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羊及其体表蜱中SFTSV的分离培养与全基因序列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吴涛 郭喜玲 +8 位作者 彭海燕 陈银 赵康辰 崔仑标 葛以跃 史智扬 祁贤 刘大鹏 焦永军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13年第6期7-10,共4页
目的 调查2012年春季江苏省某县羊及其体表蜱中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FTSV)感染情况,并对分离到的毒株进行全基因序列分析.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RT-PCR法对标本进行SFTSV核酸检测,所有阳性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并测序,序列结果用Laser... 目的 调查2012年春季江苏省某县羊及其体表蜱中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FTSV)感染情况,并对分离到的毒株进行全基因序列分析.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RT-PCR法对标本进行SFTSV核酸检测,所有阳性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并测序,序列结果用Lasergene和MEGA4软件进行拼接和分析.结果 7只羊和从羊体上采集的93只长角血蜱中,1只羊的血清和淋巴结SFTSV核酸检测呈阳性,附着于该羊体表的1只长角血蜱病毒核酸也呈阳性,通过病毒分离获得2株SFTSV毒株,JS2012-yang01(羊)和JS2012-pi01(蜱).序列分析结果显示,JS2012-yang01和JS2012-pi01的L、M和S基因片段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9.8% 、99.8% 、100.0%,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9.6% 、99.6%、100.0%,进化树分析显示两株病毒处于同一亚分支.2株毒株与中国其他地区流行的SFTSV毒株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介于95.9%~~ 99.6%(L基因),94.7%~~99.5%(M基因)和95.0%~99.5%(S基因),与布尼亚病毒科白蛉病毒属其他毒株序列差异较大.结论 该调查中分离自羊和蜱的SFTSV高度同源.蜱虫通过叮咬吸血,可能在SFTSV从动物到人的传播过程中起媒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ftsv 蜱虫 序列分析
下载PDF
基于CRISPR/Cas13a系统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2
作者 丁康慧 黄俊 +4 位作者 范娇 邱少富 刘洪波 刘鸿博 宋宏彬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153-162,共10页
目的建立基于CRISPR(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系统的快速、灵敏的现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virus,SFTSV)核酸检测方法。方法首先,经序... 目的建立基于CRISPR(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系统的快速、灵敏的现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virus,SFTSV)核酸检测方法。方法首先,经序列比对分析得到SFTSV S基因特异性保守区,设计并筛选多酶恒温扩增(multienzyme isothermal rapid amplification,MIRA)引物和靶标CRISPR RNA(CRISPR RNA,crRNA),经荧光信号和免疫层析试纸读取检测结果。为提升检测敏感度在单反应体系中加入多个检测靶标crRNA。并利用蜱感染模拟样本和蜱源样本验证该方法对蜱样本现场核酸检测的有效性。结果MIRA-CRISPR/Cas13a荧光法检测SFTSV的最低检测限为1 copy/μL,试纸法的最低检测限为10 copies/μL。特异性实验表明SFTSV与其他4种阴性对照病原均无交叉反应。该方法检测蜱感染模拟样本的灵敏度优于RT-PCR法。应用所建立的方法检测29份蜱源SFTSV样本,共检出20份阳性样本和9份阴性样本,与RT-PCR检测结果符合率为100%。结论本文所建立的方法可用于SFTSV的现场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 CRISPR/Cas13a 等温扩增 核酸检测
下载PDF
SFTSV糖蛋白Gn重组质粒的构建及其体液免疫原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徐菱遥 韩亚萍 +4 位作者 周宜庆 金柯 艾宇洁 黄祖瑚 李军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54-558,共5页
目的 :研究严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virus,SFTSV)糖蛋白Gn的体液免疫原性。方法:将PCR方法扩增的SFTSV糖蛋白Gn基因和密码子优化后Gn基因克隆入载体p JW4303,构建Gn野生型和双优... 目的 :研究严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virus,SFTSV)糖蛋白Gn的体液免疫原性。方法:将PCR方法扩增的SFTSV糖蛋白Gn基因和密码子优化后Gn基因克隆入载体p JW4303,构建Gn野生型和双优化重组质粒;经酶切和测序鉴定确认为目的质粒后,分别转染HEK293T细胞,Western blot检测糖蛋白Gn的表达;用Gn重组表达质粒及空载体分别免疫BALB/c小鼠,ELISA检测免疫后小鼠血清抗Gn特异性Ig G抗体。结果:成功构建Gn重组野生型质粒p JW4303-WSP-Gn和双优化质粒p JW4303-t PA-Gn-opt;Western blot证实p JW4303-WSP-Gn编码Gn可在HEK293T细胞内表达,p JW4303-t PA-Gn-opt编码Gn在HEK293T细胞内表达并分泌到细胞外;ELISA检测免疫后小鼠血清抗Gn特异性Ig G抗体证实各重组质粒均能诱导特异性Ig G抗体产生,双优化质粒较野生型质粒诱导产生的Ig G时间更早、滴度更高。结论:SFTSV的糖蛋白Gn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野生型质粒相比,双优化质粒更有利于糖蛋白Gn的表达和分泌,并且具有更好的体液免疫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ftsv 糖蛋白Gn 重组质粒 体液免疫原性
原文传递
SFTSV Gn关键氨基酸突变对细胞自噬与病毒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梦婷 邱玲 +4 位作者 杜蒙育 徐小莹 韦雪敏 崇小文 温红玲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080-1086,共7页
目的探究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FTSV)中Gn蛋白关键氨基酸突变(I323V)对细胞活性以及病毒复制的影响,并通过检测自噬相关蛋白水平推测其可能机制。方法利用定点突变和同源重组技术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Gn和pcDNA3.1(+)-Gn... 目的探究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FTSV)中Gn蛋白关键氨基酸突变(I323V)对细胞活性以及病毒复制的影响,并通过检测自噬相关蛋白水平推测其可能机制。方法利用定点突变和同源重组技术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Gn和pcDNA3.1(+)-Gn(I323V)。验证其在BSR-T7/5细胞中成功表达后,检测SFTSV Gn对细胞活性、病毒复制和细胞自噬的影响。结果双酶切鉴定和序列测定证实成功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Gn和pcDNA3.1(+)-Gn(I323V)。间接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结果表明Gn和Gn(I323V)成功表达。过表达Gn对病毒复制无明显影响,但表达Gn(I323V)后病毒增殖速率明显降低;Gn和Gn(I323V)的表达可不同程度降低细胞存活率(P<0.05),并引起细胞内自噬相关蛋白LC3Ⅱ和p62表达增多(P<0.05)。结论SFTSV Gn可能是通过抑制自噬流从而影响细胞活性,且第323位氨基酸突变对宿主细胞和病毒复制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ftsv Gn BSR-T7/5细胞 突变
下载PDF
APOBEC3G对新型布尼亚病毒复制能力的影响
5
作者 陶琰心 黎安玲 +3 位作者 冉若曦 段勇威 杨桂 刘松梅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285-289,共5页
目的研究载脂蛋白B mRNA编辑酶催化亚单位3G(APOBEC3G)对新型布尼亚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virus,SFTSV)复制及IL-6生成的影响。方法首先通过慢病毒感染方式构建稳定过表达APOBEC3G的A549细胞,再使用人源SF... 目的研究载脂蛋白B mRNA编辑酶催化亚单位3G(APOBEC3G)对新型布尼亚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virus,SFTSV)复制及IL-6生成的影响。方法首先通过慢病毒感染方式构建稳定过表达APOBEC3G的A549细胞,再使用人源SFTSV感染APOBEC3G过表达A549细胞;RT-qPCR检测细胞内的APOBEC3G、SFTSV-非结构蛋白编码基因(non-structural protein,NS)、白介素-6(IL-6)的mRNA表达量;流式荧光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上清中IL-6蛋白水平。结果SFTSV感染A549细胞可诱导APOBEC3G、IL-6 mRNA分别显著上调约100、800倍(P均<0.001);过表达APOBEC3G的A549细胞感染SFTSV后,细胞内SFTSV的NS mRNA表达下调57%(P=0.001)、IL-6 mRNA表达上调约58%(P=0.001),培养液上清中IL-6蛋白水平升高[对照组为(11257.92±274.36)pg/mL,过表达APOBEC3G组为(15150.65±215.54)pg/mL,P<0.001]。结论SFTSV感染细胞后APOBEC3G表达水平升高,过表达APOBEC3G可抑制SFTSV复制,并可促进IL-6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布尼亚病毒 载脂蛋白B mRNA编辑酶催化亚单位3G 白介素6
原文传递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死亡病例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分析(英文) 被引量:14
6
作者 尤爱国 杨建华 +6 位作者 黄学勇 杜燕华 陈豪敏 许汴利 康锴 王海峰 唐晓燕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53-457,共5页
目的探讨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死亡病例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方法应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别对16例SFTS死亡病例(病例组)和16例一般病例(对照组)的临床与流行病学信息进行统计分析,本研究所有病例均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 目的探讨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死亡病例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方法应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别对16例SFTS死亡病例(病例组)和16例一般病例(对照组)的临床与流行病学信息进行统计分析,本研究所有病例均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实验室确诊病例。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有蜱叮咬史的比例分别为25.00%和18.75%,有田间劳作史的比例分别为75.00%和81.2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死亡病例发病至死亡平均时间为10天,发病至确诊平均时间为4天。病例组从发病到首诊的时间间隔和住院治疗天数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62.50%的死亡病例伴有基础疾病,显著高于对照组25%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病例组具有神经系统症状的比例(87.50%)显著高于对照组(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ALT、AST、LDH、CK和BUN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既往有基础疾病史和有神经系统症状的患者,死亡风险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ftsv) 死亡病例 流行病学特征
下载PDF
新布尼亚病毒感染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0
7
作者 尤爱国 杨建华 +4 位作者 唐晓燕 许汴利 康锴 杜燕华 黄学勇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04-708,共5页
目的探讨新布尼亚病毒感染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1∶2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对40例病例和80例对照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采集患者血清标本,应用荧光RT-PCR和IgM、IgG抗体试剂盒检测新布尼亚病毒核酸及抗体。采用... 目的探讨新布尼亚病毒感染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1∶2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对40例病例和80例对照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采集患者血清标本,应用荧光RT-PCR和IgM、IgG抗体试剂盒检测新布尼亚病毒核酸及抗体。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病例组农民占90.00%(36/40),显著高于对照组62.50%(50/80)(P<0.01)。病例组暴露于养狗、养猫、养牛、家禽养殖、生活区周围有蜱、病前1月被蜱叮咬、从事田间作业、工作区及住宅周围有杂草灌木的风险显著高于对照组(OR值均大于1,P值均小于0.05)。多因素分析表明,在调整了性别、年龄、民族和职业因素后,生活区周围有蜱(OR=5.44,P<0.01)是新布尼亚病毒感染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不同形式的蜱暴露为新布尼亚病毒感染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新布尼亚病毒 危险因素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病毒核酸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李志锋 祁贤 +5 位作者 崔伦标 鲍昌俊 胡建利 汤奋扬 汪华 周明浩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67-470,共4页
目的建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virus,SFTSV)核酸快速检测方法,并对276例SFTSV疑似感染病例进行检测。方法 SFTSV JS3株基因组相对保守的序列,设计针对其S片段引物及Taqman探针,建... 目的建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virus,SFTSV)核酸快速检测方法,并对276例SFTSV疑似感染病例进行检测。方法 SFTSV JS3株基因组相对保守的序列,设计针对其S片段引物及Taqman探针,建立常规RT-PCR和real-time RT-PCR检测方法,进行敏感性,特异性试验,用2种方法分别对276例SFTSV疑似感染病例进行检测。结果常规RT-PCR和real-time RT-PCR两种核酸检测方法都有较好的特异性,对阳性对照核酸检测限分别为1.0×10-4和1.0×10-3 TCID50。疑似病例中,常规RT-PCR和real-time RT-PCR分别检出30份和41份阳性,阳性率为10.9%和14.9%。后者的检出率比前者高(P<0.05)。结论成功的建立了SFTSV核酸快速检测方法,为SFTSV感染的防治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病毒 常规RT PCR 实时荧光RT PCR
下载PDF
2012年江苏部分地区动物中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携带状况调查 被引量:3
9
作者 彭海燕 崔岚 +7 位作者 崔仑标 胡建利 鲍倡俊 李燕 焦永军 卞倩 史智扬 周明浩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35-238,共4页
目的了解江苏部分地区动物中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FTSV)携带状况,探讨其可能的传播媒介和自然宿主。方法 2012年3月-12月在江苏省发现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的7个市/县,采集鼠、牛、羊、刺猬、鸟类和蜱等动物标本,提取... 目的了解江苏部分地区动物中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FTSV)携带状况,探讨其可能的传播媒介和自然宿主。方法 2012年3月-12月在江苏省发现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的7个市/县,采集鼠、牛、羊、刺猬、鸟类和蜱等动物标本,提取总核酸后,应用实时荧光RT-PCR法对标本进行布尼亚病毒S基因核酸的检测,阳性标本采用Vero细胞进行病毒分离。结果采集761只(管)动物,43只(管)检出SFTSV核酸阳性,阳性率为5.65%。采集3 728份标本,阳性49份,阳性率为1.31%。鼠的病毒携带率最高(6.84%),蜱标本阳性率最高(4.94%)。除蜱标本外的3 647份标本中检出阳性45份,阳性率为1.23%,不同器官阳性率分别为淋巴结(50.00%)、血清(2.34%)、脾(1.64%)、心(1.64%)、肝(1.28%)、肺(1.09%)、脑(0.94%)、肾(0.73%)、血块(0.41%)。5月标本阳性率最高(4.01%)。从1份羊血清及其体表1份蜱标本中各分离出1株SFTSV病毒。结论鼠、牛、羊和蜱均可携带SFTSV,可能是其自然宿主或传播媒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ftsv) 实时荧光RT-PCR 宿主 媒介 监测
下载PDF
新布尼亚病毒感染继发嗜血细胞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世波 王秋景 +3 位作者 方汉波 曾庆球 黎运呈 吕建新 《浙江医学》 CAS 2016年第24期1993-1996,共4页
目的分析新布尼亚病毒感染继发嗜血细胞综合征(HPS)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6年7月收治并确诊的新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选取所有行骨髓穿刺检查者32例,其中符合新布尼亚病毒感染继发HPS者25例,... 目的分析新布尼亚病毒感染继发嗜血细胞综合征(HPS)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6年7月收治并确诊的新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选取所有行骨髓穿刺检查者32例,其中符合新布尼亚病毒感染继发HPS者25例,分析其临床特点、骨髓细胞学表现以及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25例患者均表现有发热、乏力、纳差,部分表现为肌肉酸痛,消化道症状,少数患者出现神经精神症状。25例患者均有WBC及PLT下降,ALT、AST、CK、LDH、D-D升高,FIB下降。骨髓细胞学检查中,25例患者均出现了程度不等的嗜血现象,以巨噬细胞吞噬红细胞和血小板较常见。结论 SFTS继发HPS患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HPS是SFTS的重要临床特征和常见并发症,是导致WBC、PLT下降的重要原因,可能不是SFTS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布尼亚病毒感染 嗜血细胞综合征 临床特点 预后
下载PDF
基于上转化发光免疫层析技术建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总抗体快速检测方法 被引量:7
11
作者 黄超 张文帅 +6 位作者 张黎 温恬 史凤娟 曾晓燕 迟莹 史智扬 焦永军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15年第4期1-3,共3页
目的基于上转化发光(UPT)免疫层析技术,建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FTSV)总抗体的现场快速检测方法。方法将SFTSV重组NP蛋白与上转化发光颗粒(UCP)偶联,制备UCP-NP免疫层析试纸条,评价该试纸条检测SFTSV总抗体的灵敏性、特异性和... 目的基于上转化发光(UPT)免疫层析技术,建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FTSV)总抗体的现场快速检测方法。方法将SFTSV重组NP蛋白与上转化发光颗粒(UCP)偶联,制备UCP-NP免疫层析试纸条,评价该试纸条检测SFTSV总抗体的灵敏性、特异性和稳定性,并检测SFTSV血清254份,与酶联免疫法(ELISA)比较。结果该方法可在15min内完成SFTSV总抗体检测,可检测1∶500稀释度的SFTSV阳性血清,与其他出血热病毒无交叉反应,加样14d内稳定性较高。UPT免疫层析法与ELISA法检测临床血清样品一致性极高(Kappa=0.967),约登指数为0.973。结论建立了基于UPT免疫层析技术的SFTSV总抗体快速检测方法,该方法灵敏、特异,且操作简便、快速,结果稳定,适合在基层门诊和体检现场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转化发光技术(UPT)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ftsv) 现场检测平台 灵敏度 特异性
下载PDF
2017年盐城市1例人感染新布尼亚病毒全基因组分子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伟 陈国清 +1 位作者 徐丹 张红军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21年第1期5-7,12,共4页
目的分析盐城市2017年1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FTSV)全基因组序列,对其来源、地理分布特征以及病毒遗传特征进行分子溯源,为防控盐城市人感染新布尼亚病毒疫情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采用荧光定量RTPCR的方法,对该SFTSV病... 目的分析盐城市2017年1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FTSV)全基因组序列,对其来源、地理分布特征以及病毒遗传特征进行分子溯源,为防控盐城市人感染新布尼亚病毒疫情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采用荧光定量RTPCR的方法,对该SFTSV病例及其相关媒介宿主进行核酸检测,测定其全基因组序列,采用相应的生物信息软件进行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比对及基因种系进化特征分析。结果确诊病例分离出SFTSV盐城株,其L、M、S基因与不同基因型参考株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4.9%~98.7%,94.1%~97.5%,94.6%~98.7%;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8.8%~100.0%,97.3%~98.7%,93.0%~98.4%;人与4种媒介宿主间毒株序列高度同源,L、M、S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5.8%~96.3%,94.3%~96.1%,95.7%~96.0%;氨基酸序列分别为98.8%~100.0%,98.2%~98.7%,93.6%~94.5%。遗传进化树显示:盐城株L、M、S基因属于C3基因亚群,具有独特的进化分支,为非主流优势流行株。结论盐城SFTSV毒株与江苏代表株不属于同一进化分支的毒株,可能有独特的传播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ftsv 分子特征 序列分析 分子流行病学
下载PDF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动物感染及动物模型 被引量:2
13
作者 孙娜 陈志海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77-580,共4页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virus,SFTSV)是我国2009年发现的一种新型布尼亚病毒。蜱虫是其重要储存宿主及传播媒介,野生动物和家畜均存在自然感染。α/β干扰素受体基因敲除的免疫缺陷...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virus,SFTSV)是我国2009年发现的一种新型布尼亚病毒。蜱虫是其重要储存宿主及传播媒介,野生动物和家畜均存在自然感染。α/β干扰素受体基因敲除的免疫缺陷小鼠是理想的实验动物模型。本文综述了SFTSV的动物感染及动物模型的研究成果,为SFTSV自然流行的控制以及动物实验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 蜱虫 动物感染 动物模型
下载PDF
一起聚集性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原S基因分子进化分析
14
作者 何敏 董晓庆 +2 位作者 石利民 王雅倩 张守刚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02-506,共5页
目的对2020年4月南京鼓楼医院送检的一起疑似聚集性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开展病原检测,对其S基因进行测序,分析基因分型和系统发育特征。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对6例疑似患者血清标本进行新型布尼亚病毒(SFTSV)核酸定性检测,RT-... 目的对2020年4月南京鼓楼医院送检的一起疑似聚集性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开展病原检测,对其S基因进行测序,分析基因分型和系统发育特征。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对6例疑似患者血清标本进行新型布尼亚病毒(SFTSV)核酸定性检测,RT-PCR扩增SFTSV S基因片段并测序。分析核苷酸同源性,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6例血清样本中,SFTSV核酸阳性5例。5例核苷酸高度同源,其中4例S片段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100%,1例与其他4例间同源性为99.7%;最大相似株为江苏2014年分离株JS2014-06、2015年分离株JS2015-26,同源性100%。5例均聚集在C2亚型分支上。结论聚集性疫情SFTSV基因型为C2型,与近年来国内分离株亲缘关系近。需加强监测和宣教,关注病毒的进化与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 S基因 基因分型 遗传进化
下载PDF
严重发热伴血小板下降综合征病毒核酸检测检出下限评估
15
作者 曾沛斌 陈利民 +2 位作者 马利利 曾昭萍 王憬惺 《中国输血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77-379,共3页
目的评估蜱虫病病毒(SFTSV)核酸检测体系的检出下限。方法采用第三方(美国CDC)提供的临界浓度梯度稀释血清盘,对不同浓度梯度(10、1、0.1、0.01 pfu/m L)共346份SFTSV病毒血清标本做SFTSV RNA检测(4次/份,合计1 384次检测);统计检出的... 目的评估蜱虫病病毒(SFTSV)核酸检测体系的检出下限。方法采用第三方(美国CDC)提供的临界浓度梯度稀释血清盘,对不同浓度梯度(10、1、0.1、0.01 pfu/m L)共346份SFTSV病毒血清标本做SFTSV RNA检测(4次/份,合计1 384次检测);统计检出的数目和扩增循环数,通过逻辑回归模型,计算该检测体系的最低检出限。结果所建立的SFTSV RNA检测体系的95%和50%最低检出限浓度(pfu/ml)分别为5.4和0.8。结论系统化评估出了SFTSV RNA体系的最低检出下限,为后续应用于献血者血液筛查提供了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发热伴血小板下降综合征病毒(sftsv) 献血人群 核酸检测 最低检出下限 蜱虫病病毒
原文传递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机械通气患者的医院感染预防控制
16
作者 刘凌云 李天民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5期79-79,81,共2页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在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机械通气患者中的效果。方法:收治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机械通气患者9例,给予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观察效果。结果:4例经抢救无效后死亡,4例因病情危重自动出院,1例经治愈后出院。结论:医...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在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机械通气患者中的效果。方法:收治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机械通气患者9例,给予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观察效果。结果:4例经抢救无效后死亡,4例因病情危重自动出院,1例经治愈后出院。结论: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在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机械通气患者中有效控制了医院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布尼亚病毒 机械通气 预防控制
下载PDF
35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综合护理 被引量:5
17
作者 蒯会芬 黄碧玲 +2 位作者 全斌 侯为顺 张强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CAS 2021年第2期98-100,共3页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35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临床护理工作进行总结。SFTS发病急且病情进展迅速,要早诊断、早治疗,同时采取有效的综合护理措施。做好隔离与防护,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重视患者心理健康,加强...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35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临床护理工作进行总结。SFTS发病急且病情进展迅速,要早诊断、早治疗,同时采取有效的综合护理措施。做好隔离与防护,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重视患者心理健康,加强生活护理和出院指导等,对防止病毒传播、改善病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布尼亚病毒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综合护理
下载PDF
严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核蛋白核酸疫苗的构建及免疫原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宜庆 金柯 +1 位作者 徐菱遥 李军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928-932,共5页
目的 :构建SFTSV的核蛋白核酸疫苗并探讨其免疫原性。方法:采用PCR方法扩增SFTSV核蛋白基因,并用引物引入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位点,克隆入载体p JW4303。经酶切和测序鉴定正确的质粒,用PEI瞬时转染HEK293T细胞,用免疫印迹法鉴定核蛋白的表... 目的 :构建SFTSV的核蛋白核酸疫苗并探讨其免疫原性。方法:采用PCR方法扩增SFTSV核蛋白基因,并用引物引入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位点,克隆入载体p JW4303。经酶切和测序鉴定正确的质粒,用PEI瞬时转染HEK293T细胞,用免疫印迹法鉴定核蛋白的表达。同时以质粒p JW4303作为阴性对照,免疫BALB/c小鼠,酶联免疫法验证其免疫原性。结果:成功构建质粒p JW4303-N,经Western blot证实SFTSV核蛋白能够在HEK293T细胞中表达。ELISA检测免疫后小鼠血清特异性Ig G抗体及其亚型发现,Ig G抗体及其亚型较免疫前明显升高,亚型中以Ig G2a升高为主。结论:SFTSV核蛋白核酸疫苗p JW4303-N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为进一步研究SFTSV核蛋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ftsv 核蛋白 核酸疫苗 免疫原性
原文传递
新布尼亚病毒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 被引量:8
19
作者 关文竹 余黎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16年第4期75-80,共6页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bunyavirus,SFTSV)是引起人类的一种病死率较高的新发传染病——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SFTS)的病原体...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bunyavirus,SFTSV)是引起人类的一种病死率较高的新发传染病——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SFTS)的病原体。本文从SFTSV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等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流行病学 临床特征
下载PDF
新布尼亚病毒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被引量:1
20
作者 窦丽丽 陶晓莉 +2 位作者 王晓芳 李婷婷 李永刚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80-284,共5页
目的探究SFTSV-NSs基因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病毒在感染细胞过程中与宿主的相互作用,通过构建SFTSV-NSs真核表达载体SFTSV-NSs-FLAG,并将其转染进293细胞内,为进一步研究SFTSV-NSs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利用RT-PCR扩增SFTSV-NSs基... 目的探究SFTSV-NSs基因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病毒在感染细胞过程中与宿主的相互作用,通过构建SFTSV-NSs真核表达载体SFTSV-NSs-FLAG,并将其转染进293细胞内,为进一步研究SFTSV-NSs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利用RT-PCR扩增SFTSV-NSs基因序列并测序,并将纯化得到的SFTSV-NSs cDNA片段连接到pFLAG-CMV-3载体,通过EcoRI/BamHI双酶切鉴定重组质粒。将重组表达体pSFTSV-NSs-FLAG导入293细胞中,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SFTSV-NSs在细胞中的定位、Western Blot检测SFTSV-NSs蛋白在293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成功克隆测序SFTSV-NSs基因;成功构建SFTSV-NSs真核表达载体pSFTSV-NSs-FLAG,并将其转染到293细胞中。在293细胞中的表达检测结果显示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重组体主要集中在细胞质中,并形成类包涵体样结构;且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SFTSV-NSs蛋白在293细胞中表达。结论为进一步研究SFTSV-NSs基因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病毒在感染细胞过程中与宿主的相互作用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布尼亚病毒 载体构建 293细胞 表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