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XLu_m(X=Ag,Au;m=1-3)小团簇的结构与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凤丽 胡纪平 《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 2019年第4期34-38,共5页
采用密度泛函BPW91方法研究了XLum(X=Ag,Au;m=1-3)的结构和稳定性。计算得到了AgLum(m=1-3)和AuLu2体系的稳定构型,计算出XLu m(X=Ag,Au;m=1-3)体系的平均结合能,含Au团簇的平均结合能均比对应的含Ag体系的大,稳定性较强。同时计算了体... 采用密度泛函BPW91方法研究了XLum(X=Ag,Au;m=1-3)的结构和稳定性。计算得到了AgLum(m=1-3)和AuLu2体系的稳定构型,计算出XLu m(X=Ag,Au;m=1-3)体系的平均结合能,含Au团簇的平均结合能均比对应的含Ag体系的大,稳定性较强。同时计算了体系的能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Lu m(x=Ag au m=1-3) BPW91 平均结合能 HOMO-LUMO能隙
下载PDF
Au/LaCo_(1-x)Ce_xO_3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对CO催化氧化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孟根图雅 杨金牌 贾美林 《工业催化》 CAS 2015年第3期204-207,共4页
为进一步提高催化剂活性,用Ce对LaCoO3载体进行改性,并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系列LaCo1-xCexO3(x=0-0.5)载体。其中,x=0.1和0.2时,载体为钙钛矿结构。采用沉积-沉淀法制备Au/LaCo1-xCexO3(x=0.1、0.2)催化剂,通过XRD、BET和H2-TPR等... 为进一步提高催化剂活性,用Ce对LaCoO3载体进行改性,并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系列LaCo1-xCexO3(x=0-0.5)载体。其中,x=0.1和0.2时,载体为钙钛矿结构。采用沉积-沉淀法制备Au/LaCo1-xCexO3(x=0.1、0.2)催化剂,通过XRD、BET和H2-TPR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催化活性评价及稳定性表征测试。结果表明,Au/LaCo0.9Ce0.1O3和Au/LaCo0.8Ce0.2O3催化剂能够在90℃将CO完全转化,在此温度进行的连续20h和30h的寿命实验中,CO转化率保持100%,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均优于Au/LaCoO3催化剂。表明掺杂Ce改性载体,能够提高催化剂活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化学 au/LaCo1-xCexO3催化剂 Ce改性 CO催化氧化
下载PDF
A comparative study on geometries,stabilities,and electronic properties between bimetallic Ag_nX(X=Au,Cu; n=1-8) and pure silver clusters
3
作者 丁利苹 邝小渝 +2 位作者 邵鹏 赵亚儒 李艳芳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2年第4期262-271,共10页
Using the meta-generalized gradient approximation (meta-GGA) exchange correlation TPSS functional, the geo-metric structures, the relative stabilities, and the electronic properties of bimetallic AgnX (X=Au, Cu; n=... Using the meta-generalized gradient approximation (meta-GGA) exchange correlation TPSS functional, the geo-metric structures, the relative stabilities, and the electronic properties of bimetallic AgnX (X=Au, Cu; n=1-8) clusters are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 and compared with those of pure silver clusters. The optimized structures show that the transition point from preferentially planar to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occurs at n = 6 for the AgnAu clusters, and at n = 5 for AgnCu clusters. For different-sized AgnX clusters, one X (X=Au or Cu) atom substituted Agn+l structure is a dominant growth pattern. The calculated fragmentation energies, second-order differences in energies, and the highest occupied molecular orbital-lowest unoccupied molecular orbital (HOMO LUMO) energy gaps show interesting odd-even oscillation behaviours, indicating that Ag2,4,6,s and Agl,3,5,7X (X=Au, Cu) clusters keep high stabilities in comparison with their neighbouring clusters. The natural population analysis reveals that the charges transfer from the Agn host to the impurity atom except for the Ag2Cu cluster. Moreover, vertical ionization potential (VIP), vertical electronic affinity (VEA), and chemical hardness (η) are discussed and compared in depth. The same odd even oscillations are found for the VIP and η of the AgnX (X=Au, Cu; n=1-8) clust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nx (x=au Cu) clusters geometric structure meta-GGA exchange correlation functional
原文传递
AuMn_2O_3Al_2O_3催化剂的制备及其deNO_x活性 被引量:4
4
作者 徐秀峰 崔怀娟 +2 位作者 索掌怀 齐世学 安立敦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77-380,共4页
Nitrogen monoxide(NO) emitted from automobile exhaust and other industrial sources contributes largely to a variety of environmental problems, such as the formation of acid rain and photochemical smog Therefore, the c... Nitrogen monoxide(NO) emitted from automobile exhaust and other industrial sources contributes largely to a variety of environmental problems, such as the formation of acid rain and photochemical smog Therefore, the catalytic reduction of NO has become one of the urgent environmental issues In the present study, a series of Au/Mn 2O 3/Al 2O 3 catalysts, with different Mn 2O 3 loadings, were prepared by deposition precipitation The crystallite size of Au before and after reaction was characterized by XRD The activity of catalysts in the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of NO using propane in the presence of oxygen was evaluated It is found that the catalytic activity of Au/Mn 2O 3/Al 2O 3 is higher than that of Au/Al 2O 3 and Cu ZSM 5 at feed gas(0 6%NO+1 2%C 3H 8+5%O 2+He) and GHSV 5?000?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备 au MN2O3 AL2O3 x-射线衍射 deNOx活性 氧化锰 氧化铝 复合催化剂 氮氧化物 催化分解
下载PDF
Formation of AI/Au Bimetallic Interface Studied by Angle-Resolved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ARXPS)
5
作者 Yaroslav Polyak 《材料科学与工程(中英文A版)》 2015年第9期339-350,共12页
关键词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 金属界面 角分辨 人工智能 金属间化合物 形成温度 热力学稳定性 正则化方法
下载PDF
Au膜结构及其微观应变的测定 被引量:4
6
作者 何荔 丛秋滋 孙嘉奕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6期1-4,共4页
介绍用X- 射线衍射方法测定Au 薄膜材料结构及其微观应变 。利用不对称布拉格反射STD(sample til_ting diffraction) 扫描模式与常规CBD(conventional Bragg diffract... 介绍用X- 射线衍射方法测定Au 薄膜材料结构及其微观应变 。利用不对称布拉格反射STD(sample til_ting diffraction) 扫描模式与常规CBD(conventional Bragg diffraction) 扫描模式, 确定Au 膜的结构及取向, 同时采用直接测量法( 非卷积法) 来测定Au 的微观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膜 微观应变 xRD
下载PDF
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含金石英石中7种成分 被引量:4
7
作者 刘艳 曾静 +2 位作者 胡军凯 李玉琴 冯朝军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80-583,共4页
采用粉末直接压片,波长色散多道荧光光谱法快速测定含金石英石样品中SiO2、Al2O3、TFe2O3、CaO、MgO、Pb、Zn等7种成分。根据含金石英石中SiO2的含量范围,选取了与试样基体相匹配的含金石英生产样作为校准样品,采用化学法准确定值,确定... 采用粉末直接压片,波长色散多道荧光光谱法快速测定含金石英石样品中SiO2、Al2O3、TFe2O3、CaO、MgO、Pb、Zn等7种成分。根据含金石英石中SiO2的含量范围,选取了与试样基体相匹配的含金石英生产样作为校准样品,采用化学法准确定值,确定了仪器的最佳分析参数。对于Si和Al轻元素,荧光强度随粒度变化较为显著;制作的校准样品应密封保存,粉末压片后需马上进行测试。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测定范围宽,灵敏度高,精密度(RSD,n=11)均小于2.5%。与化学法对照,结果符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压片法 x射线荧光光谱法 含金石英石 二氧化硅
下载PDF
用X射线辐射分选机预选某金铜共生矿石 被引量:8
8
作者 王泽红 陈晓龙 +1 位作者 韩跃新 徐昌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5-78,共4页
赤峰金厂沟梁金矿石中的金主要与黄铜矿共(伴)生。根据矿石这一特点,对碎至150~0 mm矿石中150~90、90~30 mm粒级进行了X射线辐射预选试验,分离阈值按铜含量来选取。结果显示:150~90 mm粒级1粗1扫分离阈值分别为0.1和0.07时,可获得C... 赤峰金厂沟梁金矿石中的金主要与黄铜矿共(伴)生。根据矿石这一特点,对碎至150~0 mm矿石中150~90、90~30 mm粒级进行了X射线辐射预选试验,分离阈值按铜含量来选取。结果显示:150~90 mm粒级1粗1扫分离阈值分别为0.1和0.07时,可获得Cu品位为1.26%、Au品位为9.80 g/t、Cu回收率为96.27%、Au回收率为90.61%的预选精矿;90~30 mm粒级1粗1扫分离阈值分别为0.06和0.04时,可获得Cu品位为1.32%、Au品位为6.77 g/t、Cu回收率为98.69%、Au回收率为96.75%的预选精矿;全流程预选抛尾产率达35.08%。这说明,金主要与黄铜矿共(伴)生时,可用铜含量来确定X射线辐射分选机富集金时的分离阈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 射线辐射分选机 预选 金铜共生矿 阈值
下载PDF
湖南黄金洞金矿毒砂中Au赋存状态的电子探针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张文兰 胡文宣 +2 位作者 胡受奚 周顺之 陈钢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3期256-262,共7页
本文利用JXA8800M超大型电子探针,以湖南黄金洞金矿含金毒砂为研究对象。利用金特征X射线扫描方法和微区金含量,对不可见金赋存状态的研究方法和测试条件进行了探索。先观察背散射电子图像,排除金在含金矿物毒砂中呈显... 本文利用JXA8800M超大型电子探针,以湖南黄金洞金矿含金毒砂为研究对象。利用金特征X射线扫描方法和微区金含量,对不可见金赋存状态的研究方法和测试条件进行了探索。先观察背散射电子图像,排除金在含金矿物毒砂中呈显微颗粒存在的可能性,继而用LiF晶体测定金L=88.76Lal峰位,然后逐渐放大倍数(×300、×1000、×5000、×30000、×200000)进行金特征X射线连续测量,结果发现金元素总是均匀分布在毒砂中,从而证实了金呈品格金形式存在的推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矿物 毒砂 赋存状态 电子探针
下载PDF
X射线不同方向入射界面产生剂量增强的模拟研究
10
作者 牟维兵 徐曦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02-304,共3页
为了研究X射线入射方向对界面剂量增强的影响,通过建立一个典型的金/硅界面结构模型,采用MCNP蒙卡计算程序计算50keV能量X射线以不同的方向入射界面时在规定的区域内产生的能量沉积,进而得到剂量增强系数。
关键词 x射线 金/硅界面 剂量增强
下载PDF
Au/Gd多层膜的制备和表征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继成 王占山 +1 位作者 吴卫东 许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F05期81-82,86,共3页
介绍了用磁控溅射法制备Au/Gd(金/钆)多层膜的初步实验结果。在摸索出的工艺条件下,采用计算机定时控制膜厚的方法,按照设计的周期结构(设计周期厚度10nm.Au/Gd=5nm/5nm,总周期数为25)制备了界面清晰、表面光滑的多层膜样品... 介绍了用磁控溅射法制备Au/Gd(金/钆)多层膜的初步实验结果。在摸索出的工艺条件下,采用计算机定时控制膜厚的方法,按照设计的周期结构(设计周期厚度10nm.Au/Gd=5nm/5nm,总周期数为25)制备了界面清晰、表面光滑的多层膜样品。X—Ray衍射仪小角衍射测试的周期厚度为9、95nm.和设计值十分吻合,原子力显微镜(AFM)的检测表明,薄膜的表面粗糙度小于1、7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控溅射 au/Gd(金/钆)多层膜 x-Ray衍射仪小角衍射 原子力显微镜(AFM)
下载PDF
用铜物理显影的多级放大成像过程Ⅲ.影像中铜和银的分布及明胶对Au^(3+)的还原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宜恒 庄思永 +2 位作者 谢绍銮 韩新民 任新民 《感光科学与光化学》 CSCD 1994年第1期1-5,共5页
本文研究了铜物理显影后影像中铜和银的分布以及在非影像区明胶对Au ̄(3+)的还原作用。铜含量随着影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银含量却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减少。Ag3d结合能向低值位移说明影像内部的银处于单原子和多原子的混合状态... 本文研究了铜物理显影后影像中铜和银的分布以及在非影像区明胶对Au ̄(3+)的还原作用。铜含量随着影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银含量却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减少。Ag3d结合能向低值位移说明影像内部的银处于单原子和多原子的混合状态,但是影像表面的银却为单原子状态,如果铜物理显影进行得足够长,铜最终会将银全部遮盖。在这以后的铜物理显影是铜的自催化过程,样片浸入氯金酸溶液中后,非影像区中吸收的氯金酸量大大高于影像区,因而铜的沉积速度在非影像区也比影像区大得多.明胶能还原Au ̄(3+)。还原过程可分为两步:第一步由Au ̄(3+)还原成Au ̄+,这一步在室温下是快反应;第二步由Au ̄+还原成金,这个反应比较慢,Au ̄+和Au在物理显影中可作为催化核,使铜在非影像区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物理显影 还原 金离子 放大 成象
下载PDF
金超微粒子氧化的XPS研究
13
作者 柴向东 姜月顺 +3 位作者 诸真家 肖良质 李铁津 关若男 《化工冶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51-55,共5页
本工作利用 PVD(Physical Vapour Deposition)法制备了金超微粒子,在高分辨电镜下观察了它的粒度和形貌,利用 XPS 研究了金超微粒子在低压氧气中辉光放电氧化和常温常压下放置于氧气中自然氧化的行为.结果表明辉光放电氧化的金超微粒子... 本工作利用 PVD(Physical Vapour Deposition)法制备了金超微粒子,在高分辨电镜下观察了它的粒度和形貌,利用 XPS 研究了金超微粒子在低压氧气中辉光放电氧化和常温常压下放置于氧气中自然氧化的行为.结果表明辉光放电氧化的金超微粒子表面存在多重金氧化态的氧化物,其中包括 Au(Ⅰ)氧化物,Au_2O_3,表面氢氧化物和以前未曾报导过的 Au 至 Au(Ⅰ)之间的氧化物.氧的种类有晶格氧,原子氧以及表面羟基形式存在的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微粒子 氧化 xPS
下载PDF
Au/TiO_2纳米片异质结薄膜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14
作者 汤春妮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8年第9期25-29,共5页
采用微波辅助化学还原法制备Au/TiO_2纳米片异质结薄膜(Au/TiO_2NSF)光催化剂,通过XRD、SEM、UVVis、PL和光电流响应对其进行表征,并考察了其在模拟太阳光下降解水相中有机染料亚甲基蓝(MB)和清除气相中氮氧化物(NO_x)的性能。结果表明,... 采用微波辅助化学还原法制备Au/TiO_2纳米片异质结薄膜(Au/TiO_2NSF)光催化剂,通过XRD、SEM、UVVis、PL和光电流响应对其进行表征,并考察了其在模拟太阳光下降解水相中有机染料亚甲基蓝(MB)和清除气相中氮氧化物(NO_x)的性能。结果表明,Au/TiO_2NSF光催化剂对光的吸收利用好、光生电子-空穴对复合几率小,其光催化降解MB和清除NO_x的活性比TiO_2NSF高,其中1.0Au/TiO_2NSF的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光催化 清除NOx 金纳米粒子 纳米片薄膜
下载PDF
有氧条件下Au/CeO_2/Al_2O_3催化还原NO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徐秀峰 索掌怀 +2 位作者 邹旭华 齐世学 安立敦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CAS 2002年第1期31-34,共4页
NO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生成酸雨和破坏大气臭氧层的前驱气体之一 ,消除NO已成为近几年国内外催化界的研究热点 .Cu ZSM 5是国内外研究最成熟的催化剂 ,但实用性差 .本研究以HAuCl4为前驱体 ,沉积 沉淀法制备Au/CeO2 /Al2 O3 催化剂 ,用X... NO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生成酸雨和破坏大气臭氧层的前驱气体之一 ,消除NO已成为近几年国内外催化界的研究热点 .Cu ZSM 5是国内外研究最成熟的催化剂 ,但实用性差 .本研究以HAuCl4为前驱体 ,沉积 沉淀法制备Au/CeO2 /Al2 O3 催化剂 ,用X 射线衍射(XRD)进行表征 ,考察了加入CeO2 对Au/CeO2 /Al2 O3 催化活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Al2 O3 、CeO2 /Al2 O3 表面的Au晶粒小 ,分散度高 .Au/Al2 O3 的deNOx 活性较低 ,而含金复合催化剂Au/CeO2 /Al2 O3 的活性高于Au/Al2 O3 及Cu Z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CeO2/Al2O3 deNOx活性 一氧化氮 大气污染 氧化铝 催化剂 催化还原法 氧化铈
下载PDF
电子束直写大深宽比Si_(3)N_(4)薄膜支撑的光栅X射线准直器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艺杰 肖君 +2 位作者 陈宜方 童徐杰 穆成阳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181-1188,共8页
为了开发新的X射线准直器,利用电子束光刻(EBL)技术,结合电镀和湿法化学刻蚀工艺,在悬空的Si_(3)N_(4)隔膜上制作了大面积、高深宽比、微米周期的Au光栅。调整场拼接区域的曝光剂量解决了大面积的EBL光刻问题;用加强筋结构克服了制作高... 为了开发新的X射线准直器,利用电子束光刻(EBL)技术,结合电镀和湿法化学刻蚀工艺,在悬空的Si_(3)N_(4)隔膜上制作了大面积、高深宽比、微米周期的Au光栅。调整场拼接区域的曝光剂量解决了大面积的EBL光刻问题;用加强筋结构克服了制作高深宽比、高密度光刻胶模板时线条倒塌问题;通过在Si_(3)N_(4)隔膜下面保留很薄一层Si(25 nm厚)和改善显影工艺,克服了厚光刻胶在300 nm厚的Si_(3)N_(4)隔膜上显影时,光刻胶的断裂问题。实验结果显示,所制备的2μm周期、深宽比为5.5,面积为400μm×1000μm的Au光栅可以对光子能量为8 keV的X射线进行调制。所制备的Au光栅狭缝可以用作线平行X射线断层成像系统的探测器准直器件,或面平行X射线断层成像系统的光源准直器件,提高系统的成像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准直器 au光栅 电子束光刻 大深宽比 金电镀
下载PDF
同步辐射X射线光刻掩模镀金工艺的研究
17
作者 陈颖新 王飞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2期16-18,共3页
介绍了利用北京正负对撞机(BEPC)同步辐射X射线光刻装置,进行LIGA工艺技术深结构光刻实验研究,详细论述了X射线光刻使用的掩模制备过程及掩模镀金工艺,在国内最早曝光出直径为400μm、厚为27~45μm的三维立体齿轮胶图形。
关键词 同步辐射 x射线 镀金工艺 光刻掩模 半导体
下载PDF
Au掺杂碲镉汞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雪丽 钟兆根 张亚周 《中国科技论文》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79-685,共7页
为揭示Au掺杂碲镉汞(Hg1-xCdxTe)的成键机制、电学性质与Cd组分x之间的关系,研究利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框架下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赝势方法对Au掺杂Hg1-xCdxTe(x=0.25,x=0.50,x=0.75)的原子弛豫量、电荷... 为揭示Au掺杂碲镉汞(Hg1-xCdxTe)的成键机制、电学性质与Cd组分x之间的关系,研究利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框架下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赝势方法对Au掺杂Hg1-xCdxTe(x=0.25,x=0.50,x=0.75)的原子弛豫量、电荷密度、电子局域函数(electron localization functions,ELFs)、态密度(density of states,DOSs)和能带结构进行了计算,并采用最先进的HSE(Heyd-Scuseria-Ernzerhof)杂化泛函方法修正带隙。结果表明,Au掺杂Hg1-xCdxTe结构具有一定的稳定性;Au原子的掺入对组分x=0.25、x=0.50这2种组分的Hg1-xCdxTe的价带顶端作用较为明显,更容易形成p型掺杂;Au掺杂Hg1-xCdxTe的带隙宽度与组分x之间的表现为近似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 碲镉汞 第一性原理 杂化泛函 金掺杂 电学结构
下载PDF
Silicon Epitaxial Wafer for X Band Double Read-type DDR IMPATT Diodes by Atmosphere / Low Pressure Growth Technique
19
作者 王向武 陆春一 《Rare Metals》 SCIE EI CAS CSCD 1994年第3期211-213,共3页
The silicon epitaxial wafter for X band double Read-type DDR IMPATT diodes has been fabricatedby normal-low pressure growth technique. The hyperabrupt impurity profile and very thin p-layer, n-layerwere achieved.
关键词 Si Epitaxy Multilayer x band DDR IMPATT Low pressure au-todoping autodilution
下载PDF
Au—Si界面的室温反应
20
作者 郑丽荣 邢益荣 《汕头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0年第2期1-6,共6页
本文利用XPS研究了在超高真空条件下形成的Au—Si(113)界面初始阶段的室温反应,测量了Si2p、2S和Au4f光电子发射峰的强度和能量位置随Au复盖量的变化。所有的结果都表明,与Au—Si(111)和Au—Si(100)系统一样,存在一个发生界面室温反应... 本文利用XPS研究了在超高真空条件下形成的Au—Si(113)界面初始阶段的室温反应,测量了Si2p、2S和Au4f光电子发射峰的强度和能量位置随Au复盖量的变化。所有的结果都表明,与Au—Si(111)和Au—Si(100)系统一样,存在一个发生界面室温反应的临界Au厚度~5ML,从而推断,这个现象可能是Au—Si界面形成过程的普遍特性。根据我们的实验结果,还讨论了Au—Si界面形成的可能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Si界面 x光电子发射 室温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