理。以君臣... 本文通过追溯当下政府行为特点背后的思想渊源,展开对中国传统政治秩序内在精神的理论探索。研究发现,中国传统政治秩序的构建在起源处就与基于家户财产的家父长制支配不同,强调基于人性中的尊尊之义来构建从父到君的政治伦理。以君臣上下为主的传统政治秩序的内在精神主要是尊尊之义与道义原则,这两个维度以人的仁义之性为基础,调整着政治秩序中君臣关系的具体样态,并以礼制的形式塑造出一套关系伦理,型塑着中国人的心智结构。这一关系伦理虽然在历史与现实中难以完全实现,但仍然对政治秩序有着根本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行为 君臣伦理 亲亲 尊尊 仁义
下载PDF
差序格局的拓展性理解:从丧服制度看中国人社会行动的基本特征 被引量:3
12
作者 焦长权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9-30,共12页
差序格局在“推己及人”的过程中具有明显的结构性特征,某些圈层更加硬和实,另一些圈层则更加软和虚,体现在丧服制度中就是期服、大功服和缌麻服这几个“节级”的特殊性。同时,差序格局中的各圈层也不完全处于同一平面,某些圈层“悬浮... 差序格局在“推己及人”的过程中具有明显的结构性特征,某些圈层更加硬和实,另一些圈层则更加软和虚,体现在丧服制度中就是期服、大功服和缌麻服这几个“节级”的特殊性。同时,差序格局中的各圈层也不完全处于同一平面,某些圈层“悬浮”于己身所在圈层之上,某些圈层则下沉到这一平面之下。差序格局具有“尊尊”维度,是一种立体性的差序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序格局 亲亲 尊尊 丧服制度
下载PDF
原时间、亲亲与权力传承——回应朱刚和黄启祥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祥龙 《哲学分析》 CSSCI 2018年第6期43-51,191,192,共11页
现象学时间视野有助于理解儒家的亲亲仁道,却不一定会陷入以时间性来替换亲亲源头的危险,因为这种时间视野比胡塞尔、海德格尔甚至列维那斯的时间观都更彻底地摆脱了个体主义的干扰。而且,这种三时相互补对生的时间观在《周易》的阴阳... 现象学时间视野有助于理解儒家的亲亲仁道,却不一定会陷入以时间性来替换亲亲源头的危险,因为这种时间视野比胡塞尔、海德格尔甚至列维那斯的时间观都更彻底地摆脱了个体主义的干扰。而且,这种三时相互补对生的时间观在《周易》的阴阳时间中,获得了更有质感的家庭化的特征,以至于时间与亲亲相互贯通了起来。权力现象学可以解释秦国及秦朝的权力传承现象;儒家驯服权力的方法有阳与阴的两面;权力现象学看到现代民主制的优劣之处;儒家也能够找到吸取教训来改进自身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时不二 民主制的优劣 家基选举制
下载PDF
亲和·亲证·亲在——重庆市珊瑚实验小学课程开发行动探索 被引量:2
14
作者 谭劲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1-67,共7页
亲亲课程以"善于学习、趣于生活、敢于创造、亲于做人"为课程目标;构建了以学生成长为圆心,以国家课程、体验拓展课程、特长彰显课程为课程圈的"三级同心圆"课程结构;规制了"国家课程校本化"与"校... 亲亲课程以"善于学习、趣于生活、敢于创造、亲于做人"为课程目标;构建了以学生成长为圆心,以国家课程、体验拓展课程、特长彰显课程为课程圈的"三级同心圆"课程结构;规制了"国家课程校本化"与"校本课程个性化"的课程开发具体运作机制;践行了国家课程、经验拓展课程和特长彰显课程的运作模式;设计了囊括学生学习、教师教学以及课程设计三维要素的课程评价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亲课程 课程开发 国家课程 校本课程
下载PDF
论孟子的“君子三乐”
15
作者 张晗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48-51,共4页
文章着重梳理了"君子三乐"的基本含义,即"亲亲""敬长"之乐,修养身心之乐以及教养传道之乐,主要分析此三乐的具体内涵以及所反映出来的孟子本人的思想。并对"君子三乐"所涉及的关系进行讨论,包... 文章着重梳理了"君子三乐"的基本含义,即"亲亲""敬长"之乐,修养身心之乐以及教养传道之乐,主要分析此三乐的具体内涵以及所反映出来的孟子本人的思想。并对"君子三乐"所涉及的关系进行讨论,包括"君子三乐"之间的内在关系,个人与家庭与社会的关系,道德修养与践形的关系以及修养身心与王天下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亲” “敬长” 身心修养 教养传道
下载PDF
论孔子“尊尊”“亲亲”与“举贤”间的非矛盾性
16
作者 关大利 《西安航空学院学报》 2020年第6期7-11,共5页
目前学界就"孔子‘尊尊’‘亲亲’与‘举贤’思想间是否矛盾"这一问题,尚有分歧。对此,从思想与社会两个维度展开分析,认为孔子这两种主张之间并不矛盾,而是互补为用、兼容一致的关系。
关键词 孔子 “尊尊” “亲亲” 举贤 崇贤
下载PDF
儒学的现象学转向与现象学儒学——以张祥龙对亲亲的现象学阐释为例
17
作者 朱刚 《国际儒学(中英文)》 CSSCI 2024年第3期29-40,192,193,共14页
儒学与现象学在张祥龙那里的相遇是儒学在当下藉以别开生面、重焕生机的一个重要契机:它推动了或正在推动儒家哲学进入一种现象学的转向,从而使一种新的儒学形态——现象学儒学——得以可能。张祥龙之所以能开启儒学的现象学转向、创建... 儒学与现象学在张祥龙那里的相遇是儒学在当下藉以别开生面、重焕生机的一个重要契机:它推动了或正在推动儒家哲学进入一种现象学的转向,从而使一种新的儒学形态——现象学儒学——得以可能。张祥龙之所以能开启儒学的现象学转向、创建一种现象学的儒学,首先要归功于他会通经典现象学家的现象学思想而熔铸锻造出的以时间为本原的境域—发生现象学及其“热思”方法。凭借这种现象学及其热思方法,张祥龙对儒家以孝慈为核心的亲亲做了现象学的阐释,将其理解为一种原初的时间性,使其从传统的自然本能说和后天规范说两种解释框架中解放出来,并进而将其阐发为原初的意义生发机制。张祥龙从其以时间为本原的境域—发生现象学出发对亲亲的这种现象学阐发,是其现象学儒学的一个基本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 亲亲 现象学儒学 热思 张祥龙
原文传递
家国同构的内在矛盾与家庭伦理危机
18
作者 赵法生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8-57,共10页
近代家庭革命思想之渊源,不仅在于西方思想之传入与影响,也与传统家国同构模式有关。传统家国模式内含尊尊与亲亲两大原则的矛盾,因汉以后儒家三纲的形成而强化,这使儒家原本双向的家庭伦理义务趋于单向化与僵化,导致了对于基本人性与... 近代家庭革命思想之渊源,不仅在于西方思想之传入与影响,也与传统家国同构模式有关。传统家国模式内含尊尊与亲亲两大原则的矛盾,因汉以后儒家三纲的形成而强化,这使儒家原本双向的家庭伦理义务趋于单向化与僵化,导致了对于基本人性与家庭亲情的压抑与扭曲。近代传入的自由平等思潮以及后来的功利主义思潮,本来主要适用于“门外之治”的公共领域,却脱离了社会政治层面而被错置于家庭层面,从而消解了家庭伦理的灵魂即亲情至上,导致了家之精神的解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国同构 尊尊亲亲 三纲 个体自由 亲情至上
下载PDF
亲亲:在同一与他者之间 被引量:5
19
作者 孙向晨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9-31,共13页
与西方哲学传统以及犹太思想背景不同,汉语思想传统揭示了人类生存论结构的另一些面向。西方哲学基于自身的语言与思想传统,建构了一种从存在论到自我主体论的思想路径;列维纳斯对此进行了尖锐的批判,认为在这种“同一”与“总体”哲学... 与西方哲学传统以及犹太思想背景不同,汉语思想传统揭示了人类生存论结构的另一些面向。西方哲学基于自身的语言与思想传统,建构了一种从存在论到自我主体论的思想路径;列维纳斯对此进行了尖锐的批判,认为在这种“同一”与“总体”哲学的背后,隐含着霸权与暴力,并提出了他的超越存在论与为他者的主体论。但列维纳斯的立论对于非西方传统的文明来说,依然有着某种陌生性与神圣性的隔阂。汉语世界基于自身的传统揭示了不同于存在论的生生论,并以一种不同于Eros和Agape的方式提出了亲亲论,一种为亲亲的主体论。在这一生存论的路径中,以“亲亲”为起点,并以“道不远人”的方式建构了一个人生在世的“温暖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在 主体 超越 他者 生生 亲亲 家园-世界
原文传递
线性思维、化约主义与高台“说教”——评梁涛等学者对“亲亲相隐”及相关文本的误读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志强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8-66,共9页
梁涛等学者按自己主观需要,运用有学术争议的出土资料,构造自己想象的"学理",错误地解读了"亲亲相隐"等案例。该研究思路存在以下误区:第一,以线性思维解读儒家经典,形成早期儒家思想是从简单原始的"情"... 梁涛等学者按自己主观需要,运用有学术争议的出土资料,构造自己想象的"学理",错误地解读了"亲亲相隐"等案例。该研究思路存在以下误区:第一,以线性思维解读儒家经典,形成早期儒家思想是从简单原始的"情"逐渐发展为抽象僵硬的"理"之机械的线性过程;第二,以化约主义的方法解读儒家经典,将当代社会中腐败等复杂问题,简单化约为儒家思想与现代化的问题;第三,把情理绝对地对立起来,把人情都讲成私情,再以空洞的"普遍正义"的"理"作为立足点,将自己作为"人子"之天然存在的主体身份拱手让渡,抽离于活生生的生活世界之外。儒家伦理与其中有关"亲亲相隐"的论说,其实都是极为复杂的问题。复杂性的问题不能简单处理,在理解上应避免直线式思考与非此即彼的方式。以终极信仰与道德的普遍性为背景的儒家的角色伦理、处境伦理的体验方式,饱含着具体理性,以简单抽象的方式去对待,在理解上或不能相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亲亲相隐 线性思维 化约主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