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0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IBI指数的修河中下游水生态健康评价
1
作者 廖延科 张萌 +4 位作者 冯兵 张成 夏威 刘足根 田翠翠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4-115,共12页
修河流域为鄱阳湖流域五大支流之一,为掌握该流域水生态健康现状,该研究以2021年丰水期(8月)和枯水期(12月)14个样点的浮游植物类群和水体理化指标调查数据为基础,构建了浮游植物生物完整性指数(P-IBI)评价体系,系统评价了修河中下游水... 修河流域为鄱阳湖流域五大支流之一,为掌握该流域水生态健康现状,该研究以2021年丰水期(8月)和枯水期(12月)14个样点的浮游植物类群和水体理化指标调查数据为基础,构建了浮游植物生物完整性指数(P-IBI)评价体系,系统评价了修河中下游水生态健康状况。调查结果表明,修河中下游共记录到浮游植物6门44属66种,其中丰水期、枯水期分别发现优势种17和5种;经分布范围检验、判别能力分析以及矩阵Pearson相关性分析筛选出6个核心评价指标,即硅藻属百分比、硅藻门细胞密度百分比、绿藻门细胞密度百分比、Shannon-Wiener指数、绿藻门细胞生物量以及硅藻门细胞生物量百分比;通过比值法统一量纲赋分并划分出4个健康评价等级,结果显示修河中下游水域整体处于“亚健康”,其中处于“健康”、“亚健康”、“一般”和“差”的点位占比分别为28.57%、21.43%、21.43%和28.57%;冗余分析表明,修河中下游水生态健康的主要环境驱动因子为透明度、水温和溶解氧。该研究可为鄱阳湖子流域水生态健康管理和水生态修复提供参考与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修河流域 浮游植物生物完整性指数 水生态健康评价 南方丰水型流域
原文传递
基于B-IBI指数的秦皇岛市水体健康评价
2
作者 陆秋霖 朱晓铁 +2 位作者 李富强 唐希望 刘学正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80-86,共7页
为更准确了解秦皇岛市河流水体健康状况,对石河、新河、戴河、东沙河、饮马河、青龙河、西洋河等7条河流的15个断面的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进行了采样调查。采用底栖生物完整性指数(B-IBI)对结果进行评价。此次调查共鉴定出大型底栖无脊... 为更准确了解秦皇岛市河流水体健康状况,对石河、新河、戴河、东沙河、饮马河、青龙河、西洋河等7条河流的15个断面的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进行了采样调查。采用底栖生物完整性指数(B-IBI)对结果进行评价。此次调查共鉴定出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41种,归属于4门7纲28科。优势种为萝卜螺属一种、摇蚊属一种和大粗腹摇蚊属一种。从分类单元数、群落结构组成、耐污能力、生活型和功能摄食类群5个类别选取18个参数,筛选出总分类单元数、大型无脊椎动物敏感类群评价指数(BMWP指数)和刮食者个体数百分比作为构建B-IBI指数的核心参数。B-IBI评价结果表明:西洋河和新河河流生态健康状态为非常健康;东沙河、饮马河、青龙河、戴河、石河河流生态健康状态为一般,没有出现健康状态为差或极差的河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 B-ibi指数 秦皇岛市 河流健康评价
下载PDF
IBIS-ArcSAR雷达系统在露天矿边坡稳定性监测中的应用与研究
3
作者 万宝全 《建筑施工》 2024年第7期1057-1060,共4页
为研究IBIS-ArcSAR露天边坡监测系统的边坡监测预警效果,通过在厄立特里亚科卡金矿边坡监测的实际应用,结合实际滑坡案例对监测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IBIS-ArcSAR雷达具备对露天边坡实时监测的能力,在临滑预报方面可靠有效;通过提前... 为研究IBIS-ArcSAR露天边坡监测系统的边坡监测预警效果,通过在厄立特里亚科卡金矿边坡监测的实际应用,结合实际滑坡案例对监测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IBIS-ArcSAR雷达具备对露天边坡实时监测的能力,在临滑预报方面可靠有效;通过提前对滑坡区域的位置、位移、速度、时间等滑坡信息做出及时预警,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滑坡灾害对矿区的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biS-ArcSAR雷达 监测预警 检测效果 实时监测
下载PDF
串行链路IBIS-AMI模型信号完整性分析及优化
4
作者 杨云普 王青 曾燕萍 《无线电工程》 2024年第4期882-891,共10页
为解决高速串行链路通信时由于均衡器未精细配置导致的信号完整性问题,通过研究IBIS-AMI模型均衡结构对信号完整性的影响,使用田口试验法建立仿真试验,实现各均衡参数优化,解决了均衡器参数需要精细配置的问题。建立并分析一阶线性模型... 为解决高速串行链路通信时由于均衡器未精细配置导致的信号完整性问题,通过研究IBIS-AMI模型均衡结构对信号完整性的影响,使用田口试验法建立仿真试验,实现各均衡参数优化,解决了均衡器参数需要精细配置的问题。建立并分析一阶线性模型,对最佳参数组合下的眼图做出预测,并将仿真值与预测值进行对比,验证了最佳参数组合的准确性。在最佳均衡参数下,发射端与接收端得到的预测值和仿真值最大偏差不超过6%,证明了该最佳参数组合是准确的。眼图扩张程度提升了25%,信号质量明显变好,为系统驱动程序设置与信号完整性研究提供了较好的指导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完整性 ibiS-AMI 田口试验 高速串行链路 眼图
下载PDF
基于IBIS模型的FPGA总剂量效应建模方法
5
作者 张晓鹏 刘锦辉 +3 位作者 梁博 谭雯丹 张馨丹 刘刚 《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 2023年第7期44-48,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输入/输出缓冲区信息规范的FPGA的TID效应建模方法。将FPGA电路结构划分为3部分:输入缓冲区、输出缓冲区、逻辑功能区。缓冲区模型基于IBIS模型使用VHDLAMS建立,功能区模型基于特定需求采用VHDL建立。针对基于IBIS模型的... 提出了一种基于输入/输出缓冲区信息规范的FPGA的TID效应建模方法。将FPGA电路结构划分为3部分:输入缓冲区、输出缓冲区、逻辑功能区。缓冲区模型基于IBIS模型使用VHDLAMS建立,功能区模型基于特定需求采用VHDL建立。针对基于IBIS模型的建模需要,测量了FPGA在0 krad(Si)、820 krad(Si)和2.52 Mrad(Si)的IBIS模型和端口电平数据。通过对比仿真结果和试验结果,验证了所建模型能够反映FPGA受TID效应影响后的电平转换时间变长现象,结果误差在30%以内。所提建模方法为评估数字器件的TID效应提供了模型支撑,对数字系统抗辐射加固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PGA 总剂量效应 ibiS模型 混合信号模型 电平转换时间
下载PDF
基于B-IBI的长江源生态健康评价 被引量:2
6
作者 简文杰 张斌兴 +2 位作者 罗洪波 万雷 马祥元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1-35,共5页
基于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B-IBI)对长江源各个河段进行生态健康评价分析,可为长江源河流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根据2022年8月(丰水期)和10月(枯水期)对长江正源沱沱河和长江南源当曲7个典型断面的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调查监测的结果,经判别... 基于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B-IBI)对长江源各个河段进行生态健康评价分析,可为长江源河流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根据2022年8月(丰水期)和10月(枯水期)对长江正源沱沱河和长江南源当曲7个典型断面的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调查监测的结果,经判别能力分析和冗余度分析,选取了总分类单元数、摇蚊个体数百分比、优势类群个体数百分比和粘附者个体数百分比4个参数计算了B-IBI。基于该指数,构建了长江源生态健康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标准,并对其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长江源总体处于健康状态,局部评分较低,尤其是波陇曲汇入口至唐古拉山镇河段受损较为严重。初步推断该段经过人口较为密集区域,污染物负荷较大导致。建议对受损河段重点关注,并有针对性地开展生态修复整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健康评价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 B-ibi 生态健康度 长江源
下载PDF
IBIS-S干涉雷达技术在特大跨径桥梁动态形变规律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国卿 王兵 +3 位作者 刘志勇 刘胜震 陈景涛 张国建 《北京测绘》 2023年第12期1585-1589,共5页
特大跨径桥梁的建设技术趋于成熟,但是对于特大跨径桥梁的变形规律却有待研究。本文利用干涉测量雷达技术对特大跨径桥梁进行监测,并分析其变形规律。实验以济南黄河凤凰大桥为例,在大桥南岸架设仪器呈水平5°的夹角,并采用20 Hz采... 特大跨径桥梁的建设技术趋于成熟,但是对于特大跨径桥梁的变形规律却有待研究。本文利用干涉测量雷达技术对特大跨径桥梁进行监测,并分析其变形规律。实验以济南黄河凤凰大桥为例,在大桥南岸架设仪器呈水平5°的夹角,并采用20 Hz采样频率对桥梁的挠度进行监测。实验结果表明:最大形变在监测点位500 m处(跨中),竖向挠度达到了218.67 mm,并呈现出主跨中心形变较大,塔桥位置形变较小的特性,为以后特大跨径桥梁监测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干涉测量 安全监测 特大跨径桥梁 挠度变形 动态监测
下载PDF
基于B-IBI的宁夏清水河健康评估
8
作者 刘慧颖 宋刚福 +3 位作者 王化儒 李明月 李丹 吕彬彬 《环境保护科学》 CAS 2023年第2期137-144,共8页
为明确清水河健康状况和生态环境状况,探究适用于干旱半干旱区河流B-IBI体系,基于宁夏清水河10个采样点的大型底栖动物调查结果,构建了大型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B-IBI)评估清水河的河流健康状况,并结合水环境因子分析了清水河底栖动物完... 为明确清水河健康状况和生态环境状况,探究适用于干旱半干旱区河流B-IBI体系,基于宁夏清水河10个采样点的大型底栖动物调查结果,构建了大型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B-IBI)评估清水河的河流健康状况,并结合水环境因子分析了清水河底栖动物完整性现状的影响要素。结果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42种属,隶属于3门4纲11目32科,以横纹划蝽为优势种。经过参数筛选,选取了对水环境变化较为敏感的4个参数-总分类单元数、半翅目分类单元数、最优类群个体数百分比和刮食者个体数百分比作为核心参数,评价清水河河流健康状况。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氟化物浓度是影响底栖动物B-IBI的主要环境因子。建议维持清水河健康的主要任务是降低河流氟化物浓度,并进行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加快生态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B-ibi) 清水河 宁夏 干旱半干旱区河流 氟化物
下载PDF
西北江下游河流底栖动物群落健康评价
9
作者 肖许沐 马卓荦 +1 位作者 蒋任飞 王赛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0-35,共6页
2020年12月在西北江下游河流设置11个采样点,调查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应用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B-IBI)评价河流健康状况,并分析B-IBI值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参照点位的B-IBI值在0.59~4.00之间,处于中等—优状态;受损点位的B-IBI值在... 2020年12月在西北江下游河流设置11个采样点,调查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应用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B-IBI)评价河流健康状况,并分析B-IBI值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参照点位的B-IBI值在0.59~4.00之间,处于中等—优状态;受损点位的B-IBI值在0~0.82之间,处于很差—良好状态,其中较差和很差状态占比为87.5%。氨氮浓度与B-IBI值呈现极显著的负相关性,降低水污染负荷是促进底栖动物群落恢复健康的有效途径。在水质已经实现好转的基础上,可通过营造河底卵石生境来促进底栖动物群落恢复,同时也应加强河岸带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B-ibi) 河流健康评价 西北江下游
下载PDF
论江苏盐城滨海湿地再引入朱鹮的重要性
10
作者 王凯红 陈浩 +2 位作者 陈卫华 李洪磊 蔡新杰 《林业科技情报》 2024年第2期241-243,共3页
朱鹮(Nipponia nippon)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世界濒危鸟类,我国是世界上唯一有野生朱鹮分布的国家。朱鹮曾分布于我国东部沿海,在华东、东南沿海和台湾地区等地越冬,具有迁徙习性和在沿海滩涂觅食的能力。由于环境恶化、栖息地丧失和天... 朱鹮(Nipponia nippon)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世界濒危鸟类,我国是世界上唯一有野生朱鹮分布的国家。朱鹮曾分布于我国东部沿海,在华东、东南沿海和台湾地区等地越冬,具有迁徙习性和在沿海滩涂觅食的能力。由于环境恶化、栖息地丧失和天敌等因素的影响,朱鹮迁徙种群已经灭绝,仅剩陕西省洋县7只野生不迁徙种群。经过40年的保护,近年来朱鹮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工作成效突出,堪称世界拯救濒危物种的一个成功典范。然而现存朱鹮种群分布面积狭小、遗传多样性低、缺失迁徙能力,难以应对恶劣环境和传染病威胁。朱鹮再引入我国东部沿海滩涂生境,是重建朱鹮迁徙种群、提高朱鹮应对多变环境能力的一次勇敢尝试。该文旨在介绍朱鹮的历史发展、保护现状和讨论再引入滨海湿地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鹮 再引入 滨海湿地 迁徙
下载PDF
太湖底栖动物时空分布特征及基于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的水生态健康评价 被引量:2
11
作者 陶艳茹 董稳静 +3 位作者 罗明科 李则婵 庞燕 许秋瑾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52-763,共12页
太湖地处长江三角洲核心区域,面对经济发展,其富营养化威胁到水生态健康.为摸清太湖底栖动物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水生态健康状况,于2023年枯水期(2月)、平水期(5月)、丰水期(8月),在太湖北部、西部、南部、东部和中部湖区的16个采样点进行... 太湖地处长江三角洲核心区域,面对经济发展,其富营养化威胁到水生态健康.为摸清太湖底栖动物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水生态健康状况,于2023年枯水期(2月)、平水期(5月)、丰水期(8月),在太湖北部、西部、南部、东部和中部湖区的16个采样点进行水样、底泥及底栖动物的分析鉴定.太湖共采集到1116个底栖动物,包含3门7纲15目18科38种.结果表明:太湖东部湖区底栖动物多样性较好,Shannon-Wiener指数平均值(4.86)和丰富度指数平均值(6.82)明显高于其他湖区,软体动物最多,节肢动物最少;北部湖区的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teri)、寡鳃齿吻沙蚕(Nephtys oligobranchia)以及摇蚊科等耐污物种个数显著高于其他湖区,摇蚊类的数量受水期变化的波动较大.太湖丰水期常见种最多,摇蚊类种类和数量明显降低,生物多样性较低.在构建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B-IBI)体系过程中,选出均匀度指数、丰富度指数、腹足纲相对丰度、耐污类群百分比、生物指数(BI)和粘附者相对丰度6个核心指标,采用三分法对太湖水生态健康结果进行评估.B-IBI值显示,太湖北部湖区的水生态状况相对较差(B-IBI平均值为18),东部湖区水生态较健康(B-IBI平均值为25);平水期的生态状况最好,枯水期次之,丰水期最差,三个时期健康点位占比分别为43.75%、62.50%和25.00%.冗余分析显示,水体和底泥中的氮、磷以及Chl-a是影响B-IBI值的关键因子.研究显示,太湖底栖动物群落和水生态健康状况在东部湖区明显优于其他湖区,西部湖区的水生态健康状况在枯水期和丰水期明显下降,对特定湖区在特定水期加强保护对太湖湖泊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 底栖动物 时空分布 B-ibi 健康评价
下载PDF
基于空间分析的洋县朱鹮栖息地有机农业生态效应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苏凯文 任婕 +1 位作者 侯一蕾 温亚利 《自然保护地》 CSCD 2024年第2期108-123,共16页
【目的】有机农业的发展为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提供了可能性,本研究力图从区域视角对朱鹮栖息地的有机农业生态效应进行科学评估。【方法】本研究以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空间分析为手段,采用土地利用变化... 【目的】有机农业的发展为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提供了可能性,本研究力图从区域视角对朱鹮栖息地的有机农业生态效应进行科学评估。【方法】本研究以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空间分析为手段,采用土地利用变化分析、生境质量分析和生态敏感性分析3种方法,结合空间可视化分析手段,全面探究朱鹮栖息地以有机农业为主导产业的发展策略是否有益于当地的生态环境。【结果】结果表明,经过多年的生态保护和有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当地适宜朱鹮繁衍和觅食的土地利用类型林地、水田和水域面积都得到扩大,从2000—2020年的20年间共计扩大21.56 km^(2),截至2020年已共计占据了全县国土面积的79.71%。这是当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成效的证明,也为有机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经过10余年的有机农业发展,农业活动并未对生境造成影响,区域生境质量仍处于较高水平,整体生境质量指数达0.768,能够为朱鹮繁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足够的资源和空间。而在面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生态环境问题上,朱鹮栖息地表现出一定的抗逆力,整体生态敏感性为中等偏低程度,中等敏感性面积最大;尤其在有机农业的主产区,表现出生境质量高,生态敏感性低的可喜表现。【结论】研究证实了有机农业对生态环境具有积极作用,保证了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保障了生境质量,确保了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使得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成为可能,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之间的循环路径得到打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农业 朱鹮栖息地 土地利用 生境质量 生态敏感性
下载PDF
应用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B-IBI评价溪流健康 被引量:202
13
作者 王备新 杨莲芳 +1 位作者 胡本进 单林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481-1490,共10页
B-IBI指数是溪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常用指标之一。据安徽黄山地区溪流的33个底栖动物样点数据(11个参照点,22个受损点),对21个生物参数进行分布范围、Pearson相关性和判别能力分析,确定B-IBI指数由总分类单元数、EPT分类单元数、前3位优... B-IBI指数是溪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常用指标之一。据安徽黄山地区溪流的33个底栖动物样点数据(11个参照点,22个受损点),对21个生物参数进行分布范围、Pearson相关性和判别能力分析,确定B-IBI指数由总分类单元数、EPT分类单元数、前3位优势分类单元%、粘附者%、敏感类群%和BI指数构成。分别用3分制、4分制和比值法统一各参数量纲,B-IBI指数值即为累加各构成指数的分值或比值。B-IBI箱线图分析表明,上述3种方法计算出的B-IBI值有较高判别能力(IQ=3),能很好地判别参照水体和受损水体,且3者之间具高相关性(r>0.90)。分别依据参照样点和所有样点B-IBI值建立健康评价标准,比较3分制、4分制和比值法对评价结果的准确性,表明用比值法统一各参数量纲并依据所有样点的B-IBI值建立的健康评价标准的准确性优于3分制和4分制法。建立了适合祁门县溪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B-IBI标准B-IBI>3.59健康,2.7~3.59亚健康,1.8~2.69一般,0.9~1.79差,B-IBI<0.9极差。祁门县21个样点的水体,14个健康,6个亚健康,1个一般。B-IBI与电导率(r=-0.62,p<0.01)和生境质量(r=0.65,p<0.01)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bi指数 健康评价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 溪流
下载PDF
基于IBIS模型的1960-2006年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格局研究 被引量:33
14
作者 杨延征 马元丹 +3 位作者 江洪 朱求安 刘金勋 彭长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3911-3922,共12页
定量评估区域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是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科学研究的重要科学问题之一。利用集成生物圈模型(IBIS)对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历史时期(1960—2006年)气候及CO2浓度变化条件下碳收支时空变异特征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 定量评估区域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是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科学研究的重要科学问题之一。利用集成生物圈模型(IBIS)对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历史时期(1960—2006年)气候及CO2浓度变化条件下碳收支时空变异特征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1960—2006年间,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NPP)总量水平约为2.46 Gt C/a,总体呈上升趋势,在东南及西南地区最高,其次是长白山及大小兴安岭地区,西北内陆地区的净初级生产力水平最低;1960—2006年间,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总量水平约为0.11 Gt C/a,总体呈上升趋势,绝大部分区域表现为碳汇效应,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东南地区及西南部分地区碳汇效应较强,西北内陆区表现出弱碳源效应,温带湿润区、高原温带区和高原寒带区碳汇效应呈显著上升趋势;中国11个气候区,NPP与降水均为正相关,除了中温带湿润区、寒温带湿润区、高原温带和高原寒带外,降水是限制植被生长的主要因子。除了高原寒带外,NEP同样表现出与降水的更强相关性,与气温的相关性较弱。经验证,IBIS模型对于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的模拟结果合理,可以为科学预测生态系统的固碳潜力和制定区域碳管理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生态系统 碳收支 NPP NEP ibiS模型 中国
下载PDF
基于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B-IBI的淮河流域水系生态健康评价 被引量:27
15
作者 张颖 胡金 +4 位作者 万云 刘其根 查玉婷 孙月娟 胡忠军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00-305,共6页
依据2010年7—8月淮河流域的43个底栖动物样点数据(7个参照点和36个受损点)数据,对17个候选生物学指数值的分布范围、相关关系和判别能力进行分析,从中筛选出总分类单元数、EPT分类单元数、敏感类群比例和生物指数构成淮河流域的(B... 依据2010年7—8月淮河流域的43个底栖动物样点数据(7个参照点和36个受损点)数据,对17个候选生物学指数值的分布范围、相关关系和判别能力进行分析,从中筛选出总分类单元数、EPT分类单元数、敏感类群比例和生物指数构成淮河流域的(B-IBI)指标体系。分别用3分制、4分制以及比值法统一各参数量纲,B-IBI指数值即为各构成指数分值的加和。箱线图法分析表明,上述3种方法计算出的B-IBI值均具有较高的判别能力(QI=3),且三者之间具有高相关性(r〉0.90)。分别依据参照点B-IBI值分布的25%分位数和所有样点B-IBI值分布的95%分位数法建立健康评价标准,并比较3种方法的评价结果准确性,结果表明采用3分制和4分制法统一各参数量纲并依据所有样点的B-IBI值建立的健康评价标准优于比值法。选取较常用的3分制法建立了适合淮河流域生态系统的健康评价标准:B-IBI值〉19.2,健康;〉14.4~19.2,亚健康;>9.6~14.4,一般;>4.8~9.6,差;≤4.8,极差。评价结果表明,淮河流域43个样点中,6个处于健康状态,5个处于亚健康状态,其余样点均处于不健康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bi 健康评价 底栖动物 淮河流域
下载PDF
基于微生物生物完整性指数的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以青岛市张村河为例
16
作者 王淑雯 林家枫 +2 位作者 宋沼潞 李先国 张大海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354-6363,共10页
为评估真菌群落生物指标对河流生态状况评价的贡献,以张村河为研究对象,利用丰水期(2020年9月)和枯水期(2022年3月)的沉积物样品中真菌群落的高通量测序信息,建立了丰水期和枯水期两个时期的微生物生物完整性指数方法(M-IBI)框架.通过... 为评估真菌群落生物指标对河流生态状况评价的贡献,以张村河为研究对象,利用丰水期(2020年9月)和枯水期(2022年3月)的沉积物样品中真菌群落的高通量测序信息,建立了丰水期和枯水期两个时期的微生物生物完整性指数方法(M-IBI)框架.通过分布范围、判别能力和相关性分析,确定了涵盖不同度量类型的核心评价指标.结果表明,丰水期的核心指标主要包括Agaricomycetes相对丰度、Ascomycota和Basidiomycota相对丰度之和、与COD负相关菌种相对丰度和动物病原菌相对丰度.枯水期的核心指标主要包括Hypocreales相对丰度、Tremellales相对丰度、Ascomycota和Basidiomycota相对丰度之比,以及与电导率和pH值负相关菌种相对丰度.在此基础上,计算得到了基于真菌群落的生物完整性指数(M-IBI).M-IBI能够有效区分参考点和受损点,与水质状况呈显著相关.基于真菌群落的M-IBI是较为可靠且具有广泛应用潜力的河流生态状况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群落 生物完整性指数(ibi) 河流 健康评价 微生物生物完整性指数(M-ibi)
下载PDF
基于B-IBI指数的温榆河生态健康评价 被引量:33
17
作者 杨柳 李泳慧 +2 位作者 王俊才 杨玉格 丁振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313-3322,共10页
基于温榆河底栖动物和水质采样数据,采用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B-IBI)方法,进行温榆河生态健康评价,并探求河流水质与B-IBI指数的相关性。通过分布范围、判别能力以及相关性分析等,确定研究区B-IBI指标体系,包括总分类单元数、总生物量、... 基于温榆河底栖动物和水质采样数据,采用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B-IBI)方法,进行温榆河生态健康评价,并探求河流水质与B-IBI指数的相关性。通过分布范围、判别能力以及相关性分析等,确定研究区B-IBI指标体系,包括总分类单元数、总生物量、优势分类单元个体相对丰度、敏感类群分类单元数、生物指数和粘附者个体丰度6个指标。根据参照点25%分位数确定温榆河底栖动物完整性评价标准,即B-IBI>1.821为健康,1.366—1.821为亚健康,0.910—1.366为一般,0.455—0.910为较差,0—0.455为极差。结果表明,温榆河27.3%河段处于健康状态,9.1%河段处于亚健康状态,13.6%河段处于一般状态,50%河段处于较差和极差状态。河流水质与B-IBI指数的相关系数为-0.549,表明生物指标作为水体评价的补充指标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底栖动物 河流生态健康 B-ibi指数 水质
下载PDF
应用F-IBI对太子河流域水生态健康评价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1
18
作者 宋智刚 王伟 +4 位作者 姜志强 殷旭旺 谭淑荣 张远 孟伟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80-487,共8页
采用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F-IBI)评估了中国东北太子河流域的环境质量。于2009年5月在太子河流域61个点位(参考点26个,受损点35个)对鱼类进行抽样采集,捕获到鱼类34种,分属9科,共计2 247尾。采用23个生物参数进行干扰反应、相关性和生物... 采用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F-IBI)评估了中国东北太子河流域的环境质量。于2009年5月在太子河流域61个点位(参考点26个,受损点35个)对鱼类进行抽样采集,捕获到鱼类34种,分属9科,共计2 247尾。采用23个生物参数进行干扰反应、相关性和生物参数判别能力的分析,最终确定了鱼类总分类单元数、总渔获量、雅罗鱼亚科种类百分比、耐污物种百分比、广布种百分比等5个指标,用于构建F-IBI。利用三分法统一各个参数量纲,将各个指数加和得到IBI值,IBI分数为5~25(IBI=25~22为健康,IBI=21~18为亚健康,IBI=17~14为一般,IBI=13~10为较差,IBI=9~5为极差)。研究结果显示,19个样点为健康,11个样点为亚健康,12个样点一般,11个样点较差,8个样点极差,而且IBI与栖息地生境质量显著相关(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子河流域 鱼类组成 ibi 生物完整性 健康评价
下载PDF
适应白洋淀湿地健康评价的IBI方法 被引量:17
19
作者 陈展 林波 +1 位作者 尚鹤 李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6619-6627,共9页
IBI指数法是美国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常用方法之一,在国内应用较少,目前为止只有少数学者尝试了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B-IBI)和鱼类完整性指数进行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试图建立适合白洋淀地区的生物完整性指数湿地健康状况评价的方... IBI指数法是美国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常用方法之一,在国内应用较少,目前为止只有少数学者尝试了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B-IBI)和鱼类完整性指数进行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试图建立适合白洋淀地区的生物完整性指数湿地健康状况评价的方法。在白洋淀的23个淀区进行土壤、水体、植物的实地调查与采样分析。根据已有研究所选择的植物属性,选择了30个植物属性作为备选参数。通过考察备选参数与人类干扰的相关性,最后确定了9个对人类干扰敏感的IBI参数。通过分析,建立了适合白洋淀湿地健康评价的标准:IBI,35—45,好;27—34,一般;19—26,差;<18,极差。评价结果表明,白洋淀23个淀区中,6个健康状况好,5个一般,7个差,5个很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洋淀 湿地健康评价 ibi
下载PDF
基于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B-IBI)的白洋淀湿地健康评价 被引量:11
20
作者 徐梦佳 朱晓霞 +1 位作者 赵彦伟 徐菲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808-1814,共7页
选择大型底栖生物作为白洋淀湿地健康指示生物,将B-IBI评价方法应用到白洋淀湿地健康评价中,为白洋淀湿地管理和调控提供科学依据。根据9个受损点、6个参照点的大型底栖动物样点数据,对白洋淀湿地23个生物参数的分布范围、判别能力和相... 选择大型底栖生物作为白洋淀湿地健康指示生物,将B-IBI评价方法应用到白洋淀湿地健康评价中,为白洋淀湿地管理和调控提供科学依据。根据9个受损点、6个参照点的大型底栖动物样点数据,对白洋淀湿地23个生物参数的分布范围、判别能力和相关性进行分析,确定B-IBI指数由总分类单元数、优势分类单元个体百分比和摇蚊个体百分比构成。采用比值法计算各生物参数指数值,并将各参数值加和得到B-IBI指数值。根据参照点B-IBI值的25%分位数值确定健康等级标准:〉2.302为健康,1.590~2.302为亚健康,0.879~1.589为不健康,〈0.879为病态。评价结果表明:淀区9个样点中有1个样点处于健康状态,4个样点处于亚健康状态,4个样点处于不健康状态,白洋淀湿地大部分水域健康均受到一定损害。B-IBI与透明度呈显著正相关,与TN、TP和叶绿素a呈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底栖动物 B-ibi指数 白洋淀湿地 健康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